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公交司机合力买下瓜农2000斤瓜,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郑州公交司机合力买下瓜农2000斤瓜,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第1张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真的是无私奉献的,哪怕是再艰难也会竭尽所能给孩子最好的。

      在河南郑州发生了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真的让人觉得心里很暖,社会其实就像一个大家庭,今天你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了别人,说不定有一天你会得到相同的待遇,传递爱都是互相的。

       有一位瓜农,家里有三个孩子,几个孩子都在读书,压力也非常大,而家里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靠卖西瓜,所以这位师傅就开着拖拉机来到了40多公里之外的郑州附卖西瓜,但是过了很久却也只卖出了几个。

        当时有一位公交车司机看到了路边在卖西瓜,于是他就去准备买几个西瓜,之后和这位师傅交谈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位卖西瓜的师傅是来自开封很远的地方,奔波这么远,就是为了能多卖点西瓜,给孩子们凑学费。

       公交车司机听了觉得这位瓜农也非常不容易,而看他一车西瓜,也并没有卖出多少,于是好心的公交车司机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同事,大家知道这位瓜农的状况之后,20多位公交车司机纷纷前往瓜农的西瓜摊上,而且一口气把2000斤西瓜全部都给买下了,在公交车司机的帮助下,瓜农终于得以卖完西瓜,总算也是给孩子凑到了学费。

        父爱如山,也许我们每个家庭的父亲都用他们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只为让自己的儿子女儿们可以衣食无忧。

       父母们吃过的苦流过的汗,使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的就像这位瓜农师傅,哪怕是有三个孩子他也没有让任何一位孩子放弃不读书的机会,想尽办法的给孩子们凑齐学费,而这些公交车司机的爱心举动也让大家感到很温暖,正是因为社会上有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祥和。

这位大爷在卖哈密瓜的过程中,选择通过使用喇叭的方式播放“瓜、瓜、瓜”方式进行吸引路人围观。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售卖哈密瓜。

特别是到了夏季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大街上拥有各种人群在售卖各种不同品种的瓜。然而无论售卖任何品种的瓜基本上都会拥有大量的消费者进行购买。

河南大爷魔性卖瓜引路人围观。

河南郑州有一名大爷使用一台三轮车进行售卖哈密瓜。在售卖哈密瓜的过程中,却引来了无数路人的围观。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认为这名大爷在经营售卖哈密瓜的过程中使用喇叭重复播放“瓜、瓜、瓜”的语音,通过这种方式让无数路人产生比较好奇的心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对大爷售卖的哈密瓜进行围观。并且让这名大爷在短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销量。

这位大爷卖瓜的方式比较新颖。

其次就是我个人觉得这名大爷在进行卖瓜的过程中,所拥有的方式是非常新颖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个人还没有见过像大爷一样进行售卖哈密瓜的方式。但是大爷选择使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路人拥有比较好奇的心态。而且也可以让路人在围观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比较减压的效果。从而让我觉得售卖哈密瓜的大爷拥有比较高的智慧。

我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最后我个人觉得在炎热的夏季能够发生这种卖瓜的方式,让我觉得这也是夏季的一种解暑方式。因为在夏季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种特别炎热的感觉,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让自己内心出现比较焦虑的状态。然而在听到这名大爷售卖哈密瓜的声音之后,内心就会拥有一种比较欢乐的感觉。

2018年7月1日下午5时许,河南省登封市卢店镇杨岗村的瓜农王彦明,看着一地被砍烂的西瓜,忍不住再次落泪。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六口人,全指望着这两亩瓜地能卖些钱维持生活。为了种好这些瓜,他和家人从今年1月底就开始育苗,一天到晚在地里忙活。近段时间,因西瓜到了快成熟的季节,他白天夜里都住在瓜地里,没想到偶尔离开了一次,地里的西瓜就被人全部砍烂了。

“刚开始我以为是过路的人恶作剧,顺手把挨着路边的几个西瓜砍了,等我走到地里后,才发现所有的瓜都被砍了,刀口长的有三四十厘米,短的有五六厘米,有的西瓜上还被砍了好几刀,太气人了。”王彦明说,看到一地的西瓜都被砍了,他气得当时全身发抖,腿软得走不成路,死的心都有了。

“我老伴去年摔伤了腰失去劳动能力,儿子和儿媳也没工作,两个小孙子一个上中学,一个上幼儿园,全家人都指望着两亩西瓜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没想到眼看就要丰收了,却一夜之间被人毁光,让俺一家人的希望都破灭了。”王彦明说,西瓜一旦被砍烂,就无法再生长,会被虫子咬食,慢慢烂掉。这么多瓜吃不成卖不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烂在地里,太浪费了,他想想就心疼得如同针扎。登封市公安局卢店派出所接到王彦明一家的报案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由于被毁的西瓜数量太多,已构成了刑事案件,目前,该所已将此案移交给了刑侦大队进行调查。

这位大爷的喇叭里面是用河南方言在宣传自己的西瓜有多甜,里面又加上了很多动作词,并且都是当地的方言。所以听了,这个魔性的卖瓜词。大家纷纷都表示,我买还不行吗!

