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电影多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比较血腥真实,他们是否也拍过适合儿童看的影片?

德国的电影多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比较血腥真实,他们是否也拍过适合儿童看的影片?,第1张

《沉重的决定》

这部**既不沉重,也没有决定。这个标题与原文没有任何关系。早死早升天是最佳的翻译。**是拜仁语,背景也是德国南部。这部**是极好的证明,德国是幽默的。一部非常可爱,值得一看的。

十一岁男孩Sebastian经常会作出令人忍俊不禁的举动,在他的天真的面容之下,有着和他的爸爸,电台DJ等人同样的小人物心态,同样的生活憧憬。

爱情,死亡,迷信和幽默,巴伐利亚式的元素组合,成就了这部温暖人心的喜剧片。

《白色上帝》

这部**满怀着一种对生命大大的怜悯和慈悲,狗狗们所犯下的一切的暴力和凶残都源于人类翻下的罪,就这一点,这部**从一种现实主义的角度直面人类是虐待动物的真相,从给牛开肠破肚,再到将狗狗们训练成斗狗,让它们自相残杀,再到动物收容所给无辜的小生命执行死刑。整个影片控诉着人类作为高等动物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其他生命在我们看来仿佛只是最后会化为一坨粪的一盘肉食。

凯旋门,雷马克,德语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有朱雯精美凄婉的根据英译本转译的本子。作家一到二十世纪,作品的内涵就是丰富复杂起来,远非一段故事,几个情节,所谓的典型人物所能概括的,二十世纪的作品更多的浸染了作家自己的经历和哀怨的情思,而绝没有了十九世纪作家所追求的对外部世界的再现和研究,他们在世界末的动乱中,在两次大战的惊扰和反思下,已经愈加有了自觉的反思,而不是如往日作家那样刻意做人物的研究,做人物的实验,他们没有,他们多了一份自觉,多了一份“乱世之音怨以怒”和“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感伤情调和形上追求,这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向内转和语言论转向不能说没有关联,向内转自是追求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对人世的情感变化进行超脱的解释,语言论和科学的转向则让人想到对人世痛于探求之后的向不掺杂人情的学科来寻求慰藉,无论是乾嘉学派,无论是沈从文。 德语小说,近来有意搜集来读,当然很多人总认为德语文学鲜有令人激赏的,鲜有引人激动的,我之前或许也有这样的看法,但对于学文学的人来说必须得知道事情的事实,对德语文学的这种误解,很可能是由于十八世纪或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导致的,尤其是德语文学的奠基者歌德的作品,《浮士德》《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学习时代》也远不于当时的西班牙文学或者英法文学更适合中国读者的口味,整个启蒙时代,与其说德国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文学,不如说他们在哲学领域走得更远,歌德的浮士德之所以扛得起德语文学乃至整个启蒙时代文学的脊梁,也是由于其蕴含有丰富的哲理性和人生意味,毋宁说是尚处于原始阶段的歌德的辩证法,而说到席勒,总让人想到马克思宣教的不值得提倡的“席勒式”。总之,德语文学突出的特点,由于偏好哲学探求的德国人在下笔后总难以抑制住做哲学的研究和议论,而不专心的致力于情节和人物的刻画,甚至于鄙薄情节和情感,所以这一点总让他们偏离文学性,尤其不适于那些喜好情节和故事的读者。所以德语文学的传统和德国人特殊的哲学癖好,可能导致了这些因素。 当然我们不能把德国文学和德语文学加以混淆,是不是德语文学免受了德国文学的哲理性,难说。近期找到的德语文学主要有,托马斯曼《魔山》,赫尔曼黑塞《荒原狼》,君特格拉斯《铁皮鼓》,茨威格《心灵的焦灼》以及一些中篇,雷马克的《凯旋门》,当然《西线无战事》更加有名。 凯旋门的情节可以分为几条主线, 拉维克和琼的爱情, 拉维克和莫洛佐夫的友情, 拉维克对哈克的复仇, 拉维克与医生维伯尔、杜兰特, 拉维克与病人们(与癌症女郝格斯特龙,与截肢的季诺,与妓院的姑娘们,与堕胎的姑娘) 拉维克与国际旅店的流亡者们 拉维克与妓院老板哈兰德 拉维克和琼的爱情是作品的主线,以开篇的拉维克在桥栏杆上碰到琼到琼的情人,一个矫情的戏子误开枪打穿了琼的脖颈造成其死亡为止。如果人类的爱情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的话,那么古希腊时代,诗经时代的爱情并不是完整的爱情,而是一种被兽性在于控制地位的感情。而拉维克和琼的爱情则到达了精神性很高的程度,这里面几乎没有欲的掺杂,而是满满的是人类情感的发挥和对命运的一种依赖,是一种担当一种要求精神的统一。拉维克是鄙薄感情的,至少是鄙薄不纯洁和低劣的感情,不能容忍感情的出轨,他对感情看得很透,尤其对女人的感情技俩,他之所以一遍一遍的拒绝琼,甚至刻意的压制自己的感情,冷漠的甚至于苛刻的对待琼,一是由于他的身份,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把自己托付给感情,感情是累人的也是需要精力的,更重要的是感情让人更加不自由,拉维克没有身份证明,是一个随时可能失去自由的难民,而爱情最基本的是需要一份安稳和繁华,而拉维克只能在破败的国际旅馆,爱情对一个流亡者来说毋宁说是奢侈品。而更重要的是拉维克现在根本不需要爱情,瞧不上爱情,在经历过生死离别,经历过深切的恨的人来说,爱情并不是如初涉人情的少年来说那么诱人,爱情对拉维克更多的是牵绊,他因在路上救人却被警察带去审问而被迫流亡到瑞士,期间三个月他并没有给琼写一封信,他不需要感情,他难以付出,并不是说他杀掉哈克就取得了一份心安理得来爱,而是政治形势让他们根本没有心绪来恋爱。再者,拉维克并不是对感情一无所知,相反他知之甚深,他对恋爱中双方的心理很是明晰,他对琼说她之所以穷追不舍是因为还没有把他踩在脚下,他明白琼没到早晨就会离开的原因,因为他明白琼在本质上也并不是一个十分纯洁,精神上十分高贵的女人,拉维克从琼对她死去的前夫的态度,察言观色,他很轻易的就看透了琼的本质。当然,琼并不是一个坏女人,她对拉维克也是具有真感情,她的出轨正如**魂断蓝桥中的女主人公,是由于被蒙蔽了事实。战乱的不稳定的年代,女人都需要找到一个立身之所,琼所十分惧怕的孤独,拉维克始终面对的孤独,正是大战前夕笼罩在西方人身上的阴影。整篇小说夜、雨的意向十分众多,从开篇的相遇是在夜晚,篇末的拉维克被捕经过凯旋门也是夜晚,杀死哈克在夜晚,总之,夜和雨所代表的的冷漠和凄凉贯穿了整篇小说。 两个人的爱情很少能有打动人心的地方,相反两个人的对话也常常是争论和辩驳。拉维克并不是一个迷惘着,他有医生的冷静,学者的谨严,但是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的悲观是因为他都考察过了,他无路可走,数次的逃亡和秘密警察的折磨已经让他对这个生失去了信心,乃至最后莫洛佐夫给他提供假护照他也不走,让人想到**卡萨布兰卡中的瑞德,当然两个人具有完全不同的处境了。拉维克无力改变这个世界的局势,只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崩溃的局面,他看到截肢的病人计算着保险公司赔偿的钱数,善良的女性的身体去遭受癌细胞的吞噬,无辜的妓女甘心把挣来的钱交给她的泼赖的男友,凡此种种,都一步步的积累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悲观。 医生维伯尔和杜兰特分别是拉维克的两个雇主,维伯尔真诚,每次都公平的给他四分之一的手术费,而小说则讽刺了吝啬的杜兰特医生,他并不考虑手术费对双方来说是否公平,而只考虑自己要掏出多少钱,加上拉维克被捕后杜兰特的陷害,但是在一次失败手术后的求救则让杜兰特的良心有了一丝反悔。 小说的最后,人们都嗅到了敏感的气息,都只顾个人逃向了世界各地,这种姑且和纵容是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个场景在《铁皮鼓》里同样也有描绘,当时奥斯卡和扬正在波兰的邮政大厅,小说对扬的懦弱进行了讽刺。两本小说都以二战的作为背景写作,铁皮鼓所充满的更多的是对但泽的风物和那段历史的反思,人物也更都有神秘魔幻的气息。国际旅馆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房客的自杀让人想到铁皮鼓里小蔬菜店主的自杀,国际旅馆里的那个收藏画的人,有梵高、塞尚、高更、莫奈等印象派的画,也是我很喜欢的。 罗兰德是一个资产阶级妇女,她和郝格斯特龙是小说中两个比较正派的女人,她还是值得思考的。 莫洛佐夫是俄国难民,爱好象棋,可以说是拉维克的知情人。两人的谈话透露很多东西。 小说的艺术形式经常采用针对拉维克的意识流,所有的场景都根据拉维克展开,虽是第三人称叙述,但是并不是全知全能,与铁皮鼓根据奥斯卡本人叙述很相似。且多写对话揭示人物的思想,与海明威的对话有一拼,拉维克与琼生死离别的场景让我想到《永别了,武器》,虽然那部小说的情节我差不多全忘了。拉维克似乎像一个局外人默尔索,似乎没有深厚的情感,这也是他带了迷惘的气息的原因。总之,比之铁皮鼓,海明威的小说,凯旋门的格调是阴沉的,是没有出路的,就像拉维克夜晚被捕驶向凯旋门,并不知道等待的是什么。 小说写拉维克的复仇,并不是很动人心魄,可以说是揭示拉维克心境的一条暗线,也是推动情节的线索。

