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的表演多在行进中或在广场,秧歌队行进在一个较宽敞的广场时,原地围起一个“场子”,围好后,有的秧歌队会在场子中间由两三个演员表演一些具有简单情节、诙谐幽默的小段子,久之“秧歌戏”诞生了。
秧歌戏形式比较灵活、自由,长于表现现实生活。尽管是山野村戏,在角色行当、动作表演、剧情结构、人物性格、语言特色方面,却并不逊色。秧歌戏的角色行当和京剧类似,分为生、旦、净、末、丑,生下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旦下又分老旦、小旦、武旦等,行当周全。人物的服饰、行头、脸谱也与京剧大致相同,个别角色如徐延昭、包拯的脸谱则在细节上略有分别。
秧歌成戏后继承了小而短的传统。小是指角色小、演员少。小生、小旦,最多再加个小丑即可成一段戏,因此多被人称作“三小戏”。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花脸、青衣“三大门”。短是戏短,秧歌戏没有成本连台的“大戏”,多是反映日常生活、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戏”。其音乐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形成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容的体制,表演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
秧歌戏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演的多是当时的“现代戏”,演出服装、道具简单,机动灵活,唱腔是地方小调,道白用地方方言,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等。 秧歌戏历史悠久绵长,唱腔雄浑厚重,本地的方音俚语和生活习俗的融入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明清俗曲和地方曲调、语言融合的风格代表。秧歌戏是声腔式戏曲,其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之说,此非确数,极言其多,主要有:水胡、娃娃、头行板子、哭糜子、还魂片子、大清阳子、二清阳子、甩炮、秃爪龙、桂枝香、山坡羊、莲花落、二板起腔等等。
秧歌戏里唱得最多的两种调子是“水胡”腔和“娃娃”腔,分为男水胡、女水胡和男娃娃、女娃娃。同样分为男女腔调的还有头行板子、哭糜子和还魂片子,各分男女,韵律有所不同。有些调式因为通常男腔唱的多,女腔就慢慢被忘记了,如大清阳子、二清阳子、甩炮、秃爪龙、桂枝香、山坡羊,多为男唱;通常为女唱的有莲花落和二板起腔。这些调式的特点和作用各不相同,例如二板起腔只有一句,用于一段唱词的开头,起引入、过渡的作用;而哭糜子调多用于唱悲腔时,还魂片子多用于人物临死之前的独白。
各地的秧歌戏多以兴起或流行的地区命名,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小曲为主,如祁太秧歌、韩城秧歌、陕北秧歌;有的民歌组合与板式变化相结合,如朔县秧歌、繁峙秧歌、蔚县秧歌,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来自梆子腔,板式有头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滚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统称“训调”,包括“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演唱时采用板胡、笛子、三弦等伴奏,俗称“梆扭子”;有的属于板式变化,如定县秧歌、隆尧秧歌,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导板等,演唱时用板鼓或梆击节,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锣鼓伴奏,因此又叫“干板秧歌”。
秧歌成戏后唱腔逐渐朝着“戏曲化”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秧歌戏的唱腔体式已有四种。
一是保留早期秧歌民歌小调形态。唱腔仍是以民歌小调为主,演出小戏一剧一曲,剧名即曲名。这种秧歌戏虽然保留了民歌小调的形态,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吸收了较多的“曲子”(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其他地域流行的唱调,曲调逐渐丰富。这类秧歌戏以晋中秧歌为代表。
二是将传统的秧歌小调简单化,成为以上、下两句无限反复的唱腔。唱腔只有一种或两三种,以唱词的字数作为唱腔的基本结构和唱调。这类秧歌戏有泽州秧歌、平腔秧歌和汾孝秧歌。
三是以传统的一首或几首秧歌小调为基本曲调,将唱腔的曲调板式化。虽然唱腔是以“板式”称谓的,但唱腔中仍保留着“四句秧歌”唱调的基因。这类秧歌戏以晋东南的襄武秧歌为代表。
四是虽然尚保留有传统一剧一曲的曲调,但在发展中不仅使自己的曲牌体唱腔板式化,而且把梆子戏中各种板类的板式完整地吸收进来,与原有的曲调同用于一剧中。这类秧歌戏以晋北大秧歌为代表(包括朔州大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
秧歌戏的乐队早期都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在不断的发展中,各地秧歌戏才逐渐有了管弦乐器的伴奏,使用乐器大多是当地梆子戏、其他戏或民间乐队常用的乐器。
早期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唱”“扮”和“演”。正是由于秧歌的多样的表演形式,才使得秧歌成为“歌”、成为“舞”、成为“戏”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 隆尧秧歌戏是由古代当地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发展变化而来的。隆尧秧歌诞生于明末清初,形成组班登台巡演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根据表演特点和地域的不同,隆尧秧歌又分为南北中三路。隆尧秧歌的主要特点,一是表演舞台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于民艺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乡土性,表演风格饱含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富,据统计达二百余出。四是语言通俗,唱词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浓,唱腔简单明快。五是伴奏简易,徒歌干唱,前期只有武场,以鼓锣镲梆为主,没有文场,后期增添弦笙笛等文场乐器。
隆尧秧歌唱腔古朴,无丝竹相配。研究、发掘隆尧秧歌对于研究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隆尧秧歌孕育、产生于农田劳作的稻歌,它不是其他任何剧种的编译、分支或从属,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自己的独特位置。
隆尧秧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传统剧目。这些项目中既有隆尧秧歌的本戏, 也有其他的剧目。隆尧秧歌老艺人多无文化,所以它的本戏多无剧本,皆为师傅一代一代口传下来的,已知的传统剧目加上建国以后创作的现代戏,共计200余出。隆尧秧歌鼎盛时期,曾有200多个团,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但随着部分老艺人的离世,或部分已年高龄迈,无法登台演出。青年演员因戏曲不景气另谋高就,只有个别老艺人偶尔组班演出一些小戏或折子戏。隆尧秧歌演员队伍日益老化,观众群体非常窄小,发展已陷入低谷,急需抢救保护。 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县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中西部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
