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生理特点及心理发展教育

婴儿生理特点及心理发展教育,第1张

婴儿的生理特点

一、皮肤的特点

皮肤是防御机体受病菌侵入的重要防线。新生儿的皮肤薄嫩,皮下毛细血管丰富。皮肤淋巴防御功能尚未建立,任何轻微的擦伤都容易发生感染。新生儿皮肤面积相对较成人更大,皮下脂肪层较薄,汗腺发育不全,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保温和散热功能均较差,因此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环境改变而波动。

二、呼吸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健全,调节功能尚不够成熟,整个呼吸道比较窄小,胸部呼吸肌力量薄弱,要靠膈肌的运动来协助呼吸。小婴儿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胸部呼吸很表浅,观察腹部才能感觉到呼吸运动。因此,不能将新生儿腹部束缚过紧,以免阻碍呼吸运动。(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呼吸每分钟可达45次,相当于成人的2倍。)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新生儿及早期婴儿血液分布并不均匀,多集中在躯干及内脏,而四肢较少,这是新生儿肝、脾可以在腹部摸到,四肢易于发冷或青紫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脉搏快而波动大,一般在120~160次/分钟。

四、消化功能的特点

胎儿时期整个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出生后转为活动很强的系统。新生儿消化功能的特点是整个消化道、消化吸收面积相对比较大。足月新生儿胃容量30~60毫升,胃呈横位,贲门松、幽门紧,好象一个敞着口的瓶子。

泌乳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最营养的天然食品,妈妈应该做到第一时间给宝宝喂母乳,在育儿的过程中不能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宝宝吸吮会刺激妈妈乳头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将宝宝要吃奶的要求传达给脑部的垂体腺,垂体腺接到指令后就会分泌催乳素使乳汁排到乳窦处。如果宝宝没有足够的吸吮 ,妈妈又过多的担心或者焦虑都会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或者乳汁流出不畅,妈妈就更误认为自己奶水不足了,这样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就不利于母乳喂养了。

满月后的婴儿每天吃奶在5-6次以上,但也不应该无节制的喂奶。保持每侧乳房吸吮8分钟左右,宝宝就可能吸吮到90%的奶量。超过了这个时间,宝宝吸到的奶会越来越少,也没必要给宝宝喂上太久。如果宝宝间隔不到1至1个小时就要吃奶了,就很有可能是前一次没吃到足够的奶。

吃母乳的宝宝排出的粪便呈金**,吃牛乳的呈浅**。每天排泄的次数不等,只要没有奶块,水份不多、 不含粘液、婴儿睡眠、饮食正常、体重日渐增加都属于正常现象。

五、血液的特点

胎儿时期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含量均较高,白细胞在整个婴儿阶段数量较多,但功能不强。

六、肾脏功能的特点

新生儿出生后肾脏发育不成熟,肾脏排泄浓缩功能有限。为了将体内代谢产物排出,需要较多的尿量,因此为代偿性的小便增多,一般出生5天后,每天排尿量可达20-30次。

注意:婴幼儿对钠盐的排泄功能有限,因此,早期婴儿的辅食中不能加盐。

七、免疫功能的特点

皮肤粘膜是新生儿对抗病菌侵入的防线,由于新生儿皮肤粘膜娇嫩所以更容易引起感染。同时新生儿白细胞功能低,自身免疫球蛋白功能不足,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母体且含量又低,因此新生儿自制从血液中清除细菌的能力很差。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新生儿很容易三天两头感冒、发烧、抵抗力低下的原因。

新生儿在胎内时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过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球蛋白,因此新生儿时期不易患传染病。

八、神经系统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较好。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大于胸围,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可出现不自主的运动,神经髓鞘尚未完全形成,局部刺激即可发生全身泛化反应。

婴儿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一个孩子的健康生长不单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还有良好心理的积极形成。常规情况下,心理的发育是不太容易发现、引导、矫正的。但是,心理健康却关乎人体健康一生,甚至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因为心理健康更为隐蔽,更为影响深远。

