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子孙及后人
作者: 徐建刚 徐长峰
前言
永乐五年,年仅四十六岁的徐皇后病故,这让朱棣悲恸不已,赐谥号“仁孝”,并决定从此不再立后。我想,徐氏所有的作为足以影响朱棣整个一生,这也是为什么她死后被葬入明十三陵第一人的原因。
(一)徐达子孙
据史料记载:徐达有4子3女,孙9人。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
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妃被册立为皇后。
徐达长女为燕王朱棣妻子,初为王妃,随着朱棣逆袭成功升级成为皇后。谥号为仁孝文皇后。
徐达次女为代王朱桂妃
徐达三女徐妙锦,靖难时与大哥一起支持建文帝。有国色天香之姿却立志独身,年轻时婉拒过诸王求婚,大姐徐皇后死后,朱棣诏聘她为皇后却婉拒了,随后出家为尼,孤老终生。
徐达四女为安王朱楹妃。
————————
徐达长子是徐辉祖,袭其魏国公爵位。靖难时选择支持了建文帝,态度坚决出力颇多。朱棣进入南京以后并没有转变态度支持,朱棣要治他的罪,他只是写下了父亲徐达是开国功臣,子孙免死。朱棣无可奈何,令他返回私宅,革去魏刚公爵位和俸禄。
永乐五年,徐辉祖去世。他死后一个多月,朱棣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令徐辉祖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等于魏国公的爵位又回到他这一系。
徐达次子为徐膺绪,世袭指挥使。
徐达三子为徐添福,早卒。
徐达四子为徐增寿,靖难之变时选择了支持姐夫燕王朱棣,后为建文帝所杀。朱棣登基后,追封其为武阳侯,后进封为定国公,他这一系随着朱棣迁都到北京一直至明亡。
(二)徐达后人墓
南京紫金山北麓板仓、花园路一带,分布着明代两个显赫开国元勋的家族墓地,一个是徐达家族墓,一个是李文忠家族墓。徐达家族墓以中山王徐达墓园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曾经于1969、1976年分别发掘了徐达第三代孙徐钦、徐达第五代孙徐俌的墓,这两人都当过南京守备,这两座墓也都位于南林大附近。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徐俌墓里的尸身还保存完好,两座墓中均出土了丰富的文物。
2011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南林大校园内发现了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双室砖砌墓,经过发掘,确定此墓墓主为徐达第六代孙、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夫妇。专家在墓中发现了两方墓志、一件白色陶罐、一件蓝釉梅瓶。据介绍,徐君叙是明代弘治、嘉靖年间人,其墓中陪葬的蓝釉梅瓶价值极高,已经作为展馆之宝,收藏在南京市博物馆”玉堂佳器“精品厅内。
而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另外两套珍贵文物——云龙纹金带板和狮蛮纹琥珀带板也是出自太平门外板仓的明代古墓,被认为极有可能和徐达家族墓或李文忠家族墓有关。
(三) 世袭200余年
徐达妻子张氏去世后,朱元璋更是做主将谢再兴次女嫁给徐达。徐达死后,其长子徐辉祖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而四儿子徐增寿则为左都督。
上台伊始,建文帝朱允炆,便着手进行削藩。而自己的叔父朱棣,在诸位王爷中,实力强劲,隐隐有不臣之心。
而话分两头,徐达家之长女,徐氏嫁给了朱棣。也便有着姻亲关系,而魏国公徐辉祖,则选择了站在建文帝一方,支持他的削藩行动,但是四儿子徐增寿,则选择了支持燕王朱棣。面对建文帝的诘问,他选择为朱棣掩饰“燕王天生贵胄,又和陛下是骨肉至亲,荣华富贵不愁,有何必要谋反呢”
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起兵。即便如此,建文帝依旧没有怪罪为燕王朱棣开托的徐增寿,可惜是“妇人之仁”从来难成大事。拥有50万大军的建文帝,任用李景隆等人,以致于形势急转直下。而徐增寿也一直暗中向朱棣传递京城情报,更是送出京师空虚,可以直取的情报。
1402年,朱棣已经挥师渡江,后知后觉的建文帝才意识到他的不臣之心,质问其是否通风报信,徐增寿自然不敢回答,愤怒之下的建文帝亲自挥剑将其斩杀。《明史·恭闵帝本纪》中说:“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
可惜的是,此时对于建文帝而言,已然大势已去。而当朱棣进入宫城,见到横尸路旁的小舅子,不禁仰天大哭,而能够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可以说小舅子居功至伟。便将其追封为定国公,由其年仅15岁的儿子徐景昌继承。
而如此一来,徐达一家,则便是“一门二公”。徐皇后更是坚决反对,但是朱棣深感其功,坚持封爵。
魏国公,徐辉祖,虽然也是朱棣的舅子。但是他对于朱棣造反夺权,他并不支持,更是坚持不肯迎接,而被朱棣关进监狱,革除俸禄和爵位。1407年,去世。朱棣到也念情,令其长子承继魏国公。但其长子徐钦也不得朱棣所喜,被其罢黜为民直到明仁宗继位后,才恢复爵位。而魏国公一脉,自徐达其承袭11代。
而定国公一脉,自首任定国公徐景昌开始便恣意妄为,而朱棣也尤其纵容,但在明仁宗时,夺其公爵,但很快又恢复了。在其后的二百余年,定国公传承9代,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便是其后嗣徐允祯打开德胜门,后被李自成处死。
魏国公与定国公府居两地,反观魏国公后裔即便是多贤明之士,也都不受重视。而造成这种200余年差异的,无疑就是徐达二个儿子徐增寿、徐辉祖在那场靖难之役之上的选择。(End)
“和谐相处”,我认为,就是在改造过程中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因势利导,在变更自然不适合甚至有害于人类生存的条件时,要排除损毁性的或引发生态灾难的粗暴行为,使人与被改造的自然对象处在相伴相生,蓬勃共荣的态势中。