还有一部分网友觉得这位大爷的宣传词非常的有创意,既有本土的语言特色,还有本土的语言幽默,并且这样的宣传也特别的接地气儿,这些形容词一出来就算没吃西瓜,也能感觉出来他的西瓜有多甜。真的是创意来自于民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有趣的人。

方言的亲和力真的是非常大的,大爷这样的模型卖瓜吆喝声已经迎来了很多粉丝。也会让很多人向他学习,越是这样接地气儿,就是这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往往会被大家认可。大爷的,这个宣传词也喊出来,对面学校的学生立马觉得不管咋样都要去买个西瓜,也算得上是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顾客的反响是真的非常好,要不然也不会把它拍成是不是频发出来?说明对于他的这种吆喝声还是非常认可的,不仅觉得搞笑,还觉得这位大爷非常有创意。我觉得同时还宣传了地方方言。总之就觉得能和顾客打成一片,一下子拉距离了和顾客的距离感。有了这样的吆喝声,就算买瓜都不怕被骗,因为真的是这样的宣传词太实在了。

估计网友刚开始也是觉得比较好玩,这样的视频也发出来,让很多在外地的家乡人也听到了熟悉的口音。纷纷表示,一听这个大爷的,一喝就知道他是哪里人。从这就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段吆喝的喜欢。其实,这样传统的吆喝也算是我们民间的一种特色,希望能够继续发扬下去,能够出现各种这样比较有特色的宣传。

① 农民的悲哀。 本次的西瓜滞销为例,我们目前的农村从事种植行业的农民大多是60后,这些人由于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而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让这些人有些与现在的时代脱节。正因为如此,在种植农产品的时候,这些农户早已经不知道现在的市场对于农产品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样?到底什么样的农产品才受到市场的青睐?即使有些人意识到所面临的困境,但是也无法正确的破局。

② 种植户小农思想依然严重。 当然了,小农思想让我们所有人摆脱了饥饿,达到了温饱。但是现在这个农业发展已经不再适合于小农经济,但是我们的农户依然严重的小农思想制约了我们可以快速的跟上整个时代发展的步伐。农产品种植过程当中,缺乏对于农产品信息的收集意识,认为农产品种植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的经验来看,农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农民需要最先掌握的技能反而是经济和市场知识,农业技术反而成了次要的。

③ 消费者在发生变化。 很多的瓜农,每年出售西瓜的地点基本上都是一成不变的,对于这个老张是非常不赞成的,为什么因为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和小孩,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弱的,即使西瓜卖到一毛钱,这些人依然不愿意去消费西瓜。再加上西瓜在农村人眼里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很多人房前屋后都可以自己种植几株,这样一个夏天就能够应付过去。

④其他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农产品的关注,比如说农贸市场的改造,使得一些农产品没有地方销售。

便宜的西瓜2毛钱一斤批发不出去,若是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但是好吃的西瓜在街上依旧几块钱一斤,想买西瓜的顾客有的心疼的吃不起,这问题出在哪里了?

今年北方产瓜地普遍雨水实在是多,西瓜的味道实在不好吃。 前段时间在大集上买西瓜8毛钱一斤,回到家满怀期待的准备吃西瓜,切开吃一口也真是够了,味道实在不咋地。

前两天去我姑家走亲戚,想着好久没去了,总不能空着手吧,于是买了箱奶,买了一个西瓜。 卖瓜的那有两种瓜,一种是8毛钱的,一种是1块钱的,想着1块钱的应该不至于太差,结果西瓜的味道也不咋地,没有沙瓤口感。

这些在市场上卖8毛钱左右的西瓜,在当地批发价基本就是2-4毛钱,这口感不好是个大问题 ,吃瓜总不能只看西瓜的外皮吧,总的来说还是吃内在。雨水多,西瓜吃起来硬梆梆的,不好吃是卖不上价钱没有市场的主要原因。

在水果店或者市场上依旧可以看到一斤二块钱以上的价格,甚至有的地方还有三块钱一斤的市场价,让想吃瓜的群众依旧吃不起瓜,这里的瓜和西瓜产地几毛钱一斤的西瓜根本不是同一个品种, 类似于同样叫个黄桃但是普通黄桃和黄金蜜的价格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同样的道理,在市场上宁夏西瓜总是比普通西瓜价格高上许多,主要还是耐存储,瓜瓤沙,味道甜。

