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我想这句话可以部分说明问题。我想从一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诗言志。意思是大部分的诗词都是作者借诗词来抒发感情的。这感情或者是喜悦,或者说悲哀,或者是歌颂爱情、亲情、友情、风景等。那些被贬谪的诗人大部分都是郁郁不得志或遭馋人陷害的。在当时的社会,言论还不是特别自由,这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心情无处诉说,只好借助诗词来发泄一下了;
二:我自己也写诗。凭着这几年的感觉,我得出一个结论:人在悲苦的情绪中更容易借文字遣怀。人在高兴的时候或小酌一杯,或游性大发四处观光,但这种情绪可书法的载体太少。而人在抑郁或悲苦的愁绪中,灵感更容易闪现,可皆以抒怀的诗词的载体也很多,比如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等,还有动物类等就不一一赘述。
三:大凡贬谪的文人都具有一颗报国之心和不得志的感慨。比如辛弃疾、苏轼、陆游等。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能报效国家,空有满腔抱负,而作威作福的小人却往往受宠,这种落差反映到文人心中自然是苦闷的。可是又无计可施,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和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也只有悲愤地写诗词了。
以上三点就是为什么学到的诗词大部分都出于被贬谪的诗人之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同一楼,没时间写论文,大概说下我的理解,诗人亦或者说文人,都喜山水,因为意境山水很美,作文章多在于在较华丽、或者有技巧的文字中穿插意境,使读者心旷神怡。所以诗人离不开山水,而被贬谪后,将自己的心境寄情于山水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悦,也可以结合景色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他们失意后寄情山水
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被贬摘的官员,大多数是不愿意在腐败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所以遭到弄权贪财之徒的排挤和弹劾,而这些文人自认满腹经纶得不到重用,贬逐之后难免会借诗文抒发自己的苦闷和不得志,寄情山水之余同时也含蓄表达自己清高的品行,从而获取心理和灵魂的些许安慰解脱。
古代文人于山水来抒情:如隐居于山林没有知音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想法,空有抱负却无施展才华之境遇;有感于大自然间山水包容万象,也不屑于与一帮功利之人为伍,不知不觉中就以山水抒发自己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对世俗中的事不再有过多指望,寄情于山水,过自己的逍遥自在的小日子。
中国古代文人因为被贬,反而在文艺上焕发出新的光芒。此所谓不平则明。被贬谪后多是受释道思想影响,后人对被贬谪文人多怀敬佩,强调其正面的思想和成就。
被贬之前,那些文人往往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末大憧憬,自己的作品思想和风格中往往包含着此许的世俗之气,还有一些官府之风,再加上一些对朝廷的赞扬。
被贬之后,那些文人往往有一些不平之心,也看透了世俗,自己的作品思想和风格早期常有以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和愤慨,中期会有些脱俗之气,常常表达出自己对世俗的不屑。
而后期时,则真正升华到为民为世,作品思想和风格常以君子之风多些,为民之气多些,反应当时世态多些。而多数文人,常因被贬之后所作的诗词被后人所知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尤其是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颇有意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