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病人能够结婚生子吗?

抑郁症病人能够结婚生子吗?,第1张

抑郁症病人能够结婚生子吗?不少的适婚抑郁症病友及家属,均有这样的疑虑。按道理来说结婚生子,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因为我们患了抑郁症或患过抑郁症,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较专业的看法和建议。下面在此谈谈抑郁症患者能否结婚生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要,以情况而定、因人而异。 假设,我曾经患过抑郁症,但目前已经治愈,情感状态较好,工作能力恢复等。那么我肯定是可以结婚生子。 假设,我目前是处于中、重度抑郁状态的话,那么我就不应该结婚,更谈不上能生子了。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抑郁状态会影响到我的感情生活;另一方面,在感情生活的路上,它是有波折的,这样就会加重我们的抑郁状态。 经常会有家属说,我孩子是因为感情方面不顺,而出现抑郁症的。那么我们给他安排个对象,处好了,不就没事了? 这个说法好像有些道理,但从医学心理学上来讲呢,情感创伤只不过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诱发因素,不能仅仅靠新的恋情能修复的。如果是因为情感问题导致的一时的忧郁状态的话,有了双方均较满意的恋情的话,说不定可以完全缓解那忧郁状态。假设我们患的是中重度忧郁的话,及时的专业的治疗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是通过帮他(她)开辟新的恋情来缓解抑郁症的话,那只能是旧伤未愈,再添新伤。 从上述的情况看来,是抑郁症缓解了就可以结婚生子了?有人又会问到,病情是稳定了,心态好了,但维持治疗还在继续,那么抗抑郁药会不会对胎儿有影响?抑郁症听说还会遗传给下一代,是否有这回事?等等的。 对于抗抑郁药对胎儿的影响我们先放下,在有关抗抑郁药物在孕期和哺育期的使用原则方面会谈到此事。这里我们来说说关于遗传方面的个人看法。 首先要讲明的是抑郁症有遗传倾向,也就是说,我这个人患了抑郁症,那么肯定抑郁症我的子女就会患,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只能说我的子女中可能会有人患抑郁症,也可能不患。遗传医学上讲,只不过是有抑郁症的父母,其子女患抑郁症的机会较普通人稍高而以(有家族史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先症者的一级亲属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对照组高2~3倍)。不是说,一定会患抑郁症。只不过是发生的概率高些。 所以我们患了抑郁症的朋友对遗传这个问题不要过于担心,以免担心、焦虑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及恋爱婚姻。其实很多疾病均有遗传倾向,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近视眼、各种癌症等等均有遗传倾向。要这么说这些人怕遗传下一代,都不结婚不生子的话,那么世界就不是今天的世界了。 在这里我要对患抑郁症的朋友和家属说的是:如果我们现在抑郁了,还挺重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配合医生的治疗,等调整好了,我们能和一般人一样工作生活,我们一样可以结婚、一样可以生子。我们是有希望的。

求采纳

癫痫疾病长期受到社会大众的误解及污名化,根据一项民众对癫痫认识的调查指出,民众对于癫痫的3大误解包括:癫痫会遗传、癫痫是种精神疾病,以及癫痫患者不能结婚或工作等。医师指出,其实只有4%的癫痫会遗传,而癫痫是一种大脑异常放电所产生的反应,和精神疾病没有关系。

国内约有20多万人有癫痫疾病困扰,发作初期因脑中放电区不同,会有幻听、幻觉的痛苦。(摄影/黄志文)

社团法人台湾癫痫之友协会理事长、国泰医院脑神经内科主任曾元孚表示,癫痫其实是一种大脑异常放电所产生的反应,大多与脑部相关疾病或是受伤有关。这项调查中发现,超过5成的民众知道癫痫可能是「大脑疾病或受伤」,但是仍有高达5成2的民众认为癫痫是遗传,并有2成的民众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

而在治疗认知上,7成9的民众会建议癫痫病友寻求医师协助,较1992年的6成3增加1成6,但是寻求中医协助的比例20年来,仍停留在1成5左右;另外,知道手术可以治疗癫痫的比率仅1成,有近9成民众不知道癫痫可透过开刀治疗。

癫痫3大误解:

第1大误解:癫痫会遗传?

