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顾城的朦胧诗写的非常的好,但是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女作家、女诗人写的朦胧诗也是非常的出色,这个人就是被大家广为熟知的作家舒婷。舒婷,她是从乡下插队回来当了几年的工人之后,在1979年的时候才开始陆续发一些她写的诗歌作品,之后她才开始转到写作上面,专心的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舒婷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来到厦门生活了,当时她就住在外婆家,从小跟着她外婆一起长大,她的外婆外公都是知识分子,所以舒婷也是从小就受到两位的细心教导,从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外婆就总会给她拿来书给她读,小时候厛外婆讲故事,都是听的一些有关名著的故事。
舒婷也是非常的感兴趣,被外婆外公从小培养的她,在同龄人里面她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的强。等到舒婷上学后,认识的字更多了,对于书籍的渴望也就膨胀了,所以在她的外婆就给她找了很多书籍放在家中,舒婷没什么时候时候就会翻看这些耕种类型的书来看,她对看书就像现在的小孩子打游戏一样,越来越上瘾。所以眼睛也早早的被舒婷看坏了,初中的时候她就带上了眼镜。当时上完中学以后,她就下乡插队去了,她在下乡的地方呆了三年的时间,后来她被照顾获得了一个回城的名额,这才得以回到了厦门,回来以后她就被安排了一个工作单位,成为了一名工人。
她开始写作以后,发表了不少的作品,像一些散文集《心烟》、《硬骨凌霄》、《预约私奔》等等,还有一些诗集《始祖鸟》、《会唱歌的鸢尾花》等等。如果想要读舒婷的诗的话,可以直接读《舒婷的诗》、《致橡树》等选集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读一下的。我们在一开始都说了,舒婷也是朦胧诗派里面的代表人之一,她的朦胧诗受了顾城的诗很大的 影响,她非常喜欢顾城所写的诗,曾经还特意写过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就是来怀念顾城和她的妻子谢烨的,她在文中记录了不少的与顾城先生的事情。
其中就要有一件非常小的事,舒婷在北京的时候请顾城吃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北京的诗人们,但是大家在一起吃饭,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开心的,等吃到最后的时候,来到了结账的时候,其他人都没有说什么嘛,只要顾城一个人抢着买单,其实当时顾城的生活是非常贫苦的,或许连一盘木耳都是付不起的,但他还是想着付钱,而且还帮忙把盘子端过去。这不是说顾城先生打肿脸充胖子,而是顾城先生从心里面都是比较绅士的,不愿意让女士花费。他和那些北京诗人不一样,这也彰显了顾城先生的为人。舒婷不仅和顾城先生是好朋友,她和谢烨也是认识的,当时顾城的生活过的不是很好,舒婷偶尔还会拿一些衣服给谢烨穿,谢烨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舒婷的诗比较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她的情感对人生、对爱情所流露的都显得比较温馨而又潜在的一股力量在里面。她把女性比较细腻复杂的情感心理表现的非常准确,她善于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在真实的情感上面蒙上一层若有若现神秘感。她在写诗上面虽然比较朦胧,但是她的诗并不显得束手束脚,毫无晦涩之意。她的一些散文作品写的是她在下乡时的切身经历,和对往事的回想留恋而所发感悟,比如《梦入何乡》,就是写的关于她当知青时的回顾。舒婷的作品获得过很多荣誉,她的作品也使舒婷在诗歌界里面还是很有名气的。喜欢的诗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舒婷的诗。
在《狂飙》中陈舒婷的结局是出车祸死了。
她先后嫁给了白江波和高启强,有一个儿子叫高晓晨。陈书婷算是这部剧的女二,戏份很重要,她在白江波死后与高启强联手,扳倒了徐江。之后,陈书婷和高启强走到一起,两人都投靠了泰叔,可惜陈书婷最后出车祸,年纪轻轻就死了。
《狂飙》陈书婷扮演者是高叶,她毕业于北京**学院,2010年进入演艺圈,长相和声音都很有辨识度。高叶的名气虽然不大,但是她的演技好,参演过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比如《山楂树之恋》、《少帅》和《我是余欢水》等。高叶这次演的陈书婷是个精明干练,心机深沉,胆识过人的女强人,最后却被人害死了。
高叶细致斟酌陈书婷这个角色
陈书婷这个“大嫂”角色,每一个细节的建立,都有高叶的细致斟酌。她平时喜欢画画,对颜色敏感,看剧本时,也常常在单场戏中感受人物的状态“是什么颜色”。
《狂飙》筹备时,她跟服装老师沟通,也会以颜色定位人物和某场戏,细致到服装配色。“你看勒高启强脖子那场戏,我身上衣服颜色,外黑里红,如果换身衣服,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意思对。”
