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自清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
2朱自清散文中的好句好段朱自清《匆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3朱自清散文中的叠音词有何感染力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 造的词。
重叠音节能增强我们对语言 的感受,使听者得到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叠音词还能表现亲切、爱 怜的情感。
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这种 方法来表达深切的情意。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就经常使用 叠声词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1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叠 用“嗡”字,模拟了成群结队的蜜蜂一 起飞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浓浓的春意。
2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中,“嫩嫩的” “绿绿的”写出了小草的形态和颜色, 让人倍感喜欢。
3 “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干干净净”用来形容威尼斯的 天空,使人对威尼斯的天空有了具体 而鲜明的印象。
4谁能赐教朱自清文章中的名句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那是谁。两段吧,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还是《匆匆》吧,太出名了;吃饭的时候。
5谁能赐教朱自清文章中的名句还是《匆匆》吧,太出名了。
两段吧。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6朱自清散文集中的好句好段背影>佳词:簌簌 踌躇 老境 颓唐 情郁 琐屑 祸不单行 来来往往 东奔西走 触景伤怀 妙句: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了卸,,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答案补充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案补充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菏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提问者评价谢谢。
7朱自清散文中的好句好段朱自清《匆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8朱自清所有写事散文的大致内容、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纵观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还有《给亡妇》中悼念亡妻与深深的自我忏悔之情;《儿女》中幽默的情趣和温馨的气氛等,无不真诚而亲切。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啊!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恩师,当恩师去世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悼念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悼念恩师的 散文 ,希望能帮到大家!
悼念恩师的散文(一)
“陈茂欣老师去了”,这个海啸般的噩耗是友人唐绍忠老师告诉我的。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激情诗人就这样离开了他所留恋的世界。
天津诗歌届的前辈我认识不少,但都无缘深交,只有陈老师例外。认识陈茂欣老师是因为他在十年前同我市诸多的诗界前辈参加我的“太阳树”诗歌朗诵会,后来他又先后和其他老师们参加了我《太阳树》、《太阳梦》诗集首发式。而我们深层次的交往,则是源于非常偶然的一次交谈。那是一九九一年的秋天,我的诗作“弹棉花的老人”在“金山杯”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组委会通知我到承德颁奖大会上领奖。听说市作协的陈茂欣老师也去参加大会,我便贸然地给陈老师打了电话,问他能否一起同行。遗憾的是,陈老师事多脱不开身,他只是让我回来后向他转达一下大会的情况就行了。我这个人办事认真,从承德返津后,就立即跑到市作协找到《天津文学》编辑部,把会议情况一股脑儿地倒给了陈老师。
