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第1张

孔子之所以又叫“孔老二”,是因为他是他爹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孔子的祖上是宋国贵族。到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这一代时,为了躲避宋国内乱,叔梁纥搬到鲁国陬邑居住,任陬邑大夫。叔梁纥是个武功高强之人。可惜他在生男孩这件事上没那么厉害,他的正妻施氏先后给他生了9个女儿,没有一个是儿子。

他的小妾终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孟皮,可惜有足疾。那时候叔梁纥已经是66岁的老头了,为了能再生个儿子,于是又向颜家求婚,娶了颜家的不满20岁的小女儿颜徵在。颜徵在终于给叔梁纥生了第二个儿子。因为两人是住在尼山生下这小孩的,又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孩子。所以就给这个孩子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丘三岁的时候,他爹叔梁纥就去世了。从此孔丘就在她母亲颜徵在的拉扯下,又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最终成为春秋时期一位顶级思想家,创建了儒家学派。后人把那时候的思想家都尊称为“子”,所以孔丘也被尊称为“孔子”。孔子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当时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学派。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满包括儒家学派在内的读书人对国家指指点点,一怒之下,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大量儒学著作被焚毁,儒家进行了历史上的至暗时期。汉朝建立后,从刘邦到刘启这一段时间,汉朝居于主流地位的思想是黄老学说。黄老学说也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传下来的,以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为核心的学说,这对当时国家的休养生息,是有很大好处的。

不过,新的儒家学派,也在这时候开始复兴起来。到汉武帝上台后,汉武帝采纳了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后,儒家学派作为一种官方的正统的意识形态,一直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孔子本来一直被叫做孔子,或者叫做孔丘、孔仲尼。孔子被称作“孔老二”,是特殊年代的产物。那么,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里,我们为什么要把孔子叫做“孔老二”呢?

一、对孔子神性光环的去除。在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后,孔子逐渐被神化。孔子成了神,儒家学派与道教、佛教一样,具有了极大的宗教意味,孔子成为儒教的教主。后世儒学继承者朱熹甚至说出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样的话,孔子已经像太阳一样,被严重地神化了。实际上,当汉儒兴起的时候,汉儒的很多主张,其实已经背离了孔子儒学的本意。为什么汉儒们的主张,会违背孔子儒学的本意呢?一方面是因为秦始皇“焚书”以后,汉儒们手中没有更多的儒学典籍,所以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捏造。

另一方面,汉儒们为了增强儒学的社会地位,把儒学与政治统治和国家伦理嫁接起来,以此讨好当权的统治者。而汉儒们的这种做法,也成功地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被汉武帝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把儒学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消灭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压迫在老百姓思想中产生的影响,因而要去除孔子身上的神性光环,把他还原为一个平凡的人。就像一般老百姓家里,称呼的“某老大”“某老二”一样,称呼孔子为“孔老二”。

二、因为无知而产生的轻薄。在那个特殊年代,由于对儒家文化的批评,实际上造成了很多人在并不理解儒家文化的情况下,对儒家文化缺乏足够的尊重。当时的人,在批判儒家文化时,其实对儒家文化并不了解。小时候,我曾看过一本书,是介绍“孔老二”的。里面讲到“孔老二”因为死读书,不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去给人家当送葬的吹鼓手,目的是想混碗饭吃。

而且“孔老二”对能够吃到丰盛的食物沾沾自喜。显然,这不但是对儒学的一种歪曲,而且是一种因饥饿记忆产生的无知。因为无知,自然就没有理解儒学文化的深厚内涵,没有理解,自然也就没有崇敬,对孔子就产生了轻薄的称呼。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显然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孔子。既不能把孔子神化,也不能对孔子这些先哲缺乏尊重。不管怎么说,“孔老二”这个称呼,是不适合使用的。(

参考资料:

《至圣先师孔子》等)

孔子的母亲叫做颜徵在,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徵在野合生孔子,时叔梁纥已66岁。

