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雾月政变: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雾月政变“。
(1)主要人物:拿破仑·波拿巴
(2)目的:控制督政府,掌握军政大权
(3)结果:胜利
(4)影响:标志着拿破仑军事独裁的开始
2、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 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MFMIde)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
1794年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发表演说,表示“国民公会中还有尚未肃清的议员”,但是议员要求罗伯斯庇尔将议员的名字说出,罗伯斯庇尔并没有说出,引发议员们的恐慌,人人自危。由于过去已经有丹顿等人被整肃的前例,于是引发议员们有意发动政变。当天晚上罗伯斯庇尔在雅各宾俱乐部发言指出,“各位今天听到我的演说,恐怕是我的遗言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1794年7月27日,罗伯斯庇尔前往国民公会,结果被议长打断发言;场内开始出现“打倒暴君”的呼声以及逮捕罗伯斯庇尔等人的要求,并且国民公会宣布罗伯斯庇尔“不受法律保护”,加以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其弟小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G库东等。他们一度被国民自卫军司令F昂里奥抢救出来,最终罗伯斯庇尔逃往巴黎市公所,并且准备举枪自杀,一名国民卫队的少年兵开枪打碎罗伯斯庇尔的下颚并将他逮捕。
1794年7月28日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等二十二人因此被送上断头台,在罗伯斯庇尔被咔嚓的那一刻,观看的群众表示喜悦竟然出现长达15分钟的鼓掌。之后雅各宾派被处死刑者也超过百人,热月政变也被视为是“反动派的反扑”。
据说,在罗伯斯庇尔死后,幽默的法国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一段话“过往的行人啊!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请不要为我悲伤,如果我活着的话,那你就活不成。”
扩展资料: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
在中国,以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标志比较普遍,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激进集权统治。
1794年7月27日,宣告了法国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结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在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政权。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热月政变、芽月起义、牧月起义、葡月暴动、果月政变、花月政变、雾月政变等事件以及牧月法令、风月法令等等,就是按共和历的月份命名的。
参考资料:
:雾月政变
:热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
被称为“欧洲的内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尤其是欧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这在西方民主国家人民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痕。30年代,当国际局势日益紧张,欧洲与世界再次面临新的战争危险时,和平主义思潮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各西方民主国家迅速地蔓延开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这种和平主义的特点是不愿意为在总体上维护和平而承担任何风险,却在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上大做文章,其结果只能是涣散了民族的斗志,并使得“集体安全”之类的政策选择被当作可能导致战争的政策而受到了排斥。
1938年,德国在吞并了奥地利之后不久,又把矛头直指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国,法国有义务根据1925年法捷互助条约在捷受到德国进攻时立即提供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使法国外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当时法国政府内部四分五裂,以雷诺为代表的强硬派力主采取坚定立场,而以博内为代表的妥协派则坚持采取忍让态度,作为总理的达拉第则动摇于两派之间。
一些知识分子在《黎明报》为慕尼黑会议欢呼“希望复活了”,并呼吁说,为了拯救和平,必要时可以向希特勒作出进一步的让步。30日下午,达拉第在签署了慕尼黑协议后乘专机回国。在途中他忧心忡忡,担心返回巴黎后人们会耻笑他出卖了一个忠实的盟国。当专机即将在布尔歇机场着陆时,达拉第从空中往下望见一大群人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机场上,更是紧张得浑身发抖,遂命驾驶员在上空盘旋几圈,以恢复镇静。
孰料,当已准备遭到唾骂的他走出机舱时,扑面而来的却是狂热的欢迎者们的热烈欢呼:“和平万岁!”“达拉第万岁!”50万巴黎人聚集在从机场到总理府的大道上夹道欢迎。妇女向他的汽车抛掷鲜花,达拉第被当作凯旋而归的英雄得到迎接和欢呼。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外长博内,赞扬他们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拯救”了和平。
勃鲁姆甚至在《人民报》上写道:“没有一个法国女人或者男人会拒绝向尼维尔·张伯伦和爱德华·达拉第两位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战争不会落到我们头上了。巨大的灾祸消除了。生活能够重新合乎自然地进行下去。每个人都能重新恢复工作,高枕无忧。每个人都能享受秋天绚丽的阳光。” 一些右派知识分子不但热烈欢庆战争已经避免,而且还谩骂少数法国人企图要求政府信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诺言并同纳粹德国对抗。斯蒂芬·洛藏在《晨报》上欣喜若狂地写道:“和平赢得了,它是压倒了骗子、卖国贼和疯子们才赢得的。”右翼色彩的《时代报》也公然表示,它感到欣慰的是,少数高瞻远瞩和勇敢的***战胜了“战争派”。
