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轶事典故

和珅的轶事典故,第1张

雍正皇帝的太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有一次见到年贵妃,就被皇娘的美貌打动,他想调戏年贵妃,就从后面去蒙年贵妃的眼睛。年贵妃以为是哪个宫女戏耍,拿起梳子往后一挥,右臂贴近弘历前额。弘历急忙抓住年贵妃的玉臂,年轻美貌的年贵妃回头一看,见是风流倜傥的太子,就势倒在太子怀中。这一情景正好被弘历的母后和随行的宫女们看见。他母后想,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会影响皇家的名声,说皇太子戏弄皇帝的妃子;这个女人一旦勾住了弘历的魂,说不定还会闹出更大的事来,直接影响儿子弘历继承皇位。他的母后为“杀一儆百,以绝后患”,就背着雍正皇帝,赐年贵妃三尺白绫自尽。

待弘历赶来之时,年贵妃已经自缢气绝身亡了。他抱着年妃捶胸顿足,连声说:“是我害了你呀!是我害了你呀!”年贵妃的贴身宫女上前跪下说:“太子,贵妃自缢前托奴婢转告太子一句话:二十年后在人间与你相见。”弘历听说此话,更加悲痛,他抚着年贵妃的脸说:“年妃,如果我们俩真的有缘份,二十年后相见;如果此生不能相见,来生一定相见。相见时以此为记。”说完,咬破中指,在年贵妃的额头上点了一记朱砂。

二十年过去了。当乾隆第一次见到和珅的时候,就发现和珅长得酷似当年死去的年贵妃,且额头上也有一块红记。乾隆忘情地连喊了三声“年妃”,希望“二十年后相见”之人能在和珅身上找到一点线索。乾隆问和珅:“你家里有姐姐妹妹吗?”

和珅的回答令乾隆十分失望:“回禀皇上,奴才家中只有兄弟二人,和珅只有一个弟弟叫和琳。”

乾隆失望之余,随口问起和珅的年纪,和珅的回答令皇上大为震惊──和珅出生的那一年,正巧是年贵妃死去的那一年。还有更巧的是,和珅额头上也有一处和当年自己点在年妃额头上的位置、大小、颜色都一模一样的朱砂记。于是乾隆认定和珅就是年贵妃转世,就把和珅留在了身边,以朝夕相伴,解除思念年贵妃之苦,同时把应给予年贵妃的恩宠加倍地给予和珅。和珅虽不明此意,但他善于曲意迎奉,讨好皇上,官也就越当越大。

以上虽然是野史,不能当作史实来看,但是乾隆喜欢年贵妃,而和珅长得酷似年贵妃应该是可信的。在北京恭亲王府(即和珅当年的府邸)里有一幅当年和珅和年贵妃的画像,画像里年贵妃和和珅确有几分相似。

但是年贵妃是不可能和乾隆有染的,年贵妃贵为贵妃,乾隆到宫中时15岁,年贵妃已经生病了。乾隆的生母也并非皇后,只是一名妃子——熹妃钮钴禄氏(孝圣宪皇后),根本不可能去动高高在上的贵妃。 1、和珅此人确实有才。他从官学毕业后考过一次科举,但落第之后就听从其岳父的意见去选了侍从。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一句话来下旨,虎兕出于柙。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启示说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被乾隆赏识。有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和珅就把书上的注全部背了出来。可见和珅有才是乾隆重用的一个原因。

2、据说和珅长相清秀。乾隆觉得其酷似因乾隆被处死的一个妃子,故而重用和珅。

3、和珅擅长拍马屁。在乾隆日益昏聩的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及的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所以和珅就竭尽自己的一切解数来讨好皇太后,特别是在皇太后归天的时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而是时刻陪在乾隆身边,痛哭流涕,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赢得了乾隆的好感。

4、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确实做过几件令乾隆高兴得事情。比如审判李侍尧,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学内苦读,掌握了汉、满、藏、蒙语,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作用,深得乾隆喜爱。

