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从中国古代诗歌中看传统的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自古以来咏唱不已的主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一大主流的诗歌 ,也概莫能外。中国古代爱情诗有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她歌颂的爱情的本质是纯洁、真挚 ,她表现的爱情的形式是含蓄、典雅 ,她所体现的爱情的品质是忠诚、坚贞 ,她所展示的爱情的意志是深情、执着。中国古代爱情诗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诗经》之四十二国风邶风之《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描写热恋中的男女约会的情景的诗歌。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一写出了“静女”的娇羞和羞涩,也写出了赴约男子的憨态,表现一种含蓄美,简单的文字下面透露出男女主人公那种热烈的感那份情情,但他却用含羞的言语掩盖了爱慕之心虽含蓄美而不失热烈。
再如,《卷耳》中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写的是一位妇人思念未归的丈夫,不是直接地表达她的殷殷关切之意,而是通过想象他在外所遭遇的各种情况,用妇女自己所设想的爱人的自称“我”来表达她的忧思。先是妇人思念丈夫以至于停下采摘卷耳菜,然后不是再写自己进一步的思念,而是进入幻想,转换角色,实现思念的主体的更换。想象自己怀念的人的境况,借酒浇愁,不让自己伤怀。王夫之说的好:“示以不永怀,知其永怀矣。示以不永伤,知其永伤矣。”用想象中的丈夫在困境中怀念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再看,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写的是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子,却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一种遥远而模糊,美好而凄凉的感觉油然生;一种久远而干净的味道,默默地在不远处悄悄而寂然地观望着。对浪漫缠绵的爱情的向往。一种外化的浪漫景致给人带来一种内化的感动,在满是芦苇的河边寂寞地等待着不可及的伊人,那是怎样的一种凄凉怎样的一种美好?
爱情,是古今人们久谈不衰的永恒话题,多数人觉得现在的人爱得疯狂、爱得昏天黑地、爱得无所顾及、爱得死去活来,充分张扬着个性,享受着自由,毫不掩饰,大胆地表达。古人却受到种种封建礼教的约束,只能忍受和压抑,殊不知越是压抑的东西越有生命力。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压抑的历史我忘了是谁说的这句话了---越是压抑也越有爆发力,就象气球,里面的气压越大,爆破的可能越大,爆破时的力量声音也越大。 只要有爱情就会有表达,恋爱是谈出来的,谈即是说,也就是表达,谁说古人含蓄?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现代人是远远赶不上的。例如唐朝时的一首《菩萨蛮》是这样写的:“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黄河彻底枯。白日叁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听听,多么铁的一对儿啊!青山怎会烂?黄河岂能枯?北斗怎会回南面?三更天怎会有日头出现?现代人成天发誓“海枯石烂心不变”这不是古人说剩了一千年多年的话吗!还有乐府民歌有一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天啊!什么时候天与地合在一起,才是人家俩人分手的时刻! 元曲里有一首《清江吟》——惜别:“若还与他想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作者托人带信给自己的爱人,不是不愿写信,也不是没有写信的才思,只是因为买不到天那么大的一张信纸!要写的相思太多太多,哪里是一般信纸可以容纳得下的呢?多么炽热!现在的人把爱说成一把火,费翔不是有一首爱情歌曲吗,“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费翔是火的话,我们这位元朝女子可就称得上是蕴藏着熊熊火焰的火山了,看谁疯狂! 古代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好在一座桥下相会。不知什么原因,已到了约定的时间,女子还没到,潮水忽然上涨,尾生不肯失信于女子,抱着桥柱等啊等,最后被水淹死,竟有这样痴情的人! 还有人人皆知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当然,他们的故事搀杂了有很多的政治原因,如果我们不把他们当作历史人物中的帝王贵妃来看,而当作普通的爱情悲剧,他们那种始终不渝、坚贞专一的爱情还是很值得称颂的。唐玄宗的后宫有众多的女人,却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迫于政治原因,杨贵妃被迫吊死于马嵬坡后,唐玄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合流。”他觉得昭阳殿里再也没有了人世间的恩爱,从此“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唐玄宗对杨贵妃这种生死不渝的爱,那种生离死别也难改其衷的情感,是很了不得的,尤其是发生在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帝王身上,抛开政治原因,单说爱情,他们可以说从古到今罕见的忠心耿耿。人去楼空,一钗一扇都能钩起他心碎的悲伤,最后,唐玄宗在深深的思念与忧愤中死去,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爱情这一神圣、永恒的话题,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无论怎样,古人的爱情有许多许多让今天的人们深思的东西……
另看:http://wwwbokequncn/artical/279257html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三个鲜明特点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有国有家者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和道德准则。但是,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具体的对象、内容、形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其表现形式广泛,诸如保持民族大节,捍卫国家尊严,维护疆土完整,心怀天下,眷恋母邦,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勇于革新,振兴中华,等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胸怀天下”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心所在
中国古代有“天下”的称谓,也有“邦”、“国”、“国家”的称谓。“国家”和“天下”的概念交叉较多,但是“天下”的概念相对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公共性。这是古代爱国仁人志士乐道“天下”、常将自己的使命感与“天下”相联系的原因。至于“国家”,其具体政治情境决定它只是爱国主义的内涵之一。
春秋时期的先哲们考虑的“善治”是以“天下”为本位的。以《老子》为例,五千言中“天下”涉及29章,共出现55次,“国家”仅出现2次。孔子、墨子、庄子、孟子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视野是以全天下大局为范围的。荀子说得好:“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荀子·正论篇》)。
在古代爱国主义中,“天下”概念相对具有超越君国朝廷和宗法集团狭隘利益的特点。这就确立了“民为邦本”的纬度,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天下”占有最高的位置。实际上,我们今天弘扬的爱国主义对象或出发点,比较相应的应是“天下”的概念。在古代历史上,真正的爱国精神首先就是定位在以天下为己任之上的,如顾炎武所说: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才是祖国的灾难。可见,爱“天下”是爱国的根本内涵,这是我们认识古代爱国主义出发点。
其二,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与“文化中国”的信念紧密相关