从科学层面谈,和谐相处就是按自然规律对待自然。但无论怎么说,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从古到今,直至未来都是不会停止的。否则,不断增多的人类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所以说,改造是绝对的,不要回避,问题在于如何改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几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正确地认识自然,认识自然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实对自然的改造并达到与其和谐相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要尽量深入地认识人们面对的自然,认识它的规律。这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探察,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防止浮躁和粗枝大叶。这就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提倡调查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重视科学试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然有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丰富经验,都江堰、苏州园林、黄土高原的梯田……这些都是前人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范例。它们产生于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对其规律的深入把握,也是千百年反复实践认识的结果。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在强调以史为鉴的同时,还要强调调查研究,强调科学实验,强调在继承和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口号化、简单化。
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人类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大自然环境却面临着日益破坏的危机 ,人类不断地毁坏自然环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灾害。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不可否认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不代表人和自然之间就不可以和谐相处。
只要人类合理的利用资源,不在对自然资源肆意的破坏,对自然采取相对的保护政策措施,人和自然之间就可以和谐的相处。所以说,要想人和自然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就得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3.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 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 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5.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
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
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让 我 们 共 创 和 谐 社 会
当今社会正流行着一个新名词——和谐社会。在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和平”、“仁爱”的儒家思想——“大同世界”。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那是历史的必然,试想在唯皇独尊的封建社会里,会有“大同世界”的立身之地吗?两千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更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讲究诚信、友爱、仁义、忠孝,以爱国家、爱百姓、爱和平为荣。多少年来,有多少仁义志士为追求和谐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中学生,也许你会认为我们身在校园,承担求知之任,“和谐社会”与我们无关。然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睦相处”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吗?!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社会风气,这样的人际关系。
近段时间,我们大家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让孩子先睡觉,然后自己又去伺候老人。小孩没睡,看到了全部。于是给妈妈打了洗脚水准备帮妈妈洗脚。孩子在端洗脚水的时候,将水洒了一地,同时也将浓浓的爱意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吗?
