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宁是怎么样的人?

<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宁是怎么样的人?,第1张

前言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这几座高峰比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制。

《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英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吉提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提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黝黑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提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吉提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在舞会上……”

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大林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便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渥伦斯基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她倒在疾驰而过的车轮下。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书评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在我的学生中间,对托尔斯泰不屑一顾的大有人在。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依我看他的导师是一名颇有学问的俄国文学专家,不知何故,该生却对恩师颇为不满,提出是否可以转到我的名下,让我给他指导。我问他为何要更换导师,他便列举了原导师的几个罪状,其中一条是:他竟然让我去读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可见,在这些言必称美国的学生们的头脑中,老托尔斯泰显然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古董了。我对他说,导师就不必换了。因为如果我当你的导师,第一本推荐的书恐怕还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惟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和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沙都黯然失色。

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

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但我却倾向于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多有雷同之处,他的观念的疆域并不宽广,他的素材也不丰富,但这并不妨碍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如塞万提斯的狭隘主题并不妨碍《堂吉诃德》的伟大一样。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维特根斯坦在读完《哈泽·穆拉特》以后曾感慨地说:"他(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 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1997年4月4日出品

制片人:布鲁斯·达维(Bruce Davey)。

导演:柏纳德罗斯(Bernard Rose)

主演: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西恩·宾(Sean Bean)

艾尔菲·摩里纳(Alfred Molina)

莎丝琪·亚威克曼(Saskia Wickham)

剧情: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苏菲玛索饰)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西恩·宾饰)。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

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詹姆斯福克斯饰),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

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

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剧中的苏菲·玛索:

《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传世名作,曾五度被改编成**。葛丽泰·嘉宝和费雯丽都曾经出演过莎翁笔下这位悲剧女主角的形象,尤其是葛丽泰·嘉宝的安娜形象更深刻留在人们记忆中,这位好莱坞银幕“女神”创造的安娜形象成为不可逾越的世纪神话。

而这一次,苏菲·玛索的表演诚然出色,然后和嘉宝相比仍相形见绌。可能外形上就比较吃亏,具有东方特质的苏菲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俄国人。其次,剧本本身的一些局限,减轻了苏菲塑造的安娜的悲剧性,着力在安娜的情欲上着墨,这样一来,也限制了苏菲挖掘角色的深度。

当然,人都有失手的时候,更何况,众多客观原因之下,苏菲的表演仍具可观性,苏菲在片中的表演,可谓不得不失。

看点:

《安娜·卡列尼娜》五度被改编成**,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女主角安娜的美丽芳姿和惊世爱情。本片是最新版本,而且请来法国首席美人苏菲·玛索扮演安娜。

相对于传统文学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影片淡化了安娜所处的周围世界对她的有形无形的束缚,而是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描述安娜与渥伦斯基一段惊世婚外孽情。

本片导演贝纳·罗斯是拍宫廷感情片高手,他的《不朽情真》(又译做《永远的爱人》)讲述贝多芬一生情史,以优美的风格获得一致好评。

影片全部在俄罗斯实地拍摄,场景宏大,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场面以及美人靓衫,都给人以视觉上的直观美感,让令人心动的安娜被所有精美细节烘托着,讲述一个凄美无限的动人爱情故事。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我最爱的说行天下

            当生命的光辉尽将消散,当兰亭的这一片天空轰然倒塌,他依然如最初那般,第一个想到的,是他深爱真爱的女子安娜。而安娜,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说她对兰亭的爱,并非爱情而是亲情。可是我觉得,对于安娜来说,兰亭,是她此生最牵挂最深刻的爱,跟名利无关,跟亲情无关。只是由于他们相爱太深,才显得复杂。否则,她最后,也不会再回到上海,不会再留恋内心深处的人。

           故事出彩的地方,还有保罗对安娜愈演愈烈的爱。发展到后来,保罗发现了安娜所做的危险事情,他不想她以身犯陷,不想她安危受损,他以严厉质问甚至命令的语气,说“告诉我下一个接头的地点!”安娜同样强硬的回答“没有地点!”而后,是两人的争执,纠缠不休,最后,保罗的一句“我只是想知道,是谁杀了我的朋友。”结束了争执,或许,他们在这一点上是有共鸣的,作为地下党的安娜,也可能只是想铲除日本人,拯救中国。安娜哀伤地看着他,给兰亭打电话,让兰亭先睡,自己晚些回去。电话那头,兰亭说“我爱你。”安娜在这一刻蹙眉落泪,心底的痛,在她低眉的瞬间表露无疑。安娜强忍着哽咽之声,说“我也……我也爱你,挂了。”