定州秧歌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厚;男女唱腔均以宫调式为主,演唱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传统演唱没有文乐伴奏,没固定调门,演员随意起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为D调。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传统板式达28种之多,仍旧保留了全用打击乐伴奏(即大锣腔)的形式;定州秧歌剧目丰富,涉域广泛,包括爱情类、节孝类、公案类、滑稽类等。
定州秧歌的唱腔独特,传统剧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研究中国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第一手材料。
定州秧歌戏开始只是在田里唱,后来在地头搭台唱;开始只是唱小曲,后来编成了秧歌剧。
定州秧歌编成唱本始于清朝中期,当时受其它剧种影响,一些民间艺人开始穿上简单的服装扮演人物。1926年后秧歌艺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1952年,定县秧歌剧团成立,1959年剧团达到鼎盛时期。
几度繁盛之后,定州秧歌逐渐走向低谷。1988年,定州秧歌剧团撤消,演员开始转入民间活动,三五成群搭伴演出。虽然秧歌在农村还拥有一批新老戏迷,但由于剧团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其演出无论是规模、场次还是演出质量,都已远远赶不上从前。一些老艺人相继谢世,许多剧目失传。
为了抢救这一古老剧种,定州市成立了定州秧歌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保护规划,并且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对抢救和保护定州秧歌来说,是一良好的契机。 朔州秧歌戏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边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市、包头及河套一带,另河北张家口及陕西靠近山西的市县也有存在。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后来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
以舞蹈为主的秧歌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贺生日、祝寿、拜女婿、应邀还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戏为主的秧歌称为“大秧歌”。大秧歌唱腔集中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借鉴了其他戏曲的唱腔结构和曲调,形成了独特的板腔与曲牌的“综合体”。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朔州秧歌长期在当地流行,并演变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为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流传以及演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朔州秧歌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分散四处的艺人自愿组合,集中起来走村串镇演出,朔州大秧歌进入了昌盛时期,剧目除演传统的出、会、 本戏以外,还演出移植剧目。1953年国家委派有关人员协助选拔技艺较高的艺人,组织起 朔县新乐剧团,成为大秧歌第一个有组织的演出团体。1956年,剧团正式改名为朔县大秧歌剧团,招收了第一批女演员,行当再次扩大。1966年剧团被迫停演,第二年解散,艺人返乡,一直到1970年剧团恢复,艺人们再次回团,并招收了第三批学员,并在全县成立了21个业余秧歌剧团。“文革”结束后,戏曲获得新生,1977年历史剧重返舞台,1979年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为朔州大秧歌传统戏《泥窑》录像。20世纪80年代,朔州大秧歌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朔州大秧歌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
由于创编人员匮乏、优秀演员流失、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经费严重短缺等原因,大秧歌剧团只能参加一些公益演出或社会活动,面临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
“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
繁峙秧歌戏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七十多个,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戏。繁峙秧歌唱腔结构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中板腔体的基本板式有10种,曲牌体的“训调”有17种,另外还有若干个小调,器乐曲牌75个。
繁峙秧歌戏是由民间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它的唱腔融汇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6年,繁峙县政府曾把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剧团成立后,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并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
2006年,繁峙秧歌就国务院公布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繁峙秧歌的专业班社和业余班社逐渐恢复活跃起来,传统剧目等又出现在舞台上。 华州秧歌全称为华州秧歌戏,又称布衣戏,以华县赤水镇的蒋家村、郭村、南北会头坊村、东阳乡的江村和高塘镇的秧歌最为有名。
华州秧歌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关资料记载:它起源于汉代的“傩舞”,由宋代“村田乐”演化而来,兴盛于清道光、光绪年间。1957年被定名为“渭华秧歌”,《华县志》中称之为“华州秧歌”。
