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归属感来源于父母的爱,真正的归属感是被看见,被重视,被接纳,被包容。无论成绩好坏父母都能够同样爱着自己,自己属于家庭的一份子,不觉得孤单,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归属感犹如一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在孩子最无助的时候就能够照亮前方的道路,给孩子指明方向。
缺少归属感的孩子会怎样?
缺乏归属感的孩子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比如说焦虑,困惑,无助自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导致自我认可不足。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在追求他人的认可,对自我的认识不全面。没有归属感的孩子一路断了线的风筝,他们不知道自己前进的道路在哪里,有的甚至做上了不会挽回的道路上。
父母如何给孩子归属感?
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滋养孩子的生命。 归属感是在孩子儿童时期形成的,在这个时期家长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有耐心,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这种爱是无条件的而不是,不是暗中标有代价。很多家长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不断的给孩子施压,这种爱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背负着家长的希望负重前行。
只要家长能够耐心平和的去和孩子进行沟通,才能够让孩子增强对自我的认识,也能够让孩子知道自己被尊重,被理解。归属感不足想要再找回非常的困难,这种感觉会不断的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愈发的强烈,不知道来于何处,又将归于何处 。内心无法平静,一生都在追求在飘渺不定的归属感。
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有归属感的孩子能够坚持不懈,他们知道什么是重要,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背后,有人给他支撑。
就我来说,我现在是个大学生,快大三了,对家里,当离开久了,我会对爸妈特别想念,想念家里的饭菜,想念父母对自己的温暖呵护,甚至家里的一砖一瓦都有念想,这些都是家庭的归属感,但是当在家里待久了,相处模式的不同会影响这种归属感,影响孩子对家庭的观念。
所以第一点我觉得父母应该给自己定一个要求,对孩子不能太过严厉,家庭的主心骨就是爸爸和妈妈,父母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倾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长此以往,孩子有心事或者生活上的烦恼就会找父母倾诉,这种倾诉的过程就增加了孩子对家庭的依赖归属,比如说我吧,我的爸妈属于那种脾气比较大的人,所以有烦心的事我就不会和他们分担,因为我觉得这样他们只会发脾气,并不会讲道理,所以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换位思考,孩子的思想和父母的是不一样的,不然现在总说“代沟”什么的。
就比如说孩子遇到感情上的问题,自己喜欢的男孩子不喜欢自己,那就把自己想成青春期懵懂的孩子,当你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当然是安慰孩子说那个男孩配不上你或者等咱们把自己弄的更加优秀了,还愁那个男孩子不后悔吗,最忌讳的就是父母一听见这种事就责备孩子,说什么这个年纪谈什么恋爱,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有出息,话固然不错,可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么第二点也是最后一点,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对家庭的印象,从而影响归属感,爸妈之间经常吵架,遇到问题不经过商量就争吵着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就产生一种恐惧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解决何必在孩子面前据理力争,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维护自己的原则,而是争一时的痛快。
一位妈妈说她感觉她的儿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除了游戏,做事呢粗心大意,老师经常反馈说他人是来学校了,脑子没带来,所以这位妈妈很着急,她问怎么办呢?
这位妈妈问的这个问题,好多孩子多多少少都存在,中小学生和大学生都有,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我觉得孩子之所以这样,除了游戏的吸引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缺失,所以重点是要让孩子觉得现实生活更有意义,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家人都在一起做活动,比如周末的时候一起做家务,一起出去玩,也可以彼此敞开心扉多聊天,让孩子在家里可以体验到温暖和归属感,因为孩子到网络游戏里,一方面就是找到与人链接的感觉,如果她在现实中就可以感觉到与人链接的美好感觉。去虚拟世界找温暖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还有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比如他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哪怕是用洗衣机洗,也要让他自己来做这件事,甚至全家的衣服都让它来洗,最后就是让孩子体验到存在的感觉。一个人如果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话,是体验不到存在的感觉的,同时他为家里人做事,才可以体验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在家里做事之外,也要想办法让孩子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找一些公益的活动,让孩子参与,带孩子去福利院养老院,或者和孩子一起参与援助国内国外贫困人群的活动,让孩子体验,那是他可以为别人为社会做更多,通过这样来激发孩子的人生的使命感。
还有一点也特别重要,就是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大自然的魅力无穷,孩子到大自然中会体验到自己的渺小和谦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更容易沉下心来。特别是孩子小时候一定要经常带他去接触大自然,我记得我孩子小时候,因为我们家那时候是住在水南背新村,住在最里面,那么通过一条路就可以走到恩江河畔,我那时候就经常会带他们到恩江河的到沙滩上去玩,夏天的时候带他们去看荷花,去看蜻蜓,去亲近大自然,所以我的孩子一直不沉迷游戏。
存在感归属感价值感和使命感,这些都是生命最深的渴望,如果孩子可以体验到这些,他的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地去做事,如果我们只是一直强调让孩子学习,那么孩子他其实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他不能实实在在的更多的体验到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慢慢的,他就会寻求网络上游戏给他的一些归属感。
至于说到他学习上粗心大意,好像人在心不在,人是坐在那里,脑子却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那是因为他对他做的事情,他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可能他这时候脑子里正在琢磨他玩的那个什么游戏呢,所以说我们重点是要提起他的兴趣。一件事情,只要他有兴趣,那么他的专注点,在这里,他就不容易那么马虎,那么粗心大意。
提高孩子的存在感归属感,要做到三点。
第一,改善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第二,多让孩子做家务,体验到为他人付出,甚至是为社会付出。
