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感情纠纷撞人致3死芦苇荡长的好像麻雀的小鸟叫啥鸟

男子因感情纠纷撞人致3死芦苇荡长的好像麻雀的小鸟叫啥鸟,第1张

针对问题的解芦苇荡长的好像麻雀的小鸟叫啥鸟?这可能是一只燕子,因为燕子的外形和麻雀很相似,而且它们都喜欢在芦苇荡上筑巢。

解决方法和做法:由于男子因感情纠纷撞人致3死,应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首先,应当对男子的行为进行全面调查,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其次,应当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对男子进行审判,以便给受害者家属和社会带来公平正义;最后,应当加强社会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感情纠纷,以免发生类似事件。

蒹葭是《诗经》中很重要的一种花草意象。根据顾栋高在《毛诗类释》中的统计,《诗经》中涉及的植物达一百七十多种,在这些植物意象中,花草类意象是最突出的。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都长在水边。其中“葭”指的是初生的芦苇。与“葭”有关的词语有“蒹葭之思”,指的是恋人之间的思念。

还有“葭葭之亲”,“葭莩之戚”,指的都是关系疏远的亲戚。葭莩是芦苇茎中那一层轻薄的膜,以此比喻关系疏远浅薄。

扩展资料

本诗分别以蒹葭的“苍苍”“凄凄”“采采”起兴,点明了时间的更替,同时引出了“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和“宛在水中沚”的变化。

为了追求意中人,主人公有时候逆流而上,有时候又顺流而下,无论道路如何难走,依旧执着追寻,但是意中人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重章叠句是《诗经》在形式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蒹葭》全篇总共有三章,一章四句,总共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

如将“苍苍”改为“凄凄”和“采采”,将“方”改成“湄”“涘”,把“长”改为“跻”和“右”等,起到了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表现了诗中情感的曲折绵长。

诗中描写的是秋天,这个时候,芦苇已经长得很茂盛了,芦花也开了,但是不是鲜艳的花朵,而是一缕一缕,有着朦朦胧胧的诗意,就像始终触及不到的“伊人”,带着超凡脱俗的雅致。

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这里说的,是他熟悉的白洋淀。我们到过那里,那是一个深秋季节,虽然是和平环境,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也被一种宏大的气魄和无比壮观的景象所感动(我们承认,在人民流过血和汗的这个湖面上,一种历史感加强了我们的感觉和印象)。负责水上导游的安新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介绍说:“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交错,足有两三千条……”他口气一转,略带风趣地说:“来到这个地方,莫说日本鬼子会迷路,我们自己也会迷路。”看着汽艇周围数不清的块状苇田和左盘右旋的迷宫似的水道,我们相信了他的话。

作家的经历又把我们召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这时的白洋淀,具有一种悲壮的英雄色彩:“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澈得发黑色。芦苇万顷,俯仰吐穗。”“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在这敌人监视着的苇塘里,我们记得作家讲过的这个故事:

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般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有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他感到自己蒙受了耻辱,无脸再见苇塘里的战士;但他到底将船驶到苇塘边,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窄窄的入口。他发誓为女孩子复仇:“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人没有说错,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使十几个鬼子落入圈套。他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用篙砸他们的脑袋……在苇塘那边,鲜嫩的芦花展开一片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芦花下面,露出一个女孩子的俊俏的脸,她按照老人的约定,惊奇地欣赏着这场英雄行为。

这个故事很带有传奇性。古语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那种慷慨悲歌的义士精神,有了新的发扬。

下面这个故事就更加壮烈了:

故事仍然发生在白洋淀,不过这一次是在淀边的新安镇。新安镇四面临水,大汉奸熊万东住在有日本宪兵队把守的深宅大院里,整天不出大门一步,以为他的万世基业是稳如泰山的。这天是中秋节,他正在客厅赏月,忽然帘子一动,闪进一个人来。他一把抓起放在手边的盒子枪,厉声问:

“谁?”

