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找到她,你可以联系你认识的朋友,你们俩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家长都知道就联系她的家人,你谦虚些,先认错,表示很担心她~她家人会给你说法的。
再有的是,你们吵架到她消失了,因为什么?还有复合的必要么?为什么她辞职之前你没有挽回她?你女友什么性格?是那种总冲动的还是蛮理智的?如果后者她可能怕你纠缠她…所以消失了…如果只是单纯的任性,还有挽回的可能。你说情感方面,是出轨什么的?还是一方或另一方有嫌疑?你不忠,她是感情洁癖吗?还是她早已不爱你了芳心他许了?……这些就你应该最清楚。。如果你不忠她是烈女子,那么在她眼里你什么都不是了。她决定彻底的离开了…如果是她和别人好了,你还有必要找她么?就算找到鱼死网破的对谁都不好~她平时喜欢上网么??给她留邮件,留信息,消气的时候她若看到你一直很着急找她或许原谅你了…
你说的不具体不好分析,你可以详细的说给我,包括你们年龄,感情发展状况,你们的工作,你们各自的家庭状况……我可以综合给你分析,但愿帮到你~~值得珍惜的死也不放弃,不值得追求的就迷途知返还来的及。
以前离家出走过一次,但现在不会了。离家出走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离家出走是小时候做过的最愚蠢的一件事了!小的时候因为不想被逼练琴和老妈吵架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出门就后悔了!大冬天零下好几度我没穿外套就走了!在楼下暴走了一圈后实在扛不住了只好特别怂的回家敲门,结果我妈居然不开门!
在楼道里又冷又饿的呆了三个小时,然后又被迫特别屈辱地签订了练琴的不平等条约才回到有暖气的家……在外面的时候我每时每刻都埋怨自己蠢…楼道里除了齁冷齁冷的穿堂风外还有各家各户做饭的味道,我边抖着脚边恨自己,要走也要带外套带钱带够吃的东西带够能生活的东西再走啊!
我唯一的一次离家出走给我上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在自己没有能力自立于世界的时候,人就得委屈求全,在家里好好呆着。只有自己有挣钱能力的时候,才能硬气地选择自己的生活。
后来也知道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大都成为社会上的流浪儿,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没有一点人身和安全上的保障,有的以捡破烂为生,有的则被不法分子盯上,走上了犯罪道路。离家出走真的很不理智,我也很庆幸自己没有胆量走远。
可能是小时候离家出走的情结给我影响太深了,我现在就跑到地球上离家最远的地方了,可笑的是感觉有的时候和小时候那次离家出走也挺像的。所以有的时候年轻人跑到北上广纽约洛杉矶巴黎满世界漂着寻找机会,其实也是一种离家出走吧!
两个人在一起,无论是面对什么问题,情绪稳定可太重要了。因为在情绪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处理或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那么如果情绪不稳定,就可能出现很大的争执,进而使问题进一步的激化,从而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了,这也适用于各种关系,例如,亲人间、朋友间等等。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不仅伤害了自己,同时也伤害了别人。因为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说一些狠话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这些行为也极大地伤害了对方的心。就如一句“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何控制情绪呢?
1、首先要冷静下来,什么话都要想好了再说。不要因为冲动和一时的最快,说出很伤人的言语。
2、其次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搞清楚自己坏情绪产生的原因,这样更有利于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问题。
3、最后就是多沟通、多交流,能更快地了解到双方的所思所想。
生离死别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话题。但白岩松说,中国人的死亡教育只有小学水平。为什么?
古往今来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之所以讳莫如深,是因为丧亲太痛苦了。疫情下的丧亲更是剧痛,因为亲人去得太快,去得太密集;因为无法见最后一面,无法及时哀悼;因为悲伤的同时还需要担心自身的安危……
痛定思痛,是否有办法让这种痛苦变得可以承受?如何不被痛苦击垮,而是从痛苦中获得升华和觉醒?其实可以从哀伤心理学找到答案。
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在这个COVID-19为伴的清明节,期待以下结合实例的专业分享能帮到大家。
遭遇亲人死亡,
正常的心理反应过程是什么?