为了这200分,我也写一下吧,呵呵

乡村牧师日记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1951):今天是布列松的生日,所以第一部给你推荐他的影片,本片为文学作品改编为**的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这是**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寻找救赎的人,永远挣扎和痛苦。

士兵之歌Ballad of a Soldier(1959):我的最爱,几乎已经看了100遍。一部战后苏联现实主义**的杰作,简洁而富有诗意。无论是当作爱情故事还是关于战争的暗喻,影片不带任何说教和矫饰,以真情动人,具有浓厚的人道关怀,今天看来依然是感人至深。

自然之子Children of Nature(1991):冰岛国宝级**大师弗雷德里克森最经典的作品,1991年获蒙特利尔**节最佳艺术贡献奖,199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唯一的遗憾就是此片非常难找,目前只出过录像带。

雨月物语Ugetsu monogatari(1953):此片导演是日本**巨匠沟口健二作品,获1953年威尼斯**节银狮奖,是一部正面提出了战争与性,现实与梦幻的作品,一个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的银幕情感童话。看沟口的**,就像抚摸一件陈年的古物,布满岁月的痕迹,以及无声感悟的沉淀。

东方西方East-West(1999):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导演是《印度支那》的瓦格涅尔,与《肖申克的救赎》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气氛的处理则以压抑沉郁为主,与人物心理相符。获得99年的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永远的莉莉亚Lilya 4-ever(2002):瑞典新锐导演鲁卡斯穆迪森转型前最后一部作品,一个悲惨苦难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全片的生活细节具丰富感情,两位童星演得十分出色。

永恒的一天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1998):安哲罗普洛斯荣膺戛纳金棕榈奖的名作,这部影片用回忆、幻想与现实进行三重交织,流畅地表现了关于生命与永恒的命题,不但延续了导演对文化寻根的意念,还细腻地勾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指出人类所欠缺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回归的必然。导演惯有的长镜头力度丰厚,使得本片成为他感情最为内敛、但表现力丰富的作品。

初级意大利课程Italiensk for begyndere(2000):Dogma95的女性作品,拍摄场景基本上就是《黑暗中的舞蹈》所用的地方。与其他DOGMA95影片不同的是,本片骨子里是一部浪漫喜剧,风趣轻松,结局具有童话色彩。

