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并没有传说的这么安全稳定散热好;
macbook也没有那么长久的新鲜感。
一切需要以最常用的功能出发。
移动商务:如果是用来作为商务工作的配机,thinkpad中规中矩,中庸大气,在哪里使用的都没有问题。macbook的选择上就要有些选择,个人的印象,在商务活动中用macbook多多少少有点轻佻的感觉,如果你是设计师或者是美少女那就是另外一会事儿了。
文档工作:如果是文案、售前、策划等等工作,那thinkpad的键盘的敲击感是macbook不能比拟的,而且windows提供的大量应用软件也较为普及。macbook和OSX在国内的普及率并不是那么高。
windows平台下的开发:windows下的开发,其实入行十年的感受是,用笔记本干就是活受罪。
非Visual Studio开发:如果你的主要开发工作不在windows系统上或者VS IDE下,选择macbook是你最好选择,OSX 正统的UNIX血脉,和贴心的开发工具会让你乐不思蜀。
图形设计:由于macbook继承了Apple的图形显示处理方式和硬件架构,在同样的分辨率下,图像质量远远领先thinkpad。而且Adobe, AutoDesk在OSX中提供的软件比windows中的更强大。
演讲PPT:商务活动中经常会用到PPT这类应用,PPT是office中的一个产品。现在office也提供了对应的OSX版本。同时OSX也有自己类似的产品,Keynote。我两个都用过,这两种产品代表了两种风格,PPT更适用于Rules的演讲方式,Keynote更international。就演讲或演示本身来说,Keynote的用户感受明显优于PPT,Keynote比PPT多一个演讲界面,即讲师界面。
玩游戏:两者的独显都没想象中那么强大,玩大型3D游戏都会导致机体温度的上升,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会严重影响笔记本的寿命,用毁3台的倒霉蛋现身说法。如果主要是玩游戏的话Dell的XPS和神舟、华硕的游戏本会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说一句Thinkpad和macbook之间的选择,其实是操作系统的选择。
在辉煌灿烂的世界古典文明中,古希腊文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功于罗马”。近现代的西方人,似乎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着一份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根。与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不同,而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强的民主性,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但是,古希腊璀璨的民主政治是如何形成的呢
地理环境
为什么在古代东方文明国家一般都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而在地中海的希腊世界却产生雅典这样的民主典型呢?思考这一问题的人们常常首先瞩目于雅典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并力图将此说成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注因素。但这不能让人信服。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不能否认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包含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更不是决定性的。应当说,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古代雅典国家形成时已具有相当高度的社会生产力。这是雅典国家一开始便卞同于东方文明古国的特点之一。荷马的英雄史诗表明,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希腊地区已经使用铁器和牛耕。东方文明古国形成时期要比淮典国家形成时期早得多,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却要低下得多。埃及在古王国时代还主要使用木犁、木器来耕作。到中王自时代在埃及才出现青铜工具。铁在新王国时期还因其稀少而被视为贵金属——此时距埃及统一国家形成已经历了大约1000年。马克思曾认为,这种过于低下的文明程度和广大的幅员是需要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的原因之一。而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则使雅典国家形成时期在农业、手工业方面都存在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生产活动方式,在此基础上,便排除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其次,以雅典的地理环境和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为背景,古雅典国家形成时期便具有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特点。
位于阿提卡半岛的古代雅典境内群山起伏,不利于发展粮食生产,但园艺、畜牧、植果、养蜂业却颇为兴旺。阿提卡拥有的银矿、粘土等矿藏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三面环袍阿提卡半岛的爱琴海与地中海相连,阿提卡西岸的几个天然良港使雅典人有发展航海贸易的便利条件。对外来浪食的依赖和出口手工业产品和衣产品的必要,使阿提卡居民不断扩大对外交往,与海外建立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样,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阿提卡社会已有了较发展的商品货币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突破了自然经济的局面。这时,雅典己成为地中海东部经济、贸易、文化的中心。在梭伦时代,“动产,即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时它已经不是单单用作购置地产的手段,象在眼光狭小的最初时期那样——它已经变成口沟本身了。”[4]与之相反,古代东方文明国家普遍地以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为基础。如马克思所指出的:1在印度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方面,印度人民也象所有东方各国的人民一样,把他们的农业和商业所凭借的主要条件即大规模公共工程交给政府去管,另一方面,他们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由于这两种情况,所以从很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即所谓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5]“这些田园风味峋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6]。
再次,雅典国家产生时的生产力状况、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特点使以血缘关系为纽他人氏族组织受到较彻底的破坏。氏族组织受到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基础上的私有制的扩大和发展,尤其是随着土地的抵押、转让、买卖而普遍化了的土地私有。梭伦时代公开以立法确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尚在梭伦之前,土地私有已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土地买卖扣私有破坏了氏族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土地公有。另一方面,在较发展的商品经济活动力基础上,阿提卡居民对外交往频繁、同外邦人杂居现象极为普遍。这使建立在血缘关系丛础上的氏族组织难以行使正常的管理职能,以至逐渐丧失自身存在的必要性。由于较彻底地破坏了氏族组织,阿提卡居民在商品货币关系中民立了自由、独立的身份,初步连立了相互平等的关系,这为他们在国家形态下重新组织起来时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关系背景条件。
马克思所认为的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东方文明古国是什么情况呢?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社会的概念,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没有土地私有制,即使退一万步说,至少,土地也是属于国家所有。第二,亚细亚社会的基础是村社制,每一个村庄通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而达到自给自足。第三,中央集权起着支配作用。这种权力是:在历史过程中确立的,这是由于要使农业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必须举办水利工程)和其它公共工程的那种环境造成的结果。”[7]
如果我们只着眼于上面所讲的情况,那还不足以说明雅典国家民主政治产生的必汾性。一国的政体,并不仅仅简单地适合着该社会的环境和经济关系。一国统治阶级中各个阶层、各个派别的力量对比关系,以及取得领导权的那个阶层或派别的政治意识,对该国政体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雅典较为发达的海外贸易和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雅典社会产生了一个相当强大的工商奴隶主阶层。这个阶层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就已存在,随着其财富的与日俱增而要求取得统治地位。如果说旧氏族贵族富有者曾用”六一”租、债奴制使雅典小农、手工业者不断破产并把他们置于自己统治下的话,那么,工商奴隶主则竭力要求保证自由小农和手工业者独立存在,这样,才能保持对外出口的货源和国内的消费市场。于是,工商奴隶主和自由小农、手工业者可以在经济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树起政治联盟的大旗。结果,在以梭伦为代表的工商奴隶主领导下的政治改革使雅典国家较早地废除了本族债务奴隶制,规定了最高占地限额,在雅典国家保存了大量的自由民小农、手工业者和自由的城市贫民。乙小农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构成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8]这些人是拥护和支持民主改革的强大的社会力量。而在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国家,王室和贵族都拥有规模巨大的农庄和手工作坊,占有众多的奴隶和各种类型的依附农民,这是形成君主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以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雅典平民是通过逐步改革的方式来建立民主政治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并无明显的内战、暴动、流血的痕迹。同时,被从独占的统治宝座上推翻下来的土地贵族,在新的民主政体中也还有一席之地。考虑到工商奴隶主中相当一部分成员就是从土地贵族中转化来的,他们之间在经济上还有着相当的利益一致之处,于是,在他们之间实现政治妥协就存在可能性。见闻广博的梭伦或许总结过其它国家政治改革的经验,以至他在政治改革中对贫民、对土地贵族都采取一种中庸的态度,这就使妥协能成为现实。结果,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各阶级、各派别都在民主政体中共容。民主政体是照顾到相互妥协的奴隶主自由民各阶层利益的政体形式。
私有财产
荷马社会的土地制度处于公有制向私有制并存的阶段, 到古风时代希腊的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 并在晚期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这种明晰的土地所有形式和观念与东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中国为例, 在战国至西汉期间, 土地私有制虽已出现, 但还未成熟和完善。土地最高所有权实际上属于国家。首先是中国历史上过早形成的专制王权阻碍普遍的私有制的形成,“空前强大的国家集中地主阶级的权力并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超经济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农民的土地经常为贵族、官僚和商人地主兼并, 这种大土地所有制是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其次,在荷马时代已开始的商业往来至大移民时代(即古风时代)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这自然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完善和成熟。而在中国, 春秋至战国时代, 由于铁器的运用和生产力的提高, 商品生产和交换得以发展, 但他们只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 它“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已有的专制王权又进一步强化。从战国至汉代, 统治者都利用政治权力对各种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垄断, 实行超经济强制。这种官营工商业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民间力量的发展。从而也削弱对土地私有制的稳固占有和排除其他意志的干涉的能力。第三, 在希腊由于血缘关系的破除, 农民因为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反抗贵族对土地的独占, 贵族与平民的斗争直接导致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但在中国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和对统治者的反抗被消解在家族内部, 层层血缘关系网的阻碍使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体无法跨越亲族组织和伦理文化而结成联系紧密的整体, 无法聚集足够强大的力量来获得土地所有权。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古典的时代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 国家代替了家族, 亚细亚的古代是由家族到国家, 国家混合在家族里。”两种不同的道路决定了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同的方向。