出轨的女人

谈论出轨是让人厌烦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虚构里谈论所有这类事情都是厌烦的。婚姻其实没有那么神圣和不可侵犯,尤其是那种本身就失去一切激情,甚至失去感情的,名存实亡仅仅只是因为一些世俗因素的羁绊——比如对孩子的爱或由于双亲的恩惠——而不得不维系的夫妻关系。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人在这个时候爱上另外一个人,从那个人身上发现了所谓的真正爱情,并敢于为此抛下他们所拥有的那一切,比如金钱、名誉和身份。这样也没什么不可,至少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真假并不重要,生命本身就是幻觉。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空虚、寂寞,或因空虚寂寞生出的情欲,甚至因为被追逐和与人调情带来的虚荣心(人类本身就是个依赖虚荣心而活的族群,尤其像中国人的脸面),沉迷于狩猎与被狩猎的快乐。那样的话,最终无论导致什么样的悲剧都要让人失去同情心。

在出轨女人中,最典型的就属包法利夫人,绝对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为了寻找刺激、满足短暂的欲望不惜任何代价,永远欲求不满、欲壑难填,面对堕落一去不复返,无止境的贪婪,一个男版“道林格雷”。安娜卡列宁娜的内心深处也有些相同的特质:不安于平静的生活,情欲旺盛,永不安宁——这些特质在那些充满激情的女人尤其女作家、艺术家中比比皆是——它们是生命力的象征,这些特质往好了发展就是创造力,往坏了发展就是走向自毁。但安娜与包法利夫人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她的罪感意识。

安娜出身在上层社会,是个从小被富养的人,有骨子里的高贵优雅,美丽迷人,一定少不了被仰慕者青睐,但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点,就在于她被吸引的这个男人,她这么轻易就落入这个人的陷井。作者按排这样一个男人做为她出轨对象,弗龙斯基,一个社交界的红人,真正的花花公子,本来是她嫂子妹妹的一个貌似殷勤实则假惺惺的追求者。她看着这个妹妹春心萌动,家人朋友也一直在努力促成这件“好事”,安娜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是转头这个男人就对她大献殷勤,然后她就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

安娜的情人,弗龙斯基

弗龙斯基。这个人是这样的,永远在马不停蹄地与不同的女人调情,结交的女人如流水,用自己的男性魅力把各种各样不同的漂亮女人勾引到手,以此来展示和炫耀自己的男性魅力,在社交圈提高自己的名声。然后把这称为忠实于自己的情欲。就像现在的一些人,以和尽可能多的不同女人打炮来吹嘘自己的能力。弗龙斯基那一伙人,他们会跑到一个女人门外对她说“我们俩狂恋着您,我们俩马上会死在门口。”他们可以对任何一个妓女说出同样情意绵棉的话,而把真正的恋爱、贞洁、忠诚,视为陈腐的,愚蠢的,过时的,土包子的观念,就是这样一些人。P150

弗龙斯基是一个有秩序地过轻浮生活的人,他有一套自己的准则比如“该付清赌棍的财债,却不必偿付裁缝的账款;决不可以对男子说谎,对女子却可以;决不可欺骗任何人,欺骗丈夫却可以;决不能饶恕人家的侮辱,却可以侮辱人,诸如此类。”越是在困难或陷入困境的时候,他越能够冷静地使自己保持有条不紊的状态去解决这些困难,从不使自己陷入狼狈境地,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从不使它逃出自己的撑控,而且他一开始就准备好并随时准备好了被安娜丈夫约架决斗,也就是说,弗龙斯基是一个用理性指导放荡生活、有勇有谋的人。也如他自己在一个亲王身上看到了并觉得那是自己的镜子:一个极愚蠢、极自满、极健康、极清洁的人,受到的教养不过是为了能够蔑视教养, 就像他们除了肉体的享乐以外什么都蔑视一样 P417。这样的人在上流社会的人们眼中是一个正直善良、见识广博、有教养的人,极容易引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的好感。