威尔伯想自杀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2002):丹麦的一部**,一个求死的和求生的人的故事,一个三人之间无私的爱情交割的故事,我被它戏谑式的生死命题感染,生命原来是可以这样延续的,而感动是可以这样感染的。

母与子Mat i syn(1997):一部油画般优美的悲歌,一对母子在生命终结前的离别之情,被导演渲染得凄然泪下,动人肝肠。影像风格带有浓厚的导演特质,对白少,摄影唯美,自然风光精彩绝伦,长镜头缓慢凝滞,而贯彻全片的扭曲图象的变形镜头,最令人难忘,诗意昂然,但内中蕴涵的情感却轻缓细腻,如同一幅舒缓而哀伤的家庭画卷。

童年读后感600字5篇:《童年》读后感_600字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着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们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美好的童年来之不易啊!高尔基这种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的学习,因为童年的艰苦生活,他获得了坚强的力量,最终于成了一名伟人。他的这种坚强不屈,敢于面对困难并勇于克服苦难的精神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得在小时候,我很调皮,也很淘气,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有一次,爸爸送我一些小鱼,我找来一只大口瓶,洗干净,灌满水,把它们放进去,还放了些水草。后来,小鱼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渐渐长大了。就在这时候,外面流行着感冒妈妈怕我传染,每天让我喝霍香冲剂,预防感冒,一天,我去看小鱼,发现有一条小鱼呆头呆脑,我突然想到,我的小鱼还没有吃霍香冲剂它们会不会感冒呢于是我从爸爸的药箱里拿出一包,把整包倒下去,开始没有反应,过了一会儿,水变成咖啡色,我看见小鱼慌慌张张地沿着瓶壁游来游去,嘴一张一张的。我想小鱼吃了霍香冲剂就不会生病了又过了一会儿它们像喝醉酒一样互相撞来撞去,最后沉入水底,我以为他们睡着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摇摇瓶子他们还是没动静,我把小鱼倒出来,它们已经死了我含泪自责:“小鱼啊,我不是有意还你们的,可没想到你们却死了”晚上我问下班的爸爸,他说:“小鱼怎么能吃药呢”爸爸点了点我的小脑袋,又说:“你真傻呀”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童年童年读后感600字初中童年读后感300字发表感言童年读后感400字童年读后感1000字童年读后感200字童年读后感500字童年读后感800字

推荐5部值得一看的德国儿童片,如果你也喜欢的话,欢迎采纳哟

《动物总动员》

是一部经典的家庭动画片,荣获第61届德国**奖最佳儿童片提名,这是德国的一部非传统的动画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关注作品。**的大主题就是自然环保,地球变暖的大问题。剧情和画面都非常吸引小朋友,最值得深思的,是**的主题和其中动物对人类的态度。

《我们这一班》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有点叛逆心,而受不到关注的孩子更严重。但救赎在付出中悄然降临。这部影片会让孩子懂得真心的帮助他人,不仅仅是解救他人,更是对自己另一种层面上的救赎。

《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人公汤姆天真活泼、追求自由,厌恶枯燥、刻板的生活环境。他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顽童,更是马克·吐温用来颠覆当时流行的说教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角色,正如他所说:“顽皮是因为心怀纯真,叛逆是因为渴望自由,历险是因为勇敢的心不想停歇。”相信孩子们会在汤姆和他的伙伴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对于爸妈们而言,更是一部了解孩子天性的绝佳作品。

《三个强盗》

猫头鹰被扛着钢琴的三个强盗吵醒,离开大树,一头撞在月亮上,蠢而善良的强盗,人设比较有趣,画风和音乐都很好,抑恶扬善,不错的儿童动画。

《英俊少年》

经典就是经典,它永远不会褪色!歌曲是童年记忆,故事性也强,少年的表现很自然,演的一气呵成,那首歌,相信很多人依然耳熟能详。小小少年,穿过40年的**胶片,他的歌声还是这么迷人。好听的歌曲,帅气阳光的男孩,真挚的情感。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的典型特征,故事情节简单,画面优美,人物对话也容易理解。

夜幕降临,当一个又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身影再我面前一点点一点点出现时,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着,哭泣着,思考着。《毒太阳》、《蓝》、《白》、《红》、《铁皮鼓》、《暴雨将至》……当我坐在漆黑的放映室里观赏这一部又一部优秀**时,我以为我抓住了**的呼吸与脉络。可当灯光重新亮起来时,我才发现**原来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何为**的特性?我以为是“直观的真实;连续的运动;再造的时空;诗流注其中”请让我就这几点来细细分析《滑动的门》。

一、题材逼真诱人

《滑动的门》(《SLIDING

DOORS》)讲述了一个很老套的爱情故事:当你的情人背叛了你,你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样一个题材相当陈旧及俗气,应该是上上个世纪的老古董。可是不要忘了**的逼真性这一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具有超出其他艺术的逼真性和现实感,它能重现现实世界的各种场景和活动。

就《滑动的门》来说,它叙述的虽然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爱情是本性的激发,是人类情感最真实的表露。因此当《滑动的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时,它既是最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又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

此外,又因为编剧高超的讲故事和导演巧妙的展现故事的才能,更为此片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下文将详细展述)总之从题材的取向上来看,《滑动的门》以爱情为主线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二、运动性赋予《滑动的门》新的内涵。

运动给**以生命,使**成为一门艺术。**(MOTION

PICTURE)的英文含义就是“运动的画面”。所以,“运动是**画面最独特、最重要的特征”。(马赛尔·马尔丹《**语言》)《滑动的门》是极其富于运动性的,主要表现在:1、