5、和珅的敛财技巧炉火纯青,能为老年乾隆的无限制挥霍提供财源。在乾隆晚年几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捞钱本领给乾隆带来了想不到的好处。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宠信,最重要的一条是揣测上意,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皇帝烦心的事情,和珅来办。久而久之,乾隆当然就把和珅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了,当然会重用了。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珅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欢欢喜喜,自己在众人侍奉下悠然自得、尽情享乐的情景,提笔作了题名为《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的诗: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新。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从上述两首诗中可以得知,和珅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余生时间不会太长了,末日即将来临,伤感前事,发出几声悲鸣。他至死执迷不悟,觉得自己满身是才,“怀才误此身”,表现出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可奈何心情。

和珅看到白绫后,又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赋诗完毕,和珅拿起白绫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但他留下的这首绝命诗,却耗尽了无数史家特别是附会者的心血。人们把此诗集中在和珅的前身和后身上,说和珅的前身是乾隆宠爱的妃子马佳氏,而后身便是世所不齿的慈禧太后。大意是和珅为了报仇,而化为女身来惑乱清朝,而要说惑乱清朝最巨的莫过于慈禧太后了。所以,众口相传,和珅是投胎变成慈禧太后了。自和珅死后,对其绝命诗的各种解释附会无不朝此方向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把和珅变成慈禧。这些说法虽属痴人说梦,但却也反映出人们对和珅以及后来的慈禧太后的憎恶。 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副都统萨彬图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要求严刑审讯“和珅家掌管金银内账使女四人”,对和宅院附近进行挖掘,寻找“窖埋金银”以及查清和家帐本和各大银号,以求彻底查清。他的府邸装潢胜似皇家园囿,其华贵为其他大臣府邸所不及。和珅“跌倒”后,他的府邸被转赐给恭亲王,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恭王府。由于清朝与现代的时间最接近,因此和珅成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的税收被和珅贪掉了一半;2001年,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这句话在清朝乾隆年间,还要加上五个字:“汉不与满斗”。所谓《官场斗》(又名《满汉斗》)只是评书或单口相声而已,借给刘墉几个胆子,也不敢跟和珅斗,他见了和珅就得下跪磕头,那倒是真的。

在和珅眼里,他需要忌惮的公爵以下满汉文武大臣只有三个,这其中当然不包括刘墉和纪晓岚。事实上按照正史记载,和珅根本就不在刘墉和纪晓岚,甚至还有点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在乾隆朝,刘墉最大的官职是工部尚书署理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直到嘉靖二年,在被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一生没当过军机大臣,按照雍正以后“大学士不入军机不为真宰相”的惯例,刘墉就是驼背称呼啦圈,也没资格被称为“宰相刘罗锅”。

纪晓岚名气虽然大,但是很遗憾,他连假宰相都不是,因为他一辈子也没当过正牌大学士,直到嘉靖十年,纪晓岚才在临终前被授予协办大学士称号,一天“中堂”都没当过。

清朝大学士被称为“中堂”,那是有典故的:清朝实行皇帝直管下的六部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一部有一满一汉两位尚书。满尚书地位高能力差,汉尚书地位低本事强,此消彼长就成了平起平坐。两个尚书经常闹别扭甚至在部里吵架打架,弄得手下一帮郎中、员外郎无所适从。

为了给各部满汉尚书拉架,皇帝让大学士每人监管一个部,召开部务会议的时候,大学士居中而坐,满汉尚书一左一右,隔着大学士就掐不起来了。大学士因为居中而坐,所以被称为“中堂”。

清朝的大学士,同一时间最多只有六个(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撤中和殿大学士而新增体仁阁大学士,形成了三殿三阁制),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两个,给满汉尚书拉架的工作,由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承担,比如胤禛胤祥都曾管过某一部。

和珅不但是一人监管数部的文华殿大学士(从乾隆五十一年到嘉庆四年),而且在乾隆四十八年受封一等男爵,五十三年晋升三等忠襄伯,嘉庆三年,和珅晋封一等忠襄公。

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和珅在朝堂上也有惹不起的人物,比如和硕和亲王弘昼、固山贝子福康安。

弘昼和福康安跟乾隆都是实在亲戚,弘昼是乾隆最疼爱的弟弟,福康安是乾隆最亲近的小辈(疑似比侄子还亲),和珅还没上班,弘昼就没了(乾隆三十五年薨,三十七年和珅入宫当侍卫),不管和珅是几等公爵,见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都是要下跪磕头的。

