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车臣的四任总统是如何连续被击毙的呢?

历史上车臣的四任总统是如何连续被击毙的呢?,第1张

车臣四任总统,是怎样被连续击毙的?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军队即战力开始逐步下滑,改革迫在眉睫,在这个时间点里,车臣作为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开始公然想独立,使得俄罗斯高层非常不高兴,开始学习西方的斩首行动。结果一举斩首了四任的车臣总统!

车臣战争总共发生了两次,俄罗斯联邦和下属车臣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双方在车臣境内部署了重兵,展开了多年的激战,最终结果是俄罗斯联邦胜利。

但是车臣战争最精彩的不是双方的军事部署,各种武器之间的较量,而是俄罗斯联邦军队对于车臣四任总统的斩首行动。

我们都知道美国军队在斩首行动方面是专家中的专家,但是俄罗斯联邦却在这四次斩首行动下,证明了俄罗斯联邦也是有能力,也是具备全天候的斩首行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车臣四任总统,是怎样被连续击毙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乔哈尔杜达耶夫,他是闹车臣独立的挑事者, 始作俑者,因此俄罗斯联邦军队枪打出头鸟,俄罗斯联邦先后三次深入车臣境内对他进行暗杀,结果都被他躲过去了,但是在一,在二,在三,不在四,这一次,俄罗斯联邦军队玩起了定点清除,找到他所在的位置,用导弹精确打击,最终乔哈尔杜达耶夫被炸的奄奄一息,不治生亡。

第二位阿·马斯哈多夫,他是车臣的第二任总统,他延续了乔哈尔杜达耶夫独立的口号,继续从事车臣独立的暴力事件以及武力冲突,自然俄罗斯联邦军队也不会放过他,俄罗斯部队在北高加索的一次反恐清剿行动中,将他炸死在混凝土地洞中。

第三位是阿卜杜勒·萨杜拉耶夫,他是一个军事指挥家,是车臣武装的头领,他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成为了车臣第三任总统,但是他没有当多久,就被俄罗斯联邦军队军警击毙了。

第四位总统是扬达尔比耶夫,他也是一个与俄罗斯联邦唱反调的总统,使得俄罗斯联邦视他为眼中钉,在俄罗斯联邦军警的追捕下,他逃亡于阿富汗,同年又逃亡卡塔尔并隐居,但是俄罗斯政府不会放过这个叛国分子,在卡塔尔多哈,用炸弹将他炸死。

就这样闹独立的四位车臣总统最后都在俄罗斯联邦的斩首行动中,身首异处,而这四位车臣领导身首异处的总统也在告诫那些背叛俄罗斯的人们,你们的下场不会很好,到了现在,俄罗斯联邦和下属车臣共和国的局势在逐步出现好转,局势稳定,再也没有出现对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反对声音,现今的俄罗斯联邦和下属车臣共和国总统小卡德罗夫现在是俄罗斯联邦一手扶持的车臣***,所以现今车臣稳定的局面会一直下去。

车臣 (Chechen) 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位于俄西南部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 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00多万(2004年)。车臣人信奉伊斯兰教,大多属逊尼教派。首府格罗兹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罗兹尼城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血腥残酷的战争。

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1922年11月成立车臣自治州。1934年1月车臣与其西邻印古什合并,1936年12月改成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许多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直到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决定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车臣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俄罗斯的一大难题。俄罗斯与车臣民族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沙皇对车臣的入侵,但矛盾的真正激化是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外部势力的插手,车臣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恶性膨胀。1991年9月,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举行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从此,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议会选举,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平息车臣日益猖獗的分裂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出动6万军队,对车臣非法武装进行打击。由于种种原因,1996年8月31日,俄联邦政府和车臣非法武装在俄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哈萨维尤尔特达成协议,规定将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年。历时20个月的车臣战争以一纸“哈萨维尤尔特协定”而告终,联邦部队于1997年1月全部撤出车臣。

1997年1月,车臣举行总统选举,马斯哈多夫当选。同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马斯哈多夫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 不仅拒不执行和平协定,而且加紧分裂活动。尤其令俄罗斯当局不安的是,在马斯哈多夫领导下的车臣,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不仅在车臣境内加紧分裂活动,而且武装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企图与该自治共和国一起建立“神权政治国家”。因此,1999年8月俄当局出兵10万,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为车臣不合法的总统后,他躲藏到车臣南部山区,成为车臣非法武装的3大头目之一,组织和领导车臣非法武装与俄军对抗。俄政府军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但是,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不断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怖事件。特别是近几年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活动猖獗,劫持人质、炸毁客机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催眠气体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不幸丧生。俄军随即在车臣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2004年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

遇难的俄联邦车臣总统卡德罗夫

根据形势的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必须加快车臣立宪进程。2002年12月11日,车臣人民代表大会举行,讨论车臣新宪法和选举法草案。次日,普京发布关于车臣全民公决的总统令。2003年3月23日,车臣就是否赞成新的共和国宪法草案、总统选举法草案、议会选举法草案举行车臣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全民公决通过的车臣新宪法规定,车臣是俄联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从法律上确定车臣作为俄联邦一个主体的地位,进而保证俄联邦主权和领土完整。2003年10月5日举行全民选举,车臣共和国行政长官卡德罗夫当选俄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任期4年,这是根据新选举法选举的第一位车臣总统。