陈老师静静地听着,不时地还要应付着来访的作者。也许当时由于我生活不幸的压力,也许是因为刚刚开始的对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感情生涯让我心潮澎湃,反正处于心理上正在做梦年龄段的我,根本就没有顾及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在介绍完承德会议情况后,我便像在大学里给学生作 报告 一样讲起了我的人生经历,讲起了我和友人、和学生之间催人泪下的感人 故事 。我是想告诉陈老师,人世间有这么多美好的情感值得我去珍惜,值得我去大书特书。那次,我整整谈了近三个小时。作为一个有三十年 经验 的老编辑,陈老师被我打动了。他说,我当了三十年编辑,还没有见到一个像你这样的作者。他给我 总结 出三句话:田放像一团火;田放的爱是博爱,像大海一样;中国只有一个田放。陈老师对我的评价,让我感动,让我认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全身心的去爱别人,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并且能够得到别人的爱戴,真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和快乐。陈老师当即表态,一定要帮助我,让我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发展。很快,我的诗作《别情》、《我们走进深秋》在《天津文学》上发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我的小格日勒》、《圆梦》等诗歌也先后在《天津文学》上发表。
后来,我认识的几位在天津文坛有些影响的朋友,在我面前经常提起陈茂欣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有的还告诉我他们与陈老师是多年的至交。于是我们便商定请陈老师和大家坐一坐,叙叙师生情、朋友情。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陈老师时,他很高兴地答应了。没想到这种聚会成为大家畅谈体会、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绝妙形式,大家都感到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有一种工作之余心理上的放松感。于是,大家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就在一起聚聚,尽情感受这人间难得的友情。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论谁做东请客,大家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赴约,从中品味人与人之间心灵碰撞时的快乐。在我们这一群人中,陈老师年纪最大,他不喜欢 唱歌 ,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跳舞,但每次聚会娱乐的时候,他都是默默地坐在一边,听我们唱歌,看小青年们 疯耍。他的脸上总带有一种安详的微笑,仿佛是在欣赏自己的艺术作品。说起来,我们这些人的成长,都与陈老师有关,不然,他也不会得到我们大家的敬重。
至于陈老师是那么看重我们的聚会,我是在陈老师病重和去世后从他的爱人及儿子那里听到的。
当我去看望陈老师的时候,陈老师已经不能流利地说话,他爱人董大姐告诉我说,陈老师回家经常念叨我们这些人。尤其是在陈老师去世的第二天,我们几个人约好同去陈老师家看望他的家属,陈老师的儿子蕾棣说的一番话特让我心酸。他说,你们这几个人我都能叫出名字,每次爸爸聚会回来,都很高兴,总是讲一些你们的事情。知道陈老师看重我们这些学生,还不仅仅是他经常向家人提及聚会之事,更让我难受的是我在得知他患病的消息之后,和一位针灸医生去他家时的情景。董大姐告诉我,陈老师患病后感情非常脆弱,接到任何一位朋友的电话都会激动半天。当他知道我要带着一位大医院的针灸医生来给他看病时,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整整一夜没睡好觉。
我知道,陈老师一方面是对我介绍来的这位医生抱着很大的希望,另一方面,也是为我这个学生出现在他危难之中而欣慰。遗憾的是,那位曾经治好许多疑难病症并在天津日报上以“病人称他为神医”为题报道过的医生,也没有治好他的病。在这之前,陈老师已经在多家医院治疗过,始终不能确诊得的是什么病。在我的这位医生朋友的建议下,陈老师住进了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与治疗。可以说,为了治好陈老师的病,所有关心陈老师的亲人及朋友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然而,我们都没有回天之力,医院直到陈老师辞世,也没有对陈老师的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我尽管知道陈老师的病很重,但始终相信现代医学会在陈老师身上出现奇迹,根本想不到他会突然之间离开我们。要知道会在短短的几十天里,陈老师永远的离开我们,就是工作再忙,我也会抽时间去医院和老师见最后的一面。现在我真的深深体会到人世间有许多的事情一旦错过,根本是无法挽回的。当我和几位一直被陈老师牵挂着的朋友怀着沉痛的心情走出陈老师家门的时候,大家都说在一起相聚的日子一定要格外地珍惜。
陈老师走了,带着他未实现的梦想,带着他对亲人、对朋友、对这个世界的眷恋,也带着我们这些他用心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沉痛的哀思走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他一首首充满激情的诗作,是他亲手编辑的文学杂志和一套套文学丛书。相信所有受过陈老师恩泽的人,都不会忘记陈老师。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些人再在一起聚会的话,我们的第一杯酒,肯定是敬给陈老师,因为他永远是我们队伍中的一员,永远受到我们大家的尊敬。
悼念恩师的散文(二)二〇一六年七月三十一日凌晨,师母打来电话说张老师已经走了。这突如其来的悲鸣,划过晨曦,灰蒙蒙的天穹顿时写满悲伤。我当即大叫一声:不会哦!
