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古诗词,想当一名诗人。现代诗人胥波

我喜欢古诗词,想当一名诗人。现代诗人胥波,第1张

好样的!支持你!

你会成功的。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1]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文学风格

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来说,杜甫《寄韩谏议注》、卢仝《月蚀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李商隐《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王维《桃源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韦庄《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

表现的手法编辑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中国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做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著称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著称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

分类编辑

按音律分

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⑴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⑵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⑶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⑷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内容分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⑴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⑵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⑶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⑷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⑸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⑹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 2爱情 3哲理 4送别 5风景 6抱负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编辑

五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怎样发表流传编辑

自《诗经》以来,诗歌创作薪火不绝,虽然在流传过程中难免遗金漏玉,但是留下来的仍然汗牛充栋。在古代并没有文学期刊刊发当下的诗作,那么这些诗歌最初是通过何种途径发表的呢?又是如何得以流传的呢?

  一、歌谣传唱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某先民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这就是“发表”一首诗。大家觉得表达了心中的情感,于是辗转传唱。周王朝派出的采诗官到民间搜集歌谣,就把这首歌辑录了下来。到秦代,正式成立“乐府”机构,汉承秦制,并把乐府配乐称之为“歌诗”,因此流传了下来。

  二、卿士献诗

  士大夫对艰危时事极端忧虑,出于关心统治秩序的安定,于是写成诗向最高统治者进献,以引起注意,如《大雅》、《小雅》中的诗歌。当然也有人歌功颂德,统治者认为可以用来示后人,也就留了下来。

  三、墙壁题诗

  诗人兴之所至,援笔疾书于墙壁,诗于是被广为传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骆宾王《在狱咏蝉》、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等。

  四、寄赠即诗

  亲友将远行,涛人设宴饯行,临别赠诗寄情。如曹植《赠白马王彪》、崔颢《赠王威古》、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等。

  五、示才呈诗

  诗人干谒求仕,向当权者呈上诗作,显露自己的才华,渴望被重用。如孟浩然《送丁大风进士赴举呈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希望政治抱负得以施展,但苦于“欲济无舟楫”,所以先后呈上两首诗以求得到张丞相的援引。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李白《玉真公主馆苦雨》等都有这种目的。

  六、即席赋诗

  诗人落拓使气,稍作思索,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仿若天成,令在场的人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感,如曹植的《七步诗》、王勃的《滕王阁诗》,郑谷的《席上赠歌者》等。据闻孟浩然在皇帝面前口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曾使皇帝恼怒,孟浩然也因此与仕途无缘。

  七、题画之诗

  诗人在绘画作品上题诗,画旁有诗,诗旁有画,诗画相映相趣,是以画以诗名,诗以画传。如黄庭坚的《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苏轼的《书王主薄所画折技》、杨万里的《题刘高士看云图》等。

  八、分题赋诗

  古人聚会,分得什么题目,就以规定的题目写一首诗,即所谓的“赋得”。韦应物在一次聚会上分得了“暮雨”,于是写了《赋得暮雨送李曹》。又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还有“分韵赋诗”,例如若抽得“咸”韵,就一定以此为韵脚写诗,才符合规则。

  九、朝官应酬

  杜甫、岑参、王维都写过同题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写了《早朝大明宫》,记述自己见皇帝李亨一事,得意之余便以此示同列,同列不得不敷衍应酬。此类诗大多歌功颂德,委蛇恭维,虚情假意,不过用典繁丽,对仗工稳,声律和谐,艺术形式颇有可取之处,这正好为官僚士大夫提供了一种文字游戏。宋初杨亿等十几人的《西昆酬唱集》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十、唱和之诗

  虽说也可算作应酬诗,但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如杜审言的《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十一、应命作诗

  如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圣制,天子所作的诗。应制,应天子之命作诗。又如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池东沉香亭前赏牡丹,特命李白制作新曲,李白就写了《清平乐三首》。

  十二、书信之作

  书信的内容用诗体去表达,这种古典的浪漫于今恐怕已经成了绝唱,但古人却是常事。如王维《同崔傅答贤弟》,陈子昂《答洛阳主人》。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抒情委婉,态度不亢不卑;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问的却是自己“高考”考得怎么样,比喻别致;自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当然,以上的途径并不能囊括所有的诗歌创作,也不能使诗作不朽,于是有人搜集诗人们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作品,将它们分类整理,或按个人专集,或按朝代、风格、题材、体载等结集出版发行,因此古代的诗歌得以流传至今。[3]

欣赏编辑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何承天《上邪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水浒传》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琵琶行》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之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水浒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二首》之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千磨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编辑本段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编辑本段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编辑本段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迭、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称著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称著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