2004年5月9日,车臣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胜利日庆祝活动中再次制造恐怖爆炸事件,车臣共和国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和俄高加索联合集群司令巴拉罗夫在这次事件中被炸身亡。

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2005年3月8日,俄联邦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在车臣北部被击毙 。

车臣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西南部高加索山脉的北侧,南面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北同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车臣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而且同周围几个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车臣共和国有人口120多万(1994年)。

主要民族:以穆斯林族为主,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俄罗斯族。

首府:格罗兹尼,人口401万(1989年)。

1997年1月23日,车臣总统扬达尔比耶夫宣布,为纪念焦哈尔· 杜达耶夫而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更名为焦哈尔—加拉,1998年3月25日车臣议会批准这一决定,但外界媒体仍用格罗兹尼这一名称。

工业: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学、机器制造、建筑材料、食品、木材加工等。

农业: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向日葵、甜菜、蔬菜。还有园艺业和葡萄种植业。

简史: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素以英勇善战著称,民族意识极强。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沙俄经过40多年的高加索战争,才于1859年把车臣并入沙俄帝国版图。在苏维埃政权时代,车臣自治区于1922年11月30日成立,属俄罗斯联邦。1934年1月15日车臣与其西邻的印古什自治区合并成立车臣-印古什自治区,1936年12月5日改为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1944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直到1957年车臣才恢复民族自治。 政治:1990年,代表车臣民族的杜达耶夫将军当选为苏联全国代表大会执委会主席。1991年“8·19”事件后,杜达耶夫于同年9月6日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一个月后当选为车臣总统。1991年11月,车臣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杜达耶夫任总统。1992年1月20日,俄议会通过决议,同意车臣自治共和国升格为车臣共和国。杜达耶夫执政后,一直采取与俄罗斯政府对抗的行为。

从1994年12月开始,俄罗斯联邦当局对车臣采取军事行动,至1995年4月经历了4个多月的残酷战争。1995年4月5日,俄军夺取了杜达耶夫支持者占据的最后两个重要基地古杰尔梅斯市和沙利市,这意味着车臣境内已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策源地”。战斗从城市转向农村、森林和山区。

俄在清剿车臣非法武装的同时,还进行在车臣建立符合俄宪法的权力机关的工作。1994年底成立的民族复兴政府于1995年1月5日进入车臣开始工作,由车臣的印古什人哈吉耶夫担任政府总理。1月9日,俄军占领车臣“总统府”。3月23日,叶利钦再次签署命令,在车臣成立共和国民族和睦委员会,促进在车臣建立符合宪法的权力机关。

从车臣问题一出现,联邦中央机构内就对使用武力还是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危机存在分歧。车臣危机给俄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了长期影响,战争使车臣经济濒临崩溃。据专家估计,恢复其经济至少需要15亿美元。俄联邦政府成立了以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为首的恢复车臣经济和社会活动国家专门委员会,截至1995年4月11日,已向车臣提供了2万亿卢布的援助。

1995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车臣共和国总理扎夫加耶夫和俄罗斯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洛博夫签署了车臣在俄联邦内特殊地位的协定。协定规定,车臣共和国有权参加国际交往和对外经济联系,并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1995年12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选举中,车臣共和国总理扎夫加耶夫当选为共和国元首。

经过1994年12月—1996年8月近两年的独立战争后,车臣享有事实上的独立。

两小时预算和十年代价

1994年12月11日,俄罗斯总统叶立钦签署了第2169号总统令《关于在车臣共和国境内保障法制和社会安全的措施》。这一天黎明,俄罗斯大军浩浩荡荡,西自弗拉季高加索,北自莫兹多克,东自达吉斯坦三个方向开入车臣,围困格罗兹尼,逼迫与联邦政府作对的杜达耶夫政权及其军队自动解除武装。

殊未料到,战争刚一打响,俄罗斯联邦军队就蒙受了奇耻大辱:以坦克开路的联邦军队在车臣境内遭遇了猛烈的抵抗和防不胜防的打击。正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开战后两个月间,按照官方数字,车臣方面丧生者为6600到15000人,而俄军的阵亡或失踪数字则为1500人。俄罗斯军方承认,攻入格罗兹尼的第131独立摩托化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全军覆没,并有100多士兵被俘。

当车臣人把被俘俄军士兵的录像带在电视台播出后,最难堪的恐怕就是叶立钦总统和他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格拉乔夫将军在准备出兵车臣之前的那句名言,成为十年来交战双方将士私下的笑柄:“只需一个空降团,两小时就能拿下格罗兹尼,解决所有问题。”

两小时的预算和十年的代价,为何如此失算?今天在莫斯科,人们仍然在质问:当年是否应该对车臣大动干戈,以至造成数以万计俄军官兵阵亡、高达18万车臣人丧生(其中多为平民,武装分子不到三分之一)和格罗兹尼十室九空的悲惨结局?

