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第1张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编辑本段]经历

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一九三八年印行;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编辑的版本,只收作者自己撰写的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以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十卷,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间印行。

[编辑本段]1973年版 《鲁迅全集》

197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20卷的《鲁迅全集》二十卷,卷目如下: 《第一卷 坟 呐喊 野草》 《第二卷 热风 彷徨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第三卷 华盖集 故事新编 华盖集》 《第四卷 三闲集 二心集 伪自由书》 《第五卷 南腔北调集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七卷 两地书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第八卷 会稽郡故书杂集 古小说钩沉》 《第九卷 嵇康集 中国小说史略》 《第十卷 小说旧闻钞 唐宋传奇集 汉文学史纲要》 《第十一卷 月界旅行现代小说译丛 地底旅行现代日本小说集 域外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 《第十二卷 一个青年的梦 爱罗先珂童话集 桃色的云》 《第十三卷 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思想·山水·人物》 《第十四卷 小约翰 小彼得 表 俄罗斯的童话 附:药用植物》 《第十五卷 近代美术史潮论 艺术论(卢氏)》 《第十六卷 壁下译丛 译丛补》 《第十七卷 艺术论(蒲氏) 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 文艺与批评 文艺政策》 《第十八卷 十月 毁灭 山民牧唱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第十九卷 竖琴 一天的工作》 《第二十卷 死魂灵》

[编辑本段]1980年版 《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〇年九月 总 目 第一卷 坟 热风 呐喊 第二卷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第三卷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第四卷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第五卷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第八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 第九卷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 两地书 书信 第十二卷 书信 第十三卷 书信 第十四卷 日记 第十五卷 日记 第十六卷(附集) 鲁迅著译年表 全集篇目 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6卷的《鲁迅全集》,目前一般教科书所选用的鲁迅的文章均出自这个版本。

[编辑本段]2005年版《鲁迅全集》

目录 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 一 卷 坟 热风 呐喊 第 二 卷 仿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第 三 卷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第 四 卷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第 五 卷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第 六 卷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第 七 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第 八 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 第 九 卷 中国小说史略 汉文学史纲要 第 十 卷 古籍序跋集 译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 两地书 书信(1904-1926) 第十二卷 书信(1927-1933) 第十三卷 书信(1934-1935) 第十四卷 书信(1936 致外国人士) 第十五卷 日记(1912-1926) 第十六卷 日记(1927-1936) 第十七卷 日记(人物书刊注释) 第十八卷 附集 鲁迅著译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释索引 2005年,《鲁迅全集》以崭新的面孔与广大读者见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继1981年版《鲁迅全集》出版后,新版文集中增收了鲁迅佚文24篇、佚信18封以及《两地书》原信68封,《答增田涉问信件集录》约10万字,总卷数由1981年版的16卷增加至18卷。这次修订对注释进行了大量的增补和修改,新版《全集》新增注释1000余条。 新在何处 :收文: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校勘:改动了1000多处; 注释:更加客观、公正、科学。 数字解读 :新版《鲁迅全集》主要在收文、校勘、注释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由1981年版的16卷增至18卷,其中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改动达1000处,新增注释900余条,新增佚文23篇。 专家点评 :新版《鲁迅全集》融会了20多年来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内容更加充实严谨,学术资料的可靠性更强。单独看某一处的修改,也许它很细微,甚至很琐碎,但综合每一个细微之处来看,《鲁迅全集》的修订呈现出的是蔚为大观的气象,体现了20多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但是缺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割裂了翻译和创作的联系,不能更好的体现鲁迅的精神。

[编辑本段]新版《鲁迅全集》

随着20多年来人文科学和鲁迅研究的不断发展,专家、读者陆续发现1981年版的一些不足:鲁迅的佚文、佚信不断被发现,当时的注释有其历史的局限。此外,书中也有一些误植、误排的字。更重要的是,鲁迅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应在全集中有所体现。新版《鲁迅全集》新在哪里?其修订原则是“以1981年版为基础,增补不足,修订错讹”。根据现在的定稿,新版《鲁迅全集》由原来的16卷增至18卷,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共计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与1981年版相比,此次《鲁迅全集》修订集中在三个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释的增补修改。