也就是说,弗龙斯基就是这样一个唐璜式的男人。一个明目张胆的花花公子的魅力,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就无法一概而论。在那些初入社会、心智不成熟的、天真无知的少女心里,这种男人往往会显得具有魅力;对于经历风雨、阅尽人心的成熟女性来说,就难说了。一个有孩子的已婚妇女,往往会因为理性和母性本能的原因被责任牢牢绑住不会轻易妄动自己的心。安娜显然不是前者,但是安娜成为了前者。就算这个男人再怎么长得英俊潇洒 、风度翩翩、魅力非凡,做为一个生长在上层社会,多年混际上流社会社交圈,不说阅男无数,也该是个有一定阅历的有个九岁孩子的已婚妇女,总该有一定的识人辩事的能力——她眼睁睁看着他勾引了基蒂又抛弃她,她对这个人的品性或秉性却没有一点迟疑。对于此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安娜就像个无知少女一样完全缺乏认识。只能说安娜对激情和爱情的渴望就像中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渴望,使得她蒙敝了双眼一头裁进所谓爱情的深渊,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只要长得帅会说甜言蜜语其他都无关紧要,已经到饥不择食的地步,让她变成了一个没有见识愚昧无知的人那样毫无辩别能力,也只要这个解释了。那么如此以来只能说明,安娜是一个即虚荣又愚蠢的女人。

安娜因为自己爱上弗龙斯基感到自己是高尚的,坚强的,自豪的。但支配安娜的只有欲望,甚至不是纯洁、美丽爱情的欲望,只是最纯粹的一个女人的感官欲望,贪恋那种只有花花公子才能带来的甜言蜜语造出来的所谓的浪温情调。它就是一种没有美感的庸俗的婚外恋故事。我看不到安娜与庸常生活里那些爱出轨的女人有什么不同,看不出她有任何与众不同的特质,看不出她的灵魂有何独特之处,她只是迷恋于那种肤浅的感官享受。如果她的出轨对象换成列文,也就是说,如果她是被列文的魅力吸引,引起了自己的激情和爱情,至少我们可以说,安娜的心灵有某些高贵的地方,因为她爱上的是一个心灵高贵的人,虽然他(列文)愤世嫉俗,但是真的正直善良,崇尚田园生活,关心粮食和农民,渴望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样以来这个故事就变得有点像《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或者像日剧《昼颜》了。但是她爱上的是弗龙斯基,在我看来这就是苍蝇和臭虫的爱情。

但是这个弗龙斯基最后却因为安娜的自杀受到巨大刺激精神崩溃了,这是个出我意料的结果。此设定让这个人物变得平庸。这个结局也许源自作者太人道主义和温情了。通常一个理性人格者都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几乎到达冷血无情的地步,如果是我,就绝不让他崩溃,我会让他造作到底。

安娜的罪感意识

一个女人,渴望出轨,企图出轨,或将要出轨,无论怎么说她的内心早已经蠢蠢欲动,但是当安娜面对丈夫的质问或警告却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和他打太极来回避这个问题。安娜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对他是冷漠,不在乎的,自以为的幽怨,甚至是恶意和虚伪的,但曾经她关怀他的内心,他的快乐和忧愁,在她被另一个人迷惑后,不止失去了对身边这个人的共情力,而且对自己内心的出轨意图毫无羞耻感。对于她丈夫的感情完全没有任何道德负担,完全不觉得对他的情感会有伤害。从这一点上看安娜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女人。

当安娜完成出轨时,就像突然良心发现,她的心里蹦出许多以前没有的心理(至少文中托老没有交代),她感到自己罪孽深重,难辞其咎,恐怖可怕,羞耻地无以复加,她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这种转变来得太突然。在她被那个男人勾引得蠢蠢欲动,春风得意时,她却没有任何前瞻性,没有任何预见能力,毫不担忧。这就像一个想要排泄的人,排泄物已经在屁眼里上了,一点也没想到去找厕所,对强烈的排泄感毫不担忧,甚至毫无所觉,直到泄了满满一裤档,才觉得自己糗大了,想找个地洞钻起来了。这是多愚蠢无知的人,才会干出来的事。当然,现实里那些凭本能活着的人,爬虫类脑的人,底层社会里那些蒙昧无知的人,常常会干出这样的事。

接着,她发现自己怀孕,一个成熟的已婚妇女因为怀孕,突然就像一个失足少女那样为自己的意外怀孕担惊受怕,无法接受自己冲动和欲望犯下的后果。P176她对此抱着对新生活的羞耻,欢喜,恐怖,甚至绝望,还不愿意把这段感觉庸俗化,也就是说她对这段感情是带着期待的,她对费龙斯基是怀着期待的——对一个花花公子怀着期待。弗朗斯基,这已经算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花花公子,当他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比如叫她离婚,或者跟他私奔,她却拒绝了,退却了,宁愿继续过这种弄虚作假的生活,说不想伤害儿子。开始她没想到过这点吗。

