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模范夫妻众多,恩爱夫妻且让人羡慕者也是颇多。让世人为之称羡的当属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他们两人门当户对才学相当,而且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一同收集文物,还有苏轼和王弗的相辅相成。今天重点讲的是杜甫是怎样在诗词当中体现自己的妻子?
杜甫命运多舛。
杜甫是唐朝诗人,命运一直坎坷,这也造就了杜甫内里深沉的性格。在当初安史之乱的时候杜甫只是八品的小官,安禄山的军队来到京都后,将杜甫关押了将近一年多。杜甫就逃了出来,到了夜晚的时候,开始思念自己的老婆孩子,而杜甫当时的老婆孩子正在延安。想念家中的老婆孩子,激发了杜甫的创作灵感,并写下了《月夜》。
杜甫和一般的诗人,有所不同的是。杜甫是一个恋家更念旧的人,所以他在诗歌中近期可能的展现出自己的妻子姿态的优美。诗歌当中表达出了自己,想要和妻子坐在床头细细地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杜甫再见妻子时情难自抑。
后来当杜甫从被关押的地方偷跑出来之后,见到自己的爱妻,他又灵感出发,写了另外一首更为感人至深的诗词。在相见后的诗词中,杜甫表达了左邻右舍间诉说着他们两夫妻的恩爱。邻里间感受到了杜甫夫妻间的恩爱之情,在战乱中依然坚韧不拔,是多么可贵的一种爱情。杜甫在诗词当中表现出了自己和妻子再相遇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两夫妻间都完好无损,即便是在战乱纷飞的颠沛流离当中逃亡,再次相见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到了晚上的时候,亲戚朋友已经离开了,左邻右舍也不再嬉戏闹闹了。就剩下了杜甫两夫妻将蜡烛点起来,坐在床头手拉着手感慨人生,还是以为现在的一切只是一场梦。这一切的场景就如当初逃难时的杜甫,所想象当中的情景一般。而当相见时一切都发生的那样的恰巧,就如同自己依然在幻境当中。两个人四只眼睛相互凝视,对望依然不敢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杜甫两夫妻以为自己还在梦境当中,而在逃亡中有可能会失去对方,却没想到在一年后的相见中,坐在床头互掐对方。想要证实一切都不是幻觉,而是真实存在,终于阖家团圆。
杜甫没见到妻子前,就一直形容自己的妻子,非常的漂亮,又非常的想念妻子,到后来杜甫和自己的妻子终于团圆,阖家欢乐,就可以看到杜甫是非常念旧和且顾家的。虽然至今为止,我们依然不知道杜甫的夫人真实确切的名字,但是在杜甫的诗词当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对于妻子的爱慕。
一个人在危难时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往往会想起曾经陪伴自己度过艰难时期的亲人。如果亲人在自己身边是否自己就能减轻一点压力和痛苦。或者是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也往往会想起曾经在自己身边最为忠实可靠的人,而杜甫在危难时想起的是自己的妻子,证明杜甫认为自己的妻子是自己生命中可以依靠和陪伴的伴侣。
虽然在我们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当中,会有在危险时期有情感发挥的时刻,但是我们普通人的才学和敏锐度无法达到这种诗人的水平,所以我们没办法按照自身的想象来表达。但是杜甫运用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学问,将内心的情感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难能可贵。
结语:
两口子之间的交谈最主要就是言语间的沟通。杜甫将两夫妻间的情感表达书写在了诗词上,可见杜甫也是个内在情感非常丰富的文学创作者。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见证了唐朝从繁荣走向衰败的历史过程,他不愧被人们称为“诗圣”,同时他的诗也被人称为“诗史”。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一生历尽苦难,受尽困厄,看尽了人世间的冷暖。他用忧郁的、低沉的笔调描绘了当时唐代所经受的灾难,真实地反应了当时人民艰苦贫困的生活。他有着高贵的品格,深受诗人的敬仰和爱戴。他的诗多数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写的,是写实主义的典范,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具有深远的价值,值得大家深思。
杜甫一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杜甫本人的品格特征,而且也看到了现实生活的艰辛。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思想内容上。杜甫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他个人的家庭,都在风雨飘摇中急剧走向没落,走向衰败。他本人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一再地被贬。历尽了人世间的艰辛。这些艰苦的经历使他更深一步地走向贫民,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他的诗大多是结合事实创作的,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如著名的《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都是反映了人民受尽了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苦疾苦的,可是统治阶级没有人性,没有给予他们同情。
杜甫善于把自己主观的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和事物本身相照应,自然感人。例如《丽人行》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称。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奢荒*,从侧面也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句子艳丽,但作者的态度非常严肃。从自己的立场上去对待这一场景。正如浦起龙所说:”无一字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声感叹,点逗处声声感叹。1从而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从而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呈现了丰富的生活画面。如《石壕吏》中逾墙而逃的老翁,还有那位可怜又很聪明的老妪;《新安吏》中新安被征的男子;《新婚别》中暮婚晨别的新娘。作者用寥寥的几句话再加上艺术手法的运用,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他们的特点,真是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引起人们无限的深思。