实际上,“中国”不止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实体。中国古人的爱国表现在将文化的统合和认同视为善治的根本,所谓王道实现的极致。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系统相比,中华文明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数千年绵延不绝,以至于今天世界上仍有很多人希望从中国文化中找到怎样使自己的文化更加长久的智慧。西周产生的周礼是中国底层文明,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原型。周礼文化更大的意义是其文明的象征性和定向意义。过去,崇尚周礼的儒家常被讥评为“保守”,这在某些方面和一定意义上是事实,但是,这个评价并不全面。儒者作为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历来注重“文史”、“文野”、“文质”之分,尊重历史经验、文明成果,保护文化传统。从实质上看,儒家讲的“古”,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它并非是古代的真实社会状态--毋宁说它是一种道德、理想、信念凝聚的价值实体。这明定向和文化统一的立场不能否定。围绕《易经》,还产生了中国古代不竭的思想创新,其精神之一就种捍卫文是在创造文化原理上,坚持天文与人文结合和统一的模式,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文化创制的总原则和《易经》的思维模式相互支持,使得“文化中国”既能形成独得天人之际的宏观的自然架构,又能不断消融、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从而踏上了长期稳定发展之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是中国思想与文化中一个最崇高、最具有包容性的范畴,“道”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谱系的树根和树干,这使得中华民族在心理、思维和话语上具有了高度的统一性和自我完善能力,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也充分地体现在古人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继承与创新中,他们不断努力,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但是,一定要使之中国化,这铸造了“文化中国”作为文化实体的理念骨架。宋明理学是中古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度,其目的之一就是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包容与创新,“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正是古代文化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其三,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是与“忠君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但“忠君”和“爱国”并非一回事
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古代专制条件下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爱国主义呢?即使有充其量也只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工具,而不是自觉自愿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以为,从逻辑上看,“忠君”和“爱国”是两回事。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家、国同构的,国君为国家代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难就是家仇,“忠君”是大义,所以,古代历史上的屈原、岳飞、范仲淹、陆游、文天祥、史可法,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忠君”甚至“愚忠”的思想意识。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爱国者。
应该看到,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君主”是他们实现报国理想的合法中介,他们的理想有超越君主朝廷的爱国成分。对于这一点,孟子在《孟子·离娄上》就有放伐暴君合理性的论述,这种观念影响深远,激越了历史上革新的豪情,忠君与反暴君不矛盾。何况,按照古代理论思维,真正的“忠”君,就要以道事君,直言敢谏。古代爱国主义,表面上可能出于各种特殊的原因和动机,但是从本质上看,我们的评判原则应是:不管它出于何种原因,如果它实际上维护了中华民族、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文化的存在和绵延,那也就属于爱国精神和行为。说到底,只有中华民族,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文化,其它因素,包括朝代、王廷归属等等,都不是伟大祖国的根本标志。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忠君”的都是“爱国”的,历史上那些不惜牺牲“天下”利益而“忠君”误国的人,当然不属于爱国者的行列。
古人常以诗言志,借景抒情
如何凭借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呢
一、在景物描写中渗透思想感情
《桂林山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景色描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段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赏,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真挚感情。
二、在景色描写中穿插议论,在议论中进一步表达思想感情
《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赞颂桂林山水,除了正面描写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等特点外,还穿插着议论。在描写桂林的水时写道:“我看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在描写桂林的山时写道:“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些议论,以名水名山作比,高度地评价了桂林的山水,烘托了桂林山水的出奇秀丽。也进一步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思想感情。
三、在描写景物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在联想中进一步表达思想感情
《长城》在描写长城雄伟壮丽的基础上,作者写了一段联想: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一两千公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作者见到万里长城雄伟壮丽的景象,联想起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建起这气势雄伟的工程,这样就从赞美长城的雄伟壮观,进而赞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扩大了文章容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在景物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情
《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在记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景的基础上,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发出: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象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以上介绍是几种借镜抒情的方法,其中有的是间接抒情,有的是直接抒情。当然,抒情并不是一种纯的技法,必须有感而发,以自己纯真的情感去感染读者。其次,必须对描写的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这样才会有感人的力量。
