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这一点,恐怕朱棣的体味,丝毫不亚于李世民。
两人都是靠造反成功登顶,不同点仅在于,李世民是跟老爸打擂台,朱棣则是欺负小朋友,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但就难度上来言,显然朱棣的难度,远超李世民。
李世民本就拥有极大威望和影响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唐的建立他是首功!故而,一个内部开花,依靠“玄武门之变”擒贼先擒王,就解决了问题,造成的 社会 动荡或影响力很小。
而朱棣却远在北京当燕王。大明的建立是他老爸的功劳,朱棣跟着沾光罢了。因此老爸朱元璋选谁当皇上,他心里再不高兴,也只能高呼“皇上圣明”。若他也想学李世民式的造反?估计他老丈人徐达,会第一个抽他!
因此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是欺负建文帝年轻,搞削藩太急功近利,不讲武德。本来没有朱元璋那么高的威望,却采用朱元璋的冷血手腕,最终逼反了朱棣。
但就算这样,朱棣也是历经了三年血战,好几次差点都要挂掉,一直在北方转悠,不得突破。最终在姚广孝的指点下,千里奇袭南京,玩了把“斩首行动”,这才得以成功。显而易见,造成的 社会 动荡和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朱棣依靠靖难之役的成功,虽当了皇上,但遇到了阻力远比李世民那时要大。如“瓜蔓抄”,朱棣对大臣景清的报复,远比方孝孺更狠。因为无论方孝孺还是景清,都强烈否决朱棣称帝的合法性——景清是刺杀,方孝孺是当众打脸!
而“靖难之役”的影响和景清、方孝孺等的否认,也就直接决定了,当朱棣坐稳皇位后,他选择接班人时的种种纠结和尴尬。
朱棣,一直都喜欢汉王朱高煦,对长子朱高炽却有点排斥。甚至公开说出过“汉王类我”,及疯狂暗示朱高煦,你哥哥身子骨成问题,你要努力啊!潜台词就是,你哥哥朱高炽太胖,身体弱,估计活不长久,所以你要好好表现,我可是看中了你哦。
但哪料最终,朱棣却舍掉了“类我”的朱高煦,选择了他所“讨厌”的朱高炽继位,这是为何?其实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就三个原因,且一个比一个尴尬!
一、靖难之役的影响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出生后就很受朱元璋的宠爱,曾把老四朱棣晾在北京,却把朱高炽要到南京,带在自己身边。并给过这样一个评价“ 孙有君人之识矣 ”。也就是说,我这宝贝大孙子,有仁人君子的风范!
故而朱元璋钦定,朱高炽是燕王世子,法定的燕王朱棣的接班人。等于给朱高炽增加了一件“黄袍”或说保护伞。
朱棣的靖难之役,之所以有那么大阻力,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权力来源,也是朱元璋给的。而他却推翻了“朱元璋的设置”,撵走了建文帝。如,攻济南时,朱棣调大炮要轰城,守城的铁铉,二话没说把朱元璋的画像一挂,朱棣气得暴跳如雷,却就是不敢开炮。
方孝孺死前,也曾指着朱棣鼻子问:既然皇上(建文帝)不知下落了,但还有太子啊?你朱老四算哪根葱,凭啥来当这个皇上。这一切都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位传承制度。
因此,朱棣坐稳皇位后,就必须要维护朱元璋钦定的传位制。其实他早就明了,这是大明的立国根本,若否认了朱元璋,哪还有啥大明,哪还有他?李世民敢拍着胸脯吼:大唐天下是我打下来的!潜台词就是,我才是真正的开国之君,不是我老爸李渊。
但朱棣敢吗?倘若他因个人喜好,废了朱高炽,就等于再次打开了“魔瓶”。说不定,连“靖难之役”的账,都会被重新拿出来清算一下。 如,一个靖难之役,就造成了北方赤地千里,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传说,至今还在北方地区流传。
可想而知,若当时朱棣敢再否认这些,会是啥动静吧。况且,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率领老弱病残苦守北京,硬刚李景龙的数十万大军,替朱棣守住了基本盘,这是多大功劳?若否认了朱高炽,不等于也一下子否决了“靖难之役”吗?这些,都是连动性的,到时候谁尴尬,谁知道!