2004年12月9日,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就车臣战争十周年发表讲话:“尽管当时在车臣发生的事情不能不令人担忧,但这些问题并非典型,出兵进入车臣共和国完全是不适当的方式。这巨大的悲剧性错误既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后来又导致恐怖战争。”

从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被动挨打败绩累累,到列别德将军与马斯哈多夫签署停火协议;从普京决定打响第二次车臣战争,直至发生了2002年10月的莫斯科人质事件和2004年9月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从莫斯科到世界各地,呼吁政治解决车臣问题的声音一直不断。许多人至今还在假设,如果十年前莫斯科不出兵车臣,今天的局面会否更好些?

车臣人反抗俄罗斯的历史

车臣人反抗俄罗斯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60年代,那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时代。沙皇大军首次踏足北高加索地区,征服切尔克斯和卡巴尔达公国,在北高加索建立俄罗斯人的城镇和居民点。当时,在沙俄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争霸中,夹在两大帝国之间的高加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722年-1723年,彼得大帝夺取了波斯人在高加索的地盘,征服了里海沿岸,在今天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附近建立了彼得罗夫斯克港口。

奥斯曼帝国在1585年征服车臣,并令车臣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774年,沙俄帝国打败奥斯曼帝国夺回车臣。十年之后,车臣人参加了民族领袖曼苏尔领导下的反抗俄罗斯大起义。但是七年之后曼苏尔被俘,车臣输掉了关键性的战役。沙皇派军队镇压后,开始在该地区修筑连环军事要塞,派驻重兵。

正是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浪漫主义诗歌盛行的时代,沙俄军队对高加索开始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第四次征服战争,高加索各民族最终在1862年宣告俯首称臣,但不屈的车臣人却屡败屡战起义不断。据史书记载,通常每半个世纪爆发一次车臣战争,每次持续6年到25年。

与欧亚历史上诸多王朝一样,沙俄和苏联的历史就是扩张征服的历史,而在被征服的地区中,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北高加索山民那么骁勇善战,更鲜见车臣人那般暴戾凶猛桀骜不驯的部族。俄国十月革命后,车臣在1918年加入北高加索联邦共和国,受到欧洲国家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承认,但是苏俄在1920年直接入侵并占领了北高加索联邦。车臣人在1929年和1940年发动过两次大起义,均被残酷镇压。为分化瓦解车臣民族,斯大林在1944年下令押送50万车臣人移居哈萨克斯坦,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当政时,车臣人才被准许返回故乡。此后30多年间,车臣同苏联其它地区一样,在和平中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进步。

车臣失控导致俄京发兵

1980年代末,苏联大厦的结构性动摇在车臣引起骚动。1990年11月25日,包括俄族在内的车臣共和国各民族代表在首府格罗兹尼成立了“车臣全国大会”,选举了第一个当上苏联将军的车臣人、战略空军师师长杜达耶夫担任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并通过决议,宣布车臣脱离苏联独立建国。当时,在这个小小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被焦头烂额的克里姆林宫所重视。

车臣的社会动乱危机就从那时开始。头脑发热的苏共车臣-印古什州委第一书记扎夫加耶夫亲自宣布车臣-印古什为主权国家,并为自己设立了共和国总统的职位。

由于莫斯科出现混乱,车臣在1991年8月发生暴动:车臣-印古什政府支持了莫斯科紧急状态委员会,而杜达耶夫为首的人民大会则站在叶立钦一边。双方对峙的结果是,杜达耶夫宣布共和国最高苏维埃被推翻,声称车臣应该与印古什分开,选举自己的议会和总统。10月27日,杜氏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几天后,俄罗斯联邦总统叶立钦签署在车臣-印古什实行紧急状态的命令,杜达耶夫于是宣布共和国戒严,并给车臣人发放武器。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车臣一直没有签署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协议。其后两年,莫斯科忙于应付自己的“休克疗法”式改革所引发的灾难而无暇他顾,实际上承认了车臣的自主地位和杜达耶夫的总统地位。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还在1992年通过法律,承认车臣和印古什分别组建两个共和国。同年6月初,联邦军队全部撤出车臣,给杜达耶夫留下了原本部署在那里的所有武器,包括260架教练飞机、42辆坦克、34辆步兵装甲车、139门大炮、2500支自动步枪和27车皮的弹药。用俄罗斯将军特罗舍夫的话说,“这些武器足够装备一个小国家的军队。”

1993年4月,杜达耶夫解散车臣议会宣布掌握国家大权,反对派则组织了共和国临时委员会。车臣内讧导致社会失控,支持和反对杜氏的军队开战,匪帮遍地横行,恐怖事件层出不穷,当地俄族人频繁地成为盗匪的牺牲品。车臣成了罪犯的天堂,伪造银行证件等诈骗行为从那里散向北高加索乃至全俄各地。

庸官使将士成为“葬品”

在整个俄罗斯都在经济改革失利的懊恼中找不到方向之时,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对于车臣问题的无知,俄罗斯军方对车臣战局的错判,都为其后漫长的车臣战争埋下了伏笔。

据俄罗斯时事评论员、前《消息报》副总编辑姆列钦透露,就在车臣战争开打之前几天,杜达耶夫还在印古什会见过联邦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内务部长叶林,表示车臣和联邦政府可以就权力划分问题进行广泛谈判。其实并非帅才的杜达耶夫将军只是希望叶立钦能够亲自接见他,以便满足荣誉感。但叶立钦没有理会杜达耶夫,因为在那时,感到蒙受了耻辱的叶立钦已经暗中准备采取军事行动。

