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者和他的新欢的结果是什么?

自恋者和他的新欢的结果是什么?,第1张

如果是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这一刻拥抱你,下一刻去和别人谈情说爱。自恋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有好的生活的,因为他都是在装,他会在人前表现出一副淡定,成功,优秀的样子,这是他们的本质所决定的。如果不是这层虚无的外壳,他们就会看到自己很自卑的内心,他们把自己的内心隔断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只有虚荣,利益,假自尊。

如果你经历的爱有截然不同的对立面,那么你经历的只是对自我更深层次、更完整的自我感觉的需求,这是拯救自我的替代品,短期内它让你上瘾。感觉自己被拯救,很多高共情的人很难和自恋情人走下去,因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很难去满足伴侣的长时间的稳定的需求。

当他的关注撤回,你被所谓的爱暂时遮盖在自我意识中,那种固有的恐惧、痛苦、缺乏安全感就会重新露出水面。这个对自恋型人格障碍也是一样的,当新的伴侣出现这种新鲜的刺激的感觉的时候,会填补他们虚无的躯体,他们就会对这个事物上瘾。当这个关系进入了常态,兴奋剂也就失灵了,痛苦就会浮现,也就是喜新厌旧啊,直到找到新的兴奋剂出来,再次填补他们的需求,这种痛苦就会再度减轻。

每次的上瘾都始于痛苦,而又以痛苦收场。所以你们一直问自恋者和他的新欢。结果会怎样?会幸福吗?答案还用我说吗?觉得自己啥都不是,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想一想,在最初你们开始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对待你的,只是说他们的时间不能坚持太久,也就是说你好不容易从这个坑爬出去了,现在只不过有另外的人填这个坑而已,没有什么好羡慕的,是吧?

在哲学、数学、科学、宗教领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柏拉图、康德、牛顿、莱布尼茨,卡文迪许等等。

主要是因为婚姻爱情对幸福人生并非是必不可少的,人生中高洁神圣的精神快乐(如哲学、科学、艺术等研究发现的快乐)比婚姻爱情等世俗生理上、动物性的性快乐不知要强烈多少倍呢,只是一般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快乐,就把婚姻爱情当做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已。

自恋者比普通人更容易遭遇中年危机,有些自恋者在年轻的时候看不出来他有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到了35岁、40岁往后,感觉这个人变得越来越陌生,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似乎他们比普通人更难以忍受没有实现年轻时梦想的事实。他们会对自己很失望,因为社会地位呀、工作目标呀、财富目标呀都没有达成他们想象的样子,这会让他们对自我形象、自我能力产生严重的怀疑和否定。

正常的人都可能会遭遇这种希望的破灭,但是这种破灭对于那些坚信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的自恋者来说,会造成严重的打击和挫败。同时,自恋者在亲密关系当中所有的表现会妨碍他们和别人建立亲密、稳定、长久的关系。当我们遇到挫败的时候,我们寻找身边的亲朋好友,吐露心声,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这种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很多的压力和疾病,同时也会把我们从挫败、绝望。放在禁地里拿出来,而这一点自恋者是缺乏的,他的所作所为会把身边真正对他好的人全部伤害走,让别人没有办法在他面前做到给他情感支持。

这个时候对于自恋者来讲非常的愤怒和无助,因为面对挫败他无处可逃,只能面对自己的羞耻感。所以你看很多自恋者到了中年以后,会产生很多的成瘾型行为来缓解压力,饮鸩止渴,比如说频繁的出轨、嫖娼、赌博,久精成瘾,这些问题会比年轻的时候更厉害,而他这种自杀式的防御会让他自己的生活进一步的陷入困境,他还对他还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愤怒和敌意,他觉得他年轻时候所奉献所付出的,让自己出人头地的一切都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他把之前小心翼翼、谨慎做人这样的生活态度当成生活、家庭、社会等对自己的绑架,极度的要放飞自我。他们的口头语是前半辈子一直在为别人活着,我要开始为自己活着了。这也等于是为自己的无下限的堕落行为找一个借口,这也正好恰恰验证了他们无视别人的奉献和付出,夸大自己的努力。所以有一些自恋者,中老年的结果将会是一地鸡毛,兵荒马乱,内心一片荒芜。

婚姻不容易呀,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离婚。大家都知道,每个人他不是为了离婚作为目的而结婚的,那实在可能是过不下去了,可能才会选择下策,所以当你决定留下来的时候,在和自恋者的关系当中,我觉得一样也是有意义的,一样的重要。

选择留下来就要应对自恋者行为,他那些危险的信号,包括自恋者的不良的一些互动模式,因为你留下来的原因很复杂,比如说关于孩子,关于财产,关于经济方面的合作,关于社会地位,关于各方面的一些关系,关于精神上的一些依靠,比如说依然还爱着对方,相信对方会改变。

有趣的是,当自恋者的伴侣做出留下来的决定的时候,基本上就会退出心理咨询,因为在咨询的过程中,他们会分享情感中痛苦的点点滴滴,结果时间久了,成长起来以后,他们认识到就会形成一个结论,只有傻瓜才会留在这段关系里。这种认知上的不安,加上恐惧的情绪,加上他还没有办法离开这段关系,就很容易让他们在自己的心理上造成拉扯和冲击。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你还停留在这段关系里,你应该怎么去和她相处?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太太说过的一段话,她和她自恋的老伴已经生活了将近50年,她说当老伴发脾气的时候,她选择性的耳聋,就当她老伴骂出来的话都是骂她老伴自己的。

他说他会去寻找很多娱乐的内容,比如说打牌呀,比如说跳广场舞,比如说跟着孩子出去玩呀,尽量减少和老伴在一起的时间。比如说老太太会告诉自己哎呀,老伴儿指望不上了,还有儿女,儿女还是不错的,指望儿女过晚年的生活也挺好。比如说老太太为了避免老伴儿的自恋暴怒的攻击啊,在面对自己也很生气的时候,会用一些软抵抗去对付自恋老爸。比如说我在语言上不跟你发生冲突,但是我在行为上并不受你的控制。其实简单的就是几句话,在情感上建立边界和铠甲,不要被自恋者恶毒的语言所伤害,在日常生活上不去依赖他,有愤怒的时候也可以找到自恋者的软肋去表达攻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有趣,学会自得其乐。

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然后一条一条改正。

怀疑自己得了自恋型人格障碍,长不大,不能成熟的思考和爱别人。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扩展资料

1、自尊心强,内心极其地脆弱。

无法接受人任何批评,周围人的一句友好劝告的,都会让自己感到难堪。我们通常会有一种受到侮辱的感觉,不允许其他人对自己评头论足。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只是不想过多地言语。

2、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在我们自恋型人格群体中间,自己的基本方面都很完美,不会出现太多的瑕疵。因此,外人总觉得我们过于自傲,做事情好高骛远。其实不是,这只是一种对自我的迷恋而已。时间十分有限,我们必须追求高远,才能够实现自我。

3、渴望获得他人的赞美和拥护

自恋型人格,并不是内在的活动,相反,它更多地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有这种倾向的人,通常都会想要站在高处俯视,享受其他人的赞美和拥护。自己身上值得夸耀的小事,也会主动去宣传,让其他人都感受到这种与众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55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