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汉朝公主远嫁乌孙
和亲,在历史上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词语。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和亲的媒介,就是帝王家的公主们。这样,就产生了无数血和泪的故事。金尊玉贵的她们,要离开温暖的家乡远嫁塞外蛮荒之地,要忍受极大的委屈遵从胡人的风俗——生于帝王之家,命中注定,要成为政治的工具与牺牲品。
可历史就是历史,王朝更迭,民族战争,哪里能顾及到一个女人的眼泪但也有勇者,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这里不仅指的是众所周知的王昭君,还有更优秀的一个女人,她叫刘解忧。
从血缘关系上考究,刘解忧是汉武帝的远房侄女,是楚王刘戊之孙。而楚王刘戊就是“八王之乱”之一,因此平乱之后,这个家族不可阻止地衰落下去,没有人敢再去亲近叛臣后代——尽管是刘氏血脉,天朝贵胄。但是皇帝并没有忘记他们,痛击匈奴需要联合周边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乌孙国。自然需要和亲,和亲需要王室子孙,这个谁也不愿意抗起的责任就落在衰落的刘戊家族上。
解忧注定是牺牲品。
先前嫁到乌孙国的细君公主已经不堪生活折磨,病死乌孙。汉帝为了联合乌孙,还是让解忧远嫁到乌孙国,是皇命,也是责任。天朝上国的娇女却要去蛮荒之地,嫁给一个从来不认识的外族人——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也是流着眼泪的。但解忧没有眼泪,史载她“欣然从命”。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那个堂姐刚刚死在那里,也不是不知道乌孙国是怎样的落后与荒蛮,更不是不知道自己去意味着什么,可是她“欣然从命”。那是一种抗争。作为皇室子孙,一出生却受人歧视,成长于渐渐衰落的家族里,幼年的不幸给了她异于常人的勇气和力量。
和亲,是一个重担,也是一次机会。她将为汉家王朝的安定贡献力量,她将成为边疆和平的使者:因为她,多少战争可以避免,多少战士可以不再流血;因为她,戊家子孙从此可以抬头做人。只能没有眼泪。
按照当时西域游牧民族的风俗,父死子尚——只要继位的不是你儿子,你就必须嫁给继子或者继孙——这在中原算是禽兽行为,却是胡人的风俗制度。一个深受中原儒家礼教熏陶的千金贵族女子,一旦和亲,就意味着必须嫁很多次,而且是嫁给自己的继子——这种伦理的羞辱不是一个正常人所能承担起的。大部分和亲的公主们都抑郁而死,她们有的是水土不服,有的是想念中原,更多的是不能忍受这种风俗的屈辱。
细君公主在“昆莫年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时上书武帝,结果武帝回复“从其国俗”,结果细君嫁给继孙,五年以后就抑郁而亡;连主动出塞的昭君在要嫁给继子之前,都写信给皇帝,想回去,想抗命——她们不是不知道制度不可违,只是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屈辱,她们受不了。解忧在出嫁之前,一定早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但是皇命难违,她不嫁也得嫁。但是她并没有哭哭啼啼消沉下去,欣然从命的背后,有一种更大的意义支撑着她——国家利益。
一个女人要是能超脱个人天地里的日常琐屑、情爱恩仇而走出去看天下风云,总是大气而令人激赏的——这位自幼长在深闺的封建贵族**非常清楚自己的肩头是什么,她走出了自我。乌孙王军须靡的左夫人,是匈奴公主,解忧嫁给军须靡,为右夫人。
解忧一开始就面临着非常尖锐的斗争:乌孙是汉朝与匈奴同时拉拢的对象,乌孙王身边的两位夫人——出身匈奴的左夫人与汉朝右夫人之间的斗争,也将不再是情爱冲突,而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那个时候解忧18岁。