颜徵在15岁,颜徵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子17岁时,32岁的母亲去世。

扩展资料:

孔子虽然是野合而生并不妨碍孔子之伟大。中国古代礼仪认为结婚生育的合适年龄,男性应该在16至64岁之间,女性应该在14岁至49岁之间。

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迎娶颜徵在时已66岁,故称之为野合。另有说颜徵在属贱民阶级。

叔梁纥却是士大夫,迎娶于礼不合,故称野合。亦有指司马迁只是说叔梁纥和颜徵在于野外交合,故称之野合。

—颜徵在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对于大夫叔梁纥(ge)来说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这天孔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仆人们一边忙里忙外,一边用实际行动为老孔打call。有的帮着杀鸡宰牛,准备晚宴用的筷子、酒杯、盘子等;有的忙着在大门口迎来送往,接待附近前来庆贺的宾客;有的则喜笑颜开,在一旁欢乐打闹 ,助助这欢愉的气氛。

孔纥正坐在孔家祠堂里的一把木椅上,不同外面人声鼎沸,欢闹喧嚣,祠堂里只有先人牌位下的礼香无声的燃着,烟气袅袅升起。但此刻梁叔纥内心却是一片草泥马,起身在祠堂里面急切的跺了几个来回后,又坐在了椅子上,还一边不忘向先人们作虔诚的祷告。不一会,接生婆慌慌张张的跑向祠堂,边跑边喊道:恭喜孔老爷,颜夫人生了,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

孔纥听了激动的从椅子“噌”的站了起来,笑道:我老孔终于生了个“质量三包”的带把的,孔家有后可以光耀门楣啦。又看了看,发现这孩子“生而首上圩(wei)顶”《史记》,就是头顶上凹下去一块,有点像附近的尼丘山,便取名叫孔丘,字仲尼。

说完不忘拍照,配文,发朋友圈、空间、微博,转发、转发再加转发,还不忘插个大大的笑脸。

01

按理说,孔纥贵为鲁国大夫,不至于因为得了一个儿子而激动至此,当然一切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野史有云,梁叔纥年轻的时候娶施氏为妻,接连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后来又纳了一妾,结果只生了一个先天瘸腿的儿子,名叫孟皮。眼看自己已近花甲之年,还没有个合格的儿子传宗接代,延续孔家香火,就是死了也无脸见黄泉下的祖宗。

66岁的孔纥一咬牙,一跺脚,不顾世俗的有色眼光,决定到曲阜名门严襄家求婚,娶了他16岁的三女儿颜征在为妻。真是应了后世苏东坡开朋友的一句玩笑话:一树梨花压海棠(你们懂得)。后来为了顺利生下儿子,孔纥又和征在在尼丘山上祈求山神送子,“祷于尼丘得孔子”,这才生下了孔子。

所以老孔晚年能生下这个儿子,心中一定非常高兴。毕竟,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就和现在买**中了五百万相差无几。

据《孔子世家》载: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zou)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02

孔子三岁的时候,其父梁叔纥就去世了,留下了对孔子的殷切期盼。

孔丘也确实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史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在其他相同年纪的孩子还在穿开裆裤,撒着丫子,没事时捣捣蛋,上树,爬墙,偷邻居家树上刚结的鹅蛋大小的果子时。孔子小时候却喜欢摆放各种祭祀器具,模仿祭礼的动作来学习礼仪,而且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就像你在家打游戏,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却在用功读书,一边还要听父母的唠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没错,孔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中的黄金典范,24K的那种,而且一辈子都是。

这一点连唐代的大诗人杜甫都得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百忧集行》

孔子在十七岁时就很出名。当时鲁国大夫孟釐子称其为贤达的人,并且在临终前特别嘱咐,要儿子拜孔子为师。不久,孟釐子去世,孔子就收了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为徒。

这就是人比人没法比吧。我是我,我是不一样的烟火,谁要是住在孔子家旁,可能要忍受一辈子压力吧。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孔子确实有邻居,是陬邑人挽父曼和他的母亲。

