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先后顺序是什么?(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把称霸的时间标上

春秋五霸的先后顺序是什么?(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把称霸的时间标上,第1张

一直以来春秋五霸是那五个人似乎就没统一过说法

最常见的两种说法是

1、按照《史记》,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2、按照王褒的《四子讲德文》,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另外,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两种流行说法的先后称霸时间正是他们名号排列的顺序。

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更多些,他们认为宋襄不过是个酱油仔···只是在诸侯国一片混乱的时候号召过一次盟会,而实际上宋国没有称霸的实力。第二种说法中的吴王越王是实实在在打到了中原的。

宋襄公当年的所作所为在后世引起了广泛争议。一个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宋襄公是一个讲仁义、有“高尚精神”的人。当他和楚国打仗的时候,他的宰相木易,也是他的哥哥,让他在楚军过河的时候发动进攻。因为军事书上说“半渡打击”,但宋襄公不同意。储君渡江时,木易劝宋襄公趁储君乱时发动进攻,让人少战斗力有限的宋军有了一线生机。但是宋襄公仍然不同意,直到储君确立了他的地位,他才和储君开战。

宋襄公,本姓付梓,是商纣王哥哥魏子之后裔。西汉初年,周公平定三狱叛乱。他按照前朝香烛的传统样式,把魏子封在商朝故都商丘,建立了宋国,允许他和周启科在王庙游览商朝。因此,宋国有着独特的政治影响力。针对商朝的这种流民,周公颇有意思。宋国被命名为中原,总面积10万公顷,土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大家的日常生活。同时,宋国继承了殷商善于经商的传统作风,商业文化兴盛。

商丘等现代城市已成为极其繁荣的商业服务业。一代伟人学富五车,也喜欢犀利的评论。他承认自己“推理偏激,评论别人吹毛求疵”。比如刘表“外表肤浅”。但在众多恶毒的评论中,最恶毒的一条是他在《论持久战》中写道,宋襄公有“笨猪般的仁义道德”。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朝的君主。他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春秋时期的“五将”。

本名宋子辅,历史上以“仁义”著称,如退位事件。作为春秋时期宋襄公五霸之一,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被称为“愚公”?当时子辅的父亲病重,按照长子继承制,子辅应该继承皇位,但他恳求父亲让位给太子,让位于普通兄弟,也就是玉子,他认为玉子忠仁,应该做一国之君。玉子也很谦虚,拒绝接受。情同手足,互相谦让,最后跑到魏,才避免了弟弟的退位。但由于国土狭小,宋虽富,但总体实力仍属佼佼者。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不冷不热。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出现过很多奇葩的事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宋襄公的仁义之师,以及苏联解体后爆发的车臣战争。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君主,他一直有一个做诸侯霸主的愿望,但是宋国的国力十分羸弱,宋襄公两次会盟诸侯都碰了钉子。最后恼羞成怒的宋襄公想要通过战争来击败楚国,让天下诸侯都听自己的话。宋襄公相信仁义之师百战百胜,让手下士兵作战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仁义两个字,不能攻击老人和孩子,不能攻击受伤的敌人,不能攻击逃跑的敌人。

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决战的时候,宋国军队已经准备好阵列,楚国军队还没有渡河,宋襄公不允许士兵趁着楚国渡河发动进攻,又专门留出来时间让楚国军队排好阵列。结果楚国军队十分凶悍,没费多少力气就击败了宋襄公的军队,宋襄公也在回国后不久伤重而死。打仗本身就是生死想搏的事情,宋襄公让士兵开战的时候讲究仁义,实在是奇葩到了极点。

车臣战争的交战双方是俄罗斯和车臣共和国,因为俄罗斯和车臣共和国都使用的苏式武器,而俄罗斯又是苏式武器的主要生产者。车臣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之后,缺乏武器自给能力的车臣共和国,只能向俄罗斯人购买装备。而在苏联解体的背景下,俄罗斯军中有很多铤而走险的军火贩子,这些军火贩子也成为了车臣共和国的主要武器补给来源。

就这样车臣战争中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俄罗斯拼尽全力进攻车臣,车臣拼尽全力抵抗俄罗斯。而车臣赖以抵抗俄罗斯的装备,又需要从俄罗斯购买,俄罗斯的一些军火贩子对车臣共和国也是来者不拒。在整个车臣战争中,俄罗斯伤亡数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而造成这些俄罗斯士兵伤亡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车臣共和国从俄罗斯购买的武器。

