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朱棣如此偏爱朱瞻基?

为何朱棣如此偏爱朱瞻基?,第1张

朱瞻基位列明朝第五位皇帝,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他在位十年,对内改革行政、仁慈爱民;对外北击蒙古、南抚安南,既缓和了和日本足利家的关系,又与朝鲜李氏王朝来往甚密,最终收获了一个万国来朝的大场面。

正是在他的治理下,大明王朝渐露盛世气象,以至于后世把他和他父亲朱高炽的统治合称为“仁宣之治”,足以和文景之治相提并论。但以当时的情况来说,朱瞻基的即位并不是理所当然。

朱瞻基的父亲是朱高炽,祖父是朱棣。虽然朱棣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但从内心上来说,矫健武勇的朱棣并不喜欢那个大腹便便的胖儿子朱高炽。

更何况,这个儿子还喜欢学那些文人士子吟诗作赋,性子软懦,从哪方面来讲都比不上自己另一个儿子朱高煦。

也就因为朱高炽是长子,当太子期间不仅没犯错,还替跑去”靖难“的朱棣守好了老家,让朱棣找不到借口罢黜他,不然大明江山到底交给谁还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朱高炽之后呢?

要知道,朱高煦可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而他也确实具备这份实力和资格。对年轻的朱瞻基来说,获得祖父朱棣的信任与认可便成了自己当上皇帝的唯一必要条件。“自己该怎么做”成为朱瞻基的最大难题。

众所周知,朱瞻基的祖父朱棣是靠”靖难之役“起家,老于行伍,性情暴虐,仅仅因为方孝孺不听话便可灭他十族,是出了名的喜怒难测,要获得他的喜爱可谓难上加难。一开始,朱瞻基只有一张底牌。

传说在朱瞻基出世的时候,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给了他一块大圭,还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这类似”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极具预示性的梦给了朱棣莫大的勇气,凭着这份勇气朱棣悍然发难,把建文帝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结果果然符合梦境,让朱棣一家踏上了王座,而因这梦境而生的朱瞻基当然就被朱棣视为吉祥物,从而喜爱有加。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要想得到朱棣真正的认可仅仅凭借一个梦是不够的,如何得到朱棣长久持续的信任才是朱瞻基面临的真正考验。

不像父亲朱高炽的文艺孱弱,朱瞻基十分勇武,自小便喜欢舞枪弄棒,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武痴,这一点十分对朱棣胃口,于是让小朱瞻基跟着自己数度北伐蒙古。

那几年,朱瞻基和朱棣形影不离,这给了朱瞻基极好的机会去揣摩朱棣的喜好、摸清朱棣的脾性,而随侍左右的忠厚形象以及“看着长大“的爷孙情也让朱棣从心理上对这个孙子真正产生了亲情,不再像对儿子们那样戒备重重。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和朱瞻基这爷孙俩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往鸡鸣寺跑,原因是这个寺庙中住了个身份神秘的老和尚,大家都称他是大明朝的国师。很多人都在好奇《大明风华》里面的老和尚是谁,有历史原型可以参考吗据了解,剧中的老和尚是靖难之役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他就是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也是除了朱棣之外,建文帝最痛恨的人。

 《大明风华》中老和尚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剧中就已经介绍了他的身份,他叫姚广孝,是当初帮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虽然现在也有不少人认为当初建文帝也出家当和尚去了,但是《大明风华》中出现的这个老和尚,跟建文帝根本不是一个人。而且,在真实历史上,姚广孝的年纪比朱棣还要大。

 姚广孝虽然是个和尚,但是他不论权谋还是智慧,都是人上人的水平。他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跟了朱棣,成了朱棣身边的谋士。当初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正是受到了姚广孝的怂恿。所以,姚广孝大概也是建文帝最痛恨的人了,因为就是他,害得自己丢掉了皇位,落得个四海逃亡的下场。

 朱棣对姚广孝十分倚重和信任,这一点想必大家在《大明风华》中也能够感受得出来,剧中的朱棣,只要一遇到烦心事,就喜欢往姚广孝那儿跑。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他那个宝贝孙子,只要在宫中见不到朱棣,就知道他又去鸡鸣寺找老和尚去了。

 朱棣当皇帝之后,对姚广孝更是器重有加。他不仅让姚广孝帮着辅佐教导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且还把迁都北京这样的大事也交给了姚广孝,北京故宫从设计到建造,姚广孝都有经手。

 靖难之役成功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同时也是太子少师。另外,他还有个非常响亮的名号,那就是黑衣宰相;。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宣告了大明王朝寿终正寝。此后由朱由崧、朱聿键、朱聿鐭、朱由榔等宗藩在南方又撑起了几个小朝廷,史上统称为南明,其实连苟延残喘都算不上,就像场闹剧。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死于吴三桂之手,意味着朱氏大明最后的余焰被掐灭,老祖宗朱元璋当年打下的江山,彻底没了。

大明没是没了,但关于谁该为此负责的话题却一直争论不休。我一直认为成天闹内讧的士大夫最该背锅,不过这种论调好像不太受欢迎,大家还是更愿意在那16个朱家皇帝中找罪魁祸首。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那个年头皇帝最大嘛,就算再无辜,也得背个领导责任不是?