从高台意象中领略千古情怀 一一浅析中国古代登高诗歌 刘姆在《文心服龙》中说到“ 登山则情满于山” , 可见登高一直以来都是文人们借物咏怀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些登 高诗中的各种意象都渲染着诗人浓郁的情感, 如古诗中常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忠贞, 以月亮代表思乡之愁, 以草木 繁盛反衬悲凉之感, 以芳草比喻离愁别绪等古人的登高之情也并不限于寂寞情怀, 还有思念之情, 感怀伤时, 表达个人 身世之悲, 再有抒怀励志, 鼓舞人心的佳作。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 不断注入新的情感, 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 加丰富, 情感更加多元, 从而斌予它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王璨登上当阳楼发出“ 虽信美而非吾士兮, 曾何足以少游” 的感叹, 为后世诗人留下登高诗的这一开山之作后, 接踵而来的便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诗人由于受到当权者的排斥, 被从京都外放到永嘉当郡守, 抑郁中 得了一场病, 病愈起床后登池上楼时看到了景物变换, 时序更新, 感物思归, 归未能得, 进退两难, 心神不安川网 诗中“ 潜鱿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池中的潜龙适意自在 地幽居在水底, 保真待时天上的飞鸿高声鸣叫着飞向了远方, 趋安避害。生活在水天世界的这些生物, 出处虽殊, 却 可以自由地随意所之, 但诗人自己仍还固守在这无聊的任所, 真是仰愧云浮, 俯作渊沉。诗人用潜龙和飞鸿这两个意象 表现自己内心对自由的期盼。后面一句中诗人用欣欣向荣的的春日生机, 显示了自然的真与美, 相形之下, 浊世的宦途 生涯所遇, 就更加令人生厌。诗人从流水声响和远山竣险中, 得到了忘我的寄托犷初春的阳光改变了寒冬的余风, 冬去 春来, 春草萌发, 连园中柳林里的啼鸟都换成了新的种类, 这里的春光美景, 一时间使诗人留连忘返了。诗人从这些意 象中敏感地体验到, 离群索居, 独处无偶, 每天的时日都显得过长, 难得有一点安静心情。这首诗中, 诗人受现实境遇 推动, 有多成分构成的思想感情, 对景色描绘, 也在意向上多有转换, 做到了“ 情以物迁, 物因情变” 。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枪然而涕下” 这是一千多年前一位诗人在登上高台之时的慷概 悲歌, 他叫陈子昂, 这是他在登幽州台时的诗作。幽州台是战国时代燕昭王礼贤下士, 修筑黄金台的地方, 在这个历史 遗物面前, 想想自身在仕途上的坎坷不遇, 怎能不感慨万千, 悲从中来当时, 他正在朝中任麟台正字后, 官位虽底, 却“ 位卑不敢忘国” , 他多次上书批评朝廷的时弊, 反对任用“ 拘私苛虐” 的官吏, 提出富国强兵, 安定边防许多谋 策, 但是这些“ 立言措意, 王猫大略” 之言, 并没有受到重视。后来他因为好友乔知之的美妾被武承用强占的事件被株 连入狱, 释放后他主动要求去戍守边防, 在主帅武故宜指挥失败的情况下, 他自告奋勇领兵作先头部队, 却遭到武的拒 绝, 并将他贬为军曹。陈子昂怀着对现实的激愤不平, 登上高台, 他想在这里找到那位为国家大计而礼遇郭晚, 重用乐 毅的燕昭王, 向他倾诉自身的失意苦闷。他认为先贤不可求, 后来无可见, 顿时感到天地悠悠, 人生短促, 功业难就, 前途可悲。这是志士热望与失望交合的感情状态, “ 独枪然而涕下” , 饱含着社会历史内容, 有突出的典型意义。而高 台这一意象作为诗人发愤泄悲的情感空间存在, 它承载了太多士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承受的痛苦和不幸。高台之上显示 的是诗人面对社会、人生时生命的本质姿态, 它具有更真实的生命质感, 它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客体对象, 而是作为了一种沾满情绪的有着象征意义的意象出现在诗歌中, 它象征着孤独寂寞、高处不胜寒的人生境遇, 也象征着曲高和寡、 高标独立的精神境界‘, , 唐代有一位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他就是孟浩然他少好节义, 四十岁时游长安, 应进士不第, 求官不成, 后归返故 园, 心情十分矛盾, 仕进与归隐两种心情交撞不己他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习“田中写道 北山白云里, 德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墓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莽, 江畔洲扣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襄阳期间重阳节的登山之作。登高怀远, 托雁寄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可谓是一篇“ 写景如画, 清幽淡雅” 的诗作。诗中运用了白云衬托出张子容的高洁品格, 将思念寄托于南归的大雁, 天边的树如同野生的荞菜一 样孤独, 浅浅的沙洲如同一弯新月一样, 本来重阳节应与故人相聚, 却不得聚, 这里用月亮来引发诗人的怀人心绪, 十分贴切自然。全诗句句是远望之景, 句句亦是怀人之情, 景清而意美, 语淡而情浓 是谁仗剑走天涯, 游迫大江南北, 写下“ 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的豪迈诗句, 是李白是的, 只有李白才能如此潇 洒山水灵氛陶冶了诗人的性灵, 庄骚诗魄启迪了诗人的哲悟他“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长江、黄 河、五岳山川、五湖四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通过自己诗中的酒、剑、马、月、琴、花等意象, 达到了“ 天地与我并 生, 万物与我为一” 的人天浑融之境, 呈现出绚烂瑰丽、目不暇接的诗化境界。他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寓情 于景, 把对友人的眷恋与惜别情意, 通过江上孤帆渐渐消失在天际这一画面,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吐属不器。含蕴 深厚。他的另一首登山之作《独坐敬亭山》中用众鸟, 孤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也就是诗人自己, 将心中的烦闷忧愁 及身世辛酸悄悄传达给这秀丽的敬亭山, 在登高独坐中排遣满怀愁绪。这些与他的个人道遇是分不开的, 他在天宝元年 被召入长安, 这个转机曾给了他很大的希望, 当初是“ 少年落魄楚汉风, 风尘萧瑟多苦颇” , 今日却得到了进京一展抱 负的机会, 他自况是“ 大鹅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离人” 。然而到了长安后 一接触到宫廷生活才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相悖, 于是他的一番宏图大略无处施展。在目睹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败, 尤其是 君臣昏暗, 嫉贤妒能的局面, 使他无法忍受, 愤而写下“ 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的诗句。 唐玄宗集中了朝廷权贵对李白的排斥态度, “ 以其非廊庙器, 优诏罢谴之“ 。李白在” 群沙秽明珠, 众草凌孤芳“ 的情 况下, 优愤得离开了长安, 开始了自己的游历之路。对李白来说, 诗就是他的事业, 诗就是他的珍爱, 诗就是他的生 命。数十年来, 诗与他荣辱与共, 生死相依。他以诗进, 以诗退以诗入仕, 以诗出世以诗获宠, 因诗获罪以诗杨 情, 用诗呐喊他乐也写诗, 悲也写诗, 愁也写诗, 愤也写诗, 醒也写诗, 醉也写诗, 诗歌早已幻化成他生命的一部 分, 血脉相连, 不可分割, 完成了他身在蚀世而神游八极的诗化人生。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永远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 式。对李白来说, 他的心灵早已诗意地栖居于神州大地、华夏故园他的生命完全逍遥在了诗化人生中。他用自己的诗 化人生昭示着人类昂扬的生命力, 追寻着人类向往的精神家园。 还记得“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的诗句吗早年的杜甫可谓少年俊才, 意气昂扬, 他那远大的抱负和一飞冲天 的气概, 好象按捺不住似的, 从字里行间跳将出来, 铿铿锵锵, 娜地有声。然而, 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 它没有安排杜 甫去创立“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杜甫《八阵图》的伟业, 却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至圣仙师, 让他做了“ 诗 圣” 。坐镇诗的圣坛的最高端, 杜甫又以律诗见长, 而律诗里的最高成就, 便是这篇《登高》了《登高》实乃“ 凌绝 顶” 之作。此诗的首联, 选择意象可谓丰富, “ 风急” “ 天高” “ 猿啸哀” “ 诸清” “ 沙白” “ 鸟飞回” , 凡字, 处意象, 丰富之致。但也只是举目俯首所见所闻而已, 并未显多么高妙。