画面的节奏极富运动性。《滑动的门》从开始到情节展开,是一连串的快节奏,几乎没有半句多余的话,一气呵成不留硬伤。尤其是在表现女主人公命运转变的那一瞬间,导演安排了一个追赶地铁的情节,这样女主人公从一出场就在不断的运动中:被解雇——奔跑着搭地铁——被抢劫——拦出租车——这样紧凑的节奏甚至是跳跃的,于是观众牢牢地被这种运动吸引住,不由自主地为主人公海伦的命运担心起来。在展现海伦对詹姆士产生误会的那一场戏中,海伦与詹姆士也一直处于运动中:海伦见到詹姆士秘书——海伦在医院门口见到詹姆士前妻——海伦离去——詹姆士找寻海伦……经过导演的安排,原本很沉闷地感情戏竟产生了一种西部片式的追赶动态。这种不断的运动为老套的爱情戏注入了勃勃生命力。2、

各具特色的表演使《滑动的门》富于银幕运动性。《滑动的门》中各个人物的表演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伦的男友哲尼这个人物的塑造。编剧展现哲尼的性格不是静态的,直白的,而是另僻蹊径。哲尼的懦弱是通过在与两个女人的周旋中体现的;而他的缺乏主见又是通过他不断与朋友罗里罗嗦的对话表现出来的。《滑动的门》在人物塑造上把人物的动作个性化,甚至夸张化,因而使人物的形象一下子从直面变得立体起来,因而引人入胜。

三、时空得交叉安排赋予主题哲理性的含义并再现了**时空的魔力。

本来当海伦的爱情遭到哲尼的背叛时,无论海伦选择离开或留下,作为一条单线索来说都是陈旧的。然而,编导在这儿巧妙地为海伦设计了一个交叉的双时空,于是一切有了变化,**蒙太奇的魔力诞生了。一方面,观众对海伦的命运产生了悬念;另一方面,主体升华了:由单纯的对爱情的讨论上升到对人生命运的探讨——一个偶然的时间性因素是否会决定一个人不同的命运——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否赶上了。

其实将爱情的题材把它包装起来再展开完全是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效的,如《泰坦尼克号》将一断爱情放入灾难中竞收到了全球轰动效应。但是这种“老瓶装新酒”一般只是在叙述的背景、环境、地点上做文章,像《滑动的门》一片在结构上下功夫还是不多见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结尾,按照现实世界的逻辑,不论是经历新生活的海伦意外死亡,还是经历艰辛生活的海伦流产……影片到这儿,都对观众做了交待:两种不同选择的海伦有了各自的归宿,两条分离的线索分别有了自己的结果。可是编导在这儿笔锋一转,竟安排了海伦与詹姆士在医院的电梯相逢……两条线索奇迹般地融合在一起。作为现实时空来说,这种时间方式是不存在的,而作为**时空,这儿是无限自由的。这种倒错的时空把《滑动的门》的内在含义推向高潮:两条线索殊途同归,詹姆士与海伦相识相恋——人的命运看上去是有无数个偶然造成的,其实冥冥中已经有许多过去的因子累积成现在的结果——命运不可知,但冥冥中早已注定。

与另一部暗示命运的片子《疾走罗拉》相比,《疾走罗拉》虽然也是把时空分割开来,但它的时间发展一直是线性的向前,而《滑动的门》却暗藏了时空的圆形,采用这种圆圈形的立体结构正说明了影片的主题:命运不可知,命运已注定。

也许《滑动的门》确实说不上是一部艺术**,但它能在陈旧中出新意,由普同的人生探讨哲理不能不说是“化腐朽为神奇”!当我们在都市中奔跑着追赶那一扇扇滑动的门时,我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将擦身而去,任何人无法捕捉,而我们便是这样活着……

推敲推敲

主持:潘志敏 吴礼明

第一场参与:真的假的 重元 李天松

第二场参与:灵汇一心 铁皮鼓 小易 王群丽 唐春兵

说明 这是在语文报刊网“高中语文论坛”和《中学生阅读报》阅读天地网的“语文聊吧”所进行的关于贾岛的“推敲”的讨论。

(一)第一场:和尚敲的是哪扇门?

潘志敏:唐代的苦吟诗人贾岛据说年轻时天资不佳,却酷爱诗歌,与表妹怄气后出家当了和尚,并声称写不出好诗,绝不愿还俗。一天,偶有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其中该用“推”或“敲”,贾岛犹豫不定。后来,京兆伊韩愈问清情况,认为用“敲”字好,因为“敲”字以动衬静,更能突出夜之深、境之静。此后,许多文人墨客对此句“推”或“敲”的运用孰优孰劣,多次展开过激烈的论辩。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也发表自己的见解,认为用“推”字好,有利于突出夜深,寺里和尚都已歇息。一个和尚步月归寺,推开虚掩的寺门进去。

我认为,朱光潜先生与历代文人墨客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似乎都忽视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和尚敲的是哪扇门?是寺院的大门,还是隐士李凝幽居处的大门?而许多人(包括朱光潜先生)却往往断章取义,拘泥于这两句诗句的“推敲”,而没有把它纳入整首诗的范畴,从整体上予以考虑。

真的假的:我觉得这两个字各有妙处,强说其中一字胜于另一字有失公允。“敲”字从声形合一的方面确如韩愈所说胜过“推”字。从新韵读起来,“推”字要比“敲”字悦耳些。而且如朱光潜所说,“推”字更合当时静谧的气氛。

潘志敏:《唐诗鉴赏大典》说: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是贾岛的名篇。全诗只是写他拜访友人未遇这样一桩生活琐事,它之所以流传人口,主要在颔联。 颔联描写自己步入幽居所见所闻的景色。句中的“僧”,是作者自称,作者早年曾皈依空门。诗人写景,难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景致,此即北宋诗人苏轼所谓“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是也。此诗巧妙地抓住了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瞬间。请看,月色皎洁,池水潋滟,池边浓绿的树林里闪动着斑驳月光,鸟儿在树上栖宿。在这万籁寂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在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鸟宿 ”在高处,是静景,“僧敲”在低处,有动态,有音响,一高一低,一静一动,相互配合得多么和谐。而且,我们还可以想象,这敲门的“笃笃”之声,定会惊动宿鸟 ,或引起它们零乱不安的啼鸣 ,惊而飞出,察看动静后复又返巢栖宿。十个字,意象密集,境界幽绝。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在这万籁寂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在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和尚敲的显然是李凝幽居处的门,而不是寺院的门。