[编辑本段]收文

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此次修订,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鲁迅与增田涉答问函件集编文字约10万字。修订编委会委员、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裘士雄介绍说,在认定的23篇佚文中,内容涉及古籍整理、介绍外国文学家作品和悼念文章等,体裁包括杂文、诗歌等,反映了鲁迅文学创作道路的变迁和思想的演进。其中发表于1912年1月的《军界痛言》一文尤为重要。该文痛斥了辛亥革命后光复军在绍兴的一些劣行,在当时曾触动了一些光复军人士,他们对照此文进行检查,军风有所改变。与增收的文章相比,佚信的增收量更多。在新发现的20封佚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鲁迅写给张琴孙、蔡元培、宋庆龄、胡适、江绍原、郁达夫、杨之华、申彦俊等社会名流、外国友人的。其中一封是1933年鲁迅写给宋庆龄、蔡元培商讨共同营救被捕***人的信,弥足珍贵。这些信件内容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交流、学术探讨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鲁迅各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经历。在增收的书信中,专家们就两个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即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和鲁迅、茅盾联名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东征胜利的信件。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的《两地书》,鲁迅在编辑过程中对原信做了很多改动,包括删节内容、加写部分文字,同时鲁迅把原信全部抄录保存了下来。但1981年《鲁迅全集》出版时,鲁迅原信尚未印行。此次修订,在收入《两地书》的同时,将鲁迅的原信按时间顺序与鲁迅的其他书信一起编入书信卷,这样既保存了《两地书》作为独立版本的完整性,又能使读者看到鲁迅原信的全貌。鲁迅、茅盾联名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东征胜利的信件,1995年全文被发现,但专家们认为,此信没有原件依据,文字风格与鲁迅手笔完全不同,而且也不能证明此信经过鲁迅审阅,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鲁迅、茅盾联名给中央写信确有其事,这封信具有很重要的文献意义,并且在鲁迅生前公开发表过,应该在全集中得到反映。修订本将这封信编入书信卷附录,作为资料,便于读者查找。据修订编辑委员会成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王海波介绍,新版《鲁迅全集》还删去了经鉴定不属于鲁迅书信的《致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等。

[编辑本段]校勘

改动了1000多处据初步统计,此次修订,校勘改动达1000多处,使鲁迅作品的文本更加准确。负责全集第二卷修订的张梦阳举例说,收入《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我”按照闰土的父亲传授的方法,支起竹筛罩鸟,“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促住的不过三四只。”这里“促住”为“捉住”之误,而且一错就错了几十年。张梦阳发现这个错后,不是轻易去改,而是认真查阅了登在1926年《莽原》半月刊上的原文,得到确认后才改过来。再如收入《野草》的《好的故事》中“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这里“缕缕的胭脂水”应为“如缕缕的胭脂水”,此文在《语丝》周刊发表时漏掉“如”字,鲁迅当年曾在杂志上发过更正,但收入集子时未改过来。像这类校勘,看上去是一字之改,但要改这一个字,却需要做大量严谨细致的考证工作。

[编辑本段]注释

更加客观、公正、科学修订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林非和陈漱渝认为,此次《鲁迅全集》注释的修订前进了一大步,对原注中带有评价说明性的内容、带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释酌情做了修改和删节,把客观性作为新版注释的追求。此次修订,注释更为客观、不发议论,不解释鲁迅原文的含意,对注释对象不做评论,但要尊重历史,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回避。如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种人”以及相关人物的注释,删去了评价,只客观介绍情况。按照“向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提供相关资料和知识,同时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的注释宗旨,此次修订新增注释900余条,对1000多条原注做了重大修改,仅查补修改中外人物的生卒年一项就达到900余人。专家们普遍认为,新版《鲁迅全集》融会了20多年来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内容更加充实严谨,学术资料的可靠性更强。单独看某一处的修改,也许它很细微,甚至很琐碎,但综合每一个细微之处来看,《鲁迅全集》的修订呈现出的是蔚为大观的气象,体现了20多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