当我赶到树人学校的师母家里时,恩师张计于先生已经安静地躺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身上搭着一条床单,脸上覆盖着一张草纸。一家子正忙着张罗恩师的后事。师母哽咽着说,张老师是凌晨一点过离开我们的,垂危之际,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几个孙子,断断续续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于是,师母说:“你放心走吧,你最担心的大孙子已经有媳妇了,外孙从比利时 留学 回来工作也落实了,小孙女正在大学读书,以后的事你就甭操心吧。”
师母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张老师作别时,也许更放心不下的是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师母日后的生活。她拄着拐杖,强忍着内心的无助与悲痛说,如果这个时候不坚强,张老师一定走得不安心,所以,她不敢流泪,不敢哭泣,为了让张老师安静地离开我们,她不得不宽慰张老师放心离去。
清晨的阳光还藏在东方的云层里,我在师母家里揭开张老师脸上覆盖着的那张草纸,张老师的容貌和往常一样,很安静、很安详、很安稳、很安然,紧闭着双眼和嘴唇,睡熟了一般正踏上开往天堂的列车,他生怕有人打扰他的安宁,任子女们啼血的呼唤和嘤嘤的哭诉。
张老师就这样走了。
在张老师的遗体面前,我第一个电话通知罗志高,罗志高正在老家,一时半刻赶不到树人学校,随后,我又电话告知吕良典,让吕良典迅速赶到师母家与张老师告一个别。罗志高和吕良典都是我的师兄,他俩是张老师退休以后在习水师范教的学生,后来,张老师在树人学校第二次执教时,我才有幸拜在他的师门下。所幸的是罗志高与吕良典都与我是好友,每次在张老师家里,他都总是问起他俩的情况。
八时许,张老师的很多学生、亲友纷纷赶来。那天早上,六十多辆汽车满满的载着对张老师的深切缅怀把他护送到了殡仪馆。
匆匆见上一面,诉不尽一生的师生情,恩师便踏上前往天堂的归途。
怀想当年,张老师在树人学校任教务主任,那一间拐角的教师里,我懵懵懂懂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一年。每当张老师走进教室,随着一声起立,我们看到的是张老师雄姿英发、激情飞扬地走上讲台,他那幅金边眼镜至今依然深刻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偶尔,摘下眼镜,放下教案,方言夹着普通话,惹得我们跟随他的讲述走进知识的海洋;偶尔,板着脸、捏着粉 笔头,严厉斥责调皮捣蛋的孩子。那时候,恩师已近花甲,课堂上不泛幽默风趣,到处洋溢着和煦的春风,且格外关心这些懵懂无知的孩子。下课铃声响了,恩师才捡起剩下的粉笔头缓缓走出教室。
记得十年前的冬天,恩师不知从何处书籍上得知我的简历突然驾临我的办公室,赠我一条蓝色镶白花的领带。领带里面夹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昨日天真小儿郎,今朝而立伟栋梁。青自蓝出冰胜水,师生忘年情谊长。”那一年,我三十岁,那一天,也刚好是我三十岁生日。先生并不知道我生日,只是偶然窥见书刊上的简介。那天,张老师走后,我写下了《而立之行》,以“不求举世而誉之,举世而非之。但求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压在办公室的玻璃板下,警示我时刻铭记恩师的教诲。
一夜惊梦三更寒,师生衷情对谁诉恩师只留下音容笑貌和一本厚厚的著作。再一次翻开恩师的《桑榆逐梦吟》,只见扉页写着:送给付刚惠存,情深谊重、永生难忘。落款是愚师张计于。这本收录了恩师一生的诗词楹联选集,是我常常置于床头的必读书籍。这些年,恩师创作的不管是诗歌、词作、散章、楹联等每一件作品都会第一时间送给我,并在纸笺中写下十分谦虚的语言让我指正。这些作品我已多数编发在《习水报》、《红城文学》,或者推荐在其他刊物发表,结集成册后,我一直舍不得放在书架上束之高阁,只能置于床头便于睡前随手翻看。
那是二〇一二年,我在师母家中再三游说张老师收集整理他的书稿,最后汇编成册。张老师心里诸多顾虑,于是,我一次又一次游说,张老师这才勉强答应。第二年,他将整理后的书稿交给大儿子张耕打印完毕后传在我邮箱里。
张老师的诗词作品充满着婉约风格、家国情怀、园丁梦幻,作为张老师的一名弟子,一位作协主席,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接下来,我理所当然承担了书稿的编辑和设计工作。通读了张老师的全稿,删节了部分内容,逐篇编辑成熟后,张老师一再要求我为这部诗词联选集子写一篇序言。说句心里话,这是恩师一生的得意之作,我岂敢以笨拙的语言践踏二〇一三冬,我一次一次拒绝和推诿,希望张老师打消这个念头。最后,我不得不奉师命写下《诗情倾注的画布》。
我不能给张老师的《桑榆逐梦吟》一书写序,因此,我只能写成 读后感 。文中写到,
奉师命:编辑《桑榆逐梦吟》一书,彷徨之中颤抖,心忧铸错贻笑大方。手捧恩师书稿,逐一展读,深感张老师一生倾注于诗情,感触良多。其一,忧国忧民、纵情山河;其二,宣传家乡、直抒胸臆;其三,感怀人生,吟友唱叙。正是:狂吟高唱心不老,桑榆逐梦乐无穷。
我庆幸,曾经拜在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座下受教,尽管只是一年时间,恩师用他那触摸世界的灵魂教导我,给我留下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用终生。这么多年,恩师待我视如己出,我感怀在心,纵然四壁无语,我们的师生情谊足以用比大海之深,越泰山之高来表证。在恩师七十八周岁生日之际,我写下了《永远的情愫》一文,并在他生日那天,我带上报纸去了树人学校,亲手把那份报纸那篇 文章 送给张老师。我知道张老师一生衣食无忧,膝下子女孝义当先。曾经在好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因公出差在四川广元,为他老人家带来一件衣服以礼相送。在他七十八生日之际,我只能以这种简单的方式祝愿恩师健康长寿。所以,我在执笔《诗情倾注的画布》结尾时写到:
