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情绪情感评价

幼儿园幼儿情绪情感评价,第1张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可见,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首位,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学前期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情绪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强,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初步萌发了道德、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幼儿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为主,而本园以融入绘本元素进行情感教育为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情感教育的实施之后还应该有教育评价,以此来衡量情感教育的成果效率。

   一、情感教育评价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幼儿情感教育评价,因此,我们不得不弄清楚以下两个概念,什么是幼儿情感教育,什么是情感教育评价。

   幼儿是在这里是指学龄前的儿童,特指3~6岁在幼儿园学习的儿童。关于情感教育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本研究中,幼儿情感教育是指对3~6岁在园儿童进行的情感教育活动,其中包括自我情绪领域和社会能力领域,自我情绪领域是指对情绪的认知,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乐意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状态;社会能力领域主要是指能够发展亲社会行为,具有自信心、同情心、责任心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所以,在研究中,幼儿情感教育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指对3~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干预,使其能够认识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积极的情绪状态,并且拥有自信心、同情心、责任心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什么是情感教育评价,对于评价的概念界定内容较多,笔者认为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借助相关的标准对客体作出判断的一种活动,教育评价是指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其特点主要有:

   1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有一定程序和系统活动过程。

   2教育评价以一定教育目标或一定教育价值观为依据。

   3教育评价以对评价对象的功能、状态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核心。

   4教育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为手段。

   5教育评价最终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评价对象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服务。

   因此情感教育评价可定义为以情感教育目的为依据,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成果进行判断,以其来判断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能够不断完善,提高情感教育质量。

   二、进行情感教育评价的意义

   为什么是要进行情感教育评价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进行情感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评价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在实施情感教育研究之前,我们制定了相应了情感教育目标,预设了情感教育的实施活动,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情感教育评价标准,有了评价标准,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时,便有了方向。

   (二)诊断作用,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幼儿达到某种发展目标,在情感教育活动中也不例外,为了达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该如何判断是否达到教育目的,便需要评价标准来完成这个检测过程,评价能够诊断我们的情感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鉴别作用,通过对幼儿是否达到情感教育目标的判断,我们可以判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否有效,这就使得评价有了鉴别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鉴别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我们情感教育的质量。

   三、如何进行情感教育评价

   情感是情绪与情感的统称,这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上通常都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作为一种人的心理机制,一般状态中,我们是很难去进行判断的,所以在幼儿情感教育评价制定中,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不能仅仅靠教师的观察,或者直觉来进行判断评价,而是应该多方面综合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制定情感教育评价。

   (一)来自父母家人的评价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具有良好的情绪表现,建立自信心,富有同情心,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家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以及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以及合作。因此评价不能仅仅靠在学校。作为教育者,可以根据实施的教育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发放给家长,请家长给予客观的评价。以大班年龄段的学会自信为例。教育目的是建立幼儿的自信心,了解做自己是最好的。教育者可以在该主题活动结束后设计一份评价表。

   通过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来归纳总结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但是家长的评价不能作为评价幼儿情感发展的唯一指标,而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来自教师的评价

   作为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之一,教师的评价也是对幼儿情感发展情况的重要评价指标。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对幼儿的情感发展进行评价,首先是借助评价工具来对幼儿进行评价,就如上面的评价表格,来判断幼儿是否达到教育目的,此外,教师还应该建立跟踪观察日志,情感的发展最终会表现在行为上,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特别是对一部分情感发展有困难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建立相应的个案观察,通过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来分析判断幼儿在情感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

   (三)来自自我的评价

   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在情感教育评价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对幼儿的评价不能仅仅来自于家长和教师,还应该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建立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该领域发展情况,还能够激励幼儿朝着我们所预期的发展目标前进,同时也是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主题活动中,我们应该根据主题内容,设置幼儿自我评价内容,以幼儿自我评价的方式来判断该主题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如何检测我们所进行的情感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式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科学,不能从单一的方向进行判断,应该分别从家长、教师、幼儿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更加客观地对我们的情感教育效果做出判断,以期能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情感教育成果效率。

《纲要》在“总则”中强调,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并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组织实施”中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这里所倡导的是一种新的对幼儿发展的认识和对幼儿学习的理解,渗透了更多的人性的东西,体现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幼儿个性、能力和学习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过去我们较多地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而忽略了幼儿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幸福、快乐,以至于我们过多地强调认识,强调幼儿要学会什么、掌握了什么,而不顾幼儿的实际能力与需要。而实际上;幼儿不仅是为将来活着,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为现在而生活。幼儿应有时间慢慢地渡过他们的童年。在幼儿阶段,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扩展和提升,它需要与周围环境中的人、物等相互作用。对幼儿来说,学习的东西应当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义的,而能学的东西并不代表是他们一定要学的。