20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华州秧歌盛行一时,多次参加省市文艺表演,获得广泛赞誉。经过“文革”时期的短暂停顿后,华州秧歌在20世纪70年代又焕发出勃勃生机,1975年曾参加全省的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1982年在“渭南地区民间文学普查汇报会上”,《卖杂货》、《办年货》、《石榴娃烧火》、《小喜接妹》等剧目,受到好评。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华州秧歌戏渐渐失去了往昔的繁荣与活力。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市场逐年处于滑坡状态,演出人才匮乏短缺,剧本创新停滞不前,使得华州秧歌戏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2004年以后,华县政府用于普查、调研、挖掘、整理华州秧歌戏资料,支持省民间文学艺术家、剧作家搜集、挖掘、整理华州秧歌戏小戏,印刷出版《渭华秧歌》一书。华县文体局聘请有关专家,对华州秧歌戏进行考察、论证,挖掘其价值,并抢救性地排演了华州秧歌戏中的30多个经典小戏。2006年至2007年又组织专人对华州秧歌戏再次进行普查、搜集、整理,形成了文字、音像资料;对艺人进行了录音、录像,建立了华州秧歌戏艺术档案。并将华州秧歌申报为省、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华州秧歌也在师徒传承的同时,逐渐走上专业团体演出的程式。 在平山县西部山区的许多村落,每逢农闲一直流传着唱秧歌戏的民风,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而平山县一带的秧歌戏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称为平山西调秧歌戏。
据《平山县志》记载,1853年(咸丰三年)秧歌即风靡乡里,常因唱秧歌而耽误农事。因而官方颁布禁令。石家庄以东为东路秧歌,石家庄以西为西调秧歌,因所在地区方言不同,所唱秧歌腔调有别,因而有东西之分。
平山为西调秧歌,又称大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只有武场乐器、鼓、锣、旋子、镲。它以“七唱八打九不闲,小袄套大衫,外加一坎肩,一唱门对门,二唱打地摊,行头自己做,人称包袱班”的演出形式。
每逢年节,庙会有群众自发组成团体演出,几乎没有文人参加,因此全部为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授下来。和京剧相比,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唯独没有末。
所演剧目,都是些民间琐事,传说故事,家长里短,打老婆训孩子的轶闻趣事。
平山西调秧歌的唱腔委婉动听,以多变的上下句词调和长短点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形成了通俗简练,易唱易懂,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
清朝末年,在艺人崔天宝的口口相传下,出现了秧歌传人李同祥(艺名“抓心旦”)等人,并形成了几大流派。其中“同祥派”影响最大。1926年(民国15年)时,西调秧歌在平山县仍相当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秧歌戏。解放后,西调秧歌有所创新和发展,改编加工了一些朝代戏,在腔调和音乐方面进行的改革,尝试改变秧歌不带弦的传统,开拓了秧歌卦弦先例。后来,在平山县古月镇刘家沟村、白龙池村还流传手抄西调秧歌剧本30余个,这两个村还有演出活动。但总体上处于传人少,难发展,亟需保护的状态。 苇子水秧歌戏是门头沟区较为古老的民间戏曲剧种,它是由秧歌与其他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结合而形成的。秧歌戏起源于明代嘉庆年间前后。
苇子水秧歌戏伴奏以打击乐为主,主要由有单皮鼓、檀板等,整场戏只用锣鼓、不用丝竹;演出时打一阵“家伙”,唱一段戏文;伴奏铿锵有力、节拍鲜明,唱腔苍劲豪放,高亢激昂。另据考证,秧歌戏很像明清时期盛行的高腔戏(以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音调高亢,富朗诵意味的特点),而苇子水村的秧歌戏的唱腔及伴奏均有明代高腔戏的特色,主要唱腔为“摔锣腔”、“大秧歌调”等,有些近似湖南花鼓调音韵。剧目有《赵云截江》、《张飞赶船》等。
苇子水村秧歌戏具有浓郁地方民间戏特色,其剧目内容保留完整,历史悠久,风格古朴,对于研究京西民间戏曲有一定历史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历史上京西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提供了历史资料。此外,苇子水的秧歌戏还丰富了当地人民的业余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戏种。
虽然苇子水秧歌戏在国家、政府的帮扶下,演出队伍的道具、服装、乐器等已得到更新,但由于老艺人年事已高,演出队伍同样存在着后继乏人的困境,迫切需要培养新的传承人。 祁太秧歌是源于山西太谷的一种民间小戏,也称太谷秧歌、晋中秧歌。最初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农村耕作者伴随农事活动而传唱的一种民间小调, 其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唱的民间小调逐渐把动作、舞蹈、武术、技艺融入其中。发展成为可表演欣赏的“地秧歌”和“过街秧歌”;后又借鉴了外地民间艺术的精华,由街头演唱逐渐发展成为拥有388个剧目的地方小戏。
祁太秧歌是集音乐、舞蹈、唱、念(道白)、做(表演)、打(武秧歌)于一体,并以唱为主的综合艺术。或一剧一曲,或一剧多曲,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主要反映祁县、太谷县及晋中农民的劳动、爱情等农村生活,情节简单,唱词多为排比句式,舞蹈动作活泼多样。表演质朴、简约、粗犷,很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祁县共有业余秧歌剧团71个,艺人2000余人。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秧歌,精华与糟粕并存。在表演上既有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艺术,也有摄取的生活中丑恶*秽的渣滓。
1951年11月,由祁县文化馆主办,建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社”,在演出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推陈出新”的工作。从而,剔除了不健康的东西,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秧歌剧目,移植上演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戏,《并在声腔、音乐方面,加强了节奏性,丰富了锣鼓点。有的剧目,还配以弦乐伴奏。从此,祁太秧歌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受多元文化娱乐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祁太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生存发展面临濒危的状况。为了使祁太秧歌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06年根据有关部门的推荐,祁太秧歌已经正式被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襄武秧歌是一种流传于以山西省襄垣、武乡为中心以及晋中的榆社、左权、和顺等地的戏曲形式,初为襄垣、武乡一带的民间小调,后与西火秧歌相融合,在地方语言影响下,逐渐嬗变而成,是上党地区仅次于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的一个地方剧种。
襄武秧歌开始为干板演唱,群众称为“干板秧歌”和“地圪圈秧歌”,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了半职业班社的活动。 宣统元年(1909)后,襄武秧歌从剧目、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音乐曲牌以至服装、舞台装置等方面都向上党梆子学习,甚至出现了秧歌夹上党梆子演唱的形式,即扮演官员的人唱梆子,扮演一般百姓的人唱秧歌,或花脸唱梆子,生、旦唱秧歌。
