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吴川年例”?

什么是“吴川年例”?,第1张

吴川的年例大部分在年初1-3月和年尾12月左右,各个村子的年例日子都不同。一般到了年例那天各个家都会办几桌请亲戚朋友们来的,他们都会带上一些水果或是饮料去的 ~但是却不会给红包就是了!这应该是吴川的一个特色之一吧!如果你有什么朋友在吴川的话不妨问一下他家是否办年例!因为不是每家都会在年例办桌的 !有些则是自家人一起吃顿饭就行!

一般都是吉利的数字,常见的是888,比较有钱的都是1314,少点的可以弄个666这些都是可以的,毕竟只是一个意思而已,不在乎钱的多少,意思到就行,毕竟那是丈母娘。

当然还得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决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开放30年来,我的故乡吴川与全国一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吴川文化就是一个亮点,光耀四方。

  文化亮点之一——名人效应

  吴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人物中,有奋发进取,严谨治学,为人厚道,清正廉明的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有中国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有不畏艰难,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把蕃薯引进中国的林怀兰;有中国十大机智人物排行第一的麦为仪;有报效国家,报效民族,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积极抗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力挫日寇,屡建奇功的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将军、李汉魂将军等仁人志士。他们各有个性,各有抱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爱国、爱民、爱家。他们的光辉业迹,不朽人生,崇高风范,象一种薪火,传承了吴川后代,形成了吴川人精神。如今,在全国各地创造奇迹的吴川人,如刘华秋、张莹、李贞、陈华、林上观、龙观生、龙庆棠、宁永杰、陈登、李建伟、陈阳华、李若怀、曹成鹏等等,他们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敢于拼搏,善于创业,乐于奉献,没忘记回乡投资开发和扶贫、助学、支持公益事业。无论身处何处,不管工作多忙,都想方设法“常回家看看”。这就是名人效应,这就是吴川人精神。

  文化亮点之二——吴川民间艺术

  吴川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吴川人喜爱民间艺术的习惯悠来已久。早在晋代,吴川民间就有了演“紫薇降貔貅”、“舞六将”辟邪祈福的习俗,至唐宋期间,多了奏“十番”、“捏泥人”、“击陶鼓”、“舞二真”,再到明清先后出现了“舞狮”、“舞龙”、“唱木偶”、“逛花桥”、“游飘色”等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又多了“对唱山水歌”、“弹唱木鱼”、“曲艺私伙局”、“电动彩塑”、“舞貔貅叠罗汉”、“花塔”等,凝聚了历代无数艺人的心血,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越发显得别具特色,独领风骚。其中,传统的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巧夺天工,以其精、巧、奇而闻名遐迩。1996年,梅菉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梅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泥塑)”,广东省文化厅命名黄坡镇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飘色)”及命名黄坡镇大岸村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入编《吴川飘色》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吴川飘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泥塑2007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飘色名声在外,中央电视台先后三次向海内外播放《广东梅菉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专题片。2005年12月,吴川飘色《康熙皇朝》参加广东(中山)首届飘色大赛获银奖;在’2006“鼎龙杯”中国(吴川)首届飘色大汇演,获三个金奖和四个银奖,一个铜奖;2006、 2008年,吴川飘色《八仙过海》、《游湖借伞》及《六国封相》、《奥运英雄》分别获得第七届、第八届中国飘色(抬阁)山花优秀入围奖、山花十佳创新奖及山花金奖、山花银奖。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吴川泥塑这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市政府于2006年2月12日兴建吴川民间雕塑园。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全国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潘鹤为雕塑园题写:“吴川民间雕塑园”园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艾青春亲临雕塑园开园剪彩,称赞我市建设民间雕塑园是弘扬民间艺术的重要举措,还挥笔为雕塑园题词“生正逢时”。