《巴黎晚报》甚至组织募捐,以赠送给英国首相张伯伦一套乡间别墅——“和平之家”。在一派赞扬声中,博内,这位法国在慕尼黑丑剧中的出谋划策者在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昙花一现的名望之余,不无得意地声称:“许许多多的报纸,甚至极左派的报纸,都称赞慕尼黑协定是法国人熟练的、坚定的外交活动的成果。” 10月4日,法国议会以535票对75票批准了慕尼黑协议。这次投票真实地反映了在和平主义影响下法国人民的情绪。法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史专家皮埃尔·勒努万指出:“这一背弃盟友的政策得到了内阁和议会中多数人的同意,而且最后被绝大多数的公众舆论所批准。” 达拉第从慕尼黑返回巴黎时,竟像凯旋而归的英雄一样受到国人的热烈欢迎
总之,在和平主义的外表下,已掩盖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法国公众对战争的恐惧已到了“集体怯懦”的程度。刚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的法兰西人民不愿再来一次浴血战争。这诚然可以让人理解,但是,他们没有能够懂得一个历史教训,这就是,当一个国家面临一个侵略成性、嗜权成癖的敌人一心想要最后毁灭或者奴役它时,为了生存,打一场战争有时是十分必要的。
法国是议会共和制国家。
法国建立议会共和制的时间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实权,标志着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
在法国议会史上,多采用两院制,两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实现孟德斯鸠的均衡理论。这种结构旨在防止单一议会滥用职权。在各个时期,法国实行议会两院制均衡原则的表现方式不尽一致。
议会职能
根据法国现行宪法,法国议会实行两院制,即国民议会和参议院。议会投票通过法律、监督政府行为、评估公共政策。
总统在与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总统任命国家机构负责人需征询议会意见。
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质询。国民议会有权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案,或表示不赞同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政策声明。在此情况下,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
参议院不能被解散。参议院保证共和国的各个地方单位的代表性。
以上内容参考 --法国
资本主义国家在立国伊始,即实行法治的国家治理形式,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化法制化,成为西方国家建构国家机构的法制原则。在西方各国宪法中,它通常表现为下述几方面的制度设计:(1)由三个不同的机关分别执掌和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2)每一个机关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在行使各自分掌的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3)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实际安排,实现不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形成三权力分立的权力结构。这种权力结构比专制的权力结构要进步、要民主,在体现民主程度上要比专制前进一步。需要指出,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尽相同,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的实施具体形式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机构体制。在此以英美为例来理解不同国家三权分立具体表现的不同
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以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此外,总统对司法权也有制约,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由此可见,美国的三权分立是比较典型的
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至上制,在英国,议会是至高无上的,没有谁可以限制其权力的行使。英国的行政首脑即首相乃是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的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的领袖,而司法权则掌握在议会上院的“勋爵”们手中,由此可见,议会在英国式的三权制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个“三权”制约并不明显,而是在议会控制下的三权分立;但议会和首相发生矛盾时,首相有建议国王解散议会的权力,因此,行政权也有反制立法权的权力
英国、美国、法国都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国家,但三国政治制度中的政体设计却各有不同,分别成为了议会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的典型代表,反映出三国不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对政治上层建筑的独特影响。同时,作为西方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三国政体又共同体现了西方政治思想中权力制衡的经典理论,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了不同的形式
英国、美国和法国都是典型的西方民主国家,拥有完整和成熟的现代民主制度。但具体来看,在共同的民主政治框架下,三国政治制度中的政体设计却各不相同。英国实行混合了君主制和民主制特性的立宪君主制,美国建立的是以严格三权分立为特征的总统共和制,而法国则将总统制和议会制结合起来设计出了独特的“半总统制”。