03

之后,南宫敬叔向鲁君进言,要和孔子一起去周学习参观。鲁君同意,并送行。

在东周,孔子肯定学习了很多,也见到了一直仰慕的大人物——道家创始人老子。离开东周时,老子送给孔子几句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变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孔子家语》)

意思就是:小孔呀,做人不要太过,该装糊涂装糊涂,什么事不要分的太清。

孔子与老子,一儒一道,都是世界顶尖选手水平,就像两个超一流剑客,说笑言谈之间,刀光剑影、飞沙走石,好不精彩。他们两个在周都谈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许相见如故如知己,坐而论道到天明,也许彼此心照不宣,默而无言,整天在一起喝茶听曲,逍遥自在。如今,也只剩下我们后人的不禁浮想联翩。

当然,老子这次作为旁观者提的建议,对后人研究孔子来说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窃以为孔子后半生之所以命途多舛,又屡次遭受小人谗言,差点丢了性命,与这一点原因有着莫大的关系。

虽然孔子一直奉行“敏于事而讷于言”、“忠恕”的君子之道,不怎么批评别人,就算批评也很少直接点名道姓,一般言语含糊,春秋笔法。但是面对当时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社会,面对统治者的昏庸,孔子有时也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比如,因不满鲁君和季恒子迷恋并收下齐国送来的貌美的女子、有花纹的骏马,而荒废国家政事,就埋怨道:「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ye),可以死败。」;季康子因为忧患盗窃之风盛行,去向孔子讨教,孔子却对他说:「苟子之欲,虽之不窃」(均出自《史记》),意思是如果你自己不贪财,又怎么会有人偷盗呢;在和弟子子贡讨论什么是士的时候,曾评价当时的鲁国官员:「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

一脸的不屑有木有。

04

孔子前后两次离开鲁国,又两次回到鲁国。

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内乱。孔子就去了齐国,想接近齐景公,在齐国推行大道。

一开始孔子与齐君见面,气氛融洽,齐景公也越谈越觉得孔子是他的菜。

一天,景公谈的高兴,一拍大腿,就要赏赐孔子尼溪(xi)的土地(不得不说古代君王就是壕,一开心就是封你几千里地,有钱任性)。这是齐相晏婴就不高兴了,心里叨咕:你这一高兴,孔子刚来就要封地,以后还有我晏婴的地方吗?于是就向景公进孔子的坏话:景公,你要三思呀,可不能在大事上着急上火,冲动是魔鬼呀

于是,晏婴就暗中说了很多孔子的坏话。齐君也就信了,虽然表面上敬重孔子,却不在向夫子问礼。

过了一段时间,齐国的大夫也开始看孔子不爽,“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史记》

不得不调侃一句,夫子不仅才气大、德行高,而且脾气……不对,是志气更高,真的是一言不合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是孔子的第一次离开鲁国,无功而返。

04

回到鲁国的孔子,命运女神好像开始记得这个被抛弃的孩子,世界开始对孔子微笑。

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二岁,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史称孔子“相夹谷”。

据载,这一年孔子与鲁君想在相夹谷与齐君会盟,以示两国修好。估计就像现在国家外交,两国***坐在一起聊聊天、握握手吧,顺便致以最友好的慰问。但是没有想到是,这边孔子与鲁君是抱着十二分的诚意,可昭天地,对方却在内心打着不怀好意的小九九。

齐人意欲指使少数民族莱人在会盟时出来作乱,以便趁机浑水摸鱼。

会盟当天,鲁君正没事人一样在台上眉飞色舞的演讲。突然,杀出一群奇装异服的杀马特大闹现场,正当鲁君一脸懵逼的时候,智勇双全的孔子站了出来,大手一挥,陪同左右的亲兵伺机而动,迅速稳定现场失控的局面。事后又是孔子义正言辞的站在正义的一方,强烈谴责齐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齐君感觉在世人面前,面子上挂不住,又害怕在国际上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不情愿的归还鲁国曾经侵占的三座城池。

