求《七发》与《养生主》的赏析

求《七发》与《养生主》的赏析,第1张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强调“无用”之用。“无用”之用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这种“忘形”与“忘情”的精神状态就是庄子笔下的“德”。“充”指充实,“符”则是证验的意思。

“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

“应帝王”,庄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便是本篇的中心。什么样的人“应”成为“帝王”呢?那就是能够听任自然、顺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一语出自《庄子-刻意》。其完整语句为:“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白话翻译为:假如有人不砥砺心志却成为高尚,不讲求仁义却能修身,不汲汲功名却能治理好国家,不处于江海却能闲游,不通过导引的方法却能高寿,他没有什么是不能忘却的,也没有什么是不会拥有的,他恬淡无极,然后所有美好的都来汇聚于他。这就是因为他懂得天地的大道,圣人的成德。在此之前,庄子列出五种人士,分别为山林之士(高士),平世之士(君子),朝廷之士(官兵),江海之士(隐士)和导引之士(养生者)。然而,庄子对这五种人一一加以否定,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刻意,仁义,功名,闲游和长生。这些都只是外在的目的,或者说目标,而不是生命本身。庄子真正寻求的是个体的生命,而这生命是充盈天地之间的,被大道所规定的生命。

      那么,该如何获得这种充盈的生命,如何获得美?庄子为我们开出了处方,即忘却。那么,首先是谁在忘却,其次是忘却什么,最后是如何忘却。

       谁在忘却?显然不是庄子所说的上述五种人,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圣人,或者至人,神人,真人,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里,至人,神人,圣人,和真人,他们不是有分别的不同人,其实都是同一类人,都是懂得忘却之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无己,不是指没有自己,而是指不以个人为中心,不拘拘于小我;无功,不是说没有功劳,而是指不执著于功利的获得;无名,不是说没有名字,而是指不汲汲于名誉的享有与传播。一句话,他们都是主动抛弃日常我们主动追寻的东西:既有内在的自我认知,又有外在价值追求。

       忘却什么?忘却的就是上述所说的己、功和名。也要忘却刻意,仁义,功名,闲游和长生。这里,仁义和功名属于道德价值,刻意属于自我认知,闲游和长生属于情感寄托。然而这些都是需要被忘却的。为什么?因为无论是道德价值、自我认知,还是情感寄托,这些都不是个体追求的终极对象,它们反会阻碍人自身生命的保全,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庄子-骈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

       如何忘却?关于忘,庄子提出了“心斋”和“坐忘”。在《人间世》的寓言中,颜回向孔子请教何为“心斋”,孔子回答:“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也就说,心斋就是把心空虚起来。如何空虚呢?也就是要把所有的意见,成见和偏见统统去除,然后以一颗空明的心去体悟自然之道。而“坐忘”即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颜回在忘掉仁义和礼乐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坐忘”,也就是说首先得忘却道德价值,其次是忘却躯体和知识,如此才能通于大道。庄子告诉我们忘却的方法即是“心斋”和“坐忘”。

       当我们忘却了自我认知和道德价值的时候,忘却了个人情感寄托的时候,就有可能趋于大道了。忘却,意味着把已有的都抛弃掉,空出自身。而这空出的自身,恰好可以让道来亲临。因为道在庄子看来,道是虚无(可以参看彭富春:《论庄子的道》《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刊)。这种道的虚无是无法用语言和思想来把握的,然而它又是真实存在的,并规定了天地和人。因此人也要成为一个得道之人。得道之人就是善于忘却的人,就是真人。所以我们要像真人那样,能够淡然无极。

       什么是“淡然无极”呢?其实就是前面讲的“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对认知和道德淡然,它们不足以成为辖制生命存在的样式,那么就能做到“高、修、治、闲、寿”等等。也就是说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汇聚而来,天地万物照临于我,我与万物合一。即达到“与物为春”的自由境界。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庖丁解牛)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第三部分有四个事实论据:右师独足,泽雉饮啄,秦失吊老聃和薪尽火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27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