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的资料

中国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的资料,第1张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生卒年月不详),姬姓,名不详,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昭伯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春秋之际,诸侯林立,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父母亲和君主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卫国国君卫懿公是个沉醉于声色狗马之中的昏君。他特别喜欢养鹤,在宫苑中供养了成群的白鹤,他不但赏给养鹤人官职,还荒唐地把鹤封“将军”,享受比士大夫还要优裕的待遇,出巡时随同的鹤可以乘坐华丽的车辆。为了供养这群白鹤,还额外向百姓征收“鹤捐”,激起卫国国民的强烈不满。卫国在卫懿公的治理下,国力却每况愈下,一天天衰败下来。弱肉强食,北方狄族看到卫国岌岌可危,便于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懿公征调民众抵抗,老百姓不愿为他效命。军队的将士不肯为他卖命出征,致使狄兵侵犯时如入无人之境,卫国很快被灭亡了。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国民遭到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滑县)。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当她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她去请求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许穆夫人抵达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就在此时,许国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拦截回来。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闷”(《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许穆夫人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

  不久,戴公病殁,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毁(许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卫文公。卫国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同时,宋、许等国也派人参战,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诗曰: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

  驱马悠悠,言玉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仅;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祝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忧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新思,不如我所之。

  诗经里收录她的诗作有: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生卒年月不详),姬姓,名不详,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昭伯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妹妹。春秋之际,诸侯林立,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父母亲和君主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卫国国君卫懿公是个沉醉于声色狗马之中的昏君。他特别喜欢养鹤,在宫苑中供养了成群的白鹤,他不但赏给养鹤人官职,还荒唐地把鹤封“将军”,享受比士大夫还要优裕的待遇,出巡时随同的鹤可以乘坐华丽的车辆。为了供养这群白鹤,还额外向百姓征收“鹤捐”,激起卫国国民的强烈不满。卫国在卫懿公的治理下,国力却每况愈下,一天天衰败下来。弱肉强食,北方狄族看到卫国岌岌可危,便于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懿公征调民众抵抗,老百姓不愿为他效命。军队的将士不肯为他卖命出征,致使狄兵侵犯时如入无人之境,卫国很快被灭亡了。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国民遭到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滑县)。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当她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她去请求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许穆夫人抵达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就在此时,许国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拦截回来。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闷”(《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许穆夫人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

  不久,戴公病殁,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毁(许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卫文公。卫国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同时,宋、许等国也派人参战,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诗曰: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

  驱马悠悠,言玉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仅;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祝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忧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新思,不如我所之。

  简介

  安意如,原名张莉,女,1984年6月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由写作者。

  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做过短时的文秘和会计。

  2003年起以如冰恋枫网名流连于新浪金庸客栈。

  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翌年2月赴京参与动画剧本创作,并写作《看张•爱玲画语》,由云南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

  此后与北京弘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去年8月至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先天脑瘫,身残志坚。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安意如作品

  〖抄袭汇总〗

  1 《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 《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3 《思无邪》多处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的照搬

  →整理中,正在贴出

  4 《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的翻译 [13句抄了12句]

  5 《思无邪-- 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 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6 《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 目前为止,抄袭2处

  7 《思无邪-- 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

  8 《思无邪 -- 若走过漫漫长夜》大段抄袭赵逵夫:《邶风绿衣》赏析

  9 《思无邪 -- 若走过漫漫长夜》抄袭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

  10《思无邪-- “长恨歌”的前生》一章70%篇幅抄袭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

  11《思无邪-- 离得开了你,让我坚强》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

  12《思无邪-- 生死相许又如何?》抄袭朱杰人 龙向洋:《国风•邶风•日月》赏析

  13 安意如2006年12月的一篇博客文《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上\下)抄袭天涯ID佳人和泪的《一世风华写人生――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14《思无邪-- 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大篇幅抄袭徐培均:《诗经•卫风•氓》赏析,这章抄袭超过了70%的篇幅。如果不算安意如文中引用和翻译诗经的部分,全文抄袭超过80%!!!

  15《思无邪-- 你看,你看,从前的脸……》 抄袭戴元初:《诗经•王风•黍离》赏析三段

  16《思无邪 -- 昙花飞落,一念千年》一章大篇幅抄袭骆玉明 顾伊: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再度超过70%篇幅。

  17《思无邪-- 一出有预谋的**悲剧》几百字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齐国有一对姐妹花>

  18《思无邪 -- 史家之言》一篇抄袭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齐国有一对姐妹花>和昝亮:《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赏析,这章抄袭篇幅超过60%!

  19安逸如一篇博客文《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几百字抄袭:

  →蜘蛛:《慕容冲——阿修罗》[原文标题偶就不贴了,这是其中滴一章,反正出自“蜘蛛”的《花痴笔记》^^]

  →烟雨长安MM:百度慕容冲吧的帖子

  20《思无邪 -- 八卦的开始,一生的结束》一章抄袭以下四位作者,本章抄袭总篇幅再度超过70%!!!