连剧中陈书婷的每一个妆面都是高叶自己画的,她会根据人物状态和阶段对妆容做出调整。妆面细致的变化,被细心的观众发现,高叶会特别感动,“我这些小小的设计居然有人发现,真的好感激大家。”
您问的应该是《狂飙》中的角色陈舒婷,陈舒婷被蒋天派的人杀害了。
起初,江天想和高琪强合伙,于是除掉了谭思燕,把高琪强从天谴中解救出来。没想到,这并不是高启强所想的,因为这件事,高启强和江天彻底闹翻了。
高以前威胁过王丽,所以他想故技重施,给江天一个警告。结果,陈舒婷一采取行动就知道了这件事。没想到,这些都被江天注意到了。在陈舒婷开车送儿子回家的路上,江天打电话给郭山峰,让他杀死陈舒婷母子,于是半路上遇到了车祸,导致陈舒婷当场死亡。
陈舒婷的扮演者高叶的人物评价
为了每次都可以美的角色呈现在大家眼前,高叶拍每一部戏之前都会做足功课。拍大型魔幻史诗剧《九州海上牧云记》之前,为了武打场面更加精彩,她会提前去专业训练场进行训练,不管是骑马射箭、舞刀弄剑,还是拼杀重围等武打场面,高叶都会认真刻苦钻研刻苦训练。
在读完《四十九日祭》剧本之后,为了贴近角色“春池”,高叶提前学习演唱江南小调,并特意向她曾经的声乐老师请教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在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中,高叶对弘强最具女人味的梁安妮角色的把握也是精准。刚硬时的超强怼功、柔弱时候的留泪的姿态都十分抓人。
舒 婷,当代著名女诗人 ,朦胧诗派代表之一。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成就荣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节选自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写作特点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代表作品《流水线》《神女峰》《会唱歌的鸢尾花》《一种演奏风格:舒婷自选诗集》(诗集,作家出版社,2009)《很是惭愧,父亲》等。
人物评价通过古典与现代,融会素直与曲婉,深入时代与人生的潜流,找寻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的契合而直启社会心理潮汐之触点:现实感伤,情志追怀,理想诉求,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和被这歌吟洗亮了的诗性人生——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的完美融合,常态写作与个在探求的经典体现。
[拓展阅读]一九六九年,我与我的同代人一起,将英语课本(我的上大学的梦)和《普希金诗抄》打进我的背包,在撕裂人心的汽笛声中,走向异乡。月台上、车厢内一片哭声。我凝视着远山的轮廓,心想,十二月革命党人走向流放地时一定不哭的。我要在那里上完高尔基的“大学”。
生活不断教训了我的天真。然而这个人间大学给予我的知识远远胜过任何挂匾的'学院。
挤在破旧的祠庙中,我听过吉他悒郁的乡思;坐在月色朦胧的沙渚上,我和伙伴们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躺在芬芳的稻草堆里,听着远处冷冷的犬吠,泪水无声地流着……再艰难的日子都有它无限留恋的地方。我曾像我的伙伴那样,从一个山村走到另一个山村,受到各知青点的接待。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故事,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面影,星星一样密布在我记忆的天空。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
于是,我拿起了笔。
——舒婷《生活、书籍与诗》
舒婷诗作《往事二三》在涉及诗歌的内在心理和外围世界问题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情感把握和复调特征、蒙太奇手法以及隐喻、意象、象征等现代诗品格的统照,透射出的那一代青年在“文革”中的心理上的“伤痕”,内在地演化着迷茫和觉醒的内心冲突,对立情感因素的碰撞、纠缠,以及寻求解脱的努力的心理过程,完成了对民族命运及现实生存的反思,对新的价值取向的探求,给人以矛盾却又能引渡到更高精神层次的阅读效果。
补充:
整首诗是由三节联结而起的一个艺术整体,完整地兀现出诗人心灵感觉与体验的轨迹:
诗的开始写诗人心境的刚刚铺展时的迷醉状态,“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一只打翻的酒盅”这是此诗的突破口,暗指喝醉,也正因为“醉”,才统照着整首诗的言说符号。诗以主人公喝醉开头,让我们心灵的脚步从一开始就已经和着诗人的“乐律”而步入到迷幻、苦痛、无奈、骚动、压抑、遗憾、纷乱等多种感觉笼罩的氛围之中,并隐约感到那个时代的荒诞、暴乱以及血色中的浪漫。