只能说宋襄公身上的喜感太强,他是在认认真真地搞霸主事业,可在别人眼里,就有点自不量力了,还处处透着可爱的固执。于是他很顺理成章地一次次失败,然后用他的道理,又想说服他人,结果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宋襄公的野心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但他是一个小国之君。比不了齐晋楚这样的大诸侯国,所以不管乱世春秋乱成啥样,霸主似乎都跟他没多大的关系,不过宋襄公自己不是这么认为的。这倒也好理解,身处诸侯国鼎立的春秋乱世嘛,作为一国之君,没有称霸的野心?那他就不是个合格的诸侯王。

只不过别的小诸侯王就是心里想想,实际一点的,也是有了实力后,再把野心彰显出来。但宋襄公不一样,他的野心就刻在脸上,他召开诸侯国的会盟,要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是的,没听错,是他自己一厢情愿地要把人家叫到某地,然后苦口婆心地劝人家认自己这个大哥,就是这样滑稽到可爱的野心。

这事他是学齐桓公,因为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吧,齐桓公人家靠实力说话,所以这事人家干得理所当然,其他诸侯王也都愿意。可宋襄公没那个实力,第一次他还能叫全诸侯王,大家能给他面子,也是看在诸侯国之间都是亲戚关系,可宋襄公没头了,没事就要会盟一次,大家肯定不乐意。

尤其是像楚国,齐国这样的大国,实力雄厚,还都有灭小国的觉悟,没事被宋襄公这么呼来唤去,搁谁谁乐意呀。所以宋襄公这事没玩几次,大家就都不陪他玩了,而且他还因此得罪了楚国。因为当时的楚王很有信心争夺霸主,不入流的宋襄公不足为惧,但让楚王很膈应。

泓水之战

楚王很看不惯宋襄公,也不仅仅只是个人情感上的反感,而是楚王有心灭宋,所以楚王想跟宋襄公来场公开的冲突,甚至不讲理都行,反正他能灭掉宋国,以及让他膈应的宋襄公消失就好。于是在宋襄公再次呼唤诸侯王盂地会合之时,楚王出其不意,直接带兵俘虏了宋襄公。

就是明目张胆地逮人,因为会盟之前,宋襄公说了让诸侯王别带军队来,他自己的臣子劝他,楚王不厚道,可能会使诈,但宋襄公说,他金口一开,怎么能反悔?于是在明知道楚王可能使诈逮他的情况下,宋襄公欢天喜地地去了,然后被楚王俘虏。

按照楚王的想法,是要灭了宋国,直接让宋襄公以后都闹腾不起来。但是吧,因为诸侯国之间亲戚关系太深厚,其他诸侯国来劝楚王,最终楚王很不情愿地放了宋襄公,宋国才得以不被灭国。按理说,宋襄公应该好好低调一番,最好隐身,才能平安保住江山。

可宋襄公不这么认为,他要讨个说法,因为他占理啊,错的是楚王。当然他知道打不过楚国,不过没关系,那就找个小国打,比如支持楚国称霸的郑国,之后就有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泓水之战。其实这场战役,毫无悬念,因为楚国出兵援救郑国,并且兵力多于宋国不知道多少。

但有趣的是,宋襄公愣是把这场毫无悬念的战役,打出了一种新高度。那就是明知道会输,但我就是要输得光明正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打仗之初,楚兵正在过河之时之际,宋国可以偷袭,楚兵过了河还未列兵,也可以乘机偷袭,但宋襄公都拒绝了,然后就输了。

宋襄公更是说出了很有道理的名言,那就是君子,不进攻战场上受了伤的敌人,不攻击年纪大的敌人,就算是亡国,我们宋国在战场上,也不干偷袭这种下作的事,光明磊落到,即便输了,还是没有灭国。只不过他的敌人没他这个道理,他在战场上大腿中了一箭,回来后,没多久就死了。

怎么说宋襄公这个人呢?他的道理都对,而且还很君子,这一点历史上大家对他的评价很一致。只不过就是有点滑稽,还透着那么些许可爱,反正现在看来,他活成了喜剧的笑话。但也许几千年过后,那时的人喜剧看多了,就会喜欢他的道理,或许就不会觉得他是笑话了吧。

泓水之战——周朝堂吉诃德宋襄公的搞笑表演

发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战双方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和楚国(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一带)。战争的发动者是宋襄公,结果宋败楚胜。