二、好圣孙
朱棣的最大尴尬,就是他越活越发现,咋活成了“朱元璋”?朱元璋喜欢大孙子,他也喜欢大孙子,这就是朱瞻基!对朱瞻基,朱棣那是发自骨子里的喜爱。
犹如当年朱元璋喜爱朱高炽!朱元璋估计是因,他突然发现以造反和杀人见长的朱家人中,竟然又出现了一位知书达理的君子,这可太稀缺了。越看越像,自己的好儿子朱标!
这其实就意味着,朱元璋也早就明白,马上得天下,就不能再依靠马上治理了。对此,朱棣何尝不明白?他这一辈子这么折腾,不是去打架,就是下西洋、迁都……哪一个都是大工程。
谁才能完成这些?是朱高炽率领的文官集团!因为朱高炽受到了文官集团的拥戴。所以,朱棣在纠结不堪时,曾问解缙:“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才配接班?”解缙就答了三个字:“好圣孙!”
于是朱棣大笑,最终确定了朱高炽。长久以来人们都说,朱高炽能继位,多亏了朱瞻基。却忘记了解缙本身就是文官集团的,他其实是代表着文官集团在发声。
而文人说话,从来都是弯弯绕。曹操问贾诩,曹丕和曹植谁更合适?贾诩搬出袁绍和刘表,废长立幼的后果。解缙同样不是这套路吗?无非是你哪里软,我向哪里挠。故而“好圣孙”这才能起作用。以此委婉道出了:朱高炽,最适合。
一则,能保证朱瞻基可以顺利接班。且跟当年朱元璋一样,你朱棣已经也给朱瞻基“披了龙袍”。二则,治国是文官集团的活儿,想不让大明再乱套,只有朱高炽能办到!所以朱棣就只得尴尬大笑,表示,那这就办吧。
三、朱高煦太作死
这点就不多说,他若不作死,也不会最终逼得朱瞻基,把他活活烤死。且对老爸朱棣,他竟然也是这种模样。如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竟全然不顾朱棣,会怎么想这事!
因此就只能说,父母爱子女,那是真爱,天性,能最大程度的包容。但侄子如何能容你也这德行?
所以,以朱高煦这种作死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不会被文官集团接受。朱棣能折腾,却推出了朱高炽当缓冲。朱高煦若折腾,哪还有缓冲,必是“硬着陆”!
对此朱棣心知肚明,比如解缙怎么死的?就是因说了“好圣孙”,遭朱高煦打击报复,被活活冻死了!
所以朱棣最终只能尴尬“自打脸”表示:哪怕朱高煦“类我”,我看中了他,可跟大明天下相比也微不足道,所以朱高炽当太子!
《大明风华》开篇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靖难遗孤都称他为皇爷,很好奇这位皇爷是谁?从背影和声音判断,他应该是汉王朱高煦,都知道靖难遗孤是个专门刺杀朱棣,为家族报仇雪恨的一群人,如果其幕后主谋是朱高煦,真的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造反呢?
皇爷的真实身份是汉王朱高煦,这在前几集已经揭秘,不过孙若微等一众靖难遗孤并不知道皇爷真面目,还以为皇爷跟他们是同病相怜,事实上,朱高煦收拢靖难遗孤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
朱高煦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朱棣曾允诺朱高煦太子之位,可是他登基后就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令朱高煦心里非常不满,这才有了后面朱高煦多次谋反的事情。
朱高煦跟朱棣在外带兵打仗时,都是由朱高炽监国,他善良仁德,勤劳孝顺,除了比朱高煦身体弱点,武功差点,其他方面做得都比朱高煦优秀,最重要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深受朱棣的喜爱,朱棣有意让朱瞻基继位,所以他就传位给了朱高炽。
汉王朱高煦觉得朱棣偏心,于是化身皇爷,利用靖难遗孤刺杀朱棣和朱瞻基,但是次次失败,之后朱高煦就对这些关进天牢的靖难遗孤不管不问,这也是在为孙若微和朱瞻基的感情做铺垫,孙若微请求朱瞻基帮忙救靖难遗孤,两个人这样一来二去互生好感。
历史上朱高煦在朱瞻基执政期间起兵造反,兵败后被贬为庶人,圈禁在皇城西安门内,后来有次朱瞻基去探望朱高煦,被朱高煦绊倒,他一气之下就将朱高煦烧死在铜缸里,没想到朱高煦最后竟然死在自己侄子手里,这是他自作自受。
第一,朱高炽是朱棣选定的太子,而朱高煦认为自己才是太子之位最合适的继承人,所以他十分讨厌朱高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朱高煦和朱棣是很像的: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有一个仁慈的哥哥,他们的父亲一样选择仁慈的哥哥而不是更勇武的他们。