1994年11月26日,40辆坦克佯装反对派武装开到格罗兹尼市中心,立刻被杜达耶夫武装的榴弹炮所歼灭。年轻的坦克兵成了俘虏,承认受联邦反间谍局指派。车臣人找来电视记者拍下被俘官兵的口供,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还矢口否认那些小伙子是自己的子弟兵,丢尽了莫斯科的颜面。

同一天,当时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开会讨论如何进攻车臣。《劳动报》报道,时任联邦民族地区政策部长的叶戈罗夫对形势十分乐观,声称“有七成车臣人盼望俄罗斯军队进入,另外三成基本保持中立,只有叛军会进行抵抗。”甚至吹牛说,车臣民众将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以传统的撒面粉在道路上的最隆重形式欢迎俄军!

尽管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也曾表示出兵时机不成熟,联邦安全会议还是做出了派兵决定。而本来不失为一个出色军人的格拉乔夫,为了在总统面前表现勇敢并在军中加强自己的地位,当叶立钦问他进攻车臣需要几天时间准备时,竟然脱口而出说:“三天。”

转变为恐怖主义战争

车臣战争开打半年之后,车臣军队被联邦军队逼迫到南部山区格鲁吉亚边境一带。就在此时,一个名叫沙米尔•巴萨耶夫的叛军将领宣布,将把战场转移到俄罗斯领土上,迫使莫斯科回到谈判桌前。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方,并没有对这个巴萨耶夫的言论过于重视,他们想的只是乘胜追击。殊不知,巴萨耶夫的言论,正是对莫斯科发表的恐怖战争宣言。

接下去让全世界都看呆了,虽然联邦军队成功地在1996年4月22日用火箭击毙了杜达耶夫,但车臣独立运动中的极端分子也多次成功地在车臣境外周边地区制造了恐怖事件:

1995年6月14日,巴萨耶夫的队伍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布琼诺夫斯克市劫持了1500多名人质。巴萨耶夫要求莫斯科从车臣撤军并就车臣独立问题进行谈判。为表明自己的“严肃性”,他第一天就杀了6名人质,第二天又杀了5名。联邦反间谍局和特种部队的营救行动失败,又有30名人质丧生,最后只好与巴萨耶夫电话谈判,达成停止军事行动的意向。

1996年1月9日,原苏联共青团车臣-印古什州委巡视员拉杜耶夫率领部队攻击达吉斯坦城市基兹利亚尔。他们突袭军用机场后,又在城内劫持了2000名人质。这起事件持续了40多天,11名人质死亡。

叛军的四处出击,真的把莫斯科逼回到谈判桌上。经过两轮谈判后,在1996年8月30日签署了在格罗兹尼和车臣境内停火的协议,双方同意在5年内解决车臣主权定位问题。接着:1996年12月31日,所有联邦军队从车臣撤出。1997年1月27日,车臣举行总统和议会大选,反政府武装***马斯哈多夫击败其他15名候选人,当选车臣总统。1997年5月12日,叶立钦和马斯哈多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和车臣伊契凯尔共和国双边关系准则与和平的协议》。

但是,经过第一次车臣战争的那片土地,已经成为烂摊子——战火留下的废墟,可以重新建设恢复;人心造成的混乱,却成为社会的毒瘤。以支持车臣民族独立为由进入高加索的各国“圣战者”,已经把车臣变成他们的活动大本营和训练基地。瓦哈比教派在车臣民间广泛建立自己的组织和学校,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车臣武装密切交往,互相支持。而格罗兹尼的马斯哈多夫政权显然无法整合停战后的共和国。以巴萨耶夫为司令的恐怖主义别动队并未“食言”,他们终于把战火烧到了俄罗斯腹地,把炸弹安到了莫斯科。1999年8月-9月,从莫斯科市中心购物中心到高层居民大楼,一连串的剧烈爆炸造成近千平民伤亡,激起了俄罗斯民众愤怒,打碎了俄罗斯高层的和平幻想。9月底,时任政府总理普京主导联邦军队再次进入车臣境内,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同年12月,俄军与车臣武装开始了激烈的格罗兹尼争夺战。2000年2月7日,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宣布“格罗兹尼完全解放”。

“八国联军”战车臣

据北高加索军区反恐新闻发言人公布,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后的三年间,联邦军队击毙了500多名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匪徒,而在制造2004年9月别斯兰人质事件的匪徒中,也有阿拉伯枪手。