如果说,孔子在鲁国干了哪些很帅很酷的事,上面外交上“相夹谷”是一件,还一件就是内,政改革“堕三都”。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了彻底扭转鲁国内部大夫、家臣专权这种礼乐崩坏的现象,就对定公说:「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就让弟子子路发动浩浩荡荡的拆城墙运动,但在拆除孟孙氏的成城时,孟孙的家臣站出来反对:孟孙呀,你又天真了,成城是不能拆掉的,成城是你们孟氏的屏障,怎么能说拆就拆呢?不能太任性。就劝孟孙:「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均出自《孔子世家》)

“堕三都”这项伟业中途妖折,导致孔子的一腔心血付诸东流,从此对鲁国的政治前景越发心灰意冷。

之后,鲁国当权者沉迷酒色,中了邻居齐国的“美人计”。孔子更感觉失望,便离鲁去卫,这是孔子第二次离鲁。

05

孔子第二次离鲁后,命运女神又再次抛弃了他,直至生命终止的一刻。

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两次很危险的事。

一次是“匡地被围”。从卫去陈,孔子经过匡地,匡人因为被鲁国恶人阳虎欺负过,心理阴影很大。看到孔子长得和阳虎相似,以为是阳虎再次来骚扰,就不分青红皂白 把孔子一行人围困了五天;另一次是“厄于陈蔡”,陈蔡的大夫害怕孔子去敌国被重用,危机自身。就派一些服过劳役的人把孔子师徒软禁在荒郊野外,不给吃不给喝,想要饿死他们。有些跟随的弟子很快饿得脸变了颜色,慢慢的不能站立。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们头上,绝望之际,孔子仍高高兴兴的给弟子唱歌、弹琴、讲学,好像从容不迫。

这让人知道两件事看来,一是身份证真的很重要;二是有时候理想真能当饭吃。

言归正传,一生宣传的大道,处处碰壁,不被世人理解,反而还像过街的老鼠一般人人喊打,现在又面临死亡,孔子就对三个最爱的弟子发出灵魂之问:我们的学说没什么问题啊?为什么会落到如此田地呢?

面对眼前的困境,子路和子贡开始出现自我怀疑,因为是我们的学说有问题,然而只有颜回很坚定的说:夫子,我们的学说没有问题,是世人太过愚蠢吧。

孔子听了很高兴,顺便不忘又夸了颜回这位三好学生。可能对夫子来说,与生命相比,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大道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后世孟子的那句有名“舍生取义”,用了一大篇文章来论证,其实用孔子的这次经历就足以说明。

但是望着残酷的现实,年迈的孔子还是有些失望,此时思乡之情有感而发:「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不久,季康子派使臣迎接孔子,就回鲁国。据载:「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返鲁。」

也许是因为,中国人都有晚年回归故乡的传统,俗话说:狐死必首丘。

06

孔子的晚年依旧悲催,命运仍然没有停止折腾这个垂垂老者。

先后经历老年丧子,又痛失爱徒颜回和子路,接连经受命运的无情打击,圣人也有些承受不住。年轻时的激情澎湃,气壮山河,梦想着把东周这个走向倾颓的大厦重新扶正,也慢慢的随着岁月的侵蚀,厚重的味道渐渐散开,就像天边的一抹残霞,薄厚不均,让人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年迈的孔子望着在乱世中陷入水深火热的苍生,内心仍有不甘,也许仍想兼济天下,可惜岁月不饶人。

就只好换一种方法,闲居在家,作了唯一的一部史书《春秋》。并在书中尊称周朝为正统,其他一概贬为诸侯。

也许,虽然在现实中孔子没能实现匡扶当时礼乐崩坏的社会的理想,然而在书中仍然描绘自己理想的世界,还世人一个公道。

就像孔子所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的父亲一般称之为“叔梁纥”。在《孔子家语》中讲叔梁纥的个人信息比较详细。