首当其冲的责任人当然是朱由检,毕竟大明江山是在他手里没的嘛。不过虽然这厮的皇帝当得一塌糊涂,但后人普遍对其抱有同情的情绪,就是因为当他上位时面对的已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局面——就算能从孝陵和长陵里把开国二祖复活,估计也只能是暴跳如雷却束手无策。

那就往前推,让天启皇帝朱由校背锅?这位朱由检的长兄可是个聪明人,起码比自己的弟弟有自知之明——既然自己没本事,就不去丢那个人,干脆安心干木匠活,推出个“九千岁”去折腾那个烂摊子。你要追究他的责任,朱由校很可能会露出一个委屈巴巴的小表情,然后辩解道“朕只是蠢,又不是坏,坏事可都是魏公公干的呀”。

况且人家老魏干得也不差,到了现在还有人拍案“忠贤不倒,大明不亡”呢。

再往前推,就是明光宗朱常洛了。不过这个倒霉蛋在位仅一个月就吃错药挂了,与之类似的还有隆庆皇帝朱载坖,也是在皇位上没蹲几年就死在女人的肚皮上了,想找他俩背锅都找不到理由。

所以挨骂最多的就剩下嘉靖皇帝朱厚熜和万历皇帝朱翊钧了。这对爷孙合计在位93年,却在其中的50多年里躲在后宫不肯出来见人,使得君臣关系日益紧张,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同时他俩不但自私、贪财而且热衷小聪明,却鲜见大智慧,这就导致各种矛盾丛生,大明朝的国势日趋衰败。

当然朱厚熜和朱翊钧也可以喊冤——大明朝的国力早就不行了,你让我俩有啥办法,还不如干脆躺平……那国力是咋不行的呢?这下没准又一杆子能支到朱祁镇弄出来的那个土木之变去了。毕竟那一战弄得精兵良将尽丧,连皇帝都极其丢人的被抓了俘虏,不但面子没了,连里子也丢个精光。从此以后,大明朝基本上就是成天挨揍的命了,连偶尔还个手都费劲。

但朱祁镇也有委屈啊。他为啥听了王振的忽悠非得御驾亲征,还不是也先都快打到了京城了?老朱家的子孙啥时候受过这种委屈,那必须得硬刚啊!至于也先为啥那么容易就打到了京城,这个锅也不该朱祁镇去背,而应该去问问他爹。

于是在今天的影视剧中经常以仁君、明君形象示人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就这么一脸懵逼的被拎了出来。

说到朱瞻基,就一定绕不开“好圣孙”这个话题:

当然史上知名的“好圣孙”可不止一个朱瞻基。还有一个更出名的爱新觉罗·弘历,据说康熙皇帝就是因为看好这个聪明乖巧的大孙子,才传位给他爹雍正皇帝胤禛。不过史上最早的“好圣孙”出现在遥远的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之所以会册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就是因为后者的长子司马遹实在太出色了,不但被认为颇具老祖宗司马懿当年的风采,还被司马炎夸为“此儿当兴我家”(《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二十三》)而重点培养。

不过司马遹的下场并不好,还没来得及接班就被后妈贾南风害死了。而乾隆皇帝弘历也辜负了他爷爷的一番厚望,把个好好的康雍乾盛世折腾个稀碎。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位“好圣孙”朱瞻基,到底有没有长歪呢?

我觉得要是朱棣泉下有知、看到了这位“好圣孙”的所作所为,估计恨不能从长陵里爬出去活活掐死这个倒霉孩子。

因为朱高炽和朱瞻基这爷俩儿,要是投身演艺界的话绝对能横扫一切影帝、视帝。而朱棣,就是被这对父子的演技给活活忽悠瘸了。

这要从永乐年间的储位之争说起。

朱棣一辈子只有过4个儿子,除了早夭的幼子朱高爔,剩下的仨都是仁孝文皇后徐氏生的,都是嫡子,理论上都有优先接班的资格。

当然,朱瞻基他爹朱高炽排行老大,正常情况下储位非他莫属,可一旦情况不正常了呢?