“是我,大伯。”来人非常沉静,原来是参加了除奸团的他的一个侄儿。侄儿向他诉说,日本人到处抓他,他实在走投无路,才来求大伯赏他五十块钱,他好离开新安,到天津去做个小买卖,代价是,他愿意把带来的一枝顶好的盒子枪送给大伯,一厢说着,一厢倒拿着枪,递了过去。熊万东拿起枪,走到钱柜那里去,他一猫腰,脑袋已经掉下来;随着一把钢刀的闪光,来人带好两枝枪,已经上了房……

作者说:“这就是有名的熊氏三杰的英雄故事中间的一个。”熊氏三杰的故事,抗战时期在冀中一带流行很广,在有关作品和文章中,曾经多次被人辑录或转述;就叙述的生动和精彩来说,孙犁应属于最佳者之列。他继续说——

……这位英雄不久牺牲在新安城下。他吃醉了酒,受了奸人的骗:“要拿新安了!”他跳下炕来就奔着县城跑去,他爬上城墙,敌人打中了他,翻身跌了下来。伙伴说:“你挂了彩,我背你回去!”

他一摆手,说:“不用!我是没用的人了。这样也就够本了!”他举枪打死了自己。

其实,敌人只打折了他的左腿。

关于他的两条腿,有很多传说,新安一带,都说他是飞毛腿。有人说,飞毛不飞毛不知道,反正他走路特别溜撒,孩童的时候,常见他沿着城墙垛口飞跑。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只坏了一条腿就打死自己?这问题就很难答复。为什么不残废的活着?我好像听说,有一只鹰,非常勇猛,损坏了一根羽翎,它就自己碰死在岩石上。为什么它要碰死?

冰连地接的新安,有一种强烈的悲壮的风云,使人向往不止。

我们觉得,在冀中人民身上,孙犁看到了属于北方民族的那些最有光彩的品质。这种品质,实际上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某种历史个性,它是属于传统的,又是属于未来的。孙犁在撑船老人和新安英雄身上看到的,是这种历史个性的新的升华。

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孙犁的观点和感情。他在五一大“扫荡”那年的冬天,写过一篇题名《慷慨悲歌》的札记,里边有这样的话:“……在荆轲的时代,像荆轲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英雄带有群众的性质,只有我们这个时代。像是一种志向,和必要完成这种志向,死无反顾,从容不迫,却是壮烈的千古一致的内容。”他的笔明显地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感召,似乎也染上了易水的悲壮的风云。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安平县三名干部被敌包围,最后壮烈牺牲,孙犁为他们写了一段碑文,其中说:“……当其在室内,以只身抗敌伪,坚贞不屈。向敌伪汉奸叫骂时,声闻数里,风惨云变。附近人民,奔走呼号,求引救助,有如父兄之遇危难。当我部队收葬三烈士尸体时,所有干部战士,无不如狂如病,歃血指发,有如手足之诀别。每一言及三烈士殉难事,则远近村庄,啼泣相闻,指骂奸伪,誓为复仇……古来碑塔纪念之迹多矣,而燕赵萧萧英烈故事,载于典册者亦繁矣,然如此八年间,***、八路军领导我冀中人民解放国土,拒抗敌顽,其环境之复杂、残酷,其斗争之热烈、悲壮,风云兴会,我冀中英雄儿女之丰功伟绩,则必光掩前史而辉耀未来者矣……”这段碑文,慨乎其言,若扬若抑,颇多燕赵古风;如果击筑而歌,就是一支易水新曲了。不用说,这支易水新曲,也记叙了孙犁自己的感情历程。

升华促成了一种新的境界,毫无疑问,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境界。关于这一境界,他自己用下述语言表达了出来:

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在美好的极致的境界中进行创作是一种绝大的愉快。“没有朱砂,红土为贵。穷乡僻壤,没有知名的作家,我们就不自量力地在烽火遍野的平原上驰骋起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写作,真正是一种尽情纵意,得心应手,既没有干涉,也没有限制,更没有私心杂念的,非常愉快的工作。这是初生之犊,又遇到了好的时候:大敌当前,事业方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孙犁在《黄鹂》这篇散文里,借助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等形象的比喻,解释“极致”的涵义。这些比喻,全可用来说明他在抗战中的际遇、状况。他在抗战中的文学活动并非他一生事业的顶点,但是,却使他的事业达到了高潮。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件,但决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就连那个女孩子受伤后的几声呻吟,也被轻轻一笔带过去了,作品要高昂浓重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地镌刻白洋淀人民心灵的塑像。

