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的态度,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先生的态度,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第1张

读了这么久的第五章,终于到了梁漱溟先生自己的态度了:

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

第二,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

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

基于前面几章的理解,梁先生认为印度的出世的态度对于处在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格局下是改变不了现状的,而全盘不加修改的接收西方文化,其实对于早熟的中华文化来说,其实是走了一条回头路,倒是应该反思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应该有哪些辩证的发展,否则就只会被西方近代的工业文明所吞没。

梁先生的这一大段话,非常清晰的指出了当前中华文化的问题所在:

多么痛快淋漓的自我批判!儒家的兴起,墨家、法家等的衰败,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今天的文化格局,数千年来,中国的强盛不仅仅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更是坚实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近代的百年,工业革命将这一差距弥补还超越到今天,其中难免会对文化的信任造成冲击,历史轮回,结合西方的辩证和科学的态度,在成熟的中华文化的指引下,我辈必将见证一个重新崛起的中华盛世。

梁漱溟:人生有三大根本问题,你解决了哪个问题

二、人生三大问题说

 在梁漱溟那里,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是放在其文化理论的框架中展开的。按照他的看法,不同的文化主要解决不同的人生问题。所谓“问题”,是指生活中人类所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之类。解决了某种困难障碍,就会获得某种自由程度,不断地争取前进,问题将有深浅、先后的次第,一问题的解决,常即转入进一层的问题。质言之,梁漱溟从其文化演进观点出发,认为文化学术是人类生活中所倚以解决问题的,有什么人生问题,就产生什么人类文化,当社会发展前进到不同阶段,那时人生问题从而有所不同,便自有其不同文化学术出现。通过对三种人生问题的探讨,梁漱溟阐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人生三大问题说,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中的一个根本观念。人们始终在解决人生问题的实践中,而人生根本问题有哪些呢?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梁漱溟一贯认为,人生存有性质不同的三大问题:(一)人对物的问题;(二)人对人的问题;(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对于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三大不同的问题,人们为应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三不同的人生态度,因而人类文化发展亦将有次第不同的三期。

 (一)人对物的问题。梁漱溟指出:“第一问题是人对于物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即眼前面之自然界;——此其性质上为我们所满足者。”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要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而物质生活资料必要从自然界中取得,因而人类生活中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人对物(自然界)的问题。那么,人们在应付解决这个问题时应持什么态度呢?他说:“第一态度是两眼常向前看,逼直向前要求去,从对方下手改造客观境地以解决问题,而得满足于外者。”所谓“第一态度”就是“向前要求”的奋斗态度。也就是说,人们必须用力向外,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客体),不断地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矛盾,通过改造环境来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求。“第一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问题,梁漱溟所说的“第一态度”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二)人对人的问题。“第二问题是人对于人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所谓‘他心’;——此其性质上为得到满足与否不由我方决定者。”“他心”是指对方的心思,在“我”的心理范围之外,能否满足是没有根据把握的。这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组织秩序的基础。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概括人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维持社会发展和人类和谐的先决条件。

梁漱溟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适当态度是:“第二态度是两眼常转回看自家这里,‘反求诸己’,‘尽其在我’,调和融洽我与对方之间,或超越彼此对待,以变换主观自适于这境地为问题之解决,在而得满足于内者。”这“第二态度”与前面“第一态度”截然相反。前者主张“向前要求”,后者主张“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前者的目的是“满足于外”,后者则“满足于内”。这就是说,“第二态度”要从一味向外用心思转回到自身上,以调和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彼此和谐融洽而获得内心的愉快与满足。通过比较“第一态度”与“第二态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梁漱溟的人生主张,即不能把对“物”的态度应用到“人”的身上,对物与对人的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表现出科学理性精神,后者表现出道德人文精神。

(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生命的本质的问题。梁漱溟说:“第三个问题是人对于自己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乃在自己生命本身;——此其性质上为绝对不能满足者。”如何解决人的身心性命的问题,这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超越自身的束缚,突破时空的限制,从有限走向无限,从而获得永恒的人生意义,这是古今玄学家们追求的目标。在梁漱溟看来,这也是人类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这个问题的障碍在于自身,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就绝异于前面两种。于是,梁漱溟提出他的“第三种态度”:“它是以取消问题为问题之解决,以根本不生问题为最上之满足。”