接着,诗人在第二节中进一步描写这种“天旋地转”的感觉,更深、更广地凸现这种心境。随着“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诗人“生锈的铁锚上”,却“倒映出晕眩的天空”,由于喝得太多了,以至于眼神也不那么亮了,看“铁锚”也是生锈的,青春无从起航,空留理想叹息,这是一种怎样的自责和失落感!这一代人已经从“虔信走向了不信”,形成了“对种种伪理想的拒斥”,“不再盲目地相信什么”。(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这是第二节对第一节“一种言说的一再反复”,“这是言语的极端张力,是对在临近关系中的另一个关照——它从各个方面都关系到我,一直到我的同一性。”(艾玛纽埃尔《上帝、死亡和时间》)而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可能是性别身份的心理拘囿,舒婷的倾诉所透射出更多的是温和、内省与心理的纠葛和踟躇,更敏感于心理因素,洋溢着更多的是女性的愤激和忧伤,而不象北岛们直接敲响出“我不相信——”的黄吕大钟,以英雄悲壮式的情感踏上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
补充:
理想的外围窒息着一代人的呼吸,但理想核心——生命的意义,却是“觉醒者”一直的索求,在诗中的第三节出现了几丝“亮色”——“书本”、“烛光”、“梦”黑夜难以遮蔽理想之光,虐风难以熄灭青春之火,这里开始有了秘密、幻想和梦,而这些又显得那样虚弱和无力。这一节开拓了诗的境界 ,展示着对新的价值的索求。“以树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这一细节描写,雕塑成人们的心像,足以震碎人们的心灵,连人渴盼知识理想最起码的追求都受到压制,那个时代怎能用“窒闷”二字了得!“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那种诗性的孤独与宁静,对照着生命价值的渴望与“梦”,使内在的灼热力与外围的冷冽气置于一体,令人有丝滋润而又感到无比颤栗!但与“精神失落”相关的是“寻找”主题,舒婷寻找的是那一代人的“梦”。尽管是“半明半昧”的,是觉醒与怀疑并存,忧伤和挚爱同在的,诗人还是从内心深处萌生出一点点霓虹般的、甜蜜的梦幻,也许这是精神鸦片,但能安慰心灵的干渴与枯燥。
这种复杂的心境和张力载以诗人特有的范式,触及到“觉醒者”的心理矛盾,和“悖论式”的生活处境,尽管当时的外在禁锢业已解除,但留下的内心冲突并未止息,只好拿“半明半昧的梦”,来抚慰、解脱对生活的尖锐感觉。如果把“紧急的传讯”给予给“时代错误——萦绕在人们脑子中的顽念” (艾玛纽埃尔),那么所赋予的意义将会导致主题单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作所体现出“觉醒者”的根本性困惑不在于被外在世界所压抑的反思,而在于他们仍然找不到真实、可靠的归宿。
补充:
这首诗作体现了浪漫主义话语与现代精神的奇妙结合。
诗人在这首诗的情感把握上明显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诗人以迷醉状态来写周围的事物和状态,内照着复杂的心境,但那种狂热的情感,矢志不渝的追幕,使我们感觉到诗的肌体内所散发的热量。已没有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清新活泼的写实图景,也没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伤无奈的相思情液,更没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放达的理想胸怀,舒婷只是以她那细腻的女性之笔触及传统人文主义的理想核心,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心灵抚慰功效。在她那情感体验逐渐展开之际,我们在感触那个时代黑风狂起、万物旋转之时,已时隐时现地听到一种熟悉的强音——诗人的美好理想。“在她灵魂的自我对话、争辩乃至格斗里,又时时让读者看到理想世界冒出海面的双帆影” (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这种情感基调明显受到中国传统诗歌“哀而不伤,忧而不怨”的影响。
诗中的复调特征、蒙太奇手法以及隐喻、意象、象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舒婷的现代诗精神。
隐喻——象征中心话语的运用。“隐喻 (metaphor)一般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而“象征是一种固有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外部世界与人的精神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感应关系,彼此沟通,互为象征”(波德莱尔《感应》)。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如:“生锈的铁锚上”,这无疑暗示和象征着青春无法起航。“铁锚”是人生起航的始点和终点,但是“生锈”的这一空白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去“填空”。“以树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这一特写镜头的推进,暗示着梦的开始、秘密的发现与惊喜、对知识渴求的“入定”,也暗示着对那个时代的控告,忧郁和内省驱动了诗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暗示带有半梦半醒的意味,即具体的真实,逻辑(空间时序)的不真实。诗人的抗争、怀疑、觉醒、忧伤等复杂心态被内在地载以隐喻——象征这一中心话语之中,体现了一种深切把握生存的理性力度,达到了精神呼吸之效。