一、早期教育对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早期婴儿的心理发展受遗传、社会环境、教育三个方面的影响。遗传给孩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婴儿出生后首先有听觉和视力反应。早期教育只要方法正确,婴儿的大脑只会越用越灵,早期教育不但不会伤害大脑,还可以促进大脑智力的发展。

三、新生儿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新生儿整天处在保护性抑制睡眠之中,每天睡眠长达20小时以上。随着白天清醒逐渐延长,夜间睡眠时间也相应延长。快满月时,宝宝睡醒看见人脸时也会出现短暂的愉快情绪,这是ta要求同成人交往的表现。

四、新生儿早期教育的内容

主要以感知和动作训练为主

1、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建议从新生儿期就开始训练孩子自然入睡,不要养成抱着睡、摇着睡、拍着睡或含着奶头睡的坏习惯。满月后母乳越来越充足,应间隔3-4小时喂1次,夜间尽量让孩子睡眠。

2、发展孩子的视觉

新生儿期可用颜色鲜艳的玩具距婴儿眼睛20厘米处带引ta,引起ta的注意力。不要太远或太近,建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出生后3-4个月,因为4个月后宝宝才有调焦距的能力。

3、发展孩子的听觉

正常情况下,出生后3天的新生儿就能对母亲的呼唤有所反应,出生后2-3周才有集中听声音的能力。所以建议母亲应用声音去逗他,这种声音的刺激能促进听觉的发展,促进听的感受力。

4、发展孩子的触觉

婴儿全身的皮肤就是他的触觉器官,增加抚触可以锻炼婴儿的触觉能力还可以增进母子间情感。

新生儿出生就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他身体的运动和母亲谈话时声音的协调,实际是新生儿用肢体语言和成人交往,这种交往对小儿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5、发展孩子的运动

新生儿颈部肌力最早开始发育,将新生儿竖起抱短暂时间,锻炼头竖立的动作,喂奶前可锻炼俯卧抬头。

结束语:

育儿是一门专业且及其辛苦的“工作”,妈妈承担了99%的压力和责任,所以我们更需要理解妈妈。

作为家属你可以帮助妈妈多分担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亦或者去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因为这样不仅仅可以做到更科学的养育你们的宝宝,还可以增进你们夫妻、家庭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笔者一直坚持分享母婴育儿知识的原因。

哪怕,我的某一个点对你有所帮助,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收获!

别以为小婴儿只要吃饱喝足这么简单,其实小宝宝来到人间,就有著作为人的种种心理活动,他们也需要充分的温暖和满满的安全感。事实上,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反应复杂得多。作为父母的你,真的懂得宝宝的心事吗?

1、婴儿的感情发展就像一个难解的谜

宝宝有时候会突然大哭起来,你抱抱他,他就又乖乖安静下来;看到妈妈的脸,宝宝露出纯真的笑脸,小手小脚空中乱舞,高兴不已。婴儿的感情发展就像一个难解的谜,他好像随时能够自娱自乐,又随时地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你能够看到一个四个月的小宝宝自己翻了个身,你也能听到几个月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了,但 是,你能看到或听到宝贝的害怕、生气或爱吗?

只要多给宝宝一些必需的关注,你就能看到他的高兴或恐惧。其实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小婴儿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妈妈看着我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字”同样重要。那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重要基础。

2、0-4个月:渴望与你接触

每次小宝宝被妈妈抱在胸前,他都会紧紧地贴著妈妈。这时,小宝宝会满足地蜷起身体,或许那表示他很轻松,或许是小宝宝在表达他纯粹的感情,“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0-4个月的小宝宝渴望着与爸爸妈妈亲密接触,温柔的抚摸,轻轻的吻,都能让宝宝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孩子轻柔的爱抚,不仅仅是皮肤间的接触,更是一种爱的传递。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 ,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从而促进生长及智慧发育。

爸妈你可以:这个阶段的小宝宝有着亲密接触的心理需求,那么家长就注意不要冷落了他,或者让他自己一个人在小床上自娱自乐。你可以多抱抱他,或者握住他的小 脚给他做做健身操,轻轻地抚摸他的背,亲吻他的额头。你的热切关注和满满的爱都能通过这些亲密接触传送给宝宝,宝宝甜甜的微笑正是跟你们在说“爸爸妈妈我 爱你”呢!

