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西乌旗花店订花送花

锡林郭勒西乌旗花店订花送花,第1张

想要在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为身边人送上鲜花来表达心意,应该考虑的问题至少有:价格、花材、花店地点、送达地点、路线等等。那么西乌旗网上订花怎么订?其实选择网上订花是非常合适的,这里有西乌旗内相对齐全的花店地址和价格信息以供选择,还可以提供鲜花配送服务。接下来就走近西乌旗的送花服务,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盟东北部。北邻东乌珠穆沁旗,东与阿鲁科尔沁旗相邻,南和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接壤,西与锡林浩特市毗邻,旗府设在巴彦乌拉镇。西乌珠穆沁旗地处大兴安岭北麓,蒙古地槽东南,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乌珠穆沁旗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春寒冷漫长,夏秋雨热同步,阳光充足。

在西乌旗,如果想要尽快地来掌握各方地理位置信息来决定合适的花店与配送服务路线,一般来说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而网上平台就可以系统性地解决问题。网上订花平台能提供生日用花、爱心赠花、开业花篮等一些独具特色的鲜花礼品。当通过订花网站或者小程序等途径来订购鲜花时,只要在相应页面填写收花人地址和****,后台就能尽快安排西乌旗内及其附近的花店及时送花,花卉总部也将同时提供售后服务,保证花材新鲜,及时配送,让用户可以更放心、安心地去体验整个订花送花服务过程。

野狼谷旅游区、金斯太洞穴遗址、乃林郭勒景区、乌里雅斯太山、白桦林度假村等。

1、野狼谷旅游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乌珠穆沁大草原的中心地带。地域平摊,有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

2、金斯太洞穴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是旧石器时代至商朝草原先民的居住遗址。

3、乃林郭勒景区: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生态完好、民俗纯朴,是魅力的天堂草原、游牧文化圣地。

4、乌里雅斯太山:乌里雅斯太山,蒙古语意为“有杨树之山”,主峰海拔1050米,被人们称为“草原上平地突起的一座神山”。山势雄伟、巍峨秀丽,与无垠的草原融为一体。

5、白桦林度假村:景区内有白桦林、起伏的沙丘、迪彦郭勒河水从旁流过,沙丘中生长着山丁、山里红、臭李子等野生小果木。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

内蒙古的节日民俗 内蒙古民俗节庆活动: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 。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祭敖包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举行,敖包,蒙古语为“堆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一座圆锥体的台子,上面竖着悬挂有经幡的旗杆和树枝。在祭典结束后,还将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等活动。

篝火节是内蒙古北部鄂伦春族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6月18日,鄂伦春人会燃起篝火,并集体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乐通宵。

内蒙古的节日风俗和它的相关资料 内蒙古主要是蒙古族的居住地! 按照蒙古族习俗,农历三月十七日是纪念成吉思汗显示卓越的军事才华,建立赫赫战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遗物“苏鲁锭”(长矛)的祭奠仪式就在这天举行。 每当纪念日,牧民们象过春节一样兴高采烈,身穿蒙古族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来到陵园,向成吉思汗的塑像敬献美酒、鲜奶和哈达。文艺、体育等团体也要到这里来为牧民们表演精彩节目。 白节 白节又称席尼吉勒,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据《马可波罗行纪》所载:“其新年确始于阳历二月,届时大汗及其一切臣属复举行一种节庆……是日依俗大汗及其一切臣民皆衣白袍,至使男女老少衣皆白色,盖其似以白衣为吉服,所以元旦服之,俾此新年全年获福。……臣民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大事庆祝,俾使全年纳福。”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春节 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巴斯克节 (公历4月26日):又称“耶酥复活节”,俄语称“巴斯克”节,是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华俄后裔传统的民族节日,时间在公历4月26日或5月初。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把煮熟的鸡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互赠或款待客人。长者要送礼物给儿童,青壮年男女要向长者请安祝福。人们相邀聚会,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艺的意思。节期举办那达慕大会、赛马会、嘛尼会、元代宫廷宴-诈马宴、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汉陵祭奠和温泉森林、蒙古族风俗游等活动。 那达慕大会,又称蒙古游戏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大致在农历七、八月份这一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举行>>