人类历史上, 私有财产通常是不义、纷争的根源, 但是到希腊古典时期其私有土地的发展有独特之处, 即土地持有规模的差距是有限的, 如在雅典公民中约有4| 5 的人或多或少的占有土地, 公元前403 年, 弗米修斯提议政治权力应限制在土地所有者阶层内, 据狄奥尼修斯记载, 如果这种提议得以实施, 只有约 5000 公民失去政治权力。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以农业为主的希腊社会中对政治体制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因为希腊社会存在这样一种政治原则: 土地是个人社会和政治地位的基础, 私有土地权与政治权力相互重合。大量的土地所有者不仅可以参与政治生活, 而且土地持有规模的较小差异也使这些参与者在城邦的权力体系中地位相对平等。
为什么希腊会形成如此独特的经济结构、确立有限的私有土地权这主要根源于其内部的稳定因素——最高利益城邦的存在, 个人对城邦的依赖是对立双方联合的纽带, 再加上外在各种挑战的刺激, 如与其他城邦的战争产生对独立自主和向外扩张的共同要求, 这使他们紧密联合, 也使得希腊立法者可以为了整个城邦的和谐稳定而制定较为平均的经济措施, 亚里斯多德曾讲到, 城邦建立之初,大多数城邦领袖曾平均分配土地。“譬如梭伦, 所订的法制以及其他城邦所传的律例, 都曾经禁止个人不得任意收购过多的土地, 同样地, 另有些法制禁止人们出售财产”。当然这种政策得以实施和维持还有其他原因, 它是和上述贵族与平民斗争间的力量均势以及兵农合一分不开的。亚里士多德曾描述过梭伦改革时两者对立的情势, 梭伦可以凭借任何一方的的力量成为僭主,可见双方力量的不相上下, 这就限制了贵族的扩张。而兵农合一决定了共同体只能实行中小土地所有制, 决定它必须相对平等地分配土地, 以保障全体公民在经济生活中大致平等, 维系共同体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限制, 是在新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对“原始社会成长的传统的的改造和利用”。在权力逐渐下移, 民众力量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立法者如梭伦等利用传统风俗中的平等和民主因素成功进行了土地的重新分配。相对均匀份地的存在进而又使共同体意识平等传统不致于打破而得以保留, 并且其内涵也得到充实, 孕育另外一种思想形态: 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 人性不断发展,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现。个人以私有者的身份开始展开各种社会关系, 并寻找政治上的权利来保障所有权。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在人们的斗争中不断扩大, 这也是民主形成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 土地私有制有限度的发展使传统个体家庭自治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自给自足是自由的经济基础, 不论是单独的个人或是城邦”。从荷马时代到赫西俄德、再到梭伦时期, 这种经济的自给性一直使专制权力缺乏生存成长的稳固基础, 古代僭制和寡头政治的命运可以证明这一点。
对于工商业在希腊的发展, 应注意区分政治体系内外两种不同的情形, 体系内部仅少数无地或少地的公民从事工商业, 以商业贸易相对发达的雅典为例, 其经营者的状况如下: (1)雅典的商人阶层人数众多, 但公民中的职业商人却不多, 这一部门的主要承担者是远道而来的外邦人、侨居者和获得自由但没有土地的奴隶。 (2)公民从商是暂时的、 , 被迫的。一旦挣钱便购买土地。种种因素决定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如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出海贸易的风险, 而且它使人们无法参与各种政治活动, 一则是因为“商业不会给人们的生活留下一段无所事事的闲歇”。二则从事商业易遭人歧视, 常被禁止参与城邦政治生活。如底比斯的一条法律曾规定:“禁止十年前在市场经商者拥有公民权”。有学者指出: 公民从商人数很少、时间很短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利润并非社会生产的目的, 人们追求的是需求价值, 而不是交换价值” , 满足个人需求才是生产所追求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工商业阶层根本不可能在政治生活取得主导地位, 但这种社会生产的多样化方式保证了个体私有者的地位,是公民力量壮大和个人意识成熟的物质基础。另外希腊社会虽以土地生产为主, 但在公元前7 世纪以葡萄及橄榄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园艺业逐渐取代谷物种植业成为希腊农业的主要生产形式, 使公民以市场为中介联系起来, 形成共同的利益, 而不仅是“相同的利益” , 古希腊民主“是许多共同利益、共同特征的人们在一起寻求达致共同利益的最佳方案”。再加上狭小的城邦空间, 使这种普遍的联系更容易形成, 不需要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一个“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来代表他们” , 民众可以自己代表自己在集体中行使权力。
宗教
伯特兰•罗素在描述古希腊的精神世界时, 形容其内部存在着“灵魂的张力” , 一方面是“秩序和理性, 另一方面是无序和本能冲动” , 前者是哲学、艺术、科学的前提, 而后者则出现在与各种仪式相关的原始宗教活动中。宗教与理性精神并存, 神的意志和人的理性共同指导着希腊人的生活。以它独有方式影响着希腊人特有的集体与个人意识内涵的丰富。
希腊的宗教具有很大的原始性, 历史并没有给予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为如东方般包含着一整套宗教哲学原理的神学系统, 从而可以支持对神明的绝对虔诚和神化的君的无条件服从, 它之所以与理性并行不悖, 主要是由于它独特的宗教伦理观念和道德内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古希腊在荷马时代也曾经历过君权神授这一观念, 史诗中对“英雄”的崇拜就是神化城邦统治者的表现, 但这种过程被各种因素打断, 尤其是多立安人的入侵,“神授王权”在特殊环境下演变成另外一个东西,对个人的崇拜为对公民集体和掌握的公共权力的崇拜所代替。据修昔底德记载, 在雅典出征西西里前夕, 城内几乎所有的赫尔密石像被毁认为是推翻民主政治的的颠覆阴谋。公共权力的崇拜是爱国主义的源头, 神的赐予和保护是城邦获得合法性的心理基础, 在这种基础上公民集体的认同性与凝聚力达到了高峰, 并且神化权力把公民塑造为“政治动物” , 公民以积极参政在城邦中追求优良的生活, 实现个人的利益。通过制度学习作用, 个人权利意识也不断提升。
随着城邦的成长和中下层民众经济力量的增强, 大众性宗教逐渐代替贵族提倡的英雄崇拜性宗教, 并在僭主的推动下成为城邦宗教, 他们为了取得民众的支持, 削弱贵族的力量, 大多鼓励大众宗教祭祀和崇拜活动, 如庇西斯特拉图将公元前7 世纪兴起的狄奥尼索斯节(酒神节)定为国家宗教节日。这些城邦宗教的发展不仅具有反贵族的倾向,也大大有利于公共空间的成长和扩大, 对神的敬意和虔诚而展开的各种公共活动, 导致城邦的本质精神因素——“公共领域”的形成, 它是城邦公共生活得以展开的空间,“只有当一个公共领域出现时, 城邦才能存在” , 这里的公共领域包含两个既相关又相异的意义, 一“涉及公共利益的与私人事务相对的部门, 二指在公共面前进行的与秘教仪式相对的公共活动, 这种公开化的要求使全部行为、程序、知识中间回到社会集团的手中, 置于全体人的目光下。”这是公开化也是民主化的过程, 在神的注视下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仪式、庆典、竞技、祭祀活动)开展, 在交往中希腊人被共同的情感紧密又平等地联结在一起。
希腊的宗教是由仪式和神话构成的, 人与神的交往通过集体仪式进行, 仪式过程“作为一种文化表演, 唤起的一方面是范围颇广的情绪与动机, 另一方面是形而上学观念, 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 ,这种精神意识包括对城邦与个人、个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定位, 它所引发的情感沉淀人们的心理深处, 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芬利曾透彻地分析了这一影响, 他认为“国教、神话、传统浇铸加强的共同体意识是雅典实施民主成功的根本因素, 若不是相当多的公民能自我节制, 不逾矩度, ……都不能防范混乱即专制的开端”。
宗教也为个人的理性判断和独立的思想留下了空间,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分是学习神明使他通过学习可以学会的事, 他曾把那些对于神明已经准许人运用他们的才能可以发现的事情还要求助于占兆的人称为疯子。希腊宗教以“每个人寻求自己的真理作为基础, 不同于其他的宗教依赖绝对权威,认为每一个人必须从属它”。通过这种方式希腊人达到神的意志与人的理性的平衡, 为个人的判断提供了道德的基础, 人保留着自己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生活的权利, 并没有淹没在神的权威和神化的公共权力的覆盖之下。这种对普通个人理性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自信是所有民主政治所共同具有的精神, 不仅为知识、理性的成长提供了土壤, 形成个人参与政治的文化素质基础。更是民主得以发展的巨大心理和精神动力。
神话和史诗在古希腊已成为人们认知传统的方式, 是希腊人第一部重要的人生教科书, 它一方面通过“寓于悲剧中的道德教训警戒人们必须培养一种适当的平衡和对自身真实位置的自觉” ,使其成为当时社会的文化主题, 震撼着人们的灵魂, 约束着个人的放纵肆意。另一方面又通过英雄的追求荣誉、维护个人尊严、肯定自我、追求道德完善哺育了人性的成长, 鼓励了个人的创造性。英雄的个人主义荣誉观在城邦的建立过程中, 在国家的层面上得以延伸, 个人的荣誉与城邦的幸福结合在一起, 使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达到了某种平衡。
结语
希腊民主在各种因素下逐渐形成, 在这一进程中,自然环境是基础, 在原始传统影响下形成的私有财产占有的相对均衡与工商业的发展是其成长的经济基础, 而久远的风俗和经济发展所不断推动产生的宗教伦理观念则是其形成的社会心理背景。在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融合中, 希腊人发明民主制度的结构和功能,“他们独自摸索, 凭他们自己的自由观念, 他们的共同体的努力, 他们探索的意愿, 还有他们广泛分享的政治经验” ,奠定了民主巩固与成功的根基。
1、赫德尔是康德的弟子,康德读了他的著作后研究历史哲学,但他持一元价值论,提出“世界公民”的历史观。
2、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十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汤因比史学的一个卓越贡献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作出了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考察。作为“新斯宾格勒派”,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学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视为斯宾格勒创立的文化形态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汤因比对文化形态的基本看法如下:
历史研究单位。汤因比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另一极端上的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从而抛弃了传统史学中的国别史与断代史的概念,而代之以一个个文明(或社会)。
文明的数量。在汤因比,文明考察的视界扩大了,从斯宾格勒的八种发展到二十六种。在这些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属关系,即上代文明与下代文明的关系。他承认西方文明也只不过是这类文明中的一个而已,从而疏离了西方传统史学中的“西欧中心论”的陈说。
文明的可比性。在汤因比看来,以上这些文明尽管出现时间有先有后,但都是可以进行比较的。
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汤因比分析了第一代六个文明的起源,得出了文明的产生是对一种特别困难的环境进行成功的应战的结果。
文明生长的尺度。汤因比认为,并不是所有文明都是能顺利成长壮大的,事实上,有些文明流产了,有些文明则在它们生长的早期就停止了,这显然是因为挑战过量而致。在他看来,文明生长的尺度应当是,在一系列的挑战和应战的过程中,场所发生了转移,即从文明的外部环境移入到文明的内部。在这种逐渐升华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决能力”,才是文明成长的标志。文明生成的过程最终归结为这个社会内“自决能力”的不断增长,而这正是由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少数人所促成的。
文明衰落的原因。汤因比认为,文明衰落的原因是“自决能力”的丧失。
文明的解体。大一统帝国——间歇时期——大一统教会——民族大迁移。
西方文明的前景。汤因比反对斯宾格勒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前途所持的悲观论调,认为只要处理得当,西方文明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而且可以保持活力,继续发展。