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孙犁笔下的景物描写。我们知道,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切忌游离地写景。《芦花荡》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小说一开头,就有一段精妙的景物描写: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情怀。

小说写两个女孩在革命队伍里逐渐成长的过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绘: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们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因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行军,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至于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关于芦花的描写,表面上看来,似乎离开了具体的斗争环境——那一场跟敌人进行的殊死战斗,其实不然,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那是老人正“狠狠地敲打”那些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把他们致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俗话说“景随情移”,解恨的战斗必然会在内心萌发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此情此境,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的美丽了。

从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可看出,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品,而是蕴含了深远的寄寓在内的。在他的小说里,景物描写起到了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因而,它们决不是几颗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体。

主要内容: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1、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2、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扩展资料

1940年,晋察冀边区冀东地区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

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英雄雨来》,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会思想的芦苇》文:孤鹰无殇

 「面对一片芦苇,总会勾起对外公的思念。」

 /01/

 每年清明,都会去祭奠外公,今又临近清明,想起那年为他写的文章,拿出来温习一次,追忆那个一直在心里的老人。

 初见芦芽儿嫩,又见芦叶儿绿,忽见芦花儿黄,终见芦絮儿飞。

 外公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向东穿过一座小桥,河水集于一片小泽湖。在这片小泽湖中,生长的就是我关注的这片芦苇。

 关注的原因,不仅因为每次目及于此,总会忆起外公,而且,这片芦苇之于外公,更是一个贴切的象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次触及这片芦苇,总会念及这几句诗。但不知诗经里的蒹葭,是否与这片芦苇有所不同。

 驻足桥上,面对这一片熟悉而陌生的芦苇,总会勾起对外公的思念。熟悉是因为我经意或者不经意,我已经看了它很多年了。陌生是因为它已经不能再与外公相伴了。

 这时候,看到那如伊人长发般摇曳的芦苇,真的会有刘士林对这首诗注解的那样的情感:一种震撼整个生命的悲情,一定会立刻涌上你的心头,使你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情感体验之中。

 这种悲壮的震撼源于生命的历程,源于生命的精彩,源于生命的脆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虽然形式不同,但那都是一个让你敬畏的生命,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留给世界一段历史。

 外公的身体很结实,八十六年的岁月在他身上,还没有显现我们想象中的特别明显的痕迹。他一辈子没骑过自行车,更不用说摩托车之类的了。

 他唯一出行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双脚。也正是这样的出行方式,才让他在八十六岁高龄仍可健步如飞,目明耳聪。

 农村里,每隔五日,有一次“集”,外公家离集市有五里路,他总是步行去集市,主要的目的是走走,顺便买点水果之类的。

 我有车后,想载他去集市,但每次他都执意不肯。慢慢我也理解他的意图了,也不再勉强他。

 /02/

 虽然生活于农村,但外公是一个很讲究的人。讲究养生、讲究卫生。他自己从医书上和电视上学习了很多行之有效而又方便易行的锻炼方法,自己多年坚持,他还经常教给我来做,让我一定要坚持。

 外婆在世的时候,外公从不做家务,因为家里有贤惠的外婆。在外婆离世后,我一直担心:外公自己会过得一塌糊涂。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外公竟然把一个人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吃早饭;一天中的饭菜要有菜、有肉;晚饭不能吃得太多,也不要吃的太晚,吃的晚了不要马上睡觉。等等。他用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生命的精彩在于质量。

 在讲究卫生这方面,我更是自叹不如。外公的家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老屋了。低矮陈旧,连屋里的墙都还是泥的。

 但就是这样一座老宅,任何时候去外公家里,一切总是井然有序。在老人家离世后,整理他的遗物时,我们都惊叹于他的细致:每个柜子里的衣服,都叠的整整齐齐,屋里每一件物品都是丝毫不乱。

 甚至家里用的抹布都洗得白净。一间老屋,一个老人住了这么多年,却一点异味也没有。

 外公的个人卫生也非常讲究。每隔一天便会烧热水,擦洗身子。外衣每隔三两天就会换洗,而且换下来的衣服从来不用孩子们给他洗,都是自己动手。

 有一个细节,让我难忘。在因腹痛住院的第二天晚上,我在医院陪床,晚上扶他去洗手间小便,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当时腹痛还是很剧烈的。