这些人都是谁?他们为何要把性命舍弃在异国土地上?据《车臣旧病复发—总司令笔记》的作者特罗舍夫上将称,这些外国雇佣军的存在,充分证明车臣早已是“全球圣战”的战场之一。俄罗斯军队在车臣领土上与之作战的对手,事实上是国际恐怖主义联军。很多文件也都证明,大批打着“援助穆斯林兄弟”和“为伊契凯尔独立”而战的外国人,是全球恐怖主义集团派到车臣的。更有些国家和集团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暗中资助外国雇庸军,阻止车臣局势稳定。某些国家企图在高加索把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变为现实,热衷于在当地非法武装组织中寻找“自己人”做领袖。正是由于国外输入车臣的金钱,才保证了各类组织的存在和活动。而瓦哈比组织的架构,主要就是由外国人组成,大多是阿拉伯人。今日车臣境内的大量外国人,是在苏联解体后通过当时失去警戒的边界线,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越境进入车臣的。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最著名的外国雇佣军部队叫做“法赫特营”,由土耳其人、约旦人、黎巴嫩和其它国家公民组成。1996年还有200多名外国穆斯林“志愿者”站在车臣叛军一边,同俄罗斯军队作战。他们分别来自波斯尼亚穆斯林、阿尔及利亚的“埃米尔•阿布德•卡德尔”、叙利亚的“叙利亚伊斯兰解放军”、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革命组织”和也门的“哈利法•拉西德战士”等伊斯兰极端组织。据当局透露,在车臣同俄罗斯军队作战的,还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克里米亚鞑靼人、阿尔巴尼亚人和来自中国新疆的维吾尔人。俄罗斯反间谍部门还曾经在车臣境内发现了由美国和英国人操作的电台。在无线电侦查与反侦查战斗中,俄罗斯侦听部门收听到纯正的美国英语和不列颠英语,叛军领袖能够取得北约卫星侦查情报。甚至在叛军队伍中,经常能够看到西欧人面孔。

车臣出路何在?还能打多久?

1950-1980年代生活在格罗兹尼的居民,不论是车臣人、俄罗斯人、亚美尼亚人,还是犹太人,都记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的情景。当时在格罗兹尼的一个广场上,有一座“三勇士纪念碑”。那是一组雕塑群像:十月革命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的三名勇士:尼古拉•吉卡洛(俄罗斯人)、阿斯兰贝克•谢里波夫(车臣人)和加普尔•阿赫里耶夫(印古什人),肩并肩挺立于纪念碑基座上。

1990年代的战争毁坏了那座纪念碑,但并没有毁掉那段和睦时期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看,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和国际问题观察家都说得不错:从叶尔莫洛夫到贝利亚(1943年奉斯大林旨意强行把车臣印古什居民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的执行者),他们给高加索人民带来了苦难和仇恨。但在另一方面,从沙皇到苏联到新俄罗斯的领袖们,大俄罗斯也一直在努力化解高加索山民的仇恨,莫斯科为此投入了大量金钱,以求稳定南部边境的局面。

再换言之,人类生存法则是无情的,民族生存法则又何尝能够例外?无论是从俄罗斯与其它大国争夺高加索主权的历史,还是从更宏观的人类发展史上看,今天的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多是强国争霸兼并的结果。一个弱小的民族和地区,能够脱离大国的羽翼而独立生存吗?

当车臣人要求独立的呼声和运动再次出现高潮时,一位普通的车臣乡村教师,在《车臣之声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一位现实的车臣知识分子的现实观点,对那些寻求独立的同胞说:“请不要忘记,在我们脚下是土地,在我们头顶是天空,而在我们周围,是俄罗斯”

那晚,在北高加索军区42师军官宿舍,我打开电视,看到普京总统正在德国回答记者问题。当一个记者问到车臣战争时,普京回答说:车臣战争已经结束,因为那里早在三年前就没有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在车臣战争十周年之际,伊万诺夫国防部长在2004年12月10日宣布,已经到了从车臣撤军的时候。

车臣战争结束了?就这样没有任何协议没有任何结论地结束了?

“战壕将军”特罗舍夫感叹:战争由政治家开始,战争由政治家结束。克里姆林宫当然急于甩掉车臣战争的包袱,但是在车臣内外,更有许多政治家和非法武装的司令们,不希望结束战争。只有车臣处于分崩离析的战争状态,甚至把战火烧到北高加索其它地区,这些阴谋家的个人利益才能够持续下去。

虽然在战争十年之际,从欧洲自由之声电台到华盛顿邮报,分别发表了马斯哈多夫的代表扎卡耶夫和前“外交部长”阿赫马多夫的谈话和文章,呼吁莫斯科坐下来谈判,但是普京政府并未做出任何响应。单方面宣布停火,单方面呼吁谈判,车臣的游戏仍然没有最后结束。

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拉申科在车战十周年之际发表谈话指出,军事手段改变不了车臣的根本局面,无论谁跟谁,或迟或早总要谈判。他举例说,从1917年开始的车臣对苏联的抵抗,直到1940年5月才被成功地平息下去。最后他引用卡德罗夫被炸身亡之前说过的那句话:“武装对抗还会持续20年。”

曾经和俄罗斯不死不休的车臣,为何如今却臣服俄罗斯?