  →“庭院深深”站长:阿芸(Connie)《后妃故事 -- 夏商周秦卷之卫宣姜》 →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齐国有一对姐妹花>

  →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2)许穆夫人

  →蒋立甫:《诗经•鄘风•墙有茨》赏析

  21《思无邪 -- 惊才绝艳,女中豪杰》一章超过90%篇幅抄袭:

  →江湖夜雨: 《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中国通史>>妇女>>许穆夫人赋《载弛》

  →《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网络原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摘编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卫 》等等

  22《思无邪 --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500多字抄袭陈铭: 《诗经•卫风•淇奥》赏析,此章很短,抄袭篇幅约三分之一。

  23《思无邪--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完全抄袭陈文忠<<陟岵>>赏析,〈辞典〉上的这篇赏析从头到尾包括翻译均被安**笑纳!

  24〈思无邪--十八春,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中翻译抄袭了曹光甫的〈敝笱〉赏析。

  25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抄袭侯虹斌的<红颜><李清照:一切从门当户对开始>

  26安意如《此一生,与谁初见? ——自己给自己的书评》抄袭张悦然《词如花种》

  27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抄袭《上下五千年》中《“海龙王”钱镠》与《僧中诗杰贯休》

  28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中《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抄袭小号鲨鱼《那些荒烟蔓草的爱情一》

  《惜春记》抄袭小青《珠有泪》

  这里是小青的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3164823&off=6宽广的堂屋中有清冷陈旧的香,是那种人口不多的高贵人家的气味。可笑市井话本演说富贵,什么玉堂金马,锦簇花团,不过是寒酸人梦想中的伧俗。真富贵却是如此,不动声色,灯火熹微的遥远楼阁。只有垂地的湘帘偶尔微微一动。

  看安意如http://booksinacomcn/nzt/youth/lit/xichun/2shtml宽广的堂屋中有清冷陈旧的香,是那种人口不多的高贵人家的气味。可笑市井话本演说富贵,什么玉堂金马,锦簇花团,不过是寒酸人梦想中的伧俗。真富贵却是如此,不动声色,灯火熹微的遥远楼阁。

  只有垂地的湘帘偶尔微微一动。

  《看张》安意如欺世盗名,整篇抄袭小青原文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原创:小青

  扑哧一个

  2008-01-11Tag: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xiaohaoshayublogbuscom/logs/13713204html

  才发现,吴梅村那篇也被拿了。

  http://saicncom/bbs/thread-4827-1-1html

  抄的还算用心,比如说开头全文引用的,就谨慎地加了引号。内中部分似曾相识,多半改头换面,好在身为原作者,对自家东西也还认得。大概看了看,例如这些,基本就是原文了。

  “看明史,常惊异于当时统治的黑暗与残暴,其对百姓之虐、对外侮之弱、对异己之残酷,也只有清末那一段堪与以相较。”

  “卞玉京美而且慧,原名卞赛,善画兰,时人云落笔如烟,风姿袅娜,则画与人两相益彰可知矣。卞赛与吴梅村一见之下便即倾心,她虽外表柔弱,却是极有主张,敢爱敢恨的女子。当时尚在明末,前方四面楚歌,权贵们却依旧醉生梦死。田国舅至江南选妃,圈定了卞赛、陈圆圆,欲进献给崇祯帝。”

  “然而当卞赛托人带信给他,婉转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欲托付终身,宁作山野妇,不做帝王妃的心意时,他却胆怯了,他怕得罪权贵,更不愿为一女子失了前程,于是佯作不知,听凭田国舅将卞赛带走。卞赛离去的次夜,吴携一管箫,来到她空空的寓所之前,吹了半夜的曲子。那一晚,秦淮月凉如水。

  卞赛后来终于没有入宫,而是出家做了一位女道士。她是否曾经辗转听人提起过那一夜落梅如雪,是否恨过、叹过、怨过他的懦弱?这些,已经无从考证了。从头来,谁爱了谁?谁负了谁?挣扎也罢,沉吟也罢,统统在绵绵的时光中辗转成泛黄的书页,老去的墨痕。”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一生,爱恨相缠,生死悲欢……”

  以上出自《诗词闲话:浮生所欠只一死》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books&idArticle=37999&flag=1

  “明末清初一节,六字可以概括:乱世、才子、佳人。然而乱世佳人,犹胜才子,其刚烈勇毅,男子多有不及。钱谦益降清,柳如是投河,虽未死成,最终还是以投缳自尽挽救了钱氏家产;桃花扇底送南朝,李香君令人感佩,侯方域却是怕死失节,丢尽男儿颜面;即如影梅庵中纤纤弱质董小宛,尚能于乱军丛中孤身寻冒氏,之死矢靡他,而冒氏得陇望蜀对陈圆圆一直念念不忘,有负佳人多矣。”

  以上出自《故纸闲言 之二 闲书四种》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books&idArticle=43169&flag=1

  其他如“性情是天生的”,零散观点发挥之处,可以不论了。

  洁癖的缘故,发现抄袭之后,一直没看这位的文章。这次是无意中搜出来,顺便看了看标题,还有几篇也是自家博上写过的,不知内容如何,没兴趣再看了。照例,立此存照。

  =======================================================

  这是小号鲨鱼的最新博文。请注意最后一段:“这位”指的就是圣姑安意如。

  安意如新书《思无邪》“惊才绝艳,女中豪杰”篇(上):

  1她有母亲的倾国容貌,更加才华横溢;她有娘姨的热情开朗,却没有她的放荡不检。在政治眼光方面,她不像她的母亲,却更像她的姨母一样有眼光,长袖善舞。

  来源: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 网址 http://wwwblogchinesecom/user1/980/