[编辑本段]鲁迅著译编年全集

编者:王世家,止庵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一,本书收录迄今所发现的鲁迅全部作品,含创作、翻译、书信和日记。鲁迅生前编入自己文集而确系他人所作或由他人代笔者,列为附录。其余他人之作,包括鲁迅编集时文后所附“备考”,概不收入。 二,收入本书的作品,均依完成先后排列。同一时间项下,以日记、创作、翻译、书信为序;著译作品先小说,后散文、诗歌。能系日者系日,无法系日者系月,无法系月者系年。写作时间未明,则系以初次发表时间,于题目右上方标~星花以示区别。 三,凡能独立成篇者,无拘长短,均单立一题;中、长篇作品,亦一律保持完整,不予割裂。 四,鲁迅对自己的作品每有修改,此次编集,只收录最后定稿。惟致许广平信与《两地书》所收鲁迅文字分属“书信”与“作品”两种文本,故一并收入。 五,收入本书的著译作品,均以鲁迅生前最后定稿版为底本,未收集者以原载报刊为底本,参校各版《鲁迅全集》及一九五八年版《鲁迅译文集》。某些篇目据手稿录入。日记、书信据手稿影印本校勘、整理。借鉴他人之处,谨致谢忱。 六,日记和某些原无标点的文章,悉由编者重新标点。 七,全书文字校订,除改正此前印本明显错字外,还包括将繁体改为简体,但可通假者及作者习惯用法,仍予保留。又所涉人名中简、繁二体不能完全对应之字,采用繁体。外国人名、地名译法,则悉从其旧。同一字的用法,同一人、地名称,在一篇文章内予以统一。 八,编者于各篇篇末,对最初发表时间,所载报刊,作者署名(署“鲁迅,,者略)及首次收集情况(限于鲁迅自己所编者)略作说明。 九,全书之末附有篇目索引,以供检索。 十,本书旨在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部“纵向阅读”鲁迅的文本,在编辑体例上仅是一种尝试。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目录 卷壹 一八九八至一九○九年 卷贰 一九一○至一九一七年 卷叁 一九一八至一九二○年 卷肆 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 卷伍 一九二三至一九二四年 卷陆 一九二五年 卷染 一九二六年 卷捌 一九二七年 卷玖 一九二八年 卷拾 一九二九年一至五月 卷拾壹 一九二九年六至十二月 卷拾贰 一九三○年 卷拾叁 一九三一年 卷拾肆 一九三二年 卷拾伍 一九三三年 卷拾陆 一九三四年一至八月 卷拾柒 一九三四年九至十二月 卷拾捌 一九三五年一至七月 卷拾玖 一九三五年八至十二月 卷贰拾 一九三六年 篇目索引