清朝的皇室之外有九级爵位,分别是超一品公、侯、伯,正一品子、正二品男、三品轻车都尉、四品骑都尉、五品云骑尉、七品恩骑尉,和珅一上班就是三品官(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刘墉的父亲刘统勋虽然很受乾隆器重,但是却连个男爵都不是,刘墉自然也就没有恩荫世袭的爵位,也就是一个白丁,唯一能享受的待遇,就是不用参加乡试,可直接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会试。

刘墉尚且如此,纪晓岚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前辈连个当道台的都没有,所以虽然考试成绩跟刘墉差不多(刘墉二甲第二,纪晓岚二甲第四),但是升迁却比刘墉慢得多。

在乾隆执政期间,刘墉和纪晓岚都不敢跟和珅发生正面冲突,一个是地位相差悬殊,再一个就是乾隆跟谁关系好,满朝文武都知道,聪明甚至有些圆滑的刘墉纪晓岚才不会没事找事儿去触霉头。

和珅也很聪明,他早早受封超品伯爵,最后还得到了异姓大臣的最高爵位(不算福康安,因为福康安算不算异姓大臣只有乾隆等少数人知道),但是他绝不与真正的八旗贵胄叫板,所谓和珅训斥王子贝勒,那都是小说家言,和珅奉承还来不及呢。

和珅一门两公爵(和琳也被追赠一等公),按理说对公爵以下的人,应该全都不放在眼里才对,但是我们看《清史稿》,就会发现至少有三个人很不给和珅面子,而和珅也不敢跟他们公开翻脸:“阿桂以勋臣为首辅,(与和珅)素不相能;王杰持正,恒与忤;朱珪为仁宗(颙琰)傅,和珅忌其进用。”

这三个人,和珅当面惹不起,只好背后下绊子,但是谁都没绊倒,因为这三个人的来头都不小。

阿桂是世代将门高官之后,跟乾隆是亲戚,而且还大一辈(阿桂的女儿嫁给了允禄之子弘融),和珅直到嘉庆三年才晋封一等忠襄公,而阿桂在乾隆四十一年就受封一等诚谋英勇公,按照清朝规矩,四字封号的公爵,地位是远高于两字封号公爵的。

和珅忌惮阿桂,两个人斗了半辈子,谁也没斗倒谁,但是在气势上,阿桂一直压着和珅,和珅主动示好,阿桂也不给面子:“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半步为一武)。和珅就与语,漫应之,终不移一步。”

和珅惹不起阿桂,也不想让朱珪得势,这很好理解,毕竟一山不容二虎,朱珪是颙琰的老师,未来和可能成为朝臣之首。

但是他还十分忌惮王杰:“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

我们看王杰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有两方面的优势,可以跟和珅叫板:第一,王杰是乾隆皇帝钦点的状元郎,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属于清朝黄埔系,深得乾隆器重;第二,王杰清廉正直。

我们要是细看清史中对刘墉纪晓岚的记载,就会发现这二位虽然不如和珅贪婪,但也绝不干净,两人都有贪污或跟贪官合谋的记载,也有因此受过处分,刘墉因为下属贪污(说刘墉没份儿,估计没人相信)而被免去知府职务(事见《清史稿·列传八十九》),而且是按律当斩(没参与怎么会当斩?),是乾隆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才没有大开杀戒;纪晓岚也不是身边只有一个杜小月,而是三妻四妾一日五次不可或缺,他跟卢见曾那点猫腻,乾隆十分清楚,这才把他充军发配。

如果清朝真的撒下大网抓贪官,和珅当然第一个落网,恐怕刘墉和纪晓岚也未必逃得掉。

王杰与刘墉纪晓岚不同:“杰在枢廷十馀年,事有可否,未尝不委曲陈奏。持守刚正,历事两朝,以忠直结主知。”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知道和珅为什么忌惮王杰而不怕刘墉纪晓岚了:自古邪不压正,王杰是乾嘉两朝少有的正人君子,他身上的浩然之气,令和珅望而却步。刘墉纪晓岚跟王杰相比,身上好像还少了点什么,至于少了什么,读者诸君应该十分清楚吧?