学习记叙文的描写角度

概念诠释记叙文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我们常说的人物描写角度主要是正侧反(虚实)。描写景物的角度较多: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静;上下远近;俯仰平眺;虚实;点面;形声色等等。我们常说的衬托是从表达效果角度说的,和侧面描写属于角度不同实质同。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出色的正面描写摹形传神,细致入微,所以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也叫细节描写(见细节学案)。

侧面描写是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分为以人衬人和以景(物)衬人。《列子》中有这么个故事:薛谭拜秦青为师学唱歌,未学到家而自以为了不得了,“遂辞归”。秦青“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秦青的唱技如何精湛,而是从他的“悲歌”能使林木动容,使飘浮的白云停息欣赏的角度来进行侧面烘托。林、云本无灵性,然“悲歌”却能“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语)了。试想,如果没有高超的唱技,“悲歌”何以如此感天地、泣林木?

注意:诗歌中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写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或渲染来表现,使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其实,换个角度分析,又有实写虚写、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之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是静景,“清泉流”是动景,两句动静结合,描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月夜图。另外还有细描、白描、细节描写等。此点在此稍作提示,诗歌复习中还要重点突破。

方法引领

1、正面描写。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

2、侧面描写

(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

(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

注意: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

片段赏析 重点赏析侧面描写。

1、以人衬人

①、《陌上桑》写罗敷: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分析:前半段为正面描写,后半段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这种方法属于以人衬人

②《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写白妞演唱:

黑妞儿唱完之后,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

分析:本节通过听者的谈论与评价,烘托出白妞儿的唱艺水平之高。

③《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④《荆轲刺秦王》中,作者塑造了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与此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是见到秦王,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振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巧妙地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在这里,秦武阳的徒有虚名、外强中干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非常典型的例子还有《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刘玄德三顾茅庐”,都是层层渲染层层铺垫的侧面描写。

2、以景(物)衬人

①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使用动作、神态和比喻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再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正侧结合,有力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复杂心情,为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感叹做了铺垫。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表现人物心情的杰作,化无形为有形,正面侧面结合,有力表现了演奏人的高超技艺和人物心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现乐声美妙,而后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现乐声动人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通过描写江南水乡清新优美的图景,通过原本静止的景物飞驰来衬托船行疾速,从而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悦而迫切的心情。

③“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者用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水生嫂愉悦的心情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为下文情节的铺展做好铺垫。

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此诗明白如话,为了抒发久别回乡物是人非之伤感,运用了反衬手法。它以春天的湖水像昔日一样碧波荡漾,丝毫“不改”,来反衬人事的消磨,岁月的蹉跎,表现反顾的况味,离别的伤痛,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例文展示

“一个雨夜,母亲去参加我校举办的家长会去了,墙上的时钟已走过八点,母亲快回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塑造在特定情况下我的形象,要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50字左右。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般,暗的令人窒息。一阵骤雨鞭打着玻璃窗,时而间隔着一阵死寂的宁静。(环境烘托)我蜷缩在沙发上,双手抱膝,轻轻合上眼,(行动描写)朦胧间仿佛看到了妈妈那责备的眼神,听到了妈妈那声声的叹息。(心理描写)伴随着墙上那老式钟摆发出沉重的“滴答”声,(侧面描写)我的手心渐渐沁出冷汗。我不安的打开窗户,深吸一口略带雨香的微凉空气,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行动描写)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讲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的妙用。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够积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做到正侧结合、虚实相生,使你的描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直白变得蕴藉、由呆板变得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从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质量。

练习平台

1、情景1:盼望以久的体育课被突来的阴雨天气搅黄,英语老师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英语单元测试。

情景2:运动场上,一位学生篮球打得很好。

情景3:夏日的某一天,烈日当空,天气炎热,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热浪中。

选择你喜欢的情景,请用正面、侧面描写

请以“留在记忆最深处的那个(他)她”为话题,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请仔细体会“踏花归来马蹄香”和“深山藏古寺” 的意思,运用正面描写或者侧面描写,写一段文字,巧妙地表现出其意境。

ninan

穷酸秀才一.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三.表达方式: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在中国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

<br>先以中国诗为例。·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题酒肆) C宋)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也可以用欢乐的景象衬托人的哀伤。华兹华斯在《两个四月的早上》这首诗里讲他和他的朋友马修在四月的一个早上一同到LU里去玩。那天是大好春光,艳阳普照,芳草和流水使人欢喜,但是马修停下来叹息。华兹华斯觉得在春光明媚的时刻到野外散步很愉快,问马修为什么叹息。马修盯着东边的山顶看,然后说,这么好的天气,这仫美的云彩,使他回忆起整整三十年前的一天来。三十年旧,天气和现在一样好,云彩和现在一样美,他拿了钓竿,阳教堂墓地,到他女儿的坟头去看看。他女儿爱玛还不到 I九岁,她长得很可爱,全村的人都喜欢她,而且她唱歌唱