内蒙古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祭敖包也算是一个。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内蒙古的春节习俗是什么?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鄂伦春族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也是鄂伦春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节前进山打猎,冰上捕鱼,备过新年。腊月二十三火神上天,要供食品。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守夜。 初一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包的“谢纳温”(饺子),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以示迎来了新的一年。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东或南,燃起九柱香,叩头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灵恩赐猎物,保佑全家免灾免祸、吉祥如意。祭祀之后,按辈份次序入座就餐。席间,晚辈要向长辈斟酒、叩头拜年,先拜爷爷、奶奶,再拜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也要向哥哥、姐姐拜年,行屈膝请安礼。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用手指蘸酒,向上、下、左、右弹三下,以示敬天敬地敬祖,然后向来拜的人嘱咐几句吉利的话。太阳出来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携儿带女,带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进门先烧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块肉,洒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毕,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烟、叩头,并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受拜的长辈同样向来拜者说几句祝福的话,有的还要给压岁钱或几块糖。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里等候晚辈来拜年。 初二开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的生活怀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 正月十六早上,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主要风俗习惯 节日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区,濒临北部国境线。

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多在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8月份举行。

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园仓式,再用园木

组成伞形园顶,顶中 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喜欢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最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敖包:这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

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

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献哈达:哈达以白布帛或丝绸为主,长短不一,一段约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长,两端有丝脱出,约半寸许,其长短均视被交者和场合而定。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客人、馈赠礼品、年节交往中的礼节,有时还伴随吟唱和祝词,更染敬重的气氛。

扒羊肉:蒙古语称手扒羊肉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简便实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刚屠宰后的羊,挑选好的部位,(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原汁清

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不加任何调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时不用餐具,用手扒着吃。

蒙古族敬酒:

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感人的祝酒

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理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

会认为您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内蒙古有什么风俗习惯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风俗禁忌  (1)礼仪往来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

内蒙古的风俗习惯 迎宾 :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待客 :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

神奇的蒙古包 :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 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华丽的民族服装 :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体宽大,袖子较长,下端不开叉,衣领较高,服带中围,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龚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腰带一般由绸、缎等料制成,长达数米,颜色视袍子的颜色而定。男子扎腰带时,袍子向上提,下摆束得较短,即显得精干潇洒,骑乘或劳动时也方便。女子之相反,扎腰时一定要把袍子拉展,以显示身材的苗条健美。穿蒙古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系上腰带骑马时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稳定和垂直,冬天还可保暖。

查干萨日”的祝福 :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 。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

内蒙古有哪些节日 内蒙古最有名的节日就是“那达慕”,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五天,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的比赛――摔跤、赛马和射箭。

还有就是“敖伐节”,也是蒙古族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常欢聚一起,欢度此节日。

内蒙古的习俗 5分 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还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蒙古族风俗

岁时风俗 春节: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调马、清扫蒙古包,购置奶桶、毡子、锅盆等用具。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过去蒙古民族对火格外崇敬,以为火神可以赐予幸福与财富,把三天叫“火日”,三十天叫“火月”,三百六十天叫“火年”。小年正是送火神的日子。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海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老小席地围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一盘一盘香喷喷的肉食,奶食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蒙古族的礼节,大体上有献哈达,递鼻烟壶或请安等。

婚嫁:

锡林浩特地区是由原来的东阿巴嗄旗、东阿巴哈纳尔旗和西浩齐特及乌珠穆沁的部分地域组成,所以,当地蒙古族人吸收南北婚嫁精华之习俗,形成自己独特的婚嫁之风俗。

婚礼分定婚、定婚日、迎亲、结婚等。结婚一般是女到男家,同一血缘的男女不能结婚。定婚办法,通常是男方“朱查”(媒人)拿哈达、美酒等礼品去女方家说媒,如女方家同意,即作为定婚,但男方须多次上女方家求婚,男方逢年过节派儿子赴女方家问候。

丧葬:

由于草原蒙古族人历史上形成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所决定,葬礼也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不摆供品、 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葬礼一般分为野葬、火葬或土葬。

祝寿:

蒙古族以虚岁计算年龄,13、25、37、49、61、73等岁本命年时都要举行庆贺。首先为73、85岁的高龄者祝寿,时间在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日;二十七至除夕的前几天里为49、61岁的人祝寿。对不足49岁的本命年人,均在除夕那天庆贺。小孩到13岁时,父母要给备新马鞍、马嚼,以祝贺他“手及马鞍,脚及马镫”。孩子自己骑马到亲戚长辈家敬酒听祝词,并接受长辈的礼品。61、73、85岁时要大办庆宴,赠送礼物主要有哈达、头巾、德勒、特尔力克、靴子、绸缎以及牲畜等。