假如说俄罗斯人是战斗的民族,那麼车臣人便是“战斗的民族中战斗民族”。勇敢凶悍的车臣中华民族一直定居在北高加索地域。18新世纪,车臣被划入俄罗斯王国的板图。

车臣人民被驱赶出家园

十月改革后,天生就长满反骨的车臣人民对苏联的集体农庄现行政策极其不满意,逐渐寻找同德国的协作。那时候恰逢二战热火朝天之时,苏德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怨家,打得遍体鳞伤的。因此,斯大林对车臣人的叛变极其气愤,将40万车臣人驱赶出世世代代定居的家园3,放逐到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苦寒的地方。约有10数万人受残害而死。

1957年,赫鲁晓夫当政阶段,容许车臣人回到自身的家园

1989年,苏联形势大幅度动荡不安,中华民族分离出来阵营在车臣比较严重胀大,尝试摆脱俄罗斯执政的流血冲突事情经常发生。

1991年,苏联宣布衰落的与此同时,车臣总统杜达耶夫发布独立宣言,妄图完全解决俄罗斯的操纵。那时候俄罗斯中国形势动荡不安,美国总统叶利钦正忙得愁眉不展。没把小小车臣当回事,便抚慰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服务承诺只需车臣不单独,会给与更高一些的行政权。遭受杜达耶夫的回绝。

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4年,叶利钦启动了对车臣反贼的战事,称之为第一次车臣战争。原以为,以俄罗斯军队强劲的军力会快刀斩乱麻,平复车臣叛变。想不到车臣军民团结,有一群纪律严明、经过训练的反贼军事,有极为强劲的战斗能力。

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的大败而结束。俄罗斯军队损失惨重,也有10万普通死伤。第一次车臣战争被视作俄罗斯在历史上的屈辱。

车臣总统杜达耶夫被“斩头”

此后三年,车臣为名上或是俄罗斯联邦的组员,但实际上是单独的。并且车臣总统杜达耶夫还得寸进尺,日渐猖狂。一方面运用友谊协议书持续向俄政府索取金钱支助,一方面放任自身的不法军事不断搔扰紧邻地域。

1996年,叶利钦忙碌竟选,一方面公布终止对车臣的国防敌对行动,尝试与杜达耶夫调解。想不到杜达耶夫压根忽视叶利钦抛出去的橄榄叶,冒然进行对俄罗斯步兵团的袭击。导致俄罗斯军队140多的人的死伤。

盛怒之下的叶利钦决策对杜达耶夫执行“斩首行动”

1996年4月22日零晨,已经打卫星电话的杜达耶夫被俄罗斯军队瞄准,几秒后,杜达耶夫被两颗巡航导弹炸得万劫不复。

第二次车臣战争

杜达耶夫去世后,车臣内部结构产生了瓦解:马斯哈多夫和卡德罗夫是矛盾更为猛烈的两派。在其中,马斯哈多夫是杜达耶夫的主手和死忠粉,也是疯狂的反俄分子结构。

这时,叶利钦早已倒台,当政的普京敏锐地发觉了车臣内部结构的分歧,一边启动第二次车臣战争,一边向卡德罗夫套近乎,暗中扶持卡德罗夫,扩张车臣内部结构的缝隙。

第二次车臣战争与其说俄罗斯与车臣中间的作战,倒不如说是卡德罗夫与马斯哈多夫中间的抗争。最后,以马斯哈多夫为代表的难除叛逆派四面楚歌,被完全解决。根据叶利钦和普京几代***员的勤奋,总算平复了这一场很多年的战争,破碎了车臣分离主义阵营。

2000年,普京任职卡德罗夫为车臣临时性美国总统

2001年,普京一声令下将剿灭车臣残匪的目标由国防部移交联邦安全局。这代表着车臣逐渐从战争状态转到正常的情况。

是维护保养祖国统一战事或是殖民战争

车臣分离主义阵营觉得:十多年来,30%的车臣人遭受残害,很多车臣女性的爱人或孩子无端下落不明。因此向国际人权法庭明确提出控告说:第一次车臣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全是殖民战争。

车臣总统卡德罗夫死亡之谜

第二次车臣战争使车臣分离出来分子结构遭受致命打击,国防上早已丧失反攻工作能力,因此把生产制造恐怖事件视作报仇的唯一合理方式。那一段时间,车臣恐怖份子生产制造了许多恶变恐怖主义。2004年,车臣总统卡德罗夫遭受车臣恐怖份子更新改造的炸弹发生爆炸,现场身亡。

钦佩普京,听从俄罗斯

为了更好地抚慰车臣,普京立即让卡德罗夫的孩子、27岁的拉姆赞·卡德罗夫为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备受爸爸的危害,对普京佩服得五体投地,立誓尽忠。现如今,在卡德罗夫父子俩的促进下,车臣人对俄罗斯的憎恨慢慢被清掉,逐渐听从俄罗斯并钦佩普京,现如今车臣变成俄罗斯领导干部下的最听从的共和国。

1991年10月,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并宣布车独立。1994年12月11日,联邦中央出兵车臣平叛。1996年8月30日,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车臣武装力量参谋长马斯哈多夫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将和平解决危机,并在2001年前最终解决车臣地位问题,第一次车臣战争就此结束。1997年1月,马斯哈多夫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联邦中央与车臣当局谈判,未取得任何实质成果。车臣当局加快分裂步伐,形成国中之国。1999年8月初,车臣极端伊斯兰分裂势力渗入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发动武装叛乱,宣布建立独立的达吉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邦政府果断派军,将其赶出达吉斯坦。1999年10月,俄军开始对车臣境内的分裂分子发动大规模攻势,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2000年2月初,俄军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了平叛行动的决定性胜利。6月8日,普京签署命令,对车臣实行总统直接治理,由总统驻北高加索代表卡赞采夫具体落实。6月16日,车臣穆夫提、原马斯哈多夫政府反对派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临时政府首脑。2001年初,普京下令将清剿车臣残匪的任务由国防部移交联邦安全局。在车臣成立政府和常设行政机关,任命原斯塔夫罗波尔政府首脑伊里亚索夫为车新政府总理。这标志着车开始从战争状态转入正常状态。2001年2月起当局从车臣撤军。