然而, 诗入顺联, 全诗便从此荡开了无以伦 比的高远意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象, 每句只有一个, “ 落木” 和“ 长江” , 然而, 那意组却 是“ 无边” “ 不尽” 的。那“ 无边” , 是空间的广阔那“ 不尽” , 是时间的绵长。“ 无边” , 己经成就了三维立体概 念“ 不尽” 呢更赎予这一概念的久远与绵亘。再加上“ 落木” 的凄凉和“ 萧萧” 的职零以及“ 滚滚” 的滔滔不绝的 气势, 这“ 峡江秋景图” 一下子空灵活跃起来。你尽可以闭了双眼, 去体味诗人当时是如何登高临风, 俯仰天地, 置身 宇宙, 体察万物的万千情思。这首诗作于公元年, 距离年诗人的永逝己不足三年, 而且, 诗人是在成都草堂短暂 安居后, 不得不再一次踏上漂泊的命途。此时, 站在长江三峡的端口, 他似乎己经预感到这一去的结局, 因而, 面对此 景, 回首一生, 怎能不为之伤怀颈联, “ 万里悲秋常作客” 句是他漂泊一生的真实写照。“ 作客” 他乡己经是令人悲 哀的遭遇, 更何况是在“ 万里” 之外, 而又恰逢“ 秋” , 并且又是“ 常, 事呢一生即如此, 老来复如是, 眼看已届 “ 百年” , 却依然陪伴他的是“ 老病孤舟” 。少年时的凌云壮志, 穷其一生的苦苦奔波, 现如今的孤苦飘零, 全在此时 此地, 化作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 另外还有一些诗人的佳作, 如王之焕的《登鹤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中 以落日依山, 黄河入海的意象来表现一种雄浑的气势, 让人顿生豪迈之情高睹远瞩的脚襟, 积极进取的精神便在这 “ 更上一层楼” 中充分展现, 实乃抒怀励志, 鼓舞人心之作。再以白居易的《杭州春望》为例 第卷增刘莹, 李博从高台意象中领略千古情怀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提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戴苏小家 红袖织芝夸柿带, 青旗沽酒趁架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唇一道奸。 作者登楼远眺, 春柳、春草、春树、春水使整个杭州城洋滋着浓郁的春意, 梨花、红裙, 彩菱, 酒旗点染其间, 在朝日 霞光的映照下显得美丽无比整首诗洋滋着诗人抑制不住的赞美之情。再有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川‘颐’是这样描绘 的 一上高城万里悠, 莱改杨柳似汀洲。 澳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樱。 鸟下绿芜秦范夕, 坪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英问当年亨, 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个阴沉的秋天的傍晚, 大呢感上咸阳城东楼时, 触目伤情, 对眼前景物和历史陈迹, 泛起无边 的兴亡感慨。诗中的兼蔑杨柳, 蝉鸣, 黄叶等意象都烘托出了一种悲凉的环境, 秦汉的繁华已经了无痕迹, 经行汉宫遗 址的人, 面对这风雨荒凉。还是不要追索和辨认当年的事物为好。作者在登高临远中慨叹, 人世间没有永存的事物, 也 没有永不消歇的繁盛, 这与我们所认识到的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灭亡的规律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 还有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作此诗时, 他正任池州刺史, 在九九重阳节这天与好友张枯一起登上 贵池县东南的齐山。他一半是因为被朝廷排挤, 一半是因为在京城棒不敷出, 以致长期外放看到社会弊端百出, 但自 己许多经国治世的谋策又不能见用, 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此日登高望远, 把酒临风, 不禁感慨系之, 写下了这首登 高抒情之作。诗中说“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徽。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首联写登临时节的 物候与友伴,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 征鸿刚刚南去, 江水清激如镜, 秋山、秋树、秋空、秋雁这些意象都在秋水中形成了 影象, 将秋天的景色写得十分强烈鲜明。后一联中的菊花这一意象有隐逸、高洁、脱俗之意, 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 种旷达的情怀。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 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 但作为傲霜之花, 它一直得到文 人墨客的亲睐, 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 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 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棋《菊花》“ 秋从绕舍似陶家, 追绕筒边日渐斜。不是花 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宋 人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店照泥沙” 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 都借菊花来 寄离诗人的精神品质, 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从诗的表面看, 诗人仿佛很开通, 在多重矛盾阻难中 早己能应付自如, 不牵心神了。其实, 后面却还隐藏着更深沉的东西只是这种深沉的表露, 却是以一种强颜欢笑的方 式, 屈抑的心意渗透在旷达的言行中, 这比一般直写更有动情力 在漫漫的登高路途中, 诗人们将自己的喜悦, 感伤, 忧愁, 苦闷, 以及那不能实现的雄心壮志寄托于一切景象 中, 一草一木, 一虫一鸟, 一山一水⋯ ⋯这些大自然的景观, 在士人的笔下成为了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这些意象体现出 的是士人们时不我待的生命紧迫感, 舍我其谁的生命价值感, 和优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走不出既定的历史宿命, 重复着前代诗人的遭遇, 进行着生命的轮回, 无法挣脱出命运的大网, 只能寄情于山水之中, 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倾吐于 高台之上, 将自己的心神在山谷的回音中得到超脱, 使自己动荡的心归于平静。
1、明清家具。
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的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服务于人,同时还凝聚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大众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
明清家具的设计风格是同期大众审美文化意识在工艺生产活动过程中逐步积淀和凝聚的,充分反映了同期大众审美意识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审美意识。
2、古代山水画。
我国古代的山水画艺术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将永远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就像一条巨龙一样雄伟无比。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代山水画所蕴含的审美价值是无价的。纵观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这同样是一部美史,本文将通过实例的方法探讨中国山水画存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
通过《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极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3、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有大量的关于孤独的话题,同时这些孤独者大都钟情山水,崇尚回归自然。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孤独感与寄身山水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关联。当中国文人需要的特殊情感及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孤独感,自古至今延绵不断,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也影响了所有中国人的审美。