当然在共创和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
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发现,江干区城东公园内,一座铜质少女塑像被人锯断后偷走。15米高、几百斤重的铜像原来亭亭玉立,现在被锯得只剩下一双“脚掌”。近几个月来,杭州已陆续发生多起城市铜雕作品被盗、被切割的事件。位于杭州“信义坊”商业区的青铜雕塑“钓鱼郎”肩上的鱼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个把柄;菜市桥公园里《买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强硬夺下”。不仅仅是铜雕,路灯、含铜电缆甚至是人行天桥台阶上的铜条,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反响。有不少市民提议,保留这些不完整的铜像,让大家牢记这个教训。在我们共创和谐社会之际,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呢?
共创和谐社会很难,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
蜀国:
1、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
2、蜀国五虎将: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
3、刘备妻子:糜夫人,甘夫人,吴国公主孙尚香
4、关羽之子:关兴,关羽义子:关平
5、张飞之子:张苞
6、马超旧时的兄弟:马岱
7、马超,马岱之父:马腾
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
9、南蛮大王孟获、祝融夫妇
10、诸葛亮之义兄:吴国谋士诸葛瑾
11、诸葛亮弟子:马谡,马良,姜维
魏国:
1、曹操嫡长子:曹丕
2、曹操其他儿子(按年龄):曹植,曹彰,曹冲
3、曹丕的妻子:甄姬
4、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
5、魏国五良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
6、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渊
吴国:
1、孙坚之子:孙策,孙权,孙尚香
2、孙策之妻:大乔
3、孙策之兄:周瑜
4、周瑜之妻:小乔
5、大小乔姐妹
扩展资料:
三分魏蜀吴的时代背景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
1 有个文言文 请翻译一下
注释:①口口去 (qū): 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②帙(zhi):卷。③累马:牵马,备马。④婢:使女,女仆。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史袁遗,字伯业。
下面与文中“古人微意”一句中的“意”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C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卜者知其指意(《陈涉世家》)
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译句:就大声喊叫,又蹦又跳,像口渴的鹿跑向泉水。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归 而 自 责 顽 钝 如 此 当 何 所 成 乃 以 一 婢 自 监
归而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
文章结尾说“当知读书亦是难事”,你认为作者须克服哪些难事
答:①性不耐静(耽玩竟日;贪玩;不能静心)②读书稍倦(困倦;嗜睡)
2 文言文阅读驴乞假的答案《驴乞假》
作者:明冯梦龙
原文
胡趱者,昭宗时优也,好博弈。尝独跨一驴,日到故人家棋,多早去晚归。每至其家,主人必戒家僮曰:“与都知于后院喂饲驴子。”胡甚感之,夜则跨归。一日非时宣召,胡仓忙索驴。及牵至,则喘息流汗,乃正与主人拽石岂耳。趱方知从来如此。明早复展步而去,主人复命喂驴如前,胡曰:“驴子今日偶来不得。”主人曰:“何也?”胡曰:“只从昨回,便患头旋恶心,起止未得,且乞假将息。”主人亦大笑。
译文
胡趱是唐昭宗时的优人,喜欢下棋,常常独自骑者一头驴子,天天到朋友家去下棋。一般都是早晨去,晚上回来。一到了朋友家,主人一定叫家里的仆人把知官的驴子牵到后院去喂饲料。胡趱很感动,晚上就骑着驴子回去。一天,昭宗忽然紧急宣召,胡趱急忙叫把驴子牵来。等到驴子牵来时,胡趱看见驴子流着汗喘着粗气,原来驴子正在替主人拉磨呢。胡趱这才知道原来驴子每天都是这样的。第二天早上,胡趱又步行去朋友家,主人还像以前一样命人喂驴,胡趱说:“驴子今天碰巧来不了了。”主人问:“为什么呀?”胡趱说:“驴子从昨天回去后便患头昏恶心,动弹不得,还是我代它请假让它休息两天吧。”主人也大笑起来。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马琪,字德玉,大兴宝坻人(1)D“比”的意思是“近来”句子译为:近来事情少于往常(2)A 第一句的意思应是“下诏告喻他说”,这里填的词语的意思应是代词“他”,能够解释为代词“他”的只有“之”,故排除BD比较AC“耳”一般放在句末“顾”一般放在句首,表示“但是”的意思,故选A(3)C 这句话的“以”是“因为”的意思,所以应是“因果关系”(4)C 此项中“所以在你这么大岁数时才任用为此官”的说法是错误的关键点是对“晚”字的理解,原文“无以代卿者, 故 用卿晚 耳 ”,意思是“户部匆忙间难以得到合适的人选,没有能够代替你的人,因此任用你晚了”(5)①“号”,号称; “闻”, 闻名译为:永清县是京城附近的县,号称难以治理,前任县令要介有能干的声誉,马琪接任他以治政闻名②“东”, 向东;“行”,担任;“讫”,完成译为:五年,黄河在武阳决口,淹没封丘而向东流去,马琪任尚书省事前往治理,工役完后返回 答案:(1)D(2)A(3)C(4)C (5)①永清县是京城附近的县,号称难以治理,前任县令要介有能干的声誉,马琪接任他以治政闻名②五年,黄河在武阳决口,淹没封丘而向东流去,马琪行尚书省事前往治理,工役完后返回 译文:马琪字德玉,是大兴府宝坻人,正隆五年考中进士,调任清源主簿,三次升迁至永清县令永清县是京城附近的县,号称难以治理,前任县令要介有能干的声誉,马琪接任他以治政闻名补为尚书省令史,因为永清治理得最好,授予同知定武军节度使使事、兴中府治中,被召入朝廷任户部员外郎,改任侍御史世宗对宰臣说:“近来马琪主奏高德温的案件,对于富户寄钱的事省略不奏我认为马琪明于法律而品性正直,所作所为竟然是这样,称职的人才多么难得!