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昆曲作文

失落的昆曲作文,第1张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失落的昆曲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痴男怨女们无疾而终的爱情最后都只剩下一声叹息,汤义仍的《牡丹亭》如是,洪昉思的《长生殿》亦如是,那是江南如水的温柔和寂寞。

 昆曲是个出生在娄城南河的小姑娘,那是曾孕育了江南丝竹的小城。后来,她在姑苏城里长大,有一口温婉软糯的水磨腔,像春日刚抽条的柳枝似的细腰柔软娇嫩,浓墨重彩的面妆下是清澈的情意。再后来,她遇见了几个落魄的文人,在那最好的年华里,她有了潸然的故事。

 我很久以前是学古筝的,但后来不知怎地又非要学琵琶,许是被江州司马的《琵琶行》打动了。老师年过半百,早先唱过越剧和沪剧,兴起时还会唱那么一两折昆曲。很可惜,这么几年也没完整地听过一出《游园》。

 可我看见了长生殿里贵妃那场惊天动地的儿女情长,最后还是葬送在了帝国的万里河山之下,魂销马嵬坡。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太白醉酒,孤影成双,落拓的诗人有着世外的轻狂。玉芝兰树的潘郞风华绝代,朱笔亲点的状元意气风发。窦娥清瘦可怜。

 前几年在苏州念的时候,昆曲学校来了人说要选几个学生去学习,很可惜,颗粒无收。京剧一些北曲作为守护者甚至是崛起者这么多年来独挑大梁。南曲之中似乎只剩下沪剧越剧撑着门面。自古以来,江南就一味温婉,缺少帝王之气,难以进入人们的视野,除了那东南形胜,自古繁华的钱塘。吴语又作为小部分地区的语言而通行着,又更何况昆曲的语言那本就是吴地之中又一小部分的存在。

 时光倒退几百年,也许人们会对杜丽娘,崔莺莺的`故事颇有感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的女子,永远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会觉得张生寡情,红娘不安好心,悠长时光之中,一切都在改变。可那对话仔细瞧瞧又着实有趣。例如,曹芹溪的《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宝玉一句:“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貎”。虽显轻佻,可又贴切得紧。什么“良辰美景奈何人,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院》中的句子似乎句句都美得不像话,而长生殿是贵妃的每一次回眸都殊色惊人。

 可时至今日,这些都已经不适合了,咿咿呀呀的曲调似乎更像靡靡之音,昆曲讲的是小儿女的情人,那恰恰是英雄的气短。温柔乡即英雄坟,于是昆曲披上了失落的阴影。

 但她不该绝,旧戏折子过时了,新本子仍然可以写。可昆曲的落寞恰恰应证了没有好的本子的短板。因为方言正在失落,普通话、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以至于方言成了外婆积灰的梳妆盒,于是人们只会说“她”,不会说“伊”,会说“你”而不知“侬”。为你寝食难安远不及为伊憔悴来得有味道。

 失落的昆曲背后是姑苏失落的乡音和旧梦。许多年之后,你是否还会记着即登台时的衣带翩跹,开口时的水磨婉转,这不是什么历史名人、明清古迹所带来的印象,而是似水柔情,吴侬软语的姑苏记忆。

 戏剧能调节我们的思想情趣,改善我们的心情,还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面是我整理的我爱看戏曲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我爱看戏曲作文

 我本来也不爱听戏,甚至有些讨厌它。但那次演唱会,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那天奶奶六十大寿,她是一个十足的戏迷,为了使她高兴,我们全家陪她去剧院看戏。

 我一直认为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属,但望望全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是陪老人来的吧!”我天真地安慰自己。

 戏曲开始了,演女角色的演员们戴着大大的、漂亮的头饰,拖着长长的袖子,似仙女下凡一般;她们的脚步轻轻的,似飘来的一般。 他们悠扬圆润的歌声在空中飘扬,简直是天籁之音!她们将京剧的雍容华美完完全全地展现了出来!