英国政体是典型的立宪君主制,其主要特点是“虚”“实”结合与“议会至上”。英国政体中处处体现出“虚”“实”结合的特点,这首先表现在英王与内阁的关系上。英王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其权力要么只能按法律和惯例行使或受到别人牵制,要么必须在有关大臣的“忠告”并连署下行使,实际处于“临朝不临政”的地位。议会和内阁虽掌握实权,但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它和英王都只有象征性的权力,而议会的立法、监督、财政等大权实际握在下院手中。英国内阁由英王授权在下院中获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组建,成员必须是议员。内阁对下院多数负责,若下院通过对其不信任案,内阁要么辞职,要么提请英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这是“实”的一面。“虚”的一面表现在,下院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反对党,受法律保护,平时组成“影子内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当执政党大选失败后,反对党便可迅速取而代之,“影子内阁”成为“执政内阁”。这充分体现了“虚”与“实”的动态平衡。英国政体的另一大特点是体现了“议会至上”原则,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前述内阁制就是这一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而在司法权与立法权关系上,议会上院是英国最高法院,具有除苏格兰刑事案件外其它民事和刑事案件的上诉管辖权。大法官是上院议长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同时还是内阁和执政党成员。
可见,英国政体体现的权力关系首先是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凌驾于各实质权力之上,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在实质权力部分,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作为民选代议机构产生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二者成员实行“相容原则”,而作为司法机构首长的上议院议长由首相提名英王任命,实际也是出于下院,所以这就形成了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分立的权力关系。
美国政体中权力关系的最大特点是三权平行分立相互制衡,而凌驾于它们之上的是合众国宪法。也就是说,美国政体中的三权都来源于宪法,而不同于英国政体中行政权和司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更不同于英国政体中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的设计。正因为如此,威尔逊在大加描述美国国会至上的政体时也不得不承认英国政论家巴奇霍特的敏锐论断:“总之,英国宪法是建立在选定一个最高权威,并使之成为一个好的权威的原则之上,而美国宪法则是建立在具有许多最高权威的原则之上,他们希望能以数量来补偿质量。”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体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即兼有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点,总统在表面上受到议会更多牵制,但实际上权力比居于总统制中的美国总统更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总理职位的设计。第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和总理职位分属两人,总理实际是总统行使职权的工具,使其能集中精力关注大政方针,稳定地处于国家权力体系的中心;第二,总理是总统与议会的中介,这是“半总统制”的核心特点。一方面,总理由总统任命,具体贯彻总统的大政方针,对总统负责。另一方面,政府虽不从议会产生,但总理却要对议会多数负责。实际是为总统的政策向议会多数承担政治责任,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因而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巩固了总统的地位;第三,议会虽可实行倒阁,但其主动权却在总理手中。而且即使最后倒阁成功,总统也可下令解散议会,在大选后重新任命被倒阁的总理。因此,“所谓最有力的监督的弹劾权实际只不过是国民议会的一种虚张声势的权力。”这明显削弱了议会对行政权的制衡,加强了总统的权力。其次是立法权的行使。第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议会的立法范围是被列举的,这为行政立法留下了很大的伸缩空间;第二,政府可以确定议会立法的顺序,使议会优先讨论政府的立法创议,而“留给议会的只是立法审议和表决形式”;第三,议会对财政议案的审议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限内通过,政府可以条例的形式颁布预算草案,这使得法国议会对财政案的审议权力“比其它任何西方国家更加流于形式”;第四,公民投票通过的法案不再需要议会的表决就可直接成为法律;第五,宪法委员会可通过违宪审查分享立法权,而委员会中有三名成员都是总统任命的。
另外,总统还享有广泛的任命权,处理重大问题的特权和司法行政权等。
由此可见,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体中的权力关系是总统凌驾于三权之上,这类似于英国政体中国王的地位,但法国总统又享有广泛的实权,甚至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并不受议会的直接制约,这又不同于同样握有实权的美国总统。而在三权关系上,法国政府由总统任命的总理组织,并不像英国那样由议会下院产生,但又要对议会负责,所以政府负双重责任,居于总统和议会之下。另外,高等法院也不像英国那样派生于议会,而是受到总统的控制。