《唐诗鉴赏大典》又说:

关于这一联中的“推敲”二字,有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据《唐诗纪事》卷四十记载,贾岛在长安等待应举,某日,骑驴上街,忽得此二句诗,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恍惚间冲犯了当时任京兆尹的诗人韩愈的仪仗队,当即被捉问。贾岛具实回答。韩愈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二人遂结为诗友。由此可见贾岛作诗锻字炼句的刻苦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故事,后来成为文学创作中讲究斟酌字句的佳话。但是,在这联诗中,究竟是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佳?有唐诗专家云:“推门无声,敲门有声;‘推’字音节哑,‘敲’字音节亮;四野静谥,皓月舒波,此时一缁衣僧,举手笃笃敲门,声响回荡空间,境界倍见幽迥。”(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这是说“敲”字胜于“推”字。多数人或许都赞成这意见 。画家吴冠中云:“敲则有声,与静对照。但这情境中突出了静与闹之对照是否破坏了整体调子,夹进了音响反而在画面落下了败笔 。推门,无声,不写声,只着笔于推之动作,画出了运动中的线 ,与‘ 宿 ’相对照,显得比‘敲’更和谐,不失画面的统一 。”他从绘画的角度提出异议,指出“推”胜于“敲”,亦是妙解。

期待诸位辨析。

重元:根据诗题《题李凝幽居》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判断“僧”敲的是李凝“幽居”之门,而非寺院之门。因此,“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要妙于“推”字。对此,不难理解。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住处之门在夜间是要关上的,“幽居”(诗中指野外之住处)之门更应如此。李凝“幽居”之门,是关着的,这“僧”无法直接进入,才需要“敲”门,以通知主人前来开门;门是掩着的,也就可“推”门而入,而无须“敲”门了。至于“敲”字的其他好处,马茂元与赵昌平在《唐诗三百首》中已有妙解,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潘志敏:可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却认为,和尚敲的是寺院的门。相关文字如下:

有些人根本比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传为千古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说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子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我的两点疑问:

1、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改为“敲”字。(志敏评:未必人人皆知,由此段文字看,朱先生就“不知”!)

2、“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志敏评:教学此课时,我怀疑朱光潜先生是否看过《题李凝幽居》全诗,是否读过前人有关此诗的一些评论!)

我查看了不少教学辅导书籍及网上与《咬文嚼字》一文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一些教学新设计、教案),发现此前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以讹传讹。可谓:敲错一扇门,误导许多人!例如: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摘自张广祥《咬文嚼字(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news/8027htm)

道理是否真的令人信服,能否经得起推敲?

李天松:究竟敲了哪门?我个人现在的理解是可能是李凝的门。但不管是哪扇门,我们必须弄清两个问题: 1)李凝何许人?生卒何如?2)“草径入荒园”,“荒”字何解?

为什么要关注这两个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关系到,僧到拜访幽居时,李凝是否还活着或推测出幽居是什么光景,如果人不在了或幽居不需关锁,那么也不会“敲”字更合适。从全诗来看,该诗当是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心态。从现有资料来说,李凝当是一个隐士,隐士对关锁门窗有什么讲究?这是一个问题。另一个疑点是,后几句当是诗人寻访密友不见归途所见场景。后两句的景是寺中所见还是园中所见还是途中的见之景?是不是诗人寻隐后不遇,到寺中不能平静,或见园中荒芜,或是别的原因,让诗人产生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感慨?我想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楼主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潘志敏:和尚开的是哪一扇门,不应只是“推”、“敲”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治学态度是否严谨,教学过程中是否提倡质疑精神。

重元: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李凝是诗人贾岛的一位友人,也是一个隐者,其生平事迹不详,但这并不影响对此诗的理解。

此诗,题为《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叙事、写景、抒情。叙事,叙述的是诗人访问友人“李凝幽居”而未遇之事;写景,描写的是“李凝幽居”及其周围环境(前两联),以及归途所见之景(颈联),诗中之“荒”字,意为“荒野”,与“幽居”相吻合;抒情,抒发的是诗人的“幽情”(尾联)。

写夜行的,贾岛尚有《暮过山村》等诗;而写访隐者不遇的诗,诗人尚有《访隐者不遇》、《题隐者居》。《访隐者不遇》一诗脍炙人口,全诗仅四句二十个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它写诗人去山中访问一位隐者,结果“不遇”,诗中也仅是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并未交代诗人与隐者的关系,也未说明诗人此次访问的原因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题李凝幽居》也是如此。诗人知道李凝的姓名,并去访问他,可以肯定李凝是诗人的一位友人。诗人前往访问,而未遇李凝,可见诗人当时尚不知道李凝的近况,而从尾联则可推知这李凝事实上尚在人世。李凝未死,而又不在家,惟一的解释便是他云游去了,如同《访隐者不遇》中的隐者——童子之师一般。他外出了,则其“幽居”之门关了,“僧敲月下门”,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诗,毕竟不是科学,不是纪实文学,其内容无法也无须一一坐实。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这是诗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诗的魅力所在。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前一个帖子的补充说明吧!