[编辑本段]鲁迅译文全集

《鲁迅译文全集》(共八卷) 书号:ISBN978-7-5334-4969-X 定价:600元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年5月 出版 说明:《鲁迅译文全集》,包括鲁迅先生翻译的全部译文。鲁迅不但是杰出的作家,而且是成就卓著的翻译家。鲁迅译文曾收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后于195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辑为十卷出版。这两种版本因年代久远已难以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八卷本《鲁迅译文全集》,有以下特点: 一、收入鲁迅全部译作,单行本和散篇分别按初次出版或发表时间顺序编排。 二、校勘以译作首次发表或初版版本为底本,并参阅各种版本。 三、除保留初版本插图外,适当增加初版和初刊书影,原著者及相关人物照片、美术作品、史料等。 四、译者附记、出版广告等附在相关译作之后。 五、原注均予保留。带号的注释为整理者所加。 作为鲁迅博物馆的孙郁馆长,他表示:“鲁迅先是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从他的作品来看,他翻译的作品要比创作的作品多。”他还表示,“鲁迅其实并不看好自己创作的作品,更觉得自己翻译的作品更具价值”。长期以来,鲁迅以其酣畅犀利的杂文为人所熟知,实际上,就如孙郁馆长所言,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作为向国人译介外国作品的先驱之一,鲁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翻译著作。然而,除五十年前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过一套《鲁迅译文集》外,几十年来,未见其他版本。这就使一些读者与收藏者无法便利地一睹鲁迅译文的全貌。 同样是鲁迅研究者的朱正先生则说:“谁要研究鲁迅,必须研究他的译文,否则无法理解鲁迅。”福建教育出版社系鲁迅出版的重镇,多年来,推次其斥巨资并联手鲁迅博物馆精心打造的《鲁迅译文全集》,即出于满足广大读者需要,薪传鲁迅文脉的目的,由鲁博研究人员凭借其馆藏优势,对鲁迅一生翻译的作品展开全面的整理、校勘,并添加近年来发现的翻译佚文。全书三百余万字,并配有相当数量的珍贵插图,堪称目前收录最全、制作最精良的一套鲁迅翻译作品集。 鲁迅的译文集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开阔的思想,让读者从中看到鲁迅思想的起点,智慧的源头,更多的是通过鲁迅的译文集来改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使表达更为缜密。孙郁说:“鲁迅的这种情怀是当代作家及其缺少的。”而钱理群则表示:虽然自己对鲁迅译文毫无研究,但是感觉到译文在鲁迅整个文学作品的意义重要。 《鲁迅译文全集》的出版,乃鲁研界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鲁迅、研究鲁迅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泉州著名人物有:

一、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福建晋江潘湖欧厝人,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欧阳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传至欧阳詹为六世孙。

欧阳詹著有《欧阳行周文集》8卷。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欧阳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传至欧阳詹为六世孙。欧阳詹的祖父、父亲、两个大哥都是唐代闽越的地方官吏。

二、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三、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

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

四、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五、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年),福建省泉州南安人,儒商的楷模、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今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原名李玉昆。

李光前热心社会公益的一生,深受其岳父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对新马地区和故国桑梓的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向往的生活被种草的另一本书,因为被止庵老师人格魅力吸引而来读的他的作品。

这是一本关于“复仇”的书,又或者说这是一本在时代更替中,写关于被时代落下的人或者说不愿意跟上时代的人的书;又或者说这是一本关于选择铭记还是选择向前的书。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人公冰锋是一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医生,突然某一天从母亲那儿得知了父亲在那十年期间被自己的同事背叛而被逼到绝望自杀的真相,他从那一天起记住了自己仇人。通过身边人的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仇人身居何处,但是没有动手的计划,但确实有一个复仇的决心。

在得知真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冰锋身边出现了很多人,他们和他真挚而又热情的交往。

叶生是第一个来到他身边的人,虽然阴差阳错地她是自己仇人的女儿,但是也不能否定他们在一起时的快乐。两个文艺的人逛书店看**一起旅游,谈天说地。但冰锋不可能放下父亲的仇恨,所以在他自己想要复仇的心一点点被软化,开始幻想和叶生的幸福生活时,他一刀斩断了这份关系。后来,芸芸出现在冰锋身边,给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芸芸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她是那个时代向往深圳的人之一,她也希望冰锋能考个研究生或者一起去深圳,但是冰锋以还有事没有做而无法应允。冰锋的弟弟铁锋,也是向往深圳的人之一,借助冰锋和叶生的关系,铁锋接触到了叶生家的关系,得到了机会去深圳,后来也离开了冰锋,成为新时代的一员。冰锋的妹妹,也在新时代中结婚安家,会想着购买当时流行的缝纫机和电视等,畅想着未来的生活。而冰锋,不愿就这样遗忘父亲的仇恨,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曾感到自己的仇恨变得飘渺,他也想过也许能和身边的人一样融入到时代里面去,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但是他总是在某些时刻把这些苗头扼杀了,他甚至托自己的老师从瑞士购买了一把刀来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