朱棣就对这个大儿子非常头疼,也非常不满意。

朱高炽本身没什么毛病,除了太胖、贪吃和好色以外。不过这无关大雅,毕竟他老子除了没那么胖以外,别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可一点也不耽误人家成为一代雄主。况且朱高炽最大的优点就是性格好,待人宽厚还稳重踏实——大明朝已经经历了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代御下严苛的狠人皇帝,也该换个好脾气的让大家伙好好缓缓了,否则这君臣关系真是没法处了。

可最让朱棣不满意的,就是朱高炽的政见。在治国理念上,这爷俩天生就八字不合,甭管朱棣想干点啥,比如迁都北京啦,重用厂卫啦,北伐蒙古啦,南下西洋啦,只要一提出来,第一个反对的保准都是他的亲生大儿砸……就算有时候被老子收拾得狠了、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当面反对,但想让他站出来表示支持,那也是门儿都没有。

换成你我是朱棣,会对这样的太子放心?就不怕百年之后这厮上台了清算他老子的政治遗产,甚至把老爷子的坟头都刨了?

再加上朱高煦和朱高燧这兄弟俩一直在觊觎储位,没完没了的搞小动作,弄得朱高炽的这个太子当得一日三惊,分分钟有被撸掉的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朱高炽为啥非得跟他老子作对?就算政见不同,难道就不能先装几年灰孙子,等他上台了再拨乱反正,干嘛非得当面锣对面鼓的朱棣作对?

其实朱高炽也是有苦衷的,所以他非这么干不可,否则非但不能安生,没准会更危险。

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间的关系就很复杂,不光是父子、君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后者注定了要接手前者的一切权力和尊荣,这就让前者的心态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失衡。

所以越是明君雄主,就越容易猜忌、排斥和往死里折腾太子,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后一个没机会,但可以换成康熙皇帝玄烨——统统都是如此。

雄才大略如朱棣,当然也不会例外。而且更糟糕的是,当他靖难夺位时,3个儿子都已成年,个个不乏威望、功勋不说,还一水儿的野心勃勃,这就不能不让朱棣感受到威胁了。

所以朱高炽也是无奈。按理说他是嫡长子,天然就是储位的第一候选人,通常镇之以静、不做不错才是最正确的应对方法。可问题是两个弟弟不消停啊,所以他也不得不有所应对,否则就太被动了。

其实朱高炽要想拉拢武将给自己撑腰,优势不比朱高煦差,甚至还要好些。毕竟在靖难期间一向都是朱棣打外围、朱高炽守老窝。理论上这爷俩就是正副主将的关系,比朱高煦位高权重得多。而且朱高炽的功劳也不小,不但把北京守得如铜墙铁壁一般,还后勤补给一把抓,并不缺乏跟武将结交的机会,可他却从来都没这么做过。

因为相比于朱高煦这个莽夫,朱高炽要聪明得多。他很清楚军权的敏感性,更明白作为朱棣的儿子,谁敢跟武将拉拉扯扯,谁就死得越快。所以别看朱高煦在一众武将的起哄架秧子下显得声势不小,那都是因为朱棣还要借他把太子架在火上烤,所以暂时捏着鼻子忍了。否则废了他都是轻的,赐下毒酒一杯也不是没可能的。

相比武将,文官就安全多了,毕竟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嘛。况且明初的文官可没有几十年后的那副趾高气扬的德性,在洪武和永乐年间还算是弱势群体。别说皇帝了,武将都能轻易碾压他们。所以朱高炽再怎么跟他们拉拉扯扯,朱棣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反而会感到欣慰,认为这个大儿砸还算老实。

可文官向来不待见朱棣,跟他们凑成一伙的朱高炽,自然也只能拉起反对派的大旗,一门心思的怼自己老子,这才能守住基本盘。可总是跟朱棣作对,朱高炽心里也虚啊·,这时候朱瞻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话说朱棣喜欢朱瞻基的理由有二,其一是祖孙俩长得像,具体来说就都是浓眉大眼的黑胖子;其二是二者政见比较接近,反正不管爷爷说啥,大孙子都拍手叫好。

我一直觉得这俩理由挺扯的。毕竟朱棣有20来号孙子,就算老朱家的遗传基因再差劲,也不至于就剩下朱瞻基这么一个大黑胖子。再者,儿孙们到底是跟皇帝作对还是大拍马屁基本都出自利益的需要,朱高炽成天跟他爹对着干是如此,朱瞻基对他爷爷言听计从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我想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儿子中未必就没有黑胖子,爷爷放个屁都能被吹成香飘万里的恐怕也大有人在,但效果就是没有朱瞻基好,这是为嘛?