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每天给婴儿 ,每次抚触十五分钟即可,一般每天进行三次抚触。要根据婴儿的需要,一旦感觉婴儿满足了即应停止。妈妈还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婴儿油,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放一些柔和的音乐作背景。这样的抚摸运动能让宝宝感到放松,促进大脑发育很有好处呢!

3、0-6个月:渴望你的微笑

虽然初生婴儿对于外部世界还是一片懵懂,但是爸妈亲切的笑容却是宝宝最初的温暖与快乐来源。笑容似乎是人的天性使然,宝宝感到愉快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展露笑脸。

0-6个月的宝宝渴望看到你们的微笑。爸爸妈妈亲切的笑容能让宝宝感到亲切和欢快的情绪体验,虽然他不知道笑容是什么一回事。如果爸妈面对宝宝大多是面目表情,宝宝感受不到心灵上的爱抚,长大后宝宝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冷漠、消极。

爸妈你可以: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家长不妨多在婴儿清醒的时候向宝宝展露笑脸,让宝宝时刻能够感受到爸妈的关注和爱。日常多抱抱宝宝或者给他最温柔的抚摸,配以微笑与亲吻,宝宝能够感受到爸妈浓浓的爱,宝宝的性格也会变得积极温和。

4、6-12个月:最害怕你离开他

从6个月开始,你会发现宝宝对陌生人总是抱有一种紧张感。即使到了游乐场看到他最喜欢的米奇老鼠,他都会紧紧地抓住你的手,时不时地看着你,希望你能保证他 是安全的。直到那个卡通人离开,你才感觉到他变得轻松起来。这是小宝宝的一种很正常的反应:怕生。这个年龄的孩子害怕他们生活的秩序被打破,因为他们对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复杂了。

妈妈离开一段时间,宝宝变得焦虑起来,甚至开始满屋子跑去找妈妈。他开始强烈地感受到分离的恐惧,因而变得极度不安,甚至声嘶力竭地哭闹,希望得到爸妈的关注和安慰。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各种不同的情感表现。

婴幼儿的一切情感表达都是为了自我满足,如渴了、饿了、痛了,他们都会用强烈的哭叫表现出来。学龄

前儿童处处表现出肯定的情绪,他们不停地奔跑、笑闹,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得到愉快。

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经常起伏变化,而且常常表现出来,如受到表扬就洋洋得意,受到批评就抑郁不高兴。他们特别易激动,往往由于某件小事而情

绪冲动,此时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短时间内很难平静下来。

到了小学低年级情绪的冲动逐渐减少,情感也比较稳定,他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掩盖自己的心情不

让它表露出来,如有的为了不想让同学把自己看成是个爱哭的孩子,摔了跤也不哭泣;有的壮着胆子装作不怕打针的样子,为的是不想让同学说自己是胆小鬼。

进入中学以后,情感表现更加稳定,不再动辄发怒或沮丧,偶然发火也能较快地平静下来,其兴趣已从自我转向集体,此时一些同性别的、志趣相投的儿童少年常形成小

团体,他们把能得到小伙伴的青睐当成一种快乐。这时家长和教师不能硬性拆散他们,要正确地因势利导,把他们引导到认真学习、为集体做好事的正确轨道上,加

强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培养明辨是非、性格开朗、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等良好情感。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伴随着胎儿的出生,婴儿的成长发育让很多的父母们操碎了心;同时,婴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为大家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1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续性、累积性。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2、定向性与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 :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不重视匀速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不同方面的发展不能达到平衡。