得象夜莺一样好听。但是她已躺在墓地里。那天马修看了他女儿的坟墓出来,在墓地一棵紫杉的旁边,看见一个面颊红润的女孩,她眉目秀美,头发上还有露水,正挽着一只篮子,轻快地走路。马修说:我苦痛地叹息,.情不自禁。我对她看了又看,但不想把她当我的亲人\'自己的女儿去世,别人的女儿再好也不能代替。诗中哀伤女儿去世,而写艳阳天,芳草流水和美丽的云彩,这是情景反衬。在大好的春光下回想哀伤的事,增加了他的悲哀。面对着欢乐的景物,诗人觉得愈加悲哀。这是以乐景反衬哀景。

现在看下面这首七绝《题金陵图》 (唐)韦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庄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2、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br>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 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

希望能帮到你!!

侯占瑞, 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毓斌,生于1945年。自幼师从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学习绘画,主攻森林油画,因而其作品具有俄罗斯写实风格。多年来其刻苦努力,作品不断创新提高,油画作品大都是凭记忆和印象绘制,造型准确,色彩独特,每年都有大量的佳作问世。他的非凡记忆力和高超的表现技巧,令许多油画导师和教授望之惊叹,是一位不 可多得的油画大师,所绘的森林油画,超强写真且气势磅礴,深得其俄罗斯导师的好评,被誉“中国的森林之父”。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宾礼艺术大师。

艺术简介:

1987年全国美展,其参展作品《民间》荣获三等奖。

2005年,油画《兴安岭的夏天》被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收藏,并评为一等奖。

2006年,油画《秋韵》被印度世界和平展组委会评为一等奖。

2008年,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将其油画《秦岭风景》评为优秀作品奖。

2010年,油画《森林之晨》被新加坡和国际和平画展组委会评为金奖。

2011年,油画《西伯利亚的秋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台湾十七届国际画展组委会被评为特别金奖。

2012年,油画《晨曲》在中日建交四十周年之际被评为一等奖;同年,二幅油画作品被陕西扶贫书画院珍藏,并担任画院常务理事长。

2013年5月被聘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艺术点评:

“中国的森林之父”

------侯占瑞风景油画作品欣赏

文/杨普义

侯占瑞(1945年生、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毓斌)幼年生活在东北的大森林之中,对森林怀有深厚的情感,也获得了许多森林知识。少年来到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主攻森林油画,从学画起就立志画好大森林,因而其作品具有俄罗斯写实风格。所描绘的林木,无论是独株,还是丛林都带有史诗般的性质。林木的形象雄伟豪放,独具个性,显示出东北人豁达、豪爽、耿直的性格。

侯占瑞在艺术表现上,油画作品独具匠心,令人赞叹不已。大片森林虽然布满整个画面,但是,由于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使画面显得多而不乱,密而不塞,给人以疏朗、开阔、深远的感觉。特别是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写实功力,无论对粗犷的树干、舒展的枝叶,还是对盘曲的根部、附着的青苔的描绘,都使人感到格外的自然和亲切,毫无雕琢的痕迹。光,在风景画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阳光给画面带来生命的颤动,它透过枝叶,在树身上留下花边状的淡影,与地面的浓影形成对比。从密林深处升起的雾气,画得恰到好处,使画面明朗,并赋予森林以神秘莫测的意味。画面用色清新、明快、含蓄而丰富,充满了朝气,倾注着画家对大自然深厚的赤子之情。

侯占瑞是杰出的风景画家。笔下的森林气魄雄伟、豪迈壮观。描写的冬天,阔叶树的叶子落尽了,落叶松也光秃秃的,粗大的树干,像一根根支撑天空的圆柱。枞树上,压满了软绵绵的白雪。西北风呼呼地刮过,雪花便从树上飞舞下来。雪地上,有各种野兽的足迹;春天来了!森林的一切都活跃起来。小溪里涨满了春水,哗哗地流着。草地上,到处开着许多你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花和各种野生动物;夏天,一层有又一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空气又闷又湿,几乎一点也不流动。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了,整个森林浸在了奶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色的光透过树梢,像利剑一样刺透了浓雾,照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小鸟叽叽喳喳地叫声,它们在愉快地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秋天,许多树的叶子变成了**,有的却变得火一样红。这时,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秋风吹拂着树林,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像海边的浪涛它揭示了森林中神秘和幽深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主要内容:我家的楼下是一条喧闹的街。每天清晨,我都会被小商贩的叫卖声叫醒。偶尔我也会早起登山,在山顶观看街景。六点的时候山顶会出现很多老年人晨练。这几年以来,大家盖起了房子,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时,我突然在山顶听到了叫卖声和歌声,真是一派大好景象啊。

《望乡》

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

袅袅炊烟飘来的是乡愁

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着你哟

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

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

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哟

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

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

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

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

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

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

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

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哟

无论我身边他乡与远方

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

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

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

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

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

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

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

帕瓦罗蒂,先不要惊慌,你要仔细去品味,真是超赞的!给你推荐《今夜无人入睡》《女人善变》。。。雨后漫步在景色中,那个境界。。。如果他还没去世,现场听肯定最好不过了!!

