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大家给我几首关于竹子的古诗,要好背诵的!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9月前
    2000
  • 梅兰竹菊的句子有哪些

      1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2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3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4青岚帚亚

  • 蜀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时写了这首七律。诗人在成都定居后,多次拜祭诸葛亮,对诸葛亮

    10月前
    3900
  • 杜甫《蜀相》赏析

    蜀相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近四

    10月前
    1100
  • 杜甫蜀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愿望?

    《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

    10月前
    1500
  • 《蜀 相》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哪些方法?请作具体分析。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文学理论说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就杜甫的《蜀相》来说,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情

    10月前
    2500
  • 杜甫写《蜀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愿望?

    《蜀相》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他

    10月前
    1500
  • 杜甫写《蜀相》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愿望

      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表达了作者惋惜其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情。  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其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表达其忠

    10月前
    1000
  • 蜀相 杜甫 杜甫写这首诗有何现实意义?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

    10月前
    1300
  • 蜀相尾联抒发的情感及结构作用

    《蜀相》尾联抒发的情感:“尾联”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是全诗的“诗眼”。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六出祁山终病死五丈原,可谓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激起失意英雄的仰慕和叹惋之情。 《蜀

    10月前
    1100
  • 《蜀相》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诗八句,前四写景,后四论事《蜀相》这一标题,就在显示作者是以十分尊敬的心情,把诸葛亮生平地位与事业规模,作了概括的揭示 开头二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丞相”这一称呼,则较《蜀相》

    10月前
    1000
  • 蜀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时写了这首七律。诗人在成都定居后,多次拜祭诸葛亮,对诸葛亮

    10月前
    2000
  • 《蜀相》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

    《蜀相》前两联是写景“锦官城”外之景:“柏”“阶”“碧草”“叶”“黄鹂”,后两联抒情。明确手法,借景抒情。通过作者所写之景的特点“自”“空”可以感受到无人欣赏的落寞,而写诸葛亮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由惋惜写出自己壮志未

    10月前
    3100
  • 蜀相一诗在情景交融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

    10月前
    1000
  • 《蜀相》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诗八句,前四写景,后四论事《蜀相》这一标题,就在显示作者是以十分尊敬的心情,把诸葛亮生平地位与事业规模,作了概括的揭示 开头二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丞相”这一称呼,则较《蜀相》

    10月前
    1100
  • 蜀相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诗人的忧国思想凝聚成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原诗:《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

    10月前
    2100
  • 《蜀相》这首杜甫的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诸葛亮的祠堂,就是四川的“诸葛武侯祠”。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开头用设问句点题,一个“寻”字,表示

    10月前
    1900
  • 蜀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时写了这首七律。诗人在成都定居后,多次拜祭诸葛亮,对诸葛亮

    10月前
    1900
  • 一代“男神”郑少秋现在怎么样了?

    小时候也是看楚留香并且喜欢上了郑少秋。随着年龄生活环境心态各方面的变化,并不会像现在的粉丝一样,那么疯狂或者痴迷于喜欢的明星。直到最近,很偶然的看到秋官参加舞出我人生节目,才悄然发现,原来当初的香帅现在已是年过半百66岁的年纪,虽已66岁可

    10月前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