汤因比的历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的两个趋势:一是19世纪传统的叙述型历史已转向整体型、分析型历史;二是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对文明起源的解释上,汤因比提出了挑战与应战的理论,这是他比斯宾格勒高明之处,也比传统的种族论和环境论大大前进了一步,因为他注意到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注意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但这一理论也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过分强调了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用;二是忽视了挑战应战过程中物质因素的存在。汤因比看到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注重道德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完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夸大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汤因比用他的文明衰落理论硬套其他文明的历史,是不符合事实的。但他在晚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指出仅用一个西欧模式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还应再加一个中国模式或犹太模式,并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从汤因比的理论和体系中,也可以看到当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潜意识和直觉的作用。但他仍然认为人的理智和良心是高于一切的。在对西方前途的解释上,汤因比也与斯宾格勒不同,他认为西方文明虽然发展到了顶点,但还没有理由说它已走向死亡。西方将来的命运如何,取决于西方人能否面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战,能否解决那些事关西方文明生存的各种问题。这种比较乐观和现实的态度,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代和西方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3、贝奈戴托·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有时也被认为是政治家。他在哲学、历史学、历史学方法论、美学领域颇有著作,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由主义者——尽管他反对laissez-faire和自由贸易。他在Antonio Gramsci方面的也是相当深远的。
因为黑格尔以及其他德国观念论思想家的强烈影响,克罗齐发展了一种自称为“精神哲学”。他更愿意称之为“绝对理想主义”或“绝对历史主义”。克罗齐的工作可以被认为是第二次尝试(第一次是康德)弥合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或者分别叫做先验哲学和感觉论) 。他把自己的方法称为 内心主义,他关注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中的生活状态的人的经验。因为现实的扎根于内心存在,而内心存在只能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克罗齐将美学视为其哲学的基础。
克罗齐的对待哲学的方法论表现在他对精神或者说心智的划分。他先从理论上划分精神活动,由从实践上的划分精神活动。理论上的精神活动的包括审美和逻辑。其中,审美最重要,包括:直观和历史观。逻辑包括概念和关系。实践上精神包括经济学和伦理学。在这里,经济学应被理解成包括所有的世俗事务。
每个划分都暗藏与其相关的思考方式。审美由美驱动,逻辑以真理为目的,经济学关注有用之事物,而道德,或说伦理,关系着善良。这种描述性的概括其实是想表明人类思想的内在逻辑性,然而它又是规定性的,因此这些说法来自于认识论本身的声明与自信。
克罗齐非常尊重Vico,也赞同他在历史学上的观点:历史应该由哲学家来写。克罗齐的On History让这个观点更进一步,将历史看成“运动中的哲学”,他认为在历史学中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蓝图”,或者终极计划,而且“历史科学”的说法就是一个笑话。
他创造了一个词野驴政治(onagrocracy)(把政府比喻成高声喊叫的驴来形容意大利法西斯运动以及***贝尼托·墨索里尼的执政风格。这是对恶政的鄙视,是对亚里士多德有名的三个政治名词:僭主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政治的一个讽刺的补充。
他有句名言,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4、英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在哲学上属于新黑格尔派。他的史学理论集中体现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1分)他认为所谓史实是历史学家先验的历史想象的产物,历史的基础不是史实,而是解释历史的思想和先验的历史想象。他反对实证主义的历史理论,强调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客观历史真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简园壶翁)
5、沃尔什提出了前历史,哲学,科学,哲学述的配景理论。
按照沃尔什的看法,“科学思维的基本原则对所有的观察者都是一样的,不无至少(至多)(至少)是在科学 进展的任何给定的阶段上。但是历史学的无原由(结果),却不能说是具有同样的有效性”(第114页 )。明显,沃尔什对无不客观(主观)(客观)性是作共时考量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作历时考量呢?假设将不 同时期的科学理论放在同1个时期考量,在无不客观(主观)(客观)性问题上,科学的情形不就如同历史学的情 形了吗?历史,哲学,科学,哲学无以上(以下)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流派的不不观点(材料)(观点)为我们的这种看法提供了依据。
沃尔什的配景理论,我们可以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流派中找到类似的理 论,如图尔敏的无造作(自然)秩序不是不理想(现实)(理想)论、库恩(TKuhn)的范式理论、拉卡托斯(ILakatos)的 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夏佩尔(DShapere)的信息域理论、达尔顿(LDarden)的科学域理 论、麦克斯威历史,哲学,科学,哲学(NMaxwell)的蓝图论等。我们以库恩不无名(著名)的范式理论为例,比照沃尔什的 配景理论。范式,概言之即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不单独(共同)信念。库恩 认为,这种信念使科学家们的研究产生一种“虔诚的狂热”,想把无造作(自然)界“不是自愿(强迫)纳入范式所 规定的思想框框里去。”。TS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 ns,Chicago历史,哲学,科学,哲学,1962,pp151~152既然“范式”只是一种“信念”,只是一套可信度 较高的基本观 念、理论和方法,那我们不妨把配景理论中的“立足点”或“前提假设”看作一套可信度较 低的基本观念、理论和方法。“可信度”决定 “无不客观(主观)(客观)性”。历史学和无造作(自然)科学中无不客观(主观)(客观)性的 差异,仅仅是量(可信度)的差异,并非质的分别。
无分析(综合)以上论述,我们断定,就真实性问题、说明问题、预言问题历史,哲学,科学,哲学、无不客观(主观)(客观)性问题四个基本 各各各各各各方面而论,历史学与无造作(自然)科学并无不现象(实际)性的差别;如果有差别,也仅仅是量的差别,而并非 质的无混同(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完全有资格成为无造作(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马克布洛赫 说得好:“我们似乎更有理由认为,即使一门学问不具备欧几里德式的论证或亘古不易的定 律,仍无损于科学的尊严。我们无埋没(发觉),还是将确定性和普遍性视为‘度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的问题更为妥当。 我们感到无必要再把无造作(自然)科学那里引进的不一改故辙(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强加给每一门知识,因为即 使在无造作(自然)科学界,这种模式也不再通行无阻了。”
6、思辨历史哲学由于其思想渊源,同宗教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历史意识本身就发端于神话传说,历史理论的鼻祖奥古斯丁更是基督教哲学家;历史哲学的创立者维科的出身有深厚的宗教背景;思辨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20世纪最有影响的代表汤因比,都有或浓或淡的宗教色彩。历史哲学的思辨性与此有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批判黑格尔历史观的时候,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哲学思辨性的实质:他们在历史中“用一种新的—不自觉的或逐渐自觉的—神秘的天意来代替现实的、尚未知道的联系。
7、分析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以历史学为对象,以批判或分析史学研究中的程序、范畴和术语为己任,讨论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与论证方式、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等问题。它意在表明历史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做的是概念的、逻辑的分析与澄清的工作,主要以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为代表。
现代德国哲学的奠基人狄尔泰在他的《精神科学序论》中区别了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同。在狄尔泰看来,历史科学论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而自然科学论述的则是抽象的、一般的事物。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观察,而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理解。狄尔泰标榜历史主义,以“体验”一概念作为理解历史的关键,即历史是要从内部来加以认识的。在狄尔泰之后,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弗赖堡学派的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都严格地区分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文德尔班著有《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一书,他认为历史学和科学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各有其自己的方法。自然科学以总结普遍规律为其目的,而历史学则以描述个别的历史事实为其目的。李凯尔特著有((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一书。李凯尔特认为,文德尔班述说了科学与历史学的两种区别而不是一种区别:第一种区别是一般化和个体化思想之间的区别;第二种是价值判断与非价值判断思想之间的区别。历史认识之中必然包括有不可离弃的价值体系在内,而这对自然科学则是完全不需要的。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伍德也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克罗齐认为历史知识是思想(或心灵结构)的产物,是对过去时代的活思想,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就是说,它只存在于历史学家对它的思想认识之中。他的一个著名的公式是:抽象的哲学就是方法论,而具体的哲学就是历史学。柯林伍德的基本论点是:历史就是思想史,是人们思想活动的历
史,所以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要重演过去的思想,但那并不是简单的重演,而是把过去的思想囊括在现在的历史学家的活思想之中。克罗齐与柯林伍德把历史哲学从思辨的领地中开拓出来,肯定了在人类历史的樊篱中具有开放性的环节,而不是像“自然的计划”、“理性的狡计”那样铁板一块,人类的情感、欲望、意志等也是重要的一环。由于这种批判的历史哲学倾向于没有限制的主观性,也就逐渐滑向一种“思想创造历史”的极端,所以被称之为“新黑格尔主义”。
西方分析历史哲学的兴起,借用康德的说法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史学,作为一种知识或科学,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康德认为在哲学上不首先去探讨认识的能力和性质,就径直去认识世界的本质,那就好像是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是一桩完全不可能的事。分析的历史哲学研究的重点从解释历史的性质转移到解释历史知识的性质上来,面对的问题多的是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
史本身是什么。简而言之,即从以前对历史的形而上的研究转移到对历史的知识论的研究上来。从历史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来看,分析历史哲学的兴起是思辨历史哲学破产的逻辑结果。整体而言,二十世纪以来的历史哲学研究开始由思辨的历史哲学向分析的历史哲学方向发展。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这种融合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扩建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二是产业资本在多元化的产业延伸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三是产业资本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产业资本在其流通周期里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是现代资本运作的必然。体现了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本质及其扮演的重要作用。
