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贵州的,要娶彝族女孩。我不知道要准备什么…请懂得人帮下忙了!我想知道礼金要多少?有其他的东西嚒

我是贵州的,要娶彝族女孩。我不知道要准备什么…请懂得人帮下忙了!我想知道礼金要多少?有其他的东西嚒,第1张

订婚,彝语叫做“吾让木”。是双方正式结缔婚姻的主要标志,彝族谚语云:“祖灵可戏,婚事不可戏”,一旦举行了定婚仪式,双方便不得再反悔婚约了。定亲仪式要泼水、抹锅烟子、杀猪宰羊。当男方使者要来的时候,女方家便喊来邻居妇女,藏好了一桶桶、一盆盆的水,并在手上抹好了黑黑的锅烟子,等待客人的到来。当定亲的客人一来,四面八方的妇女们峰拥而来,向客人泼水、抹锅烟子,客人则须表现得勇猛、顽强,用衣服或擦尔瓦蒙着头,迎着“暴风骤雨”勇往直前,冲破姑娘们的一道道防线,猛冲进屋,姑娘们则会紧追不舍,尾随进屋乱泼,把客人泼得一个个像落汤鸡,一张张的白脸全变成了黑脸。泼水和抹锅烟子时,客人不能生气,客人和主人可以相互进攻。

  泼水、抹锅烟子过后,给客人敬酒、敬烧肉(彝话为“舍府则”)。主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把装有烧肉和酒杯的木盘端给客人中的一个,客人也伸出双手接受,先渴酒再尝烧肉。杯中的酒可以喝完,但盘中的肉不能吃完。因为能喝酒是好汉,能吃肉是狗熊。当客人喝了酒尝了烧肉后,从包里掏出钱放在木盘中。装在盘子中的钱,就是“吾让则”(定亲礼),一般都是单数,但更多的是“九”数,如九千九百元,一万九千九百元等。“九”在彝语中为“古”,“古”为久远、牢固的意思。所以,凉山彝族喜欢九这个数。此外彝族婚礼中也很喜欢被习惯认为是不吉利的“四”,比如彩礼是四万、定亲时四点钟去等,因为“四”在彝语中为“尔”。“尔”为要的意思,即男方是真的要女方,并且以后会好好对待她,一辈子都只要她。

  订婚仪式上,还要订下结婚的日子,结婚的日子一般地说都由男方测定,但要听女方的意见,主要看双方属相和不和,要请毕摩测算。

  婚前

  彝族以解手为羞,(尤其是异性之间),女人出嫁时结亲、送亲的是男人,且路途一般比较远,为避免路途中和婚礼上在父老兄弟众目睽睽之下有解手之要求,婚前几天,新娘要禁食,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喝几口水,或吃一小片荞饼,出嫁那天还要禁水。彝族的风俗中认为,新娘减食的时间越长,便越显得懂礼节,有毅力。此外部管你是真的想嫁还是不想嫁,都要表现出伤心难过得样子,一说到嫁期将至便哭哭啼啼更好。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还显得欢天喜地、无忧无虑,不知节制饮食,那么她就会受到耻笑和非议。

  迎亲

  结婚前夜,男方家派两位聪明勇敢的人当“线木”,带去礼品及新娘婚服礼金到新娘家,陈明求婚之来意。女方村子里的姑娘们则贮水以待,到处设置障碍,向他们泼水、抹锅烟,直到把他们两个弄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才肯罢休。

  晚上,新娘的姐妹们都前来陪伴,新娘哭,女伴们也陪哭而歌,尤其是在与父母辞别时要诉女子嫁人之苦,哭号陈词,凄婉动人,依依难舍,由此衍生出来了《哭嫁歌》、《惹打》(留住)、《咒媒歌》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

  翌日清晨,女家请一位子女多而且都健康的妇女为新娘梳头、打扮,梳毕头则戴上耳环、头饰、头罩,著新衣彩裙。鸡啼时,新娘被拥至房前的果树下坐着。她们手持树条和端着水盆,准备对前来摸亲的迎亲者进行一番痛打。这时男方派出的一名精灵的代表,在其他人的簇拥和掩护下,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委曲中想方设法摸亲。只要他们摸到新娘头上的彩罩,新娘便算是婆家的人了,这时停止了“保卫战”,大家簇拥着新娘开始上路。送亲的都是新娘的亲戚和邻居,少则十多个,多则几十上百。所地方言区送亲的全是男性,没有女性,自古以来都这样。什乍、依诺方言区,有少部分女性参与送亲。凉山彝族送亲一般都步行,只有新娘或送亲的老前辈才能骑马,可以说跋山涉水,一路风尘。沿途居住的新娘的侄女们如果知道新娘要路过,都要在路上接待,给新娘敬油炒饭,给送亲的人敬酒。这是一种礼节,一种祝愿,一种亲情。