4、古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生命情调与心灵律动的形态,在这片天地中,交融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情趣、审美观念以及空间意识。而且,从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窥测到中国人独特的心灵,寻摸到中国文化血液中禅的因素。
园林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从立意构思、掇山理水、移花栽木、 题名点景等方面都能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山水意识:追求自然本真,向往超尘脱俗的境界,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秉承一种旨在个体生命悠然自足的人生态度。
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包含着对人生的审美态度:要求人们摆脱千般比较、万种求索,在繁华的万象中直觉顿悟生命的本来面目,从而达到精神的圆满自足。在某种程度上,禅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和世界的,这成为禅文化与中国园林艺术发生联系的契机所在。
5、古代女子。
从结实健康,细腻柔弱,自然飘逸,到雍容华贵,纤瘦妩媚……每个年代的审美标准各有千秋,这是每个时期社会人文的折射,是一种必然现象。而什么样的美人,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美女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
母系氏族时期:粗壮结实。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粗壮结实的女人,在那个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就是最美的,我们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展现的就是粗壮结实。
殷商时期:个高就是美。商纣王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凭什么呢?就凭他高。殷商时期的主流审美就是以高为美,所有的女子也是以身材“颀长”为美,大家纷纷寻求长高的办法,最流行的就是跳舞了。
先秦时期:北方体长,南方细腰。先秦时期,北方依旧以体长个高为美,南方却开始以腰细为美,因为“齐王好紫衣,楚王好腰细”,后世称腰细的女子为楚腰,可见影响力有多大。不过这嬛嬛一袅楚宫腰是靠饿瘦的,代价实在是大。
汉代:体轻为美。汉代人为“体轻”而跳舞,就是俗称的减肥。汉代也是第一个女子以轻柔纤弱为美的朝代,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就是以身姿翩然获宠的,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能在人手掌上跳舞,可见她有多轻盈。
魏晋南北朝:“病态弱”才是美。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男女,所有人都化妆、减肥、好美色,所以当时的天下第一美人竟然一度是男人,这当然激起了当时女人的斗志,所以更加追求又白又瘦的病态美。
唐代:健康的“丰腴”美。唐朝流行的是“丰腴”美,是健康壮硕的身体。其否定了之前一味追求“瘦”的审美,提出了身材合理匀称,面色健康红润才是美,当时无论男女都擅长运动且学习文化,审美也很积极向上。
宋代:以“小”为美。宋代时期,女人需要裹脚,不宜出门,不允许学习知识文化,仿佛生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一样。审美以“小”为美,小脚、小手、小胸、小嘴,甚至身材都是以矮小为美的。
明代:眉越细越美。明朝,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发展的特别快,审美也出现多元化,就是大家说的各有各的美,明朝的美人除了都是细眉之外,剩下可谓是“百花齐放”,各式的美都有不同人的追捧。
清朝:娇弱为美。清朝流行的美,戏剧话本中就告诉我们的:眉如新月、眼含秋水、面如满月、樱桃小口、肩若削、腰如柳、三寸金莲等等,总结起来一句话,以娇弱为美。
没有知音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想法,山水气势磅礴,有感于大自然间山水包容万象,不知不觉中就以山水抒发自己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
或者,也有一些有一定家底的颇有才华之士,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之境遇,对世俗中的事不再有过多指望,也不屑于与一帮功利之人为伍。然后隐居于山林,寄情于山水,过自己的逍遥自在的小日子。
一 道教文化促使文人寄情山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土生土长”表现在与名山有着不解之缘,所谓”列仙之儒,居山泽间”从而形成了道教的灵山崇拜。道教史学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分化和发展”,“改造和充实”的时期。曹魏以来,道教提倡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希翼得道成仙。魏晋南北朝时的人认为神仙居住在山中,因此众神毕集的灵山为人们所崇拜。五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灵山崇拜的主体。神州大地众山之中,惟五岳最尊,五岳诸山成为道士隐士,谢绝尘务,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也成为了传授道书的地方。并且上层人士也信奉道教,名山还是国家祭祀制度中的对象。由于信奉道教这种社会风气的盛行,许多失意的文人他们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一条出路也信奉了道教,这样的人王导,谢安,庾亮等。这批名士均出入玄儒,礼玄双修,真正是实践了“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玄”。从南宋开始,士族厌恶劳动,鄙绝庶务,不谋仕进,退隐山林大有人在,如王敬弘,王延之,谢惠连等等他们退隐山林,与山林接触,无行中提升了源自原始形态的山崇拜文化。正因为道教的盛行,推动了对山的崇拜,从而促使了魏晋的文人纵情山水,名山成了他们精神避难的场所。二政治的原因迫使文人寄情山水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他们评定人物的标准主要是门第的高下,并形成了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同时,在这一时期,政治异常黑暗,大量杀戮异己的知识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形成“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恐怖局面。许多著名文人死在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由于不合理的“九品官人”制和极为黑暗的政治现实环境,使不少的文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保存自己的人身性命,不得不退回山水自然,以山水为友。就以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例:陶渊明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从小就有“猛志逸四海”的人生志向,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他所生存的时代背景限制了他,宗室内部的残酷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祸乱,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这就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面对权力斗争中卑污血腥的阴谋,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使“性本爱丘山”的人生志向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由半隐半官的生活道路走上了彻底的归隐,这其实是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明智选择。