朱高煦看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将朱允炆赶下皇位,他的心里是很“激动”的。他认为朱高炽和朱允炆一样,是“懦弱”的,根本不配坐在龙椅上。和父亲更相像的他才是皇位最合适的继承人,才能让明朝走向新的高度。一个是现有的太子,另一个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两人的矛盾自然会产生。
第二,两人性格不合。汉王朱高煦认为百姓是他治下的想“蝼蚁,不值得同情,认为自己的”千秋伟业“才是最重要的。这和朱高炽和完全不同。朱高炽心怀仁义,他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要善待百姓。这就是两人性格不同的一个方面,生活中的两人处处挤兑对方,而性格火爆的汉王朱高煦像火炮一样时刻将矛盾对准朱高炽。
第三,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很得朱棣喜爱,在朱高煦看来这是抢走了自己的那份亲情。朱瞻基年幼时就被朱棣看中,从小带在身边培养。在朱瞻基出生前,朱高炽三兄弟中朱棣最疼爱的便是汉王朱高煦,现在朱棣就将重心转到朱瞻基身上,这在汉王朱高煦看来是抢走了属于自己的父爱。偏偏朱瞻基又是朱高炽的儿子,这让朱高煦由此及彼地恨上了朱高炽。再加上朱瞻基受宠让朱高炽的皇位更加稳固,所以他对二人的观感更差了。
综上所述,两人之间在争夺太子之位,再加上性格不合,朱高煦自然会讨厌哥哥朱高炽。
朱元璋死后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但是那时候藩王手中掌握很大的权利,为了集权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开始施行削藩政策,此时身为藩王的朱棣不乐意了,于是发动了政变。从历史来看朱棣成功了,朱棣的儿子们也纷纷想要效仿父亲的做法,可是朱棣的这些儿子们结局就没有朱棣这么好了。
朱棣有四个儿子,分别是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简王朱高燧,朱高爔出生一个月夭折,未获封爵位。在世的三个儿子中,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可惜在位不到一年时间就因病去世。二皇子和三皇子后期纷纷效仿朱棣夺位的做法,但是很快被朱棣镇压下去,朱高煦兵败惨死,朱高燧安稳度过晚年。
朱高煦在朱棣册立太子之时因为他没有被立为太子心中不忿,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他的这些做法大家都看在眼里,后来发动兵变后被仁宗的长子明宣宗放在锅中活活煮死了,连同他的子孙后代都没有逃脱这场杀戮。
三皇子朱高燧为人处世比较圆滑,在朱高煦发动政变失败之后,他及时收手,懂得利用兄弟情义来获得赦免,最后明宣宗真的放了他一马。事实证明识时务者为俊杰,朱高燧在今后的生活中安分守己,从此没了谋反的心。所以说在谋反后他获得了大家的谅解,今后的生活中他仍旧做了他的王爷,他的子孙并未受到连累。
朱棣四个儿子,除了其中一个早夭之外,三个儿子各有特点。在朱棣发动政变之时朱高煦就是朱棣的左膀右臂,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儿子,明成祖继位之后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但朱高煦内心早有不服,他自认为自己才是最有能力坐上皇位的人,因此从被封后他一直没有去藩国,而是一直留在南京,私自结交大臣准备蓄势待发。
熟悉明朝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明朝的皇帝有非常多的奇葩的有的一生酷爱炼丹,有的喜欢木匠活,有的更是三十年不上朝,其实明朝那些事还挺有意思的,那么我们今天便来一起聊一聊明朝历史上的三次皇位之争。