  文化亮点之三——吴川南派粤剧艺术

  吴川的南派粤剧艺术是与吴川粤剧团连在一起的。吴川粤剧团的前身是吴川光艺粤剧团,于1953年成立,到1967年至1978年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吴川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只是排演《沙家浜》等革命现代样版戏。改革开放后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古装粤剧得以恢复,1979年,“吴川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又改名为“吴川县粤剧团”。该团在粤剧“南派”艺术传人林国光的带领下,继承传统,博取众长,革新创造形成了粗犷豪放、古朴刚劲,又有温婉柔情的艺术表演风格。唱做念打功艺独特,故具传统性。我国著名戏剧家、中国剧协主席田汉观看该团演出的《搜宝镜》,对该团精彩演出赞赏不已。广东省文化厅对吴川剧团长期坚持的“南派艺术”表演非常重视。于2003年以粤文艺[2003]43号文批复,正式确立吴川剧团“南派艺术”的地位。

  2002年和2007年,吴川粤剧团应邀分别到香港和澳门演出。2006年7月16日,中国文化部委托中央戏剧学院、广东省文化厅、中央电视台来我市拍摄吴川粤剧团表演的《杀妻》、《表忠》、《乱府》等精彩排场录像,代表粤、港、澳粤剧艺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粤剧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13日至20日,应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邀请,一连九场演出,上座率之高前所未有。吴川市粤剧团获得了新加坡艺术界的广泛赞誉,新加坡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授予吴川市粤剧团“南派粤剧,星耀狮城”牌匾,国外传媒对吴川粤剧团南派艺术表演予以祥细的报道。粤剧南派艺术已成为吴川一个响亮的品牌,名扬海内外。

  文化亮点之四——吴川年例

  吴川人历来就有做“年例”的习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年例”越演越烈,互相攀比,都有很大的阵仗,请名班、搞球赛、放焰火、搞书、诗、画、摄影展。请“吃年例”酒席越来越丰盛,“吃年例”的人越多,越引以为荣。吴川有句土语“爽过做年例”,可见“年例”的吸引力。最有影响的是两广百多个粤剧团、三十多个歌舞、杂技团驻足吴川“闹年例”。

  梅菉的“年例”,正月十四“财神”出游,十五逛花桥,十六、十七睇巡游。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披红戴绿,闪亮迷人的灯饰,随风飘动的彩旗,雄伟的牌楼,多层的花塔,金碧辉煌的花桥,栩栩如生的泥塑,风格各异的书画摄影展,使游人目不睱接。正月十六、十七两天,分别由梅菉街道的梅岭、坡心岭、菜园、蔗坡、瓦窑、梅菉头、黄竹尾等社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大巡游。百数板飘色簇拥着彩旗、仪仗、宫灯、八宝、罗伞、花蓝、鱼灯、八音队、十番队、武术队,穿插着醒狮、貔貅叠罗汉、陶鼓舞、舞二真、舞六将、奏十番、龙公龙母舞、车色、地色、彩车、锣鼓喧天,规模巨大,气势磅礴,风格独特,艺术高超,秩序井然。白天看巡游,晚上看演出、赏花桥、泥塑、水上彩塑。不分白天黑夜游人如潮,水泄不通。前来参观的国内外观众达80万人次。

  十多年来,吴川市委、市政府利用“民俗文化、经济贸易”这一版块,举办“一节一会”,以“政府搭台,文化、经贸唱戏”,推介吴川,广交朋友,拓展商机。“一节一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吴川文化和经济建设的成果,营造欢乐祥和的浓厚节日气氛,构建了人际、物业、资金、信息流通的高效平台。

吴川结婚姐妹金的红包是分发姐妹钱。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卷铺”。卷完铺除了给卷铺人利是红包外,还要给陪嫁姐妹利是,叫分发姐妹钱。一边卷一边唱“卷铺歌”:第一卷卷铺头,夫妻恩爱乐悠悠。第二卷卷铺中,双生贵子在家中。第三卷卷铺尾,富贵荣华生活美。吴川的婚嫁风俗按照《礼记·婚仪》规定的程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去进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被看作人生的“终身大事”,结婚后,这对夫妻终身厮守、福祸与共、白头偕老,办起婚事来相当讲究。

军乐队的收费通常包括演奏费用和排练费用两个方面。具体的收费标准会因地区、乐团规模、演出场所以及演出曲目数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军乐队的收费标准是按照每首曲目的演奏时间来计算的,通常情况下每首曲子收费在500元到2000元之间。