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对人和事的细节描写上,这样更加能够体现人物的本质,实现诗歌的本质意义。例如:《兵车行》里所呈现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腰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这是一首新乐府的诗歌,作者以道旁路者的身份亲眼目睹了抓壮丁的惨状,并通过行人之口,哭诉了组谁的繁苛和人们的不幸。给人呈现了一副人们疾苦、生灵涂炭、兵荒马乱的真实的悲惨生活图景。诗人不仅给予了人民深切的同情,从反面也深深的批判了统治者的黑暗。还有《石壕吏》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更能体现人们的苦难。诗中的这一家人生活贫寒,儿子已经被征去服兵役,家里就剩下年老的夫妇、儿媳妇和小孙儿。可是就连年迈的老翁他们都不想放过,最终老翁逃跑,老妪又被抓。诗中的对话细节,以及儿媳妇的幽咽声,这些描写既真实,又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可见当时的统治者有多么的残忍,国家的混乱到了何种程度,而平民过的又是多么的悲惨。
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都非常的精彩传神。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写出;“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成告别,无乃太匆忙。”这首诗很好的体现了杜甫爱国爱民的思想,对人们苦难的同情。诗歌将新娘送别丈夫时无奈,痛苦,忧虑,沉痛、期待的复杂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从而塑造了一个善良,温柔,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因为在当时只有先平定战乱,才能得到最起码的修养生息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新妇的呼唤,也体现了杜甫自己内心的呼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流落蜀中时写的一首著名的诗篇,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已成为千古名句。其中深刻地体现了杜甫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令人非常的感动。“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最高境界。集中体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的同情,这些诗句句能打动人们的心弦。
由于杜甫看到了人民在战乱中所受到的灾难太深太重了,所以他热切盼望战乱平息,好让人民能过上太平的生活。他在诗中不断地喊出了这个代表着当时人们愿望的呼声;“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马》),“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直到诗人老年,也一直没有停止这样的呼喊。当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国家危难,他既想着人民应该奋起救国,但又万分同情人们悲惨的命运。就这样处在矛盾中,忧国忧民。可以想象诗人的内心在当时有多么的痛苦悲愤。
当破碎的山河一旦出现了山河复整的气象,于是,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在万分欣喜中又写出了欢乐而又感人的诗。如《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种感情从不自觉中流露出诗人的惊喜快乐。使他爱国的情怀更深一步地显现了出来。这就是杜甫,一个伟大而又可爱可敬的诗人。
杜甫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高尚的一生。他别人们称为“诗圣“,不仅仅是给后人留下了这么多千古名篇,最主要的是他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他诗歌中所呈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忘记多难的祖国,多苦的百姓。他在最后到的一首诗中这样地感慨着:“公孙仍shi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一腔豪情,尽在其中。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安定更加重要。他始终都在为社会的不公,时代的不幸呐喊。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从而也激励了许许多多后代的诗人和读者。例如: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人都收到过杜甫的影响。他伟大诗篇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也启迪了 后代诗人。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1
[摘要]杜甫的诗善于铺陈,多叙事,全面而忠实地反映了整个唐朝由盛转衰的史过程,而且具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因而被后世称之为“诗史”。
郭预衡在其《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书中也说,“杜诗这样刻画如此众多‘乱离人’的群相,这样广泛地反映他们的生活,这样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确是前无古人的。”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精神;思想感情
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决定了杜甫的诗歌都具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杜甫的诗歌中,其现实主义精神首要地就表现在这一类以时事入诗,干预政治,揭露统治阶级的种种罪行具有着明显政治性的诗歌上。
杜甫的一生,做官的时间并不长,总计起来也不超过四年。
但是杜甫和其他的文人一样都对仕途之路抱有极大的热忱,在他为官期间,为人耿直的性格让他得罪了不少的宦官子弟,因而仕途之路一再受到挫折。
或许正是这样坎坷的道路才使得杜甫看清了仕途的黑暗。
杜甫困居长安时,其由于仕途屡次遭到了阻碍,生活过得很屈辱。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就写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当时的生活每天都处在饥饿与贫苦之中度过,非常的穷困潦倒,这样的几句诗歌正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显示出了他现实主义创作的端倪。
