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挽回感情?

如何正确挽回感情?,第1张

‍‍1、情绪先稳定。

实际上,每段感情都不会无疾而终的。一段感情的结束无非就是在于三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一是自己的问题,二是沟通磨合的问题,三是对方的问题。人都是有劣根性的,也有自私的一面,每当出事的时候,大家都擅长于从对方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自己本身找原因。不冷静下来,是很难去处理好情感问题的。

在挽回感情的过程中,如果你意气用事,分手后你一直在问对方,“TA为什么这样对我?”而不是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你需要做的,是给自己泼盆冷水,浇醒自己,让你在爱情中逐渐下降的智商回归。

2、给对方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时候,对方跟你说分手有可能只是逞一时之气,未必真的想跟你分手。人的情绪都是由当下环境触发的,事后可能就不想分手了。但是很多人,自尊心极强或情商极低,当听到对方说要结束这段感情时,就彻底崩溃或者彻底放手,从此一蹶不振,连什么挽回的行动都不敢有,那么你们的感情就真的要断在这里了。

因此,要对对方情绪做出判断,判断对方是否真的想分手,还是只是当时的情绪爆发。你要对对方决绝的话,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如果是在你们剑拔弩张,互相捅刀子的时候说的话,你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发泄。而对方还是想跟你继续走下去的。

3、制定挽回策略。

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是不同的。男人惯用理性思维,女人惯用的是感性思维。所以男人在挽回女朋友的时候,一定不要用理性对话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方式。比如说,一直列举之前恋爱时自己爱她的证据……这种无用功就不要做了。要靠实际的行动去挽回她,女生肯定都想找一个靠谱的人,这个时候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而一个男人离开一个女人时,很有可能是遇见了一个更好的或者说价值更高的女人。何谓价值更高?比如说更漂亮、更有才等等。女人们想要挽回男人,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价值,包括内在和外在,内在需要你充实自己,外在需要你过得更加精致。

最后,付出时间和耐心,一步步挽回前任。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注释

  人世难逢开口笑:唐朝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

  盗跖(zhí)庄屩(jué):盗跖是春秋战国间的大盗;庄屩是战国楚人,《荀子·议兵》,“庄屩起,楚分而为三四”。

  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黄钺(yuè):象征帝王权力的用黄金装饰的斧子。《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译文

  人与猿已拱手作别了。

  似乎只磨过了几个石头,

  在儿童时代。

  后来炉中又翻卷着铜铁的火焰,

  如要我猜猜到底为何时?

  那不过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

  人世间难得开怀大笑,

  上战场彼此剑拔弩张。

  流遍了呀,

  郊原尽是血泊。

  读完一部历史书不觉已满头飞雪,

  仅记得些零星斑点,

  几行陈年旧事情。

  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

  不知骗了多少匆匆过客。

  到底有几个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身后留美名,

  还加上陈胜王揭竿而起。

  我歌声意犹未尽,

  东方已露曙色。

  赏析

  我们都知道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尤其是中国历史书,古典文学、哲学等,无不一一广博涉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又是他百读不厌的著作。他不仅自己爱读书,也爱与别人谈书,叫其他高级干部也要多读书。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他曾对斯诺回忆说:“我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在这段自修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引自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第120页)

  毛主席有关读书的佳话及故事很多,有关他到底在读什么书已成为当时各级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极欲了解并仿效的头等大事情。我就曾在70年代末期,在广州一名高级干部家里目睹过这样的情形。他书房里的藏书几乎全是历史书,所读之书都是毛主席喜欢的书。而他的儿子,也是我的朋友,却偏爱读西洋文学。

  诗人写的这首《贺新郎·读史》就是自己一生读书,尤其是读中国历史书的艺术性的总结,充满诗情画意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这首诗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社会主义,纵贯几百万年的历史,而着墨仅仅115个字,的确是气象恢宏,古今罕见。

  上阕起笔就是“人猿相揖别”,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面写来却是那么轻松,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这个“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但“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几百万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时光在飞逝,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并不足道,仿佛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正如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 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结局呢?那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诗人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第一句非常富有诗意,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那么对于中国浩瀚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让人记得些什么呢?诗人仍从一贯的大象着眼,举重若轻,一笔带过。诗人道: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什么“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那不过是些骗人的东西,却还骗过了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其中到底有几个真风流人物呢?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

  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当诗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这“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1关于朋友决裂的诗句有哪些

1、《钗头凤》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2、《清平乐》宋·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3、《与刘伯宗绝交诗》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4、《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清·黄宗羲 此地那堪再度年, 此身惭愧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 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 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 未死犹然被病眠。 5、《蝶恋花》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2形容夫妻感情决裂的诗句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还有卓文君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还有一个数字诗,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3描写缘尽断情的诗句

1,《赠去婢》唐代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白话文释义: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2,《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代:张籍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白话文释义: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3,《诀别书》两汉:卓文君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

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

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白话文释义:琴弦断了,镜子缺了,朝露已干,花开已落,白发而吟,离别时多么伤心。希望您吃的好好的不要挂念我。对着浩浩荡荡的锦水发誓,从今以后和你永远诀别。

4,《白头吟》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白话文释义: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5,《氓》先秦佚名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

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白话文释义: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4形容情感决裂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情感决裂的成语有恩断义绝、反目成仇、一刀两断、劳燕分飞、花残月缺

1 恩断义绝[ēn duàn yì jué]

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2 反目成仇[fǎn mù chéng chóu]

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

3 一刀两断[yī dāo liǎng duàn]

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4 劳燕分飞[láo yàn fēn fēi]

劳:伯劳。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出处:《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5 花残月缺[huā cán yuè quē]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出处:唐·温庭筠《和王秀才伤歌妓》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须圆。”

例句:

1因为他投敌叛国,所以我要与他恩断义绝,从此各不相认。

2他兄弟俩暗斗数载,早已恩断义绝了。

3朋友间因为一点言语差错就一刀两断,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4他决定与那些坏朋友一刀两断,永不再相见。

5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一刀两断了。

6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7如果你真的要认贼作父,那我们就从此一刀两断!

8贪字作祟,兄弟为房产反目成仇;反贪大势,看你秋后蚂蚱到几时。

9争先树优,职称评聘,提干调动,引得教师剑拔弩张,反目成仇。

10一场战争不知会使得多少夫妻被逼得劳燕分飞,骨肉分离。

5兄弟感情决裂的散文诗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相传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

不然就要杀他的头,曹植愤然写了这首诗。豆和豆秸是同一个

根上长出来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比喻兄长逼弟弟,十分贴切感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7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