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正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作品赏析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大致说来,《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下面对此稍加剖析。
海之恋
诗歌第一至第七节为第一层,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诗人引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首先是一往情深地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大海自由奔放,雄浑沧茫,具有一种惊天动地、狂放不羁的精神力量。它呈现在作者心目中,有容光焕发的娇美活力,有蔚蓝翻滚的光泽雄姿,有深沉浑厚的深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更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时而温柔娴静,如风鼓船帆,顺水推舟;时而惊涛骇浪,似闪电裂空,地动山摇;时而深情缱绻,像朋友告别,召唤等待;时而抑郁幽怨,给朋友分忧,如诉如泣。总之,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有风卷残云、扫荡一切的伟力,有狂放不羁、冲决网罗的魄力。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崇尚。其次,诗人还声情并茂地向大海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和伤心。这里有作者想摆脱黑暗,投奔自由而不得的难言之苦;有心灵挣扎,归于枉然的无奈决绝;更有追随大海,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在大海面前,诗人时而徘徊茫然,时而狂欢高歌,时而深情呼唤:喜怒哀乐,毫不保留的泼向大海。听这样的诗句:“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大海波飞浪涌,滚滚向前,奔向远方,这一画面形象鲜明地传达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光明,传播自由的信念:让自由之波奔向远方,让自由之歌唱响世界,让自由之心沸腾激荡。诗人的心同大海一起跳动,诗歌所传达的自由之情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为争取自由而奋斗的人们。
海之思
诗歌第8至第13节为第二层,诗人深情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抒发自己崇尚自由而壮志难酬,敬慕英雄而前途渺茫的困惑。这部分融理性思考于主观情感之中,体现了普希金作为一个极富政治思想的抒情诗人的犀利和严谨,理性和睿智。对于拿破仑,诗人肯定他前半段为自由革命而战的精神,但更多的是批评他后半段丢失自由的专制、侵略。“寒冷的睡梦”,“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他长眠在苦难之中”,这些诗句流露出一种无情解剖、冷峻批评的意味,给人的感觉是:拿破仑野心勃勃,权欲膨胀,侵略扩张,残暴至极,他的兵败滑铁卢流放圣赫勒拿岛,最终病死,似乎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谁践踏了自由,谁就只能与“寒冷”和“苦难”作伴。对于拜伦,诗人极尽讴歌之能事,说他是“天才”,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用大海精神塑造成长起来,“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的英雄。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一生追求自由,他说过:“要为自由而生,否则就在斗争中死去。”1824年,他渡海远征,到达希腊,倾其全部财产支持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他在对土耳其占领军的斗争中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曾获勋章。同年4月份病死于希腊。他的一生为自由而呐喊,为正义而战,但他的悲惨结局使诗人悲愤至极,发出了让大海“喧腾起来”、“激荡起来”的呼声,诗人鼓动大海以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自由奔放的气势为死者而歌。否定拿破仑,褒扬拜伦,否定之中对于拿破仑为自由而战的思想又给予强烈的肯定,褒扬之中引发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悲观联想。“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拿破仑囚禁汪洋孤岛,自由斗士拜伦客死他乡,这种悲哀惨淡的结局让诗人倍感失望,隐隐作痛的诗句中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前途渺茫,英雄无路,知音不再的惆怅伤感。在这几节诗句中,普希金表达的是一种凝重复合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由英雄的激情礼赞,又有对专制暴虐的冷峻批评,还有对穷途末路的惆怅哀歌,感情、形象的复合当中显示出理性思考的犀利和睿智。
海之念
最后两节(第14至第15节)为第三层,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深情缠绵的告别,永记在心的承诺,长久长久的倾听,足见诗人对大海的知心知音,一往情深,特别是大海那“黄昏时分的轰响”犹如黑夜的一炬光明,照亮了诗人的自由天空;好似一阵幽谷长风,涤荡着诗人满怀憧憬的心灵;仿佛暴雨前的炸雷,久久轰响在诗人的心间。大海轰响,自由长鸣,诗人心灵的列车正奔驰在无边的思想原野上。“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雨果说,大地是宽阔的,比大地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诗人意溢于海,包容万象,要拥抱大海,奔向自由,带走蔚蓝娇美的闪光,带走冷峻孤寂的峭岩,带走温驯可人的海湾,带走惨淡阴暗的黑影,带走絮絮叨叨的波浪,更带走惊天动地的轰响。让自由之声传遍天涯海角,让自由之光照亮夜空,让自由之花开遍森林,让自由之树绿遍荒原,让自由之波滋润万物。自由,在诗人的心目中,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冉冉升起,光芒万丈。