补充:
同时,诗中的画面是快速穿插、闪回、转换的,这种蒙太奇的手法是由意象的切割完成的。所谓意象,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文化语义的可感受形式,即意义与物象的有机交合体。以往的诗歌,大都以营造意象作为基本的归宿,尤其是朦胧诗或文化诗,更是以意象作为诗的基本单位和思想方式,他们只是把某种观念寄寓给一个客观的对应物,然后如积木般的组合连缀,构成一个无限的智力空间。这种意象的张力场既有对读者的召唤效应,同时又使你不得不每每停下来,在其象征和隐喻的背后,作些深度意义的追寻。因此,阅读事实上已变成了一种释义活动。意象化方法的美学价值,在于它创造了许多含不尽之旨而于言外的意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解的方程式,扩大了诗的内涵,使诗含蓄、蕴藉。这首诗的主体意象是“一只打翻的酒盅”,接下来有月光下浮动的石路、一枝遗落的映山红、旋转的桉树林、杂乱的繁星、生锈的铁锚等组成了滞重的意象群,暗示着感情的历程已经搁浅,这就扩大和加深了与“一只打翻的酒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饱含着传统象征意义上美好的、光辉的意象符号——“书本”、“烛光”、“映山红”等,却是不自由的、脆弱的,都被扯到与之具有原则冲突的境界里,意象的彼此冲突、纠葛、叠加、相合中,暗示了内心的矛盾和斗争,呈现了历史和个人的内在复杂性,构成了巨大的意义张力,使这首诗具有超量的负荷。作者就是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切割开过于滞重的意象群,留下了足够的空白,造成了一个“断层”,有待于读者去“填空”、去兴味。
补充:
此诗的运行线索也不是单维直线的,“醉者”眼中出现的心像和感触显现的图景,明亮的意象和“灰暗”的限制的附加的成份,带来了主题意味的双声部:觉醒与怀疑,压抑与呼告,痛切与渴盼等等,这是一种沧桑与幼稚的奇特的混合物,怪异而又荒诞,它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巨大的功能场,在读者心灵的图场中引起了共振。作者身上既燃烧着不断探索追求进取的精神火焰,又流露出把握不住自我的痛苦、忧郁。那“一只打翻的酒盅”既是那个年代的象征,又是自身灵魂的存在。这种自审意识深深地潜伏于舒婷的内心底处。在这里,诗人将内心情感心态演化为外部世界,以女性的直觉通过对骚动的灵魂之展示来映照客观世界,意蕴多种,层面多重。既有行为动作的表征,又有心理活动的底蕴。诗人通过大量的心理细节以及外在关系纠葛的描写,使人物内在心理实现了对外围状态和各种可能性的过渡,将诗篇作为解决异质要求而造成的冲突的手段,从而使主题意味得到了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充分表现,雕塑一般地凸现于读者的想象之中。
一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青草压倒的地方
遗落一支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生锈的铁锚上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在薄脆的寂静里
做半明半昧的梦
舒婷的《往事二三》作于1978年5月,是中国当代朦胧诗的代表作。历来人们都说这首诗很难懂,因为它的结构是跳跃性的,运用了类似**里的蒙太奇的手法,间插着散落的意象和作者想要寄托于其中的隐喻性的东西。但这恰巧就是诗的风格和语言。在诗的国度中,只有凝练的语言才能更加耐人寻味,以意象代替描写对事物的称述反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出那一刻诗人内心的波动。这首诗的结构虽然跳跃很快,但是它遵循想象、情感逻辑这点却是不难捕捉的,这也是优秀诗歌的共性。所以自问世以来,它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下面我就对这首诗作出自己的一点小分析:
首先是题目:《往事二三》,这说明作者描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以21世纪的一名大学生的眼光去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总会有诸多说不上来的感慨,它在我们的视线里总是带着残留的政治激情和历史的沧桑,空气里弥漫着大批青年梦想破残后的思维碎片。而作者舒婷,回望过去自己那段过去,那又会是怎样的描写呢?那个人已经在现实的磨练中变得成熟、紧实,只是偶尔回望过去时会带着些许的遗憾。