襄武秧歌是襄垣秧歌和武乡秧歌的合称,襄垣秧歌按照戏曲音乐声腔的分类方法,属于民间歌舞诸腔体。唱腔的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唱腔以上下两句为一个基本单位,有规律地变化,反复进行。传统唱腔有流水和圪联两大类。襄垣秧歌和武乡秧歌风格不同,前者以中音区为主,有低回婉转,优美细腻的特点,后者则以高音区为主,有高亢激越、清晰明亮的特点。据考证,襄垣秧歌的传统剧目共有239本,现代剧目有157本。传统剧目中行当大都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语言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形象风趣诙谐。代表剧目为《兰英进京》、《玉凤配》等。襄垣秧歌的现代代表剧目为《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老八路》等。
襄垣县人民剧团是一家的襄武秧歌专业剧团,当地政府很重视,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该剧团主要以表演秧歌为主,有时也演梆子和歌舞,相比较山西省的其他县级剧团,其生存状况比较好。 蔚县秧歌,又称蔚州梆子,产生于河北省蔚县境内,流行于河北张家口地区和山西雁北、晋北地区及内蒙古部分旗县。它产生于民间,由田间小调、民歌俚曲发展而来,大量吸收早期流传于北方地区的古老戏曲声腔,形成了较完整的梆子腔剧种。蔚县秧歌以其“方言白话”和板腔体与“训调”曲目唱腔巧妙结合的形式突出了自身的特色。
蔚县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至康熙年间形成了具有自己的剧目、音乐、表演、唱腔等内容的梆子腔剧种。到清朝同、光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民间班社达210多个。演出市场远及蒙古国的乌兰巴托。解放后,成立了专业的蔚县秧歌剧团。文革后期被改编为文工团,后又改为蔚县晋剧团。2005年,该团重新恢复了蔚县秧歌剧的挖掘继承、创新演出工作。 韩城秧歌是集歌、舞、说、表于一体,具戏曲元素的歌舞剧雏形的民间艺术。
韩城秧歌的曲牌有60个,除去歌头、歌尾、数板和一些曲牌变体,实际曲牌约有40个。这些曲牌情绪风格各异,节奏长短不一,歌词受曲牌严格限制,演唱时可即兴编唱,随意发挥,可长可短,诙谐有趣。韩城秧歌被称为“唱秧歌”或“秧歌戏”,而不是“扭秧歌”、“跳秧歌”,因为它总是以唱为主,主体是民歌。
韩城秧歌一般2-4人表演,节目以短小精悍、活泼朴素见长,歌腔优美婉转,舞蹈欢快矫健。随着剧情节奏的发展,舞蹈动作以态(姿态)为“起”,以闪为“承”,以扭为“转”,以跳为“合”;有时“大中套小”,即大动作包含小动作,如身大摆,头小摇;臂大甩,手小绕;腿大蹬,腕小转等。总之,韩城秧歌的舞蹈动作概括为:闪、扭、转、跑、摇、摆、跳;慢放紧收,大中套小,巧始刚归,下震上绕,相于急中,态于唱道。
明清时期,是韩城秧歌的定型时期。明代中叶,一些韩城文人学士在浙江、四川、云贵等处做官,身边的佣人还乡后,把南方的秧歌小调带回韩城,又汲取了秦腔、蒲剧、眉户等戏曲的不少营养,使韩城秧歌博采众长,从而独树一帜。
清朝光绪年间,韩城秧歌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韩城秧歌艺人韩敏卿带领秧歌班子进京,被慈禧太后招进宫中演出,并在宫中设立“秧歌教练”专门教演秧歌。光绪二十五年,韩城知县吉冠英为了接待清廷钦差张启华,举办了一次韩城秧歌大会演,展示了韩城秧歌迷人的魅力和精湛的艺术。
1926年春节期间,薛峰川的红艺人建德和天宝,各为本村秧歌班的领头,搭台对唱秧歌。一时之下,伯仲难分。 20世纪40年代,随着眉户、蒲剧、秦腔占领了韩城城乡的舞台,韩城秧歌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到五六十年代,在韩城当地已很少看到秧歌的演出了。
新中国建立后,韩城秧歌被省、地、市文艺工作者挖掘并注入了新的活力,创编出了一批新的形式和内容的韩城秧歌剧目,使韩城秧歌红极一时。特别是1963年的“五一”,《扁担歌》、《女社员》等秧歌剧目在北京天安门作了专场演出,之后又赴中南海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被灌制了唱片。
经历了“文革”时期十几年的沉寂,改革开放使韩城秧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1985年,“韩城秧歌学会”成立,随后,《韩城秧歌剧目选》和《韩城秧歌》的一系列书籍出版发行,对韩城秧歌的剧目和音乐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和整理。
2008年6月,韩城秧歌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两市区绥德、米脂、佳县、吴堡、子洲、清涧、延川、安塞、志丹等地区,而绥德县的陕北秧歌最完整、最系统,更具有代表性。绥德县陕北秧歌从艺术风格可分为北路秧歌和南路秧歌,其中北路秧歌代表性民间艺术家是吴继业和李增恒,南路秧歌代表性民间艺术家是苏树旺、苏贵堂、贺俊义。
2006年,陕北秧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胶州秧歌是胶东秧歌的代表,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盛行的是胶县县城周围五十里方圆的地方,尤以大沽河一带为最盛。
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 “伞头”。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队还要有3至5人的教练,专管训练演员并兼做演员。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翠花为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而又温柔娴静的性格。小嫚为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鼓子和棒槌均为中年和青年男性,鼓子潇洒诙谐,棒槌英武矫健。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的羽调式民间吹打乐。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特点的八分音符,贴切典型,乐曲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和谐统一。
他是词,你是谱,你俩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千禧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才高鹦鹉赋,春暖凤凰楼。比飞却似关睢鸟,并蒂常开边理枝。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
林苑一隅秀牡丹,国色无言暗香传,民兄愉悦喜意涟。张灯结彩闹新婚,齐聚亲朋笑开颜,景色炫美更空前。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
新娘沈兆玲,浓妆淡抹,面如桃花,两眼积清如水含情脉脉,修眉一弯新月,皓齿珠玉,口比樱桃,冰肌玉骨,秀色可餐,有情水仙含春露,无力蔷薇卧晓枝。国色天香,梨花带雨。好比那空谷幽兰,高寒杜鹃,出水芙蓉,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紫禁城的牡丹!赛西施,比貂禅,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新郎韩勇利,表表威仪、落落大方,英姿潇洒、气宇轩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胸藏九州风云,地阁方圆腹内天空海阔。一看就是一位讲礼仪,懂礼貌,有理智,有气质,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的理性青年。“龙蟠凤栖,勇利兆玲双合璧;花香月美,鱼水偕欢俏佳人”他们真是郎才女貌,相般相配,珠联璧合,佳偶天成!
