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好看的音乐剧很多啊!
以下几部是推荐必看的:
<Elisabeth>(伊丽莎白)
<Mozart! Das Musical>(德莫扎特)
<Tanz der Vampire>(吸血鬼之舞)
<Rebecca>(蝴蝶梦)
还有一些著名的音乐剧有德版的,味道也很足,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罗密欧与朱丽叶(DE)
亚瑟王(DE)
歌剧魅影(DE)
等。
还有一些名气不太响,但歌也很好听的,有兴趣也可以看看(不知道有没有视频,CD是有的):
德古拉
基督山伯爵(DE剧,还出过一张英文版的碟)
等。
1古典乐和摇滚无违和感的结合
一般当我们听到莫扎特这个名字时,一般联想到的都是古典音乐,就是钢琴、管弦乐队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里演奏;观众穿着正式,安静地欣赏(或打瞌睡)。
然而这部音乐剧让你误以为到了明星演唱会现场
(当然莫扎特的确算是巨星)
这部剧整个音乐曲风都是偏流行摇滚,然而用这么躁的音乐来讲述古典天才作曲家的故事却没有尴尬的违和感,这可能和莫扎特本身有些带有摇滚青年的个性有关吧~他在当时常常搞出新闻,做出一些创举,打破条条框框:例如大胆炒了自己的主教大人,不做宫廷乐师;要用德国人自己都吐槽的德语来创作歌剧;劝服皇帝给《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政治敏感剧”解禁 毕竟整部剧的故事是讲莫扎特17岁到35岁后半生的创作,当然不可避免的需要展示莫扎特的音乐。这里就出现了这部剧的亮点,原创曲目和莫扎特的音乐衔接的非常自然,而且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
2 演员惊艳不得不说
找到一个与角色气质相符的演员,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Mikelangelo(以下简称“小米”)在接到这个角色之前并不为大众所知,但演出过这部剧之后,曝光率直线上升,乌央乌央的粉丝晚上在员工通道处堵门要签名要合照。剧中的莫扎特的角色设定标签大致可以总结为“音乐天才”、“轻狂”、“单(二)纯(货)”、“挑战世俗”,小米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到位地展现出了这特质。开场,小米被美女簇拥着出场。聚光灯下,华丽地鞠躬,起身后的表情、声音、动作都带着戏,把莫扎特好玩乐,喜庆天真的性格生动地显现出来。
在百老汇的同一地点演出了10万多场次。但也有许多是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不管你在哪里看到他们,你都有机会看到至少有一种长期的音乐剧
朱清照
由贝蒂·布莱丝主演的一部无声**,在1925年制作了一些音乐。这部**的配乐是在1934年的盖恩斯伯勒工作室制作的,劳伦斯恒瑞是阿里巴巴,弗朗茨·考特尼是阿布哈桑,安娜可能是扎尔特,乔治·罗比在他的舞台上扮演了一个角色,乔治·罗则是乔治·罗。
窈窕淑女
我的窈窕淑女是一种基于乔治萧伯纳的皮格马利翁的音乐剧,故事讲述了亨利•希金斯,一个伦敦的花女,她从教授的演讲中吸取了教训,这样她就可以作为一名女士。最初的百老汇、伦敦和**版都由雷克斯哈里森主演。
沙拉的日子
自1952年以来,朱利安·斯莱德和多萝西雷诺兹一直在一起写音乐剧,写了这本书、音乐和歌词。雷诺兹也是一位女演员。他们为布里斯托尔老维克的居民公司写了“夏日音乐”。
音乐之声
最初的百老汇演出由玛丽马丁和席多·拜克主演,于1959年上映,并获得了5项托尼奖,其中包括最佳音乐剧,9项提名。伦敦的第一部作品于1961年在宫廷剧院开幕。从那以后,这部剧就有了无数的作品和复兴。
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对于喜欢流行摇滚,喜欢法式浪漫,喜欢莫扎特,喜欢现场live风格人来讲,这部音乐剧是一场不可错过的好剧。该剧是古典乐和摇滚无违合感的结合,一般一提莫扎特,人们就联想到古典音乐,就是钢琴、管弦乐队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演奏;观众正式穿戴,静心欣赏,然而这剧让你误以为列到了明星演唱会现场。这剧整个音乐曲风偏流行摇滚,然而用这么躁的音乐来讲述莫扎特的故事却没有尴尬的违合感,整剧讲莫扎特17岁到35岁后半生的创作,展示他的音乐,也展现他有些带摇滚青年的个性。
莫扎特的一生本身就像一出戏,少年成名又英年早逝,自视甚高又穷困潦倒,骄傲的天才又必将引起疯狂的嫉妒——不由得人不把他当作传奇。
英国的《莫扎特传》德国的《莫扎特!》、法国的《摇滚莫扎特》,是当代舞台围绕莫扎特创作的三部著名作品,其实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与内涵。从时间线上,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彼得·谢弗这部首演于1979年的“祖宗扎”出现的最早,以莫扎特的对头宫廷乐师萨列里为切入点,从凡人挑战上帝的角度重新讲述了这位奥地利天才作曲家的辉煌与毁灭。利用矛盾冲突迭起的话剧,为后世开了一个主题相当宏大而深重的头儿。
比起德扎写出一个旷世天才的痛苦、自负与泣血,法扎用意乱情迷和摇滚乐元素塑造一个桀骜不驯的音乐顽童,“英扎”说了,别看莫扎特,别看大主教,看我萨巨巨!