  原文:许穆夫人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并且才华横溢。

  2春秋时的女人没有地位,泛化到连具体的名字也没有,然也不似宋明时期那样深受礼教束缚,所以当时的女性是不好用一种标准去衡量的。许穆夫人,是一个奇特的女人。她的青史留名,惊才绝艳,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的爱国和果敢,在历史上留下深重的一笔。

  来源: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

  原文:古时候妇女的地位很低,几乎留不下名字,就算出身高贵的,也未必能让后人知道她的名字。就像春秋时齐僖公生了一对姐妹花,不知道她们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们姓姜,所以姐姐就称之为宣姜,妹妹就称为齐姜。妹妹比较有名,因为**的丑闻和其政治天分名扬天下;姐姐就很命苦了,十五岁时本来许配给了卫国太子,没想到她的公公卫灵公却迎娶了她,后来亲儿子和曾经的未婚夫争权夺位双双成了刀下鬼,自己也被迫再嫁,又生了三男二女。照例,女孩都没有留下名字,只因为后来嫁了人,我们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女人,叫许穆夫人。

  说了这么多,才引出许穆夫人,为的是说一下当时妇女的生存环境。当时女人没有地位,但也不像宋明时期那样深受礼教束缚,所以当时的女性,是相当神秘而吸引人的。而许穆夫人,更是因为她的爱国和文采,在历史上写下了深刻的一笔。

  3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稽的爱国女诗人,《诗经》里就摘录了她的三首诗。就算《泉水》和《竹竿》作者存疑,不能确定是她,《载驰》却明确无误地被证明了是她的作品:“许穆夫人自伤不能救卫之作。”

  来源: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

  原文: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记载的爱国女诗人,《诗经》里就摘录了她的三首诗。

  4如单以作诗的时间而论,她的爱国诗作《载驰》要比屈原的《离骚》早三百几十年。《国风》里有不少歌咏妇女的诗,也可能有不少为妇女自己所作。但一直到现在,可确认女作者姓名的诗,许穆夫人所赋的《载驰》是唯一的一篇。

  来源:中国通史 妇女 许穆夫人赋《载弛》

  原文:《诗•国风》里有不少歌咏妇女的诗,也可能有不少为妇女自己所作。但一直到现在,可确认女作者姓名的诗,以许穆夫人所赋《载驰》为唯一的诗篇。如单以作诗的时间而论,许穆夫人的《载驰》要比屈原的《离骚》早三百几十年。

  5她的身世复杂到一言难尽。《列女传》“卷之三•仁智传”云:“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这个说法其实是有误的。更多的说法是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不过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她的辈份说起来很麻烦。前面我说过齐女宣姜,先受聘于太子伋,乃父宣公悦而妻之,生子寿与朔。寿与伋争死,便宜了朔这个阴险小人,宣公死了以后,朔登上王位,为卫惠公,奈何这厮很不得人心,所作所为为宗室大臣所不喜,卫国的大臣贵族们拥护和伋一母所生(应该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后来收为他老婆的那个夷姜所生)的黔牟即位,朔这家伙被驱逐出境。后来,朔又借助齐国的强大国力重登王位,但不久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继位,是为卫懿公。所以如果说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是从许穆夫人的父亲(昭伯顽和朔一辈)来论的,如果以许穆夫人的母亲是卫懿公的亲奶奶这一点来论,卫懿公还要比许穆夫人低一辈,得叫许穆夫人姑姑才对。(瞧这辈份乱的!叫人头昏眼花。)

  来源有四处:

  A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许穆夫人的身世也是一言难尽,不大容易说清楚,《列女传》上的“卷之三•仁智传”中,说她是“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这个说法有误,更多的说法是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她的辈份说起来很麻烦,慢慢听江湖夜雨来说。

  B梁科军: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原文:其母齐女,名宣姜,先受聘于太子伋,乃父宣公悦而妻之,生子寿与朔。

  C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在这一个阴差阳错的事情中,最为高兴的是阴险狠辣的朔了,一下子除去了两个走向王位路上的绊脚石,但卫宣公和宣姜是十分疼爱寿的,听说寿死了,都是痛苦万分。卫宣公毕竟上了年纪,急痛攻心,竟然一命呜呼了。于是朔这厮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王,就是卫惠公。但卫惠公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当了没有多久,卫国的大臣贵族们拥护和伋一母所生(应该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后来收为他老婆的那个夷姜所生)的黔牟即位,朔跑到他姥姥家(也就是齐国)去求援了,当时齐国正是他舅舅齐襄公(也就是那个和妹妹齐文姜**的那家伙)执政,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卫惠公来了个“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过他的小命却不长,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D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所以说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是从许穆夫人的父亲(昭伯顽和朔一辈)来论的,如果以许穆夫人的母亲是卫懿公的亲奶奶这一点来论,卫懿公还要比许穆夫人低一辈,得叫许穆夫人姑姑才对。

  齐襄公为了维护齐国和卫国旧族的关系,居然力主让宣姜再嫁给和她原来许配的未婚夫伋一母所生的兄弟昭伯顽,这在后世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当时好像并不算太出格的行为。有人说是宣姜不同意,“被灌醉的宣姜,强行被关进了新房”但是《左传》上记载:“齐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强之。”是男方不同意,《东周列国志》的故事上也说:“宣公儿子昭伯被人灌醉,拖到宣姜房中,梦中于宣姜成事,遂结为夫妻……”不管谁强迫谁,反正这两个人最后是在一起了,还生了三男二女,长子齐子,早逝,次子申,三子申,长女嫁于宋国桓公,次女嫁于许国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此段出现在安意如博客原文中,在出版时中被删掉了)