要落实《纲要》中所提出的上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重新确立自己的幼儿观、幼儿教育观、幼儿学习观,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多、较深的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和幼儿如何学习的知识。教师要对幼儿这个群体的特点有相当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交往、沟通特点,了解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每个幼儿有相当多的了解,了解他们各自应付外界环境的方式,也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家庭,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一个幼儿园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较深厚的关于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是否对幼儿个体有较充分的了解,以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用这些知识、信息的能力。

然而目前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了解只停留在一些条文式的年龄特点上,而对幼儿在身体、情感、社会及认知的发展并无整体的把握,反映在课程中,就是教师无法根据幼儿一定年龄阶段典型发展状况的知识去准备学习环境和安排合适的经验。在对待幼儿个体上,教师对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已有的知识经验、特殊的学习方式了解得很少,从而导致了课程中反映幼儿个体兴趣、需要和经验的内容较少,更缺乏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

因此,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是对在职教师,还是对正在学校学习的教师),首要的是加强教师的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要加强教师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及特殊儿童教育学的学习、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应提供给教师更多、更广的关于儿童社会的、情感的行为知识,提供给他们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知识。当然,作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知识,还应当包括教学的、科学的、文学的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教师还要有指导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知识。

通过学习,教师要能够对幼儿的学习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行为有正确的理解,要能对幼儿个体成长中表现出的独特的价值给予重视,要能帮助所有的幼儿克服遇到的障碍,获得更好的发展。幼儿教师只有以关于幼儿发展的知识为基础和幼儿相处,和幼儿一起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

二、建立一个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与人、与事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幼儿园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学习的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具体的以及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些活动材料应当是变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同时教师应当给幼儿足够多的时间去自由摆弄、操作这些活动材料,在幼儿与各种活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提供幼儿相互交流、沟通(包括幼儿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

但我们现在的幼儿园,能真正提供给幼儿足够真实、具体以及与他们生活有关活动材料的并不多。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将一些并无挑战性的材料交给幼儿,而并不考虑这些东西的真实、具体性以及是否与幼儿的生活有关,这就造成了幼儿并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十分的少,以至于幼儿无法进行自发性的探索性学习,他们大多数时间只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活动。

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应当是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应当让所有的幼儿都能获得成功。课程的设计应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因为这些方面是以综合形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并非狭义的学科领域的学习。但目前我们相当多幼儿园的课程只限于一些学科领域,并且这些学科领域是不相关联的。教师注重的是某些技能的训练,或是如何将计划中设定的内容教给幼儿。这样的结果,既没有考虑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无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视野,同时也忽视了幼儿在兴趣上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幼教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尽管“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但应当看到,这些年的改革,较多的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到实质——课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建立适合幼儿发展的幼儿园课程问题。

1.关于各领域发展

幼儿园的课程应当包括幼儿所有领域的发展:身体的、情感的、社会的以及认知的,它是以综合的方式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在课程实施中,一方面教师要传授一些领域的基本技能(如美术活动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技能等);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理解各领域的工具性质,将各领域作为幼儿认识环境、事物的工具(如语言、数学、科学等)来处理。

2.关于研究性学习

幼儿园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周围环境中的人、物、事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性过程,它是幼儿将学习、掌握的各种技能综合地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同时也是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技能的过程。这种研究性学习(有称“主题研习活动”、“主题探究活动”等)与以往的“主题”活动是不同的,它强调的是问题的研究,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领域仅仅作为研究问题的工具、手段,而不是相反。由于研究性学习强调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和积极参与,强调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强调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某些问题,并且研究性学习还能使幼儿获得更多新的经验。对相当多的幼儿来说,研究性学习同时还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因而这种学习活动也越来越受到许多幼儿园的重视。