三国政体对于横向权力关系的安排虽然不同,但却隐含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要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以此实现不同政治派别的利益。权力制衡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很多思想家都提出过类似观点,其中近代的代表人物就是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洛克的分权理论蕴含了制衡思想,但他更倾向于让人民直接推翻违反他们意志的代表,认为这“最后的权力”是克服权力滥用的最好办法。而卢梭则干脆取消了代议制,认为只有人民直接掌握权力才能保证对自己利益的维护,这实际是权力制衡的极端情况。由此,二者思想的逻辑结果都是议会制政体。但问题是,如果经常使用“最后的权力”则必然会导致政治体系的动荡甚至瓦解,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权力制衡的长效机制,而这正是孟德斯鸠的贡献之一。他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说也奇怪,就是品德本身也是需要界限的!”而要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们可以有一种政制,不强迫任何人去作法律所不强制他做的事,也不禁止任何人去做法律所许可的事。”这就使权力制衡成为了指导西方国家政体设计的一种普遍理论和原则,本身并没有国别的区分,英、美、法三国政体表现的也只是为实现权力制衡而采用的不同机构设置而已。虽然这些机构不都实现了完全的三权分立而具有不同程度的权力失衡,如英国就是立法权至上,法国则是总统权力过大,但它们仍然能够达到权力制衡的相同目的,这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一套完善的政党制度与相之配套。因为,政党才是政体各机构中活动的主体,当不同派别的政党掌握了不同的机构后,便将自己的利益诉求注入到权力的实际运行中,从而实现了不同权力机构之间的制衡。所以,任何形式的三权分立制度要想真正实现权力制衡都必须以政党之间的制衡作为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政体虽然形式各异,但都能很好的实现权力制衡,原因就在于它们普遍形成了一套由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党(或政党联合)与一个资产阶级保守主义的政党(或政党联合)轮流执政、相互制衡的动态机制。这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全面比较了古希腊城邦制度后得出的观点:人的天性是追求自己或自己党派的利益,它导致统治者的堕落和党派之争。特别是寡头派和平民派的冲突,是引起政体变化的根本原因。只要两党在政府中的地位与他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观念不符,他们就要掀起革命,由此导致政治不稳定和政体更迭。革命是资产阶级在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道路上普遍采用的手段,当民主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这种利益之争便成为了阶级内部各派别之间的竞争与妥协。具体来看,英国就是偏左的工党和偏右的保守党,美国是偏左的民主党和偏右的共和党,法国则是偏左的社会党与***联盟和偏右的保卫共和联盟与法国民主联盟的联盟。
在英国两党中,执政党虽然可以通过控制议会使政策符合自己的利益,但仍然必须考虑其它阶层、集团和群体的利益,这样才能避免压力集团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导致其丧失过多的选票。另一方面,反对党的作用更具有英国特色。首先,只有在下院选举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政党才能成为合法的反对党,起到监督执政党的作用。其次,反对党在监督时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一味攻击,还必须提出相应的具有建设性的能取代执政党的政策。这就既发挥了监督作用,又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同时,“影子内阁”制度的存在也使得执政党在失去人民信任被“最后的权力”推翻时不至于出现长期的权力真空,从而保证了政局的稳定。因此,两党在制度框架内的合法竞争实际上最大程度地弥补了制度设计中立法权至上带来的权力不平衡,在实践中还是实现了分权制衡,只不过不是行政立法权的相互制衡,而是具有不同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两党之间的制衡。
美国的两党制衡源于建国初期的联邦制与反联邦制之争,因此最初的两党就是联邦党与反联邦党。美国联邦制是在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之间达成的政治妥协,但根本目的还是维护当时北美独立各州(state)的利益。所以,“美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着双重的分权制衡”,一种是在联邦和州两个层面都存在的三权分立制衡,一种是联邦制中联邦与州之间的制衡。其中联邦层面的三权制衡反映的实际是联邦与州之间的制衡,而两党制衡也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其途径就是通过选举控制不同的权力机构。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和胜者全得制度,总统选举人票要被集中地给予某个候选人(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因此各州的政党在全国政治中具有影响力,总统候选人也就要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民的倾向性难分伯仲的地区,或有着至关重要的大量选举人票的地区。所以候选人的竞选重心是在州,这就使得州一级的党组织拥有了实质权力。在国会选举方面,州议会掌握着划分选举国会议员选区的权力。因此,州议会多数党就能够通过按照利于本党的原则划分选区来影响国会选举。比如民主党就曾利用这种办法长期控制国会众议院,其间实现了对几任共和党总统的制衡。又由于总统和国会分开选举,而且二者都直接对选民负责,因此,两党在地方上的竞争就成为了影响全国性“行政—立法”制衡的基础性变量。“如果议员感到他的重新当选取决于地方上的问题和选民的态度,而不是取决于总统候选人对选民的感召力,那么,他在议会里将做出相应的反应,当他而且只有当他感到总统的政策是他的选民所需要的时候,他才会支持总统”。这说明,联邦层面横向权力关系的制衡是以联邦与州之间纵向权力关系的制衡为基础的。这种制衡机制的组织载体就是两大政党,它们发挥着将选民利益聚合于全国性代议机构的功能,并监督总统的政策能够切实维护这些利益。