理查德克莱德曼当然很好听,除了楼上的那些,再推荐一首《威尼斯之旅》,尤其是高潮那段~~~

《歌剧魅影》也很好听,莫扎特的《德国舞曲》《费加罗的婚礼》也很好听~

《THE MASS》不知你听过没有,可能听过但不知道名字,据说希特勒很喜欢这首歌。。。

噢,忘了你要轻柔了的。。。

有没有看过《放牛班的春天》?里面小男主角叫尚巴提莫里涅,你可以去搜一些这个**的音乐,当然,童声还有很多,DCLAN,BILLY

如果你喜欢《阿甘正传》,相信你会喜欢《随风飘逝》

不应非要世界名曲才好听,能打动自己的就是好音乐

心情感悟散文1

 清晨的阳光沐浴着整个城市,碧空万里;鸟儿在林子里卖弄着清脆的歌喉,连最不起眼的小野花也显的格外的亮丽!

 我一大早就起了床,心里有说不出的欣喜。于是边出门去找工作了。

 当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走进一家饭店时,一股刺鼻的油烟味扑鼻而来,刚才的欣喜一下子消失了,心里好像有兔子般怦怦直跳。我在里面环顾了一周,最后还是没有好意思开口,心里想:当服务员也太没有面子了吧!

 转过了一道弯,来到一家咖啡馆,我昂首挺胸地走进去,找到主管,想她做了自我介绍,并提出了工作的要求,她听着,那充满傲气的表情还不时的显示出不耐烦,最后用藐视的口吻说:“学生?你能做什么啊?就做清洁工吧!”那老板的傲慢和对学生的轻视让我受不了,于是我转身就走。心里想:做清洁工?也太没有出席了吧!

 接下来我也找了好几分工作,但是都失败了。辛苦了一整天,一个适合我的位置也没有,最后只好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学校。

 我感到万分地沮丧,于是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开导我说:“不是没有适合你的工作,而是你自视甚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我心里那“要辍学”的念头突然间打消了,而是下顶决心:重返学校,认真读书,哪里都有优秀的人,我为何就不能够?

 是啊,就像松树,一颗种子,随风飘落,落在肥土里,则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落在悬崖上,则桠枝迎风,别成一种风景!

 一个人,只要有心,哪里不是施展才能的地方?

心情感悟散文2

 生活,如果是一朵花,我想,她一定不如牡丹那么雍容华贵,不如玉兰那么纤尘不染,更不会如桃花那么多情浪漫。 生活,如果真是一朵花,它应该是一朵玫瑰花。因为玫瑰有花也有刺,这,正是生活的滋味。

 同看一朵玫瑰花,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对玫瑰花的态度,反应着各自不同的人生。

 有的人,看到花,心花怒放,为花的美丽陶醉,为花的香味沉醉,顿时觉得生活就是一片花海,他们在花中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可爱,若来了兴致,还会情不自禁地把花摘下来,插在发上,可是,当他们摘花的时候,由于眼中只看到了花,没看到刺,手不幸被扎伤流血,疼痛不已,直到这时,他们才责怪自己粗心大意。这就象我们有些人,由于品质仁厚,纯朴,善良,把所有人都往好里想,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因此,往往被小人所伤,如东郭先生救了狼,如毒蛇咬了农夫一样,他们会后悔,会愤慨,但当伤口渐渐复原,它们照样还是与人为善,痴心不改,还是觉得世上好人多,生活很知足,很快乐,因为,他们丢不掉骨子里的善良。他们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有的人,看到玫瑰花,也会在一瞬间喜欢,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花下的刺,快乐的心骤然下降,他会想,这花虽好,但有刺可大为不妙,他的眼中一下从花上移开,只盯着那个刺,没完没了,竟忽略了花的存在。他为那个隐藏在花下的刺而惆怅,似乎这刺不是长在花枝上,而是长在他的心上。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任何事情,只看它不利的一面,就如那个老太婆,因为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鞋子,晴天怕女儿的伞卖不出,阴天又担心女儿的鞋子卖不掉,所以,阴天晴天都不快乐。因为有这样的思维,这样生活态度,他的心情永远是灰色,他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唉声叹气中度过,活的憋憋屈屈的。