3.关于课程计划的制订

以往教师制订课程计划,多以学科方面的知识作为主线,很少考虑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尤其是较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往往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年龄班幼儿的课程计划,除了在某些学科内容上作一些调整外,每学年的变化是不大的。因此,要使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计划方式有一个较大的改变,教师就必须对幼儿个体的需要、天赋和兴趣进行定期观察和评估,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家庭/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相互作用方式、兴趣差异、能力差异等)制订课程计划,以使课程适合于所有幼儿。在制订课程计划中,要考虑动态问题,即课程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环境、幼儿以及幼儿所接触到的事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计划无一确定的要求,对于具体幼儿园来说,幼儿的某些领域的发展是可以做事先考虑的,如动作发展,可以按其规律(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从大动作到小动作)进行某些活动内容的安排,但只能是根据具体年龄班的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订。

4.关于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如何相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和认知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如何与幼儿相互作用。现在有一定数量的幼儿园不太注意教师与幼儿相处方式以及相处的质量,许多幼儿园在教师与幼儿如何相处方面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因而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与幼儿相处,我们过去习惯称之为教育技巧,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策略,实际上教师与幼儿相处问题涉及到教育观、儿童观,也涉及到儿童发展观、学习观,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技巧或教育策略问题。因此,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十分的重视。

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应当直接、迅速对幼儿的需要、愿望以及发出的有关信息作出反应,并努力使自己的反应适合幼儿的特点和水平。

(2)教师要提供给幼儿各种不同的交流机会(包括倾听并作出反应、集体语言活动和文学活动、一对一的交流、小组学习讨论等)。(3)教师要通过支持和鼓励(包括通过注意或靠近)来促使幼儿成功地完成任务(允许幼儿在学习中犯错误)。

(4)教师要注意幼儿行为中出现的精神紧张信号(如新来园的幼儿对环境不熟悉。有的幼儿担心自己的玩具被别的孩子抢走等),并进行一些消除紧张的活动(如身体接触安慰或语言安慰、倾听幼儿诉说等)。

(5)教师要接受、理解幼儿出现的各种行为(如游戏中抢玩具、打人,做错事后撒谎等),教师要杜绝自身的一些不正确行为(冷落、笑话他们,当他们做错事后对他们吼叫等)。

三、正确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评价是为了什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幼儿园的评价是用来比较孩子之间能力上的差异,用来检查孩子对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因而评价在相当程度上并没有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也没有对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在许多时候,幼儿园的评价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指出: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同时《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最终要解决的是: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功感;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如果不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作出评价,教师就无法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也就无法做出有效的课程计划,从而也就无法执行课程计划。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并正确地理解幼儿园的教育评价问题。

如何才能真正达到教育评价的目的呢?那就是对幼儿进行观察。而实际上,有效的、负责任的评价都应当从观察幼儿的行为开始。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评价和分析他们的各种作品,可以了解他们如何与别人交往,他们已有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做出课程计划并加以执行。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不是一个即时的工作,也不是只关注幼儿某一具体方面的发展,它是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并且涉及到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对幼儿某一方面的行为(如口语发展情况、大肌肉发展情况)进行观察,也可以对各方面发展情况(小班上学期、整个中班阶段)进行分析,通过各个方面观察、分析了解幼儿全面的实际发展情况。既可以是针对个体(某个孩子)的观察,也可以是关于班级中某个群体(如男孩子)的观察分析。目前,一些进行课程改革的幼儿园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评价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纲要》指出:对幼儿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自己教育实践的过程,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了解关于幼儿发展和学习的知识掌握和运用的如何,对于教师制订和执行课程计划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可以发现自己制订的教育计划与目标情况,也可以发现自己所确定的教育内容、方式以及安排的教育环境情况,这可以促使教师再学习,了解关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知识,更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于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下的几个方面可以作为教师工作中的参考:1.多种方式评价幼儿,以便了解他们的强项与弱项;2.对幼儿作系统的观察,了解他们的能力、需要和成长;3.尽可能收集每个幼儿学习成长的信息;4.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安排计划幼儿的学习活动,以帮助所有的幼儿学习并获得成功,包括那些有特别需要的幼儿;5.将收集到的对幼儿各方面的观察材料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分析、解决孩子教育中的问题。