一、靖难之役。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了,由于太子朱标去世,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上位后不久,便实行了削藩政策,他先拿实力弱小的齐王等人开刀,被贬的藩王越来越多,燕王朱棣觉着迟早会轮到自己,不如先下手为强。朱棣便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姚广孝为他谋划了靖难之役,朱棣用兵灵活多变,经过几次大小战役,终于在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城,朱允炆自焚而死,朱棣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
二、汉王朱高煦之乱。明成祖朱棣一共有三个儿子,太子朱高炽温和仁德,次子朱高煦野心勃勃、嚣张跋扈,一直都有谋反的心思,但老爹在世,只好隐藏自己的心思,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可是朱高炽不长命,在位仅仅不到一年,便驾崩了,然后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面对他的这个大侄子,他是丝毫不顾及亲情,他在公元1426年正式谋反,可是或许是天不佑他,朱瞻基是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面对二叔的谋反,他迅速谋划,调遣兵力,并且御驾亲征,很快便平定了汉王的叛乱。
三、夺门之变。故事发生在朱祁镇和朱祁钰之间。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震的忽悠下,举全国兵力御驾亲征进攻瓦剌,结果被瓦剌所擒。瓦剌用英宗逼迫朝廷交钱、割地,面对瓦剌的逼迫,在于谦的力推之下,朝廷决定另立新帝,于是他的弟弟朱祁钰继位。过了几年,瓦剌认为英宗对自己毫无用处,于是把他放了回去。当上皇帝的朱祁钰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到手的皇位,但是朱祁镇先下了手,景泰八年,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重新又登上了皇位。
朱棣在驾崩之前虽然已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但还是差一点就引发了剧烈的动荡,要不是两个人的立场没有问题。
朱棣总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应该是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是朱棣却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徘徊来徘徊去,想立朱高炽,又想立朱高煦。
对于太子这个坐位,谁都不感冒,朱高煦也不例外。
朱高煦看出了朱棣对朱高炽的质疑,觉得自己相比于朱高炽是有胜算的,毕竟朱高炽哪一点都不像自己的父亲。
自己的父亲长相威武霸气,而朱高炽长相臃肿肥胖,走路都得需要两个太监扶着。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朱高炽与朱棣在政见上有着一定的冲突。
自从朱棣靖难成功,就对建文旧臣展开惨无人道的屠杀,被灭全族都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惨的被灭三族,更惨的直接被灭十族。
相比于九族,多出一族,连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朋友、学生都放在了里面。
对于朱棣这种残暴的行为,朱高炽是一贯反对的,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权力,只能口头上喊一喊,并不能够做出实际行动。
直到后来他继位才做出实际行动,为建文旧臣平反,还给被流放的建文旧臣后人发配田地。
估计朱棣经常在想,自己怎么生出朱高炽这么一个儿子,长相不像自己也就算了,就连性格也不像自己,真的是哪哪都不像自己。
反观朱高煦哪哪都像自己,长相像,性格也像,靖难之役就是朱高煦一直跟随着自己的身边浴血奋战。
从永乐元年开始,朱高炽、朱高煦围绕太子之位斗争从未停止,期间解缙死了,耿通死了,杨溥入狱十年(都是朱高炽的党羽)。
直到永乐十五年斗争才宣告结束。
之所以宣告结束,并不是因为朱高煦不想争了,而是他没法争了。因为这一年他被朱高炽的党羽一击毙命,其实说简单点是他自己作死。
纵容手下杀人也就算了,想让朱棣给他增加护卫也就算了,竟然敢经常在公共场合声称自己像李世民,这跟找死又有什么区别?