1799年,正月十八日,巨贪和和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得罪嘉庆,绝非偶然的错失,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这家伙位极人臣二十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搜集皇亲国戚、文武官员的材料,十五皇子(后来的嘉庆帝)自然也在范围之内。

乾隆八十大寿那年(1790年),嘉庆的老师朱玉圭正好六十岁。嘉庆写了一首诗祝贺老师,诗中将朱玉圭和父皇连在一起,还说朝廷等待着他来担任要职。和珅发现后如获至宝,将它视为一支备用的暗箭。不久,乾隆拟将朱玉圭调到朝廷当大学士。和珅感到这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就拿那首诗给乾隆看,说朱玉圭与皇子的关系不正常,要皇子写诗称颂自己,很有野心。于是“龙颜大怒”,朱玉圭因此被降职,要不是有大臣说情,嘉庆也会受到处分。

嘉庆从此韬光养晦,并掌握了和珅的大量罪行。1795年9月,乾隆决定传位给嘉庆,使和珅胆战心惊。嘉庆登基后,和珅为了保护自己,更加强了监视活动。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马上雷厉风行地置和珅于死地:初四日宣布撤销他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并将他与其死党福长安软禁;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其实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二十条罪状,三天后下达赐死的诏书。

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到来,罪状公布的当晚,正是元宵,他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由感慨盈怀,写了这首《狱中对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诗相当真实地表现出他此时的处境和心情。他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如今一切都化为乌有,真个是“枉劳神”矣!

他被迫上吊死后,人们还在他的腰带里发现一首七言绝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他刚踏入五十岁,苦心谋得的权势和财富就如“幻梦”、“香烟”,一切成空,诗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无限的凄苦之情。

和珅之死引起众多议论。其中一说是“水泛含龙”预言三十三年后那场大水灾。道光十二年(1832),黄河南段决堤,造成巨大灾难,再过两年,慈禧太后出世,她是和珅的后身,干尽了祸国殃民的勾当,促使大清王朝崩溃--表明他要报仇。此解十分牵强,可是突出了他的罪恶本性,反映出人们对他的憎恨

太上皇乾隆去世后,嘉庆帝在大丧期间便迫不及待地惩治了和珅,并以“贻误军机”的罪名将其赐死。我们知道,和珅是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素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可惩治和珅的过程中,嘉庆帝只字不提“贪污”二字,也没有借着这个机会将和珅的党羽一网打尽。

嘉庆帝这种除恶不尽的做法,对于挽救吏治腐败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相反还留下了巨大的隐患。那么嘉庆帝为何明知祸患无穷,还要这样做呢?有一点需要说明,嘉庆帝绝非不痛恨贪官墨吏,而是以当时的形式来看,彻底追查和珅党羽于国、于民都没有任何好处。

自嘉庆初年开始,川楚白莲教声势浩大,席卷数省。为了镇压这场流民起义,大清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耗时九年,花费了数亿两白银,乾隆盛世的也随着白莲教起义拉下帷幕。而嘉庆四年惩办和珅的时候,正是嘉庆帝最危难的时期,要是彻底追查和珅党羽,那么无疑整个大清朝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牵连其中,就连在前线的各省督抚和将领也不在少数。

所以,嘉庆帝惩办和珅不能以“贪污”为名,只能给他安上“贻误军机”的罪名。说起来,这也是嘉庆帝最无奈的选择。不过作为最高统治者,嘉庆帝的内心还是无法容忍和珅的那些死党的,因此,在有限的范围内,他还是惩治了几个重要的和珅党羽。

被嘉庆帝列为党附和珅的官员有:福长安、和琳、伊江阿、苏凌阿、吴省钦、吴省兰、李潢、李光云等,而从严处置的只有福长安 、和琳、伊江阿。

这些人中最主要的是福长安。在乾隆去世后,福长安与和珅被一道任命为治丧大臣,而且也是同时被囚禁和入狱的,说他们是一对难兄难弟一点也不过分。在颁布和珅的二十款罪状时,嘉庆帝也附带上了福长安:“至福长安,祖父叔侄兄弟世受厚恩,尤非他人可比……如今抄家之物,虽不及和珅之金银珠宝逾千万,但已非伊家之所应有,仅居和珅之次。”

