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为什么古叫“昏礼”,有什么意义呢?

古代“婚礼”为什么古叫“昏礼”,有什么意义呢?,第1张

相比之现代婚礼的豪华、奢侈,历史上古代的婚礼更为注重程序,这些程序大多象征着夫妻和睦、牢固、美满的寓意,主要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被称着“六礼”,六礼的婚姻习俗自夏商就已经开始形成,所以算得上是源远流长了,其中六礼主要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

纳彩

与现代的自由恋爱不同,古代的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几乎是互不认识,且从未见过面的,因此当男方的父亲觉得某家的女儿能够配得上自家儿子的时候,就会花钱先请媒人去女方的家里求婚,从形式上看有采选的意思,因此被称为“纳彩”。

媒人在求婚的途中,一方面要了解女方家里是否愿意与男方结亲;另一方面也要将男方家里的情况向女方家里做出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女方家里作为考虑的依据。

既然是“纳彩”,当然会有彩礼,但这时的彩礼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金银细软,而是一只大雁,后来逐渐简化成雁毛,媒人将雁作为礼物送给女方家里,是因为大雁作为一种候鸟动物,顺季节阴阳而往来,寓意着守时有信用,同时大雁在失去伴侣后一般不会再找新的伴侣,因此又寓意着对婚姻的忠贞。顺着历史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后来的纳彩礼也有羔羊、合欢、胶漆等,但其寓意无不是象征着夫妻的美满、和睦。

问名

当媒婆完成纳彩之礼后,如果女方有结亲的意愿,男方会再请媒婆拿着雁去女方家里问名,简单的讲也就是我们日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问生辰八字,也就是问女子的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等,问清楚之后,由媒婆带回南方的家里进行卜婚,也就是我们现在部分地区还流行的“对八字”。

纳吉

纳吉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订婚,当媒婆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男方家里以后,一方面男方家里会请人看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另一方面要在家庙中进行占卜,如果一切顺利、吉祥,男方家里会再派媒婆到女方家里表达订婚之意,而媒婆所带礼物此刻仍然是雁。

纳征

纳征又被称为“纳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下聘礼、下彩礼,当女方同意了男方的订婚请求以后,男方家里就需要下聘礼,聘礼主要包括一些衣服、首饰、布匹和少量的金银。

在完成纳征这个环节以后,也就意味着男女双方缔结的婚约正式完成,从此男女双方可以互相走访相见,而这整个流程走下来,短则一两月,长则半年。也就是说在古代的婚礼程序中,就像买**,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你才会知道你得到的到底是一个惊喜还是惊吓。

请期

从字面上看也就是定婚礼的日期,与现在双方家里协商定日子不同,古代的请期,实际上是男方通过占卜已经决定了的日期,所谓请期不过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更类似于一种通知,因此到了宋元之时,请期一说直接也就被改成了“告期”,也就是非常直白的告诉女方,男方何时将来娶亲。

亲迎

亲迎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实就是迎亲,指的是新郎亲自率领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里迎娶的一种礼仪,但与现代的婚礼多在中午12点前后某个含8的时间举行不一样,古代的婚礼多在黄昏时候举行,因此婚礼在古代又被称做“昏礼”,其意思就是以“黄昏为期”。

与现代追求数字的吉利相比,古代的人更注重寓意,之所以要在黄昏举行礼仪,是因为古人认为夫君为阳,妻子为阴,而对应日为阳、夜为阴。夫妻胶合即为阴阳日夜胶合,而日夜相交正是黄昏之时,因此选在黄昏举行婚礼,象征着夫妻之和顺应自然与和谐。

至此,男方求亲到迎亲的“六礼”全部完成,过程虽然繁文缛节较多,但却处处祈盼着对未来夫妻二人的祝福与祷告。

据史料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对此,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刘刚教授介绍说,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凤冠霞帔状元服……中式婚礼上,传统的喜庆与热闹,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虽说中式婚礼听起来有些老套,可如今却是个新鲜玩意儿。

中式婚礼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以及社会关系的事。需要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的重视。所以,又叫“人前婚礼”。