大妈们在公共场所“扭秧歌”、“打腰鼓”,是扰民吗?这个话题近日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
话题起源于日前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事件。有一支华人舞蹈队经常在纽约日落公园排练“打腰鼓”等中国传统舞蹈,但遭到附近居民的多次报警,领队还被美国警方铐起并控罪,理由是在公园内没理由地制造噪音。
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有大妈大爷们在广场、公园里“扭秧歌”、“打腰鼓”,但基本无人干预。
针对这个话题,中国的网友发生争吵,有观点认为,中国大妈们是在扰民,制造“噪音”,应该有人干预。另一方网友则认为,大妈们通过“扭秧歌”、“打腰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可以愉悦心情,有助于晚年健康生活。
是的,声音非常嘈杂,影响周边人心情、影响休息 不是,这可以让大妈们愉悦心情,有助晚年健康生活 说不清
第60集
海猫游说黑鲨带领所有海盗抗日,黑鲨一直想跟日军大部队较量,决定带着妻子竹叶青一起上阵杀敌。竹叶青巾帼不让须眉,早就想跟残害中国同胞的日军较量一番。黑鲨送走了海猫,将所有手下唤到大厅,慷慨阵词,不希望所有人做一辈子海盗。国难当头,众人理应保家卫国上阵杀敌。荣六表面服从黑鲨,暗中拉拢七八个海盗,谎称黑鲨想当官,把所有手下当成炮灰,被他拉拢的海盗信以为真,决定跟着他一起与黑鲨为敌。赵香月想参军加入八路军,海猫因与吴若云成了亲,在赵香月面前惴惴不安,又不敢说出成亲的事情。赵香月一直渴望嫁给海猫,她这辈子认准了海猫。海猫硬起头皮提起自己与吴若云成了亲,赵香月不相信海猫说的话,海猫平时为人油嘴滑舌说话不可靠,赵香月深信海猫是在欺骗她。海猫拿赵香月毫无办法,暂时放下与赵香月的感情纠葛,前往海阳县城找赵洪胜,商量继续对付日本人。赵洪胜已经引起特务三浦注意,三浦怀疑赵洪胜隐瞒了一些事情,赵洪胜见三浦心如明镜,吓得赶紧把藤田去虎头湾看扭秧歌的真相说了一遍。当时扭秧歌的族人用唱歌方式辱骂藤田,赵洪胜因担心日军对付不了虎头湾的族人,于是没有向其翻译歌词内容。三浦听完赵洪胜解释的前因后果,嘴上说相信赵洪胜对日方忠心,离开赵府之后向藤田打小报告,认定赵洪胜是贪生怕死之辈,只要被威胁到了性命,赵洪胜定然会出卖日军。藤田打算杀掉赵洪胜,三浦深谋远虑,劝其暂时留赵洪胜不死,如果日方杀害了赵洪胜,势必引起虎头湾百姓警惕,日后日军若要攻打虎头湾将会更麻烦,因此,日军攻陷了虎头湾之后再杀掉赵洪胜也不晚。海猫潜入赵府找到赵洪胜,逼迫赵洪胜继续为八路军效力,赵洪胜原本已经收拾行李准备逃走,准确的说,他已是八路军安插在日方内部的眼线,他要再不逃跑,早晚被日方查出真相,到时恐怕想跑都跑不了了。在海猫的逼迫下,赵洪胜只得打消逃跑计划,继续充当八路军的眼线。三浦返回道观,让吴天旺拉走一具日军士兵遗体,返回族人身边,假造英勇杀敌的假象,获得吴乾坤的信任。为了把戏演得更逼真,三浦举起军刀在吴天旺背上砍出一道伤口。
第61集
槐花怀孕流产,刘婆子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以为槐花肚中的孩子正在成长。一时失语向春草透露槐花怀了孕。春草把自己当成吴家的掌权者,仅次于吴乾坤,槐花与吴天旺同为吴家下人,触犯吴家戒律通奸,春草忍无可忍,不顾刘婆子劝说,独自一人离开住处,前往山中寻找族人,打算处决槐花与吴天旺。山中道路崎岖难行,春草在行走过程中遇到一伙日军,带头者是藤田。藤田从一同随行的赵洪胜嘴中弄清春草的身份,命令手下人绑住春草的双手,系在汽车后面,逼着春草跟随汽车一路小跑。藤田率军向虎头湾开拔之时,山中正在上演激烈枪战。鲅鱼取得族人信任,带着父母悄悄离开营地,随后带着侦缉队进山围剿族人。赵大橹让妇女老人孩子先撤退,自己则带领一伙精壮族人拦截侦缉队。香月娘在撤退过程中摔下悬崖,抓住石块命在旦夕,老斧头让人找来一根扁担,一手抓扁担一手往悬崖下方探去,将香月娘拉回路上。香月娘有惊无险逃过一劫,心有余悸,腿肚子还在打抖迈不开步。老斧头猜测赵大橹一行人抵挡不了有备而来的侦缉队,于是指挥众人逃到一处高地,利用高地上的石块等侯即将到来的侦缉队。老斧头料事如神,赵大橹一行人弹药紧缺被迫撤退,吴江海带领侦缉队一路追来,从高地下方经过。守在高地上方的赵吴族人捧起石块往下方砸去。砸死许多侦缉队员,鲅鱼亦被石块砸中倒在地上,伤势严重。吴江海见势不妙,哪里还敢恋战,带领余下的部属怆惶逃走。