他归隐山水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并与农民有所接触,过一种闲适的农村生活,并在这样的生活中写下了不少的山水名篇,如<<归园田居>>组诗,<<引酒>>,<<归去来兮辞>>等等,在这个时期,象他这样的文人还有很多,如谢灵运,阮籍等,这些文人纵情山水,是由政治原因所决定的,他们有意识的远离官场,远离政治,以求明哲保身,也因为他们这样的选择促进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三 传统的隐逸精神引导文人寄情山水隐逸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政体和文化制度的产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许由,巢父,伯夷等为后代称道的隐士。入则为儒,治国平天下;出则为道,修身养性,成为中国文人的思想文化结构。从孔子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到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给仕途遭受挫折和不幸的文人找到了精神出路,找到了精神归宿,也给失意的文人找到了契合社会的现状的生活方式,既要明哲保身又要不与社会同流合污,因此,归遗隐的地点----山林,不仅是失意文人的栖身之地,更主要的是注入了他们的精神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极不稳定,在隐逸传统的影响下,大批文人遁迹山水以寻精神上的自由。嵇康<<述志>>表现了诗人陶醉山林之中,留恋忘返的感情。这类山水诗文都以隐逸山林为乐,对山水形状,自然风光进行歌颂以及对自由精神的歌颂。而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将这种题材的诗文发展得更为成熟。陶渊明的归隐是“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厌世情结所致,是“性本爱丘山”的隐逸精神在召唤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他归来后游赏之乐,田园之乐,家人相聚之欢。在田园,他尽情的享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美景,还找到了“采菊动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境界。田园中的任何风光都可以让他拿来比拟自己,如用松,竹,云等喻自己的孤傲品格。到他这个时候,归隐田园山水成为了失意文人的典范生活模式,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文化中的田园情结。陶渊明归隐和田园诗体现了隐士文化与山水文化的互动关系,隐逸山林,亲近自然为创作田园诗创造了条件,同时隐逸者所持的虚静,无为,无功,无名的人格节操也促成了文人田园审美观念的形成,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典型的隐逸群体”竹林七贤”。隐逸人格与自然山水的自然协调使隐逸文人纵情山水,山水的独特性也吸引了文人。四 传统园林艺术影响文人寄情山水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有皇家园林,也有民居园林。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Ž可行, 可望, 可游, 可居,这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可以发生交流,窗里都有必不可少的梅,兰,菊,竹,松,荷,这些或清冷幽香,或虚心有节,或不畏严寒,或挺拔凌云,或随遇而安的自然之物,正是中国传统文人高尚情操和淡泊明志的象征,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山水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中得到了充分显示。窗外的绿水青山经过窗子望去就是一幅画,人与自然就可以进行沟通交流。鲁迅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随着对山水自然美认识的深入,士大夫就把这种审美情趣付诸于实践,形成了依山傍水大兴建园造林之风。因此,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庄园为主的园林文化。动乱的社会现实促使文人将庄园文化与老庄思想相结合起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作为南朝山水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谢灵运的部分山水诗歌就是在庄园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谢灵运的始宁庄园,会嵇别业都依山傍水,有山有水。他精心营造,把远景近景都摄如了园中。在<<山居赋>>这样写道”葺骈梁于岩麓,栖孤栋于江源,敞南户以对远岭,辟东窗以瞩近田。田连风而近畴,岭枕水而通迁”这种模仿自然山水的私家园林简中有深,淡中有雅,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带有融通山水自然的精神追求,在物质与自然的巧妙构建中获得精神上的消遣。尽管庄园文化带有明显的贵族化倾向,但这种园林的建筑方式促使了文人纵情山水,为文人与自然的沟通提供了一种方式。这种建筑有利于促进山水文化的发展,是文人纵情山水的一个原因。五 战争及边塞诗的传统促使文人寄情山水战争引起文人接触边塞自然风光,从而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边塞诗。边塞诗滥觞于先秦,<<诗经>>中的<<采薇>><<东山>>等等都是边塞诗的前身-----征戍诗,这些诗歌中已经有了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战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极为常见的,也正这些战争使文人接触到了山水风光,曹操三父子就是战争使文人接触边塞风光的典型例子。<<观沧海>>中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丕的<<至广陵于马上作>>中的“观兵临江水,水流河汤汤…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曹植的<<送应氏>>写道“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写出了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这些都是由于战争使文人与自然山水接触,是文人寄情山水的又一例子。鲍照是南朝最早有意识写作边塞题材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代出自蓟北门行>>写道“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写出了沙场的雄峻有力,渲染了悲壮的情调。在<<代苦热行>>中写道“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的景象。这些边塞诗都描写了自然山水风光,是边塞诗的传统促使后来的文人注意描写边塞风光,而到唐朝边塞诗成为了体现盛唐气象的主流创作之一。战争使文人有可能接触边塞山水,而征戍诗促使了文人对边塞自然风光的注意。六 南迁,北迁的人口流动导致了文人对家乡山水的思念由于战争和经济原因导致了人口的迁移。自汉魏以来,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的向内地迁移,并且原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迁到了南方的长江流域,但同时也有由南方迁到北方的人口,例如庾信和王褒就是从南方迁移到北方的文人。庾信由于战乱逃往江陵,辅助梁元帝, 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 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即是被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但后来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惟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一方面庾信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到异常的礼遇,一方面又深切的怀念故土,为自己身在敌国而羞辱。他在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山水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在他的<<哀江南赋>>中写道”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况父君在交河,妾在青波……”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江南的山水风光。王褒的<<渡河北>>写道”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y描写北方黄河的山水,黄河风起,木叶纷纷吹落,风景有似南方故国,但表达的却是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之情。