这个态度既不像第一态度的改造局面,也不像第二态度的改变自己的意思,而只想“根本上将问题取消”。这就必须摒弃各种物欲人欲,而“反躬以体认自家生命,其道即在此自觉心加强扩大,以至最后解脱于世俗生命”。在这里,梁漱溟的“第三态度”对于宇宙人生表现出一种超然出世的思想态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宗教色彩。

 人生三大问题说,实质上是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生命之间关系的原则性问题的理论探讨。这三大问题确是一切人生问题的根本性问题。古今中外的一切哲人都对这些问题做过不同程度的思考和探索,但这些问题似乎都未有真正获得彻底解决。梁漱溟把它们集中而明确提出来,并指出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思想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人生问题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它突出反映了人生意义之所在。即在于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从而获取生命的更大自由和解放。而且,我们可以由此人生三大问题而引发出相应的人生三大境界:一是功利境界,二是道德境界,三是圆满境界。

功利境界在于人对物的满足,道德境界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获得思想情感的满足,圆满境界在于实现生命的自由与永恒。这三大境界表现出深浅不同的三大层次,也体现了人生发展的不同方向。

梁漱溟反复指出,人生三大问题说与文化三期发展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人类当第一问题之下,持第一态度走去,即成就其第一期文化,从而自然引入第二问题,转到第二态度,成就其第二期文化;又将自然引入第三问题,转到第三态度,成就其第三期文化。”并指出:“现代文明在第一期中,但正处于第一期末,就要转入第二期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世界大转变将到来,那正是把人生第二问题提到人们面前,要人们彼此本着第二态度行事,而其第一态度只用于应付大自然界。”

关于文化三期发展说,我们前文已有所论述,在此不必多言。而我们要指出的是,梁漱溟强调对待不同的人生问题要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特别肯定了人生态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这说明他看到了人类在创造文化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看到了文化差异的现象背后有深层的主观原因,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虽然他承认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主张,但他强调意识的第一性使他与唯物史观截然相对。

总之,梁漱溟的哲学思想都是以“人”的问题为中心问题,这也是关于“文化与人生”的学问。他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将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

(本文摘自我大四论文《文化与人生——浅谈梁漱溟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关于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等著作的学习心得,于1996年3月8日完成的第一手稿,惜乎第二、三稿已丢失。)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ᅳ书中提到了思维的八层境界,这是梁先生1928年应邀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的部分内容:

(一)因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见。 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亦即是在自家有判别。记得有名的哲学家盾姆士(James)仿佛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哲学上的外行,总不是极端派。”这是说胸无主见的人无论对于什么议论都点头,人家这样说他承认不错,人家那样说他亦相信有理。因他脑里原是许多杂乱矛盾未经整理的东西。两边的话冲突不相容亦模糊不觉,凡其人于哲学是外行的,一定如此。哲学家一定是极端的!什么是哲学的道理?就是偏见!有所见便想把这所见贯通于一切,而使成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二或二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实在岂但哲学家如此!何谓学问?有主见就是学问!遇一个问题到眼前来而茫然的便是没有学问!

学问不学问,却不在读书之多少。哲学系的同学,生在今日,可以说是不幸。因为前头的东洋西洋上古近代的哲学家太多了,那些读不完的书,研寻不了的道理,很沉重地积压在我们头背上,不敢有丝毫的大胆量,不敢稍有主见。但如果这样,终究是没有办法的。大家还要有主见才行。那么就劝大家不要为前头的哲学家吓住,不要怕主见之不对而致不要主见。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浅薄亦好,要知虽浅薄也还是我的。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詹姆士的哲学很浅,浅所以就行了!胡适之先生的更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就行了!他就能成他一派。大家不行,就是因为大家连浅薄的都没有。

(二)有主见乃感觉出。 旁人意见与我两样,要自己有了主见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才得发觉得前后左右都有种种与我意见不同的人在。这个时候,你才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有第二步的用心思。

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要知必先看见问题,其次乃是求解答;问题且无,解决问题更何能说到。然而非能解决问题,不算有学问。我为现在哲学系同学诸君所最发愁的,便是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简直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要求救治之方,只有自己先有主见,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而触处皆是问题;憬然于道理之难言,既不甘随便跟着人家说,尤不敢轻易自信;求学问的生机才有了。