吴礼明:我的看法可能同潘先生有所不同。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论诗,因为论家各站在不同的立场,说着不同的话,难免会有不相同的结论的。同是老桐城的马茂元先生和朱光潜先生,照理说,他们应该有同一的声音,但是没有,原来一个是要追求“有声有色”的画面效果,一个要寻得一种贴近作者的“幽绝的境界”。

显然诗歌鉴赏要追求的是“有声有色”的画面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古代诗歌中我们所能见到的通例。但是,从追求诗歌,尤其要联系诗人贾岛的个人风格来说,欣赏者要达成一种“幽绝的境界”,似乎还很有难度的。这样一解释(“有声有色”的画面效果),也似乎淡化了作为苦吟诗人的幽寂的心灵感受;而且,也将唐代早期的诗歌与中晚期的诗歌风格与意趣相混了。所以,我们看到了画家吴冠中——从一个艺术家的眼里看到的一个更接近自然的看法。也许在这种“诗画互涵”中我们可以寻得一些解释的玄机来。

但潘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以为是极有价值的。到底是推(敲)的哪一扇门呢?我们不妨再回到诗中去看看。

如果我们循着诗人贾岛是去寻访幽人李凝的话,那么这首诗大约可以这样解释——

我生活在一个很寂闲的环境里,平常很少有人来往。今我来到你的居所,但看到荒园寂寂,路草森森,(你这里也同我那里一样啊),我不见你的身影,但看到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你的门是关着的,我敲了几下你的柴门,只有回声,但无应声,所以就离开了。那月啊,这时正斑斑驳驳地掩映在你的门上,并照着我的身影呢。哦,那月,我还记得着的,我来的时候,经过你池边的桥时,感觉到这里与路上是很不相同了。这里石光如练,云儿移动,光影在动呢。今我来时见不到你,不过,我还会来的,我对我们私下的达成的会面决不负言的。

其实,这首诗的前四句也可以作自况,似乎这样来解释也不勉强的——

我生活在一个很寂闲的环境里,平常很少有人来往,我的荒园寂寂,路草森森。我所居住的居所是,很少有人来我这里,与我相伴的只有那池边树上栖息的鸟儿,时常,我一个人云游于野外,明月相伴下,我独步归寺,并自掩我的柴扉。你居住的地方,过了去那石桥,就会让我感到你这里的景色与外面有很大的不同了,我看到月光在云层上移动,在池石上飘过。我今寻你不遇,但我还会再来的,我对我们私下的达成的会面决不负言的。

对于诗歌的理解,如果仅仅寻得一个“理”字,可能就会走入宋诗的路子。在“理”的面前,我们常常以为得意,殊不知这样一来,很多的诗的美就会被我们破坏掉了。我们一定还记得庄子与惠子“作游濠上”的时候,那惠子自以为逻辑的力量的强大,却不知“知鱼之乐”,假如人与人之间总是隔膜,也就无法交通;因为“移情”,于是无生命有了生命,并使世界的距离缩小了,于是我们见到了“人情化”的宇宙了。

对于朱光潜先生,对于他的那篇文章,我以为还是要从文学解会的角度来理解的。

潘志敏:“和尚敲的是哪扇门”,是寺院的大门,还是隐士李凝幽居处的大门?这个问题表面上对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没多大的作用,其实对帮助我们正确引导学生解读《咬文嚼字》一课,探究朱光潜先生是否断章取义,拘泥于这两句诗句的“推敲”。我发现不少教辅资料,也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往往误导学生!所以,我个人以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有必要的!

重元:我认为这样的讨论颇有意义,欢迎朋友们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第二场:或许并没有敲门也没有推门呢?

吴礼明:关于贾岛的“推敲”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澄清,是不是需要讨论一下?

灵汇一心:就我个人以为,还是用“敲”字好,不论是谁家门,也不说动静韵致,关键的一点他是“客”,既然是客,即使大门虚掩着,推门而入总是不好的。我们可以问一问,他进门何为?门里是否有人?其实很简单,不管哪家门,门里是否有人,只要不是自家的门,直接进入总是冒失,尤其是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况且,大门不敲总是要敲二门的,因为他进门是要找人的。

刚才我孩子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以为“敲”字破坏了静夜的意境,但还认为,用“推”总是不合理的,因此“推敲”成了斟酌炼字的同意词,就在于其矛盾难决。我以为有些道理,如果硬要搞清楚,也只是我们后来人在推敲“推敲”了,对于高中生来说,只要列出一二观点引起他们自主探究也就达到了推敲的目的。

吴礼明:既是诗歌,还是允许推敲推敲的。不是搞了一千多年了吗?我觉得这个“公案”不断“审”下去,还是很有意义的。毕竟,对学生来说,是很新鲜的。不断地推敲下去,其实学生就是在不断地接近我们的诗歌,理解我们的诗歌,何乐而不为呢?好比是嚼着橄榄,其实是不能充饥的,但感觉其中有无穷的滋味。我想,这就足够了。而且,我们对于诗歌的学习,往往只强调诗歌大意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于诗歌的直接感受与理解。而往往在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与感受上,又不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像这个“推敲”那样,让学生有一个强烈的奇迷感。

灵汇一心:很有道理,就如会下金蛋的母鸡,让学生在这奇迷中走进诗歌。

小易:对!这种推敲,对学生很新鲜,很有意义。看了上面的讨论,看来,朱光潜先生确有断章取义之嫌了。就原诗来看,应该敲的是李凝的门,而不是寺门。有意义的话题,学习贵在发现,上面的老师为学生做了表率。受教了!启发我——以后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来些这样的有意义有特色的“推敲”了。

灵汇一心:话题很好,也很有意义,从推敲开始,可开聊吧探究之风。

吴礼明:潘老师提供了很多资料,这里先谢谢!并谢谢灵汇一心先生!的确,“话题很好,也很有意义,从推敲开始,可开聊吧探究之风。”

不过,我还是觉得“推”字好。我们一般讲诗歌只注意其有没有“有声有色”的画面,这似乎成了讲诗的一种通病,所以我并不赞同马茂元先生的看法。讲诗歌,还是不能拘泥于个别的字句,要鉴赏诗歌的意境和味外之旨。这里只想说的是,我们要注意这位苦吟诗人“幽绝的境界”。

铁皮鼓:礼明兄,讨论很有含金量。因为讲过炼字,难免要涉及到推敲的典故。我个人一直赞成用“推”,不赞成用“敲”,原因很简单,“推”比较自然,“敲”太唐突。若以为有声方可显静,我以为是胶柱鼓瑟。这里面重要的还是语感。有网友从外围入手来探讨,未尝不是一种办法,读后很有启发。