左起为伦敦首演版萨列里,保罗·斯科菲尔德(Paul Scofield)饰演,百老汇版由伊恩·麦克莱恩饰演,以及**版男主F莫里•亚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
彼得·谢弗的Amadeus来源于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中间名,其实是体现其人文主义精神内核的关键所在——虽然在引进过来之后,我们还是在万般纠结之下把它翻译成了“莫扎特(Mozart)传”。不讲“上帝的宠儿”,是因为这也并非Amadeus的本意,在拉丁语中,这个名字由“爱”和“上帝”组成,它代表着上帝在人间的所为,莫扎特的辉煌与才华是上帝的恩赐,莫扎特的毁灭与潦倒是上帝的冷漠,而萨列里与莫扎特的羁绊,则是凡人与上帝的斗争。萨列里对于莫扎特的打压,既有出于嫉妒的报复心态,也夹杂着萨列里对上帝的试探和挑衅——他质问上帝既然已经允许自己用音乐侍奉上帝,为何又将凡人不可企及的音乐才华赐予莫扎特?
莫扎特终于穷困潦倒一病不起了,他不是上帝的宠儿,然而他的音乐依然会让他流芳千古。气愤与绝望之下,萨列里选择通过宣扬自己迫害莫扎特的故事,把自己的名字永远与天才莫扎特相联,这是凡人对上帝安排的嘲讽,也是萨列里在这场天人之战中最后的胜利。
在文艺复兴之后就在探讨人性的世俗化路子上越走越远的英国戏剧圈儿中,彼得·谢弗是当代剧作家中少有的愿意在作品中谈及宗教与信仰的一个。作为出生于犹太家庭的同性恋作家,彼得·谢弗在六七十年代创作了著名的“信仰三部曲”探讨人与宗教的关系,包括《皇家太阳猎队》(The Royal Hunt of the Sun)中,和我们曾提到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出演过的《恋马狂》(Equus),后者表现了宗教带给少年的奴役。
“信仰三部曲”三部曲的终章,就是最富盛名的《莫扎特传》,上帝的角色从未出场却贯穿始终,而萨列里从对上帝的质疑,到发现上帝既非全善亦非全能,到最后挑战上帝获得凡人的胜利,正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兴起与发展的脉络。该剧1979年被搬上英国国家剧院的舞台时即获得巨大成功,后来转战百老汇,并于1984年被改编成同名**。
此次的2016年复排的版本是该剧时隔近40年后首次在英国国家剧院亮相,选择了奥利弗剧场,与这部剧的演出形式相得益彰。奥利弗剧场本身就带着室内版的古希腊剧院风格,在设计之初就期望达到对演员与观众,演员与演员,观众与观众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义。在这部剧里开放式舞台允许乐团乐手和歌剧演员走到台前成为戏剧表演中可见的一部分,萨列里更是打破第四面墙,问天问地问自己问观众,算是彻底拷问了一切。
这部稀有的复排以其精湛的演技、恢弘的舞美和卓越而可爱的南岸交响乐团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结束2016-2017年演出季的加演和NT Live录制之后,英国国家剧院也立即宣布了《莫扎特传》将于2018年1月回归的消息,凡人、天才与上帝的故事不会落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