法国政治中的党派制衡具有自己的特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从理论上看应该更有利于权力制衡,但在实践中却导致了长期的政局不稳。第五共和国政体改过去的议会制为“半总统制”,在扩大总统权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党派竞争,并最终形成了以社会党和***组成的左派联盟与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组成的右派联盟相互制衡的政治结构。但是,这种制衡与英国两党在议会中的制衡和美国两党分别控制行政和立法机构的制衡又不一样,其实现的最佳途径是“左右共治”局面的出现。在此情况下,总统和总理分属左右两大政治联盟,这样首先在行政权内部实现了制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经过复杂的博弈过程才能最终达成妥协。另外总理要对议会多数负责,所以又加强了议会对总统的监督,实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有效制衡。“因此, 在‘共处’的情况下,实际上是议会中的多数派在挑选总理,而总统的 ‘任命’成了纯粹的形式。这是总统权力的一大失落。”可见,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体虽然造就了能凌驾于三权之上的总统,但又留下了使其可能面临行政权和立法权双重制衡的空间,成为了三国中受限最多的行政首长,这正是西方政治思想中权力制衡的普遍原则与法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之后在政体设计上所体现出的精妙之处。
法国大革命,1791年-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期间,在巴黎设置断头台,三年内被斩首的多达7万人。
“雅各宾专政”,又称“恐怖时代”,是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的专制独裁统治。这些被斩首的“反革命份子”,有不少是非保皇党成员,他们只是反对雅各宾派的人士。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是一段法国社会激进与政治动荡的时期,对于法国历史以及全欧洲都留下了深刻广泛的影响。
当年断头台遗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
普法战争结束后,德法两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公元1870年7月19日,法兰西第二帝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就此爆发。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普鲁士军队捷报频传,最后更是大败十万法军于色当。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宣布投降。就这样,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快速荡平了德意志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法兰西。
法德两国的恩怨,其实由来已久。早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德国便因法国蓄意干涉而人为分裂,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法国君主更是通过种种手段妨碍德意志统一。在腓特烈二世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七年战争”迅速崛起,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产生严重威胁,并进一步影响到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两国之间的嫌隙日益加剧。
“普法战争”前夕,拿破仑三世的穷兵黩武和反动政策早就令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国内政治危机,拿破仑三世急需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反观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为缓和同议会的冲突,也公开提出“统一德国”的口号并策划了三场王朝战争,“普法战争”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场。
公元1870年,普法两国之间的矛盾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严重激化。自两年前时任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后,西班牙内阁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继承者,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远亲利奥波德亲王便是颇有希望的潜在候选人。法国对此自然不乐意,于是拿破仑三世派外长格拉蒙公爵向普鲁士发布照会,要求利奥波德亲王和威廉一世均不得染指西班牙王位。
谁知威廉一世不以为恼,仅仅是以温和口吻表达了自己反对立场,并要求宰相俾斯麦将法国大使会见的经过对外发布。于是俾斯麦抓住这次机会,同军方商议后篡改了电报内容,刻意添油加醋,于7月13日发表了充满挑衅意味的“埃姆斯电报”。不用说,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法国,没过几天拿破仑三世便正式对普鲁士宣战,普鲁士随后也对法宣战。
值得一提的是,与这场战争毫不相关的南德诸邦也展开了军事行动。这一切还要从“普奥战争”结束说起。由于普鲁士的迅速崛起对法国现有霸权产生威胁,拿破仑三世便以法国在“普奥战争”期间保持中立为由,要求普鲁士将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划归法国作为报偿。
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断然拒绝了这个荒唐要求,并趁机将这个消息告知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引起了后者的极大恐慌和对法国的怨恨。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一手推动并与其缔结了秘密攻守同盟。因此在“普法战争”爆发后,南德诸邦和北德联邦便一致对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可以说,这一政治需要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导火索,而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则不过是一个双方需要的完美借口。