以情动人,感谢父母、答谢亲朋好友,是中式婚礼上的一大重点,喝“多子汤”、饮“和睦酒”、吃“团圆饭”、敬“父母茶”等情节,让到场的每一位都感动至深。而新人也会因此感受到婚姻的庄重和家庭的责任。

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也算顾名思义。

从古至今恋爱与婚姻就是人类两大永恒不变的主题,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传五千多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姓结合”。从最原始的部落“群婚”到三妻四妾,再到现代社会约定俗成的“一夫一妻制”,既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华文明与礼仪完善过程。

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伊始,就为“礼仪”形成提供了天然沃土。当“礼仪”开始萌芽并经历发展与成熟期之后,最终在成为了古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基础。一般认为华夏礼仪以“周”为最,“周礼”诞生之后华夏民族从蒙昧开始走向光明。

“周礼”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古代中国最为尊崇的礼仪典范,并且通过历朝历代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华夏文明特色的“五礼”。所谓“五礼”即“吉礼、喜礼、宾礼、军礼、凶礼”,至此古代社会礼仪典范开始步入正轨。

“五礼”中的“喜礼”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婚礼”,这种礼仪作为婚姻关系合法化的标志,从西周开始建制并一直延续至今。“婚礼”作为四大人生礼仪之一,在古代社会不仅是年轻男女的个人私事,同时也是两姓家族携手联姻的大事。

四大人生礼仪之一“婚礼”习俗形成

1人生礼仪之“婚”

“生、冠、婚、丧”是古代民间比较重视的四大人生礼仪,即出生、弱冠、婚姻、丧葬,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生旅程的各个阶段,这种习俗礼仪从西周时期就已经成型,并被当做社会发展规范一直延续至今。

《春秋左传》作者左丘明曾言:“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也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两段文字记载都在反复强调一件事,服章、礼仪出现之后华夏文明也就此诞生。

2“五礼”之一“喜礼”

“婚礼”作为古代社会“五礼”之一,从形成开始一直延续至现代社会,已经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人类诞生并进入初级发展阶段之后,以“两性结合”为特点的原始“婚姻”,历经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发展与积淀,终于在西周时期形成“喜礼”制度。

从这一点来看人类从进入原始社会之后,历经上古部落联盟社会发展,再到夏启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基本上都没有出现过“礼仪”二字。也就是说这一系列历史阶段,都一直处于“礼仪”真空状态。

直到西周建立以及“周礼”形成之后,人们才开始有意识觉醒于“礼仪”二字。尤其是当“五礼”诞生之后让“礼仪”更加规范化,至此祭祀、冠婚、宾客、军旅、丧葬等习俗,才开始正式跨入礼俗范畴并渊源流传于后世。

3“婚姻”又诶“昏姻”或“昏因”

“婚姻”二字自周代“五礼”开始,写入中国古代习俗礼仪制度之中。但最开始的“婚姻”却并非此二字,古代“婚姻”或为“昏姻”、“昏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与当时的婚俗,以及“造字法”都有很大关系。

据史料记载古代社会中的婚礼一般都在黄昏十分举行,这其实就是“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来源,同时也是“昏因”一词的真正起源。娶亲一方会在大约黄昏时段去女方家迎亲,而新娘子则会在此时与男方一起回到婆家。

但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婚姻”一词的起源,除了与黄昏娶亲古老习俗有很大关系之外,其实还与其他礼俗手法息息相关。汉朝郑玄曾言婚姻就是“嫁娶之礼”,或者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而“昏姻”二字则是“昏因”的变体与发展,并最终被更具实际意义的“婚姻”二字所替代。“婚”与“姻”在历史沿袭中,之所以会替代“昏因”或者“昏姻”,除了在“喜礼”习俗中有所变更之外,同时,还将“女”字旁融入“昏因”二字之中。

从这一点来看“婚姻”二字其实,更加具备表词达意的实际内涵。在男方在“昏”时娶“女”过门,这其实才是“婚姻”二字的真正内涵。但是当“婚姻”与“喜礼”相结合之后,一种独具古代中国韵味的婚礼习俗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之“三书六礼”

男女婚姻自古以来就有两情相悦之说,但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适婚男女,却只能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制规定下完婚。虽然不排除婚后二人因为朝夕相处而产生感情,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婚姻都会深陷苦海。