4、差异性 :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类型及时间上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2

一、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2、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差;

3、幼儿注意的范围比较小;

4、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分散,并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可持久10分钟左右,5-6岁能保持20分钟左右。

二、幼儿的感知观察能力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活动的开端。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幼儿的思维、记忆、情绪和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

(一)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中大班之间发展较快。

(二)幼儿颜色知觉发展特点:

1、幼儿先认识基本色,后认识中间色和近似色;

2、幼儿掌握颜色概念(名称)的顺序为:先会配对,后会指认,最后会命名。

(三)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完善。

(四)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幼儿已能很好协调视觉,进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更精确的反映。

(五)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辨别左右方位的相对性仍感困难。

(六)幼儿距离知觉的特点

1、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陌生和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2、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

(七)幼儿掌握几何形状概念(名称)的顺序为:先会配对,后会指认,最后会命名。

(八)婴儿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作为时间的标尺来反映时间。幼儿期对时间的感知,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三、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1、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2、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3、以机械记忆为主,但是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四、幼儿想象的特点:

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五、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幼儿3岁前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整个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2、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的、具体的概念;

3、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推理往往不合逻辑,或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或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

4、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常常是孤立地理解事物,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或往往是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六、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末期能掌握本民族本地方语言的全部语音;

2、词汇量增加,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对词义的理解逐渐丰富和加深,内容变化大;

3、初步掌握语法;

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为:先有对话言语和情境性言语,后有独白言语和连贯性言语。

七、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1、幼儿的情绪易冲动

2、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3、幼儿的情绪外露

4、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开始发展

八、幼儿的个性

(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

1、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1、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

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的表现形式

3、儿童的气质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互影响

1)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

2)父母亲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庭的环境氛围等会影响儿童的气质。

(三)幼儿性格特点

1、活泼好动;

2、喜欢交往;

3、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5、好冲动。

九、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儿童的依恋行为类型:

1、回避型依恋(又称无依恋)

2、安全型依恋

3、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形成的标志是儿童的分离焦虑和认生现象。儿童的依恋最早出现在出生后6、7个月。

(二)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三)常见的亲子关系类型有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

(四)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主要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

(五)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

(六)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攻击,而不是言语攻击。

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简述婴儿心理发展的要点3

少年儿童成长各阶段心理特点

1 --3岁 幼儿期

感知动作思维阶段 不会事先计划自己的动作 不能预见动作所产生的后果。

3--6、7岁 学前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能初步计划自己的行动 初步预见效果 凭借事物形象、表象、事物联系,有一定联想。

6、7岁--10岁 初小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步阶段 形象、表象慢慢让位于概念,并能运用概念作初步判断。

10--15、6岁 少年阶段

感知程度大,推理能力差。这时教师要注意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生动形象和活泼有趣,要帮助孩子从直接理解逐步发展到间接理解。思维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这个阶段,大脑的发育逐渐完成,记忆力和理解力迅速发展,正是长知识的好时机。这个阶段,同学们感觉敏锐,思想活跃。但是不定型,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是世界观形成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开始青春发育的时期,要十分注意讲究卫生,抓紧体育锻炼。这个阶段,有很强的好奇心,爱思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爱活动,好模仿,多幻想,因此,应该多参加各种有利于长知识、长身体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情绪、 情感 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应。

情绪是这种反应的比较短暂的状态, 情感 则是比较稳定和持续的状态。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的、变化的,所以人的主观体验也是不同的。

儿童年龄越小,情绪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高,这是婴儿心理的特点。

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

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的反应能力,生后很早就表现出了情绪反应,最初是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 2~7个月时就出现了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等基本的情绪。 这是婴儿重要的适应生活的方式,如婴儿吃饭后就安静,饥饿或尿湿时就不安、哭闹等。

2~3个月婴儿吃饱、睡好后就会微笑,当成人逗他时,就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情绪、 情感 直接影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的认识活动起着激发和推动的作用。