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第二个体现就在于他对于人民、百姓的关怀。
在杜甫为官之前,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也尝试了普通百姓们的穷苦生活。
所以,他在揭露统治阶级的荒*霸道的同时不忘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
《兵车行》一诗中,杜甫就为统治阶级压迫下的穷苦人民怨声载道,“信知生男恶,反知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的思想感情与百姓的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与其说是杜甫写实手法的深动,倒不如说是他对于人民的悲惨境地感同身受,正是因为深有体会,才使得杜甫将人民的疾苦描写的如此真实。
《北征》也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
“靡靡逾阡陌,人烟渺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杜甫在归途中,走过一条乡间小路,人烟很稀少,即使碰到行人也大都负伤,有的甚至留着血。
此情此景顿时勾起了杜甫的仁爱之心,他替百姓伸冤,替百姓诉不平。
夜里,他又来到了战场,“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诗人看到了满地的白骨,除了告慰牺牲的勇士,也委婉地向皇帝劝诫,安史之乱的教训不能忘,这无疑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具体展现。
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剑客都对祖国的山川有着深厚的喜爱,在多少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大好山川的赞美已经成为了爱国情怀的直接表达。
而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除了感受到他的爱民心切,更是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他对于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在壮游时期,少年杜甫同友人游山玩水,走访了吴越、齐赵,那时他就对祖国的河川有着一份独特的偏爱。
在《望岳》一诗中,杜甫登上了泰山,望着祖国山川秀美的风景,不禁地感叹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曾今也说过,“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样的情怀,杜甫也正是在泰山顶上望到了祖国的强大。
杜甫的爱国之情已经不在仅限于对于祖国山川的赞美,诗人的内心早已和祖国命运紧紧相连,他的喜怒哀乐之情随着祖国的命运的不同随时变换着,“三吏”“三别”就是诗人情感变化最明显的几首诗歌。
在《哀江头》中,“少陵野老吞生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这正是站在曲江边上的杜甫看着一片荒凉的曲江,沉痛地感慨国破家亡的哀伤。
而《春望》一诗正是诗人情感悲痛的最高潮,这首诗歌写于作者困居长安时期。
京城沦陷之后,杜甫站在冷清的城垣中,已经再也看不见往日国都昌盛的样子,眼前的场景致使作者抒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哀伤。
而安史之乱结束,漂泊在外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竟然“初闻涕泪满衣裳”,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
他为了抒发当时喜悦的心情,大笔一挥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是一位创作很广阔的诗人,他不仅热衷于展现社会的历史场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人民的同情,更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着仔细的观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些诗歌的描写中或而述怀,或而咏物,或而赠答,或而登临、或而题画、或而怀古,样样都描写的十分到位,情感也很真挚,点滴之间都渗透着诗人对于生活浓厚的热爱之情。
杜甫在人生漂泊的最后时光里,将创作的笔触慢慢地转向了平日所常之物上,作者曾今在成都的草堂寄居,生活十分地清雅。
在这个远离战争喧嚣的地方,一边是几方田地,一方是几户零散的人家,有成片的麦地,有举目望不见的荷塘,还有草堂周围盛开的各色鲜花,有鸟鸣有虫叫,有孩童的游戏有老人的闲聊,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情景,杜甫又怎能不歌颂呢《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就描写了这样的情景,“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春意烂漫的江畔,杜甫俨然已经乐在其中了。
再如那首诗人写细雨蒙蒙的咏怀之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将一夜滋润万物的小雨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着柔情,仿佛是诠释着春的复苏。
无论是状物、咏怀、赠答还是题画,杜甫笔下仿佛生出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真挚而又充满了乐趣,这或许就是杜甫一直致力于将现实主义的精神给予在诗歌创作中,才使得他笔下的诗歌都生出了一种灵气,让你读之便觉得身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陈少志诗圣杜甫与现实主义诗歌[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康震康震评说诗圣杜甫[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李利民安史之乱与三大诗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范震威一个人的史诗[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5]刘明华杜甫研究论文集[M]四川:重庆出版社,2004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2