车臣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军事组织。虽然车臣的名字是车臣共和国,但其实车臣只不过是俄罗斯联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2个自治共和国之一。不过车臣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非常强悍。当年在苏联解体后,车臣想独立,所以和俄罗斯爆发过两次车臣战争,一度打的俄军没有任何脾气,而车臣的战斗力也让世人看到了其强悍的一面。

车臣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却多次遭到入侵,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车臣成为波斯、俄国以及奥斯曼争夺的焦点。车臣在这当中也是多次反抗,不服输的一个民族。随后在俄国不断地扩张当中,车臣最终成为了俄国的一部分。尽管如此,车臣却并没有屈服,一直在不断地反抗,甚至多有暴乱。

十月革命后,车臣继续留在了苏俄,先是成立了自治州,后又成为了自治共和国。不过由于苏俄(苏联)在这当中的一些民族政策比较高压,所以引发了车臣人的不满,他们甚至在二战中有部分人求助于德国来谋求独立。这也导致车臣人在斯大林时期被驱逐原住地,一直到赫鲁晓夫时代才允许回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的不少自治共和国也开始像那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那样谋求独立。所以在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没有经过俄罗斯政府的同意就自己独立了。

俄罗斯为了国家统一,于是双方爆发了车臣战争。尽管双方实力差距很大,就连总统也被击毙了,但车臣人始终不愿意放下武器,一直在坚持对抗。这让俄罗斯有点郁闷,俄军损失很大,几乎是无功而返。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普京展示了他果敢坚毅的硬汉形象,将俄罗斯三色国旗插上了车臣“总统府”。可是车臣的反抗并没有停止,一直到2007年4月5日,拉姆赞·卡德罗夫宣誓就任车臣总统,双方的关系才有所缓和,但车臣仍然有很多谋求独立的激进派。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车臣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虽然车臣总人口只有一百四十多万,面积也很小,但经济发达,关键在于车臣人从古自今崇尚武力,是非常强悍的。

现在的车臣军队数量也不多,可作战意志更是强悍,作战经验丰富,同时军事装备也不是以前可比,可以说实力不容小觑。

(1998年——1999年) 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宣布解散车臣政府,授权战地司令巴萨耶夫组建新政府。

5月1日:俄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瓦连京·弗拉索夫在罗斯托夫到巴库的公路上被武装人员劫持。

6月23日: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发布了在车臣境内实行紧急状态的命令,以制止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动。

8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重申,反对车臣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车臣与阿富汗“塔利班”建立外交关系、“塔利班”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开设使馆是国际法所不允许的,车臣作为主权国家的一部分,可以在外国开设经济等其他事务办事处,但无权开设使馆。车臣在不久前与塔利班建立政治经济关系并在喀布尔和格罗兹尼互设使馆。

9月29日:俄罗斯政府驻车臣副代表赛义多夫在格罗兹尼被车臣武装分子绑架,10月3日被杀害。

10月2日:在格罗兹尼工作的4名英国人被20多名武装分子绑架。

12月15日:车臣议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6日零点起在车臣全境实行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 3月5日:俄罗斯驻车臣全权代表根纳季·什皮贡少将在格罗兹尼市机场被一群匪徒劫持。

3月22日: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遭炸弹袭击,他因乘坐防弹车内而幸免于难。

7月3日: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同反对派军事首领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共同建立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以结束在这个闹分离的共和国的内部争斗。

7月4日:俄罗斯内卫部队的哨所两次遭到车臣武装分子袭击,内卫部队用迫击炮进行还击,并制止了武装分子的行动。

7月5日:俄罗斯内务部长鲁沙伊洛宣布,驻扎在北高加索的俄内务部的部队对潜入达吉斯坦的约200名车臣武装分子进行了打击,以制止车臣武装分子的挑衅行动。俄在车臣武装分子潜入的两个地区部署了强大兵力,其中包括约1000名警察、内卫部队第102旅以及俄国防部第136摩托化步兵旅的各一个营。

7月16日:车臣内务部长在莫斯科被捕,他因组织恐怖活动一直受到俄联邦的通缉。

7月18日:车臣武装分子袭击库尔斯克地区的内卫部队哨兵巡逻队,有2名警察和4名当地居民被打死。 7月19日:俄内卫部队的两架直升机向车臣境内发射了40枚火箭弹。

8月7日:500多名车臣武装分子进入俄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占据了博特利赫区的两个村。

8月8日:达吉斯坦政府对入侵该共和国博特利赫区的车臣武装分子“进行决定性打击”。──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克瓦什宁抵达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马哈奇卡拉,俄联邦部队出动直升机并动用远程大炮,对车臣武装分子的阵地进行了导弹袭击和炮轰。