古人虽然说‘治罪有疑问时应该从轻处理’,但不是要完全宽纵有罪的人”不久转任左司员外郎,跟随皇帝东巡,升任为右司郎中,又改为左司郎中后来授予吏部侍郎的官职,又改任户部侍郎章宗即位,授予中都路都转运使当时户部缺少官员,皇上命宰臣挑选可以胜任的人,有人推举同知大兴府事乌古孙仲和,皇上说:“仲和虽然有智谋勇力,恐怕不能主管钱谷理财哪里去找像刘晏这样的人,能使官府费用充足而表现不困乏,唐朝以来只有他一个人罢了”有人推举马琪,皇上同意,说:“马琪不愿欺骗官府,也不愿伤害百姓,这就可以任用”于是提拔为户部尚书过了很久,降官一级当初,马琪因病请假,皇上的近侍来传旨,马琪 官服拖着鞋出来接旨,官府拟议判徒刑两年,减罪之外仍要追究以罢免官职大理少卿阎公贞认为马琪本是慌乱失措,和无病请假而违背圣旨不同,应该减徒刑二年三等论罪皇上同意公贞的议论,让马琪依旧任职明昌四年,拜为参知政事,下诏告喻他说:“户部匆忙间难以得到合适的人选,没有能够代替你的人,因此任用你晚了”一天,皇上对马琪说:“你在部省很久了,近来事情少于往常,为什么呢?”马琪说:“过去宰相多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意见不同的时候很少”皇上说:“以往多有不同的意见对呢,还是没有不同的意见对呢?”马琪说:“情况清楚就不需要不同的意见,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总归需要正确而已”五年,黄河在武阳决口,淹没封丘而向东流去,马琪行尚书省事前往治理,工役完后返回迁中大夫承安元年,北方边境发生战事,而连年干旱,马琪上表请求辞官,不准许第二年,出镇安武军,辞官,去世儿子马师周,担任阁门祗候,应当给假,上报皇上哀悼他,以不奏闻责备有关官府,后来二品官去世都要奏闻皇上,就是从马琪开始的。
4 文言文翻译的全文翻译 序说:东汉末建发(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不再嫁人。
她的娘家副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
当时的人哀掉他们,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娟,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
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鸡叫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还故意嫌我织得慢。
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
(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婆,趁早把我遗送回娘家。” 焦母对促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
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求婚。(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她)!” 焦仲卿伸直腰跪着禀告:“孩儿恭敬发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床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
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说。”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不要再增加麻烦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终身侍奉婆婆。(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你家来?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
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帘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
穿上我的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插)着闪闪发光的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象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 象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象含着红色宝石,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真是世上没有第二个。
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婆婆不停地发怒。(兰芝说:)“从前我做女儿时,出世后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好的教养,同你家少爷结婚,更感到惭愧。