摘要:杜诗有"诗史"之称,杜甫的生活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性格及遭遇使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本文总结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在其讲述事实,反映现实,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此外在他诗歌中爱国主义与人道主义贯穿始终的特点也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寄情于景;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崇高的地位和隆盛的声明被人们誉为"诗圣"。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因而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
1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是由于时代和社会以及个人性格遭遇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唐代"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大背景下,杜甫亲身经历了战乱离丧、朝廷的贪腐、社会生活的黑暗,人民因为战争饱受苦难,这些都使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无法实现,从而使他由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慢慢转变为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杜甫的一生,遭受身世之苦、时代之苦、国破之苦,生活在由盛转衰的时代夹缝中,繁华成为了过眼云烟,国破家亡的痛苦时时噬啮着他,在如此的生活背景之下,更加激发了杜甫的顽强人格和爱国精神,他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
2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气质以及人生信仰决定了他与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诗存在着十分深刻而广博的历史内容, 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
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讲述事实,反映现实。
杜甫经常能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通过细枝末节的场景来体现出来,使人震撼人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艺术的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衬托写出了统治阶级生活奢侈的罪恶。
这首诗不仅是他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 而且是他对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综合表现。
同时, 也标志着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成熟。
22寄情于景,忧国忧民。
在杜甫的许多抒情诗中,他往往寄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在景物描写中,流露着诗人的激情,交织着内心的复杂情感,政治上的失意,漂泊无依的感伤,在诗句中倾泻出来,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高超的艺术风格。
杜甫的这种风格在《登高》也有体现,作者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来倾吐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壮阔的景物描写之中,让人感受到了他那沉重的﹑跳动着的情感脉搏。
在杜甫雄浑壮阔的意象描写中,还隐藏着他身世悲苦的暗流,寄寓着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23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作品的始终。
爱国主义精神是杜甫的人格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他的爱国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对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
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为官僚子弟还是沦为"众人",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命运,国家成为了他的生命的支柱,成为了他毕生的奋斗目标。
在渔关失守后,他曾经参加流亡者的队伍, 因而写下不少爱国的诗篇,如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这首诗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24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的作品中也表现出了不少的人道主义的思想, 他的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对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同情,渗透着对人民深切的爱。
他的悲哀不是停留在自己身上而是想到了比自己更苦的人民,他在颠沛流离之后暂时得到安居的一间茅屋为秋风所破,偏偏又下远雨来,他盖着冰冷的破被、躺在"床头屋漏无干处" 的破茅屋里,尽管自己生活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还是时刻想着天下的寒士,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更关怀的是那些无处安身的" 天下寒士" ,只要他们欢颜,即使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
这些动人的诗句鲜明地表露了诗人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
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一幅安居乐业的鲜明图景,更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种愿望正是在封建制度压迫下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是一位面对人生,忠于现实的伟大诗人,无论生活使他多么痛苦,他从未脱离现实,他自始至终力求描写现实生活,着力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疾苦,呼吁人民的心身,他的诗歌无论是形式或者内容都给中国的诗歌扩大了领域,成为了千古绝唱。
