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长辈可以抬轿子
结婚坐轿子忌讳 结婚轿子几个人抬
结婚坐轿子有哪些是需要新人注意的,这些忌讳一定要注意,以及结婚的轿子是几个人抬的呢?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一、结婚坐轿子忌讳
1脚不沾地
结婚时候坐轿子一直到男方家里面,新娘的脚都是不能沾地的,出门时候有的地方是兄弟被新娘送到轿子中,但是大部分地方是新郎亲自背到轿子里坐着。
2挂镜子
新娘离开娘家时,过去要坐轿子,在雁北和吕梁的山区中人们常常乘一种颇有特色的“骡驮轿”,坐轿子是一定要挂上弓、箭和镜子的,是为了在路上避邪驱凶的。现在这些习俗都已逐渐消失。
3属相相冲
新娘下轿后,有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对人对已之不吉。
二、结婚轿子几个人抬
1八人
八人的轿子相当于是皇室的规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抬大轿娶亲的最高配,这是很多官宦人家娶正妻时候的规格,也是代表了对女方家的尊重。
2大轿
当然还有说法就是大轿,又曰“花轿”、“四人轿”,也就是四个人抬的轿子,这种是常见的结婚时候用到的规格,大轿抬轿者和执事人员有16人、14人、12人不等。
3小轿
还有一种是小轿,又曰“青布轿”、“二人轿”,根据家庭经济的不同选择的轿子有区别,在古代贫穷人家和二婚者,都用小轿。
总结:
结婚坐轿子是中国古代婚礼的标配,但是根据轿子的抬轿人数,可以看出家庭以及身份,但是在现代,年轻人喜欢复古的婚礼方式,用到的都是最常见也是最高规格的轿子,讲究也有所不同
在古代人们成亲都是下聘书并且八抬大轿进门的,但是现在却没有这种习俗了,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第一:思想不那么传统了。其实,在古代人们要八抬大轿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新娘在成亲当天,不能用脚沾地,否则会把晦气带进门;其二就是为了有面子,毕竟在古代,女人地位低下,如果嫁过去肯定是要风风光光的,让自己扬眉吐气一把,所以一般正妻都是八抬大轿从正门进去,而做小妾的就是走侧门进去,仪式感相对来说也会差一些,这就是古代的等级制度所演变出来的。但是现在的社会是很民主的,那么女性也有了自主选择权,觉得也没有必要再做这些虚的,弄得简单点比较好,所以这是其中的一个缘由。
第二:耗费人力、物力。要知道,在古代八抬大轿是极其风光的一件事情,但是现在的人把这个习俗逐渐忘却了,一来是因为太耗费人力了,一台轿子要八个人才能抬起,来来回回还不够折腾的,而且轿子上面也不能放东西,来回走路非常耽搁时间,除非是很近的地方,否则找那种专门的轿夫还要花很多钱,等于加重了结婚的负担,所以思前想后,很多人可能只采用了中式婚服以及礼节仪式,这点就直接省略了,否则因为路程过长,耽误了吉时就不好了。并且现在的新娘体重不一致,古代的轿子也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万一弄坏了到时候又是一笔开销,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三:选择更便捷的方式。其实在古代最早人们都是傍晚成亲,正好拜堂寒暄一阵子,晚上直接入洞房了,但是因为和皇家冲撞,所以才改成白天,那么如果白天在街上坐轿子来回走动其实很浪费时间,并且现在时代不断进步,有了汽车这么快的代步工具,就没必要再坐轿子了,不过总的来说这也算是一个成亲的仪式感,如果很看重的话,也是可以在结婚的时候采用这种方式的,毕竟这是一辈子就一次的事情。
因为代表着荣耀和地位。这和现代人钟情于动辄几十万的彩礼、有车有房有存款一样。也和七八十年代的人结婚需要三件套一样。这都是一种表示,一种象征,都是女方对自己身份地位以及未来的一个美好期望。
古代人是通过“八抬大轿”来彰显自己受到重视。而且能够用“八抬大轿”这种规格迎娶的只能是正配夫人,这就意味着轿子里的新娘的身份不一般。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还是不明白,这个“八抬大轿”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在古代的“八抬大轿”可比现代的宝马、奔驰、甚至一条街的劳斯莱斯都要重要,因为这个规格象征着“正房”的身份。
“正房”这个身份在古代就是指正儿八经的妻子,是和家中的男主人地位相等的女主人。其他的都是配房,都是小妾,地位都要低。这是社会的规定,整个社会都这样,你不服气都不行。