喜庆满月:婴儿满月,一般都举行“乃日”,即庆祝满月的活动。参加“乃日”的客人,要带衣服、哈达、玩具等礼物,也有送活羊的,献礼品的客人要在喝完茶后进行庆祝仪式。满月的孩子洗的干干净净,并烧香净身,头顶涂黄油、 ,以示祝福。参加“乃日”的长者要致祝词,同时,请多子多女的老人用胡须磨擦孩子的脸颊。

过生日,婴儿满一周岁,初次剪胎发,要举行剪发“乃日”,程序基本与婴儿满月相同。过生日结束时,把剪下来的“代合”(成团的乱发)装进小布口袋,缝在孩子的“德勒”或衬衣领袖的外面。

生活风俗

服饰: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

驾车路线:全程约1745公里

起点:热水塘镇

1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集锡线行驶400米,右转

2) 行驶240米,左转进入集锡线

2沿集锡线行驶84公里,朝林西方向,直行进入G303

3沿G303行驶204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4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S204

5沿S204行驶28公里,直行进入秀林街

6沿秀林街行驶500米,左转进入宝林路

7沿宝林路行驶27公里,右转进入松漠大街

8沿松漠大街行驶920米,左转进入林西大道

9沿林西大道行驶45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S204

10沿S204行驶334公里,稍向右转进入九嘎线

11沿九嘎线行驶103公里,稍向左转

12行驶70米,左前方转弯

13行驶112公里,左前方转弯

14行驶749公里,直行进入S204

15沿S204行驶420米,在第1个出口,直行进入巴彦高勒路

16锡林郭勒盟内驾车方案

1) 沿巴彦高勒路行驶28公里,右转进入巴彦乌拉街

2) 沿巴彦乌拉街行驶10米,左转

3) 行驶40米,到达终点

终点:西乌珠穆沁旗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诸多部落的

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开始,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元世祖时,追尊为太祖,追谥圣武皇帝。

统一诸部。

铁木真出逃后,知道要抵抗泰赤乌的压迫,必须寻求更强大势力的庇护,于是投靠也速该的“安答”(anda,意为契交,义兄弟)、克烈部首领脱里(即后来的王汗),尊之为父,表示臣属。从此他开始积聚力量,收集旧部众,移帐到克鲁伦河上游的“不儿吉之地”。

后来,铁木真的仇敌、蔑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等来袭(脱黑脱阿是诃额仑第一任丈夫也客赤列都的兄长),铁木真与其弟别里古台,“那可儿”(意为门户奴隶)博尔术,兀良哈人者勒蔑奉诃额伦避入不儿罕山。孛儿帖及其他家人躲避不及,均被掳去。

铁木真请求王汗和蒙古札答阑部贵族札木合帮助,在不兀剌川流域袭击蔑儿乞人,大获全胜,不仅夺回家人,还掳掠了大批财物和奴隶。这次战争大约发生在宋淳熙七年(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至宋淳熙十一年(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之间。

战后,铁木真和札木合返豁儿豁纳黑主不儿之地,二人重新约为安达,“连营逾年”。随着铁木真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逐渐脱离札木合,回到了桑沽儿河旁独立建营。

原来的部属和一些尼鲁温蒙古部落纷纷来归,各家乞颜贵族也都向铁木真靠拢,如巴鲁剌思人忽必来,忙忽人哲台,兀良哈人速不台,从父答里台斡惕赤斤,从弟阿勒坛、忽察儿等。这些人重新结合成乞颜贵族联盟,于宋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青海子共同推举铁木真为首领(此据《蒙古源流》所载)。

铁木真被推举为汗后,立即建立了自己的护卫组织,命博尔术及胞弟拙赤合撒儿、异母弟别里古台等为长,分设了带弓箭的、带刀的、掌驭马的、掌饮膳的、管放牧羊群、马群的、掌修造车辆的守卫宫帐的等十种职务,都命其亲信那可儿担任,组成了一支隶属于自己的精悍队伍。

当时蒙古诸部中,泰赤乌部贵族“地广民众,号为最强”,他们自然不能容忍乞颜部重兴。宋绍熙元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札木合与泰赤乌部等起兵三万进攻铁木真,铁木真方面组成十三翼军队抵抗。两军大战于桑沽儿河附近的答兰版朱思(Dalanbaljus)之野,铁木真难以抵敌,率部退到斡难河的一个狭地中。