甫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无论杜甫自己评论家,都公认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是就诗的思想内容来说的。“沉”即“深”,“郁”即“积”,指诗歌内容的深刻、深厚、凝重。“顿挫”则是就艺术形式而言,讲的是诗歌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即有情感的千回百折,又有节奏音调的抑扬顿挫。词评家陈廷焯说:“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上乘。”不独是词,诗也如此。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的“沉郁”通过“顿挫”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了解杜诗“沉郁”的思想内容,必须了解杜甫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思想倾向。另外体会他诗歌“顿挫”的艺术特点,还应了解一点诗歌格律常识。
杜诗无处不在的忧国忧民的现实内容和诗人不惜牺牲自我的思想情情怀构成了他“沉郁”的诗歌风格,并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他的风格特点是由现实主义内容所决定的。
首先,杜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人民百姓的关注和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赴奉先咏怀》)不仅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刻同情,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百姓受剥削凌辱的现实。他还在一些诗歌里为人民代言:“县官虑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活随百草。”(《兵车行》)他甚至对统治者提出抗议:“君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出客》)在人民的痛苦生活前,他不惜牺牲自己。屋漏天寒,稚子不嗳,彻夜难眠之时,他还发出这样的慨叹:“君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其次,杜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紧密相连的。安史之乱危及国家前途时,面对破败的山河,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他又“涕泪满耶裳”,在漫长的期待和奔走中他甚至“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苏联停浊酒杯。”
杜诗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与的颠涕流离,作者的诗情寄托其中,郁结深度而寄寓深广。
杜甫“顿挫”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五、七言近体诗中,杜甫的叙事诗大多采用五、七言的古体诗,而抒情诗多用五、七言近体诗。他们近体诗讲究结构的回环照应,音节旋律的铿锵顿挫,对仗的工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理解杜诗风格特点,应了解风格形成的原因,即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及诗歌特点。
杜甫35岁之前,主要是学习游历。那时社会富足安定,是其创作的准备期,同时在思想上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确立了“致君克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45-48岁,社会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诗人曾陷敌阵,曾逃难于危急,也曾积极抗敌。国家命运危险、人民灾难深重,使他感到彻骨的国破家亡之痛。49岁开始,经历了长达十一年的西南漂泊生活,虽然他生活困窘,甚至常常挨饿,但他却定下了一千首诗,反映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襟。”然而时时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诗人最后竟死在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儒家思想“民为贵”“治国”“平天下”的意识,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都是形成杜甫诗风格的主要因素。
杜甫以五、七言近体诗写生活及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和国家大事,发挥了近体诗的功能。杜诗特别讲究音律,对仗的和谐之稳,形成独特的音律美。创作中,他还特别注重诗歌结构上的回环照应,起承转折,令人体味其中的审美趣味。
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前人早有论述,我们以杜甫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登高》为例详细讲解,加深认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潜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今诗的前四句绘景,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天高”“沙白”“猿啸”“鸟飞”都是三峡秋季的典型景物,境界雄浑高远;天高风急才闻落木“萧萧”,才见波涛“滚滚”。在萧索荒凉的景象中,饱含诗人无穷的情思,仿佛读到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无尽的“悲秋”之情,只是这难以言尽的情绪不是直接点明的,而是渗透在画面之中。
五、六两句中上文自然过渡,抒写自身疾病缠身漂泊不定的苦难生活及触景生悲的内心感受。“万里”“百年”包容时空,尽写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秋风萧瑟,暮年多病、登台远眺这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强烈地表达出蕴于诗人内心的沉郁悲抑的情感。而尾联“艰难者恨”田字,不仅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怀和难以排遣的羁旅愁思,写出个人身世的飘零,处境的困窘,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的颠沛流离。这些都使他“繁霜鬓”,这一切都需酒来排遣,但又因生活困窘,年老多病不得不暂停饮酒,那么这郁积又从何抒解呢?