小易:我们现在来看看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语文统考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李凝幽居(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吴礼明:我并不认为这道高考试题就出得好。诗歌本来就有很多的解释,尤其是古诗,这种确定性的作答,只能毁了诗歌。在诗歌的理解上我想应该存在着多元的解读。我想,我们这里的讨论本身就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灵汇一心:读过以上文字,就诗的意境来看,静夜之中笃笃敲门声确实破坏了景的宁静协和,而于夜行经验而言,多是悄悄行事,非不得已是不会去惊扰夜中精灵的,而此非不得已其实已经破坏了诗的意境美,作为诗人,能捕捉到瞬间的诗情,心境必定也和这夜景一般,稍有响声,那诗的灵感想必也会如宿鸟一样被惊飞。

现在回到主题,不论诗的成败,月下那扇门是否僧可不敲而入的门,我想是可以不敲的,那院落必定是诗人可以进出自出的处所,否则上面故事中诗人做推敲状就有点为诗而诗的虚假了。如此来说,从流传下来的诗中的敲字,那门又是一定要敲的了,那门并不是自家的门,如果是访客,不敲而入,主人不知便有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之嫌了。看来这推敲还真是一个难解的矛盾。

既然这门是可推可敲的,那我们现在人解读此诗也就不必在意其中推敲的真实性了,只就诗的意境来论推敲的优劣即可。

吴礼明:确实,诗歌本是因情而发的好,其贵在妙手偶得。但那得要有一个特别的嘉会,有特别的诗才才可以的。从贾岛看,那种隐秘的诗性在头脑里盘旋着,要表达出来,又不能借着酒性使气,和尚一般是不能喝酒的,因而不能在朦胧与自醉的状态中作诗了。——对他来说,也真是难为了。

诗人本是孤独的,而要有一个高妙而幽眇的心灵之会,非得有率性而随意的风度不行,就像我们在陶潜那里所见到的。但拘谨的诗人实在是难当这样的驾御。他的要求韩愈的定夺,我想,也并非韩愈真正地从诗歌的具体情境出发去理解。更多的,这“敲”字带着韩氏的风格,往往向奇险处做文章,那才是这位代理市长的本色。所以,“敲”字的不妥,可能还有这个原因吧。

王群丽:我认为“推敲“二字的选择不应该脱离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受,诗人本身的体验和感受是最重要的,但文学作品一旦发表又有他独立存在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所以千古之争论便是难免的了!

唐春兵:我倒是有一点想法,诗是贾岛自己作的,事也是他亲身经历的,那么他当时自己是敲门还是推门的呢?照实写不就行了吗?

吴礼明:我想,那时人对诗可能还有一些很神秘的看法的。而且,从老杜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见出那时的人们对于作诗的认真而执着的态度呢?照实地写,可能就平实而不达陶氏的那种似瘠而实腴的诗效了。

唐春兵:我的意思是说,当时贾岛自己是敲门还是推门的呢?有记载吗?

灵汇一心:我想或者他也没有敲门也没有推门,要不他就不会推敲犹豫了。

唐春兵:是呀,我觉得一心说得有道理,可能他的推敲从这时就开始了。

吴礼明:苏先生的诗人式的思考很独到。一想,真是有理的。贾岛他也许纯粹是在做诗呢。或许贾岛他真该去体验一回才好。不过,我等这样的想法却只是一种臆测呢,谁知道通向贾岛内心的暗道在哪里?也许诗歌啊,真是一个谜呢!

唐春兵:如果能找到相关的文献,可以证明这些猜测,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吴礼明:有些谜只可能永远留给了读者了。就像李商隐的诗歌,是不是越猜越有味儿呢?

记得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说:“当《日本神庙珍藏》的政府编辑冈苍先生首次来欧洲的时候,他在欣赏那些并不为意志和技巧而制造幻想,而是集中精力于形式创造的画家作品时,并没有什么困难。他立刻就理解了拜占廷的大师们、法国及意大利的原始主义画家。而另一方面,由于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热中于描述,将兴趣放在了文学和奇闻逸事上,因此在他们身上他看到的只是粗俗与混乱。……与此相仿,感受力很强的欧洲人,他们能对伟大的东方艺术中有意味的形式,不加思索地作出反应,而对那些被中国业余艺术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的逸闻琐事和艺术的社会批评则无动于衷。”这谈的虽是绘画,但对文学仍是适用的。那种穿凿附会式的理解,那种“本事”式的解读,我想,与诗歌或文学的理解可能不是一回事的。敬希唐先生的批评。

当然,从这种推敲之中,我们也似乎能感受到,盛期后面的诗人又是如何坚定地做着那种苦涩的文学之梦。而韩愈的敲定为“敲”字,我始终觉得这里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把摩的。甚至,我觉得在相当的意义上讲,是韩愈,让我们今天着迷于对这则“公案”的兴趣。再重复有在第一场里说过的话:

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论诗,因为论家各站在不同的立场,说着不同的话,难免会有不相同的结论的。同是老桐城的马茂元先生和朱光潜先生,照理说,他们应该有同一的声音,但是没有,原来一个是要追求“有声有色”的画面效果,一个要寻得一种贴近作者的“幽绝的境界”。

显然诗歌鉴赏要追求的是“有声有色”的画面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古代诗歌中我们所能见到的通例。但是,从追求诗歌,尤其要联系诗人贾岛的个人风格来说,欣赏者要达成一种“幽绝的境界”,似乎还很有难度的。这样一解释,也似乎淡化了作为苦吟诗人的幽寂的心灵感受;而且,也将唐代早期的诗歌与中晚期的诗歌风格与意趣相混了。所以,我们在5楼中看到了画家吴冠中——从一个艺术家的眼里看到的一个更接近自然的看法。也许在这种“诗画互涵”中我们可以寻得一些解释的玄机来。