(三)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 大约自此以后乃可算会读书了。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皆不致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注意。而凡于其自己所见愈亲切者,于旁人意见所在愈隔膜。不同,非求解决归一不可;隔膜,非求了解他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我乃能发现而得到,以融取而收归于自己。所以最初的一点主见便是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才可以吸收滋养料,而亦随在都有滋养料可得。有此萌芽向上才可以生枝发叶,向下才可以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总之,必如此才会用心,会用心才会读书;不然读书也没中用处。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看人会读书不会读书的方法:会读书的人说话时,他要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亦无事旁征博引;反之,一篇文里引书越多的一定越不会读书。

(四)学然后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真是不错。只怕你不用心,用心之后就自知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肤浅不足以解决问题,到此时才知道了。问题之不可轻谈,前人所看之高过我,天地间事理为我未及知者之尽多,乃打下了一向的粗心浮气。所以学问之进,不独见解有进境,逐有修正,逐有锻炼,而心思头脑亦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亦锻炼得谦虚了。而每度头脑态度之锻炼又皆还而于其见解之长进有至大关系。换言之,心虚思密实是求学的必要条件。学哲学最不好的毛病是说自家都懂。问你,柏拉图懂吗?懂。佛家懂吗?懂。儒家懂吗?懂。老子、阳明也懂;康德、罗素、柏格森……全懂得。说起来都像自家熟人一般。一按其实,则他还是他未经锻炼的思想见地;虽读书,未曾受益。

凡前人心思曲折,经验积累,所以遗我后人者乃一无所承领,而贫薄如初。遇着问题,打起仗来,于前人轻致反对者固属隔膜可笑,而自谓宗主前人者亦初无所窥。此我们于那年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所以有大家太不爱读书,太不会读书之叹也。而病源都在不虚心,自以为没什么不懂得的。殊不知,你若当真懂得柏拉图,你就等于柏拉图。若自柏拉图、佛、孔以迄罗素、柏格森数理生物之学都懂而兼通了,那么,一定更要高过一切古今中外的大哲了!所以我劝同学诸君,对于前人之学总要存一我不懂之意。人问柏拉图你懂吗?不懂。柏格森懂吗?不懂。阳明懂吗?不懂。这样就好了。从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先求了解他。这样,书一定被你读到了。

我们翻开《科学与人生观之论战》一看,可以感觉到一种毛病,什么毛病呢?科学派说反科学派所持见解不过如何如何,其实并不如此。因为他们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人家并不如此粗浅,如此不通,而他看成人家是这样。他以为你们总不出乎此。于是他就从这里来下批评攻击。可以说是有意无意地栽赃。我从来的脾气与此相反。从来遇着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疑心他必有为我所未及的见闻在,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乃如彼?我原是闻见最不广,知识最不够的人,聪明颖悟,自己看是在中人以上;然以视前人则远不逮,并世中高过我者亦尽多。与其说我是心虚,不如说我胆虚较为近实。然由此不敢轻量人,而人乃莫不资我益。因此我有两句话希望大家常常存记在心: 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有这担心,一定可以学得上进。《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就为了上面我那两句话而产生的。我二十岁的时候,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后来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为自己非常担心的缘故,不但人家对佛家、儒家的批评不能当做不看见,并且自己留心去寻看有多少对我的批评。总不敢自以为高明,而生恐怕是人家的道理对。因此要想方法了解西洋的道理,探求到根本,而谋一个解决。迨自己得到解决,便想把自己如何解决的拿出来给大家看,此即写那本书之由也。

(五)由浅入深便能以简御繁。 归纳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点,就是常常要有主见,常常看出问题,常常虚心求解决。这样一步一步地牵涉越多,范围越广,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段片的见解都没有了;在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 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其实,只仿佛没话可讲。对于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把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被他吓坏!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六)是真学问使有受用。 有受用没受用仍就在能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对于一切异说杂见都没有摇惑,而身心通泰,怡然有以自得。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摆着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所以没有问题,因为他学问已经通了。因其有得于己,故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比方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拿出来的不是那个,而是一些幼稚的、拙笨的,甚至本能的反射运动,或应付不了,跑回来搬请老师。这种情形在学术界里,多可看见。可惜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七)旁人得失长短二望而知。 这时候学问过程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皆曾翻过身来,一切的深浅精粗的层次都经过。

(八)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 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因为这时心里没有一点不透的了。此思精理熟之象也。

现在把上面的话结束起来。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虽天分较低的人,也不至于全无结果。盖学至于高明之域,诚不能不赖有高明之资。然但得心思剀切事理,而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而所谓高明正无奥义可言,亦不过俗祛蔽解之真到家者耳。此理,前人早开掘出以遗我,第苦后人不能领取。诚循此路,必能取益;能取益古人则亦庶几矣。

