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违法的,涉及个人隐私,公开对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吵架后对方拍了视频,可不可以作为证据根据视频的真实情况而定。
对方拍的视频如果是真实记录了事件发生的真实过程,且没有涉及到个人隐私,是属于合法的。但如果掐头去尾,或者经过剪辑,并未客观呈现原来面貌,导致对当事人的错误印象,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涉嫌诽谤罪。
诽谤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
区分诽谤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众所周知,故意破坏公共财物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假如存在故意破坏公共财物,一经查证属实,必须要诉诸于法律手段,处以行政拘留以及罚款的决定。
近日,在D2232次动车之上有旅客擅自使用安全锤砸坏车窗玻璃一事也是在网络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热议,该名旅客也因故意损坏公共财物而被铁路公安部门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在事发的当天晚上,该次动车乘务员也在车厢内巡检时候,发现在某号车厢的座位车窗左下角有约三平方厘米的不规则龟裂,为此经过相关人员的判断,这很有可能是乘客使用安全锤恶意敲打破坏所导致的后果。于是乘警人员就此展开了调查。
正在调查之际,列车长也接到了一名旅客的求助,原来旅客声称自己遗落行李在该次动车之上,最后乘警列车长也通过对比才发现这位遗失行李的旅客正是先前使用安全锤砸车窗玻璃的嫌疑人士,如今的他正乘坐D2227次动车,随后该车次列车长与乘警也找到了男旅客沈某,最终经过询问了解才得知,沈某当天在乘坐动车的过程当中,由于一名女性旅客在过路的时候,不小心将他的手机充电器碰到掉落在地上,两人也因此事产生了口角,所以沈某在情急之下情绪一时未能够得到发泄,所以干脆索性拿起了车窗旁边的安全锤对着动车玻璃进行敲打,最终也是导致动车玻璃出现了龟裂痕迹,沈某也因自己的冲动行事也被铁路公安部门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其实大家也知道,在公共交通工具之上所设置的安全锤,必须要在紧急情形之下才能够使用,所以任何旅客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安全锤,假如任意而为之,相关的当事人必须要诉诸于法律的惩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