当今证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金融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其一,指用于增值的货币(资本)本身。这些货币以与用于工业、商业中的货币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过货币本身的周转增值自身,中间不会转换为生产资料制造商品,也不会通过买卖一般商品赚取差价。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其二,指那些掌有大量货币,并将其(部分地)用于金融资本用途的企业及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险公司、金融集团、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没有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中,就无法为银行提供大量的货币资本来源,也就不会有银行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又反过来通过各种信用手段,促进产业资本进一步集中和垄断。所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一开始就是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交织进行的。
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对象主要是金融产品,如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近十年我国十大热门行业是
新兴IT专业
从国内就业市场看,传统的IT人才已趋向饱和,而在行动通讯、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网路通讯、网路安全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量却很大。
金融专业
随着外资银行加快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和上市,未来几年,将迎来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求高峰。
创意设计专业
来自就业市场的资讯反映出,汽车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软体设计等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
市场营销
市场经济急需大批从事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是21世纪十大热门职业之一,在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市场营销的高阶人才都将是中国人才市场上最吃香的。
会计
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里,会计和金融人才不但不会出现过剩,中高阶财务人员反而更加抢手。
酒店及旅游管理
随着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各种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阶酒店管理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
建筑专业
国内基础建设以及公共建设的迅猛发展,极大拉动了建筑人才的需求。具备多元文化背景、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将成为建设业人才需求的主流。
环境保护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随之增强。可以预见,环保人才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热门职业。
生物专业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已成为工业化国家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和战略技术。未来国内的实验室以及医药制造、食品制造、农产品等企业中,都需要具备世界一流教育背景的研发人员。
翻译专业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会展经济的崛起,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
精算专业
我国现有的注册精算师也不过20余人,准精算师约40余人。
物流管理专业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开放,各种新型流通方式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
十大热门行业,包括厨师吗现在比较热门的技术行业当属厨师行业了,是目前社会上的热门职业。
现在学厨师比较流行,主要是学厨师找工作好找,很好找工作的一个行业。
厨师是靠技术吃饭,只要你把技术练好了,好工作自然而然等着你的
包括呢,现在的厨师是比较吃香的, 而且学厨师比较好就业, 你要知道做个小本生意还是比较好的
2011年全球十大热门行业是哪十个
IT业:3G工程师、游戏软体工程师
上榜理由:近两年,各大运营商的3G服务纷纷上马,推动市场需求热度不断升温。鉴于我国3G人才的培养相对较晚,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较长,造成了此类人才奇缺。而随着国内游戏产业的不断健全,尤其是网游的兴起,游戏开发者、策划者,以及销售环节的市场推广等人才都异常抢手。
金融业:投资分析师、注册会计师
上榜理由:投资分析师要时刻面对市场上纵横交错的大量资讯,并对证券市场不同层次的投资群体提供有价值的投资策略或建议。随着新兴的期货市场不断升温,更多的投资分析师需求正在不断显现。在未来几年内,投资分析师的缺口会不断加大,相对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很高。注册会计师一直是国内急缺的人才,尤其是被国际所认可的注册会计师更是稀缺。 房地产: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推销员等
上榜理由:房地产从去年底的巅峰逐渐转入常态,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依然使之成为今年最稳健发展的行业之一。其中,房地产策划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策划团队的创意对专案的推进作用很大。其次,目前一、二线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在今年依旧会表现出强大的势头,而地产推销员的需求也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得以稳步上升。
酒店旅游业:品牌市场
上榜理由:随着经济的转暖,酒店、旅游、娱乐等服务市场再度活跃,从而造就了较大的就业空间,餐饮、娱乐、酒店、旅游等行业的需求一直盘踞榜上前十位。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危机公关事件的出现,企业对市场品牌的树立和维护越来越重视,因此,经验丰富的策划师将是急需人才。
对外交流/翻译:同声传译
上榜理由:随着近些年来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会务商机”随之成为又一个新兴的商业拓展契机,同声传译已经成为会务运作不可获取的重要角色。 保险业:保险精算师
上榜理由: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及国内企业对保险业的需求提升,保险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也是高阶复合型人才的代表。当前,由于保险精算师的认证门槛很高,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不过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
制药保健:高阶医药代表、药品研发人员等
上榜理由: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关注,制药保健类的企业需求量逐渐增大,据调查求职指数显示:去年医药类的需求名列第四位。除了相应的医药保健品研发人员以外,销售类人才的需求度也很高,而且职业生涯长,越来越值钱。
汽车业:汽车修理、汽车销售代表等
上榜理由: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已经成为世界的龙头老大,这将为中国汽车业相关的各个衍生行业带来新契机。汽车修理行业需要相对的特定人才储备,汽车修理有望在未来几年发展为更具规模化、正规化的行业。同样,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催生更多的汽车推销员岗位,其薪酬会和销售直接挂钩,和销售季节等诸多因素有关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
上榜理由:随着宜居型社会的不断推进,环境工程逐渐成为房地产行业衍生的又一热门职业。其中,景观设计师、园林设计师等都将成为今后颇具前景的行业。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
物流业:物流师、供应链经理等
上榜理由: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近两年来的发展,物流行业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新一片“蓝海”。此外,网上购物的流行,也为物流行业提供更多机会。
2016年十大热门行业什么岗位最“吃香”现在我国汽车行业中汽修技术人才十分短缺,学习汽修技术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当今十大热门行业有哪些?1、网际网路服务行业
2、教育和培训行业
3、农业
4、旅游行业
5、文化娱乐行业
6、智慧家居
7、老年用品和服务行业
8、传生物医药行业
9、健康管理行业
10、资讯保安分析行业
网际网路服务行业:
最近几年,网际网路行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以前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网际网路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教育和培训行业: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
农业:
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由于新农村、新郊区建设的红火,带动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市场的兴旺,催生了大量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创业热情高涨,而且吸引了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去创业。
旅游行业:
未来趋势:资料表明,近3年来,中国线上旅游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3成,使得传统旅行社越来越看重线上旅游市场的力量。
文化娱乐行业:
以前一部大片,能赚个几百万都非常不容易。现在,一部成本几千万的小片,也能赚个十几亿票房。这个票房数字的背后,说明现在的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渴望。
智慧家居:
统计资料显示,智慧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对智慧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
传生物医药行业:
未来趋势:生物医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健康管理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但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当下,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资讯保安分析行业:
从巨集观角度来分析,越来越大的市场规模,会导致人才需求剧增。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对资讯保安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云端计算、移动网际网路、大资料、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应用资讯保安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2011中国十大热门行业有哪些据悉,消费者无需出示任何东西,甚至不用和商户营业员进行任何沟通交涉,只要手指一按,即可一步完成优惠价计算及银行账户扣款。 中国十大热门行业五、家装行业 目前,我国的住宅装饰装修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每年家庭装修消费和装饰用品消费都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家装行业开展连锁经营正式从2001年开始。目前,我国家装行业的连锁经营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规范,整个家装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混乱的市场格局。 但是,家装连锁经营模式前景十分广阔,其近6000亿元的巨大商业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而目前,企业也普遍地把精力从几年前的重数量扩张转向现有的重支援、提升连锁系统,实现系统的良性发展上,从而为加盟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利润增长空间。 中国十大热门行业六、租赁行业 除了房子的价值会不断上升之外,其他物品都会不断贬值。总有那么一批人,他们想不断地换车、换家俱,换皮包,但又不想真正去买下他们,这正应了一句话:买不如租。 的确,从汽车、膝上型电脑、家电、手机,到植物、书画、家俱、健身器材,可租赁的物品五花八门。由于许多出口下滑而形成大量的库存,越来越多的厂家愿意以低价把产品卖给租赁公司,以加快资金周转。 对于消费者来说,经济越萧条,他们选择租东西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此时如果能降低消费门槛,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了不让大额押金影响顾客体验,一些租赁公司,如汽车租赁公司就引进了担保机制。 中国十大热门行业七、定制服装行业 在如今的消费者世界里,满眼都是个性化的烙印。为了避免满大街撞衫的尴尬,可以找设计师定做只此一件的服饰;根据家里的实际空间摆放,定制一套家俱并非难事;可以自由地安排电视时间表,不再为赶不上看的连续剧苦等重播;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一个电话私人医生就会来把脉诊断,顺便再让体检机构就体检结果提供一套专属的健康方案…… 这年头,服装、箱包、家俱、珠宝乃至健康方案等私人事务都被贴上了个性化的标签,而在此之前,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认为合适的产品设计、功能、特性或是服务。 中国十大热门行业八、都市情感行业 社会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的兴趣爱好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并且出现了一些自发的松散的交流形式。中国最具潜力的行业,比如,网友群,粉丝联谊,老三界知青聚会,旅游、美食、音乐、体育等爱好者活动。目前有的存在着松散的组织,有的由热心人临时牵头或召集。少数精明者发现和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进行专人有偿运作,收益也不薄。2005年,当“超女”比赛掀起全国性的粉丝热潮之时,有个自称“隐性粉丝”的王先生突然发现,周边平时不苟言笑的朋友们心底都隐藏着做粉丝的 ,似乎一夜之间都有了自己的新偶像,大家工作之余的话题就是超女,周边人群也在慢慢卷入。 中国十大热门行业九、山寨手机行业 在维基百科上,山寨被定义为:原指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也指有寨子的山村。山寨行为,则指的是个人或团体对知名事物的粗陋模仿与改动而又自成一体。