至于我个人,于学问实说不上。 上 述八层,前四层诚然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往最好里说,亦不过庶几望见之耳——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

对梁漱溟先生以上所说的的八层思维境界,以下我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理解来解读,虽然是浅度的,也许有些理解是错误的,但也算是自己的学习心得。

(ᅳ)、要有质疑精神,问题意识,对问题有自己的基本判断。

(二)、有了自己的基本判断后,听ー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哪些人的观点是与自己的相同的,哪些人的观点是不同的。

(三)、对不同的观点要去了解、分析,知己也要知彼。

(四)、心要谦虚心思要精密,发现并且承认自己不懂、学识不足之处。

(五)、通过对丰富的材料进行缜密的辨察,深入的追究,将零碎的知识,段片的见解组合成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形成逻辑性强的系统知识。

(六)、自己建构起的知识系统要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七)、举ー反三,运用自己建构知识系统的经验和体会,去评估他人见解主张的得失长短。

(八)、思精理熟,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心里没有一点不透的。

按照王国维先生的做学问“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对照梁老先生的八层思维境界,我个人以为梁老先生的第一至第四层可以类比为王国维先生的第一境,第五至第七层类比为第二境,第八层类比为第三境。

梁老先生说自己只到了第五层境界,可想而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有多远的距离!自己连第一层也没有到达,惟有加油!

梁漱溟的个人简介如下:梁漱溟生于1893年,卒于1988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传统文化大师。他是中国理学的代表,中国乡村运动的实践者。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

梁漱溟

梁漱溟是蒙古族。他的真名叫桓鼎,他的名字叫明寿。后来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梁漱溟,后来用这个笔名在世界上立足。他出生于元朝皇室。他的家庭背景很突出。他是诗书画礼仪之家。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知识渊博,富有而独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梁漱溟的代表作有《语文》、《生活与学习》、《中国文化要义》、《心与生活》等。

梁漱溟老师长寿。他经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活动范围很广。他与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过接触。所以,对梁漱溟的简单介绍并不能真正概括他辉煌曲折的传奇一生。此外,由于梁漱溟研究的深入,今天人们很少了解他深刻思想的真正含义。所以,梁漱溟的简介只是一砖一玉,让人认识这位为中国历史和中国思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人。

梁漱溟老师的介绍是对梁漱溟老师全身的高度概括,但不是最终结论,因为他的一生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让后人不断挖掘研究,总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汲取智慧的营养。当代中国研究的日益火爆,再次将梁漱溟带到了公众面前。这也许就是文化复兴的魅力。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伟大实践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中。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非常深刻和具体。首先,他清楚地看到,中国的教育是一个治理愚民和穷人的过程。大多数中国人住在农村。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傻、穷、弱、私。教育是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人的自卑,并克服它。梁漱溟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乡村社会,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因为要救中国,必须从改善中国农村教育入手。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一句话,是对中国社会长期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乡村教育实践中。早在1931年,梁漱溟就在山东邹平成立了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会,专门从事乡村教育,培养乡村教育人才,开始探索乡村教育实践之路。两年后,一所农村农业学校开办了。

梁漱溟在乡村农业学校充分实践了他的教育思想。他一方面教学生公共课,比如唱歌、识字、说普通话,这些都是农民需要愿意接受的公共课。另一方面,他教农民社会实践能力,比如种棉花、织麻袋的技术,教农民学以致用。所以农民的接受度很高。总之,农村教育完全符合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

梁漱溟作品

梁漱溟有很多作品。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儒学的复兴,出版了许多书籍。包括《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印度哲学导论》,《心与生活》,《梁漱溟日记》等。梁漱溟的生活源远流长,他的文化研究也是如此。他的作品类型很多,可以说是他的作品等等。都收录在梁漱溟的《全集》。

梁漱溟作品

梁漱溟一生从事深刻的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以他的作品是理论性的,不适合一般人阅读。因为梁漱溟的作品绝不是娱乐大众的通俗小说,读起来很费力。但作为一个想了解中外哲学发展,探索中国文化精髓的人,梁漱溟的作品是不可忽视的经典。梁漱溟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和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艰辛探索,使他的作品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梁漱溟的作品在时代的大潮中依然魅力四射,但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他的作品绝对是不容忽视的经典。