 还有一种人,他们既看到花,也看到刺,他们在赏花时,不会离花太近,也不会伸手乱摸,即使想摘一朵,也是小心翼翼的,不会让刺把手指扎破, 他们享受着花带给他们的快乐,又对那尖利的刺,不触摸,不招惹,不讨厌,心平气和,他们甚至智慧地觉得,那尖锐的刺,就是那可敬的‘护花使者’。因为,它让你知道,破坏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花的生命也有有尊严的。它启迪人们,美丽心情也好,美丽生活也罢,不是那么轻易能得到的,得付出心血和努力。它在告诫人们,每一朵花的寿命不过几天,十几天,这么短暂的生命,人们就不要再狠心扼杀了,让花儿们自开自落,吟唱几天生命之歌。

心情感悟散文3

 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冬去春来,日落月出,交织演奏出自然的生命脉搏。

 自然仿佛花儿,轮回了春夏秋冬,至今还在无我无他的盛开————

 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姑娘穿一件湿漉漉的彩裙,路过小溪,越过田野,一路,她染绿了江水,染绿了山川,润黄了菜花,润红了杜鹃。禁锢了一冬的山谷笑开了花,笑出一股清澈的哈喇子,泉水丁丁,宛如一位随波逐流的乐手,奏出一曲春的乐章,山又换上了绿色的新衣。田野里又是一幅五彩斑斓的水墨画,金黄的油菜花聚成一条缎带,粉红的桃花在枝头互相喧嚣,白花花的小喇叭也凑热闹,柳树染了一头绿发正四处炫耀,大地成了“彩”的天堂。

 夏

 “知————知”知了又开始不知疲倦地开起了音乐会,用强聒不舍吵醒又一个炎热的夏天,大树伸了个懒腰,张开宽大的手臂,撑起了一把巨大授完深绿色伞。太阳成了人们烦人的跟屁虫,把热传播到每一个死角,自热的生命仍继续轰轰烈烈地生长,草儿肆意地疯长,不计后果,树枝不知天高地厚地扩大领土,风儿横行霸道地四处疯跑,一切都很轻狂。

 秋

 “成熟”是秋的主题。田野里高粱笑弯了腰,树上的灯笼胀红了脸,红辣椒放起了火红的鞭炮,树叶变成了深红色,大树下铺上了一层深红的地毯,围绕着粗壮的枝干,风儿变得凉爽,太阳也不再那么炙热,秋天是一个安逸的季节。

 冬

 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披上了雪白的绒皮大衣,又好似铺上了毛茸茸的地毯。孤零零的枯树在风的咆哮中微微颤抖,仿佛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在瑟瑟发抖。偶有几片枯叶躺雪中,皱纹累累的灰色皮肤,微微扬起的一角,仿佛一张干涸的嘴正倾诉着什么,雪正在吞噬着大地上所有的生命,万物都在垂死挣扎。

 自然的四季,俨然是我们的微人生。春天,是迸发活力童真的少年。夏,是年少轻狂的青年。秋,是成熟的壮年。冬,是垂死挣扎的老年---------

 然而自然的四季可以反复轮回,可人不一定也有来生。

 再美的烟花,也只是一刹那花火,只留下一地冰冷的幻想,一地支离破碎。生命仅此一次,且行且珍惜!

心情感悟散文4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有所感触,不妨将这些感触写下来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吧!

 ( 一 ) 晨曲

 清晨,雾裹着风沙,一路横行。狂扫落叶,吹皱小河。我和那个叫做老伴的人,傻傻的漫步在公园沿河的小路上。

 有乐曲响起,定是那不甘寂寞的人在舞动着肢体,难得! 已是立冬时节,河边尚有两人坐而垂钓,他们的雅兴和韧劲怎能不令人折服!

 银杏树已成了光杆司令,撑强的垂柳还招摇着它枯黄的枝叶。令人叫绝的是,树林通透得像是打开了许许多多的门窗,我心豁然开朗……

 有宋人释少昙的诗句为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二 ) 雨水

 早餐毕,稍事休息,我和他便踏上晨练的路。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但却天干气燥,北风刺骨。但早市上,仍然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卖家和买家都有增无减。公园里,群舞的单练的,打拳的弄剑的,毫无疑问,他们都和芳春里的万物一样生发兴旺,似龙腾蛇舞纷呈百态。

 孟春时节,河面上还有残冰浮动,虽有北风追逐,但灰黑色的残雪却紧紧地搂抱着沿河的小路及林地里的荒草不肯离去。远处的树群似有绿意萌动,可是千万不能近观,否则,你就会怀疑春意盎然! 这正是:“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化雨舒清雪,萌动生机待绿田”。

 河边有一老翁坐在自带的马札上,静静的守望着对岸,目光落在那边的树上。忽然,一阵紧似一阵的嗒嗒嗒声不绝于耳。这高频的音阶是谁在奏响,我问。他说,那是啄木鸟在歌唱。我驻足细听,啊,那是大树的保护神在春曲中律动呀!

