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小松二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斋小松二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立志成才的志向。《西斋小松二首》是一首咏物诗,以西斋外的小松作为吟咏对象,运用细节描写了小松的柔美可爱,借小松有凌云壮志表达了诗人立志成材、奋进勃发的远大志向。全文诗句如下: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

头一二句,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它的自强不息、不畏困苦、奋发向上的品质也是它们根本无法企及的。经过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或将苍松联想为飞龙,或赋贞松以比君子,这类诗篇数量不少。而李群玉的这首诗,却别开生面,是其中富于独创性而颇具情味的一首。

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诗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这一句,有如我国国画中的写意画,着重在表现两株小松的神韵。诗人用“幽色”的虚摹以引起人们的想象,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如果说这一句是意笔,或者说虚写,那么,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前人似乎没有这样用过;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也是李群玉的创笔,和李贺的“远望齐州九点烟”的“点”字、有同一机杼之妙。张揖《广雅》:“松多节皮,极粗厚,远望如龙鳞。”诗中的“二尺鳞”,一方面如实形容松树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应前面的“数粒”,切定题目,不浮不泛,点明并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诗人扣紧题目中的“二小松”着笔,写来情味丰盈,以下就要将“二小松”置于“书院”的典型环境中来点染了。

在诗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如储光羲《石子松》诗的“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如顾况《千松岭》诗的“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从此静窗闻细韵”,李群玉诗的第三句可能从前人诗句中得到过启发,但又别开生面。庭院里的两株小松,自然不会松涛澎湃,天籁高吟,而只能细韵轻送了。“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仍然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交相映发。“琴声长伴读书人”,结句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并且将它具象化。“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爱怜、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这样,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松树是诗歌中经常歌咏的题材,容易写得落套,而此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情味,这就有赖于诗人独到的感受和写新绘异的艺术功力了。

小松

作者: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

诗人寄托志向的事物是什么?就是松树

1、赏析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

《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

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 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

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

“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那些人当时不识这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人们才说它高。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

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2、原文

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就如埋没深草里的“小松”,诗人由此创作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2、作者简介

杜荀鹤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黄巢起义爆发,他从长安回家。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诗于朱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进士。得第后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

受田頵重视,用为从事。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杜荀鹤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7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