尤其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东西方文化与哲学》,是他在28岁时写的。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对中西文化的深刻思考令人钦佩。这本书也让他在中国文化史上脱颖而出。梁漱溟的最后一部作品《心与生命》,用梁漱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对人性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对人生的真谛进行了思考。梁漱溟所展现的人生道理无疑给了我们一些东西,引起了我们的深刻认同。

梁漱溟的哲学系确实是个错误。

梁漱溟的哲学系真的很误导人。这句话不是别人说的,是梁漱溟自己在毕业演讲中提到的。大家一定很疑惑,梁漱溟本人作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怎么会说哲学系真的是个错误,这也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梁漱溟

梁漱溟说哲学系确实是一个错误,因为他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也不是为了三五年学好,而是为了工作一辈子。但是,学生毕业后,总要找工作养活自己。但是哲学系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哲学系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所以梁漱溟说哲学系确实是个错误,不是否定哲学系,而是担心学生的就业前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梁漱溟认为哲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需要在板凳上研究一辈子。绝不是哗众取宠和家庭支持的工具。另外,哲学在当时并不被大众所理解,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冷遇。梁漱溟不想看,但也没办法。所以梁漱溟说哲学真的是一个无奈的词,这是误导。

其实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确,在短短的几年里,不可能发展出高深的理论,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所以哲学系的学生,四年的学习看似虚度了光阴,却没有一技之长。其实哲学是一门对社会非常有用的科学。

作者简介: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与做人》等。

以下为梁漱溟先生1928年应邀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的部分内容,节选给大家,来共同体会梁漱溟老先生对思维的八种境界的解读!

大约从14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这样一路走过来。

为什么会不断有问题呢?

这是由于我很容易感觉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觉到没有道理,或看到两个以上的道理。当我觉出有两个道理时,便犹如失去主见,不知如何才好。

眼前有了两个道理或更多的道理,心中便没了道理,很是不安,却又丢不开,或许学问大都以这种感觉为起点吧。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并不是谁都可为之,还分着不同的境界。以下分八层,来说说我走过的路:

思维的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说是主见,亦可称偏见。或许很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有所见,便将之视为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

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有主见就是学问!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很行。

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亲切有味,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思维的第二层境界:提出问题

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

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思维的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

心中有问题,就想要求解。

那么,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此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

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思维的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会发现自己当初的浮浅见解,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的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和思密,是学问的必要条件,最不好的毛病是说自家都懂。

亚里士多德懂吗?懂。佛家懂吗?懂。儒家懂吗?懂。老子也懂;康德、牛顿、柏格森……全懂得。说起来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对于前人之学,不要总说自己都懂。因为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浅陋,却看人家浅陋。想当然地对别人批评攻击。

我与此类人相反,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总疑心对方比我高明,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为什么判断不同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两句话希望大家常常存记在心: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最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后来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为自己非常担心的缘故,才去留意人家对佛家儒家的批评,才去努力了解西方的道理。

思维的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这就是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果说肩上背负着许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果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什么也没有,那就对了。

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反之,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思维的第六层境界:学问归于己用

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

比如: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发现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所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思维的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透。

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思维的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

上述八层,前四层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

少时,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学问;二三十岁,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问题益转入具体的国家社会问题上来,心思之用又别有所在。

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走上哲学这条路,只因我喜欢提问题

哲学不是人人所能学得的。没有哲学天才的人,便不配学哲学;如果他要勉强去学,就学一辈子,也得不到一点结果。

哲学这项学问,只是少数人所能享的一种权利,是和艺术一样,全要靠天才,才能成。与科学又完全不同,学科学的人,只要肯用功,多花些时间,总可学个大致不差。

与科学不同,学哲学不仅要有天才,并且还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哲学所研究的问题,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寻常随处遇到,深远难知究竟。

因此,各种科学都有进步,独哲学自古迄今不见进步。实则哲学问题并非没有进步,只是进步无法与人共享。

科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摆在外面,与人共见;哲学问题的解决,存于个人主观,不能与人以共见。古人早都解决,而后人只能从头追问。

我不但从未动过研究哲学的念头,而且根本未曾动过求学问的念头。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

                    End

3HR是一个致力于在专业领域互帮互助的组织,来到这里,你可以收获专业的知识与经验,更可以结交到优质的同行与朋友,通过互动分享,案例分析以及一个个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难题的解决,实现在专业领域解决专业的问题。期待你的加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6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