  迎亲时很特别的是,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但这次不是在女家,而是在途中。抢婚带有一种表演成分,它热闹、喜庆、祥和,是彝族人民娶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天,打扮一新的新娘,由娘家人将她送至半路,男方家则在半路抢亲,女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则在后面象征性的追赶上来,此时,抢婚也就变成一种娶嫁的交接仪式。抢婚既是对女方的一种尊敬,也是彝族人民一种古老的娶嫁形式。

  婚宴

  送亲的队伍到达新郎家附近时便停下来休息,新郎这边男女老少都前来迎接。男方家便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带上少许钱和烟、酒、一点盐巴、一张羊皮,向客人请安、敬烟、敬酒,然后,送亲的队伍这边又派几个精壮小伙子前往新郎家“抢肉吃”,这些小伙子大摇大摆地来到新郎家门前,走到掌管分发肉食的人跟前站定,男方这边的姑娘们则虎视耽耽站列在对面,严阵以待 , 等负责分肉的刚把一篮子热气腾腾的肉递到小伙子手中,姑娘们便一拥而上,把小伙子们团团围住,拚命抢夺他们手里的肉,小伙子们则极力反抗,护住手里的肉,不让她们抢去 , 一时间他们混战一处,扭成一团,欢笑声、呐喊声、助威声交织在一起,惊天动地,气氛异常活跃。

  这一切结束后,新娘和迎亲的队伍才进屋。新娘进门后,由一位子孙兴旺的老妇人用酒和炒食给新娘祝福,然后将她披散着的头发梳成双辫,用红头绳扎起,盘在前额上方。然后婚宴开始,婚宴上都兴吃砣砣牛、羊、猪肉,喝碗碗酒,七八个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座。新娘和背新娘的小伙子一起用餐,其他人不得与新娘一起用餐。晚饭后,主客一同喝酒、赛歌、对谚语、猜谜语等,往往闹个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三个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众所周知,每个民族的结婚风俗都不一样,那么 彝族结婚 有什么风俗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彝族的婚嫁讲究。

彝族结婚有什么风俗一

在结婚的这天,新郎家的院子要用树枝等东西搭建起一座青棚,青棚内外都需要装饰,披红挂彩,而棚内的正中央要摆上彝族喜神的牌位供奉。大家欢聚一堂,一起唱着富有民族特色的青棚调,载歌载舞,非常热闹。

彝族结婚有什么风俗二

男方的接亲队伍来到女方家的时候,女方家族会用泼水的形式来表示欢迎和庆祝。彝族人认为泼水后,女孩嫁到男方家就不用去远地挑水,即使干旱的季节也可以不愁吃喝。接亲队伍进去女方家后要上香磕头进供,然后要把接亲礼物展示出来,例如嫁衣、婚鞋、钱币等。女方这时候也要展示出自己的嫁妆,例如箱子、衣服、被子、家电等。展示的时候要请人唱娶亲歌,唱到什么就展示什么。

彝族结婚有什么风俗三

男女双方的东西展示完以后,女方会开始招待接亲队伍,先给他们喝茶,然后喝糖水,寓意着先苦后甜。然后摆好酒水,并请女方的长辈说一些吉利的致辞,给新郎披上两条红彩带,结束后就可以开始招待宴了。在宴席间,新郎要到每一桌作揖敬酒,等所有的宾客都吃完饭后,才可以接新娘回去。

彝族结婚有什么风俗四

通常大家在进行以上活动的时候,新娘在房间梳妆打扮,做好准备。在动身去男方家之前,女方的长辈会带着两位新人去女方家的祖宗牌位处拜别。然后新娘由其哥哥或弟弟背到屋外与新郎一起出发,媒人带领女方送亲队去送亲。

文章总结:关于 彝族结婚 的风俗今天就介绍到这。在云南的东北部结婚还要唱《出嫁歌》、《酒礼歌》、《婚礼歌》等民族歌调。有些彝族地区还有抢婚抹锅灰的风俗,据说这是对女方表示尊重的方式。

彝族结婚风俗具体如下:

女子在出嫁前是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的,这个习俗在我们看来不是太能理解,并且有点不通人性。但是彝族人认为,如果新娘婚前吃东西喝水的话,就会上厕所,这样是很不吉利的,所以一般是“新娘饿食饿水”的。

在结婚当天,院子中间会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外会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郎和新娘喜结良缘。

彝族历史发展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中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

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

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04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