有瓜吃不起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水果的附加成本过高, 最近帮别人打包发货水果,往往发过去的快递有一小半都坏掉了,这运输费却已经出过了,一旦水果运输过去坏掉了,这部分运输成本自然也转嫁到好的水果上了,进入市场后价格自然也不会低。

总之,今年天气较凉占主要原因,需求量降低,西瓜味道也受到了影响,导致了产地西瓜价格不高,收购客商锐减,而市场上好吃的西瓜依旧价格较高,比较受欢迎。

现在西瓜确实成灾了,农村2毛钱一斤还滞销,根本无人问津,青岛现在15元,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现在做生意利润小了没有人干,根本不是那个薄利多销的年代了,顾客怎么吃不起呢?主要是不想花钱 。

现在西瓜农村2毛钱一斤,城市15元,如1果拉一车瓜5000斤,利润是6500元,去掉其他费用,应该是6000元,一般拉西瓜是两个人,他们一般都是这样算,一个人一天按200元的收入算,一车西瓜需要好几天才能买完,一般要一个礼拜,再说拉西瓜是有风险的,所以真正买到客户手里肯定价格高啊。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2015年菜花九分钱一斤,我们当地不要钱,城市依然一块多一斤,为什么城市贵呢?这里面的有成本的,运输成本,还得有足够的利润,毕竟要两个人忙活好多天,打工一天还给200元,两个人一天就是400元 。

现在做生意利润都很大,不是那个薄利多销的年代了,农村不要钱的东西,拉到城里也得一块多,这里面是有成本的,还得算上利润,即使农村西瓜不要钱,拉到城里也得一块多,运输费,利润,大家不要奇怪,毕竟大家都得吃饭,希望大家明白,千万别说吃不起,难道你们比农民还辛苦吗?

西瓜2毛钱一斤还卖不动?真是太贱了吧,我们这里都快卖到2块钱一斤了,还记得小时候到了夏天,西瓜都卖两三毛钱一斤,买西瓜的时候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里背,现在的西瓜也可能是因为个儿大,买的时候都是半个半个的买,真的是贵到了吃不起的地步。

我们胶东这里有本地瓜,也有外地来的西瓜,宁夏西瓜和东北西瓜在我们这里卖的很是火热。本地瓜到现在这个时候能卖个7、8毛钱一斤,但是个头小,不是特别甜。昨天去摊上买西瓜,挨个卖瓜的打听了一下,东北西瓜1块2毛钱一斤,宁夏西瓜更贵,1块5毛钱一斤。这卖价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了,那为什么有的地方还会出现西瓜荒,卖不出去呢?

首先一点原因肯定是供需不匹配。就比如说宁夏西瓜吧,可能在当地并不怎么值钱,但是运输到外地,因为它的品种比较好,吃起来甜而且个头大,卖价就上去了。可是往外贩卖本来成本就比较高,有的瓜农家里的西瓜种植面积也不是特别大,于是也就不愿意往外贩卖,在当地就卖了,那肯定是不会有多高的卖价。同样是外地来的宁夏西瓜,在我们这里就卖15元一斤,乡下一个亲戚说,拉到他们那里卖的,才7毛钱一斤。

前面说的可能是主观原因,也有一部分客观原因导致了西瓜出不去,又不能让买家进来。像河南的西瓜,我是没有吃过河南西瓜,不过听说他们那的西瓜口感也不错,可是却有很多都烂在了地里,运不出去也卖不动。因为河南那个地方限高限宽的特别多,大型运货车辆很难进出,物流不方便,也就没人去那里收购西瓜,贩西瓜了。

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物流这么方便,不应该出现想卖的卖不出去,想吃的还买不到这种情况,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营销也是很不错的一个方法。

大家可以试着看下原因,也许你会发现,西瓜的问题不仅仅是西瓜的问题,在香蕉、苹果、橘子、橙子等等水果上都有反应。

这个体会太深,我家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缺乏种植相关信息,尤其是市场供需相关的信息,很多人种植还是按照老黄历,以为种了就能卖,吃苦受累从来不怕,但对市场供需信息掌握度严重不够,导致了大量的盲目种植,尤其是当遇到丰收的好年份,农民收入增加,第二年会有大量的农民跟风种植,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当下很多农民的现代农业素质,有待提高。

西瓜的特性决定了西瓜的上市时间很集中,当大量集中上市的西瓜进入市场流通,西瓜也就很难有好的价钱了,甚至有时候,西瓜的卖价,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白白辛苦一年。也因为西瓜的集中上市,市价不高,从事西瓜收购的商贩,观望情绪比浓厚,往往不敢急于出手,毕竟他们也承担了相当的风险。