一、麻木震惊期
通常在亲人离世一周内发生。这个阶段,有些人茫然无措,完全乱了分寸。有些人除了按部就班地处理丧事,没有任何情感反应,日常生活继续,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二、否认追寻期
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亲人离世既成事实,但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们,常常无法接受。 有的想方设法追寻逝者, 一位妻子罹患新冠去世的中年男性哽咽道:“她走后,我每天拨很多次她的电话,我总觉得她有一天会接听……我每天都给她整理衣柜,给她准备碗筷,我总觉得她会回来…” 有的抱怨他人, “就是因为当时医生不给安排住院,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有的埋怨逝者, 一位丈夫自杀去世的女士“你怎么这么狠心,抛下我们母女就走了……” 还有的人试图跟佛祖讨价还价, 一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妈妈到庙堂许愿,“佛祖在上,孩子那么年轻,她不能走,请您准我折寿20年给她续命……”
三、混乱沮丧期
进入这个阶段,人们开始逐渐接受和面对亲人永久离去的事实。此时, 一方面需要适应亲人离去后,生活改变带来的暂时混乱,另一方面还需要处理对亲人离世无能为力的沮丧感。 一位平时有父母帮助照看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倾诉道,“父亲在世时不仅帮我接送老二,还辅导老大学习。现在父亲突然心梗去世,两个孩子都不适应保姆,母亲承受不了父亲突然离世,整夜失眠,仿佛天塌下来了……”一位丈夫去世的女性啜泣道,“我特别后悔,我那天晚上怎么就关机了,如果开机了,还能送他最后一程……我怎么这么狠心,他走的前几天,我还跟他吵架……”
四、重组恢复期
到这个阶段, 人们已经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可以用建设性的方式来追忆逝者,并且开始启动新的生活。 在此阶段,人们开始允许自己过正常化的生活,比如,不再一谈及逝者就情绪失控,不再为穿漂亮衣服感到罪恶,不再通过杜绝与其他人联系来表达对逝者的忠诚……尽管仍旧对逝者无比缅怀,尤其到忌日、清明这样的特殊日子,会特别伤感,但是可以通过实现逝者遗愿、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等各种建设性的方式寄托哀思。有的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后,甚至发生觉醒体验,心理学家欧文·亚隆书中提到:他们开始注重生命的意义,开始跟随自己的内心,真实地活在当下……
出现以上反应,我们可以做什么?
锦囊一 学习哀伤疗愈的三个过程
01 接受死亡发生的事实。
我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丧葬仪式,包括停灵、下葬、守七等,有助于增加亲人亡故的现实感,帮助我们接受死亡的发生。需注意因地制宜,取其精华,去除迷信糟粕。 传染病疫情下, 由于无法使用传统仪式完成对逝者的告别,因此需灵活使用线上公墓等 在线方式 ,及时对逝者进行 道歉、道谢、道爱、道别 ;隔离期结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线下方式,完成以上四个“道”。
02 接纳自己的哀伤反应。
任何的哀伤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被接纳的,尤其需要被当事人自己接纳。因为只有接纳了这些反应,才有机会面对与这些反应相关的悲伤和痛苦,才能最终从悲伤中获取力量,继续未来的生活。例外:如果继发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比如悲伤过度,准备自杀追随逝者,或者愤怒过度,不经调查就报复所谓的“凶手”),需要及时制止。
常见问题1: 当出现麻木或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反应时,常常被解读为被吓傻了?是个冷血无情的人?
自我调适: 这是哀伤初期的正常反应,是人们隔离自己强烈悲痛情感的自我保护的方式,并非吓傻了,更不能单凭表面现象就解读为对逝者冷血无情。相反,与逝者感情越深厚,出现麻木震惊反应的概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动情感隔离后,多数人大脑就能恢复自我调节,进行思考和行动。
常见问题2: 始终认为亲人去世跟自己有关,过度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
自我调适: 亲人去世,怎么做都会有不到位的地方,不能过度强求自己;如果我们尽力了,相信逝者能感受到;如果我们没有尽力,可以在忌日与逝者表达道歉,并帮助逝者完成他们生前未了的心愿……
本次疫情下的丧亲者: 不仅需承受丧亲的痛苦,还需要承担自己可能感染的焦虑,因此哀伤反应会更复杂。比如,一位母亲去世的女士表示,“我当时怎么那么胆小,我没有早点送我妈妈看病,都是我的错……”因此,疫情下的丧亲者,有必要了解自身面临的多重压力,进而接纳无能为力,允许自己做不到,同时学习自我关爱和减压技巧(可见如下链接:心灵线上加油站合集|北大六院心理应急救援队致抗击肺炎疫情的人们)。使用上述方法仍难以自我调节者,可求助专业人士。
03 以新形式与逝者连接,
重构未来生活的意义。