急求!2011全球十大热门行业是哪十个!十大前景行业
一、资讯服务行业
21世纪,发展最快的是资讯产业,资讯科技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本世纪末,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产值与资讯行业有关。全球资讯产品日益扩大。据统计,资讯产业的销售额1982年为2370亿美元,1985年为4000亿美元,1988年为4700亿美元,1995年为6400亿美元。到2000年约为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在中国,资讯服务业的历史已有20多年了。但其人员数量还不多。一些大城市咨询公司仅一、二千家,人员不足万人。近年资讯服务业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快发展。1998年资讯服务行业达8万多家,人员110多万。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资讯服务的就业人员将达到700—900万人。
1、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在需求将拉动资讯服务业在未来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
2、由于该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必将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经过以中国电信分拆为主线的行业重组,目前我国共有通讯运营企业7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卫星通讯、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铁通公司),这一市场格局将能使该行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3、就国际竞争来说,该行业不具备可贸易性,国际竞争只能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来进行。目前,我国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制程度很高,跨国公司要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估计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也只能采取和国内现有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预计,未来国内电信服务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内部结构将呈现以下特点:固定电话的发展速度将趋缓,目标市场将主要以农村市场为主;电信消费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固定电话业务比例下降、行动通讯和资料通讯消费比例上升,增长率大大超过固定电话业务。
二、文化传媒业
1、目前在我国,文化传媒业是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从发展趋势上看,也是一个高收入弹性产业。在我国文化传媒业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发展的初期,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能支援该产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文化传媒业虽然技术性和资金方面的进入障碍不高,但行业的管制程度较高,政策性的进入障碍较大,因而,该行业一般能得到较高而且比较稳定的收益。
3、目前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但市场化是一个趋势,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将可能面临西方跨国公司越来越大的进入压力。由于该产业的市场区域性特征比较明显,以及在世界各国,文化传媒业都属于 管制程度较高的产业,因此,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不会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三、 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业也日益兴旺和发达起来了。1997年,中国旅游人数达7000万人次,旅游收入800亿元。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中国非贸易外汇收入,增进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友谊,而且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开辟了新的就业门路,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等都有积极作用。据统计,到201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者达9—10亿人次,旅游业职工3·7亿人,创产值15亿美元。中国旅游人数达2亿人次,旅游业职工2700万人,是中国服务业就业人数较大的行业。
1、旅游业是典型的高收入弹性的产业,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在人们消费总额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大,人们收入中的更多部分将投入到旅游中去。因此,一个国家一旦经济发展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和生存问题,旅游业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结构下,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且从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目前的快速发展的势头仍将会继续保持下去。
2、旅游市场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属于区域内竞争性行业,而且进入障碍也不高,因此,国内旅游业一般不会面临外国竞争者或跨国公司的很大竞争压力。
3、旅游业虽然成长性非常好,但由于进入障碍不高,竞争比较激烈,盈利水平一般不是很高,但旅游业内部各子行业和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内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网络方面有明显优势的企业。 四、金融业
1、金融业包括保险、银行、证券和信托投资业。金融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收入的逐步增长,金融业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金融业的潜在市场很大,该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2、由于该行业的特点,金融业竞争格局的发展趋势必将呈现一种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且由于行业的特点所引起的政策性的进入障碍也比较高,因而,从整体上看,金融业是一个盈利能力比较强的行业。
3、金融业的国际竞争是通过跨国金融企业的直接投资来进行的,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从总体上讲,竞争力弱于西方的金融跨国公司。但是,我国对该行业的行政性管制程度较高(任何国家对该行业的管制都比一般竞争性产业要严格),国外跨国金融企业要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估计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一般会采取和国内现有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金融业。
五、生物制药产业
在21世纪初期,中国将进一步发展医疗和生物工程事业。工作重点将逐步从预防医学转向保健医学的研究和普及。据预测,21世纪末,中国从事卫生医疗和保健医疗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开发的就业人数达1200万人;到2010年人数将增至1500万人。
医疗职业是指与疾病治疗、预防有关的需要专门知识的行业,从事本行业的人员要经过正规院校的训练,并在专家指导下取得经验。
目前,中国已突破单一的中专教育形式,并形成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护理教育体系。高中毕业人员,可以考取护士中专学校、大学专科学校。护士可以通过继续学习,逐门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还可以通过考试考核,分别晋升为护师、主管护师,有的还可以获得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高阶技术职称。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并给予了越来越大的投入。生物药物是由生命基本物质所制得的药物,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低、易为人体吸收等特点,尤其在治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及病毒疾患方面受到欢迎,因而生物制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2、生物制药行业的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非常大。因此,尽管该行业的国内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是,一个企业只要能成功地开发出新产品并被消费者所认可,该企业就将能获得很高的盈利水平。
3、就生物制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形势来看,尽管从总体上看特别是在科研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我们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应该说我国企业并没有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这样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我国生物药物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较低的价格有利于临床的广泛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跨国直接投资, 对其都有严格的管制政策。
六、新材料产业
1、新材料产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一是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新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来说,在效能和成本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和资源的限制,一些新材料有较大的优势。 2、新材料产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稀土、磁性材料、金刚石材料、新能源材料、特殊陶瓷材料、光电子、资讯材料、智慧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行业。这些行业除少数拥有资源垄断性之外,大多数是竞争性行业,尽管竞争比较激烈,但由于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因而大多数企业的盈利水平都比较高。
对于设计范围非常广的新材料产业,我们认为有两类企业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在资源占有上有明显优势的企业;二是技术开发上有明显优势的企业。
七、资讯科技产品制造业
1、包括元器件制造业、装置制造业和软体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和通讯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多数资讯科技产品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高速度的增长,而且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下去,目前,该产业是我国制造业中极少数供不应求的产业之一,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2、目前,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和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技术水平较低,研发能力较弱,生产加工工艺比较落后,核心技术主要由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但是,长期来看,这种状况必将改变,原因:一是经过多年发展和与国际厂商的合作,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正在接近,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技术层出不穷;二是出于国家资讯保安的考虑,政策上倾向于使用国产装置;三是以前国内电信业在行政性垄断的状态下,对装置的价格不敏感,使得国产装置的价格优势无法体现,垄断打破后,各通讯运营商越来越注重所选装置的效能价格比,国产装置在这个方面具有优势。