我本“昨日天真小二郎”,十年前,恩师却赞我“今朝而立伟栋梁。”令我惶恐,不敢居之。溺我之情,愿山海共存,与日同辉。学生无以为报,唯:叩吾师颐神百年,拜尊翁杖履千春。
当这本书稿进入最后的审定时刻,我带着样书来到张老师家中时,师母一个人在家接待了我。那天,我不知道恩师又一次病发住进习水县人民医院后转入重庆西南医院治疗,我满怀伤痛不知所措。师母告诉我,张老师在入院前说,不要把他生病的情况告诉我,让我好好工作,书稿的事全权委托我做主。
恩师在重庆住院期间,我因工作繁忙和他的书稿之事未能前往重庆探望,心里只想尽早把他的书印出来,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终于,就在二〇一四年的春天,《桑榆逐梦吟》从成都快递回到习水,正式在恩师生日前夕与读者见面了。
那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我把张老师的《桑榆逐梦吟》送到树人学校,张老师已经从重庆住院返回家中疗养。虽然身体日渐消瘦,但当他看到毕生心血成书的那一刻,心情豁然开朗,紧紧拉着我的手说:“付刚,你是我退休后的精神支柱啊!”言重了,张老师,作为您的一名学生,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而已。
《桑榆逐梦吟》很快成为张老师的学生、老友们最贵重的礼品,大家纷纷索要,书辗转传到了江苏、北京、黑龙江等地。每当有人读了《桑榆逐梦吟》后,都给张老师写来贺诗、评论。注明诗人、翻译家高兴先生写下了《始终朝向光明的歌者》,文中写到:
计于先生的诗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的想法。诗歌显然已成为他最心仪的抒怀、表达和对话方式:面对家乡,面对历史,面对自然,面对校园,面对日常,面对大大小小的人与事,其中不乏国家和国际大事。这当然需要激情,恒常的激情。而激情也就是生命活力的最好体现。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时期,拥有激情和活力,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若一辈子永葆激情和活力,那就相当难能可贵,简直可以算作奇迹了。在此意义上,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奇迹。读计于先生的诗歌,我就不时地被这种内在激情和活力所打动,所感染。
张老师常常对我说,素不相识的高兴先生是唯一读懂他的人。所以,高兴先生在文章的末尾写到:
母庸置疑,诗歌,对于计于先生,已成某种信仰。而始终怀有诗歌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在此,我要由衷地向计于先生致敬!
恩师已去,留下厚厚一本书,纵横“古今”、谈笑风生。吟唱有度、妙语连珠。睹物思人,思如潮涌,真希望恩师如张开黔先生在开篇的序言结尾时写下的“犹喜吟翁身朗健,续游韵海泛诗舟”一样啊!今日再次翻开《桑榆逐梦吟》,拜读恩师遗作,正如张开黔先生所说:
计于兄传承历代诗人忧国民的爱国传统,对习水常怀“身处异地若故乡”之情……其诗作风格融婉约和豪放为一体,既有关西大汉高唱的“大江东去”,又有江南靓女低吟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体裁渉猎广泛,既有古韵悠长的五言、七言古体诗,又有荡气回肠的长短句(词);既有对仗工稳的楹联,又有激情洋溢的朗诵诗。还有不少直接为习水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供演唱的曲艺作品。计于兄创作态度严谨,有不少字斟句酌的佳句,大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大家风范。
如果来生再有缘,我仍然毫不犹豫选择做张老师的弟子。
当张老师的遗体送至殡仪馆时,他生前的好友、亲属、学生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无一不怀着沉重的心情缅怀这位有着五十四年教龄的人民教师。悲悲戚戚、戚戚绵绵。
遵照恩师遗愿,灵堂用的是恩师生前留下的自挽联:
“五十四年站讲台,终身无悔教书匠;耄耋之龄上西天,永世不疲老顽童。”
恩师一生朴实无华。他的自挽联尽是这般的洁净,终身无悔教书匠,永世不疲老顽童。治丧委员会主任是恩师生前退休单位如今的负责人汪雄,当汪雄把草拟悼词的任务交给我后,我的心又一次彷徨。
放眼恩师灵堂, 教育 界的前辈、恩师的老友莫予勋、张开黔、杨启钦等人纷纷发来悼念张老师的诗词,张福生、戈拱嗣、王茂佳、何勇等教育局的几任局长次第而至前来悼唁。这一份悼词,如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口,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桃李满天下,我拿什么词语来追思这位老人呢
于是,我诚惶诚恐写下:、
山岳戴孝、大地含悲。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优秀的人民老教师——张计于同志举行悼念仪式,隆重悼念这位德高望重、师生爱戴、社会公认的教育工作者。前来悼念的全体亲朋好友对张老师的离世表示深切地哀悼。对其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并请节哀顺变!