如果需要12人的军乐队进行演出,那么演出费用就会根据乐队的规模和演出曲目的数量来决定。一般来说,12人的军乐队演出费用可能会在5000元到10000元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演出费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商议,包括演出时间、场地租赁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

婚前迎亲的习俗

男女双方按择定的良辰吉日结婚,婚前准备的程序和仪式,湛江流行不少约定俗成的旧例。

送字湛江农村的小孩有亚狗、亚牛之类的小名,并代替名字被称呼。当要结婚的时候,同龄的亲友便相

议给他送字,“字”与“名”意义相关,请工艺店的师傅刻写在镜屏,送给新郎挂在厅堂,表示新郎已是成人。从此以后,人们不再叫其小名或乳名。送字在湛江的一些乡间尚流行,以徐闻为突出。

解贵这是湛江婚俗特有的一种仪式。农村的小孩出生后,为求平安成长,普遍到庙里“契神”,由庙祝给小孩挂上用红绳串成的铜钱线,俗叫“拴贵”。小孩长大了要结婚,就要“解贵”,在结婚的前一天进行。当天,在庭院摆上香案、供品,请道士来“解贵”,也有到庙宇请庙祝“解贵”的,此旧例在雷州一带仍很流行。

跨头裤湛江有弟妹婚嫁在兄姐之前的禁忌,认为“阻头不便,跨头不祥”。为化解此忌,结婚时送“跨头裤”给兄姐,表示是从裤裆下跨过的,可逢凶化吉。

哭嫁姑娘出嫁,是人生的最大喜事,本应欢乐,但在湛江的农村却流行一种古老特殊的风俗———“哭嫁”,以东海岛最出名,叫“东海嫁”。旧时农村女子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嫁人之后,命运难卜,面对旧势力又无法摆脱,便用“哭”来诉苦和反抗,久而久之,成了婚嫁的一种习俗,世代相传。过去哭嫁在湛江农村很盛行,吴川、徐闻、雷州、湛江市郊区各地都有,今仍有流传。姑娘出嫁前数天躲在闺房内,与女友唱哭嫁歌,有说有唱,唱到情深之处,痛哭不止。哭嫁歌开头四句一定要含有佳意,以后怎样哭唱不论。概括起来,一哭自己、二哭父母、三哭兄弟、四哭婶嫂、五哭姐妹,传说可给被哭者带来好运。哭嫁歌有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如今发展成了湛江红土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的还被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在民间传唱。

安床湛江民间对安床十分注重,专请相貌好、多子多福的妇人摆设床铺。习俗是:床门向窗,衣柜顺堂,门不对柜,镜不向床。安床分铺床、升帐、开铺等步骤进行,还要在床上撒些花生、红枣,象征早生贵子。民间流传新娘床可减少腰骨痛,闹新房时人们都喜欢到婚床上躺一躺,甚至滚一滚。

拾面和三梳新娘出嫁要盛装打扮一番,城里人一般由美发师负责装扮,而农村流行着“拾面”和“三梳”的习俗。“拾面”就是给新娘去除脸部的面毛,但不用刀剃,而是请专人用线绞掉。“三梳”是新娘出嫁的前一晚,由婶嫂或多福的妇人为新娘梳妆。梳头时郑重其事,吟唱三梳歌:一梳白发齐眉,二梳早生贵子,三梳儿孙满堂。

接新娘迎亲是婚礼重要的环节,旧例不少新娘出嫁当夜,要“坐夜”不睡,等候迎娶,零时到上午十一时是合适的出门时辰。过去由男方用大花轿到女家迎亲,新娘由伴娘背上轿或开席铺路扶着上轿,新娘脚不踏地,寓意不把娘家的泥土带到夫家,避免娘家受穷。通常还有八音和锣鼓跟随。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非常热闹。轿至男家门口,鞭炮齐鸣,新郎进行踢开轿门仪式,新娘则由伴娘牵出直入新房,午后举行拜堂。现在接新娘已用花车取代花轿。在这之前,迎亲的方式,曾有过几次大的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步行撑伞迎亲,人力担送嫁妆;六十年代改用自行车迎亲;七十年代使用拖拉机、摩托车迎亲;八十年代普遍用汽车或面包车迎亲;九十年代后基本上用小轿车迎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51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