综上所说,由于人口的流动导致文人背井离乡,使文人对家乡山水产生了思念,从而使中国迁移的文人寄情家乡山水。七 传统的游学宦游及魏晋形成的玄游为文人与自然的接触提供了条件游学和宦游是中国的一种求学传统,在《论语》中就记载了孔子带着学生游学的情况。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警句。在古人的眼里知识不仅仅来自书本,还来自无奇不有,无所不包的大自然,因而旅游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占据了比较重的位置。他们在旅游中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抚慰了他们的心灵,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倾泻于笔端,产生了大量描写山水的名篇佳作。在秦朝以前,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虽然在增强,但由于交通的限制,像孔子那样的大规模游学是极少的现象。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出游的动机增多,方式也多样,这种亲近大自然的行为本身就包含了文人寄情山水的行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极为动乱,儒家的入世思想一蹶不振,出世的思想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思想,同时还受到了当时玄学,道教哲学,佛教哲学的影响,就形成了老庄提倡的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儒家“仁者要山,智者要水”的传统观念和“独善其身”的退隐山林的观念依然影响着人们的休闲旅游活动,道家的旷达逍遥,回归自然的思想为主题的玄游,入山修道,养身成仙为主题的仙游,于是留下了宦游者谢眺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名句,有了鲍照的“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崖胜阻秋,万壑势迥萦”的佳句。文人的出游给文人接触自然寄情山水提供了可能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恐怖政治的压力和社会思潮的变化,曹魏是时建功立业的恢弘气象和豪迈壮志在西晋时已经荡然无存,散落殆尽,代之而起的是焕发着浓郁的思辩和宗教色彩,让人在山水中超脱放灵魂于自然中净化的山水旅游活动-----玄游在“魏晋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z的时代背景下,原先作为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标准的儒家思想体系完全崩塌,人们把目光由现实生活转向了精神世界,幻想追求一种独立人格和超脱的意境,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他们痛恨现实政治和名教礼制,思慕老庄逍遥游,崇尚远离尘世而寄居山林,寄情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辞官隐世遁名,消淡玄虚,并在当时的社会上形成了这种玄游的风气。这种与自然山水的接触促使了文人寄情山水。玄游之风起自三国魏末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始终服膺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都以纵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求个性解放,他们的行为常常表现为饮酒,服食,狂狷,崇尚隐逸和寄情山水,优游林下。阮籍登山河南开封的黄华山,眺望城阙楼台,疾愤王侯奢侈,写下了“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的警世之言。另一次,他游览苏门山之后,写下了<<大人先生传>>,表现了他抨击世俗,弘扬玄理的思想,推”逍遥浮世”的隐者为”大人”,讥“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的君子为“裤虱”。而阮籍的好友刘伶主张“幕无席地纵意所如”,性嗜酒,纵情肆志,游风与阮籍相同。他在<<酒德颂>>中描写他所追求的境界是“兀然而醉,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署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视万物,犹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竹林七贤这些名士都是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玄游之风的影响而寄情山水的。到南朝时,这种山水游风大涨,形成了“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的气象。八 佛教思想的传入,为文人寄情山水提供了一种思想佛教思想最早是在汉魏之际传入我国的,西晋时依附玄学到东晋的玄佛合流后一跃成为南方社会最为活跃的,最有影响的,最受关注的主流思想文化被称为”杰出的佛教诗人”-----谢灵运,他不仅仅是诗人,文学家,而且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山水诗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佛教思想的的具体体现。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佛教影响文人寄情山水的典型例子。在他的作品中,对庄园式的山水进行了尽情的描绘,在他的作品<<山居赋>>中,描写了一幅封闭的,纯美的,旖旎隽秀的庄园人工美景“其居也,左湖右江,往诸还汀面山背阜,动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画,侧直齐平近东则上田,下湖,西溪,南谷,石滂……近南则会以双六流,萦以三州表里回游,离合山川……近西则杨,宾接峰,唐皇连纵室壁带溪,曾孤临江……近北则耳巫结湖……远东则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二韭,四明……远南则松箴,栖鸟,漫石……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这种人工山水的描写,简直就是佛教的极乐净土圣境这些人工山水的描写,表明佛教影响了谢灵运,也影响了中国文人寄情山水。同时也是谢灵运的山水诗不同于其他文人山水诗的原因。 九、中国文人寄情山水顺应了楚文化及汉代抒情小赋的特点。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了古老的文化。提到楚文化,人们就会想起屈原创作的新诗体——楚辞。提到楚辞,我们就会想到它的代表作——〈〈离骚〉〉,它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对个人的不幸和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的痛苦灵魂的自传。屈原在受到严重打击后,他寄情于象征自己高洁品格的自然山水:“饮木兰之露,餐菊花之英”,他在放逐期间所作的〈〈涉江〉〉,描绘了江南的风光:“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蚰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他抓住带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数语,高度概括地写出了深山密林的景象。正因为楚文化中这类风光的描写,成为了后世山水诗的滥觞,所以屈原也被推为我国山水文学的鼻祖。屈原是中国典型的失意诗人形象,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形象,他失意时寄情山水的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代文人,也影响了后代文学。还有宋玉的〈〈九辨〉〉中是这样描写山水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寥粟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¼¼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写出了自然山水的萧瑟。这些楚文化中的失意文人对自然山水的寄情,直接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后的中国文人寄情自然山水。 赋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文学样式。兴起于西汉前期,并成为汉代文学的主流。这种文学样式是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文字,表现社会和自然的种种奇特事物和绚丽景象。这时期的汉大赋主要是为了顺应统治者的需求而夸张写景。到了西汉后期,以东汉前期为盛,赋这种文学样式开始反应作者自身的生活内容和人生情怀。