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桂枝香>

王安石<桂枝香>,第1张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兹以王安石《临川先生歌曲》为准。双片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宜用入声部韵。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本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金陵怀古”,这是视野开阔、识度高远的怀古名作。上片描绘金陵山河的清丽景色,大笔挥洒,气象宏阔。“登临送目”,以直叙领起,“画图难足”,以赏赞收煞。其间写金陵胜概,天宇初秋,澄江翠峰,残阳归帆,彩舟夜泊,两句一景,笔力精到,色彩明丽,说尽故都江山之胜。下片对六朝统治者竞逐繁花,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发出浩叹,并寓谴责之意,又暗含伤时之慨。“念往昔”,绾结故国,转入抒感。“门外楼头”,紧缩唐诗,以陈之逸豫亡国,概括历代兴亡教训,一以当十。“凭高”回应“登陆”,“漫嗟”,从历史长河角度,发出无限感喟。“旧事”与“芳草”进一步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末融化小杜诗,宣出吊古情思袅袅无尽。大有举世尚醉我独醒之慨。全篇意蕴高胜,笔力清道,悠远的历史感喟,寓托于婉转、精健的咏唱之中,非大手笔何能臻此境。据《古今词话》,当时“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赞叹其为“野狐精”,不为无因。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唐代·白居易《庾楼晓望》 庾楼晓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登高 , 写景思乡 注释 ①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

②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

③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赏析

在古代诗歌中很有一部分是“登高望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易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喔喔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独凭朱栏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全诗的意境。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此二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子城阴处尤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全城景貌,包括白居易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有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感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望乡人中,白居易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818篇诗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遗曲。——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 :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遗曲。

宋词三百首 , 登高 , 写景 , 咏史怀古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唐代·李白《九日》

九日

唐代 :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重阳节 , 登高 , 饮酒 , 典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唐代·杜审言《登襄阳城》

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高 , 山水 , 咏史怀古思乡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所著,全词以写景开头,又借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点题,隐喻现实,寄兴遥深,堪称北宋诗坛名篇。下面是我整理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枝香·金陵怀古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芒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全文翻译: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

 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

 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

 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衰草凝成一片绿色。

 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只《后庭花》的曲子。

 桂枝香·金陵怀古对照翻译: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芒草凝绿。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衰草凝成一片绿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只《后庭花》的曲子。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是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时所作。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1070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变法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词作不多,风格高峻。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4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