 他小便之后,我竟发现他拿了面纸,在那种身体状况之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卫生习惯,这真的可以看出整洁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必然。

 如此健硕的一个老人,我曾坚信,他会用岁月给我们一个传奇,也坚信他一定也会象芦苇一样,除了给我们一片绿色的希望,也同样会给我们一个精彩的秋天。

 但他也正如芦苇般脆弱,一阵风也足已让它折断。外公因腹痛入院,却在三天后,打算出院的前一天晚上,没有任何征兆的走了。

 或许,他为了能把他最美好的东西呈现给我们。那时候,芦苇正在吐着新绿,小河的水也在见涨。

 记得帕斯卡把芦苇作为西方文化思想的象征:人类是会思想的芦苇。外公在验证了生命的脆弱时,也把他最强大的思想留给了我们,影响着我们。他曾经是那么热爱着生命、热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着每一个他爱着的人。

 外公很健谈。外公小时候家境不错,这让外公有了读书的机会,而且他又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注重从书中、媒体中得到知识。

 所以他对历史、地理、典故都有研究。从小我对外公的印象就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这些让外公有了充足的谈资。

 于是,每次看望外公,品茗、畅谈便成为常态,而我大多数时候是个忠实的听众,在这聆听中,我常对这个上一世纪的老人感到惊讶,惊讶于其思想、用词之现代时尚。没有一点落后于时代的感觉。

 我爱人也是善谈之人,因为这点上的共性,所以我每次去探望外公,爱人都会陪同前往,在爱人与外公相谈甚欢之时,从外公那喜形于色的情态,我可以感知到,那个孤独的老人在此刻,正从这种畅谈中得到了他所渴盼的天伦之乐。

 这棵“会思想的芦苇”,虽然对于大自然而言是那样的渺小,但由于思想的伟大,所以人可以统治这个世界。

 外公同样也凭其丰富的思想,深深感染影响着我,甚至在有些方面颠覆了我的思想。

 /03/

 我接触的人里,大多数人对社会、世界、人事都充满着太多的怨气,从而造成了幸福指数太低。

 但外公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他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世界,用一颗阳光的心去对待生活,用一颗幸福的心去对待人事。在他的谈话里,总是会说到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亲人的相濡以沫,邻居的照顾尊敬。

 即便偶尔谈到时下的弊端,也会轻描淡写顺口带过。其实细思,生活也的确如此,如人有长短,月有圆缺。

 如果你总盯着黑夜,那你的世界总是没有阳光,心态越来越暗。而你如果多沐浴阳光,你的心境也会豁然开朗。

 外公的思想还体现在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他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同时也是特有原则的人。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村里,他也算是有知识的人。因此,年轻时便在村委里做事。后来做了会计。一做做了一辈子。

 在工作生涯里,从没有听说过他在工作上出现一点纰漏。他没学过会计学,但他可以把会计工作做的头头是道。

 与公共财物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没有为自己谋得一点私利。他经常教导我们:是自己的,该得。不是自己的,不得分毫。

 从村里退下来之后,外公又到舅舅厂里做了会计保管。按很多人的想法,舅舅是让外公颐养天年。但外公去了之后,仍然一如既往。

 除了做好自己份内之事,还要忙里忙外,一刻不闲。对于厂里的一草一木,也从不自做主张。

 即使象厂里的棉纱筒之类的废品,他也不会私自卖掉,而是攒起来交给舅舅处理,舅舅让他卖掉,他也要将所得都落到厂里的帐面上。

 飞絮满天,芦苇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告知世人一段历史,它也把自己的根深深地与大地熔为一体。逝者已去,外公也把自己的思想深深溶入了我们的一切,使我时时忆起有关他的一切。

 “小桥,流水,人家”,外公门前的“小桥”已落成石桥了,桥上坦荡宽阔的公路更显现代气息,小溪中的“流水”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混了,“人家”也因外公的离去而大门紧闭。

 景物不再依旧,人物亦是全非了,但不可改变的是外公的曾经,不可抹去的是我们的痛惜。

 又见芦苇,明年春天,芦苇仍会装点着这个全新的世界,再忆外公,他的所有仍会伴着我全新的明天。

 作者踏雪无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6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