 接下来表演的是变脸谱。忠勇的红脸,猛智的黑脸,草莽英雄的绿脸,凶诈的白脸,神秘的金脸,变出来的一张张脸各不相同,有趣极了!使我不由想起了《唱脸谱》中的“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听戏曲不光要用耳朵,更要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它的博大内涵。

 如今流行音乐在社会上占很大的地位,戏迷越来越少。但你可曾想过流行音乐就如天上的流星一般,稍瞬即逝;而戏曲文化,可以流传千年,一直被视为国粹,恒久不变。

 戏曲虽没有流行音乐的动感,没有它的快感,没有它那么强烈的节奏感,戏曲却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悠扬委婉的曲调啊!

 闲时听听戏曲吧!

 听戏曲,我真陶醉。

篇二:我爱看戏曲作文

 京剧可是我国的国粹,今天老师让我们结成小组来查资料,做手抄报。我们这一组可以说,做得很好,老师也表扬了我们。

 查了这些资料,我更喜欢京剧了。京剧这个词对于我并不陌生,在电视中,我也很爱看。京剧中的风云人物[注: 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是梅兰芳,他演过很多京剧。如:贵妃醉酒等。我很喜欢他演的戏与角色。

 我在整个小组中的职务是制作脸谱。我按照美术书上的一个脸谱画。我先画了一个轮廓,接下来把每一个细节描绘得很生动,然后将每个空隙涂上鲜亮的颜色,终于画好了,画好后,我又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把它剪下来。哇!好漂亮,我边欣赏着自己做的脸谱边自我陶醉[注: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着。第二天,其他成员也觉得不错,就把我精心制作的脸谱贴在了手抄报上。那一刻,我觉得好高兴,好自豪!

 最后,全组队员都分别把自己的成果贴在了手抄报上。有脸谱、资料、还有图画,当然还有一个小配饰是一个小脸谱。做完后,组员们都非常高兴,因为这些成果是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的,我们为自己骄傲、自豪,为我们这第一次合作的成功而感到兴奋!

 还有郭梦奇做的幻灯片,也很漂亮,做得很棒!后来,老师给同学们一一展示了,同学们看得也很出神!我们好高兴。

 在这次活动中,我对京剧又有了近一步的认识,我更喜爱京剧了!

篇三:我爱看戏曲作文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中,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昆曲的典雅精致,粤西的轻柔玩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拨打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很多剧中,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转衍化而来的。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比如我们经常在洗礼看见的大花脸,那就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戏曲剧种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协议特点,比如用几个龙套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舞台上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的动作来表下。

 中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昆曲入梦》

南京秦淮河不远处的内桥,有一座白墙青瓦的精致建筑:廿一·煦园,坐落于喧嚣的城南而闹中取静。若没有走进院落停下脚步,侧耳墙边,便可听到委婉凄美的昆曲飘入耳际;若循声而去,寻得的不仅是那儒雅巾生和裙沙明艳在舞台上的玉指纤纤、水袖盈盈,更是寻得了绵绵不绝的昆曲的传统文脉。

走进煦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昆曲《桃花扇》、《牡丹亭》人物的油画和漆画。庭院的正前方是古朴典雅的戏台,两侧分别是客座,每个包厢的名字都是昆曲的曲牌名,墙面的昆曲主题装饰画活灵活现。纵观每个角落,昆曲元素无所不在。看着品着,我心中一段水磨腔便汩汩流出。真是:昆曲灵魂满煦园,引我翩翩入梦来

我常常去南京紫金大戏院听昆曲。不论是“折子戏”,还是“桃花扇”、“碧玉簪”等传统戏,或是现代版“牡丹亭”等,总是让我如痴如醉。看戏听曲,昆曲肯定是听更为确切,因为故事里的情节、戏中人物命运都熟稔于心,所以人们常常说“听戏”是有道理的。