赵吴族人利用石块打败了荷枪实弹的侦缉队,欢呼雀跃。众人从高地上走下来,清理战场捡拾枪支弹药。鲅鱼垂死挣扎想拿起身边的一杆长枪,赵大橹搬起一块石头快步上前,毫不手软砸死了出卖族人的鲅鱼。侦缉队战败逃走,三浦的诱敌计划正在悄然施行。吴天旺拖了一具日军士兵的遗体返回山中,向族人谎称想立功所以才偷枪找日本人拼命。一些族人信以为真,劝说吴乾坤放过吴天旺。吴天旺趁机向众人透露吴江海还活着,栖身在肖老道的道观中。吴乾坤原本不太相信吴天旺说的话,女儿吴若云透露曾从海猫嘴中得知吴江海还活着,有女儿出面做证,吴乾坤带领二十名家仆,在吴天旺的陪同下往道观赶去。因在路上得知妻子春草落入日军手中,吴乾坤改变计划改道虎头湾。虎头湾已被日军占领,吴乾坤手下的二十人绝非日军对手,八路军方面接到情报,分出一部份攻打海阳县城的兵力,指派海猫带兵支援虎头湾。
第62集
日军占领虎头湾,吴乾坤带领族人赶回虎头湾,与日军在广场上发生激烈枪战。日军已在虎头湾各处要道布下重兵,吴乾坤难以突破日军防线,进退两难。吴八爷带领一部份族人改道潜回村中,被守在村中各处路口的日军拦截,死伤惨重。埋伏在虎头湾外面的黑鲨依稀听到枪声,猜测虎头湾的族人正与日军激战,海猫曾经叮嘱黑鲨打伏击战,等侯日军从山路上经过,因日军迟迟不出现,再加上虎头湾枪声不时响起,黑鲨沉不住气了,陪起笑脸向竹叶青请示调兵直奔虎头湾。竹叶青已经是黑鲨的妻子,夫唱妇随听从黑鲨指示,夫妻两人带领所有人马往虎头湾走去,留在后方的荣六产生杀意,举枪对准黑鲨开枪。黑鲨在行走过程中回头瞧见荣六为首的少量海盗造反,赶紧趴在地上,手臂中弹受了轻伤,大骂荣六忘恩负义。竹叶青非常理解荣六叛变原因,荣六的弟弟荣七死在女海盗们手中,他迁怒到黑鲨身上,欲置黑鲨于死地。幸好黑鲨在行走过程中无意回头看到荣六开枪,否则他的性命已经交待在山上了。荣六因人手太少,开了几枪带头逃跑。竹叶青想追击荣六,被黑鲨拦下,当务之急是支援虎头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黑鲨决定来日方长再找荣六算账。黑鲨一行人赶到虎头湾的时候,海猫为首的八路军也赶来了,加上赵吴族人,三方兵力汇集声势浩大,势如破竹攻破日军各处阵地。在海猫带兵赶来之前,吴乾坤为了救回妻子春草,独自一人提着祖传狼牙棒,面无惧色回家见藤田。藤田强暴了春草,穿着一件白衬衣决定与吴乾坤一对一决斗。吴乾坤虽已步入花甲之年,使起沉重的狼牙棒却呼呼生风,打得使军刀的藤田怆惶避闪,狼狈不堪。饶是如此,藤田依然不给翻译开枪杀掉吴乾坤。翻译因八路军大兵压境,焦急不安劝说藤田击毙吴乾坤。藤田崇尚武士道精神,认为使枪不光彩,虽然身上伤痕累累,却坚持与吴乾坤博斗。吴乾坤瞅准一个机会掷出狼牙棒,打死翻译官,徒手杀害藤田,进入房中见到了已经上吊自杀的春草,此时,吴八爷赶了过来,神色焦急催促吴乾坤赶紧去广场。吴江海在日军战败之后企图逃跑,被吴天旺认出,情急之下劫持吴若云,与众人对峙。吴乾坤赶到广场的时候,吴若云从身上掏出手枪出奇不意击中吴江海,吴乾坤因为死了妻子,再加上母亲死在吴江海手中,一脸愤然打算杀掉苟延残喘的吴江海。
第63集
吴江海卖国求荣,罪不可恕。吴乾坤挥起祖传狼牙棒,对准吴江海的身体连砸三次。狼牙棒重达数十斤,再加上吴乾坤手中的力道,就是石头也得被砸碎,何况还是血肉之躯。吴江海死在吴家祖传狼牙棒下,死有余辜。海猫赶了过来,拉住还想砸尸的吴乾坤,提醒吴乾坤没有必要再砸一个死人。吴乾坤心痛的是怀有孩子的妻子春草身亡,所以才把所有愤怒发泄到吴江海身上。春草已经上吊自杀,吴乾坤命族人将其厚葬。虎头湾军民联手,消灭了藤田为首的部队,三浦带领二三十个下属离开道观,在回城路上接到八路军攻占了海阳县城的情报。日军兵败如山倒,三浦已是无处可去,成了散兵游勇。吴天旺曾向吴乾坤谎报军情,称吴江海藏在道观内,意在诱杀吴乾坤。因藤田带兵攻打虎头湾,吴乾坤改变计划返回虎头湾,他怀疑吴天旺是奸细,与族老商量击毙吴天旺。吴若云心思单纯,赶紧向吴天旺通风报信,劝说吴天旺一走了之。吴天旺见吴若云担心他的安危,欣喜若狂向其表白,却遭拒绝。吴若云早已跟海猫成了亲结为夫妻,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她带着吴天旺进入还未撤下红布的洞房,吴天旺看着一屋子的红色,情绪激动不肯接受事实,露出真面目企图侵犯吴若云。紧急关头槐花冲了进来,吴若云趁机找到一把手枪打算击毙吴天旺,槐花站在吴天旺面前苦苦哀求,吴若云怒气难消命人将两人关押。吴八爷将吴天旺押到广场上,宣布吴天旺是奸细,打算将其处决。八路军领导赶了过来,阻拦吴八爷私自剥夺平民百姓的性命,吴八爷在虎头湾地位高贵,无视八路军领导劝阻,执意杀掉吴天旺。海猫赶了过来,充当调解人,说服双方放下武器停止对峙,因是吴乾坤掌握吴天旺的生杀大权,海猫到吴家拜访吴乾坤,为吴天旺说情。吴乾坤看在海猫的份上放过吴天旺,宣布从此以后吴天旺不再是吴家族人。吴天旺捡回了一条性命,已为吴家所不容。八路军领导打算招收吴天旺,海猫对此提出异议,吴天旺是瘸子行动不便,不适合从军打仗。八路军领导的观点则不同,只要是愿意保家卫国的,瘸子一样也可以从军。