然而,随着知道他抱有这份仇恨的曾经和他父亲共事的贺叔叔以及自己的母亲先后离世,无人知道他内心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了,他的坚持变成了固执和偏执,周围的人也都通过不同的角度劝他想开点儿,不要停留在过去。最后,一直陪伴他的只有伍子胥,只有他一直研读的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只有这个故事一直支撑着他,而当他终于把伍子胥的故事讲给自己弟弟铁锋听时,他的弟弟说自己不懂这些历史,还说自己的哥哥总执着于研究过去的东西,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冰锋最后带着那把瑞士购买来的刀去执行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但是仇人已经因为病痛先离世了,而他也在叶生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他毁了自己也毁了叶生,最后两人都在去了异国他乡,一生没有再联系。

冰锋看起来是一个没有作为,没有梦想的十分平淡的人,他就像一个怎么都带不动的大石头,稳稳当当地扎在一个别人看不懂的位置上。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各有追求,也能温暖冰锋一下,但融不化他,最后冰锋回馈的还是自己的那份冷冰冰的温度。而我又想,冰锋也许是时代发展中一些人的写照,这些人背负着沉重的东西和善良,他们做不到完全不管不顾那些沉重的负担,也不能做到直接伤害别人,他们斟酌来斟酌去,最后确认可以伤害的只有自己。时代导致的伤害,用文中的话说,也许怪不到某些个人的头上,但是这种伤害带来的痛苦是真切的、私人的,投射到这些人身上他们具有恨别人的权力,甚至真要说到复仇,我想也是有理由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核心,带给了我新的思考——有些记住了历史的人,是有可能被新时代落下的,而我们却也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样的人提醒我们某些事情曾经发生过。

《神逻辑》([美] 阿里·阿莫萨维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y8ff

书名:神逻辑

作者:[美] 阿里·阿莫萨维 著

译者:黄宁云

豆瓣评分:72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4

页数:64

内容简介:

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如何与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

“你行你上啊!”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别人都结婚,你怎么不结婚?”

网络时代,每天都要遭遇成吨的“神逻辑”,让你无言以对、郁闷不已?

这本简明可爱的小书,列举了19种最常见的逻辑谬误,配有丰富例证和精美插 图,让你既能理清思路、做出滴水不漏的论证,也能迅速指出对方的逻辑漏洞,掌控讨论局面!

★行走江湖必备,终结谬论的神器!一部脑洞大开的 “极简逻辑入门指南”

★长踞英、美、德、加逻辑类图书排行榜第1名,已被译为十余种语言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 明斯基、谷歌数据艺术总监艾伦 • 考布林诚意推荐

★著名学者止庵、“奇葩说”辩手史航推荐

★入选亚马逊“编辑推荐” 、新浪月度好书榜、“最美书店周” 榜单

★随书赠送:“汝不可再犯逻辑谬误”双面海报+24张”神逻辑终结卡“

作者简介:

阿里·阿莫萨维(Ali Almossawi)是Mozilla公司的数据可视化设计师。现居旧金山,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与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部,作品发表于《连线》《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等多家报纸与杂志。

亚历杭德罗·希拉尔多(Alejandro Giraldo)是一位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现居哥伦比亚麦德林,毕业于麦德林玻利瓦尔主教大学与西班牙ELISAVA设计学院。

鲁迅和朱安比较,谁强谁弱泾渭分明,鲁迅与当时旧时女子谁强谁弱泾渭分明如果为了成全一个孝而平白无辜牺牲一个女子的一生的幸福,这叫厚道,这叫无私?