众所周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哥哥李建成,然后又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明显朱高煦是想将唐朝的那一幕在明朝再演一遍,却不曾想找错了戏台,朱棣根本不给他演出的机会,直接就让他滚到山东青州。
远离了朝廷的朱高煦虽然没法再跟朱高炽争抢太子之位,但是却一直在暗地里注视着朝廷的动向,想在朱棣驾崩的时候,再来一把靖难之役。
永乐二十二年,边关大同将阿鲁台骚扰边关的消息传到朝廷,朱棣当即决定御驾亲征。
在这之前朱棣已经四次亲征蒙古,包括这一次的话,就已经是五次。
五征蒙古只有一征的对象不是阿鲁台,其余四征的对象都是阿鲁台。
很有可能是因为阿鲁台死不悔改,朱棣才在六十五岁的高龄依旧决定亲征,准备好好的教训一下阿鲁台。
朱棣三次亲征阿鲁台,都以胜利告终,原本阿鲁台手底下握着数万大军,又是蒙古正统黄金家族,不是一般的不可一世。
在草原上这里跳一下,那里跳一下,打一下瓦剌,又打一下兀良哈,然而经过朱棣的三次暴打,将数万大军打成了不到一万大军。
昔日里被他欺负的瓦剌、兀良哈都能够骑到他的头上,这次他一听说朱棣亲征拔起腿就跑。
不巧的是,他碰上了下大雪,赶着的牲畜基本上都冻死,一部分的部下眼看跟着阿鲁台混实在没有什么前途,纷纷离他而去。
朱棣派出多支军队打算找一找阿鲁台,看能不能找到。结果当然是没有找到,阿鲁台是冬天走的,朱棣是夏天来的。
张辅不甘心白来一趟,向朱棣请愿,希望朱棣能够给他一个月的粮食,让他深入大漠,痛打阿鲁台一顿。
可能是老了的原因,朱棣并没有听从张辅的请愿,而是决定退兵。
在退兵的过程中,朱棣莫名其妙的患了病,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召进了杨荣,跟杨荣说了一席话。
这席话的大致意思是,他回去之后就会退到幕后,将政务交由太子处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棣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了,而这个时日不多,有可能是一年,两年,三年,朱棣绝对没有想到这个时日不多竟然是不到一个月。
七月召见杨荣,七月于榆木川驾崩。
虽然朱棣驾崩了,但是却将一个问题遗留给了后世,那就是皇位的继承问题。
朱高炽是太子并不假,但不是只有太子才能继位,他朱棣就不是太子,现在出征在外骂崩,难免会出现变故。
再加上朱高煦一直在蠢蠢欲动,特意在京城设立一个情报部门,将京城的情况源源不断的送到青州。
在那个连电动车都没有的年代,朱高煦的情报部门一个晚上最多竟然能够与身在青州的朱高煦来回传信高达七八次,真是苦了情报部门的工作人员。
负责给朱高煦做情报工作的人并不止在京城,就连朱棣的军中也有,而且还位高权重,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张辅。
张辅支持朱高煦继位,几乎是公开的。
张辅作为靖难之役第一功臣张玉的儿子,又率领三十万大军平定安南,多次跟随朱棣亲征,朱棣对于他极度信任。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顾命大臣的原因,要知道顾命大臣仅有他一个。
身为顾命大臣,朱棣驾崩的消息,他应该是第一时间知道才对,但事实是他一直到朱高炽准备登基,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有人防着他。
由于朱棣是突然驾崩,第一个知道他驾崩的不是某一个大臣,而是他身边的两位太监马云、海寿。
这两位太监常年服侍朱棣,虽然是太监,但毕竟服侍的人是皇帝,无论是什么大场面都见过,深知这个时候的他们正把握着明朝未来的命运。
如果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张辅,明朝很有可能会大乱,但是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与朱高炽关系良好的杨荣、金幼牧,明朝绝对不会大乱。
因此,马云绕过了张辅这个顾命大臣,以朱棣的名义召见杨荣、金幼牧,宣告朱棣已经驾崩的消息。
他们经过商议决定,朱棣驾崩的消息绝对不能外露,每天的饮食照常送到朱棣的军营当中,同时严禁军营中的人外出,以防消息走漏。
朱棣驾崩的消息则由杨荣、海寿送到京城。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二日,杨荣、海寿到达京城,将朱棣驾崩的消息告诉了朱高炽,同时将遗诏递到了朱高炽的手中。
朱高炽痛哭流涕,想要亲自前往开平迎接朱棣的遗体,但是由于局势的原因,他不能离开京城,毕竟还要提防着他那个好弟弟朱高煦。
迎接朱棣遗体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朱瞻基。八月十日朱棣的遗体进入京城,停放在皇宫中的仁智殿当中,八月十五日朱高炽继位。