诗歌曲折顿挫的笔法,使作者的情感更深刻,凝重。
从艺术形式上看,《登高》前三联对仗工稳。诗句多用双声叠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其中“艰难者恨”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时一字一顿,四声之美令人赞叹,“繁霜鬓”“浊酒杯”平仄相对,平仄交错,节奏分明,在全诗曲折顿挫、抑扬有致中,表现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
“沉郁顿挫”是杜诗唯一的风格特点吗?
当然不是。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在论杜诗风格时说:“杜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依傍,纵横博大,千变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这个评价是历来所认可的。但这“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并不是唯一风格。杜诗风格可以说是多样性的。既有沉郁顿挫的,也有淡泊闲静的,或清新自然的,或奔放率真的。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八行诗洋溢着诗人无限欢喜之情,它从思想感情到语言的气势节奏都是那样的激越直率。
杜甫诗歌的“顿挫”能否说仔细一些,以便我们理解。
好。诗歌在唐代近体诗发展状大。由于它极讲究字句的平仄,对仗,形式结构的照应,于声律抑扬顿挫中,尽量审美意趣。
绝句、律诗讲究用字平仄交错,古诗的平声与现代汉语的一声,二声大体相当,仄声与三声、四声大体相当。近体诗还必须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今诗都必须押平声韵,不换韵。近体诗中的律诗第二、三联要对偶。这种节奏、声韵,对仗的严格要求令诗歌产生音乐之美。
近体诗的创作上,作者很注重结构的安排,以杜甫的《蜀相》为例: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前四句写事,后四句写人。首联以“何处寻”发问,表赞颂研究室情,寻觅之急;而二联以“自”“空”写环境的寂寥冷落,开成情绪的反差,急转直下。三联荡开笔势写武侯的千秋功业,又是一转,最后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非满襟”点题,作者的情感就在起承转合中起伏回旋,一波三折,这正是杜甫诗歌运笔顿挫的妙处。
杜甫诗歌风格的形成是受他的思想主张、主要经历、创作方式共同影响。不同时期的经历,社会状况的变化,创作方法的不断成熟决定了他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有些人把杜甫“沉郁顿挫”的主要风格当作他作品的唯一标准,就难以全面领略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看下面这首诗:
《清江》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前燕,相亲相爱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处更何求。
此诗显然就不属“沉郁”之列。诗歌格调清新明快。从内容上看,盛夏之时,临江小村依然平静清幽,鸥燕飞翔,“自来自去”“相亲相爱”是多么迷人,令人陶醉。老妻,稚子,“画棋间”“作钓钩”纯朴自然的举动,反映江村生活的闲适悠然,也反映诗人内心的平静,经历无尽动荡后的片刻安宁。从形式上看,二、三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节奏轻快。此诗属清新明快自然一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杜诗还须认真体味其不同的风格物点,不能一概而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本句寄情于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三人”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该诗的原文的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词句注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间:一作“下”, 一作“前”。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名家点评:
高棅《唐诗品汇》:刘云:古无此奇(“对影”句下)。刘云:凡情俗态终以此,安得不为改观(末句下)?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谭云:奇想,旷想。钟云:放言只中无人。
沈德潜《唐诗别裁》: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
李家瑞《停云阁诗话》:李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东坡喜其造句之工,屡用之。予读《南史·沈庆之传》,庆之谓人曰:“我每履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李诗殆本此。然庆之语不及李诗之妙耳。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陶潜云:“挥杯劝孤影”,白意本此。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举杯”四句下)。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饮情之奇。于孤寂时,觅此伴侣,更不须下酒物。且一叹一解,若远若近,开开阖阖,极无情,极有情。如此相期,世间岂复有可“相亲”者耶?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