虽然汉朝是天朝上国,势力雄厚,但是鞭长莫及。乌孙国与匈奴却同属游牧民族,从风俗习惯、制度礼仪、文化风貌都极其相似,朝廷内很多乌孙贵族甚至是匈奴族的亲戚或者后代,可谓“打着骨头连着筋”。解忧是右夫人,乌孙国左为上。所以从一开始,对心怀雄心壮志报效国家的解忧来说,就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后宫》里,过气的舒太妃教育要重新入宫争斗的女主角:“女人得到一个男人的心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有权力”。18岁的解忧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乌孙,是今天伊犁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居住在伊列河(今名伊犁河)流域到玛纳斯河一带。西汉时它是西域最强大的部落,12万户,63万人。以畜牧为业,善养良马。已使用铁器,冶金、制陶、制革、毛织也有一定水平。乌孙的南面与天山以南的城郭诸国相邻,西边是大宛,西北是康居,东接车师。在由东到北的漫长边缘上,被强邻匈奴盘踞着。乌孙国的国家制度还是原始的奴隶制。因此,从精致的天朝上国到愚昧蛮荒的部落民族,从华丽的汉代宫殿到草原里的牙帐,从精密细致的鸡肉黍米到腥气的羊肉马奶酒,从层层的曲裾深衣到简单的独龙毯,从字正腔圆的汉语到乌孙语,从汉朝公主到军须靡的右夫人,解忧迅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她明白,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乌孙人。
她做得很成功,尽管是一个属于外来文化的异族公主,却用自己的聪颖智慧以及汉朝的新文化,得到了乌孙人的喜爱。但她没有孩子,在第一个丈夫军须靡死的时候,只有匈奴公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泥靡。因为泥靡还小,王位落到了堂兄弟“肥王”翁归靡身上。但是大家相约,翁归靡之后,继位的还是泥靡——这为解忧的不幸埋下了伏笔。按照风俗,解忧与匈奴公主又嫁给了肥王,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非常幸运的婚姻。
可能性情相投,解忧跟第二任丈夫感情非常好。她为肥王生了五个孩子,开始协助国王参与政治、经济、军事的决策——以先进的汉族文化去管理落后的乌孙国,自然会起到好的作用,乌孙国迅速强大起来。连解忧的侍女冯嫽也嫁给了乌孙国贵族将军。
可是这样的局面却招来了匈奴的嫉妒,失宠的匈奴公主回娘家诉苦,再加上汉朝天子更替,势力开始衰落,匈奴要教训一下这个开始不听话的邻居。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为维持其对西域的统治,发兵威胁乌孙。单于恶狠狠地要挟,“去持公主来!”要乌孙王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他们以巴里坤草原为基地,屯田车师(吐鲁番盆地和车师等地),进攻乌孙,以控制、稳定北疆地区,隔断乌孙与汉朝的联系,并以车师为桥头堡,向南疆发展。
乌孙王翁归靡与解忧分析了形势,上书汉王朝“匈奴与车师共侵乌孙,唯天子出兵幸救之”。可惜当时昭帝突然驾崩,国内正处于动荡时期,主子都没找到,哪里会理会西域的这些乱事一等就是两年。
乌孙与匈奴同俗,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国内支持献出解忧的声音非常大,而且为了异族的女人让战士流血,在有些人眼里,也是不值得的。翁归靡没有献出自己的老婆(历史上这样做的男人可谓少之又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少数民族男人讲义气),当然,也反过来证明了解忧这几年在乌孙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但是,大军当前,敌强我弱,必须苦苦支撑。解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可是在危难之时,大汉却置之不理了。
自古在民间长大的帝王,一般都相当敬业称职,可能是了解了人间疾苦,眼界历练跟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孩子们不同。宣帝因为祖父戾太子巫蛊事,襁褓之间差点给人灭口,后来被好心人收养,自小在街巷长大,“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因此昭帝驾崩后他做了皇帝,汉朝出现中兴的局面。但是经过几次朝代更替的折腾,乌孙那边可辛苦坏了。匈奴趁乱反击,屡次侵扰威逼乌孙。解忧几次上书都石沉大海,挣扎了几年,终于等到宣帝腾出手来收拾匈奴。