  来源: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齐襄公为了促进齐国和卫国旧族的关系,居然力主让宣姜再嫁给和她原来许配的未婚夫伋一母所生的兄弟昭伯顽,这在后世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当时好像并不算太出格的行为。招福美眉的《历代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上面写“被灌醉的宣姜,被强行关进了新房”,这里说的宣姜倒像受逼的祥林嫂一般,但是《左传》上记载:“齐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强之。”是男方不同意,《东周列国志》的故事上也说:“宣公儿子昭伯被人灌醉,拖到宣姜房中,梦中于宣姜成事,遂结为夫妻……”到底谁强迫谁,看来还很难说。

  来源:梁科军: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原文:宣公死,宣姜下嫁庶子昭伯,生三男二女,长子齐子,早逝,次子申,三子申,长女嫁于宋国桓公,次女嫁于许国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6许穆夫人出生在卫都朝歌,现在河南省北部。对《封神榜》比较熟的人应该都知道,当年商纣王降香,题*诗亵渎女神的灵山女娲宫,纣王与妲己饮酒作乐,将比干开腹挖心的摘星楼,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继许穆夫人后,朝歌又养育了千古刺客荆轲,旷世奇才鬼谷子,可谓人才济济地灵人杰。

  来源: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

  原文:许穆夫人的出生地是一个叫朝歌的地方,在现在河南省北部,对《封神榜》比较熟的人应该都知道,当年商纣王降香,题*诗亵渎女神的灵山女娲宫,纣王与妲己饮酒作乐,比干被开腹挖心的摘星台,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继许穆夫人后,朝歌又养育了千古刺客荆轲,旷世奇才鬼谷子,可谓钟灵毓秀,卧虎藏龙之地啊。回到许穆夫人的话题,她的少女时期在朝歌度过,读书习文,骑马射箭,垂钓荡舟,青山秀水和皇家的教育,给了她一身的灵气和不同凡响的气质与胸襟。

  7许穆夫人自幼在卫都朝歌读书习文,在城郊骑马射箭,在淇水边垂钓荡舟。很有她姨母文姜的自由泼辣之风。这些事都不是俺们臆测,在她后来嫁到许国怀念当时生活时写的《竹竿》一诗有所体现。诗云: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成白话就是:

  钓鱼竹竿长又长,儿时垂钓淇水旁。少女时光怎能忘,路远无法回故乡。汨汨肥泉于左方,哗哗淇水流右方。女大当嫁要出门,远别了兄弟和爹娘。

  淇水潺潺在右方。肥泉汨汨在边淌。明目浩齿一女郎,身上环佩响叮当。淇河水欢快地流淌,驾小舟划着双桨。顺水漂流到远方,消散我胸中的忧伤。

  来源: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许穆夫人自幼在卫都朝歌读书习文,在城郊骑马射箭,在淇水边垂钓荡舟。这在她后来嫁到许国怀念当时生活时写的《竹竿》(诗经•国风•卫风)一诗有所体现: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钓鱼竹竿长又长,儿时垂钓淇水旁。少女时光怎能忘,路远无法回故乡。汨汨肥泉于左方,哗哗淇水流右方。女大当嫁要出门,远别了兄弟和爹娘。

  淇水潺潺在右方。 肥泉汨汨在边淌。 明目浩齿一女郎, 身上的玉佩叮当。淇河水欢快地流淌,驾小舟划着双桨。 顺水漂流到远方, 消散我胸中的忧伤。

  8按照诗中描述的景色,许穆夫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比现在好得多,如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国所在的地方,土地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河也都是经常断流的季节河、臭水河,淇水(现在的淇县)附近一点也没有许穆夫人诗中的优美景象。

  来源: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看来许穆夫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比现在好得多,江湖夜雨曾去郑州时经过河南北部也就是卫国所在的地方,土地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河也都是经常断流的季节河、臭水河,淇水(现在的淇县)附近一点也没有许穆夫人诗中的那种景象。

  9不同于一般懵懵懂懂、只知期许爱情的待嫁少女,许穆夫人清醒地知道大国之间的婚姻是政治交易。既然注定了此身要以婚姻幸福来殉国,既然嫁谁都是嫁,那自然要嫁到最合适的国家。她像一个清醒的赌者,要拿自身幸福作为筹码去为卫国赢得更大的利益。当时许国和齐国都来求婚,许穆夫人想嫁到齐国去,并不是贪慕虚荣,而是有切实的理由。她对卫君说,“许国遥远弱小,不能支援卫国;齐国是一个强国,而且离卫国又近(卫国在现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辉市那一带,许国在河南许昌附近,齐在山东),联姻以后,卫国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如果按照许穆夫人的要求,她的老公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了(按现代观点,许穆夫人的母亲是齐僖公的女儿,她和齐桓公也是有亲缘关系的,不过春秋时期并没有禁止这种血缘间的婚配),可惜卫君缺乏远见,最终还是遵循旧约将她嫁到许国。