在诗中,普希金尊称拿破仑是“一处峭岩”,称圣赫勒拿岛上拿破仑的墓地是“一座光荣的坟墓”。1821 年5 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思潮起伏,于6 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中,普希金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民“留下了血腥的记忆”的“被判罪的君王”,揭露了他曾作为“暴君”的“贪得无厌”和“出奇制胜的凶残”。
但更为主要的是,诗人以深刻的历史理解咏叹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诗人崇敬地称拿破仑孤寂的死是“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称他“赫赫英名”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
诗人站在历史发展的致高点肯定了拿破仑对俄国和世界历史的重大意义,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这也正是普希金在《致大海》中歌咏拿破仑的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致大海》创作于1825 年。当年,诗人由南俄流放地敖德萨被押解到其父母领地米海洛夫斯科耶村软禁。《致大海》在敖德萨开始酿,到米海洛夫斯科耶最后完成。
诗人一生憧憬自由,抨击暴政。但他一生却是被禁锢在专制暴政之中。《致大海》是在追求自由而不得,个人自由步步丧失的心境下创作的。诗人告别黑海之滨的敖德萨,面临波涛汹涌的大海,想到自己即将被押解到米海洛夫斯科耶村阴郁的未来,不禁浮想联翩。
1、普希金山
那个知了声声的夏日
普希金山 意境幽深
普希金的诗歌
被种植在风景如画的山坡上
同风雷雨电一样媲美
同阳光一样柔韧温暖
山下的庄园 青翠典雅
沐浴着世纪圣洁的檀香
普希金家族的宝贝──
百年时光淬炼的小金属炮
同玻璃罩子一样铮亮
铮亮的还有普希金
耿直 响亮的名字
林荫道上 诗人那支金属手杖
翩翩起舞 和着鸟语花香
无论晨昏 以诗行 以诗韵
以灵魂 以格斗的情节
最后落入谒拜者的眸光
古老的贝加尔湖畔
鸣咽的青鸟 无处栖身
远方的诗 汹涌澎湃
那一尊银灰色的铜像
刚毅的普希金 视死若归
远处,圣山修道院 曲水流觞
普希金以枪手的姿态熟睡
那些镶嵌在鲜花丛中
熟透了的诗歌 血迹未干
那些墨砚,鹅毛笔 烛台
一卷卷诗稿 肝胆相照
交织为俄国诗歌的太阳
2、保姆阿丽娜
寂寞的庄园 一座木屋铺满青藤
保姆阿丽娜纤细的指尖 轻轻滑动
嘴边的情感 渺茫 牵挂 心痛
深入笔端 致普希金的信
被覆盖在时间的窗口上 奶**香
普希金 这匹放荡不羁的马
踩着保姆阿丽娜温暖如春的字里行间
在俄国诗歌的土地上 纵横驰骋
春去秋来 普希金赋诗陈词
摇旗呐喊 《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 《乡村》
《鲁斯兰•柳德米拉》 犹如利剑出鞘
刺痛着沙皇脆弱的神经
让俄国抑郁的冬天 彩霞满天
“波尔金诺的秋天” 皓月当空
沉浸在阿丽娜童话歌谣中的普希金
眺望着五彩斑斓的夜空 心潮澎湃
那一幅保姆阿丽娜沧桑的侧影
也在黑暗的沟壑里 瑰丽勾勒
渔夫和金鱼 喜笑颜开
仿佛坐在钟表上的保姆阿丽娜
在松林深处 在幽黑、遥远的路上
在那扇被遗忘的门窗 翘首期盼
一首《致保姆》 一曲生命的礼赞
保姆阿丽娜等待他回家的情景
让普希金泪影婆娑 久久地、久久地
普希金随太阳沉落了
而相框里的保姆阿丽娜
始终仰望着不远的普希金山
唠唠叨叨 喃喃自语
童话的色彩就弥漫在松涛间
沉睡的普希金 何时醒来
3、凯恩小道
教堂边 一座坟冢
一块未经雕琢的花岗岩
镌刻着凯恩的名字 泛着黑色的光环
她与普希金蕴涵的往事
斑驳 典雅 神情荡漾
岁月的门槛 低矮了几分
那一条林荫道 叫凯恩小道
小道上 金**的椴树叶
仰卧的旧情 依稀可辨
那个夏天 普希金挽着凯恩
漫步的影像 不断的盛开
在椴树无数的结节间 甜蜜温馨
窃窃低语 透过激情荡漾的黄昏
羞涩的燕雀 惊飞了
普希金 乐此不彼
流放的日子
灰暗毁灭了阳光雨露
凯恩 犹如一道明艳的彩虹
普希金抽象的心田 生命的细节
绽放的憧憬 趋向明朗
《致凯恩》 凯恩
似一只纯洁至美的精灵
跳跃在弯曲的小道 欢乐鸣叫
即使如昙花一现
美妙的瞬间 也足于让
普希金生命的腹地 繁花似锦
流芳俄国的夜空 尽管黑暗
试问 凯恩小道的秋风
能否裁剪思念的角度
4、流放的岁月
一组“南方诗篇”
沉淀和升华着俄国的历史
散发贝加尔湖烈酒的醇香
沉醉了俄国的街头巷尾
“把本不应发生的不幸变成了应有的善”
祸福相依
一组“南方诗篇” 像灯塔一样
照耀过深海中漂泊的俄国
圣洁的光明穿越了厚黑的圣彼得堡
停泊在俄国这一颗摇摇欲坠的树冠上
树冠下 理智战胜了所有的偏见
普希金以一匹马的姿态 忘情奔跑
扬起鬃毛的罅隙 风卷残云 线条轻盈
急速飞舞的铁蹄 惊破红尘
红尘之上 伏尔泰 狄德罗 拜伦
格里鲍耶陀夫 雷列耶夫的肖像 栩栩如生
普希金顶礼膜拜 视为豪杰
5、黑色的星期三
1837年1月27日 黑色星期三
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死了
死在情敌丹特斯的枪口之下
普希金诗歌“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
断流在俄国凄凉的上空
达丽娅 在众目睽睽之下
以美丽姿色和轻佻编织的“绿帽子”
分裂了普希金高尚的人格
肢解了普希金坚硬的胸膛
黑山上 残酷的格斗平息
缺心眼的子弹 让普希金诗歌的天才
瞬间陨落世界诗歌的殿堂
“俄国诗歌的太阳” 轻而易举
将普希金的灵魂召回了天国 永不回头
整个俄国悲痛 惋惜 哭泣
那一晚 俄国诗歌的腹地
雨潇潇 泪蒙蒙 血腥弥漫
月落乌啼霜满天 湿了繁星
娜达丽娅 一朵鲜艳欲滴的玫瑰
孤独地抛掷在丹特斯
欲望膨胀的漩涡中
唾骂她的声音 经久不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