诗歌在首句即提出了“遗落的酒盅”这一意象,这表明这是一个即使没喝醉,也是带着酒意的夜晚。我认为这壶“酒”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给全诗设下一个多么迷茫或是浪漫的基调或氛围,虽然它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如后文的“石路在月光下浮动”、“桉树林旋转起来”都是酒精在体内发酵后的视觉产物,但这壶酒更是一个契机,一个人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更敢于思考自己平时不敢触碰的禁忌,而且也只有在酒精的催发下,这种与时代主题不和谐的自由思想才会进一步挥发出来。再看“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支映山红”,红配绿是非常显眼的搭配,尤其是“红”这个被衬托的对象会变得更加出彩。但在黑夜里它们却只能被黑暗一起隐蔽起来,在黑夜的包裹中黯然失色。映山红无疑是美丽的事物,但是它却被遗落在草地上,在这里,它没有生存下去的条件,只能枯萎。那个人,已经离开,也许是带着醉酒后的幻灭,也许是带着梦醒后的沧桑。
在喝醉了的人的眼中,树林和星空都是旋转的,这些意象都是为了衬托作者的混乱与迷茫,这种迷茫明显不只是酒精发酵而来的,那还有什么呢?答案便是在诗句中出现得有点突兀的“生锈的铁锚”,铁锚已经生锈,又如何再支持自己远航的梦想?那些青春期的躁动和野心,全都成了一场纸折的飞行,在虚幻的短暂的航行后立即成空。她在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摇摆不定,惊惊惶惶。
时光再往前推移,那是年少的诗人,在半夜里用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在薄脆的寂静里做着半明半昧的梦,只有孩子在做梦时才会把手指衔在口中。夜也清澈,人也清澈,这是一个人年少时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但这恰恰却是最容易被毁灭的东西。脆薄的东西虽然工巧美丽,却无法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推敲。
至此,我们也能推断出本诗的时间主线了,它用的是追溯再追溯的手法。诗人在时间的这一头放下一个线头,任由回忆随着时光的长河追溯到回忆的另外一端。走过岁月,过往的少年梦都在自己脚下了,被回忆的线条串了起来。待近看时,却只不过是一堆模糊的轮廓,在锈迹的金属味中,一个人静静看着属于自己,也是属于那个时代多数青年的——平凡的悲剧。
落幕
—— 《莱茵河上的红草莓》
一、舒婷
一盘中国作家从来未曾见过的又肥又大的红草莓,引得舒婷诗性大发,即兴写下了诗篇 《莱茵河上的红草莓》
一九八五年六月出席“西柏林地平线艺术节”的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 16人,那是男女老少老中青作家最齐全的一次。按年龄,黄宗英最年长,往下就是西戎、方冰、刘剑青、鲍昌,王蒙属中年作家,但级别最高,是中央委员。我最年幼,才 29岁,又是全团唯一的翻译。从我往上推算要算舒婷了,她大我三岁。团里其他的青年作家就是北岛、张抗抗、傅天琳、孔捷生,也把张洁算上,都是 30出头,40上下的人。我人小责任大,管着全团的嘴巴,重复着每个人的说话,替大家做翻译。在团里,跟着大家我斗胆地叫黄宗英也称大姐。
舒婷在出访前的集训时,我就觉得她比实际年龄显得要年轻许多,好像还是一个姑娘,没有脱尽学生气。那时的航班从北京出发要飞 28个小时,中途两次停留加油才能抵达法兰克福,不管走东线还是西线,时间都一样,所以飞行中对她也会略略多关照一点。
我们在西柏林有十天的会议,早餐包在饭店,虽说是五星级洲际大酒店,但早餐精简得可怜。大会组委会跟每个作家签下合同,买断了我们在柏林期间所有媒体音像、视频、文字的版权。除大会安排活动负责用餐外,其他餐费一律自理。作为买断版权费,每人得到现金一千西德马克。
那时马克兑人民币官价一马克换两块多,而黑市价要涨四倍强。在北京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月薪 56元,普通工人 39元,一千马克相当于一个工人 63年的工资。为了回国能买一个彩电,大家都很节省,因为这是外汇硬通货。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为了省 20个芬尼,上厕所都得计划好,凑齐几个人一起去,只投币一次。
离开西柏林顺访联邦德国的两周中,事先讲好的是食住行德方全包,但在具体实施上没有专人负责,有时会少安排了一餐。想想自己是被人邀请的客人,作家们也不好意思提,回饭店自己想办法吃方便面解决。
到了西德首都波恩,中午德国外交部有一场规格较高的活动,联邦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领导也要来,王炳南的前妻王安娜也去了,团内还提醒了大家注意穿戴。大家想,今天这顿午饭一定靠谱,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聚会设在波恩外交部交流中心的总部。来宾济济一堂,人多话多,但膳食少得可怜,真是要抢才行。问问那个中餐厅送饭的,说没有了后续,就订了这些。
中方很少有人去拿,一是不好意思去挤,二是个头小挤了进去也够不着,手短。一点点东西,连最后的一粒炒饭也被德国人刮走了。张抗抗手里的那个盘子,是我拿了吃的之后因为要跟电视台摄影师商定拍摄方案,没时间吃才给的她。
先前大家有了精神准备,满满的期待,指望着这顿宴请,因为在西柏林十天几乎没吃中餐,结果大失所望。“小姑娘”舒婷很生气,对我说:“我抢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好抢的,金弢你带我们回家,我不想再呆了。” 回到酒店,舒婷拿出花生米招待我。晚上回黄凤祝老板的酒楼,大家好好地补了一补,一餐吃掉了两顿,多让人感激!