和琳身为和珅的胞弟虽已去世三年,但还是被革掉了公爵,从配享的太庙撤出牌位。在嘉庆帝看来,和琳之罪主要有两点:一是听任和珅的指使,参奏、陷害福康安;二是和琳与福康安在镇压苗匪时,从中掣肘,以致福康安未能建功,贻误朝廷军务。但相比较和珅而言,嘉庆帝对他也算是菩萨心肠了。

山东巡抚伊江阿之所以备列入黑名单,倒不是说他是附和和珅的首恶,而是他在乾隆驾崩后,竟然致书让和珅节哀而不是嘉庆帝,这显然犯了大忌。对于这种目无君上的做法,嘉庆帝大为恼火,在正月十三日下达谕旨痛斥:“今日不知有朕,唯知有和珅一人,负恩昧良,莫此为甚!”随即,伊江阿被革职。

在处决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即宣布此案到此为止,不再深究。原话为:“和珅所管衙门本多,由其保举擢升者自必不少,而外省官员奔走和珅门下逢迎馈赂者皆所不免,若一一根究,连及多人,亦非罚不及众之义。”就连在上谕中被点名的吴省钦、吴省兰、李潢等人也都网开一面。

这里需要提一下吴省钦和吴省兰这对兄弟,吴氏兄弟早年科场及第,以文采出众闻名。吴省兰从乾隆二十八年起在咸安宫官学任教习,曾是和珅的老师。和珅发迹后,吴氏兄弟反而向和珅执弟子礼,趋炎附势之态令人作呕。不过话又说回来,吴氏兄弟顶多也就是附和和珅,基本上没有什么劣迹,所以嘉庆帝只是降了他们的官职。

从和珅一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嘉庆帝没有采取更大的力度打击和珅党羽,关键还是由于国内形势严峻所致,并不能认为他不想惩贪反腐。事实上,嘉庆帝在反贪方面还是颇有力度的,只不过和珅的党羽们运气好,赶上了白莲教起义的好时机,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大烟袋戏耍和珅,和珅成了处处吃瘪的受气包。但真实的历史中,别说在嘉庆元年才当上协办大学士的纪晓岚没资格跟和珅斗,就是乾隆重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也没资格斗和珅,而是在和珅的威慑下,“静默自守,滑稽模棱取容”。靠侦办文字狱起家的刘墉知道多言贾祸的道理,所以总是以荒唐滑稽来掩盖自己深沉的心机,绝不与和珅发生正面冲突,至于给和珅家题词“个个草包(竹苞)”,那更是绝无可能。读者诸君总看刘墉纪晓岚智斗和珅的电视剧,今天咱们就换换口味,讲一个和中堂智斗刘罗锅的故事。

但是清朝笔记有记载,刘墉确实经常跟和珅开玩笑,但那开玩笑是一种亲近的表示,可不像章佳·阿桂那样,见了和珅连一句话都不肯说,章佳富察·福康安更是跟和珅势同水火——福康安与和珅是政敌,但是他弟弟福长安却是和珅的死党。阿桂可以不鸟和珅,因为阿桂是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他爹阿克顿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太子太保,和硕怡亲王胤祥的母亲就是来自章佳氏;福康安更厉害,老爹是乾隆朝和珅之前的第一重臣傅恒,姑姑是乾隆的孝贤纯皇后。这些满洲老牌贵族,是可以瞧不起銮仪卫出身的钮祜禄·善保(和珅)的。连自称奴才都没有资格的刘墉和纪晓岚,是不可以跟钮祜禄家的和珅吵架的,他们也怕乾隆会拉偏架,因为乾隆的亲妈就是钮祜禄氏。

正史中的和珅,能力要远超刘墉和纪晓岚的,这一点中外史料都有记载,这里就不多说了——没有能力的和珅已不可能成为乾隆朝第一红人、第一权臣和第一大贪官,因为乾隆虽然混蛋,但并不昏聩,窝囊废在他那儿是讨不到好处的,那个军机大臣、大学士钮祜禄·讷亲,论起来可能还是乾隆的舅舅,但是一场败仗打下来,就被乾隆弄死了。

电视剧里刘墉纪晓岚戏耍和珅,但是清朝人写的日记却记载了和珅戏耍刘墉的故事。刘墉是一个大书法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且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当省长(四川布政使),家底也是十分丰厚的,几年前“鉴宝”栏目展示了刘墉的字画,宣纸里都洒着金线,气得和珅的扮演者王刚发牢骚:“这罗锅子总在我面前装穷,原来他这么有钱!”