第64集
海猫不赞成上级招收吴天旺入伍,虽然他反对吴族人击毙吴天旺,但对吴天旺持有戒心,吴天旺连日以来举止反常,海猫总觉得不太对劲,担心队伍招来一只狼。八路军领导认为海猫多疑,坚持将吴天旺招入队伍,何况海猫还是侦察排长,日后可以慢慢调查吴天旺。自从八路军带兵帮助虎头湾的百姓消灭日本人,百姓们产生了当兵打仗的念头,许多青壮小伙到广场上登记报名,吴天旺也是其中一员。赵大橹报完名回家向母亲报喜,为当兵从军自豪。大橹娘虽然担心赵大橹上阵杀敌遭遇不测,但还是支持赵大橹参军。赵香月曾经带领族人奋勇抵抗吴江海的侦缉队,扭转败局救了所有族人。大橹娘改观了对赵香月的不良印像,赞成赵大橹娶赵香月为妻。香月爹对大橹娘没有好感,大橹娘曾经几次羞辱赵香月,香月爹毫不客气骂走了上门提亲的大橹娘。虎头湾的百姓热火朝天报名参军,赵香月到海猫家中下厨做饭,把自己当成了海猫家的女主人。海猫于心不忍,说出自己与吴若云结婚入洞房的事情。赵香月获知之后如遭雷击,心情沉重离开海猫家,独自一人往海神庙走去。赵大橹一路跟踪赵香月,发现赵香月从庙台上跳入海中,吓得赶紧跳海将赵香月救回到海滩上。赵香月没有在赵大橹面前承认自杀,称自己想在海水中好好静一静。因海猫已经与吴若云结为夫妻,赵香月同意嫁给赵大橹。赵大橹欣喜之余,担心香月爹不同意两家结亲,赵香月非常了解父亲的为人,指点赵大橹买了一坛酒和食物,上门赔礼道歉。香月爹其实非常希望赵香月出嫁,只是找不到台阶下,所以始终不肯松口。赵大橹投其所好买了一坛酒,与其把酒言欢,终于诱其开了金口,同意两家结亲。虎头湾的族人成亲需要族长主婚,赵洪胜曾经卖国求荣是汉奸,赵大橹心知请赵洪胜主婚未免大煞风景。于是找海猫商量,打算让海猫主婚。海猫在虎头湾地位平平,而且只是一个小官,觉得自己为赵大橹主婚不太合适,赵大橹认为海猫过于多虑,海猫屡次救虎头湾的百姓于水火中,已是众人心中的大英雄,由他来主婚再合适不过。
第65集
海猫同意做赵大橹与赵香月结婚的见证人,同时打算让赵吴两族一起扭秧歌,一来庆祝众人联手打败了日军,二来庆祝赵大橹与赵香月的婚事,可谓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赵大橹的脑子里依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余毒,秉承赵吴两族势不两立的原则,不愿意与吴姓族人一起扭秧歌。海猫苦口婆心教育赵大橹要与时俱进,扔掉老祖宗传来的一些损人不利已的规矩。日本人入侵中国,大家应该团结不分彼此抵抗日军。海猫上门拜访德高望重的吴乾坤,把想安排赵吴两族一起扭秧歌的想法说了一遍。这种想法前所未有,赵吴两族千百年以来水火不容,还从来没有一起扭过秧歌。吴乾坤看在海猫的面子上,只答应送猪头表扬赵大橹为首的族人英勇抗日,不答应派出族人与赵族之人一起扭秧歌。吴若云夫唱妇随,公然违背父亲吴乾坤的意愿,带头在广场上敲响锣鼓,发动赵吴两族一起扭秧歌。赵管家赶了过来,阻止吴若云的行为,吴若云兴高采烈无视赵管家劝阻,执意做第一个发动赵吴族人一起扭秧歌的带头者,在她的感染下,赵吴两族纷纷响应一起扭秧歌。赵管家阻挡不了吴若云破坏老祖宗传下的规距,急忙回家向吴乾坤告状,不料吴乾坤不怒反乐,任由吴若云肆意妄为,其实,吴乾坤打心里支持赵吴族人一起扭秧歌,只是碍于吴家族老的身份,不便打破老祖宗传下来的规距,正好女儿吴若云做了带头人,吴乾坤求之不得。虎头湾广场迎来有史以来最热闹秧歌节,一部份赵吴族人上场扭秧歌,大部份赵吴族人站在场外看热闹,人人面带笑容喜气洋洋,比过春节还要热闹。苏菲娜带领一支女子秧歌队,忽然出现在广场上,令众人措手不及,千百年以来,赵吴族人认为女子扭秧歌是大忌,因此从不允许女子扭秧歌,如今,苏菲娜为首的女子八路军堂而皇之在虎头湾广场扭秧歌,赵吴族人唯恐遭到海神娘娘责罚,人人一脸惶恐,无法接受女子扭秧歌。吴若云与赵香月无视众人指指点点,支持八路军女子扭秧歌,在两人的感染下,一些女族人纷纷出列,加入到扭秧歌行列。远处的吴天旺与赵洪胜一脸嫉恨注视发生在广场上的一幕,两人各怀心事,见不得众人过上团结幸福的日子。在海猫的见证下,赵大橹与赵香月如愿以偿结为夫妻。