 返途中,迎着大太阳,让它的光眯了双眼,脸颊刺痒痒的微疼。他说:这么足的阳光,却不觉得暖和。我侧目,看见暖阳正驻足在他的身上,春光洒满了他被吹红的脸庞,我笑了。这正是寒天风雪慢离去,春意正浓不觉暖……

心情感悟散文5

 闻着书香,翻开那一本来自北方梅君姑娘捎来的《雪花》诗集,一页页纸笺如展现了梅君姑娘伏案的影子,梅君姑娘指尖上跳动的笔,一首首浪漫又唯美的现代诗,如真实场景,诗里的风啪啪的亲吻着屋顶上的瓦,笔尖上洋洋洒洒的雪花 ,檐上的冰溜、滴答、滴答、凹痕的青石台阶、滴穿!寂静的垣墙内,梧桐叶三三两两的飘落,扑扑的小鸟飞走了。

 靠着火炉,青铜炉滋滋滋的响!翻着一页页纸笺,如听见了簌簌落落的雪粒,藤架的秋千晃,空气中游移着的光艳,夹杂着咯咯咯的笑声、回荡回荡,谁用铁锹堆着一个个小雪人。翻着一页页纸笺,咋看见了墨梅树上的仙子落在小雪人旁,围着小雪人翩翩起舞。听,一声“吱呀”,嘘!静得出奇,梅仙子躲到花房里去了。噢!是梅君姑娘您指尖跳动的笔,沙沙沙的。笔尖!

 翻着一页页纸笺,凝望着窗外,眼眸里,尽是梅君姑娘如您指尖跳动的笔,所您描绘的一幅长着翅膀的白马,岔路口的雪花飞扬!小山坡上老槐树旁、雪里透红的丝带、飘飘、飘逸,山谷里迂回的风、大喊;听得见吗,一幅插图里,如雪野里伫立着的一尊雕像!

 翻着一页页诗笺,土墙上映着火光里的影子,是梅君姑娘伏案写诗的影子吧,是梅君姑娘指尖上跳动的笔湖,描绘着诗里谁折叠的一只只纸船。梅君姑娘的诗,写在冬日的唯美,写岔道口西北风的袖口、写雪韵无声、写冰凌的碰击。谁悄悄地推开的帘帷,让滞在一冰湖的纸船,萌发了蠢蠢悸动,且待南方吹拂过来的季风!

 啊!北方,梅君姑娘指尖上跳动的笔风,唤醒了西海湖的初春,湖底鳇鱼的涌动,冰块撕裂的呻吟、是欢愉!还有长空斑头雁归来的点影、竟然有这样一幅的插图,美哉!

 翻着梅君姑娘捎来的《雪花》诗集,闻着书香,眼眸里只是看见,如诗如画的雪精灵追赶着一只只放飞的青鸟,着一个方向一幅幅插图。北方的墨梅、雪野里的红狐追逐,北方的城、垣墙上的藤蔓在返青、悄悄地抬起了头,还有那个童童背着行囊,在北方的路上、——的插图!谢梅君姑娘捎来的《雪花》诗集,童童一辈子读不完的诗篇!

心情感悟散文6

 和父亲喝酒已经是许久没有的事了,翩跹的时光,总是这样偷走所有人的青春和年华,当然,有些留在了眼角,腿上,心底。

 人的记性总是太好,过去的时间,岁月,人和事,总会在某个时刻或者说某个瞬间来缅怀,去感叹。随着18年到来,“最后”一个90后在法律上也进入了成年,朋友圈,空间,微博,疯狂的发表每个人自己18岁的照片,曾经的青涩,曾经的容颜,致曾经的自己。

 这一年,看过的书,写过的诗,行过的路,仰望的星空,喃喃的自语,重病的历经,情感的挫败,成了我的血和肉,化为了我的骨和泪,扎入了灵魂,炼化为如今的我,没有不悲不喜,没有空灵激荡,只是现在更懂的生活了,或者说更加珍爱生活了。不易是生活的常态,而让我们欢喜和喜欢的虽然不常有,可它就在我们身边,它会是,理想,亲情,友情甚至不可思议的爱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父亲念上了这句诗句,举杯碰盏与我共饮芳醴,这一年时光留在了父亲的双鬓里,但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心情感悟散文7

