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历时八年才能平定安史之乱,是因为他有哪位谋臣辅佐?

安禄山历时八年才能平定安史之乱,是因为他有哪位谋臣辅佐?,第1张

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让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安禄山后面一度当上皇帝。仅仅过了八年,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而他率领军队起兵,自然离不开身边的谋臣辅佐。安史之乱除了安禄山之外,再一个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就是史思明。他的经历跟安禄山颇为相似,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二人是知音。除此之外,必然还有其他谋臣辅佐。毕竟起兵造反不是儿戏,有这些人的存在,才会鼓舞安禄山最后决定起兵谋反。

第一:安禄山身边最有名的武官就是史思明,这个人不简单,特别有心计

1:杨国忠跟安禄山矛盾不断,皇帝想要跟安禄山一起泡温泉,此人心怀不轨

杨国忠专权后,跟边关大将安禄山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虽然二人曾经共同搬倒了李林甫,不代表二人的政治联盟非常牢固。他使出小人手段逼迫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朝廷百官纷纷上书觉得安禄山心怀不轨。可是皇帝始终不相信,甚至将上疏者绑到安禄山面前,获取他的绝对信任。最后的结果是让忠臣都寒了心,心怀鬼胎的安禄山每当接到这一个消息,就像催命符一样逼迫他起兵造反。当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想要跟他一起泡温泉。

2: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心腹,后面安史之乱第三位登场的,各种经历跟安禄山异常相似

我们说到安史之乱的时候,往往会提及安禄山的名字,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就是史思明。在安史之乱过程中,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首先他们都是突厥的杂种胡人,性格非常急躁,跟安禄山不但是乡亲,而且还是同一天生的。等到安禄山发达了,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好兄弟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后面史思明掌权后把安庆绪骗出城杀掉,算是帮安禄山报了仇。恰好史思明也是这样,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因果循环。

3:奚族人一度要杀掉史思明,被他化险为夷,传奇经历让他追随安禄山

史思明这个人长得非常瘦小,可是却很聪明,跟安禄山一样精通六国语言。更为有趣的是二人都有因祸得福的传奇经历,史思明据说因为欠了赌债,被迫跑到奚族去避难。唐朝和奚族是打仗的,因此当地首领就要砍杀他。没想到他在关键时刻竟然化险为夷,声称自己是大唐的和亲使者,要把公主嫁给他们的奚王。史思明这边说的天花乱坠,少数民族的首领都比较单纯。奚王信以为真,派出他们名将带着一百余人前往大唐。等到他们进旅馆的时候,除了大将之外,其余全部被斩杀。

第二:身边的两个谋臣登场,更像一个赌徒,纯粹为了一己私欲

1:手下第一个登场的便是高尚,可是他不能人如其名,原名叫高不危

安禄山手下文臣第一个登场的便是高尚,可是他不能人如其名,行事作风一点也不高尚。原名叫高不危,家境非常贫寒,母亲都要乞讨。可是高尚这个人没有什么孝心,看着母亲乞讨却坐视不管。自己拼命读书,为了是日后能够飞黄腾达成就大业。读书也有好的坏的,高尚属于那种要从书里面明确读出自己的未来,学会阴谋拿到世上也有用处。这个时候恰好怀州刺史看上了他,于是举荐他到京城当官。最后推荐到安禄山,正因为一心一意为安禄山服务,统统支持他起兵谋反。

2:安禄山手下也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比如说严庄

除了高尚这些人之外,在他军事里面还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人物,比如说严庄。他起初得到了安禄山的重用,知道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他后面当上了太仆臣,可是不关心治国理念,反而热衷于对权术的渴望。安禄山正当自己得意的时候,严庄就以谶语的缘故劝谏安禄山起兵造反。这种人通常来讲就是文痞,有一点能力,可是在大唐内部混不成什么大官,只好全身心为藩镇割据势力效力。

3:安禄山的谋臣都是一帮赌徒,没有什么文化,这些人凑在一起成不了大事

我们知道一个人最后能够起兵造反成功,除了自己的因素之外,还有海纳百川能够识别人才的能力。很明显安禄山跟身边的谋臣缺乏这一点,一群蝼蚁自然掀不起什么大浪。总而言之就是水平不高,更像一帮赌徒,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当成儿戏。这些人凑在一起,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最后的失败也就理所应当,唐玄宗这边对安禄山过于看重,对他的信任都是无以复加。依然满足不了安禄山的野心,造就了安史之乱的历史悲剧。

杨国忠担任宰相之后,对安禄山的敲诈过狠,且有没有足够的手段能够控制安禄山,加上杨国忠担任宰相后的政治腐败,名声载道,于是安禄山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的安史之乱。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爱之后,由于爱屋及乌,杨国忠也开始飞黄腾达起来,更是升到宰相之位。由于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都是新贵,同样得到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喜爱,但是杨国忠的发迹却要比安禄山晚得多。

在安禄山已经升任平卢节度使后,杨国忠还没升到高官范围,于是安禄山根本瞧不起杨国忠。于是在杨国忠升任宰相之后,就经常找安禄山麻烦,且在看到自己无法制服安禄山之后,就开始时常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禄山手上握有重兵。唐朝的法律给了节度使非常大的权利,加上安禄山做了十多年的节度使,于是造成了他一个人掌管的兵力就几乎占据了唐朝所有节度使兵力总和的40%左右,这还不算安禄山私下招募的私兵,有如此大的地盘和兵力,加上安禄山的野心,造反是在所难免的。

安禄山本来一直感激玄宗的厚遇,想等玄宗死后作乱,但见杨国忠一心在置自己于死地,觉得已经危在旦夕,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起兵谋反。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安禄山造反是杨国忠逼的。

以上内容参考-杨国忠

其实对于当时情况有所了解的话安禄山造反更多的则是被逼无奈,一方面则是当时的安禄山手底下有着近20万的大军,加上自己有着胡人的血统,所以受到了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的猜忌,另一方面则是与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关系非常差,所以杨国忠总是在皇帝的面前说安禄山的坏话,一直说他有造反的心之类的言论,可以说这样的话语若是听多了的话,那么是个人都会恼怒,所以干脆安禄山就直接反了,从而也就出现了后世所说的“安史之乱”了。

唐王朝在唐玄宗时期可以说是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却因为一场“安史之乱”差点把一盛世给捣毁了,可以说“罪魁祸首”无非就是杨贵妃,因为当时的唐玄宗过于宠幸杨贵妃,那么从而使得当时的杨家地位大升,而且杨国忠更是凭借着杨贵妃的裙带关系成为了宰相,但因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关系非常差,所以杨国忠总是在皇帝面前说安禄山的坏话,而且还怂恿其它大臣上奏说他要造反,可以说当时的官场基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久而久之安禄山逐渐就被唐玄宗所猜忌。

安禄山本身是有着胡人的血统,而且加上手底下有20万的大军,本是为唐王朝守卫疆土的,却无奈当时有小人的谗言,使得他的地位非常的尴尬,而且对于一个拥有20万大军的人来说,是不会任由小人揉搓的,所以当时若是安禄山不造反的话,那么最后难免不会被听信谗言的唐玄宗所处死,而且加上当时安禄山有消息听闻杨国忠通胡人要造反,于是干脆就打出清反贼的名义带领着大军进攻首都,最后结果则是唐玄宗带领着人逃离了皇城。

也正是这场后世称之为“安史之乱”的动乱,差点让唐王朝因此而毁灭,也幸亏唐玄宗早年兢兢业业的处理朝政,所以才不会给了吐蕃有机可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617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