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生气上火容易得胆囊炎吗?

经常生气上火容易得胆囊炎吗?,第1张

引起胆囊炎的原因主要和胆囊息肉有关,和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如果能控制炎症最好不要做手术治疗。建议清淡饮食不要食油腻食物,多饮水。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轻体重。口服消炎药物和利胆药物治疗。如果炎症反复发作就要手术治疗。

人都是会有各种情绪的,不同的人情绪的变化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特别喜欢生气或者是发脾气,有人说发脾气对身体好,因为不满的情绪发泄出来了,但是也有人说发脾气对身体是不好的,那经常生气对哪些器官有伤害?常发脾气会危害这些器官!

1、常发脾气危害这些器官

1、伤心

生气时,可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跳加快,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失调、心衰,严重时导致猝死。

2、伤脑

生气时,由于大脑过度兴奋,会使血压升高,头痛、眩晕,严重时脑血管破裂发生脑溢血,或由于脑血管收缩、管腔狭窄,血液黏稠,形成脑梗死。生气还会促使脑细胞过早衰老而患痴呆症、反应性精神病、癔病等。

3、伤肺

生气时,呼吸加快、气急,气体交换失常,缺氧、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发生哮喘,肺炎、呼吸衰竭、肺心病、肺梗死。

4、伤胃

生气时,胃肠痉挛收缩,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缺血、糜烂,出现烧心、胃痛、胃食道反流,发生胃溃疡,胃穿孔,严重时胃大出血。

5、伤肝

生气时,肝解毒功能下降,肝胆代谢失常,益发生肝胆管结石、胆囊炎、糖脂肪代谢紊乱,诱发肝炎、肝硬化。

2、导致女性内分泌紊乱

女性朋友们生气、不开心,对于身心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生气会导致女性朋友内分泌的紊乱和失调,由于生气的时候,人体的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会增加,令身体的各种分泌都变得不正常,久而久之,不仅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而且还容易引发甲亢。因此,女性朋友们要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尤其是本身就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朋友更应该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脾气暴躁吃什么食物

1、多吃富含钙食物

有些女性情绪的不稳定与体内缺乏钙质也有一定的关系,当膳食中钙含量充分时,女性情绪会比较稳定。但如果饮食中不能保证钙的充分摄取而导致钙质缺乏,则易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养生专家建议女性朋友,每天最好喝500毫升豆浆或食用克以上的豆制品,这样除了能很好的补钙以外还能起到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2、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

如果体内缺乏了b族维生素的话,也有可能会造成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状的产生。多余一些爱吃甜食的人来说,在春天最好不要大量吃甜食,因为大量进食甜食的话我们机体会消耗大量维生素B1。一旦体内缺乏维生素b1,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就会在体内蓄积,从而刺激神经,使之出现情绪不稳、爱激动、躁动等现象。

因此在女性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保证维生素的补充,这样才有利于调节女性的精神。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麦片粥、玉米饼等谷物,当然不要忘了橙、苹果、草莓、菠菜、生菜、西兰花、白菜及番茄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新鲜果蔬。

3、富含铁质的食物

有些人不喜欢吃肉,也不喜欢新鲜蔬菜,只喜欢吃糖果和糕点,这种偏食习惯会造成铁元素摄入不足,导致情绪急躁易怒。所以,建议这种坏脾气的人应适量食用一些含丰富铁质的动物蛋白,如瘦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及海鲜品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扭转不良情绪,另一方面有助于大脑提高注意力,保持精力充沛。

4、富含锌的食物

锌参与人体多种代谢活动,对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都有影响,也是生殖系统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丰富,且易被吸收。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鱼、鸡肝、鸡蛋,以及各种海产品。吃糖、饮酒可增加肌体内锌的消耗,因此坏脾气的人要少吃甜食并戒酒。