 有没有试过一个人随处走,不跟谁的脚步,想到哪就到哪。没有目的地,又似乎随处都是终点,走走停停,风景看透,熟悉的或是陌生的,从此都有自己的身影。

 今日阳光甚好,想想搬到这里已足足一个月,对周边环境仍旧陌生。于是趁着这好天气,梳洗打扮,出门去,好好看看周围的一切。

 我把房子周边逛了个遍,于是到一个平常没去过的站点,随意坐了一辆公交。本意是从终点到起点,看看这一条线的风景。我想,若让别人知道我如此无聊,定会投来怪异的眼神。所幸,没人会注意我这个百无聊赖之人。

 不曾想,坐上的这路公交,刚好经过平常上班的地方。然后兜兜转转,我又去了客村,去了坑口,经过了学校的大门。回来时,我看到曾经我常搭乘的190,在我面前缓缓停了下来。然而,它却不是我要等的车了。我在公交站牌下发着呆,看着对面的丽影广场,那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即便是仅有的一周,但那发生的一切,如今都历历在目。

 一直以为自己都很健忘,该忘的不该忘的,都想不起来了。其实,并非如此,那些经历过的事,见过的人,终究是藏在了我记忆里的某个角落。待到再回头看时,依旧清晰,如刚刚才发生。

 依旧记得毕业那会,我最后一个人离开宿舍。那晚离开,门没有再上锁,钥匙我也还有。只是后来到今日,我再没有回去过。我知道,现在的4719,会住着另外几个年轻的女孩,一样对未来满怀希望,一样会有即将毕业的焦虑。现在的我,离开校园将近两年了,我终于明白,人生的每个时期都会有焦虑。我们都是一步步走着,走着,谁又能确定前方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呢?

 依旧知道刚做了一个星期的工作,便被辞退时心情的茫然和低落。那晚天灰蒙蒙,下着小雨,我毫无征兆地收到了上司发来的微信。她说我不合适,哪怕我很努力,她需要的是一个能迅速成长的人。她的态度很好,文字很亲和,然而,那时候我的心很冷,好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幸亏下着雨,天也慢慢暗了下来,我泛着泪光的眼,才不会那么明显。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就自己的目标。往往有些努力,到头来都是徒劳无功的。

 如今,我走着曾经走过的路,看曾经的风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明白,那些让我想念的,或是让我忧伤的过往,都是自己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些,我才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把风景看透,重新出发。

心情感悟散文8

 我们总是担心着死亡,总是希望没有死亡,总是希望自己永远活着,永远都是这样地活着,很多人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只是想要自己活着,而不是会考虑着别人的感受,也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给别人增添了忧愁;在他们看来这是别人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这样的人活着,会留下什么?会有多少意义?会有什么意义?只是喘一口气,从而代表着他们活着?还是看着别人的苦涩,就是他们的欢乐?

 畏惧死亡并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什么失落,因为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本性。但是,人并不是只要求活着,只是比死人多了一口气地活着,而是要求自己活着的意义,还有自己活着的心意;用简单直白的一点话说,就是给自己活着一个借口,也给自己活着的一个理由。在平常的日子里,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活着,他们只是活着。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即使是对死亡畏惧,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并不是想要自己留下什么伟大的事迹,也不是想要让自己留在丹青史里,只是想要留下自己的足迹,只是想要给思念自己的人回忆自己的一个理由,也是给别人一个思念长久。我们自己去世,很多身边人都会感觉到了惋惜,感觉到了那些时光不会扭转,感觉到想要让岁月回旋;这是我们的人生依恋,也是我们的留恋,更是我们的流连,也是我们身边人的依恋,也是对我们的留恋。一旦回忆,他们就会涌动着那些记忆,还有对我们恋恋不舍的情感,还有那些思绪的绵延。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不需要什么过人的本事,不需要什么过人的事迹,只是希望我们死亡之后会有我们的足迹;那些足迹,也只是存在着我们身边人的记忆里,而不是所有人的记忆,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只是我们亲近的人可以看到,这才是我们的骄傲。这样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让我们活得有意义,让我们活着有价值。没有必要对死亡忐忑,也没有必要对死亡进行揣测,因为这就是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是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

 很多人并没有理解活着的意义,就开始对死亡充满了惧意;很多人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活着,用尽了自己所有的自尊和准则,甚至是跪在地上祈求着。这样的活法有意义吗?人生经历无数的风沙,也在逐步地走向着死亡,而心中的希望,就像是灯火,充满了诱惑,让自己不断地前进,不断地留下着岁月的疑问,使人生有了意义,有了甜蜜。就这样苦涩的味道,可能是我们一生之中的骄傲,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才是我们的人生意义。

 活着,就应该是活得有意义,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有些人活着,还不如死了,即使是他们最亲的人,也会对他们痛恨,因为这些人活着,只能是方便了自己,而给别人带来了种种的恨意;他们只是知道了索取,却不知道什么是付出;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他们也会对死亡畏惧,却还是会一样不懂什么是活着的意义。