宋襄公以“仁义”起家,也以“仁义”覆败。泓水之战就是他以“仁义”指挥战争遭到彻底失败的一次战例。

背景:宋襄公名兹甫,为宋桓公嫡子,很长就被立为太子。宋桓公快死时,兹甫一再请求把君位让给庶兄目夷,目夷当然不敢担当,兹甫又推让一番,然后当上国君。

因此时人称他是讲“仁义”的国君,宋襄公名利双收,尝到了讲“仁义”的甜头。宋襄公即位后第八年,齐桓公病死,五子争位,齐国内乱,齐太子昭逃到宋国后,经宋襄公帮忙继位,是为齐孝公。

齐本是东方大国,且齐桓公是春秋第个霸主,而宋襄公平定齐国内乱,代它立新君,无形中宋国的地位就在齐国之上了。

于是宋襄公准备出场当霸主。宋襄公仿齐桓公的做法,准备召集一些诸侯举行会盟,借以抬高自己的声望。他怕大国诸侯不听号令,就约请几个小国诸侯。

但是连小国诸侯也没有按时到齐,甚至还有诸侯中途偷跑回国。当时大诸侯国有齐秦晋楚等,但齐自内乱后已经衰弱,秦晋则离中原还远,暂时并不妨碍宋襄公称霸,只有楚国,才是宋襄公称霸唯一的对手。

楚成王时国力强大,鲁陈蔡郑等中小诸侯国都被迫同楚国订立盟约。宋襄公打算拉笼楚国,这样同楚国结盟的诸侯国自然也会一起过来,他的霸主地位也就可以确定了。

公无前639年春天,宋襄公约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在鹿上会盟,要求楚成王约请他的盟国出席下一次诸侯会盟,楚成王答应了。

秋天会盟时,楚成王带着那些中小诸侯国如期而至,可是在会上楚成王一声令下,楚兵就把宋襄公拿下。楚成王押着宋襄公,带领楚军一直打到宁国都城商丘,幸亏目夷早作准备,楚军一时攻不下破城。后来楚成王觉得宋襄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就卖个人情把他放了。

标榜“仁义”的宋襄公要报仇,但总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凑巧,公元前638年,郑国国君去朝见楚成王却不朝周天子,所以宋襄公要惩罚郑国,而且郑国兵力不强,容易战胜,再者郑是楚盟国,打败郑国也能出口气。

泓水之战:郑打赢宋而向楚救援,楚成王立刻发兵,直攻宋国。宋襄公急忙领军回赶。宋军赶到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蔗)北岸,楚军也已到达泓水南岸。宋军列好阵,楚军正在渡河,目夷劝宋襄公趁楚军渡河混乱击之,宋襄公却说讲仁义的人不能乘别人困难时去攻打。

楚军过河后,还没摆开阵势,目夷劝宋襄公趁楚军阵势未列即刻发动攻击,宋襄公却说讲仁义的人不能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楚军摆好阵势杀过来时,宋襄公才下令还击,但宋军少而弱,楚军多而强,结果宋军大败。

回到宋国,大臣们埋怨宋襄公丧失战机,宋襄公却理由十足地争辩说:“讲仁义的人不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这叫作‘君子不重伤”;也不去捉拿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这叫作‘不擒二毛’,我怎能忍心向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发动进攻呢?”宋襄公伤势很重,泓水这战后几个月就死了。

分析

宋襄公一向标榜所谓“仁义”,在战争中也想亮出这面旗子,哗众取宠。其实,在阶级社会里“仁义”不过是统治者欺骗人民,笼络人心的幌子。宋襄公尝过“仁义”的小甜头后,就不分场合,不会条件地到处搬用“仁义”,甚至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也来这一手。结果骗人害己,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送掉。泓水大败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对所谓“仁义”的虚伪性的绝大讽刺。

毛泽东曾经写过:“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么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敌人的眼晴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6 年~公元前221 年)

另一说战国时期 (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 年)

简介

[编辑本段]

战国时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战国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雄当中,为了富国强兵而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

[编辑本段]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

七国的疆土地理: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

战国中期,就是大战的时候。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 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

战国后期,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削弱了各国的力量。

各国变法和新的君主集权制

A、魏国李悝变法

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变法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封建官僚制度。按着“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削弱贵族特权,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2、推行尽地力之教。