3、资讯科技产品制造业既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也是一个垄断竞争的产业,因而也是一个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根据这一特点,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比较强的企业。
八、房地产
1、房地产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它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过了近6年的调整期,1999年下半年,我国房地产业走出了低谷,开始进入新的景气周期,预计,今后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将处于新的景气周期的上升期。在处于景气周期时期的房地产市场,该行业的企业一般能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
2、房地产是 支援发展的产业,已被 列为支柱产业、看作是新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产业的发展。正在加大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 房地产消费市场。 3、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是一个区域内的垄断竞争市场,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在区域内有明显的品牌和一定程度垄断优势的企业。
九、航空工业
1、多年来,国际航空市场一直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更被看作是未来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2、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航空工业还比较弱小。但近年来,在民用飞机制造领域,我国企业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飞机制造商进行了一些合作;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军用飞机; 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一些配套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可以说,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我国航空工业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
3、世界航空力量的迅速发展和当前我国面对的许多现实问题,迫使我国必须要加快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民用产品是如此,军用产品更是如此,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已经引起 的高度重视, 还必将会给以更大的支援。
十、汽车制造业
1、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看,我国即将进入一个对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可以说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而且,这种潜在的市场正在逐步发展成现实的市场。
2、汽车工业已被明确为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已经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3、在世界范围来看,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产业,目前,我国的汽车企业和一些跨国汽车公司比较,还是比较弱小,加入WTO以后我国汽车企业将会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会。
关切、同情的态度。
小说的情节上显得相对独特,这是一个故事中的故事,但却紧紧围绕着于勒的形象来构述文章,展开情节的,而全家人到泽西岛的旅行成了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文章的高潮,因为在这里所有的故事将出现重大的转机。
因为所谓的富翁于勒此时只是个行乞的人。就像评论家所说的,这是个发人深省的文章的结尾,展现了完全的冷漠的人际关系。当然文章的细节描写也让文章生色不少,就像文章中提到的父亲面对妻子的责备的神态:他总是张开了手摸一下额头,好像要抹去根本不存在的汗珠,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
而在另一个方面,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以“我”的视角作为文章发展过程的见证者,更是将文章的讽刺力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就像评论家所说的:忠实地描写精神的丑恶,比一切攻击他的话要有力得多。
于是文章就因此展现了不同的人生世相,由菲利普的容易紧张和爱慕虚荣的架子,甚至是菲利普太太两难的矛盾性格:一方面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的勤俭,另一方面是奢望富裕的虚荣。
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人物韵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觉察出这个秘密。
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随着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的发展。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小说中刻画的几个人物,都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菲利普太太是个精细机敏,尖刻泼辣,虚荣心强的小市民的妇女,山于贫困,她一面极力节俭度日,勉强支撑门面;一面又经常迁怒于丈夫,说刻薄话发泄怨气。
菲利普的性格,没有菲利普太太那样锋芒毕露,比较软弱老实,遇事容易慌张,随机应变不如菲利普太太,但爱摆架子的习气,似乎又有过之。他们两人对待于勒的态度,或亲或琉,或褒或贬,都是以金钱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看后,令人觉得可卑、可厌、可怜、可笑。
但他们并不使人觉得可恨,因为他们既不是阴谋狡咋的夕徒,也不是胡作非为的恶棍,只不过是拜金主义的可怜虫而已。小儿子若瑟夫,在小说中是唯一同情于勒的人物,他对父母拒不认亲的作法不以为然,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却无力改变于勒的处境,只能用给小费的方式,求得良心上的安慰。
由此可见,于勒的命运,不取决于人们的心肠好坏,性格如何,而是由社会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观念所决定的。
这篇小说,通过菲利普一家对待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资产阶级爱虚荣、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是“冷酷的现金交易”,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
不过,这篇小说揭露批判人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的时候,也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约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于勒始终是菲利普一家孤悬海外的一个希望,是这个穷困家庭为自己设想出来聊以自慰的一个美好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于勒象征着社会底层小人物无奈人生中的灰色希望;是希望,
但不可能实现,一经触碰就化为虚无,这恰恰反映出小人物的悲哀和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而这篇小说恰恰犀利而无情地揭示出了这种希望凋敝的过程。
用虚荣之类的措辞来指责这个家庭是不合理的,一个卑微的家庭在深受贫穷折磨后仍然能够对生活抱有体面的希望这是值得尊重的;至于在船上不与于勒相认,固然有其个人利害关系的计较,但仍然情有可原,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情非得已,“贫困的生活导致了美好人性的缺失。
菲利普一家的天性还是善良的,但是当时的处境让他们有了那样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泊桑给予这家人更多的是悲悯而非批判。
莫泊桑在悲观地描述社会现状时,能反省自己,解剖自己,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找到生活中的亮色,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心灵上的温暖,希望能救赎那渐行渐远逐渐世俗化的灵魂。若瑟夫的形象正是这种矛盾思想的展示。
作者让若瑟夫克制冲动平静地喊出“先生”后,又让他冒着被母亲指责的危险多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些小费会让母亲心疼,但能让若瑟夫的良知稍稍得以安慰,这也让读者在压抑中轻轻松了一口气。
参考资料:
——我的叔叔于勒
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1873—1936):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提要: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休克疗法”政策,是俄罗斯以及多数转型国家在转型前10年所实施的经济社会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俄罗斯等主要国家的社会制度转型的实践表明,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休克疗法”政策, 不仅没有获得最初所预期的绩效;而且,这一转型的政策,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质疑与批驳。本文试图从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转型绩效的视角,结合俄罗斯的转型实绩及其政策结果,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近年来,对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社会转型的失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事实,是实证性的记录(empirical record)。这些国家在20世纪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历表明,以“华盛顿共识” [1] 为指导的转型政策和做法,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良好绩效,而且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俄罗斯,前10年转型的失败,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危机。对于这些国家在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危机,现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探讨,国际上关注和研究转型问题的资深学者、经济学家和一些政府人士,都在反思并探讨其原因。
本文试图从“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的理论渊源—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推行及其效果的视角,对俄罗斯前10年的经济转型做些分析与评述。
一.新自由主义政策在俄推行的结果:经济社会的“休克”与危机
迄今为止,国际上众多学者对俄罗斯等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及其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是导致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全面“休克”的重要原因。[2]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陷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大危机,其经济大幅下滑与陷入深刻衰退。从俄罗斯国家的经济增长方面看,1989年,俄罗斯的GDP是中国的2倍强,而在10年后却仅为中国GDP的1/3。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休克疗法”式的制度转型,不仅摧毁了前苏联原有的经济基础;而且使俄形成一种扭曲而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这种扭曲的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
(1)掠夺性。以掠夺方式获得资产,是俄罗斯当今国有资产和财富再分配过程的实质,也是俄罗斯市场化和私有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特性。之所以称为“掠夺”,就在于这一过程不是通过比较合理的方式,而主要是利用投机和犯罪等手段实现的资本积累。俄罗斯前10年的转轨过程,基本上处于既无政府干预又无市场制度的混乱进程,这就使得非法掠夺成为可能。同时,当时俄激进民主派政府对于混乱无序的野蛮市场经济束手无策,这使得俄经济犯罪、黑手党、行政腐败、利益集团等,通过各种非法的和非正当手段,大肆侵吞、瓜分和占有国家资产,国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被黑手党和非法组织所控制。根据俄罗斯内务部1995年的一个数字,当时受犯罪集团控制的企业有4万家,包括400家银行、近50家股票交易所和大约1500家国有企业。