8月13日:俄政府代总理普京在托木斯克宣布,俄联邦部队针对车臣武装分子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正式展开。截至当日,从车臣进入达吉斯坦境内的武装分子约有1200人,其中近150人被打死,300多人受伤。但达吉斯坦的局势依然紧张,许多居民点仍控制在车臣武装分子手中。 ──据俄联邦移民局提供的资料,达吉斯坦交战地区的难民人数已达5000多人,难民主要来自达吉斯坦与车臣交界的地区。

8月14日:在达吉斯坦的博特利赫和楚马金两个区,俄联邦军队和当地警察采取了大规模围剿和消灭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行动。

8月16日:自8月7日以来,车臣当局多次否认它与进入达吉斯坦的非法武装分子的行动有任何关系。但在俄联邦方面提出与车臣当局携手打击非法武装分子的计划时,车臣当局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车臣共和国总统马斯哈多夫决定,自即日起在车臣全境实行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其内容包括在边界地区实行通行检查制度和加强部队的战备状态。──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格罗兹尼发表声明,宣布成立达吉斯坦政府。──俄联邦部队强击航空兵向达吉斯坦武装分子阵地和集结地发动了18次导弹袭击。

8月20日:俄联邦军队占领了博特利赫地区最重要的制高点,俄空军向车臣武装分子据点发射了16枚导弹,但那里的情况依然很复杂。

8月21日:车臣境内的武装分子向达吉斯坦边境集结,在那里的一些居民区聚集了2750名武装分子。 8月25日: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宣布,盘踞在达吉斯坦的车臣武装分子已被赶回车臣,俄军清剿车臣武装分子的军事行动已结束。据初步统计,进入达吉斯坦的车臣武装分子有2000人,其中约1000名被消灭。俄国防部所属的47名官兵和12名内务部队军人及警察在战斗中牺牲。

9月11日:车臣共和国总统马斯哈多夫签署命令,宣布延长自8月16日在车臣全境实行的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自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进入达吉斯坦策动骚乱以来,俄车关系又呈现微妙紧张状态。

9月19日:俄军继续空袭车臣境内武装匪徒基地,在24小时内击毙了140名武装分子。俄军在达吉斯坦与车臣边界地区重新部署兵力,以便封锁达车边界,切断车臣武装分子再度潜入达吉斯坦的通道。

9月23日:俄空军开始对车臣境内的恐怖分子目标实施轰炸,一架停在格罗兹尼机场的恐怖分子的飞机被俄军导弹击毁。为防止车臣恐怖分子再度潜入达吉斯坦,确保北高加索地区稳定,俄联邦当局决定增兵封锁车臣行政边界,切断车臣与外界的联系,俄内务部内卫部队1200名军人组成的机动旅已抵达达吉斯坦。 9月24日:俄空军对车臣境内的井架、油库、弹药库等目标进行了轰炸。

自8月3日至9月24日,俄空军在达吉斯坦和车臣采取的打击车臣匪徒的特别行动中共出动飞机1700架次,击毙车臣匪徒2000余人,摧毁匪徒据点和工事250余个。

9月27日:俄空军共出动苏-24轰炸机和苏-25强击机50多架次,对车臣境内的弹药库和燃料库、石油加工厂、恐怖主义分子基地进行了轰炸,还袭击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一些目标。

10月2日:俄军从几个方向越过车臣共和国的行政区界,深入到车臣境内达数公里进行部署,以确保车臣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之间建立一个“安全区”。

10月5日: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签署了在车臣实施战时状态令。车臣当局号召居民对俄罗斯政府军发动“圣战”。俄政府军控制了捷列克河以北车臣约三分之一的地区,与车臣毗邻的印古什和达吉斯坦两共和国已集聚了12万以上的车臣难民。

10月6日:俄政府军已全部完成对车臣行政边界实施封锁任务。

10月11日:俄军首次控制车臣捷列克河以南部分地区,捷列克河是车臣武装力量同俄联邦军队的天然分界线,车臣武装主要集结在捷列克河以南地区。

10月15日:俄军在北高加索地区展开的第一阶段军事行动结束,俄政府和国防部下达的在车臣三分之一土地上建立“安全区”的任务已完成,俄军共有47人阵亡,33人负伤,车臣恐怖分子近2000人被击毙。针对车臣恐怖分子的军事行动16日起转入第二阶段。

10月20日:俄罗斯政府就车臣局势发表声明说,俄政府将继续采取坚决和强硬的行动,以便完全恢复车臣的法律和秩序,并从恐怖分子和其他武装分子手中解放车臣;重申车臣的政治问题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俄政府准备同车臣的政治力量进行谈判,但他们必须做到:遵守俄联邦宪法,尊重俄主权和领土完整。 10月21日:车臣总统马斯哈托夫驻莫斯科代表瓦恰加耶夫被捕,并送交法庭审判。莫斯科警方对瓦恰加耶夫及其助手驾驶的汽车拦截检查时,发现他们都带有手枪,在搜查其住宅时又发现了手榴弹。

10月24日:俄联邦军队开始在车臣-印古什交界地区建立安全区,主要目的是防止车臣非法武装和恐怖分子潜入相邻的印古什共和国和俄罗斯其他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66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