5-6个月开始,婴儿对新鲜的玩具特别感兴趣,以后,只有婴儿感兴趣的东西更能引起他的注意。

婴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做什么事都积极,也乐于学习,而情绪不好时,则什么也不听,不学,不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婴儿凭兴趣做事”。

12-24个月时,幼儿开始出现复杂情绪,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一般被称作自我意识情绪,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自我感觉的提升和降低。

到了3岁,儿童能够更好地评判自己表现的优劣时,会在成功地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后表现出骄傲,也会在未完成一项简单任务后表现出羞愧。

情绪、 情感 是婴儿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他们的情绪表现具有影响看护者行为的交流功能。

婴儿生后不久,对人即有了泛化的认识,他们见任何人都微笑,6~7个月开始表现怯生情绪,并产生了与亲人相互依恋的 情感 。

8~10个月婴儿出现分离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在13~15个月最强,1岁半以后逐渐减弱。

1岁多的幼儿即可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有同 情感 。

2岁时幼儿已出现快乐、兴高采烈、爱亲人、爱小朋友、害怕、厌恶、苦恼,甚至嫉妒等情绪的表现。

在婴儿的 情感 活动中,依恋是一个重要的 情感 。关于依恋 情感 的产生和作用等,有专门的讲述。

一、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其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幼儿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到了幼儿期,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虽然比婴儿期稍有提高,但仍是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为互相转换。比如,当幼儿由于大人不给他买衣服而哭时,如果给他一个玩具,他就立刻会破涕为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和情感逐渐趋向于稳定,受一般人的感染较少,但受老师的感染仍然很大。

(二)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

幼儿初期,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于外,几乎不加控制或掩盖。比如初上幼儿园的幼儿,由于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而大哭大闹起来,几乎不顾及周围是否有人看见自己的行为。

(三)幼儿的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的情感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当幼儿处于非常激动的情绪状态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而且在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幼儿晚期,他们的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发展。

二、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

幼儿期的社会性需要比婴儿期大为发展,需要所指向的事物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随着学前儿童社会性需要的发展由于满足或不满足需要而引起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随之也不断丰富。比如,对人的情感,可按需要分为亲爱、尊敬和同情,怨恨、愤怒和厌恶;对周围的事物,出现好奇或诧异;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则有骄做和羡慕、惭愧和失望、忧愁和悲痛等。到上学前,学前儿童已经具备了各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并表现出对周围现实的多种多样的态度。

(二)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发展是与幼儿认识事物的发展相联系的。由于幼儿需要的变化,引起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事物及其性质也发生变化。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发展起来。有些能引起较小学前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对较大学前儿童则不起作用了;反之,较小学前儿童不关心的事物,则能引起较大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

三、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

(一)幼儿道德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幼儿来说,掌握道德标准不是件易事,形成道德感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评价和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从初步认识到好与坏的标准开始的。到幼儿中晚期,学前儿童的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

(二)幼儿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大约5岁时,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幼儿晚期理智感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喜欢开展各种“动脑筋”活动或以科学常识为内容的智力游戏。到五六岁,学前儿童不仅积极提问,而且能主动、努力地去寻求答案,并会由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而感到极大的满足与愉快。

(三)幼儿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美的爱好和欣赏。很小的学前儿童就知道新衣服、新鞋袜是美的,“红红绿绿”是美的,喜欢看鲜艳悦目的颜色,喜欢听优美动人的音乐。

到四五岁时,爱美的情感更为明显和强烈。他们对形象可爱、会动、会发声的玩具爱不释手,看到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的,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会以极大的注意和热情,去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画他熟悉和喜爱的事物。

到幼儿晚期,幼儿对美的标准的理解和美的体验较之中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喜欢去参观公园动物园,喜欢观赏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喜欢观看海上的日出和晚霞,喜欢观察夏夜的星星和月亮。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学前儿童美感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45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