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园田居其一.此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诗人的归隐田园

    思想感情:全诗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看待: 陶渊明归隐是在南北朝初期,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对统治阶层的失望使得诗人

  • 高二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 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

    9月前
    2100
  • 鹧鸪天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诗词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少年时候那种抱负,只落得一场可笑可叹的结果,英雄迟暮的落寞情绪英雄无用武之地与不甘闲居的进取之心的矛盾重重的思想感情。  1

    9月前
    3200
  • 归去来兮辞的感情是消极还是积极

    《归去来兮辞》的感情是消极的。《归去来兮辞》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

    9月前
    1600
  • 苏轼对归去来兮辞的评价

    一曲归去来在各朝各代的文人心中烙下了不可替代的印记,而在两宋与民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大量追和之作。这篇文辞能受到如此之大的关注与文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子曰学而优则仕,然而仕途又常坎坷,在面对黑暗的现实之际,文人士大夫常常徘徊于入仕与隐逸之间,而《

    9月前
    2200
  • 归去来兮辞的感情是消极还是积极

    《归去来兮辞》的感情是消极的。《归去来兮辞》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由命运

  • 归去来兮辞请分析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归去来兮辞》从三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1、归隐后的园中之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2、归后有田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乐

    9月前
    2500
  • 归去来兮辞 各部分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的写作经过,序(见“有关资料”)里已有说明;《宋书·陶潜传》则特别提到作者辞官的近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从序和这段记录都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作于

  • 《归园田居》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①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②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③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④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

    9月前
    1800
  • 归园田居其一.此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诗人的归隐田园

    思想感情:全诗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看待: 陶渊明归隐是在南北朝初期,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对统治阶层的失望使得诗人

    9月前
    1300
  • 语文修辞方法请教语文高手!!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曲2010年高考题 (10年上海秋季卷)(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题。(8分)[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

    9月前
    2100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9月前
    1100
  • 归去来兮辞 各部分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含两层:前一层是自责之词。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心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表明诗人已有归意。后一层是自恕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

  • 略析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思想情感。

    《饮酒·结庐在人境》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

    9月前
    1600
  • 陆游诗《寄赠湖中隐者》的翻译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原诗为寄赠湖中隐者朝代:宋代作者:陆游高标绝世不容亲,识面无由况卜邻。万顷烟波鸥境界,九秋风露鹤精神。子推绵上终身隐,叔度颜回一辈人。无地得申床下拜,夜闻吹笛度烟津。译文如下:您(指湖中隐者)风格高尚,遗世独立,不允许俗人亲近。我连见您的面

    9月前
    1800
  • 归去来兮辞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1段:写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保洁守志的倔强精神,厌恶官场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第一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照应序文,形象地表达他对“今是昨非”的深刻认识。二、三段为本文中心,借物抒情。山川花木,楚楚皆春;饮酒赋诗,其乐无穷。

    9月前
    2600
  • 抒发内心情感的文案

    1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回不去的过去,无法预计的未来。以及那些再也不可能见到的人。——《你是我的独家记忆》2或许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你暂时的陪伴当做永远的温暖,最后你全身而退,而我却痛彻心扉。3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

    10月前
    2800
  • 《挽歌》陶渊明古诗赏析

    本文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挽歌》陶渊明古诗赏析》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挽歌 陶渊明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

    10月前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