泰赤乌部虽胜,但“内无统纪”,那颜们互争权力,对部众十分残暴,而铁木真则极力笼络人心,厚待部民,因此照烈、兀鲁、忙兀等尼鲁温蒙古部落都脱离泰赤乌,归附铁木真。

宋庆元二年(金明昌七年,1196年),塔塔儿部叛金,被金丞相完颜襄统兵击溃,向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逃奔。

铁木真闻讯,即向脱里汗报告,于是脱里率领克烈军,铁木真以“为父祖复仇”的名义征集蒙古部军相从,进至斡里札河,攻破塔塔儿堡寨,获其首领,“尽掳其车马粮饷”。完颜襄以助征叛部有功,授脱里王号,脱里自此称王汗;

铁木真则被授予“札兀惕忽里”(ja’ut-quri,诸乣统领)官号。斡里札之战和金朝的封赏,大大提高了铁木真的威望和权力。从此他可以用金朝任命的部族长官身份统辖部众,号令诸家贵族。

回军后,铁木真以违背盟誓,不肯出兵为父祖复仇,还乘机偷袭他的老营等理由,击灭乞颜部长支贵族主儿乞部,夺取其部民,从而消除了联盟内最有资格与他争夺权位的一家势力。

宋庆元六年(金承安五年,1200年),铁木真会同王汗进攻泰赤乌部,在斡难河北得胜,杀塔儿忽台。接着又随从王汗进兵呼伦贝尔草原,攻打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等部,大掠其部民、牲畜。

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宋嘉泰元年(金泰和元年,1202年),札木合纠集泰赤乌氏残部及各部,组建十二部联军,谋攻铁木真。铁木真与王汗起兵迎敌,在海刺儿河(海拉尔河)支流的帖尼火鲁罕之地大破札木合的联盟,札木合投降王汗。

同年秋,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进兵消灭答兰涅木儿格思之地(在今贝尔湖南)的塔塔儿部,他与王汗又共同击败了乃蛮不欲鲁罕的进攻。在攻打塔塔儿之前,铁木真发布了两条札撒(即法令),一是战胜时不许贪财,事定后均分所得财物;

二是战斗中兵马退动至原排阵处要返回力战(防止冲乱本军阵脚),违者斩。这是铁木真就任联盟首领后的第一次立法,其意义在于提高汗权,限制各家贵族。而在之后不遵命令的乞颜贵族,也被他派那可儿责罚。

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者勒蔑为他吸吮淤血,并盗来酸奶救活了铁木真。 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向铁木真投降。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也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

长期以来,铁木真一直臣事王汗,追随他东征西讨,巧妙地利用克烈的势力壮大力量,清除了蒙古内部的敌对贵族,消灭了东部地区各强大部落。铁木真的势力日益壮大,引起王汗及其子亦剌合鲜昆的疑忌,札木合、按弹等蒙古部贵族也力劝王汗除掉他。

以前铁木真曾为长子术赤向亦刺合之女求婚遭到拒绝,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3年)春,王汗父子计议伪许婚约,邀铁木真来饮“布浑察儿”(定婚宴),乘机谋害,铁木真得到密报,慌忙整军备战。

王汗谋泄,发兵来攻,双方战于合兰真沙陀(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北境),铁木真因兵寡失利,部众溃散。他退到哈拉哈河旁的建忒该山整顿溃卒,仅得四千六百骑,然后转移到班朱尼河(又作巴勒渚纳河,今呼伦湖西南附近)休整。

当时铁木真处境极为艰难,至射野马为食,汲浑水以饮,于是“举手仰天”,与追随他的那可儿们宣誓:“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 “同饮班朱泥河水”成为铁木真艰苦创业的佳话,载入史册。

王汗获胜后,愈加骄傲轻敌。而铁木真在元气渐复后,探知王汗正在折折运都山(今克鲁伦河上游)宴饮欢娱,毫无防备,于是率军偷袭,围攻王汗营帐,经过三天三夜激战,击溃其主力。王汗狼狈西逃入乃蛮部境,被乃蛮边将所杀。

亦剌合逃到西夏,被逐,又辗转至曲先(今新疆库车),也被当地人所杀。克烈部众尽被铁木真所并。至此,他完全征服了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杭爱山的所有部落,“帝业”基本上奠定了。