1.“三书”之礼

西周时期实行“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制。按照“五礼”之一“喜礼”习俗规定,“三书六礼”被定为古代传统婚俗礼仪。诗经《卫风·氓》中曾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段诗文的主旨就是“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其实就是古代风俗礼仪的真实写照。所谓“三书”是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书,这三种极具古代婚俗象征意义的文书,在整个婚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

“聘书”专指订亲文书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纳吉”;“礼书”顾名思义就是在男方过礼时所用的文书,“礼书”上会明确列出礼物类目与数量;“迎书”简单说就是迎娶新娘的文书,男方在迎接新娘时需要递上“迎书”这样才算不失礼节。

2“六礼”完备方能成婚

(1)“六礼”婚俗

而“六礼”则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作为古代“喜礼”中的基本礼俗,在整个结婚过程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从最开始的求婚一直到完婚都离不开“三书六礼”。

实际上“六礼”中“纳彩”是指请媒人去提亲,但是在提醒之前需要先准备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然后托媒人送给女方家属并静候佳音。实际上按照现代社会中的说法,“纳彩”习俗其实就是“求婚”。只不过要比现代社会中的求婚仪式更为隆重而已。

“六礼”中的“问名、纳吉、纳征”三礼,简单说就是男女双方互递名帖,然后找一些专门从事“卜卦”之人,请他们帮忙看一些二人生辰八字是否吻合,然后再通过迷信手法“占卜吉凶”,如果二人一切吉祥就会步入“纳征”阶段。

而所谓的“纳征”就是指“过大礼”,此时二人婚事已定男方家需要向女方家“过礼”。据《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这说明“纳征”之后就会进入“请期”和“亲迎”阶段。

(2)“六礼”中“纳征”习俗重要性

从这个礼俗规定可以看出“纳征”,在古代婚俗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作为整个古代婚姻中的关键环节,一旦进入“纳征”阶段二人婚事即可尘埃落定。作为古代汉族婚姻风俗中的重要环节,“纳征”之后的八个月作用男方就可以“亲迎”了。

据《晋书·志十一》记载:“太康八年,有司奏:婚礼纳征,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马二驷。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这个记载其实明确的写出了“太康”时期,古代婚礼“纳征”时的“大礼”。

可以说从西周定“五礼”开始,“喜礼”以及古代婚姻习俗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铺张浪费。从《晋书·志十一》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当时婚礼纳征所备之礼不仅特别名贵而且也十分豪华,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古代人对婚姻习俗的重视。

3古代婚礼仪式之“贺辞”

婚姻从西周“喜礼”开始进入礼制时期,从西周一直到现代社会人们对“婚礼”依然倍加推崇。至宋代开始古代婚姻制度中又加入了“仪式”,时人结婚之时会有主婚人高声唱和:“某官以伉俪之重,加惠某官,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请纳征”。

同时也会有人附和:“某官贶某以重礼,某敢不拜受”。这两段婚礼仪式上的“贺辞”,不仅体现出了古代婚俗礼仪,同时也体现出了“纳征”在古代婚婚俗的重要作用。虽然现代社会早已无“纳征”之名,但却别出心裁以“彩礼”替之。

民国时期虽然已经逐渐摆脱古代婚俗制度的束缚,但是对于婚礼仪式却尤为重视。每当有新人结婚之时就会有主婚人念诵“贺辞”:“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这段婚礼“贺辞”不仅表达出了对新人美满婚姻祝福,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古代婚俗礼仪的源于流传。其中,“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其实就是古代婚俗礼仪的核心。而“桃花灼灼”、“ 瓜瓞绵绵”则是对美好姻缘的最美祝福。

笔者认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婚姻自古以来,其实就是人类不断繁衍与延续的标志性礼俗。在古代社会婚姻并不是适婚男女的私事,它会牵涉到家族、社会关系甚至政治等多个层面。所以为了让“昏因”更具利用价值,古人才会在其内涵中不断增加附加值。

这其实也是古代婚俗礼仪出现的一个根本因素,适婚男女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古代婚姻主角,但事实上在古代婚俗的束缚之下,很多人甚至从未体验过婚姻的幸福感。因为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才是古代年轻男女结婚的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76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