3、实行平籴法。

4、作《法经》。

B、楚国吴起变法

背景:楚国衰落,楚悼王用吴起变法。吴起(约前440年-约前381年),卫国人,在卫国谋求发展不成,投奔鲁国,在曾申门下学习,取齐田居儿为妻,因未回家奔母丧,曾子中断了师生关系。鲁穆公用他为将,他杀妻求将。到魏后参与李悝变法。前383年,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裁减冗官,废除贵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审令,禁止私门请托,也日益强盛了起来。但楚国旧势力太强,楚悼王刚死,吴起就被乱箭射死。

变法内容是: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并公开宣布,对各级官府的命令严加审查,实行层层监督,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2、收夺爵禄:凡是封君过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

3、裁减官吏:减少俸禄开支,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训练军队上。

4、整顿吏治,堵塞私门: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

C、齐威王起用邹忌进行改革

魏惠王将国都迁至大梁,招徕士人,发展水利,对外用兵,图谋吞并以濮阳为都城的卫国,引起周围国家的不满。这时,齐威王任用邹忌等人进行改革,大力整顿政治,鼓励臣民进谏,制定法律,招抚流亡,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实力仅次于魏的大国。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的马陵之战,齐国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用奇计打败了魏军,从此,齐国成为中原最强的国家。为了满足对人才的需求,齐宣王扩建位于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对前来稷下的学者,给予士大夫的优厚俸禄和舒适的生活待遇,让他们专心学术,培养弟子,促进了学术的进步和繁荣。

D、商鞅变法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而死,新法却并未废止。

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来每人有份田,都没有固定的田界,因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重新划分。商鞅变法鼓励人民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开阡陌,就是对人民扩大了的耕地,设立阡陌作为固定的田界,这就对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封疆,是天子、诸侯国境上及贵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为封,封上又植树以为标志,称为封疆。开封疆,就是对当时贵族私有田宅设立的界划。开阡陌封疆,就是破除旧的封疆阡陌,重新规划,不得私自移动。这样维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奖励军功,凡是有军功的,均可以得到赐爵、赐地、赐官的奖赏。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的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可当五十石俸禄的官。制定了军功二十等爵,(1)公士;(2)上造;(3)簪象(又称谋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按爵位高低授予种种特权、减刑、服饰、坟墓。严格禁止私斗,违犯的各以轻重施刑大小。以此鼓励人们为国家作战,并产生了大批的自耕农和地主,形成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

3、重本抑末,奖励耕织

当时把农业称为本业,是国富兵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商鞅对努力经营农业的免除赋役,而对从事商业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奴婢。这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为了增加税收,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结婚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多交纳赋税。在客观上促使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封建经济的重要特征。一家一户成为生产经营单位,分家析产,使阶级经常在变动当中。

4、推行县制

秦孝公以前存在县一级行政机构,但不普遍。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万户以上县设令,不满万户的设长,俸禄由三万石到一千石不等,在县令、长以下设丞等,官吏领取国家俸禄,国君有权任免。这一套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机器的雏形。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历史大事

周平王迁都:

公元前770年,因为内乱和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周室衰微:

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渐渐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幽王,申侯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最后平王东迁,使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周王室因而衰微,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义罢了。

齐桓公称霸:

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宋楚之争: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消灭了其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试图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威望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楚国称雄一时,楚庄王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晋国的强盛: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宠信爱姬,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国问鼎中原: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晋楚大战:

后来晋楚两国再度爆发两次大规模战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战、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虽皆以晋国获胜收场,但楚国在中原地区仍与晋国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

弭兵会盟: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雄霸东南: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贿赂吴臣伯嚭并送给吴王珍宝和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三家分晋:

在晋文公回晋即位的时候,有不少随从随他回国,结果这些人渐渐在晋国成为贵族,而晋国的国政亦落入这些贵族(智、赵、韩、魏、范、中山)的手上。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韩、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赵氏,并胁迫魏韩两氏出兵。战事持续两年,后赵氏游说魏韩两家倒戈,灭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晋国国政。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即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统计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政治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达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这也反映了西周东周交替时权力的急剧变化。

春秋时期,中国五等爵,大国称公、侯,小国称伯、子、男,而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皆蛮夷之邦,故不用中国之礼,自称王。国君之下设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务的称正卿或上卿,楚国称令尹,亦称相,秦又曾称庶长、不更。卿出征时为三军之将佐。卿之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军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或聚若干小邑为县,或将私家之田分置县。而在边境地区则设郡。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百接任命,只有少数作为采邑赏给贵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14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