恐怕在朱棣的心目中,朱高炽本就是不可动摇的储君第一人选。原因无外乎于他本身就是以叔篡侄,青史中难免会留下得位不正的骂名。这样一来朱棣的子孙要想坐稳江山,下一代皇帝的正统身份就非常重要了,非朱高炽的嫡长子身份很难镇得住场子。

可朱棣又对朱高炽很不满意。一来是这厮不但身体不好,还有足疾,而且实在是太胖了,非常有损于皇帝陛下英明神武的形象;二来是朱高炽性格比较像母亲,端正严肃,宽厚温和还比较保守内敛,这就让脾气直来直去,非常崇尚大开大合,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朱棣非常看不顺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政见不合,朱棣非常担心他花费了大半辈子心血打下的偌大基业,全毁在了这个跟他不是一条心的儿子手上。

可儿子不亲,有朱瞻基这个隔代亲啊。所以甭管朱高煦或朱高燧的儿子们花多大力气在他面前拍马屁,有朱瞻基这个嫡长孙的正统牌位护体,基本都属于对牛弹琴。

毕竟朱高炽身体不好这个事实,朱棣心知肚明。反正这个熊儿子就算当了皇帝也坐不久,还有个跟自己一条心的“好圣孙”接班,朱棣觉得自己可以放心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这对父子在他面前唱了一出好双簧,然后翻过脸去就成了截然不同的一副面孔。

别看朱棣活着的时候朱高炽成天跟他唱对台戏,即位后除了在迁都问题上跟老子势不两立外,其实施政方针大略基本无二。而且相比当太子时像老母鸡护崽儿一样关照和保护文官,朱高炽刚一登基就露出了獠牙——翰林侍读李时勉仅仅是劝他“节制欲望”、别那么贪吃好色,就被曾经以宽仁著称的皇帝陛下召来武士以金瓜痛殴,活活打了3根肋骨不算,还被扔进了锦衣卫大牢。要不是没过几天朱高炽就死了,李时勉肯定得走在他前头。

而在对外政策上,朱高炽哪怕不如朱棣那么好战和强硬,但起码也丝毫不怂。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鞑靼归来途中病逝,鞑靼太师阿鲁台趁机遣使求和。在国丧期间、新君继立之时,朱高炽自然无力发动征伐,但他一方面批准了阿鲁台前来朝贡的请求,另一方面却严令边军加强戒备,防止鞑靼人反复无常:

其时漠北鞑靼一家独大。为了遏制其发展势头,朱高炽在短短的9个月执政期间,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用于拉拢瓦剌及兀良哈等蒙古诸部,以牵制鞑靼。可以说他基本认可并继承了朱棣以分化瓦解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对蒙战略。如果他能多活几年,即便不能像永乐大帝那样动不动就搞一出御驾亲征,但起码不会退缩,更不会弃地失土。

可朱瞻基呢?

这位在永乐年间曾远征过漠北,在朱棣面前一向表现得非常好战,而且对开疆拓土充满了浓厚兴趣的“好圣孙”,一即位就翻脸不认人,对他爷爷留下的丰厚遗产弃之如敝履。

结果就是爷爷开疆,孙子弃土。在朱瞻基这个“好圣孙”手中,一代大帝朱棣费尽心血开辟的土地几乎丢了个精光。

朱棣在位期间,南平交趾,北抚女真,前后5次亲征漠北,将大明朝的版图扩张到极致。

那么明朝极盛时的疆域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史书上给出的答案比较模糊:

按照上述说法在地图上比量,可以得出在永乐年间大明朝的疆域北起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最南方设有交趾布政使司和底兀刺、大古刺、底马撒三个宣慰司(今缅甸、老挝及泰国的一部分),西至今新疆哈密,东到大海。但至于具体的国土面积只能靠猜,有710万到1000万平方公里等不同的说法。

但这种盛况维持的时间极其短暂,连十几年的时间都没有。

早在永乐初年,因后勤补给难以维系,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就遭到了放弃,使得“宣府、辽东断左右臂”,明朝的北方局势开始恶化。等到朱瞻基即位后,太祖十三次北伐和成祖五次东征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即那些如钉子一般矗立在草原大漠深处、阻绊着蒙古人南下马蹄的据点,如东胜卫、斡难河卫、开平卫等统统被他撤销,并一路后撤至长城沿线,最终在嘉靖年间形成了所谓的“九边重镇”。

在东北,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军一路北上杀到了脑温江(今黑龙江嫩江)、忽刺温河(今黑龙江呼兰河)和斡朵怜(今黑龙江依兰)一带并开始建立卫所。到了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朱棣下令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治所驻奴儿干城(即庙街)——这是中原王朝史上首次实控东北腹地的广大区域,并且其辖区最远处直抵南西伯利亚,其意义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然而到了26年后的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随着朱瞻基的一纸诏令,大明王朝在东北方向的开拓被强行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当然说朱瞻基撤销了奴儿干都司也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是撤回了在此地轮调派驻的流官和正宗的大明官兵,奴儿干都司的名头还在,只不过改为由当地部落首领管辖,而且还能世袭。

可他这个短视且愚蠢的做法,还不如直接把奴儿干都司撤掉了好。因为当地基本上都是女真人的传统领地,汉官汉军一走,一切照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朱瞻基还替女真人统合了各部——到了万历年间,奴儿干都司的卫所增加到了384个,基本上是女真人一统天下。等到后金崛起后打过来,都没用动多大刀兵就拥有了一个建制完整的大后方。