这点倒很像《铁皮鼓》主人公奥斯卡的母亲,开始她一直可以若无其事地活在两个男人中——一个丈夫和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兄,在丈夫面前经常与这个表兄眉来眼去公然调情,一直与这个表兄长期保持亲密关系,然后也是突然发现自己怀孕,她就自杀了,虽然他丈夫根本不介意孩子不是自己的,只希望她活着。格斯拉没有交待一个女人内心的心理路程,他可能不是写此事的个中高手,而且反正这也不是那部小说的重点。但托老就不同了,在这方面读者对他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时候安娜的这种突兀的心理转变就只能依靠读者大众自己强大的脑补能力去完成了。

丈夫卡列宁

一些人认为卡列宁是最失败的丈夫,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圣人,面对妻子目明张胆的出轨,甚至与情人当众调情无动于衷,面对出轨的男女他只是转过身去,把自己的家留给妻子和她的情人。被认为没有男人气概,没有血性,为了名声忍气吞声。

对卡列宁我有不同的看法。卡列宁是一个情绪非常稳定的人,不轻易动怒,不轻易指责他人,以安娜的看法是像机器一样的人,对她的出轨意图,开始卡列宁只是像一个长者和家长一样对她提出警告和提醒,是一个稳重,理性,自律,以事业为重的人。这样的人自然缺乏情趣,缺少浪漫。卡列宁是否爱安娜,根本不是重点,卡列宁与安娜是否曾经有过爱情,也不是重点。卡列宁这样的男人与任何女人结婚都一样,只是人生步骤中其中一步,是人生任务。有些人,天生就缺乏激情和诗意的能力,也许是被压抑扼杀的,也许是先天的沉睡,需要后天来学习,需要有人来唤醒他,教会他什么是爱。只能说,安娜没有唤起他的爱情,如果爱情就是激情的话,卡列宁这样的男人天生是缺少这种东西的,许多男性天生就是缺少激情这种东西,年纪越大越加缺乏。

这种人,他们人生的兴趣点不在男女情爱,尤其回避死去活来、荡气回肠的情感,而更感兴趣在一些看起来枯燥乏味的事情之上,因为那些让他们感到更安全,更可控。那些一直让自己活在理性和秩序里的人,他们潜意识里最恐惧的就是失控,小心奕奕地维护自己的内在世界,以为自己完全主宰了自己的人生。如果是一个和尚一个真正的超脱者,也就罢了,但是卡列宁是一个有身分有家室的人,在生活里他只能装模作样的对妻子表现热情,这是他的任务。就像一个不快乐的人,为了让别人觉得他是友善的,装模作样地面带微笑,你要说他虚伪,他也没什么好反驳的,他只是没有办法真的快乐,他缺乏真正的快乐,就像卡列宁缺乏强烈的、激情的、生动的爱。这样的人,你要是对他有所期待,当然是很辛苦的,因为他天生缺乏这种东西,就像田沁鑫导演说的,“男性天生不懂爱,许仙就是代表。”你要让这种人真的为你动心,那就要使出花千骨打动白子画的决心,使出洪荒之力,显然安娜是不会干的,她根本不屑他。但是我却觉得,把一个花花公子,一个色鬼*棍勾引的欲火中烧算什么本事。安娜如果能够把自己丈夫这样一个机器一样、石头一样的人都能唤起他对自己的激情,那样才真的使人热血沸腾。

事实上,卡列宁对安娜的出轨并非真的毫无感觉,由于他沉稳和内敛的性格表面上看起来无动于衷,而潜意识导致的长期的紧张和忧虑已经使他的肉体也损坏了,他无意识地感到绝望。

安娜的自杀

到处看到他人评价安娜是一个勇敢的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人,我只看到安娜就是一个有着野火般的欲望(生命力),凭本能活着的女人。

如果安娜纯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感官欲望,那也就简单了,她只需配合相互调情,满足感官肉欲,反正也是彼此互需。而且弗兰斯基也只是喜欢安娜身上女性气质和性魅力的那部分,对于她做为一个人的肉体之外的美的部分根本毫无兴趣。这几乎是所有唐璜式人物的共同特征。他们不会去欣赏一个异性任何心灵、精神上美丽的品质,纯粹只对她们身上性魅力的那部分感兴趣。就算能看到肉体外那部分的美,在他们眼里也只是性魅力的另一种表现。

但是安娜是否知道弗兰斯基就是一个唐璜式的人,这一点很难说清楚,就算潜意识里知道,她的另一层潜意识也不会接受和承认,那个潜意识会不断告诉她,自己爱的就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完美男人,他值得自己付出、放弃一切。她认为自己的爱情是绝对高尚的,不是拿来打发无聊人生随便糊弄的——对弗龙斯基来说爱情就是这个作用,因此她对自己的情人有更高要求,所以他必须符合所有的想象和期待。对一个花花公子来说,这就强人所难了。