四、建立与幼儿家庭间的相互联系

家庭与幼儿园是互相连结的,教师不应把两者分离开来,而应当把幼儿园看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展,幼儿是从一个较小的空间走向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在看待幼儿园和家庭的作用上,有相当多的教师过去(包括现在)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幼儿园在教育方面总是正确的,而幼儿的家庭有许多不正确的做法,需要教师去纠正;幼儿园的教育应当为主,而家庭教育应当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师是幼教方面的专业工作者,父母应当听教师的等。如果不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幼儿园的教育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不仅是对幼儿家庭看法的改变,更是对幼儿家庭教育作用的肯定和认同,它需要教师重新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家庭成员有权利也有责任参与决定有关幼儿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家庭都要重新认识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师、家长都应当重新考虑各自的责任。以往,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为的是让孩子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育者的权利与责任都在教师。只是在幼儿园安排的“开放日”时,家长才能走进幼儿园“看”孩子们的活动,而且,家长所看的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组织好的。今天,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有“知情权”,并且有参与决定的权利。教师与家长应当分担权利与责任。如果教师不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那是对家长权利的不尊重;而如果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园情况,不参与幼儿在园的教育,那是不负责任。

2.教师与家长要共同研究关于幼儿学习、发展中的问题、观点和策略

共同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应当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的关键点,这样能使教师与家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进相互尊重;同时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讨论还能形成一些共识,并寻求到解决一些具体教育问题的办法;再者,通过交流、沟通,教师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从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现在一些进行课程改革的幼儿园已尝试用了许多方法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尤其是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和执行(如班级中的家长联络小组、家长助教等)中来,这对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对幼儿的学习、教师的自我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实际工作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要涉及到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教师对于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以及教师自身学历水平提高等问题,因篇幅有限,不再—一加以叙述。

《学前教育研究》

、“以园为本”的关键在于以教师为本

当下,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已形成共识。所谓“以教师为本”,旨在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有效合作,核心在于强调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促进教师形成完整、敏锐的课程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园本课程既是幼儿园的课程,也是教师的课程。

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特别要强调的是应该做到人尽其才。在培养骨干的同时,如何用人所长,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等,是摆在希望进行或正在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幼儿园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惟有教师的共同参与,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多样化探求,使园本课程真正契合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惟有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师幼之间的互动,才可能使园本课程开发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创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足了,反而在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却日益突显。诸如: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忽视孩子的教育;或者为了提高孩子智力,进行早期超前智力开发;或者让孩子整天跟玩具打交道,玩在游乐场,让他远离大自然。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了攀比心理,养成了自私的心态。从事过多的社会活动,让孩子远离了天真,表现出过早的成熟…。这些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现状,这种教育状态会导致我们幼教的整体失败,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教育观、教育方法进行深刻、严重的反思。

关键词:幼儿 教育 问题

幼儿教育,对父母,对家庭,是最大的问题。为人父母只要是正常人格的父母第一是希望子女健康,第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成人,健康虽然与家庭的环境、卫生条件、身体素质有关,我们一般把他作为自然因素来考量,不作为教育问题。因此,与人为因素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教育,家庭教育方法、教育观念、教育活动则成为父母的迫切、重要、持久伴随孩子成长的具有现实性、长远性、渐进性的问题。孩子的教育本来不是问题,但是现在由于孩子少了、物质生活条件高了,父母忙碌了、社会竞争加大了,导致了我们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很多家庭教育走进了误区。

一、摄取太多的知识无助于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孩子知识丰富的惊人,幼儿班的学生,知识量超过20年前小学生的水平,他们会背唐诗、会跳舞、会珠心算,认很多的字,甚至还会外语,会说大人的话,懂很多知识。这本身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社会各种盈利教育的炒作,是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心理,导致的教育扭曲。

时下父母有一种比孩子心里,假如有两个同年龄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会数数、会背更多的唐诗、认更多的字、跳更好的舞,父母尤其是母亲就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有一种心里优越。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弄得孩子学不像学、玩不像玩,筋疲力尽。

幼儿教育重要的是让孩子感知世界、感知自然,并不是让他理性认识世界。如果让孩子过早承担学知识的义务,就会拔苗助长,反不如让孩子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上世纪我们出了很多的神童,在十三四岁就考入名牌大学,他们只能算是知识上神童、考试上的神童、却没见中国出来几个发明性的神童、启发性的神童,他可能在十三四岁就被名牌大学录取,但至今我们却没看到神童有什么神的成果。幼年的张衡只是晚上经常数星星,他觉得星星可爱、天空很神秘,夜空对他有吸引力,后来张衡成为科学家,据说发明了“浑天地动仪”。张衡的奶奶却没有强迫张衡数星星,看天、数星星是基于一种兴趣和引力,绝不是学出来的。现在的幼儿教育让孩子太累了,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真可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不妨以快乐成长的理念把孩子培养成人。