汉兵大发15万骑兵,五将军分道并出。遣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己统领翕侯以下5万骑兵从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擒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千长、骑将以下4万级,马、牛、羊、驴、橐驼70余万头。匈奴几十年一蹶不振,解忧算是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如果解忧这个时候恰好死了,那真是功德圆满了。她有宠爱她的丈夫,有拥戴她的国民,有相对安定的天下,有足够宽广的政治舞台……可惜她没死,老公死了。这对她来说是个悲剧。这个爱她的男人离开了,按照第一任丈夫军须靡的遗命,王位要传给匈奴公主的儿子泥靡,而泥靡已经长大了。
泥靡人称“狂王”。他变成狂王是可以理解的,从小生活在汉族公主的压抑下,看着因为失宠而受冷落的匈奴母亲,不被人喜欢也不招人待见——心理变态也很正常。翁须靡在世的时候,曾经要立跟解忧生的大儿子元贵靡为太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立成,查阅史书也语焉不详。至于泥靡为什么突然继承了王位,史书也没直说,只是侧面写乌孙国又向汉朝求婚,皇帝要把解忧弟弟的女儿嫁过去,本来啥都准备好了,半路上听说翁须靡死了,继位的不是元贵靡,中途又回去了。解忧的好日子到头了。
听说国王死了,乌孙的贵族们遵从从前的约定,立军须靡的儿子泥靡为王。狂王又娶了解忧,生下一个儿子叫鸱靡。狂王跟解忧感情非常不好,又残忍暴虐,渐渐地失去了人心。解忧在那里已经待了几十年了,立自己的儿子继王位都做不到,而乌孙贵族们遵从前约,立泥靡为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信号。它解释了解忧一生的悲剧。
当年解忧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她以为她是能改变什么的。这个走出自我的女人,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我以我血荐轩辕”。她确实努力了,也尽力了,但是却是无力回天。在关键时刻,事情结果总是证明着这场努力的虚妄。王位争夺时,贵族们一致要匈奴公主的后代继承王位,她失败了。不得以又嫁给了继承王位的泥靡。想通过夫人的地位继续保持在乌孙国的影响,保持大汉天下的稳定,保持汉族的血统——甚至为这个自己非常讨厌的男人生了个儿子。但是泥靡倒行逆施,国人共愤。她终于受不了了,于是背水一战。
公主向汉使诉说乌孙国百姓被狂王所祸害,人心向背,诛杀狂王容易。于是立下“鸿门宴”,主狂王赴宴,酒会完了后,让将士用剑击打狂王。剑落下只伤到狂王,狂王骑马逃离。狂王的儿子带领部队将公主和汉使围在赤谷城。几个月后,都护郑吉带领众多国家的部队来救城,围困这才解除。解忧摆了一席“鸿门宴”,但是命运似乎一直在嘲弄这个一直很努力的女人——泥靡只是伤而未死,国内支持站在匈奴那边的贵族们出兵还击,围困了数月,汉朝出兵才解围。不仅如此,汉朝还派了愚不可及的人来协调这件事情,这个人叫张翁。汉朝派他出面的本意,是想暗中保护公主。但表面文章不能不做,所以把两个起事的官员拉到长安砍头,派张翁去审问公主,副使去治泥靡的伤。
张翁真的给公主用刑,还拽着公主的头发痛骂,副使敬业地把泥靡的伤治好了(这两人难道是匈奴血统人蠢到这个地步也不太容易)。解忧算是倒霉到底了,设计篡位,没成功,自己娘家来调停,派来的人却是两个傻子。但是这个女人像仙人掌一样顽强,她悄悄给汉朝天子上书。皇帝一看,这还了得,马上把张翁拉回长安砍头,副使阉了做太监。
2021年春晚最好听的一首歌曲就是王琪所演唱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了,虽然这首歌曲早已在网络上非常火了,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那优美的歌词,那动听的声音,演绎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下子把我震撼到了。这也是我很长时间以来难得听到的一首好歌,我一连好多天都反复听这一首歌,查找这一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王琪的有关点点滴滴。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首先是养蜂女丈夫在往山上搬运蜂箱时,一不小心失足,离开了人世。