接受婆婆送的钱财礼品很多,却不能承担婆婆的使唤。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记挂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劳。”
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象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刘兰芝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床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一起会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马坐入刘兰芝的车中,两人低头互相凑近耳朵低声说话。(焦仲卿说):“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去庐江太守府(办事),不久一定会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
刘兰芝对焦钟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象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
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
兰芝走进了家门,来到内堂,上前后退都觉得没有脸里。刘母(看见兰芝回来)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十三岁就教你纺织,十四岁就能裁剪衣裳,十五岁。
5 《钱是万能的吗》英语作文(Is Money All-powerful)
As we all know most of the material things in our daily life have to be bought with money But money is not all powerful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money cannot buy, such as time and true love There are 24 hours in a day Sometimes when we are very happy, we all wish the period of happiness would last longer But how much money we are willing to pay, we cannot make a day last longer than 24 hour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we are unhappy, money cannot make the unhappy time
6 在公司需要请假,用日语怎么去说急(きゅう)に申(もう)し訳(わけ)ないですが、社会保険(しゃかいほけん)の変更(へんこう)手続(てつづ)きをしなくてはいけないので、明日(あした)一日(いちにち)休(やす)みを取(と)らせ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ご迷惑(めいわく)おかけしますが、宜(よろ)しくお愿(ねが)い致(いた)します。
扩展资料:
一般请假时会说:课长,我今天想请个假;课长(かちょう)、あの・・・今日(きょう)、会社(かいしゃ)を休(やす)ま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のですが。
日语按语言结构特点分类,日本语属于黏着语 ,SOV语序。在语言表达上分为简体和敬体,另外有发达的敬语体系。
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例如:太郎(たろう)が林檎を一つ食(た)べた(Tarō ga ringo o hitotsu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吃了一个苹果"。
当说话人认为从语境中听者能理解,也就是谈话者或作者自信谈话对象对所谈及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时,经常会省略主语或宾语。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所讲的那个句子可能会变成,“林檎を食べた”(ringo o tabeta)("吃了苹果")或仅为:“ 食べた ”(tabeta)("吃了")。
在日语中,不像在英语中,词序并不能表明名词在一个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名词并不象有些语言中那样,会因语法需要加以变化。代之,语法作用是通过名词后面的虚词来表示的。重要的是が(ga), は(ha),助词读做Wa),を(o),に(ni)和 の(no)。虚词は(作助词时读作wa)特别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句子的话题或主题。
日语中的动词变格不能反映出人称和单复数。在现代语中,所有动词在现代日语字典中的形式都是以一部分U段假名结尾(う、く、ぐ、す、む、つ、ぬ、る)。这样,动词“食べる”(taberu)就像英语中"吃"的动词原形“eat”,尽管它本身实际上是一般现在时,意思是“eat(吃的动词原形)/ eats(吃的第三人称单数)”或者“will eat”(将吃,吃的将来时)。其它的一些变格形式是“食べない”。
参考答案: 日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