(2) 强制性。也被称为“亲权性”,即私有者资产积累的过程与权力或者政权的亲和。俄罗斯的暴富者和“新俄罗斯人”在致富的过程中,无一地具有这一特点。其表现形式被归纳为:俄罗斯首富进入政权、各工业-金融集团的代表人物跻身议会和控制媒体、干涉政府立法和左右议会选举等。在俄罗斯社会,这种由暴富者与权利阶层所推进的改革,它是由少数人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推行的结果,并不代表广大群众的愿望与要求,支持和认同这种经济政策、方针、模式的人,只是掌握政权的极少数人和利益阶层。因而,俄罗斯激进的改革政策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社会舆论、中小企业界与一些政党的反对和抵制。
(3)官僚性。它的特征是“寡头”( oligarch)经济,也称“垄断性”。随着俄罗斯快速私有化进程,俄罗斯形成了各种官僚垄断集团。这个巨富的群体,被称为“新资产阶级”,他们的代表人物则被视为“寡头”,鉴于这一群体与“官僚集团”的合流,又被称作“强力阶级或强力集团”。伴随着这种官僚垄断集团的出现,俄罗斯经济中的垄断集团一方面与权势勾结;另一方面,其大型私人资本垄断的特征也很明显,私人资本控制了俄罗斯经济中的高利润产业,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一个典型的概念就是“新俄罗斯人”,他们主要是由行政官僚集团所构成的拥有来自权力财产的群体所构成。[3] 少数寡头们靠私有化和金融投机发家的同时,经济权力乃至政治势力急剧膨胀,不少寡头在投机和暴富的过程中,将巨额利润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国外。俄罗斯社会转型期这种利益分割的极不公平性,使得大多数民众普遍贫困化。
(4)政治性。俄罗斯推行的转轨政策带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它的政治动机是尽快和彻底摧毁旧体制及其公有制经济基础。其政治目的是首要的,而经济绩效则位居其次。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逻辑:只有废除公有制和通过实现私有化,才能够摧毁旧的共产主义制度基础。俄大规模的快速私有化的政治目的即在于此。这与新自由主义思想相吻合,因为在西方,新自由主义不仅被视为一种“右翼”理论,而且也被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俄罗斯在转型中形成的这种扭曲而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在一些学者看来,乃是“由于建立市场经济不是循着民主道路、而是受制于官僚和犯罪集团的利益压力”的原因。换言之,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沿着犯罪集团的利益方向进行的。在大多数民众的眼里,造成这种扭曲变形的人员,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不文明的商人”,他们缺乏商业道德;一种是官员集团,他们贪污成性;一种是犯罪团伙,他们残忍并贪权。这些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广大民众对于改革的态度。因此,在俄罗斯的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状况的不满与各个阶层的冲突始终贯穿。按照俄罗斯的统计,人们对俄社会转型过程的不满主要是:对转型后的社会动乱与生活倒退不满、对私有化后的暴富现象和社会不公不满、对改革政策与通货膨胀不满,等等。这种不满逐渐体现在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的冲突上面,由于俄罗斯普遍存在的强烈不满情绪,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与爆发,最终导致了2003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激进党派的落选。
二.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指导的转轨政策:“休克疗法”
俄罗斯以新自由主义为依据的激进经济政策的推行,乃是造成俄经济社会深刻危机、经济大幅度衰退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现在国际上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华盛顿共识”和所谓三位一体(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的转型,对于一个成功的转型来说,它是引人误入歧途的药方。
俄罗斯前10年经济社会转型政策的“精髓”,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导向的“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在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俄罗斯开始强制而快速地推进经济转轨过程。1992年初,俄激进民主派政府推出了上述的三位一体(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的“休克疗法”式经济转轨政策。作为指导俄罗斯经济转轨政策工具组合的“休克疗法”,它不仅仅是俄政府用于遏止通货膨胀的货币主义政策,特别重要的是,在俄“休克疗法”的一般内容中,加进了制度转型的一些重要内容。例如,在大多数转轨国家中,“转型”是以建立民主政治为首要目的的过程,它伴随着一个国家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转变,首先包括要实现多党民主政体的做法。
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以及现代货币主义为理论支柱的“休克疗法”,成为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的概括,“华盛顿共识”的教条是“主张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广泛自由化”。在俄罗斯,以“华盛顿共识”复制的这一经济政策的内容大体包括:第一,市场和内外贸易快速自由化,“快速而全面地消除价格监督”,“尽快转向开放的、非集中的监督和货币体系”。俄自1992年1月开始,全面而急剧放开商品、物价、汇率、外贸进出口等的管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被大大缩减;第二,国有企业的全盘私有化,“所有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归结为包括几乎全部企业的私有化”。迅速而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主旨,是打造以私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广泛的有产者和企业家阶层;第三,宏观经济稳定化,减少财政赤字,严格限制贷款和货币发行,将稳定卢布、控制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产业调整、结构更新和科技政策等,均让位于货币紧缩政策。此外,“西向化或全盘西化”也被认为是俄国转型的一个核心方面,其实质是:效仿西方模式和依赖西方的援助。即:俄国必须引入和效法西方市场经济特别是美国模式,向外国首先是西方国家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尽可能多地争取西方国家的投资和贷款。这些,则是叶利钦时代俄激进民主派自盖达尔政府提出、此后历届政府实际推行的俄社会经济转轨政策和战略的主导思想。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起始阶段,俄罗斯政府和学界围绕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在政策和理论方面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当时,俄罗斯国内主要存在着两大不同的派别和主张。一派是以叶利钦为首的政府派,即激进民主派,这是当时俄罗斯的主流派别。他们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采用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与货币主义理论来指导俄罗斯转型,力主推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作用;在转型政策与方法上,实行激进的一步到位式的经济转轨,并宣称:俄罗斯能够在若干个月内实现市场自由化和经济私有化。这就是俄罗斯已被付之实施的“华盛顿共识”,也即“休克疗法” 的转型政策,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盖达尔、丘拜斯、费奥多罗夫等人。另一派是以俄罗斯科学院为首的,由一些著名学者所组成的“学院派”,即与叶利钦政府和激进民主派相对立的主张和派别。他们赞成并主张俄罗斯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但认为应该采取让政府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渐进改革方式,主张俄罗斯的转型应该符合俄罗斯的国情,走“特殊的俄罗斯式的转轨道路”,这些学者中包括俄著名经济学家阿巴尔金等人。这一派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被认为是保守派,因而在俄罗斯,这一派的看法始终不占主流,而是被边缘化。
面对不断加深的俄罗斯经济社会危机,俄罗斯政府和学者们不断地在反思转型政策。前一派对此的解释是,认为激进的改革政策未能得到彻底和全面的实行;后者则提出,俄罗斯自1992年以来所出现的经济社会危机是俄政府所推行的改革政策的结果。总之,虽然这两派对于转轨政策的主张不同,但是都将俄罗斯的转轨绩效不佳与其所推行的政策 “休克疗法”相联,“激进民主派”将转型绩效的不佳与失败,归咎于“休克疗法”政策执行的不够彻底;而在“学院派”看来,问题恰恰在于俄罗斯执行了“休克疗法”的政策。由于“休克疗法”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及它的强制推行及其恶果,使得坚持和反对这种经济转轨政策的较量,一直是俄政治斗争的较量和各派政治势力对抗的焦点。
三.“华盛顿共识”旁及的理论:西方经济学说的负面作用
“华盛顿共识”和激进转轨的“休克疗法”政策的得与失、利与弊、激进与渐进孰优孰劣等,一直是国际学界和俄罗斯精英们争议的焦点。实际上,它是关于转型国家如何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路径、道路以及所采取的过渡模式的论争。根据“华盛顿共识”和激进民主派执政党当时的构想,俄罗斯只要得以实现上述的经济转轨政策,市场就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就能够实现增长。虽然当时反对“休克疗法”政策的一些学者们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多种可替代方案,但它们均以“反对改革”的声音而被忽视。从表面看,转轨政策和路径是俄罗斯和国际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而实质上,这里涉及到了经济过渡政策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俄罗斯等国的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经济学说的影响和误导。
转型政策工具的基础理论来源。
今天看,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某些东欧国家大规模制度变迁的路径,基本上是抄袭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些理论学说。这样的转型被认为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国际一些著名学者提出,“国际金融机构一直在推动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市场原教旨主义”,“这既是一种不良的经济政策,也是不良的政治政策,它建立在与市场运作有关的立论之上,这些立论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是不成立的,更别提发展中国家”。[4] 国际著名的转型经济学学者热若尔罗兰对此指出,当时俄罗斯等国转型的许多政策直接来源于(西方)基础教科书经济学。“华盛顿共识”认为,转型有三大重要支柱,第一是价格自由化,第二是私有化,第三是宏观经济稳定化。“华”的支持者认为,“一旦转型引进市场改革,就可以立刻有收获,效率就可以提高。因此,转型应该是大爆炸式的,激进的,休克式的”。[5]
正是这样的理论认识,在当时成为一些转型国家执政党的主导思想。在这一理论导向下,俄罗斯在走向市场经济之初,叶利钦和盖达尔等人就荒谬地认为,一旦俄推行经济和市场自由化,为经济提供充分竞争的条件,俄经济就能走出危机。还有一种观点在当时也很流行,即强调从体制间各元素互补的重要性而导出“大爆炸式的激进改革的路径”,即指要全面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不分先后、同时进行改革。但是,俄社会当时尚存的计划经济的体制“遗产”表明,俄罗斯缺乏市场交易的制度基础及其市场经济所必循的规则。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和市场制度是完善的。而在转型国家,当时的情况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一些人对自由市场经济作用的误解和神化,使得俄政府削弱甚至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这是俄国出现长久的社会失控、经济衰退和深度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多数人生活极度贫困、市场秩序严重混乱等状况的重要原因。
2,全面自由化与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联系。
在俄罗斯等转型经济中,迅速而广泛的经济自由化基于西方经济学说中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反映产量、价格和就业等的变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等,都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进行调节。因此,在俄罗斯等国,当时执政的民主派政府则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或紧缩调节经济,以此替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这一理论所导出的自由化经济政策,在俄罗斯,国家一方面全面放开了商品、物价、汇率、外贸进出口等的限制;另一方面,在俄实践中,俄政府不得不实行紧缩财政和货币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货币发行。但是,由于俄罗斯社会当时普遍存在的是一种供给短缺型的通货膨胀,国家垄断仍然严重和非货币交易的盛行,这种长期紧缩货币的政策,造成了俄生产难以恢复、企业间的实物交易与拖欠巨额债务等现象。当时俄罗斯经济的状况是:货币越紧缩,生产越滑坡,货币的根基越不稳,通货膨胀压力越大。西方学者将俄罗斯过渡时期的这一现象称为“虚拟经济”[6]。这导致俄政府在90年代处于严重的支付危机和财政危机之中,就其实质看,它是一种“政府危机”。