我丝毫没有指责鲁迅另爱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追逐自己幸福的权利,鲁迅也是人,他凭什么就不能追求,但是一味‘的为他这种行为辩解,不是让人更尊重,而是让人觉得更可怜。强如鲁迅者也不过社会制度下的一个悲剧和玩偶罢了,改变社会,先把自己改变了再说吧。

因旧婚姻而被束缚的不是鲁迅一人,如胡适,如徐特立。胡适对夫人如何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赘言了,他心中早就已经有自己心爱的女性,却能在屈服于旧婚姻的时候依旧能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担到底,这是一个男人的做派。用徐老的一句话:我娶了她就要负担她,她因为旧婚姻已经很可怜了,我不会再添一道悲剧。徐老说,一个小脚女人,本身并无特长,对于自己的生活无一技之长,我休了她或者不负担她,那么她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男人已经获得了世界太多的不公平,不过是为他们添一道不公平而已,女人已经在这个世界失去了太多不公平,不过是为她们争取到一点公平而已。

我想说的还有另一层意思:既然能为母亲尽孝?,作出了牺牲,那么不妨继续牺牲,为一个女人尽责,他既然那么聪明能干,把一个女人养幸福一些,是不是也不该那么难吧?最少胡适就是最好的例子,多经典啊!如果这都做不到,那么他不如胡适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鲁迅已被拉下神坛,对于他的认识、评价越来越多元化,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其中也有一些弊端,不仅是体现在认识、对待鲁迅上,从中也反映了我们当下社会和人文环境中的某种问题。自然这样的局限和问题是多样的,我在此不可能一一论述。还是回到此文,止庵先生从鲁迅和朱安的婚姻关系着手,探讨其对鲁迅写作和作品的影响,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谈到鲁迅不再强调他的“横眉冷对”或“俯首甘为”,谈到他的写作,不再以他的《呐喊•自序》为依归,不去纠缠幻灯片事件的影响,这是相对于以前鲁迅研究中宏大叙事的一种调整,也可能是解构的自觉,是一个值得欣赏的现象。当然其中还体现出的一个特性就是现在人们都很注重个人的感受,关注日常生活的趣味,我们亲近鲁迅的一个表现就是还原生活中的鲁迅,人们总是习惯从人性的某种共通性来认识和理解鲁迅,以个人化的形式来认识和解读作为个体的鲁迅,比如年前关于鲁迅非常火的一本著作《小闲事》着力再现恋爱中鲁迅温婉、日常的一面,也因此被主流媒体所争相报道。

     这可能是我们承平以久而忘了鲁迅是生活在血与火的年代。当然我们的时代并非不需要高尚的追求,不是不需要对大我的推崇,而是被宣扬的这样的存在大都是经不起推敲,使得人们产生了逆反的心理,进而将我们的这种意识和追求转化为对这种存在的消解上,事实上有些人在现实中对邪恶的承受力是超强的,乃至说有些意识本身就是个人不健康心理的体现,却总是去怀疑和亵渎那些美好、伟大的存在。我想没有人否认鲁迅的伟大追求和存在也是一种事实,而且这是更具有决定性的,我们若忽视或者是过于倾向解构他,那么鲁迅的很多存在就是难于理解的,而且鲁迅若真的像有些人所描述的那样卑微,又何以写出深刻的作品来呢?

     我们还是来看看此文的结尾:“某种意义上讲,朱安之于鲁迅,与卡夫卡的父亲之于卡夫卡,或者西伯利亚监狱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用相仿佛。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过《死屋手记》,卡夫卡写过《致父亲的信》、《判决》,鲁迅则对朱安的存在以及自己与朱安的关系讳莫如深。他留下的日记中,一共只提过两次‘妇’;文章和书信中,‘贱内’、‘内子’、‘太太’、‘大太太’之类字样也不多见。没有死刑判决与长期苦役,无以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父亲的专横狂暴,无以成就卡夫卡,鲁迅对朱安的极端冷漠,对他自己无疑也是精神上的折磨,这在他那里同样升华为创作热情。正因为由此‘造成一种只有苦痛与黑暗的人生观,让他无条件(除艺术的感觉外)的发现出来’,鲁迅笔下之深刻,才为其同时代作家和之后的绝大多数作家‘所不能及’。尽管这是巨大而长期的牺牲所换来的结果。而朱安终其一生,只是做了牺牲”。