很多地方出于道路保护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在道路上增加了很多限高或者限宽的道路设施,导致很多大型运输车辆在某些区域,不能自由同行,使得本就滞销的西瓜,雪上加霜,然而采用小型车辆,又会增加很多运输成本。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城市管理不管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必然会无序,管的严格了,也限制了很多人的生计,但从长远看城市管理还是会越来越严格,这也导致了,城市中的小商贩数量减少,人们更多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从商超购买西瓜和其他水果,而商超的成本远比普通的小商贩高很多。

所以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边是瓜农的滞销,而另一边却是作为消费者的无奈高价买瓜,甚至有些人喊出了买不起的口号,而这个问题,真的不仅仅在西瓜上有,其他很多的果品也都存在这个问题,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方面的所能做到了,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提高改善,才是农民增产增收真正路径,也是消费者真正能得到实惠的根本。

前几天单位有事,刚好出差至河南。大热天的,买个西瓜解渴一下,一下车看到满街都是西瓜在促销,有的还做“买五斤送一斤”的活动,一斤2毛,这不等于在白送吗?这种奇怪现象估计五百年才能遇到一次吧。走到西瓜摊位上,瓜农用渴望又无奈的眼神看着你,生怕我这个客源来了又不买。由于今年西瓜特大,买了一个12斤,共付了24元。想想我们深圳一斤西瓜都卖到5地,这个西瓜在深圳至少可以到60元,相距如此之大。看到此番凄惨的情况,瓜农注定今年一定是大亏。坐在摊边,跟老板大概聊了一下:瓜农说今年河南天气不错,西瓜大丰收。本想靠这个赚点钱,没想到亏得狠。

第一:西瓜大丰收,一时间全涌上市,导致供大于求。 而西瓜又有新鲜保质周期,导致市场出现过度饱和,而产生滞销。

第二:道理限高。 这一点俨然成了今年西瓜滞销的一大因素,外地运输车进不来,本地车载的重量又少,使之成本过高,而西瓜有保质期,严重滞后了运输时间。

第三:外部的销售渠道没有拓宽联络好。 西瓜的大量上市,一时间外部的销售渠道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导致西瓜成熟了,而销售渠道还没有联系完全。

第四:天气因素。 在西瓜丰收之后,河南的天气开始出现降雨,导致西瓜必须尽快处理,不然全部都会烂在地上。

以上那么多复杂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其实归结到底是西瓜销售流程与应对措施出现问题了。 市场没有及时去调控行情,导致瓜农与水果贩的西瓜价格出现如此之大。河南作为一个西瓜大省,每年西瓜的产量非常大,而今年由于大丰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是由于市场调控及应对紧急措施已经出现问题。瓜农辛苦的成果没赚到钱,还要去亏钱。这点确实没办法说得出去。在出现紧急局面时,市场相关部门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导致西瓜严重滞销,试问是谁的责任大。

我开了一个水果店,宁夏西瓜批发市场进货一块三左右,我的小店在新市区,四十平米一年租金三十万,买水果的客源几乎是固定的,老城区的不会跑我这买,一斤西瓜我卖199元,毛利润七毛,扣除舍称,五毛的利润,只卖西瓜我要一年卖六十万斤才出房租,还不算两口子的人工成本跟水电物业费,所以知道成本最高的在物流跟房租,而不是西瓜本身

有没想过车费铺租等等?西瓜我不是特了解反正下车到卖给拿货的也就赚5毛到1元。我做过香蕉批发直接去蕉民手上拿货这2年就3次遇上1周内价格的大起大落毛利就超过2元。其他也就1元上下。米蕉在15上下。1个月铺租加水电接近2w。一个工人6k-10k。香蕉损耗就算一个月6k左右吧。(别说多。遇见行情不好一天就要亏上千。烂市的话一天就几千上万了。我试过一周亏5w。但是绝对没遇到过一周赚5w。)工人伙食费。 一般的店铺一天也就2000斤。平均一天有3000斤就满足了。加上每年香蕉至少有4个月是卖不出的。天气热没人买香蕉。一般店一年能赚个20多万不错了。早上3点起来4点开门。中午休息2-3小时。一般晚上9点收铺。遇见堵车11点12点收铺很正常。一年除了年28-初3可以休息外。没有休息的时候。呵呵果断不开了。在深圳找个双休78k的工作不好?还不用每天担惊受怕亏损。赚着白菜价操着卖白粉的心。对了还忘记说了赖账跑路的。我2年被跑了2w多。这在批发市场是常事。现在最好做的就是进口水果。运气好一次进货翻上最低3倍最高见过10倍的。

去年荔枝滞销,今年西瓜滞销,其实市场并不滞销,只是价格高很多人不敢买来吃。运输成本,转几手中间商赚得太高,消费者吃不起。市场一个10来斤的西瓜四五十块,反正我家人都爱吃西瓜也只敢偶尔吃个一两次,两块多三块一斤[流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002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