3,大规模私有化的理论依据。
俄罗斯实行快速的大规模私有化的理论依据被认为是:私有化能够向经理们、厂长和职工提供新的刺激,只有私有产权才能够为他们带来最强的激励,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华盛顿共识”则强调它的政治意义,即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可以摧毁旧的国家机构,并尽快将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手中。这个问题在转型经济研究中被称为“政治约束条件”,其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俄罗斯私有化方案的设计。按照热若尔罗兰的解释,当年俄罗斯私有化的设计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施莱弗等人的论述,俄罗斯无偿分发国有资产的主要依据不是经济目的的而是政治考虑,除了已经选择的方案外,其他任何私有化方案在当时都将被政治程序所否定。[7]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萨克斯在1990年曾经要求“以拍卖的方式出售公司”,但他并没意识到,当时“除了黑帮成员和党任命的经理外,有足够资本购买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寥寥无几”。因此后来,萨克斯提出采取投资信托公司的形式,使人们拥有企业股份。盖达尔和丘拜斯等试图通过这种加速的私有化方式,来形成一个广泛、强大的有产阶级和企业家阶层。
今天看,俄罗斯私有化的结果并未能缔造出当年所设想的企业家阶层及出现私有经济带来的高效率。而是:(1)国有资产大量流向官僚垄断集团和金融工业集团。使私有化能够大大增加国家预算收入曾是俄私有化的初衷之一,但私有化给俄财政带来的收入却少之可怜。俄罗斯国家杜马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对私有化结果的分析被认为最具权威性。他指出,“有关俄私有化的全部资料能够证明存在着掠夺俄罗斯、把我国人民变成国际金融寡头的犯罪事实”。他还透露,俄已经出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仅为1300美元,其出售的价格之低廉创世界记录;据俄联邦国库管理局的统计,在1992-1996年的5年间,俄私有化上缴的预算收入合计为8480亿卢布,仅占预算收入总额的015%。[8](2)“私有化更准确地说,就是腐败化”。当时,在许多人看来,一旦市场放开后,私人经济基础会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但是,另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现象就会出现:腐败和犯罪对私有生产者的掠夺。私有化所造成的腐败,无论从政治稳定还是推进改革的两个方面,都始终引发人们的担忧。与私有化的腐败相关的就是俄罗斯由政府官员中产生的所有者阶层。(3)俄罗斯的现实是:人民被迫接受了私有化方案,因而,也正是俄罗斯的私有化,在国际上和俄国内所受到的指责、批评和抨击最为强烈。即使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著名学者雅诺什科尔奈,在对后社会主义转轨反思时也承认,“大规模私有化”作为无偿分配国有资产和认股权证私有化的同义语,成了斯大林“大规模集体化”的翻版。[9] 但是,俄国***往往用世界银行的要求,压制人们对私有化的批评。
4,“西向化”思想的产生与现实矛盾。
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俄罗斯等国试图实现向全球市场开放的经济制度。一方面,西方坚持建议俄罗斯采纳其民主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改革者如盖达尔等人,迷恋并且不顾俄国的现实照搬自由主义思想。萨克斯坚持认为,转型国家“经济变革的成功根本的是依靠西方”。[10] 西方国家在传授其理论、学说和观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其价值观传授给俄罗斯;另一方面,由于俄在转型之初所推行的理论和学说基本上是基于成熟市场经济而言,鉴于俄的体制遗产、文化传统、制度基础等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有天壤之别,包括许多条文与规则也是这样。所以“并不存在把成功资本主义制度简单照搬的制度捷径”。 特别是,俄罗斯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变迁,被简单化为仅从形式上参用西方的法律、条文和规则。例如,俄在转轨初期从西方借鉴的《私有化法》、《公司治理法》等多个法规,后来都被证明与俄国情差异较大,“俄罗斯照抄了盎格鲁- 萨克逊国家在公司治理方面许多行之有效的法律,却不能实施这些法律”,所以后来在普京时代, 转轨之初制定的一些立法和条款,大多都被加以修订。
四.基于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传播的渠道:政策制定与推行是主渠道
在俄罗斯,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指导的 “休克疗法”转轨政策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得到推行和传播,其原因主要是俄政府接受、制定并推行了错误“休克疗法”的改革政策。在叶利钦时代,激进民主派政府是俄罗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和推行人。当时的叶利钦政府之所以能够接受这样的政策,其原因在于:由于俄罗斯市场改革几经失败,俄政府自认为原因在于其缺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策略与理论指导,因此积极寻找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模式的经验。西方的顾问们和国际经济组织出于其多方面的考虑,将“休克疗法”这一政策推荐给俄罗斯。
90年代之初,在俄罗斯等大多数转型国家中,尽管人们都承认,建立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是转型的总体目标,但是,如前所述,对于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国内以及国际上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议和截然不同的观点。[12]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市场原教旨主义”方面,采取以“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是这些国家大多数执政者当时的主导思想。这种自由主义的思想和政策,得到了IMF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一些国际著名学者的支持。在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的政府中,俄罗斯前总理盖达尔,波兰前副总理巴尔采罗维奇,捷克前总理克劳斯等人物,都是新自由主义学说的追随者和推行者。在过去的10多年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中东欧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学说迅速传播到一些转型国家。“休克疗法”作为激进转轨的重要政策工具组合,新自由主义又作为“休克疗法”的理论支柱,成为这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主流观点而被一些的国家政府用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实践。所以,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政策,被广泛运用于指导俄罗斯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曾对转型过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在俄罗斯,一方面,当时,“休”式的激进转轨政策,与俄激进民主派政府当政者叶利钦、丘拜斯和盖达尔等人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激进主张相吻合,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俄罗斯和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大多数转型国家, 对于西方市场经济也普遍存在着一种幻想,认为一旦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进入市场经济。特别是在俄罗斯,迫于当时国内的经济恶化、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压力,西方国家趁机对俄既拉(给以经济援助)又压(迫使接受西方价值观)。这使得俄能够顺从西方国家倡导的转轨政策,采纳并推行“休克疗法”,以通过这些措施快速完成经济转轨。这样,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及其政策工具,就成为俄国等转型国家经济转轨的一种载体而能够迅速传播。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世界上哪里的新自由主义也没有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改革派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那样毫不妥协。
在国际上,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新自由主义学说就逐渐流行,并在西方思想理论界中占居明显的优势地位,而且被作为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13]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扩张和传播,是影响俄罗斯等国转轨政策的外部因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向全球扩张的一种结果。早在1990年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学者约翰 威廉姆逊在就会议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时指出,在拉美国家所实施的10项政策工具在本会议上已达成共识。[14] 这乃是“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政策的雏形和标志性事件。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凭其能够提供贷款与推进结构改革等手段,在拉美和俄罗斯东欧等国家积极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政策。随着“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出台,新自由主义学说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蔓延,由于人们“对于自由放任主义存在的普遍性信仰”,这一理论以及政策迅速成为这些国家制度转型与改革的政策和理论依据。亚当·斯密所开创的这种经典自由主义,原本是西方现代化社会革命的精神成果,但在20世纪末却被置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也就是说,“华盛顿共识”已然成为现代自由主义的“新”意所在。其核心思想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使价格合理化’)、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美国学者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则对“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内涵,给出了如下简明概括:“华盛顿共识”具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三重特性。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对此曾经指出,以新自由主义为主旨的“华盛顿共识”,是在80年代拉丁美洲经验的“催化”下形成的,但是拉美国家从来没有在“华盛顿共识”中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然而,它却能够在90年代捷克和俄罗斯等国家被推行。在转型国家中,俄罗斯和捷克是奉行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转型政策的代表性国家。曾经被称为捷克转型的设计师和新自由主义代言人、捷克前总理克劳斯,他在1990年上半年率先提出、并在捷克实施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的经济转轨政策。这一政策之所以在捷克实现,其中一个主导论点是,为使私有制企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繁荣,一旦给企业和公司以真实的价格信号,就能够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最大化的效率和快速经济增长的轨道,实现萨克斯所言的“能够建立在本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增长”。捷克前总理克劳斯制定的转型政策以及实施,在当时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计划的轰动性的胜利。随后,在大多数转型国家剧变后,也都纷纷倡导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支柱的休克疗法式的转型,主张采取激进的被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 的转轨战略与政策。在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中,政府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制定者与推行者,政府所实行的失误的政策,对于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沉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政府执行什么样的经济社会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五.“后共识” 替代“华盛顿共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英勇无敌 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