朱棣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驾崩,直到驾崩后的半个月,顾命大臣张辅才得知这个消息。
相信这个时候的他,肯定是气得一塌糊涂,痛骂马云、海寿,这么重要的消息不通知他这个顾命大臣,反而去通知杨荣、金幼牧,但是无可奈何。
要说到最可悲的还是朱高煦,朱棣驾崩的消息,与朱高炽继位的消息一同传过来,大局已定,想动也不敢动。
朱棣的驾崩虽然差点给明朝酿成了大祸,但所幸一切最后都井井有条的实施下去。而朱高煦的造反心思并没有停止,朱高炽驾崩,他就揭竿而起,造朱高炽儿子朱瞻基的反。
结果呢?仅一个月就被平定,而他本人则和他的儿子一起携手去见阎王。
为谋反做了十足准备的朱高煦,为何很快就败了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朱瞻基在杨荣的建议下,决定御驾亲征,结果很快就平定了叛乱。虽说朱高煦失败得很快,但是这次谋反,他却是蓄谋已久,做了十足的准备。
朱高煦是朱棣嫡次子,生性勇猛,长期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极力在父亲面前表现,就是希望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好得到父亲的肯定,从而册封自己为太子。
但是根据明朝祖训,太子只能是他的哥哥,也就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所以朱高煦才要更加努力,证明自己确实比哥哥要强。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屡次立下战功,还救过朱棣的命,于是朱棣就暗示他,将来会封他为太子,这让朱高煦看到了希望。
后来朱棣登基,朱高煦满怀希望,幻想着自己成为太子的一天。然而朱棣还是封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这让朱高煦很不平,于是他屡次想办法诬陷大哥,可是这一切,都受到一位大臣的阻挠,他就是杨士奇。
杨士奇于建文朝入仕,曾奉命修撰《明太祖实录》。朱棣登基后,也十分重用他,并且让他负责教导太子朱高炽。杨士奇深深被朱高炽的仁善打动,认为他的确是最佳的皇位继承人,所以他是坚决拥护朱高炽的。
永乐六年,朱高煦联合三弟朱高燧,一同离间朱棣和太子的感情。后来朱棣渐渐动摇,便召来杨士奇等大臣,询问他们太子的情况。杨士奇称太子监国期间表现很好,而且对长辈充满孝敬之心,他还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朱棣听后很满意。
后来朱高煦又和朱高燧几次联手,打算诬陷朱高炽,都是因为杨士奇的进言,让朱棣消除了疑虑,甚至开始怀疑朱高煦、朱高燧的用意。
永乐十四年,朱棣听闻朱高煦有夺嫡之心,随即询问大臣是否属实。别的大臣都不敢说实话,唯有杨士奇说:“臣与义俱侍东宫,外人无敢为臣两人言汉王事者。然汉王两遣就籓,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
言下之意就是,汉王有没有夺嫡之心我不敢说,但是他屡次不肯就藩,还请求留守南京,其意图明显,你自己细品。这句话既说明自己不敢随意议论汉王,却又实际指出,朱高煦就是有夺嫡之心。朱棣听后便削去汉王两个护卫营,并强行命他就藩乐安。
杨士奇屡次破坏朱高煦的计划,朱高煦自然对他恨之入骨,所以他就藩以后,就开始筹谋起兵的事。朱棣在时他不敢动手,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他还没来得及动手,于是在朱瞻基刚登基不久,他认为时机到了,终于起兵谋反。
不过他低估了侄儿的能力,朱瞻基很快就亲征平定了叛乱,并且将朱高煦关押起来。此时很多大臣认为,朱高燧和朱高煦是一党,应该将赵王朱高燧一同逮捕,然而杨士奇却极力阻止。
朱高燧是朱棣嫡三子,他与二哥朱高煦一样,都有夺嫡之心。早年的时候,他和朱高煦勾结在一起,屡次陷害太子。永乐二十一年,他的护卫趁朱棣病重,甚至打算伪造遗诏,废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不过后来被朱棣识破。
既然如此,就证明朱高燧确实与朱高煦一党,大臣的建议也在情理之中,可为何杨士奇却要极力阻止呢
当时杨荣与杨士奇争辩这一话题,杨士奇的回答是:“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两叔父。有罪者不可赦,其无罪者宜厚待之,疑则防之,使无虞而已。何遽加兵,伤皇祖在天意乎”这句话包含了他极力阻止的三个理由。
一、维护叔侄情谊
皇室中为了争夺皇位,往往是自相残杀,就连亲父子、亲兄弟也无感情可言,所以皇室中有亲情是难能可贵的。朱棣一共就四个儿子,唯一的庶子很早就死了,只剩下这三个嫡子,明宣宗也只有这两个亲叔叔。
朱高炽对这两个弟弟仁至义尽,明宣宗本来也想善待叔叔们,谁知朱高煦会选择谋反,这让他难以忍受。如此一来,他就只剩下朱高燧一个叔叔了,如果连他也杀掉,就真的没什么亲人了。