“建贼”后来成了老朱家的心腹大患,还篡夺了大明江山,可以说朱瞻基是没少卖力气帮了人家的大忙。

光祸害北边还不够,朱瞻基也没打算放过南方。

因安南王统争端,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遣大军南征,并于次年平定叛乱,设交趾布政使司——大明朝的二直隶、十四承宣布政使司的行政布局就此确立。在此后的20多年间,交趾虽屡经叛乱,但基本上都是朝廷大军一至旋即扫平。而且当地承大明教化甚深,民心归附,不在云南、贵州之下。尤其是名臣张辅、黄福在交趾威望极高,深受爱戴,比如后者在当地就有“青天”之号:

可是到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交趾又发生叛乱时,朱瞻基在焦头烂额之际,懒政惰政思想再度上头,于是下令自交趾撤离军民官吏,废交趾布政使司。10年后,安南国复立,这块自秦汉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视为华夏之属的土地,从此便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连位列十四承宣布政使司的交趾都可以不在乎,那么更偏远的大古剌宣慰司、底兀剌宣慰司和底马撒宣慰司他就更不当回事了。而且当时正值缅甸东吁王朝崛起,成天对着大明朝的西南疆土淌口水,于是很快三大宣慰司就跟中央失去了联系。

对此朱瞻基的反应,就是没有任何反应。

所谓崽卖爷田不心疼,朱瞻基真真是这句俗话的最佳代言人。

再加上土木之变后长城以北的领土尽陷,以及后来的关西七卫以及乌斯藏都司名存实亡,所以到了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左右——那时候闯逆还没造反、建贼也未起兵、老朱家还有5位皇帝陛下在排队等待接班,离朱由检自缢煤山尚有将近百年的时光——大明朝的版图已经收缩到了350~400万平方公里的水平,即所谓的“两京十三省”,与1800年前的秦朝疆域大致相当。

在这一过程中,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世宗朱厚熜都应该承担责任。但最该背锅的,还是非朱瞻基莫属。

朱祁镇为啥非得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惨败?还不是因为鞑靼人快打到家门口了。那么鞑靼人为啥跑得那么快、抢得那么嗨皮?还不是因为他爹朱瞻基把自家院子外边的篱笆墙都拆掉了,以至于让鞑靼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长驱直入?而朱厚熜为啥把蹲在西域边儿上(即哈密)伺机而动的军队撤回嘉峪关,还不是因为在庚戌之变中鞑靼人都跑到京师的城墙外边驻马了?眼前都快火上房了,谁还顾得上万里之外?

更重要的是,若非朱瞻基在事实上放弃了奴儿干都司,满洲人也未必能那么顺利的发家。而一旦没了“建贼”这个导致大明军力、财政不断失血的巨大包袱,恐怕“闯逆”也未必会那么难打,这样一来大明朝没准还能再续命个百八十年呢。

不能再继续这么瞎扯下去了,否则朱瞻基他太爷爷的棺材板怕是都要压不住了。

当然,上述言论肯定会让某些“宣吹”不满意,没准还会拿朱瞻基北上三巡、尤其是宽河之战来反驳我,但其实没用。

要知道宽河之战是在哪打的?平泉(今河北承德)啊!朱瞻基刚出了喜峰口就挨了当头一棒,动手的居然还是朵颜三卫——这可是蒙古人中最著名的墙头草,虽然一直不大服管,但在洪武、永乐年间也只敢躲在鞑靼人的背后搞点小动作,什么时候敢当面锣对面鼓的冲击过皇帝陛下的御驾?

可能三卫早就摸清楚状况了,此小黑胖子非彼老黑胖子——老黑胖子来了他们除了逃之夭夭外只能跪地讨饶,而小黑胖子到了,说不定削他一顿还能捞到大油水。

事实跟他们预料的其实差不多。面对敌军,朱瞻基表现得还算合格,不但将其击溃,据说还亲自射杀3人。可问题是如果这一仗真的像某些人吹捧得那样是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大捷,那为啥仅仅两年之后朵颜三卫就肆无忌惮的跑到潇河(今山西北部)、老哈河(今内蒙古通辽、赤峰及河北北部)一带牧马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说在洪武、永乐年间的近20次北伐的目标是驱逐蒙古人和抢地盘的话,朱瞻基在宽河跟朵颜三卫打了一架是纯属意外。他北巡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实地走一圈,研究一下他的军队哪些能撤、最远能撤到哪儿。

所以我们才看到等到朱瞻基第二次北巡回来之后,立刻撤掉了开平卫、斡难河卫等长城以北的卫所,并彻底废置大宁卫;第三次北巡归来,干脆连奴儿干都司都不要了。

也正是因为朱瞻基将朱棣制定的开边拓土、以攻代守的北方政策改为罢边主和,才给了已经被揍得快要咽气的蒙古人以喘息之机。瓦剌部首领脱欢趁机迎回了黄金家族的继承人脱脱不花,并以之为旗号招揽各部、扩张势力,最终实现了蒙古的再次统一,更是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

那么作为朱棣亲手培养出来的皇帝,朱瞻基为啥非得跟他爷爷对着干?