当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的消息传回巴黎后,广大市民被彻底激怒,工人和小资产阶级聚集起来要求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共和派便趁机建立临时政府,自称“国防政府”。普鲁士军队于是长驱直入,侵占了法国东北部的广大区域,并向巴黎推进。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国防政府”却因畏惧加快了投降步伐。1871年5月9日,梯也尔政府在凡尔赛同德国签订,条约规定法国向其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省全部和洛林省一部分,赔款付清以前,德国还要额外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作为抵押。在梯也尔等人进行卖国勾当的同时,巴黎无产阶级于1871年3月18日宣布起义,建立了闻名世界的巴黎公社。
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如愿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并利用战胜获得的50亿法郎和铁矿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积极推动国内工业发展。同时,由于政治统一和对外战争获胜,德国资产阶级野心不断膨胀,四处游说官员对外扩张,反过来又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德国因此迅速成为欧洲经济军事强国,不仅改变了欧洲格局,还将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大国与其结盟作为主要外交政策。
而此时的法国,因为战争消耗和割地赔款,国内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由于北方数省被占,法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再加上市场进一步缩小,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缓慢——这使法国在帝国主义阶段远远落后于英德美等国,并失去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在中西欧的霸主地位。为一雪前耻,法国积极调整同英、俄等欧洲国家的关系,通过寻求盟国支持的方式以共同对付德国。
随着德国崛起和法国衰落,欧洲相对平衡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殖民势力的强弱变化导致列强矛盾日益加剧,促使殖民主义国家重新调整彼此关系。由于德国坚持孤立法国的对外政策,因此主动斡旋并调和俄、奥两国关系,与后者结为“三皇同盟”。但随着对殖民地的争夺加剧,三国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于1878年柏林会议后宣告瓦解。
四年后,德国又与奥、意组成“三国同盟”,而法国也和英、俄形成“三国协约”,从而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而二者之间的军备战又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意思的是,不仅德国因“普法战争”实现统一,看似毫无关系的意大利也依靠这场战争收复失地。在战争爆发后,拿破仑三世不得不调回驻在罗马的法军,意大利军队和加里波第志愿军趁势进入原被法国控制的教皇辖地,一举占领罗马——教皇被强行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就这样,意大利顺利收回被法国占领并控制的教皇辖地,国土统一大业完成。
: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国的前身)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因长期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鲁士王国和法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
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挑衅性的“埃姆斯密电”,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但普军仍长驱直入。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请求停战。2月26日,双方在法国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
这次战争使普鲁士王国完成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同时也促成了意大利统一。
参考资料:
法国国庆日来源于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确立为法国的国庆日,法国人每年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
虽然为纪念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这一光辉的日子,曾一度将1789年的7月14日作为国庆日。但1814年封建王朝复辟后,宣布7月14日为“国耻日”和“杀人犯的节日”。
1870年,共和国恢复,1879年,共和党人成立了政府,议会由凡尔赛迁到了巴黎。翌年6月,法国议会正式通过法令,将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的国庆节。
扩展资料
法国国庆日的庆祝活动:
1、法国人的阅兵式
每年的7月14日,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都要举行经过精心准备的部队检阅仪式。通常从10点整开始,法兰西巡逻兵航空表演之后,总统检阅各军兵种部队。
2、全民庆祝活动
7月14日是全体法国人欢庆的日子,这一天,从城市到乡村,全国各地都举行舞会(尤其是非常著名、深受赞赏的消防队员舞会)。
3、烟花表演
法国官方每年都要隆重纪念这个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这一天的夜晚成为欢乐的海洋,法国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被火树银花所映衬。
法国每年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要用去50吨火药,10亿支爆竹。从费用来看,半个小时的焰火要花费2000万法郎,由此见知,整个庆祝活动所耗费用相当可观。
4、穿袋赛跑
在民间,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也很有特色。穿袋赛跑,参加这种比赛的主要是孩子们,参赛者每人套在一只装土豆的大袋子里,从脚一直套到胸,比赛开始后,参赛者只能一蹦一跳地前进,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
凤凰网-绝对惊艳!看看法国国庆不一样的狂欢日
-法国国庆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