安娜的死感全部来自她的激情想象,P855她需要别人一直持续的狂热地表达对她的爱,否则就认为不爱她,受困于旺盛与狂乱的激情,每天沉溺于给自己制造剧情无法自拔,所有的剧情里自己都是一个悲惨的惨遭抛弃的女人,想象弗龙斯基不爱他,或者不愿意带他走,想象卡列宁不饶恕她,不再愿意接受她的悔悟,想象一切都是绝望的,一切都完了,只有死才能解脱。

安娜沉迷于这种死亡的激情。她沉浸在对自己的悲惨想象里自艾自怜欲罢不能。因为她从来也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肉体与灵魂相融的爱,她由于灵魂的饥渴,却以肉体的满足来填补灵魂的空虚,最终让空虚彻底呈现,成为一个巨大的黑洞,一个深渊,直到谁也无法填满她。

强烈的欲望使安娜拥有一种疯狂的找死的激情,疯狂的性力像火焰一样把一切烧成灰烬,像海啸一样奔腾着,咆哮着,汹涌在她的生命里,疯魔肆虐,即生即死。这种欲望至使人要么实现创造,要么毁灭自己。这样的人如果自己无法苏醒,只有毁灭。

结尾

爱情的三角定律应该是激情之爱(性吸引力),伴侣之爱(朋友间自然的相处和舒适感),和灵魂之爱(精神相通和互赏)。而非斯腾伯格说的什么承诺或契约,那是婚姻三角定律。安娜和弗龙斯基缺的就是灵魂之爱,因为弗龙斯基没有灵魂。就算安娜和弗龙斯基有那契约在前,以安娜对爱情那种如饥似渴的贪婪,无论如何她都无法满足,都会把彼此逼上绝境,更何况激情终会退去,事实上激情没退她已经走向毁灭。

老托似乎很赞赏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和妻贤孝子、儿女成群享受天伦之乐的孺家式美德的生活。我无法喜欢这里面所有的人物,每一个都缺乏魅力留于平庸,没有一个是特别的,即便是像列文这样在全文中算得上是最纯粹和精神高尚的人,我也无感。整部小说唯一让我印象深刻,或产生侧瘾之心的是费朗斯基那匹被折断了脊椎的马。

老托的小说没有妥式给人那种灵魂力量感,他小说中的人物即没有体验过那种肉体的极端饥饿和贫穷,也没有体验过心灵深处的地狱般痛苦,那种深重的苦难,他统统缺乏,而只是那些生活在上层社会对平淡生活感到厌倦的贵族的造作行为,大概就是他本身缺乏这种体验的原因,这才使得他年过八十还离家出走最终让自己客死异处来完成觅神之举——真正的书写就是一趟漫长的觅神之旅,他一直无法到达,他一定羡慕极了陀斯妥耶夫斯基能轻易到达神且一直在神身边。

——————————————————————————————————————————

为了拯救记忆,对读这本书时引起的一些想法做一些记录,以免以后又毫无印象。20200229  2020-03-03

在漫画里安娜是死于咬舌自尽。安娜是一个非常善良温柔的女孩,她是棍勇最在意的亲人,他曾经说过只有安娜愿意相信自己,给了他无限的温暖,但没想到安娜被人凌辱,之后她咬舌自尽而死。

当安娜被人凌辱之后,棍勇才感觉到一丝悔悟,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曾经的温暖要消失掉了。很多人感觉到棍勇根本没有良心,他竟然连自己最亲的人都没有保护好,他在复仇的时候就应当想到自己的亲人会受到牵连,尤其是对他最好的安娜姐。而被仇恨驱使的少年考虑不到那么多,他没有做好周全的计划,他也没有想到一个强大的王国会用一个村庄的人的性命来威胁自己,看到安娜姐受辱之后他一度黑化,因为他生命中的光和热再也不存在了。

他在复仇的前期曾经还坚持着原则,他没有大开杀戒和滥杀无辜,他不想和王国变成同一类的人,安娜对于棍勇来说就是世界上最后的温暖,支撑着他还相信世间是有善良的,安娜的存在是他的情感支撑,有她在棍勇就能够没有负担的前行。当棍勇惩罚那些施暴者时,他们苦苦的跪地求饶,但他们伤害弱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此等下场,而此时的棍勇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3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