刘墉书法在清朝很值钱,因为他很懂得物以稀为贵,极少替人写字,就是和珅向他求字,他也推三阻四不肯写。于是和珅想了一个损招:隔几天就给刘墉送去一些好吃的——刘墉虽然很瘦,但却比纪晓岚会吃,纪晓岚属于粗放型,有肉就行,而刘墉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以看到和珅送来的美食,也是食指大动(和珅很会生活,很有情趣),禁不住亲自写感谢信让送礼的奴才捎给和珅。这样一年下来,和珅收集了上百封刘墉的真迹,但是见了刘墉却假装没这回事。

直到有一天,刘墉去和珅家串门,同样在和珅家做客的另一位高官在酒桌上借机向刘墉求字,刘墉当然不肯。这时候和珅借着点酒劲儿,斜着眼睛看着刘墉笑:“刘大人才不会给你写字呢,人家的字还留着换好吃的呢!”这话把刘墉闹了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和珅一挥手,手下奴才捧出了厚厚的一摞已经装裱好的刘墉真迹:“这都是我用美食从刘大人那里换来的!”于是满座鼓掌大笑,其乐融融。

和珅政治生涯当中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我们经常以为的纪晓岚和刘墉,而是朱珪,因为他在嘉靖皇帝的印象里种下了对和珅仇恨的种子,并且最后间接地用嘉庆皇帝的刀除掉了和珅。

和珅的一生很贪,但是和珅的贪从来没有人敢检举他。即使检举了,在乾隆朝也没有任何大事。由于乾隆皇帝对于和珅非常的喜欢,所以在乾隆朝里面,曾经有纪晓岚,刘墉,王杰,阿贵等一系列的名臣名将对和珅进行检举,但是最终都没有灭掉和珅。可以说,这些人都是和珅的对手,但都不算和珅政治生涯中最强大的对手,因为他们都没有打败和珅。朱珪是和珅政治生涯中最大的对手,因为他平时看起来和和珅并没有仇,但是他却间接的杀死了和珅。

和之前那些人的针锋相对不同,朱珪最大的特点是看起来温文儒雅,对于和珅的事情从来不管不问。但是他作为嘉庆皇帝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导中就灌输一些对于和珅不好的言论,让嘉兴皇帝以为和珅其实是一个。很坏的人,他已经耽误到了国家,耽误到了皇帝,导致了嘉庆皇帝在平时主观的观念里,面对和珅产生了非常痛恨的影响。

 在乾隆去世后,朱珪便直接检举和珅。在这种情况下,和珅虽然很想解释,但是最终却被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彻底的打败了。朱珪借着嘉庆皇帝的手,最后除掉了和珅,可以说这样一种一石二鸟的主意是非常强大的。

 综上所述,虽然朱珪在平时的政治场所没有和和珅发生冲突,但是朱珪却可以一把击败和珅,在这点上面,他是非常强大的,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和珅这一生政治生涯中最强大的对手。

康熙皇帝和和珅没有直接关系,但康熙的孙子乾隆和和珅有关系,和珅是乾隆的下属,和康熙属于是一种间接关系。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皇商。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千叟宴

乾隆帝举办过三次千叟宴:第一次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因为老人们等待乾隆略久,导致菜肴凉冷不甚成功;第二次千叟宴由内务府总管和珅筹措,和珅改革旧式个人小火锅,发明今制大火锅加烟囱,热乎乎宴席让数千位老人吃得眉开眼笑,乾隆面子俱足。

嘉庆元年(也作乾隆六十年,公元1796年)正月初四,乾隆为了嘉庆新登基为帝,于宁寿宫皇极殿再举办千叟宴,乾隆亲自召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并予以赏赐。是次千叟宴仍由和珅主办。

-和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28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