根据临床经验,有4成的癫痫原因不明,另外6成是来脑部外伤、脑瘤或是中风、退化性疾病、脑部感染或是大脑发育先天异常,而遗传只占了4%左右。但20年来,认为癫痫是遗传疾病比例,却是不减反增,甚至影响民众与癫痫病友结婚的意愿,可见民众对于癫痫疾病,仍缺乏深度了解。

第2大误解:癫痫是精神疾病?

癫痫是一种大脑异常放电的所产生的反应,跟精神病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在临床上确实有因为脑部病变并发精神异常与癫痫,加上民众俗称癫痫为「羊癫疯」,久而久之,癫痫就与发疯联想在一起,或是被认为是精神异常,甚至是中邪,至今仍有少数比例的民众会送病友去「收惊」。

第3大误解:癫痫不能结婚或工作?

癫痫其实就像慢性疾病,可以透过药物、手术、生酮饮食或是迷走神经治疗,大多数的病友在与医师的配合下,病情稳定,发作次数减少,甚至有些病友好几年都没有再发作,只要社会大众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并接纳他们,一样可以正常结婚与工作。

另外多数人认为癫痫发作时会咬舌头,所以往往遇到病友发作时,会强行掰开病友的嘴,以手指或是其他物品塞到他们的口中来避免咬断舌头。但常发生舌头没事,下颚却严重受伤或是手指被咬伤的情况。

医师表示,根据临床经验,癫痫病友发作时咬到舌头的机会是20%,且发作时舌头是往内缩的,可能会咬到的是舌头外缘,并不会造成致命性伤害,强行张开病友的嘴巴,反而才是病友受伤的主要原因。

34岁的曾玉如是精神科的护理师,6年前她开始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的情形,而长期的护理经验让她意识到自己不对劲、生病了,赶紧去精神科急诊,确认是思觉失调症,在病情稳定之后,她到新北市康复之友协会工作坊担任护理师,要告诉那些跌进黑洞里的患者,「你们还是可以好起来的。」

思觉失调需要的是「了解」,进而「包容」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热播,也让大家对于精神病患有了更多元的认识,包含思觉失调症患者可能遇到的症状、不舒服等。但对于怎么协助他们回到社会上,或是面对大众的目光,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八里疗养院长张介信就说,社会越期待医疗可以「完全治愈」精神病友,那就越不现实。因为在精神科的治疗当中,除了用医疗、用药物控制病情,更需要的是家人、社区、大众经由了解,进而包容他们、甚至关怀他们;除了病人,病人家属也是需要被关怀的对象,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每天的挑战,也需要社区跟身旁人的支持。

新北市康复之友协会理事长黄莉玲也说,很多人从小看过「疯子」,却很少人知道那是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因此,「疯子」烙印在大家的印象中,在家里犹如不可触碰的禁忌,社会则因无知而产生偏见与误解。导致患者抗拒就医、家属拒绝承认,只好隐藏在角落,让病情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黄莉玲说,其实精神疾病如果能及早就医治疗,患者便能有机会重拾社会化的功能和职业能力,如常人一般的生活着。因此,不论是精神病人、家属甚至是一般大众,「了解」是最重要的,精神疾病需要「自己觉察」及「家人协助」来就医,也需要支持与友善的环境,协助精神病人走入社区,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身为患者、又是护理师,她这么做

曾玉如说,因为自己是护理师,所以相较其他人会比较有「病识感」,察觉自己出现不对劲的状况,就赶紧就医,也比较能接受治疗。到目前为止,经历过3次住院,第一次住院觉得很像回到念护专时住校的感觉,室友可以互相陪伴、很有趣,也是跟疾病和平共处的一个转捩点。

而出院后,曾玉如到新北市康复之友协会工作坊复健,等到病情稳定后,一方面舍不得当时互相扶持的伙伴,一方面觉得自己可以利用专业、病友的两种身分帮助他们,就决定留在工作坊担任护理师,「我曾经跌进黑洞,现在换我来关心还在黑洞里的人。」

曾玉如说,其实现在偶而还是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她会用唱歌、运动、跟朋友出去玩来纾压,每个月回诊的时候也会跟医师讨论身体状况,调整药物,让情绪跟身体都更稳定,「我很感谢身旁陪伴的人,知道自己不孤单,帮助我撑过这些时刻,也希望更多人能懂得陪伴的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83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