  来源:江湖夜雨的《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

  原文:到了许穆夫人出嫁的时候,许穆夫人知道大国之间的婚姻是纯粹政治性的,所以她根本就没有想自己的事情,而是把卫国的安危放在首位。当时许国和齐国都来求婚,许穆夫人想嫁到齐国去,她的理由是:“齐国是一个大国强国,而且离卫国又近(卫国在现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辉市那一带,许国在河南许昌附近,齐在山东),联姻以后,卫国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如果按照许穆夫人的要求,她的老公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了(按现代观点,许穆夫人的母亲是齐僖公的女儿,她和齐桓公也是有亲缘关系的,但在春秋时期看来并没有禁止这种血缘间的婚配),但是卫懿公却坚持将她嫁到许国,成为许国国王许穆公的夫人,所以后世称之为许穆夫人。

  这是佳人和泪的博客里自己写到的<<来说两句:被安意如抄袭的感受(1) >>

  请看佳人和泪博客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fbba3010008dthtml

  以及<<来说两句:被安意如抄袭的感受(2) >>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fbba3010008duhtml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作品介绍

 《载驰》是《 诗经 》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歌写得如此动人心魄,不仅在于它抒发的感情之真挚,而且也得力于许穆夫人那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诗人选取了归国吊唁这一重要题材,巧妙地将自己安排在驱马返卫途中,通过与许国大夫冲突的情景描述,来展开自己强烈感情的抒发,使这首抒情诗有了特定的场景和情节内容。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鄘风·载驰》译注

题解 : 许穆夫人念故国覆亡,不能往救,赴漕吊唁,并陈立国大计,到漕邑为许大夫所阻,因赋诗以言志。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载驰载驱1,

归唁卫侯2。

驱马悠悠3,

言至于漕4。

大夫跋涉5,

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6,

不能旋反。

视而不臧7,

我思不远8。

既不我嘉,

不能旋济9。

视而不臧,

我思不閟10。

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11。

女子善怀12,

亦各有行13。

许人尤之14,

众樨且狂15。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麦16。

控于大邦17,

谁因谁极18?

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

不如我所之19。 驾起轻车快驰骋,

回去吊唁悼卫侯。

挥鞭赶马路遥远,

到达漕邑时未久。

许国大夫跋涉来,

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赞同我,

哪能返身回许地。

比起你们心不善,

我怀宗国思难弃。

竟然没有赞同我,

无法渡河归故里。

比起你们心不善,

我恋宗国情不已。

登高来到那山冈,

采摘贝母治忧郁。

女子心柔善怀恋,

各有道理有头绪。

许国众人责难我,

实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缓缓行,

垄上麦子密密遍。

欲赴大国去陈诉,

谁能依靠谁来援?

许国大夫君子们,

不要对我生尤怨。

你们考虑上百次,

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1载:语助词。驰、驱:孔疏"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2唁(音厌):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此处不仅是哀悼卫侯,还有凭吊宗国危亡之意。毛传:"吊失国曰唁。"卫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卫戴公申。

3悠悠:远貌。

4漕:地名,毛传"漕,卫东邑"。

5大夫:指许国赶来阻止许穆夫人去卫的许臣。

6嘉:认为好,赞许。

7视:表示比较。臧:好,善。

8思:忧思。远:摆脱。

9济:止。

10閟(音必):同"闭",闭塞不通。

11言:语助词。阿丘:有一边偏高的山丘。蝱(音mang2):贝母草。采蝱治病,喻设法救国。

12怀:怀恋。

13行:指道理、准则,一说道路。

14许人:许国的人们。尤:责怪。

15众:"众人"或"终"。樨:幼稚。

16芃(音彭):草茂盛貌。

17控:往告,赴告。

18因:亲也,依靠。极:至,指来援者的到达。

19之:往,指行动。

F-054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注释

1、载:犹“乃”,发语词。

2、唁(彦yàn):凡有丧事向生者吊问叫做“唁”,吊人失国也叫做“唁”。卫侯:指卫文公。

3、悠悠:长貌,形容道路之远。

4、漕(古读如愁):见《击鼓》篇。卫国故都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北)覆灭后宋桓公将卫国的遗民安顿在这里。不远:不离。

5、大夫:指来到卫国劝说许穆夫人回国的许国诸臣。这句连下句就是说诸大夫远道来此,我不免增加了忧愁。

6、既:尽。嘉:善。既不我嘉:就是全部不以我的主张为然。许穆夫人的主张是要联合大国(特别是齐国)助卫抗狄。

7、旋反:言回转许国。以上两句是说你们即使都不同意我的主张,我也不能回去。

8、视:比。臧:善。这句连下句就是说比起你们的不高明的意见,我所考虑的难道不深远么?