克烈的灭亡震惊了乃蛮部统治者,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自恃强大的乃蛮部首领太阳汗决定出兵攻打蒙古,并遣使连结漠南的汪古部,但未能成功,汪古部反将乃蛮使者及情报送知铁木真。

铁木真得报后,决议将军马集中在哈拉哈河旁,按千户、百户、十户统一编组,委派各级那颜,并建立了一支护卫军。然后率军逆克鲁伦河西进,布阵于萨里川(今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两河上游之间)。

太阳汗除率乃蛮本部军外,又收罗了札木合等一批蒙古、克烈败散的贵族,蔑儿乞,斡亦刺部亦领兵来助,兵力甚多,但军纪涣散,内部矛盾重重,太阳汗又懦弱无能。当乃蛮军进至鄂尔浑河之东的纳忽昆山时,蒙古军亦至,札木合等见铁木真军容甚盛,难以取胜,即离太阳汗散去。

乃蛮军大败,太阳汗受伤被擒,不久死去;其子屈出律率残部西逃,投奔其叔不欲鲁罕。铁木真乘胜进兵至阿勒台山,征服了乃蛮部。札木合逃亡到倘鲁山(今唐努山),被跟随他的五个那可儿捕送铁木真处死。

灭太阳汗后,铁木真立即发兵北攻三姓蔑儿乞,其首领脱脱逃奔乃蛮不欲鲁罕,蔑儿乞部亦被征服。

 乌珠穆沁草原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主要是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和 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这里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号称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 美称。

 乌珠穆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文化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民族服饰之都、游牧文化之源”而著称,传统的蒙古搏克、悠扬的乌珠穆沁长调、斑斓的乌珠穆沁服饰、古老的游牧文明,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乌珠穆沁文化。

 这里所辖的景点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蒙古汗”;有再现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观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过渡带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区”。这三处景点是游客观赏秀丽草原景色、领略游牧民族风情的首选之地。

 乌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大兴安岭西麓。主要山脉:大兴安岭,最高峰宝格达山1500米,是乌拉盖河 、色也勒吉河、海拉思台河、涅林高勒河的发源地。乌拉盖河流经东乌旗9个苏木一个牧场,全长320公里,水源充沛。东乌旗湖泊106个,泉水60多处,水 丰草茂,是内蒙古现存最好最大的草原。

扩展阅读:

 导游词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阅读:

西乌珠穆沁旗简称西乌旗,“乌珠穆沁”系蒙古语,意为葡萄山之人。该旗境内以蒙古族牧民居多,占全旗半数以上。该旗草地资源提供牧民畜牧环境,因此该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官方宣称该旗养畜规模稳定在200万头左右,年产绵羊毛2000吨,山羊绒155吨、皮张116万张,牛羊肉35000吨,鲜奶46000吨。1990年中期以后,该旗境内仍受沙尘暴之苦。

境内白音格勒是1977年上海**制片厂出品的**《祖国啊,母亲》故事发生的地点。

乌珠穆沁黄骠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乌珠穆沁马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及周围地区。乌珠穆沁马产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和东乌珠穆沁旗萨麦嘎查一带的草原。乌珠穆沁草原是我国最富饶的天然牧场之一,土壤肥沃,河流纵横,牧草种类繁多。

乌珠穆沁马素来以体型匀称、耐力好、体质结实、奔跑力强、骑乘速度快、四蹄矫健、肩宽胸阔而著称,与世界上的一些著名马种顿河马、阿拉伯马、英国纯血马等相比,它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短跑最快的,但绝对是最具耐久力和长短跑兼具的。如果让乌珠穆沁马与世界上一些名马比赛,刚开始领先的估计不会是乌珠穆沁马,但是两三个小时以后,领先的不会是别的马,更不必说连续一两个星期的长途奔跑了。它是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牧民长期选育成的一个优良类群。

乌珠穆沁马体型中等,外形特点是鼻孔大,眼睛明亮,胸部发达,四肢短,鬃、鬣、尾毛特别发达,青毛最多。其外形特点是弓腰,尻较宽而斜,后肢微呈刀状和外弧肢势。毛色主要为骝毛、黑毛和栗毛。

乌珠穆沁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130厘米,137厘米,158厘米,17厘米,成年母马分别为:127厘米,133厘米,155厘米,17厘米。乌珠穆沁马适应性很强,恋膘性好,发病率低,繁殖性能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15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