《孔子家语》上说,叔梁纥有九女而无子。其实叔梁纥有一个儿子,是妾室所出,叫“孟皮”,但孟皮生来有缺陷,“有足病”。于是不甘心的叔梁纥在自己年老时又求婚于颜氏,希望能再娶颜氏女为自己再生个儿子。

颜氏有三个女儿,颜父跟自己的三个女儿讲明情况,说这位郰大夫,父祖为“士”,也就是说,虽为贵族却地位等级不高,只是“士”的级别,但是“先圣王之裔”,身份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先圣王”指的就是开创商朝的商汤。“姓”表示来自于同一血缘关系的集团,叔梁纥从血缘上说是商朝帝室子姓后裔,虽然年代隔得远了点。

不要以为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其父叔梁纥就是文弱的谦谦君子,其实正相反,叔梁纥是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左传襄公十年》记载一段故事: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抗衡争霸,晋悼公欲联吴抗楚,但是位于吴国以北的逼阳国很碍事,于是晋国打算攻下逼阳,把它作为送给宋国向戌的封邑。于是晋国联合鲁、宋、卫、曹等国联军讨伐逼阳。逼阳在山东枣庄峄县一带,《左传》说逼阳“城小而固”,所以刚开始晋国的中军将荀䓨觉得攻下来也是胜之不武。没想到的是逼阳虽小,实难攻破。

在僵持中,鲁国孟氏家臣秦堇父带着人力辎重持援。这时逼阳城门打开城门,诸侯联军趁机也冲了进去。这时逼阳内城闸门放下,已经冲入内城的诸侯联军被堵在城里。这时“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鲁国的郰邑大夫叔梁纥双手托起闸门,让被堵在城里的诸侯联军撤出。这位力托闸门的大力士、郰邑大夫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

《孔子家语》里颜父对自己的三个女儿说叔梁纥本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但就是“年长性严”,年龄大了点、性格严恪了点。显然颜父比较中意叔梁纥。三个女儿中两个都不中意,只有最小的女儿颜征在同意了,前提并不是看中了叔梁纥,是“从父所制”,愿意听从父亲的安排。于是后来的事从《史记》的记载里来说,就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里所说“野合”不一定指的是在野外发生那什么的行为。野合,可能指的是双方之间的结合并不完全按照当时的正式礼仪规定,不合乎当时的礼制,只是以简单私下的形式成为配偶。也就是说这种结合可能不是正式的,但又是被当时社会所承认和允许的。

作为贵族的叔梁纥因为是殷商后裔、宋国贵族,所以以“子”为姓。当时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男子除了有标明血缘的“姓”,还有作为贵族标志的称呼“氏”。叔梁纥是“子”姓“孔”氏。孔子作为叔梁纥的儿子当然也是“子”姓“孔”氏。

作为宋国贵族的叔梁纥其先世木金父因避宋国内乱而流亡至鲁,叔梁纥曾经任职鲁国郰邑大夫。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孔子的六世祖宋国大司马“孔父嘉”。

孔父嘉字“孔父”名“嘉”,是辅佐宋缪公、宋殇公的贤臣。宋国的统序传承在宋宣公时出了问题,宣公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太子与夷,而是在临终时把君位传给了弟弟宋缪公。宋缪公又在他临终时把君位还给了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于是宋国因此而发生内乱。太宰华父督想杀宋殇公与夷而立公子冯,于是大司马孔父嘉成为障碍。孔父嘉这个人很贤德,“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孔父嘉正色站在朝堂上,就没人敢过去杀害他的君主,这就叫作“义形于色”。因此华父督要先杀孔父嘉再杀宋殇公。

孔父嘉被杀后,他的儿子木金父逃出宋国而奔于鲁,其后人以先祖父孔父嘉的字为氏,即以“孔”为氏,此后在鲁国的这一支孔父嘉后裔都以“孔”为氏,所以叔梁纥和孔子都是“子”姓“孔”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42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