9、济:止。

10、閟(必bì):同“毖(必bì)”,谨慎。

11、阿丘:四边高中央低的山叫做丘,有一边偏高就叫做“阿丘”。这里可能是卫国的丘名。

12、蝱(蒙méng):“莔(蒙méng)”的借字,今名贝母,药用植物,属百合科。

13、善怀:就是多愁易感。

14、行:道路。各有行:就是各有各的道理。

15、尤:埋怨或责备。

16、众穉且狂:众指“许人”。穉(至zhì):同“稚”,训“骄”。作者指斥那些轻视女子的意见而自以为是的许国人都是骄横而且狂妄的。

17、芃芃(蓬péng):草木茂盛貌。

18、控:赴告。

19、因:亲。极(读为亟jí):就是急。对别人的灾难迫切地关心和及时地援助就叫做急人所难。这句是说谁和我卫国相亲谁就会急我卫国之难。

20、无:同“毋”。无我有尤(尤,古读如怡):就是说别以为我有什么可责备的。

21、之:往。末两句是说你们上百的主意都不如我自己的决定。

题解及原文

卫国被狄人破灭后,由于宋国的帮助,遗民在漕邑安顿下来,并且立了新君卫戴公。不久,戴公死,文公立。戴公的妹妹许穆公夫人从许国要到漕邑吊唁,并且为卫国计划向大国求援。许国人不支持她的这些行动,一直在抱怨她、反对她、阻拦她。她在这首诗里表示了她的愤懑(闷mèn)。

余冠英今译

轮儿快转马儿不停蹄,赶回祖国慰问我的兄弟。车儿奔过漫漫的长途,来到漕邑祖国的土地。大夫们赶来不辞辛苦,我的心里不免犹疑。

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你们也不能把我扭转。比起你们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难道不长远?

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你们也不能阻我前进。比起你们不高明的主张,我的考虑难道不谨慎?

爬上阿丘高高的山坡,山坡上采些儿贝母。妇人家纵然多愁善感,谁都有她自己的道路。许国人对我埋怨不休,这些人真是骄横狂徒。

我走在祖国的郊原,绿稠稠好一片麦田。我要把国难向大邦控诉,谁和我相亲谁赶来救援。

诸位大夫高贵的官长,不要尽埋怨说我荒唐!你们就是有千百个主意,不如我自己决定的方向。

白话翻译

我欲驱马走,回国吊卫侯。策马路迢迢,才到漕城头。大夫跋涉来,命返心悠悠。

你们怠慢我,使我难回国。你们很不善,让我思不断。你们怠慢我,阻我回济水。你们很不好,让我思难了。

登上一高丘,贝母在山头。女子爱思乡,理由各正当。许国人怨我,他们实轻狂。

我行田野上,麦苗肥且壮。我想求大国,何人能相帮?许国众大人,不要把我怨。思国千百遍,归国难如愿。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

讲解

 读《载驰》——兼谈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作者:潘啸龙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穆夫人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册的女诗人了。《载驰》,就是她写下的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章。

 许穆夫人是卫宣姜的女儿,许国国君穆公的妻子,故称许穆夫人。卫懿公不理朝政,独好养鹤,甚至荒唐地让鹤“乘坐”大夫方可乘坐的轩车。公元前660年,狄人伐卫,“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其人心之离散于此可见。狄人大败卫师于荥泽,杀卫懿公。宋桓公连夜率师将卫败亡之众五千人接过黄河,居于漕邑,立卫懿公之子戴公为君。第二年,戴公死,文公即位。他的同母姊妹许穆夫人,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危亡时刻,不顾许国君臣的阻挠,毅然返卫,吊唁卫君,①并向同情卫国的大邦呼吁救援。齐桓公因此派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帮助卫人防守漕邑。以后,又联合诸侯迁卫都于楚丘,使卫国得以灭而复存。《载驰》一诗,即作于许穆夫人返回漕邑吊唁卫文公期间。这首悲愤动人的爱国主义诗作,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并收入了诗经《鄘风》。西汉末年,刘向编《古列女传》,又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推其“慈惠而远识”。

 《载驰》以“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发端,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战祸频仍的动荡时代。载,语助词,这里可释为“又”。驰,策马急驱之意。一辆马车急驰而来,道路上尘土飞扬,焦灼加鞭的女诗人,就在一片马嘶车鸣声中上场了。她为什么行色匆匆、迫不及待?“归唁卫侯“一句点明了事情的原委:祖国遭受了祸难,她是要去吊唁自己的兄长卫文公呵!“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悠悠,既指道路之遥远,亦透露出女诗人心中那悲恸、忧思之深长。言,我。漕,即卫文公所居之地漕邑。车马在大道上急驰,路途竟这样漫长!终于,漕邑已隐隐在望。此刻,女诗人心中该何等激动!短短四句,不仅叙事明白,情景如画,而且迫促、跳荡,富于节奏感。读者不仅能听到马蹄翻飞、车轮滚滚之音,而且还能感受到女诗人那激动不安的脉搏和心跳。但是,事情陡然起了变化:“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许国大夫跋山涉水,赶来传达君命,不准许穆夫人返回卫国!亡国的悲伤本已充塞女诗人的心胸,而今又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她怎能不在悲痛之中,又生出不能压抑的忧愤呢?诗歌由此转入第二章。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这一章是许穆夫人对于大夫阻挠的义正辞严的回答。嘉,许可。旋,回头转身之意。视,显示。臧,即藏,隐藏。閟,即闭,停止之意。许国君臣全都反对女诗人返卫,怎么办?倘若坚持返卫,则有违犯君命之罪;倘若转身回许,又置危亡中的祖国于何地?女诗人激烈地斗争着,思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使许穆夫人坚定了返卫的决心,她迅速作出了抉择:“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返许!让我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们吧,我的心思是不能远离祖国的!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渡河。我要明确无疑地告诉你们,我对祖国的思念是不能阻止的!”这一章在抒情中引入了人物语言,变成了面对面的回答。诗人运用排比句式,四句一顿,铺排而下,将自己内心斗争的结果,山洪爆发般地推涌而出,势不可挡。而“既不……不能”二句,在语气转折之中,更把女诗人那不屈于君命、非返卫不可的决心,表述得斩钉截铁。“视尔”、“我思”,鲜明地再现了许穆夫人与许国大夫面对面斗争的情景。

