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书怀》(陆游)译文赏析

《病起书怀》(陆游)译文赏析,第1张

病起书怀 陆游 系列:古诗三百首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释  江干:江边。  阖棺:盖棺。  庙社:宗庙社稷,指国家朝廷。  和銮:天子的车驾。 译文  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期望)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著君主(出征)。  《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赏析  诗是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的。诗人落职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  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著希望。「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这个和病起抒怀一样。

《将进酒》

唐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满江红》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病起书怀》宋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3《赠梁州张都督》唐 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4《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塞上曲二首》唐 戴叔伦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病起书怀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标签: 壮志 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 励志 爱国 古诗三百首 诗 情感 其他

《病起书怀》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著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病起书怀》注释

⑴病起:病愈。

⑵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

⑶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

⑷忘忧:忘却忧虑。

⑸阖(hé )棺:指死亡,中意指:盖棺定论。

⑹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⑺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 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⑻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⑼挑灯: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病起书怀》赏析

《病起书怀》载于《剑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著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病起书怀》相关内容

创作背景作者:佚名  《病起书怀》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

《病起书怀》作者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的其它作品

○ 卜运算元·咏梅

○ 游山西村

○ 示儿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更多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27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