那么这个“正房”的身份到底有多重要?说简单一点,那就是你的亲戚邻居都知道你是这家的女主人,对你的态度得放尊敬点,不能像对待那些身份地位都要低一些的小妾一样。
在古代身份制度是非常严格的。王公贵族就是能够看不起普通的老百姓,老百姓就是能够看不起卖身为奴的人。正房就是能够看不起小妾,那些左亲戚右邻居的八卦妇女在平时嘴碎的时候,都可以不避讳着人家的小妾,但是一定要避讳着人家的正房。
从这方面也可以把“八抬大轿”看作一种宣称,告诉这一路上所有的人,轿子里的女人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妻,以后说话做事注意点,不要不小心得罪了人家。而轿子里的女人,也需要这种宣告来保护自己,毕竟自己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的容易受欺负。
其实古时“用八抬大轿来抬”这句话在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嘴里,并非褒奖之词,而多是含有贬义,意思是请人不动,摆架子,像大官员一样。这句话既用在娶亲上形容女方的架子大,或者是要价太高了。
说到轿子,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轿子在古代主要是官员,尤其是文官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古代官司员所在的级别不同,轿子的抬的人数也就不一样,轿子的装饰与颜色也不相同,连鸣锣开道敲锣的数量也不同,这是种礼数是十分森严的。
清朝对这种礼制有明确的规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出行时只能乘坐四人抬的轿子,只有出了京城,且要代表朝廷到地方检查工作时才能坐八抬大轿。如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的轿子。
但如果是以个人身份办私事,如省亲访友之类,也不能乘八人抬的轿子,只能座四人抬轿子;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的轿子,督抚部属乘四人抬轿子。古代轿子的颜色也有严格的规矩。
从明清时期的小说来看,尤其是描写市井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来看,里面有不少篇章描写迎娶新娘的场面,但并没有写明迎亲时用的是八抬大轿,倒是描写了四人抬的喜轿。由此看来,过去迎亲的喜轿大多数都是四人抬的轿子,可能是在某段时期,少数用八人抬的是为了显摆的高官家庭,或者是有钱的人家,一般的百姓家庭既用不起,也不敢这做嚣张。
轿子
要不然,从古至今,“用八抬大轿来抬”这句话成了一句揶揄的话呢?看来八抬大轿是古代小老百姓一种梦想,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并非古时普遍在民间流行的习俗。
结婚坐花轿的讲究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繁文缛礼,如装轿、踩轿、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颠轿、落轿等等。当然地方不同,礼仪也不同,上面的环节有的不一定都有,有的地方可能还会增加一些环节。
轿子
因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而且也是显示家族地位的一种手段。虽然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是在结婚的时候,按照风俗,女性是要坐花轿的。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在迎娶妻子的时候,是要有花轿的,这不仅是一种体面,而且也是象征着身份。如果是家族实力比较强大的话,那么就会用八抬大轿来迎娶妻子,这样是最能彰显人的身份。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话,因为经济的关系,所以只会有一顶花轿。