……
张老师一九三六年农历三月廿五日出生于今赤水市长期镇华阳村,一九五二年九月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先后在长沙、官渡、良村、东皇等地从事教学、教务工作,授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任过教师、教务主任等职,教过小学、中学、师范以及老年大学。一九八二年退休后,参与创办习水县树人学校,并坚持在三尺讲台上奋斗至七十岁才念念不舍离开,卸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担后,张老师先后出任习水县诗词学会副会长、老年艺术团主持人,为习水教育事业奉献了五十四个年头。
在他五十四年教育生涯中,年复一年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赢得广大师生的尊重和爱戴;在他五十四年教育生涯中,日复一日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成为人们仰望的标杆和榜样。
八月一日晚九时许,张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简约而沉重。他生前的好友、师友、诗友、歌友,家属、亲戚、晚辈、学生无不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张老师告别。
这一别。欲见颜容何处觅;唯思良训弗能闻。
这一别。满园苗株伤化雨;一门桃李哭秋风。
高山安可仰,大海亦无声。我虔诚地跪拜恩师与世长辞,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回想今年三月,正值春风吹开桃李杏之际,我于恩师生日前夕又一次到恩师家里。那天,张老师亲手为我冲的咖啡竟然是与我告别的最后一杯咖啡。
恩师不允许我自己动手,命令我好生坐着,他冲了开水,加了伴侣和蜂糖。说自己有糖尿病,几个子女不允许他再喝咖啡,但是,我的到来,非要陪我喝一杯不可。端着恩师亲手为我冲的咖啡,心里甜甜的。末了,恩师的三女儿卫宁三姐突然光临。三姐看见恩师正在喝咖啡,她的眼里闪出一丝斥责的光芒,张老师连忙说:“付刚来了,我陪他喝一杯嘛!”这杯咖啡,让我怀着无尽的愧疚,我明知恩师身患糖尿病却未能及时阻止,为了陪着我喝一杯咖啡,恩师用他已若不经风的身躯如此盛情地溺爱着我。三月春风三月恨;一江碧水一江愁。这个三月,正是恩师八十岁与八十一岁的交替之时。这杯咖啡,尽然是恩师诀别我最后一面的礼物。
回忆恩师的一生,除了教育就是诗词。他呕心沥血,用五十四年的寒来暑往育来桑梓苗成栋,他披星戴月,用半个世纪的秋去冬来著下经世诗亦海。想当年,中流砥柱耀杏坛;值此日,星沉月落尽哀音。
杜鹃泣血,晴空一声霹雳;百灵哀鸣,噩耗猛然当头。
张老师溘然长辞,他一生园丁情、数载诗词梦的精神高山仰止,永不泯灭,愿张老师在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简约中蕴含丰厚 朴素里寄寓深情
-----浅析朱自清抒情散文艺术特色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只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教授,也是激进的民主斗士。作为学者和教授,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学、语言学、文艺学和美学等学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作为民主斗士,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即使穷困潦倒、病魔缠身,也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其大义凛然、不徇私利的民族气节。
尤为重要的是,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在创作领域涉猎颇广,著作很多,既写下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也留下了《背影》、《春》、《荷塘月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美散文。他与冰心、周作人等一批作家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使“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这也是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作为首倡和实践者,朱自清以其“真挚清幽之神态”、“宣情达意”之美学特征和“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的独特风格屹立于现代文学之林,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也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的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社会人生,表现出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叙写身边琐事、个人见闻的抒情小品。最能体现其艺术价值的是取材于作者一己生活,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抒情、写景之作。
朱自清散文不仅有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丰碑,然而,对其及其创作做深入研究者却甚少,因此,本文拟从结构、意蕴和语言方面,对其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一简要分析,以其达到抛砖引玉、管窥朱自清散文神韵之目的。