一个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理由,那就是穷。

自大明开国以来直到仁宣二帝的近60年间,其实一直在打仗、一直在开疆拓土,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财政难以支撑下去了。

朱元璋在位期间发动了13次北伐,别的不说光是国内的战马就几乎消耗一空,直到明末都没缓过来;朱棣5次北征更打得国库空得能饿死老鼠,不得不逼着户部尚书夏原吉滥发纸钞,以掠夺民间财富的办法才勉强将战事维持下去;此外张辅数次发大军远征交趾,以及与西南夷间没完没了的消耗战,都像无底洞般的让大明财政持续失血,确实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所以朱高炽即位后马上转攻为守,不是他不想打,而是真打不动了。

可到了朱瞻基这里,连守都不想守了,干脆直接弃土了。

前面花了大量篇幅啰嗦永乐年间的储位之争以及朱高炽爷俩跟朱棣唱双簧的事情,其实不是废话。因为那可能才是朱瞻基做出这种选择的根源所在。

话说那会儿朱瞻基虽然一直当着他的“好圣孙”,但受到的刺激其实一点不小,这一点从他平定朱高煦叛乱后以及其残忍且暴戾的手段对待这位亲叔叔的事情上,就可见一斑:

自秦汉以后,这种“死则五鼎亨”之类的酷刑基本绝迹,更别提用在宗亲头上——连蒙满那些文明程度较低的帝王都干不出来,可想而知朱瞻基对朱高煦的恨意有多大。

而朱高煦之所以能对朱高炽父子造成那么大的威胁,武将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因此朱瞻基对其不信任和有所防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要压制武将,就得收其兵权。而边军边将又是兵权失控的重灾区,所以朱瞻基打着财政难以维系的旗号收缩防线,再将那些骄兵悍将都弄到眼皮子底下盯着,也是顺理成章,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要对付武将,最好的打手就是文官,偏偏这又是朱高炽父子的基本盘,于是崇文抑武也成了顺理成章。

要知道在明初时,文官过得那叫个生不如死。别说跟两宋的同行相比了,动不动就被开国二祖当鸡宰,勋贵武将也能随便欺负、羞辱他们。可是朱瞻基一即位呢?像杨士奇、杨溥、杨荣、蹇义、夏原吉这样在永乐年间动不动就被扔进大牢里体验生活的文官,一下子就变得炙手可热而且尊贵无比了,随着所谓的“宣德治世”也冒出来了——反正甭管哪朝哪代,只要皇帝跟文官亲热,要不整出个治世、盛世来,史官都得被文官诛九族。

我们都知道在宋明两朝武将被欺负得欲仙欲死,但其实明朝自开国以来就没这个传统,朱元璋也没立过类似的“祖训”,一切都是朱瞻基开的头。而文官一旦发达了,首先要怼的其实不是皇帝,而是死对头武将。而要压制武将,就不能让他们掌兵,更不能让他们打仗立功,所以把他们关在笼子里当猪养就是最好的办法。

君有心,臣有意,宣德一朝要是不弃土罢兵,那就有鬼了。

话说两汉为何能“独以强亡”,而盛唐时又为何能让四夷宾服、尊李家皇帝为天可汗?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们积极进取,在统治的核心区域外围建立起坚固的屏障和宽厚的战略缓冲区,让那些同样野心勃勃的外族只能在自己的篱笆墙外边打转转,而无法危及到根本。而随着明朝迁都以后,这道篱笆墙随着东迁,而奴儿干都司和以大宁卫为代表的长城以北防线,对于大明王朝的意义就相当于汉唐之陇右、西域。

终汉一世,这道篱笆墙坚不可摧,所以独以强亡;而在安史之乱后,老来昏聩的李隆基放弃了安西四镇,导致原本只能在西北方向困兽犹斗的吐蕃人,进出长安城悠闲如平趟自家后园子;而朱瞻基弃土罢兵之后呢?在大明京师的周边,蒙古人几乎可以随意跑马,而满洲人也能舒舒服服的猥琐发育了。

朱瞻基并不昏庸,还被一代雄主朱棣教导经年,不会不明白开国二祖不惜代价拼命北伐的目的,那就是豁出去一时惨,也得给子孙后代铲除心腹大患。

不过这位宣德皇帝显然不这么想。毕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朕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格局和胸襟这种东西,不是每个帝王都有的。朱棣有,还以为这个言行酷似自己的小黑胖子也有,结果却被这个熊孩子凭借高超的演技给骗了。