刘歆的〈〈遂初赋〉〉中这样描写山水道:“乩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¼¼风飙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¼¼”这种自然景物的描写已经不象〈〈上林赋〉〉那样夸张罗列,〈〈遂初赋〉〉的这种写景直接启发了后代抒情小赋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到了东汉中期至后期,抒情小赋不断兴起,取代了大赋成为辞赋文学的主流趋势。这种抒情小赋不仅以抒情为中心,而且带有尖锐的批判性。东汉中后期辞赋的转变,为魏晋以后的辞赋文学奠定了基础。如〈〈东京赋〉〉中清新流丽的自然描写:“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崖¼¼永安离宫,修竹冬青。阴池幽流,玄泉冽清,还有张衡的〈〈归田赋〉〉也是这类赋,并且是辞赋史上第一篇反应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这类主观性寄情于自然山水的抒情小赋,直接影响了魏晋的创作,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寄情自然山水,这个影响可以以陶渊明为例子,他的〈〈归去来兮辞〉〉就是受这种文学影响的结果。 十、战乱导致文人对生死的思考,从而导致文人对自然山水永恒的关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对社会的动乱、政治的黑暗和儒学的崩溃,敏感的文人最先感受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和个人的无能为力,于是文人转向了自然山水,他们从自然的永恒、圆满、自足、自由、中来看待社会的动乱、虚伪、束缚、他们在自然中求得精神上的永恒与超脱。于是在陶渊明的诗《饮酒》之五中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在辞赋〈〈归去来兮辞〉〉中留下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名句,这些诗句都充分体现自然界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灵韵。在〈〈归园田居〉〉组诗第一首中留下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佳句,并且使自然山水显得悠邈、虚淡、静穆、平和。他在第三首〈〈神释〉〉中提出了“总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观,道出他对归化自然的最终选择。这些都是面对战乱,文人无法把握个人命运而转向大自然中,求得永恒的例子。战乱促使文人转向自然山水,从而寄情山水。他们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体悟,进而寄托生命于自然。十一、张扬个性与现实政治无法契合而直接促使文人寄情山水。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张扬个性,就要联系到秦汉时候的专制制度,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试图用愚民政治和严刑酷法来统治国家。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读书成为儒生,从而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历史,确立了一套统治之术。儒家的统治思想完全控制了文人阶层。对于文人来说,儒教的伦理纲常成为天地间的最高原则,歌功颂德成为他们的应尽义务。高度集权的政策抑制了社会的思想自由。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迂腐的德行学问,僵死的礼仪规定根本被看不起,因而促使社会能够容纳各种非正统思想,曹操公然要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而对儒学感到厌倦的士人,利用老庄哲学标榜“自然”和“无为而治”等思想,要求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到了曹魏末年,由于政治环境的残酷,许多文人对此既无法忍受又难以公然反抗,于是就纷纷宣称“越名教而认自然”,寄情药酒,行为放旷,毁弃礼法,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不合作,公认批判儒家道德的虚伪性,是在对汉代的“独尊儒术”思想的反抗,这种思想的解放,意味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性的觉醒,而竹林七贤的任诞放达、不拘礼法则表现他们个性的张扬,在阮籍的散文〈〈大人先生传〉〉中,假托“大人先生”之口,表达自己对社会历史的看法,揭露儒家道德礼法的虚伪性,讽刺统治者内怀凶险而外饰仁义,表达了他对伪善者的痛恨。嵇康的文章〈〈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达了嵇康断然与投靠司马氏的山巨源绝交,采取与司马氏集团对立的态度,以无法忍受礼法的羁绊和俗务的纠缠为借口推脱任职,显示他桀骜不驯的态度,并且要求对方尊重他的个性和志趣。这些有个性的文人,正是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的觉醒,正是在张扬他们的个性,但是残酷的政治环境又不允许他们公然与统治集团对抗,为了保全性命,也为了张扬个性,他们只有回归自然,与山水同悲同乐,与政治划清界线。尽管这个时期的文人采取了步步退让的态度,不干涉任何政治,但嵇康这样的文人还是被杀害了,阮籍是活得痛苦不堪。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一方面是从“独尊儒术”的专制思想中解放出来,张扬个性,而另一方面又为了保全性命,逃避现实,避免与政治接触,在这样的夹缝中要生存,就只有与山水为友,把情感都寄托在自然山水上,以获得保全性命。十二、自然山水自身的魅力和蕴涵的深刻哲理与文人个性吻合。 中国是内陆农业国家,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社会就与山水接下了不解之缘,有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人们在繁衍生息中,领受到了自然山水的恩泽,感悟出了自然界的真谛。到了先秦,许多人便寄情于山水,因为山水的启迪使他们性情清灵,文思泉涌,便得出了这样一句俗话“有山有水便有诗”,于是在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留下了无数有关山水的名诗佳句。有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三国演义〉〉的开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晏殊的“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短知何处?”,有陆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总之,有太多太多。到底山水有什么魅力吸引了古今文人呢?有人说山静,水动;有人说山阳,水阴;有人说山高傲,水谦逊﹍﹍总之山与水相互依靠,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在文人的眼中水有阴柔的美,而山则代表了刚强,总之山与水都已经被人们赋予了灵魂,而它的灵魂也只有靠近它的文人才懂得,也因为山与水的包容与博大,才使无数失意的文人愿意靠近水,投入山的怀抱,将山与水作为逃避现实尘俗的隐逸场所,将山与水作为安慰自己灵魂的知己,是山与水消解了文人的悲剧意识,是山与水实现了文人异于“治国平天下”的另一种人生价值。正因为山水的这些特点,才吸引了无数文人,才使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歌咏山水的诗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也许文人就是山水的仙与龙,也许没有山水,也不会有仙与龙;也许没有仙与龙,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是山水孕育了文人,是文人写活了山水,山水与文人成为了互动关系。 我们探索了在魏晋南北时期,中国文人为何寄情山水,有传统的原因——隐逸精神、道家精神、游学、宦游、楚文化等等,也有时代原因——战争、政治异常黑暗、人口的迁移等等,也还有自然山水自身的魅力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的原因。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个方面都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文人因为不同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自觉地接触自然,融入自然,开创了山水诗派和田园诗派,在中国的文坛上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不朽的名篇佳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