一、精巧独特的艺术结构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散文的特点在于“散”。其所说的“散”并非松散之意,而应是有张有弛、形散神聚。这在其谋篇布局中尤为突出。他总是根据主题的需要精心安排,进行创造性地构思,尤其善于设置“文眼”,并以此辐射全篇,在有限的篇幅中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横向散板式,如《冬天》,作者以绵密的笔触,描写了儿时在寒冬里和父亲围坐屋内炉前吃白煮豆腐、与好友冬夜泛舟西湖以及在寒冷的台州同妻子和睦相处的几个生活画面,用“其暖如春的人情”这个主旨联贯全文,横向展开,浑然一体地表现了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和妻子之爱;二是纵向叙事式,在《旅行杂记》里,作者以时间为序,围绕“不远千里”从浙江到上海观光教改年会途中受到的“殷勤的招待”,看到“躬逢其盛”的场面和对“第三人称”的讨论,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不乏幽默的笔调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刻地揭批了北洋军阀政府教改的虚伪性;三是自由发散式,在《温州的踪迹》中,作者既由眼前的画面生发出“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的追问,也有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而抒写自己热爱生命之情怀,还有对幻影叠生的白水漈的描绘,更有“生命本不应该有价格,而竟有了价格”的慨叹,通篇记叙、议论、抒情融洽无间,纵横自如,生动活泼,如诗歌般敏捷灵活,驰骋无迹。
构思精巧,变化万千。朱自清散文的构思极具匠心,有起结自然、首尾呼应的特点,《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可一路写来,不论是皎洁的月光,抑或婀娜的荷花,都处处见“静”;有纵横交错、古今相融的内涵,《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既可寻游者的踪迹,也可觅景色之变化,又可由眼前的实景引发历史的变迁,从而延展了游踪的时空,扩大了作品的内涵;有起伏跌宕、变化多姿之风格,《背影》,紧扣文眼,构思始终没有偏离“背影”这一焦点,全文共有四次写到“背影”:有“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入题之笔,有用笔较浓、具体而细腻的实写,也有离开车站时的虚带一句,还有因多年强烈思念而产生的记忆中的背影,作者大胆地因技剪叶,裁花取势,整篇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虚实交杂。
朱自清散文以严谨而活泼的结构与新颖而精巧的构思取胜,讲究层次间起伏跌宕、构思中变化多姿。其结构虽然没有长江大河浩荡奔腾之气势,但也有涓涓细流之曲折委婉。以开阔的思路和活泼的文笔,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充分显示出先生对散文结构特点掌握之娴熟、驾驭之自如。
二、浓郁温馨的诗情画意
朱自清是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坛的,故其散文自然而不失其诗人本色,“仍能够満贮着那和种诗意”。
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说,散文小品《匆匆》善于从客观自然现象中捕捉形象,营造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以抒唱自己主观的情愫,从中联想想自己的青春,黙念逝去光阴的行踪,追索生命的价值,充满着盎然的诗意的话,那么《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则文题也是画题,在细腻地描写画形象的位置、色彩和形态中,不但生动地写出了画面的内容,而且传达出了“月朦胧,鸟朦胧”这一诗的意境。《绿》,作者抓住梅雨潭绿之“离合神光”,运用比拟、衬托、排比、夸张、反复咏叹等手法,衬以诗一般和谐的音韵,写出自己追求新生,为人生增添绿意的美好向往。作者那积极向上的劲头,那种对生活的満腔热望和横溢的情民如诗似画般地倾泻于字里行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使像《绿》、《春》、《白水漈》等看似纯粹写景状物之作,先生也寄情山水以浇块垒之感情。其笔下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其中无不包蕴着作者生命中的部分踪迹。《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与好友泛舟夜游六朝金粉胜地,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备极朦胧奇诡之美,却又使人深深感到作者心中隐藏的“幻灭的情思”。面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清华园里一个平平常常的荷塘,到了朱自清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以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一幅恬淡宜人,意境幽美的工笔画,作者于良宵美景之中吐露心听抑郁和“不宁”,通过对传统“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高洁自赏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境,通篇洋溢着浓郁温馨的诗情画意。
发古思幽,至情至性。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他的散文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忆人记事,总是蕴含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之感,构成一幅幅动人的自然风景图或世俗人情画,前者如借景抒情、文笔优美,时有纤秾之态的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清华园的夏荷明月;而后者以事传情,用笔相实,却满含人伦之情。而先生以家庭生活琐事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或温厚、或感动、或幽默的感情,尤为动人。《给亡妇》里,先生通过一系列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显露了亡妻的感情世界,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温柔敦厚、吃苦耐劳、贤慧善良的普通妇女形象。文章不加雕琢,一切在平实而朴素的诉说里,将那种深切的悼念,以及由悲哀的思忆勾起的怨、恨、悔交杂的情愫,如涓涓细流,一字一泪地倾注于字里行间,全文情与事交相揉杂,不但细微地描写了亡妻生前情致,也深沉地表露了自己对她的不灭之情。