外地来的养蜂女,不得不承担夫业,继续养蜂,并且承担起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四处漂泊。为何养蜂女要来到可可托海放蜂呢?大家知道,养蜂人哪里水草肥沃,就往那里鲜花繁多,蜜源丰富的地方去。那养蜂女为什么要选择去可可托海这个地方呢?大家有所不知,新疆的北疆地区,尤其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就有许多优美的草源牧场,比如尼勒克县内的百里画廊唐布拉,特克斯县的人工草原喀拉峻,,新源县内的空中草原那拉提,昭苏县境内美丽的夏塔草场,巩留县肥沃的库尔德宁草原等等都是牧草茂盛,野花满原,蜜源极其丰富,环境非常优美,是放牧和放蜂的理想天堂。因此,来新疆的养蜂人,是首选的不可多得的绝佳蜜源地。所以,故事中的养蜂女因此就选择去可可托海放蜂。~~
当养蜂女漂泊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草场时,遇到哈萨克族年轻的牧羊人阿买提,二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双方都有悲凄的经历,便走到一起,互相抱团取暖。他们一起生活在可可托海同一个草场,每天阿买提在赶出羊群放牧之前,先要与养蜂女一起巡查一遍蜂箱后,才去放羊,收牧已后,还要帮养蜂女提取王浆,摇取蜂蜜,还要过滤、灌装、过秤;养蜂女每天还要起早帮牧羊人做饭和洗衣,清理毡房里的家务。每到赶集的日子,两人便带着养蜂女的两个孩子,开车拉着生产的羊毛、蜂蜜和蜂王浆,到镇子上或县城里去卖,并且买些四个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还要特为给孩子买一些玩具。虽然两人没有结婚,正处在热恋之中,但是已经胜过夫妻的关系,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濡以沫,朝夕相守,已经达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事情降临了。养蜂女的小儿子得了白血病,需要非常多的医疗费用,由似晴天霹雳,给养蜂女一个无情的沉重的打击,使她不能够承受得起,陷入极度的悲伤和深度的困境之中。幸亏在伊犁的兵团医院抢救下,只有移植配型成功的干细胞才能救命。在医院的帮助下,她四处呼救,寻找干细胞的来源。于是,她答应了谁献干细胞就嫁给谁的承诺。在新疆有一个多年前从马背上跌落后摔伤,已经截瘫的维吾尔族大叔,配型成功,并且答应为养蜂女的儿子捐献干细胞。
养蜂女得到了消息后,立马从可可托海草场放蜂地,毫不犹豫地骑着牧羊人的骆驼,在大雨滂沱中离开了深深爱着的牧羊人,来到了伊犁,去和维吾尔族大叔结婚,挽救儿子的生命。可是维吾尔族大叔,不想拖累这位青轻的善良养蜂女,要她回到牧场放蜂。但是她知恩必报,毅然地和维吾尔族大叔生活在一起了。~~
这样一来,养蜂女 为牧羊人留下了一段令人悲凄的爱情故事,也为人们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母爱大于一切,母爱能够牺牲自己的爱情,感人肺腑。养蜂女的故事很快传遍了边疆,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大众,无不令人感叹、惋惜和赞扬。
结束语:有一种爱就放手,或许,养蜂女和牧羊人的爱就属于这种吧。
养蜂女口口声声说不想伤害牧羊人,不想拖累他,其实她的离开才是对牧羊人最大的伤害,既然彼此都爱着对方,为何还要选择离开。
蒙古族和满族上层曾入主中原,分别建立了元朝和清朝。这两个民族各自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这些重整河山的英雄人物在广大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满族的民族英雄。有关这位深受人们怀念的一代天骄,有许多传说在民间广为传颂。
最著名的是《老憨王的传说》。由《佛头妈妈》、《黄犬救主》、《老鸹滩》、《索伦竿子的来历》等传说组成。大意是:老憨王努尔哈赤幼年时给明朝总管李成梁当茶童,李成梁夸耀自己当总兵全凭脚心有三个黑痞子。小憨说他有七颗黑痞子。李成梁认为他是“脚踏七星”的真命天子,便有了杀心。李成梁的侍妾连夜放走了小憨。在逃跑的路上,小憨晕倒在一片草甸子里,当明兵焚烧草甸子时,黄狗出来相救,用水挡住火舌,小憨得救了,而黄狗却累死了。明兵追到山上,在危急时刻,又是一群乌鸦铺天盖地飞来,遮住了憨王的身体。后来老憨王当了皇帝。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努尔哈赤立下许多规矩,今天满族人供奉的“无事妈妈”(或佛头妈妈)就是为纪念李成梁的侍妾喜兰的。此外还规定满族不食狗肉等习俗。