每每演出结束,演员谢幕完毕,我还站在舞台边不忍离去。今日寻声来到煦园,感觉与在剧场听昆曲有了太多的不一样。在煦园里听戏是体验,是捕捉,感觉戏里的某个人物就是自己;我可以随着戏里的节奏轻轻拨动手指俨然当是抖动水袖,再在心里默默亮那么一嗓子真是过足了戏瘾。也许这就是煦园的魅力和高雅的格调吧。

这不,萧声、琴声、笛声就这样间或响起,这时或名角或新秀依次穿行在绚烂的舞台上,从他们细碎的脚步里,从他们的唱词中,我忘了今夕是何年,也不知道是走在前世还是活在今生你看,《游园》里的杜丽娘与春香主扑二人边走边说进入了花园。

“皂罗袍”的名段就这样轻轻飘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这韶华贱!”这个段子是我最早听昆曲的“入门”曲,今天再听还是神思恍惚,心随戏动人在梦里游。我就是这般在昆曲的梦幻里走得很深很远了。

昆曲《牡丹亭》的精髓是“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也是由梦而来。熟知的故事情节,结局也在想象之中。今天在煦园再次观看,重温故事,徜徉在汤显祖的有情天地,还是被它深深打动。它告诉我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爱情就是不计生死,不问功利的追求过程。

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为寻觅真心所依而付出真情和代价,我不得不为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历程而怦然心动。

昆曲用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用至情至性的故事内容为我打开那么一扇窗,从窗里望去,我便看到了契合自己内心的一种难于言语的东西,那是常常在梦里才能想到和看到的东西,真的就飘然而至落在我的眼前。无论悲伤还是快乐,得到的是独属我自己的那一份从容、淡然、优雅的内心感受!

我喜欢《牡丹亭》缠绵而凄美的唱腔,我赞美杜丽娘柳梦梅真挚而梦幻的爱情,我迷恋昆曲的华美、细腻、精致、婉转在舞台上的呈现。

虽然故事里的人物永远栖息在牡丹亭里,永远做着寂落而圆润的梦,但我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在“步步娇”“画眉序”“三桃红”的节拍里,调整出一块永远属于他们的内心领地并细心地倾听他们的低吟慢唱……

人们常常会说,听昆曲是一种奢侈。它不仅是一种戏曲形式,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我理解的就是通过昆曲陶冶,使自己的心境从此变得从容。

如今我们生活工作在快节奏里,虽然穿着时尚,妆容精致,但每天置身于忙碌之中,似乎有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琐事,哪有多少时间去品味“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里的意境,更别说去做一个很从容的梦!

从这个角度来讲,又怎能不是现如今的“姹紫嫣红付与断井颓垣”啊?若能在闲暇里欣赏一场昆曲,从中寻求到一种细腻婉转清雅的感觉,从昆曲的至情至性的内容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也就足够了。

当昆曲在我生命里穿行的时候,当“粉墨是梦”的曲子再次从我耳边响起的时候,当MP3里的“雁过声”伴随我行走在城市和乡村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是在编织着一个送给自己的信物,是在观赏烦恼工作之余给自己打造的美丽风景,是在昆曲里寄托一个自己曾经的梦想。

总之,我注定是与昆曲有缘分的!昆曲对我来讲,就象江南的早春时节一定要去看的油菜花,就象空暇里放松要去的健身房,就象每天要打开电脑看有没有朋友的留言,就象在众多娇艳花丛里我更喜欢茉莉的清香……

此刻,戏台上的灯光已经由明转暗,曲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停止,《牡丹亭》已在暮色中落幕。戏中的一个个人物的造型倏然叠过,又各自回到了原来的故事里,只是我心里的节拍还在。我把自己从梦里叫醒,告知已是秋日。

《牡丹亭》里的哀怨缠绵也好,惊梦寻梦拾画叫画也罢,早已经被另外一个季节收藏。但是昆曲永远是我人生旅途上的最愉快伴曲,永远是我用双手紧紧捂在胸口那暖暖的珍藏……

扩展资料:

艺术特点:

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

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美文-昆曲入梦

-昆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0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