《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破败的氛围中截取父亲为儿子送行这一生活片断,予以孕育和刻画,作者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文章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碾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日渐没落的角度,影射了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在帝国主义压迫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背影》用淡淡的笔触营造了醇厚的情意,义愤而情深,完美地表达出那种浓情似水、深切感人的父子之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叙写游踪之行径、景色之变化、历史之变迁中,思接六朝脂粉之历史,引人生发千古盛衰之幽思。充分表现了先生取材者小、所见者大,以点滴的感受或微不足道的情景生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的特点。
无论是《背影》中父亲的舐犊之情、《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儿女》中幽默的惬意与温馨的气氛,还是《绿》中醉人的梅雨潭绿、《荷塘月色》中袭人的娇荷淡月、《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诱人的浆声灯影,无不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既有浓浓的画意,又有幽幽的诗情。
三、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先生散文语言清新质朴,口语化,雅俗共赏。如《背影》一般质朴也罢,似《绿》一般纤秾也罢,作者都善用华美和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得质朴、美得自然。这与朱自清对语言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分不开的。
求真化俗,亲切自然。朱自清曾提出一个重要论点:“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方面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群众。”基于此,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尽量使用以普通话为基础的群众口语,逐步形成了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正如朱晦庵先生所说:“逐句读来,有种逼人的风采,使你觉得这确是偑弦的话,确是偑弦的口气,那么亲切,那么诚恳。只要你肯听,便叫满怀忿忿,也不会不慢慢心平气和,乃至倾耳入神,为他一句一点头呢!这是偑弦先生文字的魔力。”读起来既鲜活上口,又亲切自然,更幽默风趣,使得他的散文因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形象逼真,色韵俱致。朱自清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功夫,准确、具体地表现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如他在探讨中国传统艺术手法时所说,“‘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在他的笔下,不管是梅雨潭的绿,还是清华园的月,不论是白水漈的瀑布,还是秦淮河的夜景,都写得逼真如画,以极富色彩感的文字,呈现出视觉感管上的绘画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在《荷塘月色》中,先生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花塘用“浮”字;而荷叶拥护的情景用“挨”字,将月光、青雾、荷叶的情态写活了。在《绿》文中,他用新颖而贴切的比喻,“像**拖着裙幅”、“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唤起读者的联想,又以“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扬”、“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西湖的波”和“秦淮河的波”作比较,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的“绿波”厚、平、清、软的特点带真地呈现给读者。这足见其行文遣词造句之匠心。叠词和长短句的运用,造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荷》中就用了26个叠词,《浆》则多达72处,加之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另外,朱自清在语言中,有意避用“是”字句、“有”字句和“在”字句,从而打破了句式的沉闷,使语言在凝练中见出多样。
朱自清散文那流畅自如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和那字字推敲的选词与灵活多变的句型来自于先生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他用自己写作实践,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之的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越它的精品。
综总朱自清抒情散文,无论是精巧独特的构思,还是清新自然的语言,无论是《背影》的质朴深沉,还是《荷》的明丽纤秾,无不洋溢着浓郁温馨的诗情画意。他的散文有情致、有风趣,有画的美观、有诗的意境,蕴丰厚于简约,寄深情于朴素,纯净清秀,意味隽永,正如杨振声所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了一条平坦大道,将引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的散文就像他的“背影”依然清晰、高大,他无愧于“中国新文学散文大师”之称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