舒婷貌似小样儿,说话尖着声音,提高嗓子叫叫喳喳的,但具体小事里却很显女性的柔情,我想她应该是一个心细的慈母。就这次我们没饭吃饿着肚子回酒店,她一进房间二话不说地从高处的行李箱翻腾出吃的,嘴里还说,“金弢一定最饿,有吃的都没时间吃,我看他刚才拿了吃的后来还是给了别人。”
我们从黄凤祝先生位于莱茵河畔的“香江酒楼”用完午餐去游莱茵河,赶上六月的好天气,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上了游艇,汉学家马汉茂教授慷慨解囊,买了巨大的一托盘红草莓请作家们,一盘中国作家从来没有见过的又肥又大的红草莓,引得舒婷诗性大发,即兴写下了诗篇 《莱茵河上的红草莓》。
她独坐船头,在看手稿,我过去说,“那么好的草莓怎么不去尝尝?” 她把手稿塞给我,我以为让我翻译,她却说,“金弢,你再帮我改改”,逗得我哈哈大笑。
舒婷在团里是最显小姑娘气的一个,也是叫唤我最多的一个。全团 16人,就我一人翻译,总是忙得没有停歇,这也显得她依赖性最强。因在德国四个星期的访问,事事处处、随时随地都需要翻译,她习惯了。
访问结束回到北京,我陪外地作家们去出国人员服务部买彩电,要先看墙上的价目表。舒婷大声叫:“金弢金弢,快过来,给我们翻译翻译。” 我说,“你都回到北京了,还要我给你翻译” 大家哈哈大笑,连她自己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
二、 傅天琳
这篇文章写的是三十六年前的一段一直难以忘怀的回忆,虽然时空跨越了这么多年,来德求学,因生计,文学无奈辍笔三十年,但彼时彼景一直心仪胸怀,不时浮现眼前。直到年前,因金盆洗手,回归文学,才有了时间,能潜下心来,将那段文学时代的珍贵经历付梓文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因文章的发表,无意中还有重要的新发现。
文章发表在群里,引起群友的关注,有人对那首 《红草莓》 诗篇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好奇,遂在网上查找,想读原诗。他们在舒婷的名下几经搜索无果,未能发现舒婷曾有此诗作问世。然而有人却在傅天琳的名下发现了一首题为 《红草莓》 的诗。瞬间,对往昔的追忆再次一触即发,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回忆,旧日的情景又浮现眼前:
如我文中所描述,是因为马汉茂教授请大家吃草莓引起,那硕大、肥美的红草梅,大家吃得不亦乐乎,赞不绝口,我看看唯独缺了舒婷,但见她坐在船头,晒着太阳读诗,于是过去招呼她。她将那页诗文往我手里一给,一句:“金弢,你帮着改改吧!” 我听成了“金弢,你帮我改改吧!” 在接稿的那一刻,或许出于翻译工作的习惯,就在一刹那间,我下意识地以为这是我需预览而接下去给德国友人翻译的文字,于是通篇草草浏览了一番,但诗句:莱茵河上的红草莓,却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记忆,这跟当时的莱茵河风光、景致是何等地合拍,接下去几十年,这成了我定格于心的永恒回忆。
几十年来,在我印象中一直以为这是舒婷的诗,多亏群里的文友查询后提示,才真相大白,纠正了一个多年的历史误会。细想起来,之所以当时没有发现我误将傅天琳的诗认作了舒婷的,也是因为我从未见过她们两人的字迹,拿着傅的手稿,是因为舒婷给的,不加思索想当然地认为是舒婷的了,她可也是一位出名的抒情诗人啊,而且诗的风格与她的不差毫厘。
现在想起,就因我从未见过舒婷的字迹,从而也无从判断诗作是傅天琳的。我这篇心仪了几十年的文字,尽管结果事实证明是张冠李戴,但文章既已发表,文稿的原型只好将错就错,不想改动了。对往昔的经历,时有某些误会或无辜产生的的错念而留下的朦胧感,抑或不失有诗情画意的美感。
这个谜团在我心底沉寂了三十多年,今日一旦被解开,感觉非但没有遗憾,反倒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意。历史的误会往往发生在刹那间,但留下的痕迹一晃几十年甚至更长,这期间脑海里时不时地回味着,更平添了无尽的情愫。没有心动的渴望,就写不成 《莱茵河上的红草莓》,既然诗篇正是情愫的流露,且又念怀已久,原稿一经改动,不免产生心结。为澄清这段历史的真相,就此立文,权作补充,企望读者理解并予谅解。