人们常说“怒火攻心“,其实,生气是百病之源,不止怒气伤身,怨气、闷气、赌气等等,都可使肝气郁结,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女性朋友,如果总是“爱生气”,更易生病。很多疾病就是生气气出来的,比如以下几种:

第一种肝病。早在古代,《黄帝内经》就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为何怒会伤肝?这是因为,肝郁气结,可导致胆汁郁滞,使其不能正常分泌与排泄,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食欲减退、厌食油腻、腹胀等症,还可以导致胆囊炎、胆结石。

第二种胃病胃病在很多人心里都是乱吃东西造成的,其实不然,引起胃病很大的原因是人的情绪问题。我的初中科学老师就跟我们讲过,人如果长期有愤怒或忧愁的情绪的话,胃绝对要出问题的。理由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由于前面提到怒会伤肝,而肝和脾胃相邻,因此有些人生气后,不仅会觉得胸胁胀满,腹胀腹痛,还可能出现肠鸣腹泻的情况,出现这些症状,就是典型的“肝气犯胃”。

第三种、乳腺增生生气生气真的顾名思义,当人生气时,你有没有发现好像真的有股气充斥在身体之中,似乎胁肋部、乳房、腹部两侧都胀满了,憋得十分难受,可能还会有痛处游走不定的感觉,究其原因,其实是气机郁结在肝经部位。如果经常有这种“气感”,女性朋友很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产后妈妈则容易发生乳腺炎;中老年人甚至导致乳腺癌。

不要生气,胆囊炎一般右上腹或剑下发作性疼痛,常发生于进食油腻食物之后,伴恶心,呕吐,发热,,右肩或右腰背部放射性疼痛。右上腹压痛墨菲式症(+)

治疗原则: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禁食、解痉、止痛、抗炎及静脉输液并补充营养,通常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以缓解,德埔利泹束茶以一种温和形式滋养胆囊。以后可择期实行手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行急诊手术:1胆囊肿大、胆囊张力高及压痛明显2、腹膜刺激症状严重(压痛,反跳痛,肌紧张)3、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4、寒站,高热,中毒症状明显,白细胞计数大于20x10的9次方每升5、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反而加重者。

当然,健康人生气或者担心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更何况胆结石病人呢?

所以要放开心胸,有病治疗,一切都会好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即使是个坏消息,不是吗?

祝福健康快乐!

下面附上些小常识,希望能有帮助:)

胆结石的成因及防治

胆结石的分类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

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驱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约3~5cm,长约7~10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三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它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三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

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一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800~1000ml,也即每小时约30~40 ml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资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粘稠、相对偏酸。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尾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二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胆结石成因及过程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胆结石患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好发于女性。育龄妇女与同龄男性的患病比率超过3:1,而七十岁以后则下降到2:1。怀孕、肥胖、西化的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另外,人种因素亦与发病相关,如美国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过75%,是全球胆石最高发的人群。

1983~1985年对我国26个省市11342例胆石患者调查显示,胆石的分布、类型与地域、饮食、职业、感染相关。在饮食习惯中,凡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其中任何一类吃得多者,其胆囊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高,而普通饮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则胆管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增高。城市胆管结石:胆道结石约为3~5:1,农村为15:1。职业中职员胆囊结石接近70%,胆管为20%;工人中胆囊结石接近60%,胆管为30%;农民中胆囊结石仅25%,胆管占 65%。胆固醇结石73%在胆囊,17%在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62%在肝内外胆管,27%在胆囊。在美国,约有10%~20%的男子和20%~40% 的女子患胆石症,后者每年造成约10000人死亡。因与胆石有关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万人的胆囊被切除,其费用超过60亿美元。

胆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这有可能是犯胆囊炎了,胆囊炎复发有的症状是疼痛,有的症状是腹胀的。最好是去医院看下。胆囊炎应该保持心情愉快。而且据我经验,只要饮食能保持清淡,不要太劳累基本上不会犯,我同事还给我推荐了中药哦,效果很好。你也可以试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641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