吴礼明:我注意到中国文学史上对贾岛的介绍。一是,他是把作诗代替生活,(“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他爱写萤火,写蚁穴,写蛇,写怪禽,他循着熟习的小路,专门探寻那别人不曾注意的阴暗角落。他往来的朋友多半是僧徒道士。这个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所以推敲再所难免了。二是,他早年为僧,后来到京洛认识了韩愈,遂还俗,举进士。我想他选定了“敲”字不能排除投缘于韩愈而希望他的引荐和举拔了。有这两点可能就比较好地解释上面我们提及的问题了。

灵汇一心:谢谢吴老师,此次话题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想下一步会有更多的才学之士来参与语文聊吧,使这里不仅有思想的撞碰,更是人生的大享受。

吴礼明:谢谢苏先生!这个话题确实很有意思的。相信会有很多的才士对此抱着浓浓的兴趣的。

《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作品原文编辑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秋天的怀念课文中插图

秋天的怀念课文中插图 [2]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3]

创作背景编辑

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4-6]

作品赏析编辑

主题思想

此文主旨写母爱的真挚、细腻、深沉、伟大。作者以去北海看菊花为中心,叙述病入膏肓的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起病情,忘我地把爱全身心投入到不幸的儿子身上,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她对儿子的挚爱无微不至:理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善儿子的心情(外出看花儿);尽量避免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事情;临终时刻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全文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能从作者对母亲的深爱里,看到他对生活、人生的这种认识与信念。正是这种厚重的意蕴,使它超越了一般怀念文章的悲悼、痛惜的情感而升华到一种崇高、壮美的境界。母爱是人类的天性,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伟大的感情。但远远不是任何一个承受母爱的儿女都能一样深切地感受到的。有多少心灵缺乏或是失去了爱与感受爱的功能,粗砺到近乎荒漠一片。不能感受爱的心灵一定不会去爱,能感受爱的心灵在感受的同时就是一种对爱的回报。史铁生正是以诉说母亲对自己的爱而诉说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秋天本身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悲伤、凄凉的季节。生活的信念来源有很多,但是自己必须有勇气地、坚强地面对生活。

就像那各色的菊花一般,人生也要活出各种色彩,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世界,打开封闭的内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勇敢地绽放自己,就像那五颜六色的菊花一般。虽然命运作祟,但仍要认清这个混沌的世界。 [7-8]

艺术特色

此文是一篇不到千字的散文,尽管文字很朴实,但却是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表露出真情实感。作者把对母亲无边的怀念,浓缩到短短的篇幅里,字字句句浸渗的是心血,却又平静得像一泓秋水。母亲的病已到了垂危的地步,但是她忍着,是儿子的残疾与不幸压倒了她自己的病痛与不幸。为了使儿子得到一点点欢乐与安慰,她愿意去做一切。可是,她要推着残疾的儿子去北海看菊花的心愿最终没来得及实现,昏迷前,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史铁生躺在轮椅上,静静地思索。如果要诅咒、怨恨生活与命运的不公平的话,他比别人更有理由,然而,他择了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要好好儿活”,为了母亲的爱。是母亲教他爱生活,教他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是这爱给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当然,不光是母亲,还有那闪烁在天上的“奶奶的星星”、那“遥远的清平湾”的乡亲们和《人间》所有给他爱的人(《奶奶的星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人间》是史铁生的小说前两篇曾分别获全国优秀小说奖)。生活使他认识到,历史要用许多不幸和错误去铺路,人类浩荡前行,在这条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爱,“自打人类保留了火种,寒冷就不再可怕”。他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与悲哀中解脱,完成了一个强者的心路里程。

此文中他不是在“表现”而是在“诉说”。这里似有本质性的区别。“诉说”的文字不是做出来的,他是作者自己的事,情动于衷而不能自禁,或许顾不了听者的情形,甚至没有人听也要诉说;而“做出”的文章,是要评说或表现一点什么,是要给别人听的,就要更多注意引起听者的注意,免不了下些修饰的功夫。这样的文章当然也能动人,但使人更多叹服作家的才气、灵气,而可能缺少那种真情诉说的心灵共振。文中写的是一件母亲想要推着儿子去北海看菊花的事,事情细小,语言也是平淡的。真情的诉说不需要矫饰。母爱就是这样,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华丽动听的语言,点点滴滴却能缀成伟大的乐章。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作者这里已不是在看菊花,他在怀念母亲,怀念那浩荡的、与生命俱在的爱他在了却母亲未了的心愿;他又在看菊花,真诚地看菊花——这正是为了母亲的心愿,是母亲教他爱这眼前的生活,他要和妹妹好好儿活。此处也是借花朵的各种颜色象征母亲坚强的品格,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下去的勇气,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史铁生是用心灵写作的作家。他腿的残疾是他的不幸,也许正是这不幸迫使他更加沉静深邃地思考生命与人生,把纷扰的外部世界用心灵来过滤净化。他的作品没有编织与雕琢,不像一些得意的作家那样“玩”自己的才气。此文完全能体现出这一点。 [9] [8]

名家点评编辑

当代作家文珍《大语文·童年的铁皮鼓》:“这篇《秋天的怀念》承袭了作者回忆性文章一贯清新质朴、感人肺腑的特色,以歉疚的笔调追忆了自己瘫痪后和母亲去世前的一段相处时光。母亲为了不增加儿子烦恼,隐瞒了自己早已病入膏肓的实情,仍旧无怨无悔地照料抚慰脾气暴躁的儿子,看似平凡的母亲,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言一行中却藏匿了对孩子无限深沉的母爱,读来感人至深。”。

当代作家李朝全《散文百年经典·1917-2015》:“这种在菊花盛开季节中的怀念,是那样地苦涩、凄切而悲凉。” [11]

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崔宝国《看山集》:“情真是散文的灵魂。情真与质朴是密不可分的。《秋天的怀念》是作者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它不同于一般作家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而得出的情思与颖悟。”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山林《史铁生散文精选》:“全文无一处、无一字提及母爱,但母爱渗透于每件事、每句话、每一表情动作,甚至每个字上;句句含情,字字如金,铸就一篇感人至深的经典美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4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