《老憨王杀儿》的传说说的是在今辽宁抚顺市东的大伙房水库,原是萨尔浒村,老憨王努尔哈赤和明朝辽东经略洋镐,曾大战于此。老憨王先派大儿子去打探明军虚实。大儿子说明军人强马壮,老憨王斥其危言耸听,动摇了军心,把他杀了。又派二儿子去刺探,他回报说明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有身无首,可以击败,众兵听后精神振奋,并一举击败了明军。
从努尔哈赤的传说中,不难发现满族崛起时代的民族精神面貌,如强烈的振奋民族声望的激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精神。人们把努尔哈赤当做民族之魂,颂扬他的业绩、人品和才干,相互鼓舞,从而提高民族的声望,显示民族的力量。这些传说运用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而故事情节又完全符合满族崛起时的民族心理。
蒙古族中流传着很多成吉思汗的传说。其中《箭筒士(阿儿合孙虎儿赤)的传说》载于《黄金史》、《蒙古源流》和《成吉思汗传》。传说的大意是:成吉思汗远征索伦古德部,与该部落的合阑公主成亲,不思返乡。监国的箭筒士(宿卫)阿儿合孙虎儿赤受孛儿贴兀真皇后之命,前去觐见成吉思汗,设喻道:“白海青产卵于娑罗树上,以为娑罗树可靠,却被花豹恶鹰毁了巢,吃掉卵、雏;俗语说,鸿雁孵卵在苇丛中,以为苇丛可恃,却让白爪恶鹰坏了窝,吃去卵、雏。我聪睿的主上,明鉴吧!”主上问:“虎儿赤的话,你们明白吗”众臣说:“不明白。”主上自己懂得了,圣谕:“所谓娑罗树,指我的众伴当;所言白海青,乃我自身;所谓花豹,指高丽国,所谓窝、巢,指太平大邦。所言苇丛,乃广阔大国;所谓鸿雁,指我本身;所言之鹰,乃高丽国;所谓卵、雏,指我的后妃、诸子;所言窝、巢,乃太干大邦。”听了阿儿合孙虎儿赤的劝告,成吉思汗急忙返回故乡。
纵观蒙古族的历史,它崛起时正是蒙古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蒙古族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集中而又充分地显示了它的创造力、进取气魄、团结精神,创造了永垂青史的民族伟绩,奠定了民族振兴的基础。斗争环境培养了蒙古族对民族英雄业绩的热爱和崇拜的激情,这种激情帮助蒙古族在民族内部和整个社会关系上保存自己。箭筒士敢于面谏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又能倾听谏议,虚怀若谷,正体现了这一时期民族崛起、蓬勃向上的精神。第二个传说,说明成吉思汗具有超人的武功和才干,因此众望所归。传说无疑具有想象的色彩,但是它产生的根源存在于蒙古族的历史条件之中,存在于蒙古族普遍的精神要求之中。
在封建社会时期,北方各民族涌现不少历史人物。劳动人民满怀激情地追述他们的英雄事迹,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蒙古族的《满都海斯辰夫人》先后载于《蒙古黄金史纲》、罗卜桑丹津的《黄金史》和《蒙古源流》等历史典籍。满都海斯辰夫人原是满都喇汗的小妃子,20岁孀居。满者喇汗是成吉思汗的十二世孙,在他即位前,蒙古封建领主之间一直发生内讧。满都喇汗驾崩后,亲王巴彦孟合被人杀害。巴彦孟合的儿子巴图孟合和达延汗年方4岁。在这紧要关头,满都海斯辰夫人挺身而出,抚养幼子,束发戴冠,亲自征战和执掌国事。当科尔沁的宝勒德王向她求婚时,为了延续成吉思汗嫡系子孙的汗统,抑制分裂割据的局面,她断然拒绝。表现出这位历史人物以国事为重的胸怀、坚定果决的雄才大略和军事才干。
满族流传着《萨布素将军的传说》,萨布素是清代爱国将领,17世纪80年代任黑龙江将军,抗击沙俄的雅克萨战斗中,屡建奇功。《神驱鹿绝处逢生》说萨布素被革职后,前有敌兵压境,后无粮草供应。这时他的报国忠心感动了长白圣母,她驱下一群麋鹿为士兵充饥。《萨布素买草》说萨布素的部下少付了老百姓的草钱,萨布素亲自向老人赔礼补钱。此外,还有《萨布素单骑入鄂寨》、《穆昆达教子射骑》等。这些传说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北疆各族人民保卫祖国的信念,讴歌了在反侵略斗争中不畏强敌的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