怪不得伟人说,明朝16帝中除了开国二祖外,也就朱祁镇和朱厚照还说得过去,剩下来没一个好鸟。而除了朱厚照外,明初皇帝中被伟人无视掉的除了在位仅9个月的朱高炽外,就剩个朱瞻基了。

什么是目光如炬?这就是了。

是朱棣最喜爱的子孙。在《尚食》中,朱棣对皇太孙朱瞻基表现出的关心和疼爱最多,会听取他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亲力亲为教导培育,对他寄予厚望。

一、对皇太孙表现出的关心和疼爱最多

在电视剧《尚食》里,除了男女主的感情线以外,朱棣和朱瞻基的爷孙线也非常亮眼,令人感动,可以说整部剧,朱棣对皇太孙朱瞻基的表现出的关心最多也更真挚。在朱瞻基帮自己的父亲拉住发疯的马时,朱棣也第一时间查看了皇太孙的手,责怪太子让自己的孙子受伤。在朱瞻基外出回宫时,朱棣也会在寝宫来回踱步,等着他来给自己请安。当知道对方人没来,送来了蟋蟀,一面口是心非,而一面是对蟋蟀爱不释手。从剧中的种种细节,都能看到一位爷爷对自己孙子的疼爱和关心之意,只有在朱瞻基面前,朱棣才会展现出难得的温情。

二、亲自教导,并对他寄予厚望

同时朱棣对自己的孙子是疼爱有余,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教导养育,会带他出宫体验农作。决定带队出兵时,会许诺孙子回来带他出宫狩猎。在大发雷霆不听劝阻时,也会耐着性子听朱瞻基的想法和建议,并告知自己真实的打算和心绪。同时,他对皇太孙的期望也比自己的儿子要高很多。一直都看不惯太子的行事作风,总是不满挑刺,但是却想让皇太孙接下这江山,不止一次的对他进行嘱托。

总之,从剧中的剧情发展和细节分析来看,朱瞻基确实是深得朱棣的喜爱和信任,随时随地都会为对方考虑。这对爷孙之间的感情线,是剧中难得的温情片段,让观众都不由自主深受打动。

朱瞻基登基之时共有两位皇叔尚存于世,其中大叔叔朱高煦后来被他烧死,而小叔叔朱高燧则自然死亡。朱棣生前就只有四个儿子,其中排行最前的就是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紧随其后的则是朱高煦,再之后就是朱高燧,最后剩下的幼子则是在十分年幼的时候便夭折。而在这三个儿子中朱棣相对比较偏爱后两个儿子,因为这两个儿子同他一样好武。

虽然有所偏爱,但是朱棣并未越过长子册立储君。但是他的这个决定让其余二人十分不满,为此他们经常背后搞些小动作企图将朱高炽拉下马。其中朱高煦的夺嫡之心最为明显,他不仅不肯就藩,还私自豢养私兵。一开始朱棣并未过分追究朱高煦的不法之举,但是随着次数的不断增多,朱棣终是打算将其严惩。而朱高炽在得知朱棣要将朱高煦贬为庶人时还曾出言求情,所以朱高煦最后只被削减了护卫。

朱高燧的不法行为亦是不少,后来终有一次惹怒了朱棣,但是最后还是因朱高炽的求情而得以避过严惩。后来朱高炽登基,在位期间他对这两个弟弟始终十分厚待。几个月之后朱高炽突然驾崩,朱高煦得知之后企图在太子朱瞻基回京途中进行刺杀,但是该计划最后并没能实现。待朱瞻基登基之后,仍旧不死心的朱高煦又一次起兵谋反,但是仍旧没能成功。

朱瞻基与他父亲一样明知朱高煦此人贼心难改却始终不曾听取朝臣建议将其处死,这一次朱瞻基也是只是将朱高煦软禁起来。但是即便在这样境况下朱高煦依旧气焰嚣张,他还在朱瞻基前去看望之际试图将他绊倒。朱瞻基见状便将他关进了一顶大缸中,但是朱高煦却示威性地将大缸扛起。最后被气得不行的朱瞻基便下令将他活活烧死在缸中。反观朱高燧,他在朱瞻基登基之后就慢慢有所收敛,所以最后得以善终。

安南其实就是现在的越南。

历史上的安南曾长期属于中国,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不过五代十国的时候,安南趁着中原混乱,趁机割据一方。此后的宋元两朝与安南产生了多次纠纷,也爆发了一些战争。尤其是元朝多次进攻安南,但都被击败,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元末的时候,中原再次直接脱离版图,还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安南的陈朝也不太平,发生了谋朝篡位的事件。宰相黎季犛掌握了大权,篡夺了王位,并对原先的王族陈氏进行了大肆屠杀,他改国号为“大虞”,自称为舜帝之后。所以对朱元璋也是不理不睬的。