     这种同情弱者的立场是令人赞赏的,不过也因此放大了朱安对鲁迅写作的影响,从而部分地削弱了鲁迅写作的改造国民性的意识,遮蔽了鲁迅的精神追求和社会抱负。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我们要看看鲁迅与朱安的关系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以及如此对鲁迅形成了怎样的影响。而鲁迅之接受这个婚姻大多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其中一个不被人所重视的因素是在定婚之初鲁迅是有所期待的,这一个是对母亲的信任,另一个是对未知的不确定,事实却大失所望,因此鲁迅的婚姻对他伤害最大的不是朱安,而是“母亲娶媳妇”这个事件;而有一个现象则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那就是鲁迅的爱情生活上的相对单调,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正值青春,他这时却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千家驹的推测有些像写推理小说),而他在北京独自为官时也是情感的空白期,这是极为不正常的,我们可以说鲁迅对于感情是有期待的,但却没有什么追求,即使他与许广平的恋爱也是许主动的多,或许鲁迅在这方面是冷淡的,这一方面是个性使然,另外就是他个人的精神和社会追求在他的人生中占据根本的地位,这可能也是他在没有见过新娘就仓促结婚的一个因素。

     我们可以说鲁迅对朱安是不满意的,是没有感情的,甚至说是冷漠的,同时从各方面的材料看朱安都是一个很本分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存在怎会对鲁迅的写作和作品的内容有如此大的影响,自然这个事件对鲁迅的影响和作用是深远的,正如我在上面所强调,但是这种影响不是朱安本人所造成的。为了证明这种预设,止庵先生大段引用荆有麟的话,并强调鲁迅和朱安一起生活在“绝望的家中”时是他创作上的辉煌期。只要我们稍微读一下鲁迅的年谱,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而且鲁迅这段时间里创作上的丰富其原因是多样的,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应该说鲁迅在北京买房并将全家搬来一起住是他一生中心情较为愉悦的时期,如果说写作《狂人日记》时的鲁迅内心是苦闷的,那么写作《阿Q正传》的心情是轻松的,他这一时期写下了像《鸭的喜剧》这样富有童趣的文字。

     而写作《野草》和《彷徨》时的鲁迅确实大多是和朱安住在一起,但是这个时期在生活方面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当推兄弟失和,以及因此大病一场(我在这里也不去强调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比如他和“正人君子”们的斗争),他的很多文字都是处理这个问题的,而这个所谓“三期”的后半期鲁迅已经开始与许广平交往并建立了恋爱的关系。止庵先生他们还有一个不应疏忽的遗漏,那就是鲁迅有一篇专门表现爱情婚姻生活的《伤逝》——固然周作人以为是写兄弟失和的,而这篇小说写于鲁迅和许广平的恋爱时期。我想如果强调朱安对鲁迅创作的影响,那么《祝福》可能是一篇值得分析的小说。