下文是笔者在网上搜寻到的傅天琳的 《红草莓》 真迹,以飨读者,外加一篇短文评释:
在你的弦上摘了一颗
我就成为你的歌谣
红草莓的歌谣
感人而又感情的红草莓
我和你只有一个太阳
六月的莱茵河畔的太阳
照不化我,照不化你
多汁的太阳滴出怀念
古典的少年维特式的
怀念中的红草莓
草莓有一棵菩提树
菩提树有一段被汽车扔下的路
路边有一个小酒店
小酒店有一张蓝餐巾
蓝餐巾写着很多草莓
我和你同采一颗草莓
你这德语字母
你这哲学
你这多汁的鸟儿,你这
穿越植物音波的红草莓
愈走愈生
而你仅仅是一颗草莓
草莓仅仅为心而红
读傅天琳的 《红草莓》 诗,读者会有意境迷蒙、情感朴实的领悟。这是一首内含丰满、构思奇崛、遣字用词新颖的诗篇。全诗仅二十三行,分四节; 诗人通过采撷红草莓的想像,吟诵感怀红草莓,情恋红草莓,讴歌红草莓。他国文化气息充盈字里行间,景致描绘溢满异域风情。这更多是一首咏物抒情诗,是作者刻意着墨咏赞爱情与友谊的诗章。
诗文情系“古典的少年维特式的怀念”,来唱颂“感人而又感情的红草莓”,那是你我在“同采一颗草莓”,两情缠绵缱绻,两心相印,是诗人以物喻情,含蓄地借助物象抒发着其不宜言宣的思念之情。不啻“仅仅是一颗草莓”,然它“为心而红”,却给诗人留下无以忘怀的依恋。
“六月的莱茵河畔的太阳”,那是我们亲身领略的真情实意,蓝茵河初夏的风光,是催发人类万物的生机与灵感; 那是我们品尝过的红草莓,让人留恋,教人怀念。红草莓触发了“少年维特”的烦恼; 从它的肥美多汁联想到它的甜蜜多情,红草莓给我们带来了“德语字母”、“哲学”和“多汁的鸟儿”。作者诗意放达,浮想纵横,中外意境尽收其中。虽空濛且又奇幻,有如雾眼看花,然诗人对红草莓却情有独钟,贯穿始终,一往情深,洋溢字字句句“莱茵河畔的太阳”、“少年维特式的怀念”、“菩提树”、“蓝餐巾”等语汇,充满崭新的异国情调,让我们访德作家一新耳目,回味无穷。
“草莓有一棵菩提树,菩提树有一段被汽车扔下的路”,那是我们留住西柏林曾徜徉过的“菩提树下大街”,那街边,有个古老的酒吧,在那里我们有了“蓝餐巾”的传说,是在那酒吧的一页蓝餐巾上,据传斯特劳斯写出了他的传世乐章 《蓝色的多瑙河》 的初稿。《红草莓》,诗文以丰富的想象,意境朦胧,让人读来倍觉得极其含蓄且又深沉。读后使人不免感到,这种唱怀只不过是形如表象,更深一层的是思念与被思念的感情的纽带。
傅天琳是一位情感极为细腻的诗人,一次在柏林的读诗会后,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心系襁褓中的婴孩,回忆起撕心裂肺的痛苦让她泫然泪下: 为了园圃工作,他只好带上孩子上班,为不影响工作,她又不得不把婴儿吊绑在树枝上。孩子的哭啼声,嘶哑地喊着要妈妈,让她心碎如焚。
金弢,字有根,1974年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插队落户浙江桐庐儒桥村,1977级考入北外德语系,1981级北外德语读研。1985年 1月进文化部, 1985年 3月进中国作家协会,任职作协外联部。曾历次参与组团王蒙、张洁、莫言、路遥、鲁彦周、高晓声、从维熙、张抗抗、公刘、邹荻帆、王安忆、北岛、舒婷等等作家并随团出访德国及欧洲诸国。八十年代末获德国外交部、德国巴伐利亚州文化部及欧洲翻译中心访问学者奖学金,赴慕尼黑大学读博。现居慕尼黑;
主要文字及译作有: 长篇小说 《狂人辩词》、《香水》、《地狱婚姻》、2013年编辑出版德文版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集 《空的窗》,由德国 Spielberg出版社出版,并于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同时发行。全书篇幅达三十五万字,共 504页,宽版,被收入的十二位作家及作品为: 陈染 《空的窗》、陈建功 《找乐》、东西 《没有语言的生活》等。2021年 7月于该同一德国出版社翻译出版东西的长篇小说 《后悔录》;
八十年代发表翻译及作品 :《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诗刊》、《长江文艺》、《钟山》、《百花洲》、《文艺报》、《中国妇女报》等等,已发表 20多位德语作家作品的译文;
