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雁的诗,我记得春江花月夜里写着: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小燕的话,比较多,因为燕子是古诗词里的一种意象,可以表达惜春伤秋之意,寄托诗人的相思之情,同时也能暗喻离别之愁、变异之悲以及羁旅之苦等等。比如杜牧借燕子比喻宫怨,“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李白以飞燕写离别,“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还有韦应物表达季节更替而感到的惆怅,“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新词"燕归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场景,即燕子回到故乡的感人情景,寓意着欢迎归来和思念。与之相近的词语有"乡愁"、"故乡"、"归乡"等等。这些词语描绘了同样的场景和情感,但它们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略有不同。"乡愁"强调的是对故乡的感情以及西迁背景;"故乡"强调的是归属感以及人与土地的联系;"归乡"强调的是回归与重返。相比之下,"燕归来"更加细腻、生动,表达了欢迎归来和思念的情感,并呈现出一种清新、动人的感觉。
“燕”大多与_春天_有关,雁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_思念、思乡_的情感。
1---7小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A
C
D
6、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或: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7、报春 思念(思乡,思亲等)
8、略(10×05=5分)
9、我的调查①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教辅资料和订报刊的开支越少。
或②生活总开支越大,用于购买零食、娱乐消费、请客送礼的钱越多。(归结一点即可3分)
我的观点示例: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精神生活更为重要。(2分)
我的致辞示例:“谢谢爸爸妈妈,拿到‘压岁钱’,我又长大了一岁,新的一年,我会更加努力,快乐成长的,请你们放心吧!”(2分)
我说金钱(2分)示例 金钱像一杆量秤,称出人们心灵的重与轻。
金钱像一把尺子,量出人们品德的高与低。
10、(2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 运用比喻渲染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引出下文。(1分)
11、(2分)“输掉”仅能表现出胡小兵玩牌输钱这一事实。而“糟蹋”不仅表示输了钱,更能表现出胡小兵此刻因为毫不吝惜地浪费了自己的血汗之后的悔意。所以不能代替。
12、(2分)A:示例:屋内寂静无声,只听见披在身上的衣服和破棉被被风吹得“啪嗒啪嗒”的声音。(1分)
B:示例:窗外是北风疯狂的怒号,只看见远处的树木在不停地东摇西晃。(1分)
13、(3分)用“一只只”写出了给胡小兵凑钱的农民之多,“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之多。而“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更形象地表达了凑的这些钱都是农民工们靠自己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更能体现出农民工的淳朴,体现出彼此之间的真情。
14、(3分)作者用大雪来突出天气的寒冷,同时这些纯洁的雪花也象征这些农民工之间的片片温情。而彼此之间的温情在寒冷的冬天也温暖了我的心。更深刻的突出了主题。
15.(2分)。对问题探究很深,能把握核心。
16.(2分)。“必须”表明学问对于智慧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
17.(2分)作者强调了学问是智慧的基础;学问和智慧融合得越好,就越能创新。
18.(2分),各1分。对比论证 通过对有学问没智慧和有智慧没有很好学问的人的对比,鲜明地论证了学问并非智慧。
19.(2分)。D
20.(3分,一空1分)(1)学问和智慧的区别 学问和智慧的关系 (2)C
21、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形容进入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每问各1 分,共2分.意对即可。)
22、“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盛赞民风的淳朴。 ( 2 分)
23.①参与;②目光短浅;③通“遍”,遍及;④案件;⑤赐福、保佑;⑥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的祭品(6×05=3分)
24、( 2 分)公/ 与之/乘,战/于 长 勺。 译:鲁庄公与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断句翻译各1分)
25、( 2 分) ①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1分)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1分)
26、( 2 分)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分)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分)
27.( 2 分,一例1分)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等
28、(4×05=2分)取信于民 描写 语言 行动
诗歌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必深究意思,主要是意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扩展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四行诗节韵式的变化更充分体现了林徽因对新格律诗的探索。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
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你是人间四月天》画面感极强,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
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