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蒙古族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第1张

蒙古族最喜欢的运动是摔跤。

蒙古传统式摔跤被称为“搏克”,这项活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大元帝国的时候“搏克”就成为了蒙古族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在蒙古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中,搏克是最为精彩激烈的,在每年举办的那达慕活动中,"搏克"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项。

搏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搏克在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到了清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搏克这一项活动在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非常流行。

虽然“搏克”只是一项摔跤活动,但是它涵盖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在搏克比赛中有的人可以通过力量取胜,有的人可以凭借经验成功。

每年的冬季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热闹的时候,也是非常盛大的一个节日,牧民们聚集在节庆活动现场,各展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最少不了的,还是骑马摔跤射箭,最有看点的,是蒙古式摔跤,也就是他们所称的搏克。

蒙古式摔跤没有年龄性别等限制,有时还会看到有妇女和儿童参加。在内蒙古各地市,锡林郭勒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摔跤高手这里最多,有多人曾在世界摔跤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军,所以提到蒙古族搏克选手,一定会让人想到锡林郭勒云集高手。

扩展资料:

比赛的形式:

搏克运动的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按蒙古族传统要求,参赛选手上身穿蒙古族搏克服饰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得戈"(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卓得戈"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样字,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策日布格"(围裙)。

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泽勒"(裤),"班泽勒"外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或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颈上配套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项圈)。它是搏克手获胜次数多少的标志,获胜次数越多,"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也越多。

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比赛规则简单明了,不限时间,参赛者也不分体重,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负。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搏克(摔跤)

蒙古族那达慕节日风俗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那达慕又充实了更为广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已发展成为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

蒙古族那达慕节日的由来

早在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就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剌子模后,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主要进行射箭比赛。后来,随着蒙古部落的逐渐强大,各部落在举办那达慕时,大都进行以射箭、赛马、摔跤(俗称蒙古“男儿三艺”)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比赛,并逐步成为传统那达慕竞技的固定形式。

还有套马、马术、赛骆驼、布木格、沙塔拉(蒙古象棋)、打布鲁、和围鹿棋等。

1、布木格

布木格,蒙古语指“球”,又称踢行头或踢熊头,很可能是狩猎生产时期的一种游艺方式。将猪、鹿、羊之类的动物膀胱充足气,气口结死,外面缝上羊皮套,成为一个轻便的球,类似现代的足球、排球之类,然后踢着玩。

2、套 马

套马原为蒙古族民众草原放牧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后来演变为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在喜庆节日中表演或比赛,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为挥杆套马,比赛中套马手手持扎有一绳环的竹竿,然后紧追疾奔疾奔的烈马,到适当距离时即迅速挥杆将马套住。以先套住马头,拉住烈马者为胜。

第二种是绳索套马,比赛前选一烈性难驯之马,先令其疾驰,参赛的成群骑手,手持打有活结的绳索,骑马紧追,到一定距离,抛出绳索套马,以先套准并能束住烈马者为胜。

3、马 术

作为草原民族,马与蒙古族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赛马,人们以马作为平台而进行的各种技巧活动,也成为蒙古族的一项民族体育项目,这就是马术。

蒙古族民间流行的马术运动,形式多样。人们在马上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技巧表演,多是技艺惊险,紧张激烈,引人入胜。这些技巧形式若按项目来分,主要包括马上技巧、乘马斩劈、乘马射箭、超越障碍、赛马、驯马和马球等。

4、赛骆驼

赛骆驼比赛时,赛手们身着蒙古族服装,骑上骆驼,一声令下,便策动骆驼开始飞奔。赛程一般为25~10里,先到终点者为胜。

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平时慢腾腾的样子。使大家误认为它跑不快,但在新疆的草原上,哈萨克、蒙古族牧民除了用它来驮东西之外,还用它作为一种参赛的工具。

平时,牧民常常举行赛马活动,但逢到喜庆的日子,哈萨克、蒙古族牧民还要举行赛骆驼,这比赛马要精彩得多,因而前往观看的人也是争先恐后。

5、沙塔拉(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是内蒙古民间盛行的一种体育游戏,一般来说蒙古象棋有两种类型,一是棋盘为8x8格的Shatar,另一是10x10格的Hiashatar,但Hiashatar少为人知。以下内容皆是Shatar。