 诗歌进入第三章,受阻的车马又奔驰起来,许穆夫人抛下许国大夫扬长而去。经过上述一场激烈冲突,女诗人的内心能安定吗?当然不能。“陟彼阿丘,言采其芒”二句就透露了这一点。陟,登。阿丘,偏高的山丘。蝱,即莔的假借,指贝母,据说可治郁闷之症。祖国的危亡,使女诗人焦虑;许国君臣的阻挠,则又增添了许多愤懑。她恨不能登上高高的山丘,采来贝母治疗自己的郁闷。但在急速的行车途中,许穆夫人自然不会真正实行。因此,“陟彼阿丘”两句,不过是借助于比兴,来表现诗人胸中郁塞的苦闷之沉重罢了。是不是因为她是女子,所以特别多愁善感呢?不——“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稺且狂”,诗人明确指出:妇女的爱动感情,是各有各的道理的。而她之所以郁愤难平,则完全是许国君臣的阻挠引起的。他们居然把自己的爱国举动视为过错而加以责备,真是一批不明大义的幼稚狂妄之徒!如果说,在第二章中,女诗人对许国大夫还只是义正辞严地剖明心迹的话,那么,在这一章,满腔的愤懑,终于使女诗人发出了激越的斥责之音。全诗的情绪由此被推向了高潮。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这是《载驰》的最后一章。车马终于进入了卫国的原野。女诗人那因为愤懑而绷得紧紧的心弦,至此渐渐松弛了下来。“我行其野”两句,以舒缓的节奏,清新的画面,传达出女诗人心情的欣喜和欢快。日夜牵挂的祖国到了,扑入眼帘的是那样绿意葱茏的麦田!深切的祖国之爱,荡漾在女诗人胸中。我们可以想见,此刻,她该是怎样热泪滚滚、不能自己呵!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萌发,她抹去泪水,终于决定:“我要去向大国陈述,取得它们的援助。谁亲近卫国,就到谁那里去!”这样做,岂不又要被许国君臣视为罪过?我们的女诗人大声呼告:“许国的大夫君子呵,再不要以为我有什么过错!你们一百个人所考虑的,也比不上我所选择的这一正确道路!”如此自信的话语,正表现出许穆夫人识见的深远。“大夫君子”四句,运用“呼告”手法,语言铿锵,坚定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一位爱国妇女发自内心的热切呼声,这是决心将自己祖国从危亡中挽救出来的不可动摇的誓言呵!许国成百的乘轩大夫,在姻亲之邦卫国遭受危难之际,只能畏首畏尾、束手坐观;而在巾帼之中,却发出了如此不同凡响的声音,真可以振聋发聩,令须眉为之侧目!难怪许穆夫人赋《载驰》,东方霸主齐桓公即遣公子无亏帅师出援卫国(见《左传·闵公二年》)。他是不是也被这位女诗人深切的爱国之情打动了呢?

 为一首政治抒情诗,《载驰》写得如此动人心魄,不仅在于它抒发的感情之真挚,而且也得力于许穆夫人那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诗人选取了归国吊唁这一重要题材,巧妙地将自己安排在驱马返卫途中,通过与许国大夫冲突的情景描述,来展开自己强烈感情的抒发,使这首抒情诗有了特定的场景和情节内容。许国大夫无理阻挠的矛盾冲突,虽只出现在一、二章;但是它所激起的感情波澜,却汹涌澎湃于全诗。正象一块巨石,投进了本来就不平静的河水。女诗人胸中那无可言传的悲哀、愤懑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因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女主人公的远见卓识、与祖国共命运的爱国深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刚强性格,正是在与许国君臣鼠目寸光、横蛮狂妄、自私懦弱的对照之中,愈加鲜明地凸现了出来。在写法上,女诗人为适应自己在驱马返国、无端受阻和冲破阻挠、进入祖国原野时感情上的张弛、起伏,不断地改换句式。或低吟,或陈述;或慨叹,或斥责;舒缓的抒情,突而又化作热切的呼告;中间还时时交替运用散句和排句。这就使全诗象潮水一样,呈现出种种鼓涨、飞卷、澎湃、跌宕的气势,一阵又一阵地冲击着读者的心弦。读着这首诗,人们不能不与女诗人一起,为祖国的危难而焦虑,为无端受阻而愤慨,为冲破阻挠而欢欣,为确定救国之计而充满希望。

---------------------------------

①许穆夫人究竟有没有到达漕邑?据《毛序》所说,似乎未能到达。但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则以为她已回到漕邑。从诗中“驱马悠悠,言至于漕”看来,王说似较切合。笔者对诗义的诠释,即根据王说(《左传》所记与王说亦暗合)。

赏析二

据《左传·闵公二年(前660)》记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当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到曹邑,吊唁祖国的危亡,写下了这首《载驰》。