第66集
虎头湾广场热闹非凡,众人齐跳秧歌庆祝赵大橹与赵香月结婚。日军特务三浦穿上秧歌行头混了进来,出奇不意捅伤了海猫。海猫痛得叫不出声来,仰面倒在地上,三浦趁机逃离人群,往虎头湾外面跑去。吴若云发现海猫倒在地上,赶紧冲上前扶起海猫,众人回过神来,一脸惊鄂注视发生在广场上海猫遇袭的一幕。两年后,海猫带队守护阵地,与日军发生几次激烈战斗,日军几次冲锋皆被海猫为首的八路军打退。海猫趁着日军停止进攻,与王大壮坐在战壕中闲聊,王大壮谈起海猫晚上做梦念叨吴若云,细声细语模仿海猫呼喊吴若云的腔调,海猫感概不已,非常怀念虎头湾的战友们,他已有两年没有返回虎头湾,记挂着苏菲娜的安危。苏岩临死之前把妹妹苏菲娜托咐给海猫照顾,海猫这两年以来东征西战,没有时间照顾苏菲娜,觉得自己辜负了苏岩的托咐。两年前,海猫被三浦刺伤,失血过多奄奄一息,王大壮开来军车,打算把海猫送往根据地,只有把海猫送到根据地,才有希望救活海猫。吴若云眼含泪水注视众人把海猫送到车上,叮嘱王大壮无论海猫死活,都要回一封信,如果海猫死了,她打算将海猫的遗体安葬在虎头湾。日军的炮火声把海猫从回忆中拉回来,海猫带领众人继续抵挡日军进攻。日军冲到战壕中与海猫为首的八路军肉博,杀声震天中,双方互有损伤,转眼功夫,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日军与八路军的尸体。海猫在肉博中发现几个日军士兵在不远处架起一挺机关枪,赶紧投出手雷弹炸死几人。许多日军士兵从战壕前方冲杀过来,海猫架起身边的机枪,对准战壕前方疯狂扫射,一个躺在战壕内的日军伤兵摸到一把步枪对准海猫射击,王大壮在枪声响起的时候冲到海猫身边,抵挡子弹倒在地上。惨烈的战斗结束,日军的进攻再次失败,坐镇后方的指挥官气得暴跳如雷,命令炮兵轰炸八路军驻守的阵地。许多炮弹如雨点般降临到战壕中,炸得飞沙走石山崩地裂,炮袭过后,夜幕降临,大橹爹与秧歌疯子摸到阵地上,在尸堆中找到了昏迷不醒血肉模糊的海猫。秧歌疯子坚信海猫有九条命,不顾大橹爹反对,背起海猫离开阵地。
这部作品的剧情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小人物通过努力成为抗战英雄的故事,但是由于电视剧的集数过长,造成了一些细节上的拖沓,有些情节也不符合事实。
抗战时期虽然中国取得了胜利,但是这段回忆带给人民的却是痛苦,由于中国在科技和武器方面的落后,导致在战场上无数英雄用生命作为代价来填补这样的空缺。面对敌人不断的炮火攻击和我方战士粮草短缺,武器匮乏的情况下,战士们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取得胜利之后中国人顽强抗战的精神受到了国际上的感叹和赞美。而表现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抗日战争剧也一直存在于荧屏之上,虽然有些神剧把观众雷得外焦里嫩,但大多数的作品都是精良之作,值得我们去观看。
以胶东地区为地点,抗日战争时期为时间,孤苦无依的主人公海猫为人物的作品《大秧歌》刚上映就非常火爆,除了宣传比较到位之外,主角的名气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其他只有二三十集的同题材作品不同,它的长度总共有79集,堪比以长度著称的韩剧和日剧。在如今这个追求速度和精简的时代这样的长度是很难被人们所接受的,而剧中的同姓结婚习俗在时间上也违背了历史事实,而这两点恰恰也成为了观众们吐槽的对象。
如果忽略掉被吐槽的糟点的话,其实这部作品的制作还是非常精良的,而且里面的演员无论是颜值还是在演技方面都是比较优秀的,比如说抗战专业户杨志刚和近几年比较大火的杨紫都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的,而这部剧的导演曾经的作品也无一不让人称奇。作品从一个小人物成长变化的视角从而上升到整个国家局势的动态,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需要具备非常开阔的眼界和能力才能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无论是对于导演还是演员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一部作品的好坏不能因为它仅有的瑕疵而去忽略掉整部作品的优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