蒙古象棋形式、走法、规则接近国际象棋,但与国际象旗又有所区别。蒙古语称为“沙特拉”,是北方草原古老独特的博弈游戏之一。汉文音译喜塔尔、沙特拉、沙塔拉,是流行蒙古的象棋游戏,目前流传的是棋盤六十四格的规则,另一是百格棋盤的蒙古大象棋已少见。

满都海出生于1448年,也就是明英宗在位时期。满都海是丞相的女儿,她见多识广,武艺高强,再加上她所在的汪古部一直与成吉思汗家族世代联姻,因此,在她长大后,便成了蒙古大汗满都鲁的第二任夫人。

然而,满都海和满都鲁的婚姻,只延续了不到2年,满都鲁便抛下她和两个幼女病逝了。由于满都鲁没有子嗣,这就意味着,他大宗的财产和部众都无人继承。按蒙古习俗,谁成了新的大汗,谁就可以继承满都鲁的所有财产和部众。但是做大汗有个条件,必须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可是当时的黄金家族,由于受战火洗礼和各部争斗,所剩已是寥寥无几。

因此,一些强大的部落首领都对大汗之位垂涎三尺,他们纷纷向满都海求婚。认定只要能和她结婚,就能坐上大汗之位,并接收满都鲁的部众妻妾和财产。面对众人的求婚,满都海却做出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她从民间找到了成吉思汗的第15代孙巴图蒙克,说起来,她是这个小孩巴图蒙克的曾叔祖母。巴图蒙克的父亲孛罗忽,曾是满都鲁的仇人。

可是,满都海考虑到要想重建黄金家族昔日的荣耀,必须先统一蒙古各部。于是,她不顾相差25岁年纪的情况,毅然嫁给了才6岁的小丈夫,并扶持巴图蒙克,成了新一任大汗。由于巴图蒙克年幼,满都海便代为摄政。此时的蒙古各部内乱不断,满都海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开始南征北战。满都海为了教育巴图蒙克从小就要懂得战争,不论出征何处,都把他放在箭囊中背在身上。

攻打卫拉特部落时,满都海冲锋在前。在争斗中,连头盔都被砍掉了,然而她却毫无惧色,依然勇武无比。对方敬她胆色过人,于是扔给她一顶钢盔,让她戴好后,继续作战。由于满都海指挥得当,最后大胜,光是俘虏,就擒获了4万多人。统一了卫拉特部后,满都海一鼓作气,又向巴图蒙克的杀父仇人癿加思兰太师发起了进攻。由于癿加思兰太师为人狡诈,满都海为了迷惑他,便先派使者前往。还不等癿加思兰太师集结兵力,满都海已经带着队伍冲进了他的阵营。

由于来得太迅速,癿加思兰太师顾不上集结兵力,慌乱中逃走了。然而,最终还是被满都海手下两员大将追上并杀死。满都海接收了癿加思兰的部众,凯旋而归。随后,满都海又一一收复了其他部落,为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满都海在嫁给巴图蒙克时,曾当着蒙古贵族的面,向成吉思汗正妻孛尔帖的灵位前发过誓,并乞求能得到7子1女。结果她真的和巴图蒙克生下了8个孩子,为黄金家族开枝散叶作出了贡献。

关于满都海的结局,史书上没有定论,归结起来有3种说法。一是难产死。由于满都海数胎都是双胞胎,且已是高龄产妇,这无疑使她在生产时增加风险。二是病死说。由于长年征战,旧疾发作而死。三是被明军偷袭,战死。据《黄金史纲》中记载,说在攻击亦思马太师时,满都海和巴图蒙克打算把都城迁到察罕格奈迪去。

但由于走漏了消息,他们在途中遭到明军夜袭。最终,巴图蒙克逃了出去。《明实录》中也有一条记录,说提督军务王越在探得北元大汗驻扎威宁海时,便率军夜袭,最终生擒俘虏171人,杀死437人,另外还夺得牛马6千多头。而满都海也就是在这场夜袭后,在蒙古历史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她的事迹了。由此或可判定,满都海死在了明军的手中。(参考史料:《明实录》《黄金史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94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