     若从家庭对鲁迅的影响来说朱安是极为微小且多是间接的。将之与卡夫卡和其父亲的关系作比是不相当的,在我看来也因为朱安在鲁迅生活中作用的微小而对之不大提起,这并非是有意隐晦——自然现代有人如此。父亲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而妻子是可以选择的,事实上鲁迅的爱情、婚姻以及女性观都是开放、现代且清醒的,他曾在给李秉中的书信中谈论过婚姻的利弊。具体到鲁迅与朱安的关系,我认为理想的状态是鲁迅最初拒绝这样无爱的婚姻;其次是离掉没有感情的妻子;而最为难堪的恰是鲁迅这种状态,这对双方都是一种牺牲,可从情理上来看是鲁迅在照顾朱安。若是前面两种选择鲁迅会有绝然不同的人生,自然这样的鲁迅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鲁迅。我想我们在考察朱安对鲁迅的影响,更应该注意的是鲁迅对之的态度,对于一个不爱的人,鲁迅愿意背负起来并陪着做一世的牺牲,这是其独特和伟大的地方,也是成为鲁迅的一个内因,我们不能把握到这些而谈论鲁迅与朱安的关系都会偏离真实的。事实上在爱情、婚姻上遭遇比鲁迅奇特、悲惨的人何其多也,鲁迅是一个有着文学自觉与追求的人,这和卡夫卡也是不同的。

     任何伟大的人物都有其庸常的一面,这不仅是他们存在的真实,也会作用和表现在他们各种伟大的追求和表现之中,也可以说是他们伟大的一部分,却不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庸常的人那么多,并不因为其庸常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成大事的根本仍在于个人独特的个性和追求之中。我曾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说哪一天许广平和鲁迅有什么不愉快,那么文坛中就会有人遭殃了,这样的事我们是难于定论的,事实上从创作的规律上看无论我们表现什么样的内容和情感,往往是我们处于一种比较宽松的心境中创作是最好的,而鲁迅在后期的一些批判文章是可能引来人身的灾难,如果他的写作如此受动于生活中的私人感受,这不是太不明智了吗,这样他的批判如何能够深刻呢!

     相对于以前人们总是强调鲁迅的精神和思想追求,并不断放大其存在的社会意义,特别是效果,如果说这是用放大镜来看待鲁迅的话;那么当下过于从生活以及人性的常态出发来研究难免会表现出用显微镜来研究鲁迅的弊端,那就是只取一点不及其余,并将之放大乃至是当作其存在的本体。比如有的人认为鲁迅弃医从文是由于成绩不好;有的人认为鲁迅之介入女师大风潮主要是由于许广平,有的人认为他的南下是由于和许广平的约定,而不是通常意义上强调的是为逃避压制及追求革命,这些已有人反驳,这里不必重复,但是鲁迅研究中的这种倾向还是需要指出和纠正的,我不排斥这种因素的存在,但不能过于强调,更不能因此使得鲁迅的各种正义、高尚的言行看来都是出于个人的私利和情感,这是应该避免的。其实在这一点上鲁迅有过很清醒的表述,我也不再引述了,我们不能把伟大的人物想象到不食人间烟火,也不能把他们完全世俗化,进而否定之。自然这些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表现却总是不尽人意。从中更体现出当下的一种人文困境,那就是人们对于正义、道德以及真正崇高的存在的质疑与不信任,相反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我们所缺乏的恰恰是坚定的信念,是那些可以提升我们从这种私我和私利中超越出来的人物和信念。

     应该说现在关于鲁迅的材料已经被充分挖掘,在他的生活和人生经历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缺失了,问题是如何看待,在我看来能够使用并经得起用放大镜与显微镜来研究的人物,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也是不多的,这样的个体我们的民族和个人理应尊敬。自然我不排斥客观的研究乃至是将之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道具,而且具体到个人的认识,我们也可以多元,或者说鲁迅研究仍然需要更加多样且深入的探索。

     事实上鲁迅的存在是多面的,也是复杂的,而且这种复杂性直到现在还没有被完全揭示出来,而鲁迅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精神和思想层面以及这些与他的个性和人生经历之间交错的关系。可以说我们在鲁迅研究中需要更加大胆的探索,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鲁迅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可能是超越任何单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可是有些人在认识他的时候不是从这种意识出发或者说是不能够,而总是汲汲抓住或表现那些以往不被重视的一面而将之放大,乃至是将这一点当作鲁迅存在的真实。这与追求宏大叙事相反,但思路是一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550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