古代男人在娶妻的时候,其实是可以“三妻四妾”的,而八抬大轿只能是男子的正妻,如果是小妾的话,那么是没有资格八抬大轿的。所以,在古代,结婚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排场来判定女子的身份。小妾的话,一般都只有一顶轿子,大户人家都是直接用轿子将小妾抬进家中。同时,小妾也是不可以从正门过的,只能从侧门进入家们,而且也不用摆酒席,可见小妾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正妻的话,一般都是名门正娶的,所以会重视很多。不过,在古代轿子也是一种富贵的象征。对于一般人家来说,轿子只有权势富贵的人家在出行的时候才会坐,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并没有条件坐。
在结婚的时候,男子如果用八抬大轿去迎娶新娘的话,其实也是对新婚妻子的一种尊重,同时也表明男方对女方的看重。也正是因为家庭和财力的不同,所以男方在使用花轿迎娶新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人家来说,一般都是由两个人抬花轿的。而对于富贵的人家来说,就可以四个人或者是八个人抬轿子了,也就是所谓的八抬大轿。同时,在迎亲的时候,迎亲的队伍以及配置也会不同。
古人娶妻,常常用的八抬大轿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明媒正娶的新娘才可以乘坐八抬大轿。在许多古装影视剧中,古代人把轿子作为他们出门时必备的交通工具。事实上,在最初的时候,大多数人出门时仍然还是以马车为主要形式。直到唐朝,两个人抬的轿子,才被皇家或高官女眷所使用。直到宋代以后,轿子才多了起来。
在古代,只有新娘才能乘坐大红色的八抬大轿。明清时期的轿子已经有了明确的分类,两个人抬着的小轿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有钱人可以坐在上面。多人抬的轿子就不一样了,等级分类非常严格。像红色的八抬大轿一样,它过去只被明媒正娶的新娘使用,并且只能在婚礼这样的特殊场合使用,象征着她的身份、地位和等级。然而,平时的八抬大轿却一样,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坐的。
当满族和汉族首次进入海关时,北京的大多数官员都擅长骑马,只有少数人选择坐轿子旅行。因此,顺治王朝除了限制北京所有贵族骑马外,还颁布了一些坐轿子的规定,但并不严格。只有在参加像祭天这样的重大仪式时,他们才必须遵守规则。
在京城,只有帝王、皇后、皇太后这些人可以乘坐八抬大轿。从康熙开始,就明文规定不允许武官坐轿子,60岁以上的满族官员可以坐轿子。四品以上的汉族文官在京城可以坐四个人抬的轿子,离开京城后可以换成八抬大轿。在四品以下的官员,在京城就只能坐两个人抬的小轿,当你离开京城的时候,也可以再往上升一级。但是,其他省份的三品以上官员在当地可以是可以乘坐八抬大轿的,但是其他的官员就不可以了。总而言之,在京城,只有帝王、皇后和皇太后这些人才可以乘坐八抬大轿。
古代结婚讲究名门正娶,男方想要娶妻子,必须要有轿迎接,就像现在的彩礼一样,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两个人到8个人之间,家境贫寒的是两个人,好一点的是4个人,如果家庭条件更好的话,那就是八抬大轿了,可见古人结婚喜欢用八抬大轿也是一种攀比之心。
轿子最早出现在史记当中,说明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轿子了。然而把轿子运用到结婚上面,最早见于宋代,后面才渐渐的成为了民间的一个习俗。那个时候等待出嫁的闺女都在家里打扮得漂亮,凌晨男方就会派迎亲的大花轿,这在古时候叫做赶时辰。
据说当天如果有几家同时结婚的话,谁赶的时间早谁就会生活的幸福圆满。古时候封建时代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而在花轿的使用上就更加明显。宫廷使用的龙凤花轿,满人使用的是满堂红花轿。如果古时候结婚不用花轿的话,似乎就不是明媒正娶。
新娘子没有做过花轿,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传统上只有第一次出嫁的人才可以做花轿,寡妇如果再出嫁的话,顶多是做普通的轿子。由于封建人们的思想比较落后,都看不起做这种普通轿子的人,大多都嗤之以鼻。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古时候的女性最多只做一次花轿,因此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一个很特殊的经历。男方用花轿去迎亲的时候,花轿里面不能是空的,必须要做一个小男孩。通常凌晨4点就要准备好轿子,出发前还要点燃一捆甘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