朱元璋也不想卷入这个是是非非,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直到朱棣继位的时候,朱棣继位后,原安南王族陈氏有一个子孙因为不满黎氏,趁机逃到了大明王朝,向朱棣请求支持。

当时明成祖朱棣刚刚继位,我们知道,朱棣继位有些得位不正,所以,上台后,继续一系列的外部支持,甚至向通过对外来化解国内的争议。因此,朱棣就管了这个事情。

与此同时,安南黎氏知道朱棣要插手这个事情后。于是黎氏假装说说自己愿意把王位归还给陈氏,请求明军护送陈氏回国即位。明成祖信以为真,还对黎氏的“高风亮节”屡次矜奖,但护送陈氏的明军刚到安南,便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黎氏的袭击,陈氏也被杀害。

此举让朱棣很不高兴,勃然大怒,于是决定发兵给黎氏教训和颜色,明越战争就此拉开。

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令明军征伐安南,三十万明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总兵官朱能率领,由广西入境,另一路由黔国公沐晟带领,自云南入境参战。

话说明军七月进军,连破鸡陵关、多邦城,五个月后灭黎氏主力军队,次年五月便活捉黎季犛父子,征安南之役明军大获全胜。六月,朱棣改安南为交阯,设十五府、一百八十一县,安南自唐以后至此重入中国疆界。

随后明王朝远征安南的军队还京,不过明军刚走,安南就再生叛乱,永乐帝再派军队征讨。总之,这场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7年,到永乐十三年才告结束。可以说这场战役明成祖朱棣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光军队就有三十万大军,还花了几千万两银子。所以,拿下安南,征服安南,明成祖朱棣是花了血本的。

可惜这个血本最终还是血本无归,因为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上台后,立马将放弃了安南,原因是因为太穷,不要了。

明成祖朱棣去世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可惜他没当多久,差不多一年就去世了。朱高炽去世后,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

朱瞻基刚刚继位就传来了安南战火的消息,朱瞻基不得不“命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都督马瑛为参将往讨黎利”。结果,大明王朝惨败。

惨败的结局让明朝很被动,争议大将军王通只能私下谈条件,与黎利讲和。后来明朝又陆续派兵前往,基本是惨败。

接连的惨败让朱瞻基很头疼,于是他与杨士奇、杨荣两位大臣商议,二人都赞成宣德帝的看法:

放弃安南。为什么呢?

因为安南吃力不讨好。根据《凤州笔记》的描述:“中国的将士、战马、物资几十万,仅运费一项开支就达上千万两,虽得城三百余座,却无尺寸之利。”

安南本来就距离大明太远,所以每次对安南国出兵,都会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武力,得不偿失,反正就是两个字:太穷。最终朱瞻基认为应该休养生息,不再继续发展成祖的扩张事业,决定放弃这个浪费钱财的地方。于是朱瞻基放弃了安南,册封当时掌权的黎利为国王,拱手相送给了黎利。

那么,朱瞻基放弃的安南在当时有多大?《明史》上载:“(永乐)六年六月,辅等振旅还京,上交阯地图,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

朱瞻基把爷爷朱棣辛辛苦苦,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地方给放弃了,就因为太穷,实在有点可惜了。

总体来说朱瞻基是个明君。

朱瞻基虽是钦点的皇太孙,理应继承大统,可二叔朱高熙实力太强,对太子一家都是威胁。朱棣死后,其实是想让二叔朱高熙继承皇位,因为他实在担心觉得太子一家实力单薄,很难与二叔直接对抗,恐难以服众。但朱瞻基不愿意余生一直像狗一样地活着,他选择对抗。用仁德感化其他宗亲,赢得支持后再和二叔对抗。最后是瞻基在这场皇权斗争中赢了,他把他爹的仁和怀柔之术全学会了,相比之下,二叔显得暴戾残忍,从人心上,瞻基就先赢了一步,最后他登上了皇位。

他统治下的大明王朝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没有文官集团之间的觉争,也没有宦官专权的局面,整个国家呈现政治清明,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在治国上他所做的一系列举措,都让大明有了更好的发展。在内政方面他完善了内阁制度,还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能,使得监察工作可以渗透到大明王朝的各个领域。有效整顿风纪,淘汰了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还正式将职务制度化,有效解决了地方平级部门之间互不协调的局面。

在科举制度上,他平衡了南北中不同地区的考生录取比例,让朝廷更好地吸纳各地人才。国防军事上,他主要实行安抚议和、缩边防守政策,由于在安南地区几次战事不利,再加上朝廷的主要防御,重点在北方蒙古上,他只好与安南议和承认其独立导致越南彻底分裂出中国;。虽然有损国威,但此举让国家脱离了安南这个战争泥潭,每年节省无数人力物力。在稳定的社会治理下,经济文化方面相对于永乐时期,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另外废后,立嗣不当,明英宗最终导致明朝由盛转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52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