心情感悟散文9

 朝起朝落,花开花谢,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旧日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就如一本厚厚的书一页页已经翻阅,每一页的内容会有精彩,有时也会有无奈,但每一页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我们逝去的日子何尝不是如此,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日子,每一天我们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们再也不是依偎在父母身旁的孩子,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已经褪去了青涩与稚嫩,岁月赋予了我们成熟与稳重,不再依靠父母的羽翼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独立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时光就如长江之水一去不返,永远孜孜不倦,从不为谁停留,回首来时路有欢笑也有伤感,但我总是怀念曾经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越长大越孤单,年龄大了更喜欢独处与安静,有时会一个人呆呆地看着天,宁愿把自己屏蔽也不愿与人敞开心扉,人走着走着心也越走越远了。

 遇见与别离每天都在上演,有些如过眼云烟,有些刻骨铭心,但有些事、有些人时常让你想起,时常让你怀念,任凭时光如何打磨也无法消除,有些事有些人只会更加记忆犹新。纵使时光已经老去,他们的容颜已经改变,但记忆深处依然是当初的模样。

 曾经的曾经已经成了岁月的诗篇,旧日的时光也成了我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回忆,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打开记忆尘封的门扉,在旧日的幸福时光中徜徉,过去时光有时虽然美好,但伤痛也同样敲击着我。并非我已经忘记了伤痛,而是看开了、看淡了,不再耿耿于怀。曾经刻骨铭心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打磨慢慢地结痂,把它封存在心灵的深处,永不触碰。

 以前昔日的小伙伴、同学已经长大、变老,多年以后聚在一起有一种如隔世的感觉,岁月与沧桑都已经写在脸上,不再象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不分彼此。时间变了,人也变了,再也回不到从前,是时光慢慢把我们隔离。

 再见吧!旧时光,我们只有循着光阴的脉络继续前行,过去的时光虽然留恋,纵然万分不舍,但我们只能前行,走向时光的深处,去欣赏陌生的风景,遇见陌生的人,但我们再也不会害怕,不会孤单,因为时间已经教会了我们如何生活。

心情感悟散文10

 一个人一生所要经历的磨难实在是太多了。于我来说,上帝似乎对我太不公平了,我并不是什么优秀的人,可上帝却无情的强加那么多的磨难在我的身上,在这个本该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年纪,我却始终无法快乐。从那一年开始,我便失掉了我的快乐,我没有安全感,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快乐,未来等待我的,也只是无边无际的哀伤,我该怎么办?这样的我,该怎么办

 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忘却那年的伤痛,那年留在心底的伤口,肆无忌惮的留着鲜红的血液,那感觉是那么痛那么痛,痛到让我窒息,有谁能够明白那种感觉呢,或许不会有人明白。也对,没有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所以,没有人懂,我能理解。

 我真的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我可以忘了那年的痛,笑着将它讲述出来,就好像在讲一个陌生人的故事一样的从容不迫。可如今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了,等那一天的降临,那将会是我的一种解脱,我总坚信,多年的痛,会在时间的流史中慢慢淡去,伤口也会痊愈。所以,我在等,等我可以潇洒的解脱的那一刻。

 宇宙是何其的浩瀚,而我又是多么渺小的存在,像一粒尘埃,无处安放悲伤。我不是预言家,却早已设想好了自己的未来,不是吗?早已注定了的结局,我又该如何去为之奋斗!也许有一天,我会毫无征兆的就这样死去,那并不奇怪,死亡这一个词汇在我的心中已出现了太多太多了,只是现在的我做不到那么决绝的离开罢了。用独木舟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想活,不敢死。

 打开随身听,将音乐的声音调到最大声,那种撼动鼓膜的旋律沁入心肺,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这个世界与我无关。我是一个人,也只有我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任由悲伤肆虐。我在世界之外,不属于任何时空,天大地大,竟无我的容身之所,确实是可悲。

 嘘,别打扰我,我只是想静一静,不会做傻事,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我还有家人,所以即便是这个世界冷漠无情,我还是不舍离去。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我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可是,我仍旧要在这个无情的世界上混迹,在这个冷漠的社会摸爬滚打。

 我会坚强的,既然那年的我放弃了那条极端之路,那么,如今的我亦不会再走向那个死角。

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蓝色的多瑙河》、《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蓝色的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这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2、《印度之歌》

在世界十大名曲朱红《印度之歌》是俄罗斯作曲家发行于1896年的作品,从歌剧《萨特阔》的某些唱法改编而成,整首曲中的异国情调毫不夸张的说让人难以忘怀。

3、《晨曲》

在世界十大名曲中《晨曲》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作品,是一部小品中的配乐,和另外一曲《黄昏之歌》构成了相呼应的点,据了解原曲是是小提琴和钢琴之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809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