杨士奇说:“太宗皇帝三子,今上惟两叔父。”就是在提醒明宣宗,要维护叔侄情谊,不要连仅有的叔父也失去了。
二、朱高燧已无异心
朱高燧是朱棣的小儿子,一直以来都十分受宠,所以他也恃宠而骄,做出许多不法之事。后来朱棣认为他太过纵容这个儿子,于是狠狠训斥了朱高燧,朱高燧的行为就有所收敛了。
永乐二十一年,他的护卫企图作乱事败,事后朱棣责问朱高燧,他吓得说不出话来。还好朱高炽替他求情,称这都是下人的主意,朱高燧肯定不知情,朱棣这才作罢。不过从此以后,朱高燧再不敢有异心。
朱高炽即位后,对两位弟弟恩宠有加,还给朱高燧加了岁禄二万石。此时的朱高燧已经收敛,便主动放弃了常山左右二护卫。而朱高煦谋反之前,确实有意让朱高燧加入,但是朱高燧最终选择放弃。
所以杨士奇才说:“有罪者不可赦,其无罪者宜厚待之,疑则防之,使无虞而已。”就是说朱高燧既然没罪,就应该受到善待,如果对他有疑心的话,只需多加防范就是了。
明宣宗自然也认为杨士奇有理,所以他才会说:“先帝友爱二叔甚。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负先帝也。”
三、为明宣宗保名声
朱高煦明目张胆造反,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可是明宣宗要处置叔叔,难免不会有人说他不念亲情。如果这时候连朱高燧一同处置了,只会让百姓更加误认为,明宣宗是个残暴的皇帝,连自己的亲叔叔都不放过。
再者,朱高燧此时本来就已经没有异心了,留下他既没有祸患,也可以为明宣宗保住名声。因此杨士奇才说:“何遽加兵,伤皇祖在天意乎”亲叔侄何必兵戎相见,既伤了皇祖在天之意,又坏了自己在百姓中的口碑。
就这样,明宣宗最终放弃逮捕朱高燧。后来又有人弹劾朱高燧,称他与朱高煦共谋,但是杨士奇都劝他要保护亲人,于是明宣宗总是对这些弹劾不予理会。朱高燧知道自己安全后,也马上交出护卫部队,表示自己的忠心。
此后,明宣宗一直善待叔叔朱高燧,他对杨士奇说:“赵王所以全,卿力也。”宣德六年,赵王朱高燧去世,享年五十岁。
要说起历史上奇葩皇帝最多的朝代,明朝绝对榜上有名,有的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有的皇帝一生痴迷于炼丹,其实历史挺有意思的,那么我们今天便一起来看一看发生在明朝时的三次皇位争夺。
一、靖难之役。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死后,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他上位后,便大肆实行了削藩的政策,他先拿实力弱小的齐王等人下手,朱棣眼看被削的藩王越来越多,最后迟早会轮到自己,与其干坐等死,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他选择推翻建文帝,姚广孝为了帮助朱棣夺权,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杀戮了许多建文时期的臣子。朱棣和建文帝的军队打了几次仗,大多是朱棣取胜,朱棣于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城,朱允炆自焚而亡,朱棣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后称明成祖。
二、汉王朱高煦之乱。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性格嚣张跋扈,一直都对皇位野心勃勃,由于他们的老爹朱棣还在位,因此只能让这种心思埋在心里。或许是受到朱棣基因的影响,在朱高煦继位后,汉王立刻返回封地,策划谋反事宜,不过朱高煦在位仅仅不到一年便去世了,朱高煦认为机会来了,便举兵造反,虽然他确实有些能力,但不幸的是他面对的是比他更有能力的朱瞻基,朱瞻基早就料到他的这个二叔会谋反,于是积极部署兵力,御驾亲征,很快便平定了汉王的叛乱。
三、夺门之变。明英宗在位时,想和他的太爷一样建立一番功业,于是在宦官王震的忽悠下,举全国兵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被人家活捉了。瓦剌以英宗的性命做要挟,让朝廷缴纳赎金,可是大明可是有名的硬骨头,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朝廷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过了几年,瓦剌觉着英宗确实没什么用,于是便将朱祁镇放了回去,可是一国又怎么能够有两位皇帝,在景泰八年,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朱祁钰被软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