二、亲近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一位教育家说,让儿童亲近自然是开发智力的最好方法,他甚至说“现在的孩子智力在倒退,远比不上30年之前的孩子”。尽管现在的孩子知识丰富的惊人,可是他们智商却大不如从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远离了大自然,他们接触的都是人和人造的东西,他们过早的涉入社会。过早的学习他们不应该学的知识。

让孩子亲近自然是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最简单方法。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最好途径,现在的儿童有非常多的玩具,各式各样,从芭比娃娃、布袋熊、各种车模、动物模型、各种的电子玩具,各种电子版的读物、动画片,还有各种游乐场、蹦蹦床、他们面临多彩的游乐世界,却很少去野外堆沙、挖沙、无法见到真正的鸡、猪、狗、鸭、鹅、马、驴,很少见到田地、庄稼、河流、小溪、山坡、树林、泥泞的道路、炊烟、甚至各种昆虫。很少一个人用小手到田地里玩土、到小河边玩水、很难像一个小动物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大自然里享受阳光、雨露感受大自然的阴晴冷暖,他们无法使自己的身与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远离自然是人类的悲哀,更是儿童的不幸,幼小的心灵被人为的与大自然隔绝,他们无法感受大自然的杂乱无章、无法感受大自然的井井有条,无法感受大自然的异彩纷呈。无法亲近自然就无法改造自然,无法融入自然就无法去热爱自然,除了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黄金海岸,我们有更多的田地、庄稼、草地、森林、小溪、江河胡海、农田、山坡、还有农业劳动,更有野外的昆虫、小鸟、野兔等待孩子们去认知,这才是真正的自然,让孩子走进真正的自然,让孩子与世界同步,与自然同行。

三、为孩子驱赶孤独,是父母的要务

由于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工作繁忙、应酬多,现在的年轻人多数属于好玩一族。为了安慰孩子,只好给他们买更多的玩具,把孩子丢给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成了带孩子的主力军。孩子同样需要交流,需要伙伴,需要父母陪伴。父母的陪伴让儿童有安全感、温馨感,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更有帮助,一项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会明显超过在父母身边长的大的人。再多的玩具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尤其是父亲更应该多带孩子,国外有研究证明,父亲的亲历亲为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妈妈感情细腻,性情温和,爸爸则显示出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定等男性特征,父亲以更大的生命激情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但是,由于男性承担的家庭收入任务重、社会活动多,父亲往往忽视陪伴、教育子女的义务。父母都参与的家庭教育才是完美的,近年来幼儿园已引进男教师,男性与女性的互补更增加了教育的圆满度。

四、鼓励了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中国的父母有个特点对自己孩子的满意度是最差的,比国外的家长满意度差很多。其实,孩子很需要表扬。表扬会给孩子以勇气和动力,同时也是一种暗示,

千万不要说孩子笨蛋、笨、胆小,这会使他丧失信心。长此以往他就会真认为自己笨自己胆小。实际上如果没有智力缺陷,人的智商差不多,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这样一个故事,隋唐时期有个李元霸,他的父亲李渊给李元霸请个老师,教他识字,定下规矩如果三月之内教会李元霸一个字,重重有赏,如果教不会则没有工钱。一位名师自报家门,教李元霸认一个“钉”字,在考试前怕他忘了还给李元霸手里拿了个钉子,李渊问这个字“钉”叫什么,李元霸答不上来,老师提醒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李元霸看了看仍答不上来,问急了,李元霸面红耳赤,脱口而出说“铁橛子”,老师长叹一声,说这是最笨的人,喟然而去。李元霸真的笨吗?可他却是天生练武的材料,力大无比,对兵刃、武艺一点就通,天下无敌,号称“第一条好汉”。你能说李元霸是笨蛋吗?我们对待孩子一是要求过高,二是不知道客观评价、适时鼓励孩子。

我们该重视孩子的进步、看重孩子的优点、做到适时、恰到好处的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动力。

五、用爱心教育孩子,让孩子充满爱心

一个人儿时收到的爱越多,受到爱心教育越多,他将来就会去更爱别人,更知道关心别人。因此真心的爱孩子,去关心他、呵护他、用爱哺育他,就是无声的培养一个将来爱别人的人。动辄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没耐心、会培养孩子的坏脾气。我们这里的爱不是溺爱,溺爱不是一种真正的爱,超过爱的界限,实质上是一种自私。父母应该做出表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会自己的孩子把玩具分享给别人、把好吃的让给小朋友一起吃,知道给别的小朋友提供帮助,不能教会自己的孩子怎么去打别人,怎么和别人去抢东西,自己不能在外面受气等等。根据爱的科学原理,幼儿时期享受的爱,接受爱的教育对人生爱的心理形成至关重要。