第三,多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让孩子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谦卑,从而把心更加沉下来,好好去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的努力,不枉活一世。
[无戒学堂][无戒学堂]135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自从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与这个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影响都会影响到这个孩子以后成长的心理历程,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与整个家庭息息相关,这就不得不探讨孩子在家庭的归属感如何形成。
众所周知,一个孩子假如在家庭里面能活到很好的归属感,他就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家庭生活当中,享受这个家庭所带给他的美好,假如孩子在自家家庭找不到位置的时候,他往往会形成失落的心理感受,经常与父母的意见家庭观念背道而驰,从而形成离经叛道的形事风格。
父母不要试图主宰孩子父母来到这个世上,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都会形成自我独立的人格,作为父母,不要将自己一切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父母与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始终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不要总是显得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孩子试图要挣脱父母的主宰,从而失去对家庭的归属感。
父母要学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孩子在家庭当中的责任感作为父母的不要事事替孩子操劳一切,假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家长应该适度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去为家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些英明的家长更应该懂得适度让孩子参与自家家庭事务的抉择,在其当中要充分授予孩子适当的权利,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在家庭事务当中出谋划策,倾听他们的意见,要让孩子感受得到他在整个家庭当中也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每个孩子在家庭当中都是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父母不要强行去窥探孩子的一切隐私,要充分给予孩子自己独处的空间。
一个孩子在家庭中获得了父母的重视,能够很好地融入良好的家庭氛围当中,他必然就会觉得在这个家庭当中拥有很好的归属感,然后他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比较积极从容的面对一切。
导读: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哪些地方是他们的不足之处,哪些地方又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从而创造必要的条件,给予相应的指导。
归属感
归属感,其实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尊重,并信任父母,这一点非常重要。
很多孩子原生家庭中时,一直不太有归属感。比如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平时在家里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哎呀,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嘛。弟弟小不懂事,你这么大了还不懂事吗?能不能少让妈妈操点心?
这些话一直烙印在心上,以至于到现在,看见比自己年纪小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要让着他,照顾他。
而每当爸爸妈妈在讨论事情时,比如,“该送姐姐去哪所学校呢?”“明天带两个孩子去哪玩呢?”听到这种与自己有关的话题时,孩子总是忍不住凑上前说一句:“妈妈,我觉得……”可往往得到的回答都是,“大人说话呢,小孩别插嘴。”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小,跟他们没什么可交流的,可你知道当孩子听到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吗?他们会觉得,原来自己在这个家里是无关紧要的,有我没我都可以。这又怎么能让孩子对这个家产生归属感呢?
要想让孩子有归属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学会倾听,用心去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感受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
比如,有个孩子考试总是考第二,班里同学都叫他“千年老二”。他以此为耻,有一天回到家,他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妈妈,我好嫉妒我们班的老一啊,为什么他能考第一,而我总是第二呢?”
一般家长肯定会以教育的口吻说:“不可以嫉妒别人哦,而是要向人家学习。”我们这样说了,孩子的嫉妒情绪就会消失了吗?当然不会。这样只会吓得孩子下次再也不敢跟你分享他的情绪了,因为说了也会被你批评。
当孩子向我们吐露情绪时,我们首先要表示理解和接受,然后再用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来引导孩子,比如,“妈妈小时候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总是不如我同桌好,其实妈妈当时也挺嫉妒她的,但是妈妈把这种嫉妒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于是妈妈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用功努力,终于在下一次考试中超过了她。”
像这样,要让孩子明白,有负面情绪不可怕,要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积极的情绪。
其实关于归属感我理解的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要、是和心理安全感是连在一起的。归属感是一种心有所属的感觉,当被一个自己喜欢或者仰慕的理想化的人物接纳时,会产生归属感。
接下来我为你好好说一下归属感在哪里:
家
归属感就是当你累了的时候可以有地方休息,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给自己补充能量。
爱情
归属感就是你很想要跟他在一起,并且跟他在一起你是最幸福的!
工作
归属感就是你可以在这个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
亲情
归属感就是你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你的家人,让他们过得更好,并且也可以得到家人的帮助。
朋友
归属感就是你和朋友在一起无话不谈,不会勾心斗角。
一个人缺乏归属感的后果
对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事件缺乏活力,在集体群体活动中缺乏责任感,社交圈子过度狭窄,朋友少,交流少。
我们想获得归属感,就要付出感情爱上人或者爱上这份事情。我们每一个人在团体里都希望能被接纳、关怀或支持。所谓的真正的归属感,是被看见,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归属感。他的对标是一个群体,例如学校或者家庭,当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中拥有归属感之后,焦虑会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变强,自尊水平会悄然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