1997年,8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的独生女患癌症去世,1年余后,丈夫钱钟书也离世了。杨绛先生虽然经历晚年丧女和丧偶的双重痛苦,但她并未放弃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一直淡泊宁静的活到了105岁,2004年还撰写了《我们仨》,这本书不仅以追忆的形式与丈夫和爱女再次连接,而且帮到100余万名读者。如何在未来生活以新的形式与逝者连接,如何活出未来生活的意义,杨绛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锦囊二 学习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理反应 必要时及时求助专业人员
尽管绝大多数哀伤反应都是正常的,需要被接纳的,但如果哀伤反应持续时间、痛苦程度、对生活的影响超出一定范围,就需要求助专业人士了。本次疫情带来的丧亲常常是家庭聚集性、突发性的,对丧亲者的冲击性更大,是导致病理性哀伤的危险因素,丧亲者有必要不定期自我评估并及时求助专业人士。 具体区分点包括:
1持续时间。 多数哀伤反应在半年内自行消失,如果哀伤反应持续1年以上,需要找专业人士协助评估。注意,持续一年以上指的是,哀伤反应在1年后还持续频繁地出现。如果1年后哀伤反应明显缓解,只是到清明、忌日这样的特殊时间,初期的哀伤反应出现反弹,属于正常现象。
2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比如丧亲1年以后,仍旧封闭社交,无法娱乐,一旦娱乐就有强烈负罪感等,就需寻求专业评估。
3痛苦程度。 比如悲伤过于强烈和持久,远远超出自己承受和调节能力等。
4特殊症状。 比如愤怒情绪过于强烈,甚至攻击他人;比如自责现象过于持久和严重,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出现显著的紊乱言行,比如语无伦次,持续性凭空听到声音或感觉不安全等,都是提示需要及时寻求专业评估或干预的信号。
锦囊三 支持家中未成年人
1不同年龄段,支持的侧重点不同。
5岁及以下的儿童,尚没有死亡概念。5-9岁,对生命和死亡有模糊的理解。9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具有与成年人类似的认知。
因此,针对9岁以下儿童,需要先用儿童“语言”诠释生命和死亡的现象和意义,然后再进行哀伤相关的支持和辅导。比如通过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引导孩子。
2成年人“向死而生”修通自己,然后再支持和引导孩子。比如通过阅读《直视骄阳》,学习如何处理死亡焦虑;通过学习哀伤辅导,处理自己的哀伤反应。
3使用儿童特色的“语言”工具来沟通交流,比如游戏,绘本,故事等。
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家长自身还没有充分的死亡教育准备,或者没有把握,可以先请教专业人士。
锦囊四 激活周围的支持系统
生离死别对任何人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们的各种脆弱和无力在此刻都可能会出现,如果周围能有家人、朋友、同事等来陪伴、倾听、支持我们,我们的哀伤情绪可能能获得充分的宣泄,我们的哀伤过程也会变得容易。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不要羞愧自己的各种反应,更不必担心自己是在给其他人添麻烦而不告诉他们。
一位失去父亲的朋友曾经分享,“当时我谁也没说,担心给大家添麻烦。结果事后不少好朋友埋怨我没有拿他们当朋友,并告诉我,下次一定要喊他们。虽然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跟朋友倾诉,我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情绪。很感谢这些朋友,愿意倾听我,很感动这些朋友,他们的埋怨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关爱。”
丧亲令人痛苦,但痛苦可以帮我们获得觉醒
丧亲使人悲伤,但悲伤能够帮我们寻找力量
注:文中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我不知道你有多大岁数,首先保护姐姐这是主要的,但是我不支持以暴治暴,可以警告你姐夫有事说事不能动手打人绝对不行,不听就报警,等其它方法来解决。
亲属,是指因婚姻或血缘与和人类个体结成的社会关系,父母、同胞兄弟姐妹等亲属又称亲人或家人,其他则称为亲戚。
中国亲属系统,传统以男系为核心,分亲属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亲属间,根据每个人的辈分、宗族、年纪与性别,而有特定的亲属称谓。
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条理分明、尊卑有序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外亲
外亲,是指女系血亲相联系的亲属,包括与母亲有关的亲属和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属等。与母亲有关的亲戚,例如外祖父母、舅、姨及表兄弟姐妹等。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戚,例如女婿、外孙子女和姑父及其子女、亲家等。
其中,借着父亲的姐妹或母亲的兄弟姐妹而连结的亲属称为“表亲”,而前者父方表亲又称为“姑表亲”,后者母方的表亲又称为“姨表亲”。
中国传统的外亲概念范围很窄。例如母族仅算及上下两代,即上溯至母之父母(外祖父母),旁及母之兄弟姐妹(舅、姨),下至母之兄弟姐妹之子(表兄弟姐妹)。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外亲概念的范围也有所扩大,例如母亲的表亲也称为表亲(表舅、表姨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