幼儿的家庭教育,牵扯到万户千家,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尽管我们每个家长非常重视。但是我们由于认知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改进了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应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情感和认识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在丰富儿童社会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社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社会性情感的培养。例如组织孩子熟悉各种交通标志,带孩子到十字路口观察、组织他们玩“交警和司机”的游戏,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交通知识,同时也培养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的良好情感。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职业游戏体验,让孩子明白劳动的意义。另外平时可以利用讲故事、念儿歌的方式,向孩子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让他们萌发出爱国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样不断反复,逐步加深,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就能更加稳定,更加深刻。

1社会情感学习是学习社交和情感技能的过程,它和学习阅读或数学一样重要。

2社会情感技能对于人们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取(获)得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3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孩子们会学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移情(有同理心)和关心他人,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出负责任的决定,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4还能学到如何观察(觉察)自己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这有助于他们处理强烈的情绪和冲动行为。

简单地说,学生们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学到的技能,会让他们在学校的各个方面以及他们未来的人生中都能取得成功。

培养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方法

在校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一、先对幼儿进行科学目标的培养

要吸引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研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教学的重要和有趣;培养他们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的情感,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科学内容和要求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的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创造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爱美行为。

亲爱的家长,你家孩子是否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1、爱发脾气,一不顺心就哭闹,什么都得顺着他。

2、不爱说话,有什么心事也都不说,问到烦了,就关起门来谁都不理。

3、胆子小,不敢跟人打招呼,在学校也不敢主动跟老师沟通。

4、抗挫能力差,一遇到什么难的事情,就没耐心也没信心做下去。

5、缺乏责任感,在家里不主动分担事情,很自私。

      如果说孩子的人生是一列火车,那么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才能顺利达到目的地,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习,而另一条轨道就是 社会情感技能的学习 。

1

什么是SEL

儿童社会情感学习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简称SEL),是由美国CASEL组织提出的结合正面管教理论、阿德勒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系统社会情感学习课程。

简单来说,社会情感技能(SEL)就是“情商技能”,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能力。学术界把它分为三大模块, 分别是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人认知和他人管理的能力,集体认知和集体管理的能力 。

更加直接一点说,就是让孩子了解到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发展什么样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好跟他人的关系;在集体当中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跟别人合作。

2

关于SEL

      在美国有很多关于社会情感SEL的研究,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期间持续学习SEL的孩子, 更容易取得学士学位,更容易找工作。并且更好结实朋友,在各自的领域也更容易有成就。

儿童社会情感SEL课程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展开,只有少数的国际学校会有专门的社会情感技能培养。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有部分学校将SEL课程纳入校本课程。

3

学习社会情感技能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呢?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在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中, 20%靠的是智商,80%要靠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最近的一个由德莱克等教授于2011年所做的研究报告表明:

1、SEL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一情感技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与学校的连接以及积极的社会行为,减少问题行为和情绪困扰

2、SEL课程广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达 11个百分点 。

    研究发现,参加了SEL课程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业成就,并且可以改善不良行为,减少与朋友、家人之间的冲突,拥有较强的社会综合能力,这将对于他们融入集体并激发积极信念起到很大的帮助。

4

SEL的五大模块

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❶自我意识

❷自我管理

❸社交意识

❹人际关系

❺负责任的决策

5

培养孩子的七项重要感知能力和技能。

❶ 我能行

❷ 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❸ 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❹ 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❺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❻我能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❼ 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16能力

6

我们的期待

    在SEL课堂里,教师带领孩子参与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绘画治疗、绘本故事、讨论分享等,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也学会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期待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接受社会情感SEL课程,学习人生技能,建立社会情怀。希望孩子们在遭遇失败时不会被羞辱,孩子们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如果你的孩子是5-12岁

如果你想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

培养内心有力量、具有社会情怀的孩子

那么就快来参加“SEL儿童社会情感课程 ”

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感需要。幼儿年龄小,情感体验少,情感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发展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情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教学内容《抱一抱》,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拥抱带来的愉快情感体验,大胆送出自己的拥抱给同伴,以及老师、家人,逐渐发展到对身边人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5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