 许穆夫人名义上是卫宣公与宣姜的女儿,事实上乃卫宣公之子公子顽与宣姜私通所生。她有两个哥哥:戴公和文公;两个姐姐:齐子和宋桓夫人。据前人考证,她约生于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前690)左右,卒于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前656),大约活了三十四岁。年方及笄,当许穆公与齐桓公慕名向她求婚时,她便以祖国为念。汉刘向《列女传·仁智篇》云:“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曰:‘……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侯不听,而嫁之于许。”由此可见,她在择偶问题上曾考虑将来如何报效祖国。她嫁给许穆公十年左右,卫国果然被狄人所灭。不久,她的姐夫宋桓公迎接卫国的难民渡过黄河,计男女七百三十人,加上共、滕两个别邑的人民共五千人,立戴公于曹邑。戴公即位一月而死,夫人“闵卫之亡,驰驱而归,将以唁卫侯于漕邑,未至,而许之大夫有奔走跋涉而来者,夫人知其必将以不可归之义来告,……乃作此诗以自言其意”(《诗集传》)。据“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二句,诗当作于卫文公元年(前659)春暮。

 许穆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据清魏源《诗古微》考证,除本篇外尚有《泉水》、《竹竿》二诗也为其所作,其中尤以《载驰》思想性最强,它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分为四章,不像《桃夭》、《相鼠》等篇每章句数、字数甚至连意思也基本相似,而是每多变化,思想感情也复杂得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的叙事抒情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现实所引起的内心矛盾出发。故诗歌的形式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节奏。

 诗的第一章,交代本事。当诗人听到卫国灭亡、卫侯逝世的凶讯后。立即快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长的家属表示慰问。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许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劝她马上停止前进。处此境地,她内心极为忧伤。这一章先刻画了诗人策马奔驰、英姿飒爽的形象,继而在许国大夫的追踪中展开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如果我们有看过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验,便不难想像此刻的情景。

 现实的冲突引起内心的冲突,经过以上的铺叙,第二章便开始写诗人内心的矛盾。此时诗中出现两个主要人物:尔,指许国大夫;我,许穆夫人自指。一边是许国大夫劝她回去,一边是许穆夫人坚持赴卫,可见矛盾之激烈。朱熹《诗集传》释此章云:“言大夫既至,而果不以我归为善,则我亦不能旋反而济,以至于卫矣。虽视尔不以我为善,然我之所思终不能自已也。”按诗意理解,应有两层意思:前四句为一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返回许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对宗国总是念念不忘的;后四句为第二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渡过黄河到卫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诗人正是处于这种前不能赴卫、后不能返许的境地之中,左右为难,十分矛盾。然而她的爱与憎却表现得非常清楚:她爱的是娘家,是宗国;憎的是对她不予理解又不给支持的许国大夫及其幕后指挥者许穆公。

 第三章矛盾没有前面那么激烈,诗的节奏渐渐放慢,感情也渐渐缓和。朱熹分析此章云:“又言以其既不适卫而思终不止也,故其在涂,或升高以舒忧想之情;或采蝱以疗郁结之疾。”(《诗集传》)也就是说夫人被阻不能适卫,心头忧思重重,路上一会儿登上高山以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草药贝母以治疗抑郁而成的心病。所谓“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是说她身为女子,虽多愁善感,但亦有她的做人准则——这准则就是关心生她养她的宗国。而许国人对她毫不理解,给予阻挠与责怪,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愚昧、幼稚和狂妄。这一段写得委婉深沉,曲折有致,仿佛让人窥见她有一颗美好而痛苦的心灵。细细玩索,简直催人泪下。

 第四章写夫人归途所思。此时夫人行迈迟迟,一路上考虑如何拯救祖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说明时值暮春,麦苗青青,长势正旺。此刻诗人“涉芃芃之麦,又自伤许国之小而力不能救,故思欲为之控告于大邦,而又未知其将何所因而何所至乎?”(《诗集传》)所谓“控于大邦”,指向齐国报告狄人灭卫的情况,请求他们出兵,但诗人又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才能达到目的。此处既写了景,又写了情,情景双绘中似乎让人看到诗人缓辔行进的形象。同第一章的策马奔驰相比,显然表现了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而这个不同完全是从生活出发的,盖初来之时因始闻卫亡的消息,所以心急如焚,快马加鞭,不暇四顾;而被许大夫阻挠之后,报国之志难酬,心情沉重,故而行动迟缓,眼看田野中的麦浪好似诗人起伏不定的心潮。诗笔至此,真要令人赞叹!

 最后四句,有的本子另作一章,不无道理,然依旧本,多与前四句并为一节,这样似更为合理。这四句当是承前而言,谓夫人归途中一边想向齐国求救,求救不成,又对劝阻她的许大夫心怀愤懑。此处《诗集传》释云:“大夫,即跋涉之大夫;君子,谓许国之众人也。”“大夫君子,无以我为有过,虽尔所以处此百方,然不如使我得自尽其心之为愈也。”照此解释则与首章“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前后呼应。字面上虽是“无我有尤”,实质上应是她对许大夫不让她适卫赴齐产生怨尤,正话反说,语气委婉,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之旨。末二句,表现了夫人的自信心,意为那些大夫君子纵有千条妙计,总不如我的救卫之策高明。“我所之”的“之”字,若作动词解,便是往卫国或齐国去一趟的意思;也有训为“思”的,就是自指夫人的想法。不管哪一种解释,都反映了许穆夫人是一个颇有主张的人,她的救国之志、爱国之心始终不渝。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它却留下无穷的诗意让读者去咀嚼回味,真是语尽而意不尽,令人一唱而三叹! (徐培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753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