来德三十二年,在德创业二十二年,文学创作及翻译辍笔三十年。三年前,金盆洗手,回归文学,写就新作及翻译九十余万字。至今一直努力笔耕;
几年来文字散见欧美等各大华文报刊: 《欧洲新报》、《欧华导报》、《德国华商报》、《洛城小说报》; 《话说张洁》散文,2022年04月获全国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等等。
01· 《圣力姑娘》(小说)(广西文学,2019年第7期);
02· 《保罗•策兰杏仁诗译及后记》(南方文学,2019年11月刊);
03· 《痛忆路遥》(三峡文学,2019年12月刊);
04· 《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德文版《空的窗》走过漫长曲折(南方文学,2020年第1期);
05· 《香水缘和我们的八十年代》(南方文学,2020年第5期);
06· 《街坊陆游》 (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文学,2020年第11期);
07· 《莫言往事》(北京文学,2020年第12期);
08· 《记忆里的王元化》(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期);
09· 《话说莫言———时空跨越三十年》(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2月期);
10· 《两位同胞》(中国法治周末 2021年1月刊);
11· 《冬日里的长尾》(小说)(向度文学,人间故事,2021年1月期);
12· 《我和库恩》(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2月期);
13· 《格拉斯和他最后的诗》(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2月刊);
14· 《老黄》(小说,贺州文艺,2021年第一期);
15· 《二叔分瓜》(小说,贺州文艺,2021年第一期);
16· 《汉学家库恩诞辰137周年,忆与其遗著的一段缘》 (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3月刊);
17 《春风十里荠菜鲜》(散文,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第4期;
18 《德意志思考》(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四月刊);
19 《回忆施瓦茨》(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五月刊);
20 德文版长篇小说 《后悔录》,金弢译,德国 Spielberg 出版社,2021年七月出版;
21 《我阴差阳错进作协》(南方文学,2021年第三期,双月刊);
22 《岁月》中篇小说 (四川文学,2021年第七期);
23 《我的香水缘》 散文(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4 《小个子男人》 翻译小说,德国: 冯·席拉赫(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5 《朋友》 翻译小说,德国: 冯·席拉赫(西部文学,2021年10月第6期双月刊);
26 《岁月深处的莫言》——对话大家 (四川文学,2022年第2期);
27 《话说张洁》 散文,2022年04月,获全国第二届散文大赛一等奖;
28 《四十五年前的高考 我差一点错肩而过》(《收获》杂志,2022年06月)、(北京青年报,2022年06月06日);
29 策兰诗译 《思念保罗·艾吕雅》(美国 《华府新闻日报》2022年7月刊);
30 在慕尼黑遇见聚斯金德--我和德语名著《香水》及作者的奇缘(《江南》大型文学双月刊,2022年 4期),等等。
2022年07月25日 德国慕尼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